怎樣短時間內判斷一本書能真正滿足自己的閱讀需求?

修改解釋:之前問的是「閱讀價值」,結果很多人誤以為是功利的閱讀,現在題目里的需求覆蓋範圍很廣,為了考試、為了學知識、為了陶冶情操、為了放鬆等等都可以

-----------------------------------------------------------------------------------------------

特指沒有提前通過各種媒體或身邊熟人親朋推薦,完全靠在書店或圖書館的幾分鐘翻閱來選書的情況。

小說、人物傳記、歷史紀實、工具書、應試書、專業書等等選擇的標準應該也都不一樣,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談談吧。


小技巧:

如果有一本書讓你覺得短時間閱讀可能有價值,那它肯定沒價值。

如果有一本書讓你覺得你需要很長時間閱讀才可能有一毛錢價值,那它肯定很有價值。

書的價值不是來自閱讀。

是來自閱讀時的思考。


謝邀。

既然問題是短時間內判斷——那我就不長篇大論說說自己的感想。鄙人讀書不多,但是最近這段時間,每讀一本書都有收穫都有感悟。有時候看完一本有種「哎呀!」這樣一拍大腿醍醐灌頂的感覺。當然之前摸著的廢書也不少,中途丟棄的更是數不勝數,感嘆非常浪費時間。首先我覺得樓主提問這個問題,本身就反映了你是一個不人云亦云、不盲從、善於思索的人,先點個贊!

那麼一本書有沒有閱讀價值,說白了,就是:

"這本書本身有沒有價值"和"對我來說有沒有價值「兩點。

當然這個標準因人而異,說說自己的感受,個人有五點體會供參考(選書過程+閱讀過程):

第一是選書動機和著書人。(宏觀)

你也說了,讀書的動機是不一樣的。大到修身養性、小到突擊考試。對於修身養性、個人修為,選擇書籍我建議選擇該領域具有傳奇經歷、有段歷史了並且廣為傳頌的著作。選書的眼界一定要夠高,如果你的閱歷越是豐富,越應該選擇大視野、身在重位之人所著書籍。曾國藩的書籍我就很喜歡看,三國是我的枕邊書。我用這樣的書自律、恕人、避鬼。讓我本來不是很豐富社交的生活有賢者先哲為伴。

突擊考試、美容化妝等等我更傾向於網紅模式——快准狠,瞄準自己的短板,選擇市面上最受追捧的書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樣做可以短期內提升你的邊際效用。

第二:書籍本身的設定和個人的讀書態度。(中觀)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書是快餐文化的,那種的書我幾乎從來不摸。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書能帶給我的無非兩種體驗:讓我覺得自己讀書了+讓我心情好。說句反人類的話,情感在人類進化上起不到任何作用。也許這和我的性格也有關係,兒女情長向來讓我覺得乏味,大象大音才有趣。漂亮和美不是一個級別的,更何況有些書只是號稱漂亮。

具體來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每天面對各種bug,刷代碼,看工具書,是非常有效率的學習方法,你很難想像他們把么么噠、什麼亂步那種書放在枕邊作為讀物(這個也是我和在Cisco工作的朋友諮詢了的結果)。我個人在做論文的時候,都是論文堆一桌,越是需要學習需要進步的時候,我發現我的所謂成功、勵志的書籍越來越少。——而這種東西往往是市面上非常受追捧的熱銷書,我不是什麼成功人士,但我也不認為成功學書籍,撕下這層勵志皮,還是「成功的」,否則這樣的書,一本就夠了。

個人讀書態度之所以和這個放在一起講,是因為假如你的觀念之中,本身就對書籍有用沒用有一個前提大分類的話,之後具體選擇某本書就不會有很多備選項,就少了干擾和迷茫。

第三:具體到每本書的內容。(微觀)

當你選了一本打算閱讀的書,符合前面兩條之後,為了節省時間先去看網路評分,亞馬遜低於3,豆瓣低於6分的就別看了,我看書看的好的可能想不起來去評價,看的爛的覺得浪費時間的一定會去評個低分的以防後面的讀者被坑。

看到書評之後覺得投脾氣,我一般是去書店自己翻著看。雖然我的閱讀硬體有很多,但是翻紙質書依舊是最快速最心無旁騖的讀書體驗。最先看的是目錄,目錄編撰的水平也代表這本書能不能在最短時間內開門見山讓讀者接受(就如同好論文的摘要不會太丑一樣),諸如此類的提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琢磨。

也不用太在乎書的內容長短和寫作技巧。好的書,一般閱讀起來壓力也不大。我之前有個朋友舉辦一個聚會,我們一行人借住TA家裡,我在TA的藏書柜上讀過一本投資的書籍,一共二十四堂課,洋洋洒洒寫了一千多頁。這書要擱著別的我早就棄了,但是我剛開始看到這本書的目錄的時候,就覺得內容規整,標題言簡意賅沒有太多花哨技巧,內容更是彌補了我之前的一些投資習慣中的盲點。(關於投資類書籍插一句:純方法論不講實踐的都是耍流氓)共同到訪的人花了兩個星期玩,我花了兩個星期閱讀,做詳細的筆記,補充自己的體會。我和那位朋友之後還有關於他的存書的交流,並且回來講給我父親聽,一起討論,好的書籍句句乾貨,好的朋友天天讓你進步。

第四:閱讀習慣。(後續與書的交流)選擇圖書館和安靜的咖啡廳閱讀,身邊不帶電子設備,沉浸式的讀下去,自己多從作者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這個在我讀小說的時候尤其有體會。剛開始看著沒啥的書,讀到後面也許讓你震驚的一身雞皮。最近讀了《北洋夜行記》就是這樣的感覺,蠻長見識,高潮部分真不是一兩分鐘get的過來的。

第五:經過上面幾個階段,剩下的還要注意讀者自身的進步。(你是誰就和誰一起)

不急著去否定一本書。有時候不喜歡一本書,不見得是書不好,也許是自己閱歷沒有達到。我記得很久之前(大一)讀《小王子》、《月亮與六便士》,覺得書本也沒什麼驚艷的,再後來我年齡大了一些,我認為小王子的愛就是我想做到的愛,月亮的主人公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

前幾天我接了個電話,我有個教育學研究生女朋友她說她是我的飯,去看我以前看過的書,她覺得很一般,完全理解不了書中的人物。我不敢說愛恨情仇之後才有體會,至少我這個女朋友比較宅,萌萌的傻傻的,讓她去理解一個東西多深刻目前不太現實,不過我相信她再接觸一些人,回過頭來會有其他想法。所以這本書有用沒用,能不能與你產生共鳴,有時候和讀者自身也有關係。

再比如前段時間我很喜歡的一本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我推薦給別人讀,得到的反饋是認為這本很平凡。NO!一點也不,我真的是通過這本書,被村上圈粉(我自己也非常熱愛跑步,我深刻的感覺村上是真正的跑過,體會過,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這本書讓我看到他成為小說家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改變生活形態。日生而起,日落而眠。。。今後我們只見想見的人,不想見的人則盡量不見」。這是何等的自律和自由!

我很笨拙,最近幾乎只看專業書,所以沒辦法用生動的話語去告訴你什麼樣的書好看難看,舉個栗子什麼的,我會覺得有點浪費您我的時間和賣弄文采之嫌。所以總結一下:書籍源於作者之精神,一本書像一個人,有的人泛泛之交,有的人需要細品。與人交際就是共情往來和互有利益有一者即可;與書為伴,不管是讀了有美的感受、還是為你提供了你所需要的生活上的便利,我認為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你問我如何短時間就看出區別呢?就拿王思聰回答別人付費的問題做結尾吧——

Q:你是怎麼區別好女孩和綠茶婊的呢?

A:唯孰能而。

拋磚引玉,歡迎討論推薦你們喜歡的書。

祝多讀and進步!


先要看你想從這本書里獲得什麼,帶著明確的目的,詳細的看一兩個知識點大概就能判斷了

其次如果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那麼可以瀏覽書的摘要和目錄,看一看它想要講什麼,目錄列表是否合理,標題喜歡搞個大新聞的和那種邏輯順序都不連貫的,多半也不是什麼好書。另外預估一下看完能學到什麼,還可以隨便選一個知識點進行閱讀辨別質量

最後,可以去豆瓣讀書看看評分和評論,還算是客觀,避免買了不值的書,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好幸福的說。言歸正傳。我讀小說和劇本比較多,只能給你提供一下這類題材的選擇方法。so如何快速選一本書呢?我提供一個技巧。

看書名。最簡單粗暴。如果這本書的書名非常亮眼,一瞬間就吸引你的話,儘管不能完全推測出這本書的質量,至少可以確定作者有一部分的文字是對你口味的。初二的時候讀書不多,了解書的渠道也很少,當我偶然讀到一篇小說中提到《霍亂時期的愛情》時,我被這七個字的書名深深打動了,一見鍾情也不過如此吧。因為喜歡書名,這本書一直被我鍾愛到今天。可見人和書,也講究眼緣。那些一看到書名,就讓你「嘖嘖嘖嘖」作出否定態度要麼令你頭疼的,基本也不用考慮了吧。每個人有自己的審美,想快速選出一本對自己而言有閱讀價值的書,直覺很重要。


強烈推薦一波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

按這本書的說法,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由於題主問的是怎麼快速判斷一本書有沒有閱讀的價值,這裡只說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旨在用有限的時間獲得對一本書儘可能多的理解與初步的判斷,你可以自行決定你打算付出多少時間,比如十五分鐘或是一個小時,相應的,你付出的的時間越少,你獲得的信息就越不準確,但畢竟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掌握一本書的大概內容,怎麼樣也不虧。檢視閱讀有如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看書名,有序就看,了解這本書大概在講什麼。

第二步:仔細的看一遍目錄,了解這本書是怎樣的架構。

第三步:如果有索引不妨看一看,可以大概了解一下這本書的範圍。

第四步:看出版介紹,找找作者有沒有在封面或者腰封上給你什麼留下什麼有價值的信息(顯然,名人點評和一味胡吹並不是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出版介紹上沒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就要警惕這本書究竟有沒有價值)

第五步:根據之前對這本書的了解找一些自認為重要的篇章(比如章節名與標題或主題悉悉相關的,或者是索引中出現頁碼比較多的詞所在篇章)讀一讀,要快速的粗讀。

第六步:翻看這本書,隨意的跳著看幾句或者一段,一直翻完這本書。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書籍的最後兩頁(不是後記,是正文的最後),這裡一般會是作者思想的總結,要留意的看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步驟的進行需要根據你預計付出的時間決定,如果你預計只花很少時間的話就要儘可能的放快速度。完成上述步驟你大概就可以了解一本書的主旨,結構與範圍,也就可以大致確定一本書是否有讀下去的價值了。

如果你還有興趣閱讀下去的話就通讀一遍(不要去糾結不懂的地方,專註在自己能讀懂的部分),大部分書到這裡就算是完成了,少部分值得分析閱讀的這裡就不贅述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看出版社和裝幀,能濾掉80percent的爛書


說真的,我看書幾乎不想什麼價值,我就憑自己第一感覺,看了第一句話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就像和人第一次見面的感覺。托爾斯泰的書就是能一下子抓住我,他說什麼我都信。


字體大的,封面浮誇的,書店擺在外圈的,沒價值


謝邀。額,短時間內說實話我還真的不知道如何判斷。前面有的答案寫的挺詳細的,從作者,書名,寫作背景等等方面做了回答,可以借鑒。其實我覺得書,你讀了才知道到底是怎麼樣,有沒有用其實並不影響或者阻礙你的任何方面,多做一些看似無用的事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閱讀主要有功利需求和非功利需求,換言之,短時間和長期的需求,也可以說,有用的或無用的需求。

弄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後對號入座,就Ok!

不排除有上當和不夠的可能,

小心試試就是

什麼都不敢自己去試,非要別人給你明確答案,這本身就談不上是讀書人。

讀書,關健還是用腦,獨立判斷。

不然,就只看新聞聯播好了。


看書名。

再看簡介。

有耐心看一下開頭。

有興趣看下去,才能稱之為,你讀過這本書啊。

不然,你的閱讀量是 0


這一年看了很多的書,我覺得越存在目的性反而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至今沒有一本書能滿足內心真正的需求,看過很多心理學書,看過很多散文,文學,覺得對我幫助沒有什麼太大效果,還是覺得實戰中出真理,書只是一個輔助性的東西,曾經一個大哥說過,要多反思,多總結,多對比


看目錄啊


謝邀。恐怕和讀者的知識結構有些關係。方法不能更複雜了,只不過站在書攤旁看看這書:讀讀序文和簡介,瞧瞧目錄和版本,隨便翻翻裡面的故事,找得到足夠自己掏錢的一些文字,那就差不多了。


一本書有沒有閱讀價值,往往是由閱讀者自己來定義!

任何權威人士的推薦書目,如果你根本不感興趣,你會去讀么?

就算硬著頭皮去讀,你也會相當痛苦啊!

所以,放輕鬆,憑你敏感的閱讀嗅覺來判斷吧。


馬上豆瓣看評分


工具書和應試書最能有效體現價值,其他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一般都看一下這本書作者的生卒年月,如果是已逝作者,那麼被坑的幾率大大降低。


不知道哪本書好,哪本書不好。我基本都是看大佬們推薦的或者對這個作者熟悉的,就用微信閱讀或網易閱讀看一看,覺得能看下去就讀,看著看著就不想看了那就放棄了。

看書是興趣,自己愉悅的看一本書才是好的,看的難受還看啥。(專業書應該除外)

我還是更喜歡看人物傳記,最近看上了希特勒傳。。。。

大神們勿噴!!


謝邀。

我不知道。

小說選書主要看書本封面、名字、質感及作者。從經驗來說,爛書的質感也爛。工具書先看主編是誰,其次看書本結構設置,自己覺得適合自己學習方法就買。


推薦閱讀:

TAG:書籍評價 | 選書 | 書籍閱讀 | 讀書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