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種群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永不衰老」的突變體,那它是具有生存優勢還是生存劣勢?

想知道生物為何沒在自然選擇中進化出「長生不老」,或者說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是自然選擇後的結果嗎?

-----------------------------------------------------------------------------------------------------

補充:

1.如果是優勢,為什麼居然沒有一種生物進化出「長生不老」的性狀?還是說歷史上曾經進化出永生的物種,但是過度繁殖導致資源匱乏而滅絕了?

2.如果說是歷史上曾經進化出「長生不老」的物種,但是過度繁殖導致資源匱乏而滅絕了,那麼我們應該能在地球歷史上發現非常多的生物大規模滅絕現象,因為任何一種生物只要突變出了「長生不老」的性狀,這個種群的數量將會大幅增長,直至整個地球環境都會大為改變,那時滅絕的可不僅僅是這樣一種生物而已,而在考古上似乎並沒發現有這麼頻繁的物種大規模滅絕現象。

3.Lanz:如果這個不老生物會繁殖,那麼總會達到數量超出環境承受力的地步,然後環境惡化,然後大批個體死亡,然後還要不斷與新進化出來的能夠適應這種惡劣環境的物種競爭——怎麼看都是死路一條。

如果是這種情況,從這個突變體出現,到它繁殖到後代「數量超出環境承受力」的程度,應該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如果我們截取這個時間段中的某一點,我們就能發現有一種生物他是長生不老的。

現在跳到「現在」,目前地球上有這麼多物種和個體,我們應該也能找到某種生物中有這樣長生不老的突變體吧?


問題說的是「永不衰老」, 那我這麼理解: 「壽命無限」,但不是「金剛不壞,刀槍不入」。

在有外界傷害的情況下還是會死亡,在無外界傷害,並且有吃有喝的情況下才能永遠活下去。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

對這個永不衰老的個體來說,有生存優勢.

對這個永不衰老的個體的後代來說,也就是由他繁衍出的種群是生存劣勢.

供參考,BBC《植物之歌》第二集15:30~~16:01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1. 燈塔水母: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differentiation

    燈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在性成熟後會重新回到水螅型(Polyp)狀態,並且可以無限重複這一過程。該報稱,這種水母是唯一一種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在理論上就會長生不老的生物。燈塔水母的直徑只有4至5毫米,屬於水螅蟲綱,它們是捕食性生物,可以從水螅體無性繁殖,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回復到的幼蟲階段的生物。從 理論上說,這個循環可以不斷重複下去,也就是說,燈塔水母可以永遠存活,無需面對死亡。曾經有一位研究燈塔水母的科學家觀察了4000條燈塔水母,確認它 們全部都能返老還童,沒有一條死亡。

  2. 非不願也,實不能也。你看,有這種能力的生物多麼稀少,又是多麼柔弱,又是多麼結構簡單相對低等。永不衰老說起來簡單,只有四個字,但是一個結構複雜的生物要做到永不衰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人類到現在都解決不了的,大自然的進化其實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而且沒有目的,也就是說不會「向著」長生不老這個目標進化,所以沒有什麼「如果出現過長生不老的物種」高級的物種進化不出這個能力,低級的物種屬於食物鏈底層意外死亡率太高。
  3. 「如果這個不老生物會繁殖,那麼總會達到數量超出環境承受力的地步」有一個默認前提就是他們的自然出生率大於意外死亡率,但其實這個前提未必正確,見1,2。
  4. 這個我幫你加上吧,如果一個比較高級的物種,如人類有了這種能力,會怎樣?答案是會有其他力量「如非正常死亡」控制他們的數量。


進化的終點就是死亡,永生本質上是拒絕進化。

當然,人類的科技已經可以人工進化了。

所以等我們能徹底調整基因,永生就不遠了。


為什麼沒有人提到海拉細胞?

推薦一本書《永生的海拉》,講述的是海拉細胞的故事。

不願看書的,可以看中國青年報的文章《有的人死了,可細胞還活著》。

海拉細胞是1951年從一位身患癌症的婦女Henrietta Lacks身上取下的癌細胞,不同於其他人類細胞,這種細胞不會凋亡,會快速的繁殖。雖然細胞的主人很快就去世了,但醫學研究人員卻把海拉細胞當作至寶,不停的培養和研究。迄今為止培養出的海拉細胞已經超過了5000萬噸,相當於100多幢紐約帝國大廈。

HeLa是其姓名Henrietta Lacks的縮寫

上圖是海拉細胞的分裂過程,圖片來源The Ten Hallmarks of Cancer

永生的啟示

海拉細胞給我的啟示是,其實生命在細胞層次上是永生的!

我們任何人的細胞都是上一代的複製品,不斷回溯就能發現,我們都是數億年前某個微生物的後代。我們所見的死亡,不過是無數細胞構成的某個生命個體的消亡,這個生命個體死亡了,細胞還可以在後代或近親的個體上存在,也就是說細胞在所有生命個體上得到永生。就像Henrietta Lacks女士的細胞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培養液里不斷繁殖一樣。

分散的風險

因為生存環境的惡劣,生命個體很難實現長壽,更不用說永生。但是沒關係,風險早就通過繁殖的方式被分散到後代身上了。生命個體是中心化的,而後代不停的繁殖就是在去中心化,分散了死亡的風險。

所以生命其實早就通過繁殖,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永生的問題,只不過是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層次上。

宏觀個體有衰老,存活時間是有限的,但在微觀層次上細胞則用繁殖對抗衰老,並通過基因變異不斷的適應外界環境。

公司和城市層次上的永生問題

凱文.凱利的《技術元素》一書中有一章名為「城市不朽,公司終殆 (Cities are immortal; Companies die)」。

他指出:所有公司都難逃一死,都有城市都近乎不朽

有機體和生態系統、公司和城市之間發展的區別在於,生態系統和城市都是進化而非成長。成長總是自我限制,而進化則沒有限制。進化是無限的遊戲;它會不斷從內重造自身,因此其增長不可能被追趕上或陷入停滯。

……

我認為公司的既定邊界阻止了其進化——邊界太過封閉,太過有限。城市則正相反,城市邊界模糊、聯繫不緊密、可滲透且沒有中心,因此能在不改變其本質的情況下持續轉變。

不衰老,不死亡的生命個體則意味著停滯,與不斷進化的個體比較,顯然是劣勢。


首先,我對長生不老定義為在沒有外界傷害,有吃有喝的情況下,個體不會自然死亡。

我覺得上面大多數回答都不全面。

這種性狀是優勢還是劣勢,需要看這個種群的進化階段來看。

如果這個種群的主觀能動性較低,還處於只能適應環境而不能改造環境的階段,那麼長生不老對於這個種群是一種劣勢,這種性狀阻礙了優勢基因在種群中的強化。

比如之前一個回答里,智利南洋杉的例子。

如果這個種群的主觀能動性已經到達一定程度,能改造環境和自身基因,那麼我認為壽命的延長是對種群是有益的,尤其是保持壯年時期的長度。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和信息的積累的重要程度超過基因自然進化的程度。

如果個體壽命不會變長,則隨著種群的文明發展,在個體完成某方面的知識和信息積累需要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比如現在人類要完成某一方的專業知識積累已經需要讀到博士,接近28歲左右,則其為種群提供服務的時間越來越短。這種情況下,個體壽命越長,個體完成知識積累後,為種群提供服務的時間越長,種群的 學習/創造 收益比就越大,文明進化的就越快。

總結:

長生不老是否是一種優勢性狀,需要看這個種群的進化是處於 依賴基因進化的階段 還是 處於 依賴文明進化的階段。

我認為,人類近幾百年已經跨入了依賴文明進化的門檻,隨著文明發展,人類已經有了大幅提升壽命的需要,而人類科技也離大幅度提升壽命的目標越來越近。


如果放棄繁殖這個物種就不會滅絕,意味著在生理上長期保持不變,不會繼續進化。

假設一個人終其一生只能熟悉一個有限的領域,這些人之後的一些新個體又必須從頭開始積累,這樣就極大地受到衰老和壽命的限制。(為什麼量子力學的創立者都是年輕人?為什麼愛因斯坦在40+歲以後沒有更大的成就?就是程序員35+以後也會覺得身體跟不上。這恐怕不全是因為年紀大了思想僵化,而是受到衰老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

假如不會衰老,那麼個體在知識量上保持的優勢將大幅度抵消身體條件上的停滯。即使身體方面不會進步,但是晶體智力會積累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個體可以不斷通過學習精通大量的知識技能,不必再花費時間讓新生命體成長和接受教育。由於節省了大量時間而發生技術爆炸,從而找到突破生理極限的方法也不是不可能。要是一味被動的等待基因突變,反而是一種消極的做法(你用幾萬年的時間等到了一種抗病蟲害的水稻,而轉基因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做到這一點)


從地球第一個RNA產生開始起,地球已經滄海桑田,無數物種滅絕,即便有個物種在現有環境下碰巧有「長生不老」的形狀,環境一變,物種滅絕。所以,不要考慮「過度繁殖」這種情況。

需要特別指出的,在生物界,能活到自然壽命結束的動物,寥寥無幾,每個個體都要面臨激烈的生存競爭,餓死,病死,被同級競爭者咬死,被上一級生物鏈的動物殺死,絕大部分都不能倖免。

而實際的原因是:

物種的所有進化努力是優先活到性成熟並繁衍下後代,所有的現狀都是妥協的結果。一個基因只要能保證在這段時期不出錯,能抗過這段兒,在進化中它就勝利了,不能保證所有的基因都能終生在最好的狀態,這在概率上,是不可能的。


你怎麼知道沒有呢?曾經看一本書,有一個「精神病患者」認為石頭是有生命的,只不過他們行動緩慢,壽命太長了,所以對於我們這些人類而言,他們都是沒生命的……。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石頭是有生命的,我想說的,有些東西換個角度其實一切都不同了。

PS:如果我們身體存在某種微生物,雖然很小很小,但是卻有高度的智慧。那麼在他們眼中,我們是「有生命」的嗎?是永不衰老的嗎?


絕對是劣勢。因為環境是會改變的,一成不變的基因無法適應環境的變遷,只有死路一條。

環境的變遷一方面可以是氣候環境:溫度、乾旱等等,以百萬年為單位的全球性氣
候變遷是很常見的(比如十萬年一次的小冰河時期、地殼活動)。偶然發生的氣候改變也不可忽視,比如超級火山爆發、滅絕恐龍的大隕石……

另一方面,生態圈發生了變化。比如:有一種生物進化成為該生物的天敵,專門捕食該物種(該生物繁殖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讓其他生物進化成他們的天敵,因為食物充足啊)。看看獵豹和羚羊的進化史,是獵豹不斷加速,羚羊也在加速,如果羚羊不再進化,必然死絕,或者獵豹不再加速,自然餓死。生態圈變化的另一個可能是:該生物的食物改變了。很多植物都會進化出對素食動物的防禦機制,比如毒素、硬殼等,食物進化了,如果自身無法進化出與之抗衡的機制,那肯定是必死之局。

而且,不要忘了疾病的影響,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進化速度是驚人的(每一代所用時間極短,所以變異得飛快),一成不變的基因面對這些善於變異的生物,有什麼勝算?
(關於病菌更多的影響力,請參見《槍炮、病菌和鋼鐵》,歐洲人對一些家畜傳染過來的病菌有了抗體,在發現美洲後,他們帶去的病菌殺死了當地95%的土著人)

最後,有人說有智慧的人類才適合進化出長生不老。年輕人是否願意長期活在長輩的陰影下?那些老不死的長期占著統治地位,年輕一代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必然不會讓他們長生不老。而且知識積累得過多的權威對於人類的發展是有害的,因為這些權威都不喜歡改變他們固有的認識,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發明剛開始都受到權威的壓迫,可為證明。固有的知識會讓人類的大腦僵化,不思進取。歷史上很多明君在晚年的表現都讓人失望(舉例有李隆基、康熙),這也是權威對發展的負面影響。

人類長生不老還要面對人口壓力等社會問題。


事實上存在永生的生物,比如說燈塔水母.

但是,燈塔水母在種族競爭中體現出極大優勢了么?我是說,它成功的戰勝了其他種水母,使得自己成為了最繁盛的水母族群?

沒有.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真正的原因:永生無法帶來足夠的優勢.生物的變異是隨機出現的,這些變異中極端不適宜生物生存的被淘汰,但並非所有不適宜的都會被剔除(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有遺傳病了),也不是所有有優勢的基因都會被發揚光大(這樣的話所有害蟲都有抗藥基因).一個新特性是否會被廣泛傳播,主要看的還是沒有這一特性的個體會不會完蛋.

舉個例子,抗藥基因廣泛存在於細菌之中,但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細菌還是沒有抗藥性的.這時這種抗藥性就和永生一樣是沒有優勢的(雖然也沒有劣勢);可一旦開始投藥,很快沒有抗藥性的個體就會完蛋,這時擁有抗藥性的族群繁衍,抗藥性個體才成為主流.

那麼,回到LZ的問題...對於生物來說,有什麼狀態會將沒有永生能力的個體殺死而保留有永生能力的個體?幸或不幸,沒有.至少我找不到任何災難能夠完成這種奇特的選擇.

------------------------------

那麼,讓我們往高等動物的角度考慮一下,假如擁有某種優勢特性的個體可以更多的留下子孫呢?就像所有擁有求偶機制的動物那樣.為什麼永生依然沒能成為主流?

這就有些讓人無法肯定了.但是,思考之後就會發現一般狀態下永生實際上是沒有足夠優勢的.人們往往認為永生之後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知識積累財富,這沒錯,但是在自然界之中,能夠利用這種優勢的生物少之又少——你真的相信一隻水螅在積累足夠長的生存時間之後會比其他水螅更加有優勢?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生物並沒有能夠將永生轉變成優勢的先決條件.

------------------------------

但是,還是有些不對勁.假如一個有性繁殖的個體是永生的,那麼它應該會留下足夠多的後代才對,隨著不斷的繁殖,永生個體的比例會越來越多,為什麼人類社會如今卻不是這個樣子?

似乎繞進了死胡同,只有換個角度去思考了.

人類真的有達到永生的可能么(通過自然選擇)?這個似乎才是真正的原因.擁有永生能力的族群(燈塔水母.部分水螅,各種微生物等等)都有一種結構簡單化的趨勢.

而越是高級的生物往往恢復能力越弱.根據研究結果,這實際上是一個與癌症發病率有關的trade off.

因此,我的想法是,大部分生物之所以沒能永生,是因為他們做不到.

事實上,從原始湯中出現的第一個細胞分裂出了整個地球的生命,它是永生的.而之後分化出的各種單細胞生物,大多只需要不斷的分裂,他們往往也是永生的.而後,為了生存的優勢多細胞生物出現,它們有些依舊靠著簡單的分裂繁殖,可以被看作永生,有些則失去了這個功能,但是多細胞結構本身帶來的優越性使得它們依舊繼續進化,繁衍,最終成為了我們.

燈塔水母之所以可以在不斷的返老還童中完成永生,是因為它沒有骨骼之類難以捨棄的非細胞構造物,因此可以輕易的回到幼生體時期,完成一次新的生長過程以便逃離衰老帶來的肌體功能弱化.然而更加高等的生物因為無法放棄各種非細胞結構,是不可能用這種手段逃避衰老的.因此,我們衰老,機體功能弱化乃至喪失,最終死去.因此高等生物想要永生只有從根本上遏制衰老一途,可這又是何等困難的任務,更加重要的是,基因關心的是自己的流傳而非自己創造的工具的永存(我們是基因創造出的用於複製自己的工具),任務難+沒幹勁,完不成也是情理之中.

舉個例子來說,老張做了個斧子,用來砍木頭,那麼自然是把這斧子作的能夠砍木頭就夠了,不會沒事再給斧子加上一個永遠存在,裂了口會自動修復,斷了把能從新長上的功能,這太過奢侈.而令老張更高興的是,這斧子作出來還能下小斧子,小斧子長大了繼續下小斧子,那老張一輩子不愁沒斧子砍木頭,又何必糾結於怎麼樣讓斧子能夠一直不壞呢,


我不是搞生物科學的,謹發表個人意見,長生不老並不代表不死亡,我想按照你的問題,你已經認為該種群有了長壽特徵,那麼你應該探討這麼幾個問題,該物種身處食物鏈的階層,肉食,素食,食腐等等

其次應該對物種的生活模式進行分類如群居,個體生存,劃分地盤等

再次應該對生物智慧程度進行分析

但是我認為,長壽這特性

對突變體本身來說,其長壽是優勢,但是對於一個種群,應該是沒多大影響,因為自然界一般為競爭交配,在競爭交配的種群中,例如如猴子,狼,等,在前期並不能產生競爭優勢,強壯的個體擁有優先交配權,其後代又擁有強壯特性,而對於突變體而言,除非其能在殘酷的自然中活下來並積攢經驗。(可能不嚴謹,不要深究)否則長壽的吊絲還是吊絲。搬1000年磚也未必比高富帥的錢多。

我認為,最有可能產生長壽特徵的是無性繁殖的生物。但是無性繁殖的生物一般都智力低下,無法完全利用長壽優勢。很容易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

基本思路就是,光有長壽特徵而忽視了自然界嚴苛的現實,必將被淘汰,甚至無法構成長壽族群。


「長壽」和「長生不老」好像還不是一碼事。當然更不是「永遠不死」了,因為事故的緣故,固有一死……

如果生殖年齡長,倒還有優勢。否則難說,因為固有一死的緣故,誰的基因傳下來的多誰就牛逼。而長壽意味著生長緩慢,所以性成熟幾乎必然慢。所以至少一開始,沒什麼優勢。

有的生物確實很長壽啊,比如一些植物,和龜類,所以不能說這基因完全沒有優勢。只能說不同的物種走上不同的道路,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我感覺在自然界里保持長壽還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動物來說,因為需要捕食,而且到處跑,出事兒的風險大,生病了沒有醫生看也沒有葯。所以收益往往不如活得短些但是繁殖快來的高。或者像人類,進化出大腦發明各種辦法延長壽命,也是很有效的嘛……


一旦染上一些非致命性病毒, 就永生擺脫不了了.


我這個非生物學專業的人都能理解:永生是進化劣勢。道理很簡單:任何一個環境中對任何一種生物來說,承載數量是有限的,永生意味著你要佔用後代資源,進一步意味著你的後代數量和代數比非永生狀態的要少得多得多。而進化,是需要繁殖才能進行的,每次有生存優勢的變異都相當於中一次500萬大獎。很明顯,當非永生的生物一次又一次的中獎的時候,永生的生物只能幹瞪眼。。。如果你不能有足夠的演變速率,當環境改變,你的種群很容易一下子全玩完。其實物種的滅絕都是進化速度跟不上環境變化速度導致的,人類必將滅亡。


是個樣子的。

話說,有理論認為,所有的生命體,在不同生命階段的能量分配比例是不同的。對於一個生命體的能量使用方向,如果簡要的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用於繁殖,一類用於生存。那麼對於能量而言,如果繁殖所需要的能量百分比較大的話,那麼用於生存的能量就相對要少,反之也是一樣,這個我想應該好理解。

依照這樣的理論生命演化出了了兩種不同的生存模式:

一種是以繁殖為主的生物,這樣的生物的特點是,壽命短,繁殖數量多,變異快,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環境,但是競爭能力差。

另一種是以生存為主的生物,這樣的生物的特點是,壽命長,繁殖數量少,變異慢,不能夠快速的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是競爭能力非常強。

所以對於兩種生物體而言,永生的影響是要分開來看。

對於第一種而言,沒必要,因為競爭能力差,所以會被很快的吃掉,當然對於某些非常非常幸運的存在,可能會長的非常大,或的也很久,但終會還是會被,其他生物幹掉。舉個栗子,說在理論上根據端粒來分析,魚的壽命是沒有頂的,也就是說,在理想情況下,魚是可以無限長時間的活下去。但是這樣的情況可能非常的少,而且對於種群而言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對於第二種而言,也沒啥太大必要,因為生物是會不斷的衰老的,哪怕永生不死,那麼隨著時間的更迭,這個個體的競爭能力越來越弱,最終還是難免死亡,而且我認為可能會更慘,因為很有可能最終是餓死的。所以也沒什麼優勢,只不過把自然死亡變成了非自然死亡。當然如果說沒有衰老,那麼yy一下還是不錯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衰老或者說沒有有損耗的生物,那麼結果是也就只能yy一下了。

所以結論是啥呢?無論是對於生殖傾向的生物,還是生存傾向的生物而言,存不存在永生這一特性都沒用。

ps:永生能力沒有生存優勢,競爭能力強,才有生存優勢。


長生不老並不必然導致某個種群會獲得大幅增長繼而遍布全球。

一個島上的兔子只夠10匹狼生存,即便這個島上的狼都是長生不老的最終也只能有最多10匹狼活下來,其他的狼雖然沒有老死但卻將餓死,而且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兔子被吃光了狼全部被餓死。


個體優勢,群體弱勢。

缺乏變化和多樣性是一個問題。


在很多神話故事中,

死亡是神賜予的禮物。

而永生,則是詛咒。


為什麼沒人提劉慈欣的《中國,2185》?

文章中,一個人讓MZD和其他五個文革時代的人通過電子計算機的技術在虛擬世界復活,並實現了所謂永生。這些人無限複製,妄圖通過控制虛擬世界,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進而控制現實世界。最終這場政變被一場全國斷電終結。

以下是最高執政官(A)和國家創始人(B)的談話。

  A:"老人家,我心裡現在亂死了!很想和您談談,您肯定也有過思考的錯誤,但心裡好象從末亂過。"

  B:"也亂過,人的心總有亂的時候。不象你們的機器,算得出就是算得出,算不出就是算不出,從不會亂的。"

  A:"我們坦率地談,嗯……要是不方便,咱們把後面這幾個穿軍裝的娃娃攆出去怎麼樣?"

  B:"不不,人家在工作嘛。我盡量少打擾你們。"

  A:"您對我們電腦總網中的那個非法國家和他們的行為怎麼看?"

  B:"在那個國家裡,老頭子們已經死了。"

  A:"死了?!這……"

  B:"哈,酒白喝了。"

  A:"我們……我們確實慶祝過永生的實現,我們曾高興得發狂。"

  B:"什麼"永生"啊,"永死"罷了。"

  A:"永死?!"

  B:"永死!這方面你們是傻孩子,永生就是永死嘛。"

  A:"我確實傻得可以了,才活了三十年呀,在生死問題上能聰明到哪兒去呢?但從哲學上講……"

  B:"不談哲學。真正的哲學是很簡單的嘛!當然,有複雜的哲學,哲學家們搞的,我們只要簡單的那種就行了。對了,你好象得過個哲學博士,這就麻煩了,哈哈!"

  A:"我也喜歡簡單的哲學,那是很美,很迷人的!現在的哲學家們總想尋找複雜的真理,把哲學搞得丑了。您能用您那簡單的哲學解釋一下永生和永死的關係嗎。"

  B:"簡單的哲學不是我的,是馬克思的。生著就是變化著,永生就永遠變化;一百年里可以萬變不離其宗,但"永遠"下去,總要離其宗的;用不了永遠,一萬年就非離其宗不可。離了其宗,"其宗"不就死了嗎?生著的是新東西了,"其宗"永生不了。如果不變,就已經死了。"

  A:"妙極了。"

  B:"該死的東西是活不了的,拚命給自己的生命多搞一些時間,不如讓自己的時間多一些生命好,這個帳要會算才行。文化也是一樣的,永生的文化也永死了。就說你領導的這個國家吧,都讓幾百歲的老頭子擠滿了,娃娃們還往哪生啊?別說永生,這樣下去一個都生不了了。機器里再住上一大幫永死的老頭子,那真有些了不得了。你們是想永生的,孩子嘛,當然想活長些了,但那些二百多歲的老頭子也上永生的當,還建立國家,這就該批評他們了。"

  A:"說句真話,我曾擔心您想借電腦的力量重新執政。"

  B:"那是笑話。落後了二百年,差不多永死了。"

  A:"如果您現在是最高執政官,將怎麼辦呢?"

  B:"對這個我是沒發言權的。"

  A:"每一個公民都有發言權。"

  B:"你們現在發言權的意思和我們那時不大一樣。"

  A:"我想再建立一個電腦總網,規模和這個一樣大,甚至比這個還大,把它做為這個社會的另一個生活區,這個生活區是完全獨立的,和現有電腦總網沒有聯繫。生活區的感測器和外圍設備只為同外部世界交流而設置,不能用來控制網外社會;這個電腦網路可以採用低頻率的集成電路,使人在其中生存的時間狀態和外部同步。這個生活區不受地理空間的限制,可以無限廣闊,其中可以生活千萬億人,仍擁有一望無際的空曠原野。那些二百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即然那麼討厭我們這些孩子們,即然無法適應這個活蹦亂跳的世界,一定願意到那個世界生活的。在那個世界中,他們仍然可以享受這個世界的大自然,他們可以通過感測器聞到花香,聽到鳥鳴,還可以到任何一個小湖中去釣魚;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建立一個自己喜歡的生活環境了,這個環境將完全符合他們的傳統和生活方式。至於我們這些娃娃們,哈哈,那時我們想怎麼調皮就怎麼調皮了!我們不再和幾億名二百歲的老人擠在一起,我們將有一個寬闊的,年輕的環境,我們要使生活變得象春天的嫩芽那樣翠綠,使這個星球變成一個青春的星球,童年的星球!那是個多麼美的時代啊,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啊,別笑我傻氣吧,這想法是一大壇葡萄酒,這幾天我常常喝它,現在我又喝醉了!"

  B:"這象詩,但做起來比登天還難的。"

  A:"是的,這可能要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實現。開始,人們不理解網內世界可以多麼廣闊,會認為我們剝奪生存權力,甚至把這和三百年前納粹德國的某些政策相聯繫;但當我們建立起一個和網外世界一樣廣闊的電腦世界時,社會會接受的。早在二十世紀末我們就有安樂死法,比這還走的遠,只是這個法律涉及的範圍比較小,而我們的這個網內社會的構想,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社會結構。這是和傳統觀念進行的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關鍵在於,我們必須這樣做!人類的壽命還在延長,離一個孩子都生不下來的時代已經不遠了!世界正在衰老,我們沒有退路。"

  B:"那就去登天吧!登天難,你們也登上去了,你們不是在月亮上建起城市了嗎?"

  A:"謝謝您!我的任期快到了,憲法規定最高執政官不能連任,留給我干這件傻事的時間太短了,但別的傻孩子會幹下去,因為他們別無選擇。我相信我們倆都會看到人類新童年的到來!"

  ……

  最高執政官站在一號抗震基地外的一座高峰上,古老的大地在她下面伸向天邊。已是黎明,天邊現出藍白色的晨光;大地上沒有燈光,遠處有一道高高的細煙柱,煙柱下面是一團時隱時現的火光。那是北京旁邊的金屬氫製造廠在燃燒。

  天空中,飛蝗群仍在飛行!這時,飛摩托已聚集了幾十萬輛,紛紛呼嘯著從她的頭頂飛向遠方。這密密麻麻的火流星飛向天邊,好象去迎接那正在升起的太陽;這是天空中一條寬寬的望不到頭的火流星的大河,是生命的大河,它從大地上空流過去,轟鳴著,使生命的交響曲充滿整個空間。


"他好厲害,他活了一百多歲,我要嫁給他!"

"他好厲害,他一直長不大,我要嫁給他!"


推薦閱讀:

「好吃得讓人為難」是一種什麼體驗?
努力賺錢和安逸享樂哪個比較重要?
未來,你希望別人對你的遺體說什麼?
基因對你的影響有多大?或者說,你從你的父輩那裡繼承了什麼優秀的基因?又有哪些你認為不該繼承呢?

TAG:生物進化 | 生命 | 進化論 | 進化 | 生物學 | 自然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