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是否該跟風報興趣班?
作為父母的我們,到底該怎麼給孩子學興趣班呢?我分享給大家我總結的4不要5要原則吧。
--不要投射
正如我自己喜歡鋼琴,而小時候又沒機會學,覺得很遺憾。所以我很容易就把這個心理投射到我的孩子身上,於是我就想讓我的孩子學鋼琴。但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獨立的意志。把我們的遺憾和渴望投射給他們,是非常錯誤的一件事情。
--不要虛榮
正如微博上的那個家長,典型的虛榮心在作怪。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讓孩子學任何興趣班,就是抹殺了興趣本身的含義,而變成了一種滿足家長自己的手段了。這是更加錯誤的一件事情。
--不要攀比
女人不比不成活。比包包,比房子,比老公,比孩子。但是一旦你因為別人的孩子會鋼琴,你就想讓孩子學鋼琴,你肯定還會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會跳舞,你就想讓孩子學舞蹈。你的攀比心就是孩子悲劇生活的開始。
--不要強迫
如果孩子有興趣,才可以給孩子學興趣班。沒興趣去學興趣班,就好比沒胃口非比你參加大胃王比賽,好愁人。
--要觀察
從孩子剛出生開始,就應該觀察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就看做家長我們會不會挖掘了。如果孩子聽到音樂很亢奮,而且喜歡扭動,還總是能卡對節奏,那肯定是可以送去學音樂相關的興趣班。如果孩子拿起畫筆就可以自己塗塗抹抹一兩個小時不帶停,而且顏色配的很好看,那麼一定是要帶孩子去學美術相關的興趣班了。
--要尊重
但是,難就難在,很多家長跟我說:我孩子什麼都不感興趣,就喜歡吃。哎呀,那多好啊。說不定培養培養,將來你家的飯菜都你兒子給你做了,多幸福啊。還有家長跟我說:我孩子什麼都不感興趣,就喜歡出去抓蟲子。哎呀,那多好啊。說不定培養培養,將來你兒子就是下一個達爾文呢。所以啊,興趣班不是那種可以考級的,可以考證書的,才叫興趣。什麼都興趣,沒有「高級」和「低級」的分別,尊重孩子最重要。孩子的任何一種興趣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引導和投入,將來一定會創造出來超出你想像的價值。真的不必拘泥於那種去培訓班裡上課的才叫興趣班。
--要量力而行
有時候,孩子的興趣,剛好很貴。比如,學鋼琴。學鋼琴的投入相當大。買琴也貴,上課也貴,接送孩子也特別費時費力。有些家長說,孩子喜歡,有條件要學,沒條件也要學。我尊重家長的精神。但是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凡事量力而行最好。買不起貴的鋼琴就買練習琴,上不起很貴的學校就選個便宜的,上不起私教上大課。總之,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安排。不要明明沒有這個條件,非把自己往死里逼。一旦孩子學得不如你意,你就很容易抓狂: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為什麼怎麼樣怎樣。拜託,誰讓你非要付出那麼多。你滿足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當然,如果你把自己往死里逼以後,孩子沒有學出個什麼你想要的結果,你也能很坦然的面對,那麼,請隨意。
--要有好心態
有一次我刷微博,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女兒小提琴考級沒過,坐在飯館裡愁眉苦臉,爸爸看到以後說:寶貝,我帶你學小提琴,不是為了讓你考級的。我是為了讓你有一天當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可以拉拉小提琴,然後你就會回憶起我陪伴你學琴的時光,小提琴就可以代替爸爸一輩子陪著你了。哇,很暖是不是?這才是家長帶孩子學習任何興趣班的好心態。不要為了追逐所謂的考級,證書,而讓孩子不能真正獲得學習的快樂。考級本身沒有錯,因為這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但是為了考級而考,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畢竟,就算真的有鋼琴十級,真的,就會讓你荷包鼓一點?完全沒用吧?還是其實,當你在自己煩悶的時候,彈一首自己心愛的曲子就會讓自己開心起來更重要呢?
--要有好方法
有一回我在琴行練琴的時候,看到一個小男孩在鋼琴前亂彈琴。媽媽摸著他的頭說:喜歡嗎?孩子說:喜歡。媽媽,我想學。媽媽說:你能堅持嗎?如果你能堅持,我就帶你學。孩子:不假思索,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說:能。我在一邊,差點噴飯。拜託啊,你問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能不能堅持學鋼琴,就跟問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你能不能賺一百萬給媽媽花一樣的不靠譜。孩子哪裡知道堅持學鋼琴意味著什麼。但是,既然我們讓孩子學習了某種技藝,我們一定是希望他們堅持下來的。但是這個過程太辛苦,畢竟,任何美都是要付出辛苦的勞動才能獲得的。而小孩子定力都不太強,很容易就想要放棄。(其實大人也一個樣)。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就採用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孩子去堅持。也許會有效果,但是給孩子帶來的心理上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所以,一定要有好的方法幫助孩子去堅持下來。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做父母的首先得用心,才有可能發現最適合你家孩子的好方法是什麼。就我而言,我的方式是,我想讓我的孩子堅持學習什麼,我自己先堅持學習什麼。榜樣的力量是巨大。
好了,我是Shirley, 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我
http://weixin.qq.com/r/ckjcxEjEgxX8rQyn9x1g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應該跟風報,別人家的孩子幹啥跟自己家的孩子有什麼關係。
家長應該做的是,在教會/引導孩子最基本的東西,比如禮貌,習慣之後,再去想孩子的學習/興趣班的事情。
現階段,中國的孩子課業壓力本來就很大了,再強迫學一個不喜歡的技能,孩子多累。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在哪方面顯露出興趣或者天賦(如果有),再去引導孩子。孩子如果有興趣,再讓他好好學習,和孩子說好如果有興趣最好就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被家長逼著學愛好的,學成的當然有,但是搞得親子關係不太好的例子也有很多,有的孩子聽話,有的孩子你越逼著他學他反而越叛逆。對於真的不能靜下心彈鋼琴畫畫的孩子來說,硬逼著來,我不認為是個好方法。首先,同意 佘炤灼的觀點,既然用了「跟風」這個詞,那麼就是說非主動的,情願的。只不過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已。那麼何來「興趣」哪?興趣的獲得有兩個方面,一種是耳濡目染,日積月累。一種是突發性的,報興趣班主要目的是第一個方面。想引領孩子向某一個方面發展。這樣其實沒錯,但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不應該,這是我的明確觀點。
首先,興趣和愛好,不是興趣班等等額外課堂能夠被動發掘的。如果孩子吵吵嚷嚷要報班,那麼必須引導他/她分清楚,是不是「從眾效應」——這個非常關鍵。小孩子的從眾效應非常非常明顯,在5-7歲的時候,孩子只能從「別人正在從事什麼」去分辨「好不好玩」和「愛不愛玩」,而無法表現出「我對這個的確感興趣」。在7歲以後,進入正常的學習時期,孩子的智力得到系統開發,這個時候觀察、思考、引導和認知的培養,遠比強制的興趣重要。
其次,在漢語言專業學習的時候,老師提過,有兩個概念非常重要,一個是「習得能力」,另一個是「 學習能力」。習得能力的簡單定義是:通過訓練所得到的能力,但我的理解並不止於此。幼兒對母語的「習得」,不僅僅是訓練,還有身邊環境和語義指向的直接認知——「興趣」同樣也是如此。因此在兒童到少兒階段的興趣培養上,大人的發現、引導和推動都有很明確的目的性,直接決定習得能力的高低。
相比之下,根據我的觀察,單純的興趣班更強調學習能力,特別是目前中國大環境下的這種「填鴨式教學」,對興趣培養幾乎沒有直接幫助。原因非常簡單,把一名學生的天賦開發寄托在周末那少得可憐的兩節興趣課上,一名老師對著三十名學生的教授,又能做到怎樣的因材施教呢?因材施教,「材」才是主體,「教」是手段,在爹娘都沒法確定孩子是否「材」的時候,老師又怎能做到「教」的正確性?
喜歡一樣東西並為之投入,是一件痛苦和快樂並存的過程。這種過程中,鼓勵大於責備,開導大於定義,肯定大於否定。結果完全不重要,引導和推動的循序漸進才是真正考驗父母認知水平的因素。
興趣班到底是不是「搬興趣」,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去洞察其秘。不是說單純買架鋼琴、配雙芭蕾舞鞋就能培養出勃拉姆斯或者阿羅斯拉夫·撒連格的。
孩子不明白這個,大人難道也不明白嗎?題主用了「跟風」一詞,一般來說,跟風是不好的。跟風意味著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缺乏就學習路徑的長期規劃,也缺乏就孩子和家庭的個性化考慮。如果經過了自己的充分考慮,即使報了興趣班,也不等於「跟風」。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報興趣班可以,但你要分清,究竟是孩子的需要?還是家長自己的需要?藝術這條道路太難太難了,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一定不要選擇,你孩子成績不錯,能正常讀書有出路就乖乖讀書,以後實在成績不行再考慮,往後功課緊張,繪畫就當個愛好吧。
記得當年筆者參加某全國性繪畫大賽,全校僅筆者一人獲獎,喜報與獎盃送至學校時,家人覺得是該考慮讓我走藝術道路的時候了,於是徵求筆者恩師。恩師說了上面這番話。
恩師的話語如醍醐灌頂、撥雲見日,讓我和家人茅塞頓開,畢竟恩師也是響噹噹的藝術家,去年一幅畫就拍出幾十萬的高價,自然不屑於忽悠外行。可多少被誤導的家長,讓孩子從小參加各類興趣班和藝術培訓,花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自以為走了一條捷徑,到最後才發現是走進了人財兩空的死胡同,悔之晚矣啊!
其實從如今藝考類學生陷入求學、就業等全方位困境的「終點線」角度,來看待「起跑線」上的各類興趣班、藝術類教育,就自然能跳出「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式的攀比恐慌,從而得到清醒的認識和直面終局的智慧。
何謂興趣?興趣乃是生而為人之所需。對於茁壯成長的兒童來說,他們的生命就如拔節的竹筍,需要通過不同層次的學習和訓練來讓兒童成長天天向上。藝術教育通過音樂、美術等課程的方式,喚醒和開發孩子的聽覺、視覺、審美、創造力和動手力等,讓孩子獲得全面發展。所謂順應孩子天性發展,不是什麼都不學,任由孩子瘋玩,而是什麼都要學習,什麼都要嘗試。兒童在不同成長期自然會對不同的藝術形式產生興趣,這正是兒童成長的表現,通過各類興趣愛好教育來滿足兒童成長的需要,實屬成長之必須。所以發掘孩子興趣是現代家庭教育之必須環節。
何謂特長?特長乃是歷經磨練之所得。要從興趣變成特長,一定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反覆練習的,不歷經千辛萬苦不可得。可正是在這千辛萬苦的過程,讓無數人望而卻步——絕大多數人的特長都只是相對於外行而言的特長,遠遠達不到安身立命的水平。比如所謂的鋼琴十級,離專業水準還差得很遠,但已經是業餘人士的盡頭了。由於和具體學習生活脫節太遠,多少人的特長一旦獲得就已塵封蒙灰,只成了填寫表格時避免留白的文字。若和多年來花費的時間金錢,以及少數孩子受父母逼迫而承受的痛苦、扭曲的個性相比,算算實在得不償失。更何況從社會分工角度講,藝術特長的就業永遠是極少數一部分人,普通家庭、普通人群絕對與之無緣,根本不必作此指望。所以培養孩子特長無需期望過高,尤其切忌過於功利。
何謂愛好?愛好乃是伴隨終身之寄託。說到底,對於絕大多數家庭和孩子而言,興趣特長培養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一門伴隨終身的愛好,即通過專業訓練達到一定水準,讓人更好的自娛自樂。愛好的培養,一定要以孩子自身興趣為前提,而非家長長官意志。任何一門技藝在具體學習過程中都會遭遇困難、陷入瓶頸。如果孩子能在逐步訓練過程中不斷堅持,克服機械訓練中的乏味和困境,自然能更上層樓。如此,才能完成由興趣至特長,再由特長至愛好的蛻變。當然這絕對離不開家長的嘔心瀝血。同時,在訓練過程中培養的耐心、習慣以及意志力等,也終將成為伴隨一生的財富。若是做不到也無妨,只要是孩子擁有自身愛好,能夠成為消遣時間和緩解壓力的放鬆方式就行。反正孩子都需要玩,與其漫無目的的放羊,不如玩得高級一點,玩得優雅一點,讓時間浪費得更有意義些。如此,不正是藝術教育的本質目的嗎?
總有些看到其他孩子藝術特長而悔不當初的家長,抱憾未讓孩子學習一門特長。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看到他人光鮮的同時,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為了特長而進行的額外付出。關於普通家庭該如何開展興趣教育,筆者以為要把握以下兩大原則:
一是把握 「學有餘而玩藝」原則。所有的興趣和特長都是錦上添花,而絕非雪中送炭。孩子小時候,可以在孩子願意的前提下多上幾個興趣班,充分發展興趣愛好。一旦孩子稍大,就應該以學業為重。哪怕對於藝考生而言,如今真正的門檻都不是專業藝考,而是起碼的文化課分數。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走最多數人走的道路,才是風險最低的正道。
二是把握「以外養內、以博養專」原則。即通過課外廣泛的興趣愛好,為今後學業提供幫助、夯實基礎:一是廣泛閱讀、博覽群書;二是主動背誦、積累精典;三是練習書法,寫好漢字;四是鍛煉身體,強健體魄。能做到長期堅持這幾點,會對孩子未來長期的學業提供強大動力,為學習考試提供不可替代的長期優勢。
藝術之路是極其坎坷的,普通家庭對待各類興趣愛好還是應該淡然些,別那麼功利。讓藝術教育回歸遊戲本質。孩子若能在自身熱情推動下,不斷克服困難、持續努力,在長期的興趣教育之路上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自是善莫大焉。若是做不到,能讓自己多一個業餘愛好以遣有生之涯,才是普通家庭藝術教育的正道,也正是藝術最單純而初始的意義。
小孩子在學校教育之外,絕對應該培養一個興趣。如果父母有某方面的特長和資源,那孩子耳濡目染,練出了童子功,是最好不過的。如果孩子表現出特別天賦,而父母無法輔導和培養,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交給專業老師,如果是名師更好,因為他教的不只是技能,而是一個更博大精深的領悟,這方面是學校教育無法給予,而對孩子一生都至關重要的。作業多不是什麼借口,作業再多,都不應該擠佔個人興趣的時間,而且,中小學的作業,學生自己可以提高效率,把它處理到能忍受的限度。
有必要,沒試過你怎麼知道有沒有必要。試了再說嘛,有天賦最好,沒有那至少對那方面會有基本的認知啊。沒有那麼明顯的壞處吧。既然是跟風,那這風吹得總是有些道理的。
幼兒園的時候哭著喊著娘也要比我下棋寫字。上了初中哭著喊著跟娘說我還要繼續下棋寫字,一定會擠出時間進行下去的。我現在還特後悔我上小學的時候怎麼沒教攝影沒教編程的。搞得我十歲就抱著NikonD70到現在還是只能拍點爛照,NOIP拿不到有分量的獎。上初中之前時間多,興趣也號功利也罷多玩玩多看看多體驗一點總是好的。小孩子總是精力過甚。你不去培養些愛好你放學之後周末的時間幹嘛呢,玩遊戲看電視嗎?難道複習功課?我真覺得12歲前學校的的作業量和課業壓力應該是可以在放學前的時間完成的。就是家長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接送啊之類的,搞不好比小孩子還辛苦。我小學的時候典型周末日程是這樣的。八點奧數十點書法,下午一點航模三點壁球,晚上圍棋到八點半,回家寫書法作業到十點,看小說到十二點。當這些是我所喜愛的愛好的時候,一天下來我甚至比現在出門吃喝玩樂一天更樂在其中。就是委屈爹娘雙休日得圍著我轉了。然後開銷不算小,我那時候學費一個月都要千多塊,10年前。(小孩子的學費真的不算什麼啊,交的越多越划算啊,我現在準備SAT那老師開價2000一個小時還報的人太多上不了啊)關於如何培養一個興趣小孩子的興趣是可以養成的。根據我的經歷,小孩子剛開始會隨大流,在過一段時間新鮮勁兒過去或者遇到一些挫折後會想放棄,父母最好能夠逼一段時間。如果不行就算了,撐過去了也許那會成為一輩子的愛好。我父母花費了大量精力在我一旦對某項愛好產生足夠的興趣並且入門的時候,會立即找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老師和教練,進行最正統最規範的培訓。規範的培訓極其重要。我所得到的信息是,一般學校組織的各類興趣班裡的培訓老師都是最水的那種。學校的興趣班實在掙不到倆錢,這些老師一般都是背後的培訓機構派來拉生源的。培訓機構希望通過這樣的廉價興趣班培養出一點有興趣的生源然後拉到培訓機構里掙長期的錢。所以,真要弄得話那種30人一個班的就算了吧,沒意思的。正正經經找個好老師,興趣班的規模應該是小班,起碼要在個位數。蟹妖。如果是孩子自己感興趣,想要和喜歡的同學一起去學某種興趣班,讓孩子嘗試一下未嘗不可。畢竟,要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才能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是否有些天賦,或者是有足夠深的愛好。這個體驗期可以定在半年左右,如果孩子感覺自己十分不愛好,或是進度明顯落後於其他同學,那麼還是應該選擇果斷退出的。當然,體驗期也不應該過短,過短的話很容易在孩子最初碰到學習障礙的時候就結束了學習,從而給孩子造成「學不會」的挫敗感。如果是家長的從眾心理,想要跟其他家長一樣帶孩子去學某種特長的話,那麼不妨考慮以下因素:特長班是不是離家非常近?學習的同學是不是和孩子同校或者同齡?如果至少滿足其中之一,那麼嘗試和體驗半年時間也是可以的,至少能換個環境學習社交。
都說了是「跟風」還有必要想嗎?可以根據孩子興趣和特長報,跟風就算了吧。那麼多人都學的才藝,除非孩子有天賦和興趣可以讓他鶴立雞群或樂在其中,否則效果平平還不開心,何苦?
既然題目明確表示是「跟風」,那我覺得,100% 不應該,沒什麼好分析的。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把握一些平衡,什麼時候可以讓步,什麼時候必須讓他堅持下去。1. 了解孩子想半途而廢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一點點挫折的時候,你可以為他打氣,讓他重新樹立信心。很多孩子抗拒挑戰,是因為他覺得對某些事情無法把握,這種感覺讓他很難受。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懼怕風險的人,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要適時地幫他一把,讓他有繼續下去的勇氣。
所以,當你了解到孩子不想繼續彈鋼琴,是因為他不想參加每月一次的驗收會,你可以試著問問孩子:「你看起來有些沮喪,是什麼讓你感到害怕或是不安呢?」和他有這樣的對話,能讓你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同時也能減輕他的焦慮。你要讓他明白,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是可以幫助他,並一起解決困難的。
2. 不要許諾,把練習的過程變得好玩千萬不要每次在讓孩子練琴前就給他許諾說:「快去練琴,練完了琴我給你買個冰淇淋。」長期這樣的結果就是,每次練琴前,他都會和你提要求,如果你不答應他的要求,他就不去練習。
但你可以試試這樣,如果孩子不想在書房練習小提琴,你完全可以讓他在你做飯的時候到廚房給你拉一曲,或者在他心不在焉練琴的時候,你告訴他:「嗯,我要把你練習琴的過程用手機錄下來,發給爺爺奶奶看。」這不僅能讓孩子覺得練習不再枯燥乏味,而且也有助於提高他對於這項技能的自信心。
3. 遵從孩子的意願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那種要與別人有身體碰撞的、激烈的運動,比如足球。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運動不要強迫他。你可以幫他選擇一項不會與別人身體有碰撞和接觸的運動,比如乒乓球或是網球。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他們的身體素質、個人愛好和天賦也都不盡相同。你也許會發現,有的孩子4歲就能穿上溜冰鞋在冰面上滑冰,而且自己也很喜歡這項活動,但是很可能你的孩子在4歲時,穿上溜冰鞋連站立都站立不穩當。但是,如果你看到同齡的孩子能很好地掌握這項運動,就逼迫自己的孩子練習這項運動,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很有可能會打擊他對這項運動的積極性。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想想,為孩子選擇一項運動或是技能是要看他自己的興趣還是你的興趣。我有一個朋友是一位足球運動員爸爸,他很享受這種團體運動帶給自己的刺激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有一個團體作戰的體育愛好。可實際上,他兒子更喜歡一個人自己練習某項運動,共同經歷了幾個月在兒子看來異常痛苦的足球培訓後,他聽從了兒子的意願,選擇了游泳這項運動,結果孩子特別喜歡。所以,當孩子實在對某項運動沒有興趣時,父母要想想是否真的該停止,並按照孩子的意願為他選擇一項運動。
4. 評估興趣帶給孩子的價值在和孩子一起堅持一項運動或技能的學習時,你不妨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你的孩子在運動前經常假裝生病嗎?在練習或運動的過程中他經常假裝受傷嗎?他每天堅持自己主動練習嗎?他一開始練習時就怨聲載道嗎?你和他一談論起這項活動時是不是經常發生衝突和分歧?相信在自問自答了這些問題後你便可以自己判斷出,這項活動是給了孩子足夠的自信,還是讓他感到沮喪和挫敗。
更多內容,請看~~興趣班這艘小船,怎能說翻就翻?! - 黃穎的文章 - 知乎專欄
莫過於堅持亞里士多德關於教育的三大原則:中庸,可能,適當。
中庸,是說教育不是為了培養超人,而只是要讓孩子成人。回歸中道,不過分高估自己,也不輕賤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一樣,都有健康活潑的未來。
可能,是說讓孩子知道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在別人瘋狂往一條道上趕的時候,看得見旁邊還有千萬條少有人走的路,而那些路,同樣平坦開闊,花香爛漫。
適當,是說小學就學小學的知識、初中就學初中的知識,而不是像大行其道的所謂「培優」、「競賽」一樣,脫離現實,讓孩子過早接受不適合心智的知識。
轉發一段話,侵權刪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可以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感興趣再繼續學。我覺得孩子都是單純的,需要改變的是父母的心態。關於孩子報興趣班和才藝培養,也可以去考拉優教上看一些相關的經驗分享,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哦。
其實孩子若不是很明確自己喜歡什麼 父母可以做一些引導 比如你想讓TA學些什麼 可以帶TA接觸這些 看看可否提起TA的興趣 興趣班興趣班 還是以「興趣」為前提會更好 別人說的不一定都是錯的 更不會都是對的 多觀察多思考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
《毀掉一個孩子僅需7步 但80%的家長還正在做!》
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欣賞他。
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行的地方。
2.經常拿他比他"行"的人比較。
例如,將這種話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之一。
3.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使孩子產生罪惡感。
例如,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說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了。這樣的話孩子聽多了會產生負罪感,甚至無法積極面對以後的人生。
4.和孩子說話時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而非商量的口吻,音量常常在70分貝以上,甚至還會配上一些挖苦諷刺的話。
例如"你真蠢""沒見過你這麼傻的""我怎麼生了你"等等。
5.孩子沒有自由,他的一切由你來決定。
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6.遷怒於孩子。
如果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後就不自覺地沖孩子發脾氣。不弄清楚原委,一有點事就教訓孩子,並還不允許他申訴和流淚。這樣做會嚴重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
7.當眾出孩子的丑。
前6條都是在家庭里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鐧。那就是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批評他、罵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會讓孩子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
如果您掌握了以上7條,就基本上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更多精彩,歡迎訪問我的知乎主頁,閱讀相關文章)
根據很多情況,1有的時候孩子不想學,但是別的孩子都學。別讓他抬不起頭,另有一樣別的同學都會或者沒有的東西能讓孩子建立比較好的自信心。2培養孩子,就讓他多玩,玩是最開放智力的項目。3你可以問問或者看看,鋼琴一百多級的成年人這些東西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什麼,往往變成吹噓的成本,甚至連愛麗絲簡譜還沒我這個任何樂器沒學過的記得多。4根據家庭情況,如果真的經濟寬裕,孩子時間寬裕,舞蹈,樂器,畫畫之類,選擇一樣。千萬別報,奧數,英語之類的。5,美術方面優先考慮,自己也在做設計,美術方面的不足的確帶來很多困擾。設計師是一個很廣泛的行業,這個興趣愛好別叫和未來接軌。
我就是那個跟風 不報 興趣班的女生。我生活在廣東二線城市的農村,這裡的人不從事農活,大部分家庭都是小康。小時候幾乎沒有同學小夥伴是報興趣班的,父母也覺得不必要,或者會讓我太累什麼的。我今年大二了,剛剛去報名了拉丁舞培訓班,為什麼?我不是特別喜歡拉丁舞,也不討厭。19歲才學拉丁舞,報了成人班,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大學狗。以前覺得沒所謂,大家都不會,去興趣班什麼的會不會很另類。大一才發現,原來只有我不會。班級才藝表演,跳舞的唱歌的彈琴的寫書法的,很多都會,還爭著報名。感覺隨隨便便就能在班上當上偶像(當然不是隨便,他們估計也練了很久的)那時就有點自卑,感覺我還沒開跑就輸了,後來善於表現自己的同學都有很好的人緣,大學人緣!我沒有,我只和寢室人一起玩。還有一種人人緣很好,就是玩得開,天天喝酒吃肉k歌的那種,我不喜歡。大一面試學校禮儀隊,四個人一起面試,憑著花瓶外表,過了初試。到複試的時候,我在候試室,大家都穿了漂亮的禮服,很美,簡直是優雅!複試是兩個人一起,和我一起的那個,又唱又跳的。剩我一個在一旁任空氣凝結窒息難受。固然我被刷了下來,當時我還在想是面試官的問題,學校禮儀就是頒獎或者典禮需要的,根本不需要什麼才藝好嗎。大二我面試一個禮儀的兼職,10個人面試,我又在一旁凌亂了。那是一個宴會的禮儀,工作是什麼?就是站著迎賓的。才藝真的很重要,我還不信。直到蹭了學校的招聘會,我才徹底相信了。才藝不是必須,但是真的可以加分,好像現在學校升學取消了加分吧,不清楚。但是真想說一句,技多不壓身。整個人有底氣有氣質,這是我現在嚮往的。我去報名學拉丁舞,在很多人看來我又犯傻了,但我義無反顧,雖然童年不復返,我也要儘力把以前落後的趕上。我不是好勝的人,但我是個害怕離群的人,怕孤獨。以前我很開朗,笑點低,很多朋友,後來專心讀書,幾年沒去ktv沒喝酒也好久沒玩遊戲,偶爾看看電影就是我的娛樂。當年的朋友很多沒讀書了,或者去了專科學校,我們也沒了共同話題,我也漸漸孤獨了起來。我不想和喝酒抽煙的人深交,才願意努力擠進另一種生活。不知道呢,想做就做吧。我也不知道在這瞎說什麼,就自己經歷的看法吧希望題主跟孩子說說,學習的好處,要是不願意,也是他自己選的,但是沒告知,就是父母的失職。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呢?報啥呢?孩子堅持不下來怎麼辦呢?一個興趣班也能把我們當父母的糾結死。倒不光是擔心浪費錢,而是擔心孩子興趣與學習不能兼顧、或者三心兩意無法堅持。我們看看星爸星媽是怎麼做的,也許會有啟發。
娛樂圈明星都多才多藝,成長起來的星二代們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拿得出手。比如:
畫畫似乎是每個孩子都會學的,看這些星娃們都是怎樣的畫風。甜馨在繪畫班裡很乖巧,細心的塗著每一塊顏色。
諾一和妮娜的畫完全是抽象主義畫風,哈哈哈,爸爸劉燁一臉懵逼呀。
再看等等和小花,完全是狂野派:
孩子對畫畫的興趣和發展一般會經歷塗鴉期(1.5~3.5歲)、象徵期(3.5~5歲)和圖式期(5~7歲)三個階段。
諾一圖示期畫作
等等象徵期畫作
塗鴉期的孩子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喜歡亂塗亂畫,毫無章法,這也是大人最崩潰的時期。但事實上這也正是父母要細心呵護的時期。
塗鴉期是兒童的感覺和動作有了一定的發展與協調之後對周圍環境作出的一種新的探索。他們在畫畫之前沒有預想,沒有構思,塗鴉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遊戲。塗鴉能給孩子帶來一種富含特殊節奏的運動快感。
建議:這時候不要急著說給孩子報個畫畫班,急著讓孩子去學著畫個鴨子、畫個鳥回來。給他們一篇屬於自己繪畫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的發揮,或者經由幼教專家的指導,給孩子符合塗鴉期的繪畫引導,比如手掌畫、手指畫、腳印畫等激發孩子對顏色和繪畫的興趣,同時促進粗大運動發育。
就像鄧超說的,別影響他們的創作。牆紙可以換,靈感被抹殺就沒有了。
火華社社長在微博中吐槽自己兩孩子背著自己說法語,嘀嘀咕咕的他聽不懂。還說「孩子啊,你現在回到中國啦,應該說什麼話?」孩子秒懂,說「中文對嗎?」
當然,諾一和妮娜其實很難說清楚中文是母語還是法文是母語了。從小把他們帶大的安娜說的可是地道的法語,這麼說學寫漢字對兩個孩子來說,也應該說是第二外語了。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我們也被多多流利的外語給虐了一把。多多不僅口語流利,還能寫,不僅能寫,還能自己創作英文劇本。學霸級別呀!
然後楊陽洋在幼兒園也開始學習英語了,跟著外教上課,不過也犯了初學者的通病,字母都是反著寫的。
甜馨不用多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杠杠滴東北小妞。別笑話東北話,我們多少人學不來。更重要的是,能掌握一門地道的方言,對於開拓人際、幽默社交都是至關重要的。
想讓孩子掌握第二外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當然是環境!對於處在語言爆發期的孩子來說,兩種甚至多重語言環境是不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幼兒大腦會自動解析和模仿不同語種。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英語啟蒙,小學就要求有一定的聽讀寫能力。所以家長們很焦急,是不是應該早早給孩子就報補習班,以免將來掉隊呢?
其實孩子們學習語言最重要的還是激發孩子的興趣,以及給予環境支持。緊靠培訓班是不夠的。小寶麻麻個人建議是:
1、在孩子感興趣的基礎上,尊重孩子意願再報興趣班
2、多給孩子創造環境,英文繪本、動畫、相同興趣的孩子們
3、不要怕自己發音不準,大膽的和孩子一起說。
如果一條都做不到,強迫孩子補習其實意義不大。
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訓練孩子游泳的爸媽也不再少數,比如賈靜雯的女兒咘咘。
還有諾一和妮娜從小也就學會了游泳。
kimi也是爸比林志穎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游泳
楊陽洋選擇了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年齡開始正規的游泳訓練:
鄧超和孫儷的寶貝等等,也是在5歲左右的年紀開始了游泳訓練,孫儷還說等等美得就像一條美人魚。
嬰兒在0~6個月內確實有水下閉氣的「功能」,但即使通過專業嬰幼兒游泳專家訓練,也不代表孩子就能夠安全的在水中或者游泳池中。尤其是1~2歲的小孩,溺水仍然是兒童意外傷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父母不應該對孩子有超出基本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期望。訓練孩子游泳的目的是促進孩子的粗大運動能力發展,增加一項鍛煉項目,而不是求生技能。同時,當嬰幼兒處於水中時,父母應該貼身照顧,並在專業指導下幫助孩子訓練。
奧利和甜馨因為曾經一起上綜藝節目成了一對姐妹花,所以兩人長大一點後也一起學芭蕾。
然後兩人還學了跆拳道
奧利更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爸爸的訓練場,所以對體操和平衡木超級有天賦。
而且從小到大,從家裡到訓練場,對藝術體操那是相當的執著:
還曾經和楊陽洋同台PK過,奧利淡定的表情就說明:姐這都是練出來的。
還有更厲害的,kimi除了愛車,愛奧特曼蛋,還在學騎馬
這可是項貴族運動,kimi已經學了三年。
專業性強的興趣愛好應不應該送孩子去呢?其實還是那句話,看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吃得了苦,充滿了執著,父母為什麼不支持呢?
另外,娛樂圈的孩子還有會做手工、會插畫、會寫毛筆字的,數不勝數。
技多不壓身,孩子多才多藝當然是好事。但是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同時,更應該謹記:培養孩子興趣,不是把孩子送進興趣班就萬事大吉了。家長們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鼓勵和陪伴孩子一路走下去。
報不報興趣班不是最重要的,持之以恆的興趣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星娃們為什麼這麼厲害?顯而易見,他們的爸爸媽媽做了這麼幾件事
1、言傳身教。比如學瑜伽的孫儷和愛做飯的黃小廚
2、陪伴鼓勵。比如多多媽和楊陽洋媽媽,還有啥技能也沒有的火華社長劉燁,他就陪著孩子瞎鬧騰。
3、創造條件。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比如鄧超;提供孩子好的條件,比如李小鵬把奧利帶去了訓練場。
關注公眾號:森巴育兒(ID:senbayuer),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文章來自:小寶麻麻(森巴育兒)
添加微信號:senbayuer1 為好友,森巴將邀請你進群一起聊聊育兒經和婚姻八卦
前幾天也和同事聊到這個問題,他說這個興趣班不是你報不報的問題,你孩子周邊的小朋友都在上,跳舞,武術,圍棋等等,唯獨你家的不上,會讓孩子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都來,他會跟你 要求去上興趣班。現在上興趣班已經不是大人跟不跟風,而是小孩子之間的一種攀比,一種跟風。現在的風氣已經從根子上壞掉了。
推薦閱讀:
※角色遊戲對小孩子有什麼意義?
※如何告訴小孩,不是什麼事兒都能順心如意?
※我的孩子是太懦弱么?還是心事太重?
※小孩不喜歡洗澡洗頭以至於哭鬧不止怎麼辦?
※80後成長中有過父母重男輕女的經歷嗎?如果有,怎樣消除這種陰影對孩子教育的影響?
TAG: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