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灣讀書是否有風險,是否要考慮政治問題?

我是今年畢業的高三學生,我已經填報了台灣三所大學的志願。問題來了,我家人不大同意我去台灣,他們的主要擔心我的安全,他們認為台灣很亂,我要2017年畢業,而馬英九要在2016年下台,那麼,他們在擔心我剩下的一年半,大陸和台灣關係如果突然惡化,我會不會畢不了業?或者回不來大陸?我該怎麼說服他們?


-

很多人邀請我作答。實在是不知怎麼說才好。

一、

我很不願意幫你去「對抗」,甚至是成為你的材料,去「說服」你的家長。

因為心同此理,愈是如此,換作是我,說不定我兒子拿著別人的話來跟我說事,我反而更反感。

二、

「教育」是關係你一生的大事,你若是成年人,你該自已拿主意,自已決定自己的前途才是。

三、

接第二點,你在台灣申請到的學校科系好壞,你對未來人生的規劃,才是真正影響你要不要到這所學校讀書的前題吧?至於這所學校是在台灣,還是在月球上,我覺得是其次的考量。

四、

就跟我自己一樣,我到大陸作台商,是因為這裡有我可以作的生意?還是因為,我想到大陸作生意?這是兩回事。你若真要說服家長,該說的話,應該是:

「台灣這所學校,好在哪?」

「台灣這所學校的科系,包括這所學校之前之後的學長學弟,於我人生的助益在哪?」

「同樣的條件,我在別處,包括在大陸,可能找到的機會比較低……」

五、

真的,打仗這種事,是最不值得考慮的事。真有好的大學,好的科系,好的受教條件,就是正在打,你也撞破頭去上這大學呢,何況,仗根本沒打起來……。

我胡亂說了一氣,總之,我的邏輯就是:

你到台灣受大學教育,真正重要的,不是「台灣」那兩字,而是「大學教育」那四個字。

「台灣」真的不重要。

至於「打仗」,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身邊也有這樣整天擔心海峽兩岸會打仗的人。我個人的觀感是,你不能說服他們,跟這樣的人討論這樣的問題,你不可能有贏面。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說你的人生規劃吧。

若是在你的人生規劃中,台灣這些大學的這些科系,這樣重要,你非讀不可,你真正以道理邏輯去和你的家長溝通,這可比爭辯什麼「民進黨會不會上台?」「台灣大陸會不會打仗?」要來的有意義,而你的家長,也才能被你成熟的,成年人的嚴肅態度給影響吧?

-


就目前的政策法規而言,無論是台灣當局還是大陸當局,都是鼓勵兩岸文化交流的。而兩岸高校交流、大陸青年赴台讀書,又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國台辦曾經還專門在這個問題上表態,希望台灣當局能夠支持。

你所面臨的挑戰:

1、遠離家鄉帶來的生活不便。這包括生活習慣的不適應和文化心理上的不適應。台灣與大陸,同屬中國,但社會風俗的差異、語言上的差異、看待問題的方式的差異,都會給剛剛成年的人帶來困擾。如果你要去,請先做些功課,了解對方的特點,放平心態,入鄉隨俗,你就能很好的融入環境。

2、學業水平。大陸和台灣的中學教育,還是有些差別的,無論是方法還是知識。初來乍到,你會發現自己在某一方面比當地人強,另一方面卻大大不如他們。這不是你的錯,只是你要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然後照著你自己的理想來培養自己。走入大學,要能夠自持,堅定的認準自己要做的事情,必能有所進步。

3、學歷問題。由於兩岸的社會情況不同,在有些專業上,是不能互相承認的;有些職業也是無法從事的。你在大陸學了好幾年馬克思主義,跑去當人家三民主義的公務員?不現實吧。如果你要報政治類的專業,可要想好出路。據說理科、工科、藝術類專業,有個台灣求學的背景是蠻吃香的。具體情況,題主也沒有介紹,還請自己斟酌吧。

4、安全。或者說那種政治風險。我們很難用一個量化的方法來衡量,兩岸形勢會如何變化。但是大體方向還是可以窺見。這些年,台灣政壇雖然獨派仍有勁頭,但民眾也有自己的考量。現在這種有些曖昧的狀態,要不要犧牲更多的經濟利益來換取政治利益,請相信選民的頭腦。而各個黨派,也要考慮現實因素,以贏得選舉為重要目標,那就不僅要堅持他們的理念,也要有能力解決現實的問題,這樣才有選票。個人看法,無論誰當家,都不會在兩岸問題上做的太出格。政治勢力之間的血雨腥風,又豈是一個學生所必須承受的呢?季羨林先生30年代在納粹德國求學,又怎樣?即使納粹德國是戰爭罪犯,也絲毫不影響他個人的學術吧。潛心做你該做的就好。比較而言,我倒是覺得,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隨時注意生命財產安全更重要。他們印象里的台灣很亂?倒不如說,是對自己所不了解的地方,都是想當然的「很黃很暴力」吧……

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011-11-18 04:33:22)

來台兩個月有餘,漸漸已經習慣了台灣的生活,初到時的那種強烈的陌生又親切的出國感覺漸漸被日常的瑣碎沖淡。繁體字的豎版書已經看的很舒服,雖然有些字因為筆畫多於30怎麼都不會寫。

平日里聽著嗲的冒泡的台腔也不覺得很異域風情,甚至我有時都不好意思開口講話,因為我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這裡聽起來更像是方言。

街道兩側的四川炒飯、浙江米線、北平燒雞、福州干拌面之類的混搭店,我已經不如開始時那麼執著的去深究這些地方到底出不出這些名產。也許就只是老闆的媽媽做炒飯做的不錯,而他母上當年是從四川來台的,所以就是四川炒飯。

同學中有人問過我類似大陸有沒有超過10層樓的問題,土地是不是自己圈一塊就行?我會耐心告訴他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在上海已經看不到低於10層的房子,找不到低於1萬人民幣一平方米的房子,北上廣的年輕人們要一生一世執著下去的不一定是愛情、喜好或是事業,而是還房貸。

有同學跟我感嘆過大陸的物價很便宜,我說如果一夜回到十年前那麼這個成立,但是目前除了書之外,沒有什麼會比同等地段的台灣物價便宜幾毛錢,所以在大陸,最廉價的還是思想和知識。當然這是一個惠及大眾、出版社和盜版書商的多盈好現象,唯一的缺憾就是會餓死很多認真寫書的作家。

我在台灣到處蹭吃蹭喝蹭活動。不論是校內的活動還是校外的活動,很多都是免費,你只要速度快,手不滑,基本都能搶到。有時候運氣好,主辦方還有免費午飯或茶點供應。餵飽了靈魂也填飽了肚子。很多地方門票的價格會讓我以為是人民幣標價,就比如我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辦的年卡是200台幣,我掏錢的時候還很傻很天真問了句:是台幣嗎?

台灣人對於遠近的概念與我有著明顯的差別,我在介紹我家所在的城市位於長三角肚皮,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距離杭州1個小時,距離上海2個小時,距離南京3個小時。台灣同學會驚訝的看著我說:「那豈不是很遠?」在他們印象中美麗而遙遠的花東地區,路途時間在我看來只是大巴車上睡一覺的問題。

其實對於遠近的概念與我有差別的不只是台灣人,我大陸的親友團也和我有代溝。當我爸哭天搶地的說台灣太遠,覺得我赴台求學就是有去無回之事時,我在地圖上比划了一下,距離還沒有到青島來的遠。當我告訴我一位在蘭州長大,目前在北京讀書的同學,我將去台灣讀書時,他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時差有幾個小時?

其實台灣和大陸的地理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理距離。台灣和大陸存在的不是時間差,而是時代差。

赴台上學的流程卻繁複到讓人抓狂,被錄取的喜悅持續了不多久後,就被一連串如同升級打怪做任務的赴台手續打磨的只剩下一個小尾巴。終於趕在暑假的尾巴上把一切辦妥。對於我能「順利」赴台讀書,我真的要先謝國家,層層通關的過程讓我認識了各種傳說中的有關部門、國企外企和台灣的對口部門,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我要感謝父母,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學校:台灣淡江大學。當我終於踏上台灣的土地時,我真心覺得這個島,是大陸人最難抵達的海岸。

我住在淡水,這裡是個離繁華很近離喧囂很遠的小鎮。

我有同學到淡水後,對於台灣的一切幻想瞬間毀滅,直接買了張機票回大陸,準備去英國。他沒有想到台灣會有這麼破舊的地方,會有這麼狹窄的街道,簡直就是個城鄉結合部。他幻想中的台灣應該處處都是寬闊的馬路,居民區都像中央CBD一樣,而淡水讓他這個大城市來的人,一下子回到解放前。所以,他趕緊的殺回到了大陸。但其實就算是台北也滿足不了他的幻想。

可我就是快把這個小鎮愛到心底里去了。淡水的生活節奏不快,鎮子里不堵車,物價也比較便宜,有精緻好吃的東西,民風淳樸,淡水人熱情好客而且很健談。我住的地方離風景區也很近,一開窗就是淡水河和對岸八里的觀音山。我經常會去淡水邊走走坐坐,看雨看霧看夕陽。活的愜意而濫情。每次望著淡水河入海的方向,都會有種「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現場版的感覺。好不浪漫。

跟班裡同學漸漸混熟,能聽懂他們的笑話和髒話,出門吃飯逛街參加活動也會有人惦記你,也有了可以說心裡話的朋友,FB的使用頻率已經快和人人網持平,經常是按贊按到我手軟。我有時候真的會忘記自己是在台灣,食物和語言都一樣,感覺自己和身邊的人們都屬於一掛,這些臉孔和我沒有太多差別。

在我看來台灣人真的是非常不錯,他們熱情、謙讓、認真、細心。他們會儘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詳盡辦法的幫助你,滿足你的要求。我死黨寫錯地址的信,居然都會安全送到我手上。每家店都會提供免費的飲料和電視頻道,他們會想法設法的讓自己家店裡的食物好吃又特別。學校里辦的每一個活動都是經過學生們精心的策劃組織,非常有質感,很專業,讓你不會覺得枯燥無趣。

雙十節的時候我在國父紀念館外面看到一台黃色的汽車,插著五星紅旗,打著「中國萬歲」「我們都是一家人」的牌子,放著又紅又專的歌曲招搖在台北街頭。我當時是又激動又興奮,從沒想過在台灣的街道上看到這等景象,本來在大陸時讓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的歌曲,卻讓我倍感親切。

這就是台灣的包容能力,我相信很多台灣人看到都會覺得刺眼,但是它既然存在了,就一定在這塊土地上是合理的。如若是我插著白日旗走在北京街頭,也許下一秒我就要被喝茶了。

不過以上都不足以讓我感到心痛和無力。最讓人難過的是你在台灣媒體上知道的有關大陸的消息比在大陸媒體上看到的還要多。特別是有關於大陸的負面消息。這樣的無力和無奈之後也許會經歷的更多,更加刺痛我。但是,當初我選擇了要來台灣讀書時,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我就沒想過要選擇後悔。現在不後悔,將來也不會讓自己後悔。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讓我有了幾乎是兩年的成長,我一下子明白的很多事情。我要成為一塊海綿,努力的吸收各種水分。我不要做一塊乾癟單調的海綿,我希望四年後,自己會是一塊造型獨特色彩豐富並且有厚度和重量的海綿,把台灣帶給我的一切帶回大陸去。我要用這四年的時間拓展我視線的維度,增加我生命的厚度,挖掘我思想的深度。我要有一筆濃重的青春,我要有在這裡活過的痕迹。

愛生活,愛旅行,愛玩樂,愛知識,愛大陸,也愛台灣。我不是什麼和平使者,衣領衣袖,我和你一樣,我是個平凡人。我只是遇到了不平凡的季節。對,我在台灣,我正青春。

李頌?2012-06-17

引文的出處不應為新浪博客。應該是人人網上一位叫做「蔡博藝」的同學。

我們雜誌刊登過她的這篇文章,當時有找她談過版權問題。

(為了符合社區規範,引文中的詞語有改動)


少年,以一個台灣交換生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以下幾點:

1. 中台民間關係那絕對是你想想不到的好。

2. 退一步說,以我在台大的經驗,即使是法學院這種奇葩的地方獨統派也能做到接近1:1的水準。

3. 再退一步說,【陸生】來台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象徵,台灣的大學生們在那幾所top里至少以我所見沒有糞青這種生物的存在。

4. 再再退一步說,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看看中國跟菲佣這麼熱火朝天地互噴都要先撤僑,台灣主要的大學都離政治中心遠的不像話,你擔哪門子心。

話說考慮這個還不如擔心大地震來的靠譜。

補充:要是能去台大,成大,政大,交大,清華這幾所強校的話,客觀的講,他們的本科教育水平在國內不亞於最頂尖的那九所985的水準;而某些強校的強力專業(如台大的電機等)甚至還要強出同期清北的許多。

……台灣某些大學一個系裡點頭抬頭都是IEEE fellow, 還有ACM fellow,國內的fellow,撇開清北,可能一個學校加起來都沒有台灣某些強系一個系的都多。。

抄送@yolfilm


【帶圖回答!!】

首先,先認真地說,台灣的教育實力不是特彆強。學習氛圍略略不大濃,加上你身份限制,沒有什麼健保和工作許可權啥的,會讓你讀書讀得不是特別爽。

但是如果你在大陸只是讀個211的水平,想學東西我覺得完全可以去,學習是自己努力的事情,學校只是個平台,台灣的大學這個平台就搭建得很好,給你較充分的機會施展才華。

個人很喜歡台大和清華,這兩個學校氛圍很nice。清華的圖書館一進去,明亮色彩的感覺和考究的桌椅讓人實在是歡喜得不行。

台大圖書館那樓也很有味道,面前兩排棕櫚樹(希望是記對了的。。。)一路筆直。館內安安靜靜,嚴肅莊重,木色的內飾也是十分漂亮。圖書館能折射出一個大學的底蘊內涵,這是我的片面的判斷法。

至於課程呢,我在台灣時候覺得上課比較輕鬆。大陸一學期39學分,台灣沒記錯20都算多了吧。大部分台灣同學還有時間打工什麼的,我在大陸連作業都搞不完。

我覺得讀書感受從難到易應該是美國如果是10,中國大概是3~5,台灣大概是1~2。

【個人想法啦不要罵我】

老師水平的話。我覺得同等級相比,其海歸高學歷的數量較大陸多,老師/學生比大陸同比大。老師學生相處的關係更融洽。

你看我們大陸學校的教務處等諸多辦事處,幾十幾百號人天天跟你欠他錢一樣鼻孔對著你,一個個明明是關係戶還覺得自己是泰斗一樣花樣噁心你,你找大陸教務處系主任什麼的蓋過章嗎?

相比之下的台灣,我一進辦公室我系的美玲姐就會超高興地喊我名字,一面給我蓋章說明事宜,一面八卦我的女朋友。這種人與人真誠對待的感覺,大陸很難有。

不過學生對課程的認真度有點水啊,記得太陽花時候一個二個都不來上課了。。。。政治理想理論這種東西啊,你不用去討論,其實後來我發現他們也不是很懂,大概是氛圍比較嗨吧。。。。。

最後一句。

既然決定去了,當然沒問題。

我覺得在台灣的陸生每天也過得好好的。而且生活便利,活動也多。

而且我覺得台灣年輕人沒有和大陸同學有隔閡啊,不像菲律賓人越南人,大家不大爽他們的樣子(可能是生活習慣不太好)。

你只要不表現得low,你可以認識很多好朋友塞爆你的line和fb。哇塞你不造嗎台灣同學超可愛超夠朋友的!載你去玩,一起旅遊吃飯看電影,帶你去她他的城市etc。

最後一句真心話。

我們不說大道理了。

去吧,哪怕就為了那麼多超正的台灣女同學。

【附圖】

清華圖書館,我帶相機進去可是申請批准了的。=w=

台大圖書館。氣氛爽不爽。

對。還有超正的同學們!(?? . ??)


少年你有點想多了。

首先,我不認為政治問題應該成為這場考量的決定性因素。兩岸未來發展的大勢什麼的我說不好。只是倒退的可能性太小了,成本太高了,高到博弈的幾方都沒辦法承受。我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就,是這麼幾輪選舉下來,總的大趨勢就是,藍綠雙方的政策會不斷趨於相似。政黨輪換如美國,你見過對華政策出現根本性的逆轉和變化嗎?再將對大陸那樣高的依存度加之與台灣,綠營無法翻雲覆雨。所以你所說的「會不會畢不了業,回不來大陸」,我認為不用那麼焦慮。

過了這一關後,你更應該考慮的,就是接受教育本身了。那麼去台灣「留學」,就和去香港、日本、美國讀書同等考慮了。教育的質量?學歷的認同度?今後的發展?個人的打算?這些都要仔仔細細考慮好,不可冒失。我在高三填志願的時候,穩妥地選擇了本省的大學。所以我欽佩你的見識和勇氣,但也要謹慎考慮,並接受家人的意見。希望其他答者能給你更多的參考。


你要去成了,別深在福中不知福,好不,在政治問題上你比10幾億人都要幸福。



我是台灣大學生,學校來過不少大陸交換生

完全沒有安全問題

政治上即使是深綠,台獨份子

也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台灣人基本上政治跟生活是分開的

上街抗議是抗議

結束了,就是個尋常百姓


首先,台灣人不會對大陸人有仇視心態,即便他是南部的深綠人士。在台灣政治和生活離得很遠。

其次,台灣人很明白,現在與內地對立沒有好結果。他們都覺得自己過好就好。

再次,兩岸交流如此頻繁的當下,兩岸了解得越來越多,危險自然不會存在。


hi我是鄧先生,台灣東海大學碩士,目前已確定留台在讀博士,天真善良的財務規劃師。從本科到碩士,都在台灣留學,目前已經生活了將近五年。 在這裡希望能幫助幫助想來台讀本科的高中生,碩士或者博士的大學生走出留學台灣的迷茫。留學期間多次參加全台財富管理比賽並均獲得前四以上的好成績,在宏觀經濟分析和中國歷史上面尤為特長。 相信許多同學或者在工作的人,都有想出國讀書的想法 。想去體驗外面的文化,又能得到不同於國內的教育方式,但很多同學想獲得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的同時,卻又對國外動輒一年十萬以上的學費(還不包括生活費)望而生畏,那有沒有一個既能夠和國內消費和學費差異不大,但又可以出外體驗生活並獲得歐美教育體系的優質教育呢?這裡就由我這個「台灣通」一一講解吧~ 介於網上參差不齊的台灣教育資源的信息,在這邊你可以聽到最正統,最全面,且來自於親身經歷者對台灣環境體會的一點一滴~小夥伴快來吧~

下面是我的line的鏈接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碩士準備出國可以來,來之前在大陸買份靠譜的人身保險,要出了啥事台灣不會管你死活的。附上2015年八仙塵爆的新聞截圖,陸生被燒傷都是仰仗保險賠款支付醫藥費的,可悲可嘆!


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團體或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所結成的特定關係,尤指對於某一政治實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來說,這個詞多用來指政府、政等治理國家的行為。然而社會學家也用來指涉包括各種利益譏構、學校、宗教譏構在內的相互之間的關係。從人類社會學來講,政治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個社會現象非常複雜,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以及從不同學科角度,不同的學者對他的論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內涵的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對政治的闡釋也充滿了爭議,始終沒有一個確切公認的定義。政治學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社會科學,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政府、政、集團或個人在國家事務方面的活動以及治理國家施行的措施。


估計題主已經畢業了,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說服家人來台灣求學,或者選擇留在大陸走另外一條路。目前馬英九果然下台了,民進黨上台,政治環境雖然有些緊張,但對目前陸生而言來看沒什麼大影響。估計以後的狀態就是維持目前政策(三限六不),新一步的推進政策估計短期內不可能了。

無論怎樣還是想要寫下答案給其他人作參考也好。

首先,政治衝突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會存在。即便不是在台灣,其他國家也一定會有看中國人不爽的群體。對於意識形態的衝突,逃避並不是方法。如果真心想要來台灣,就應該試著向那些人傳播大陸的真實資訊,展示給他們大陸人的素質精神。(有些陸客真的是很吵,說話聲音最大的總是大陸人,這也是不爭事實。)同時也可以聽聽看他們對於大陸的看法。就算不能獲得他們對於大陸的認同,也可以聽到不一樣的聲音。畢竟民主社會就應該允許多種聲音並存。

其次,台灣也不是像朝鮮一樣的閉鎖專制的地方。整個社會是有法律管制的,你所說的回不來大陸的那種顧慮完全不需要(大陸台辦也不是吃白飯的,幾大千陸生都在台灣念書呢。)就算在之前太陽花學運時,所謂的流血事件也是發生在不滿的學生群體與當地政府官員之間。(當時我也在台灣念書,我的台灣同學也有去現場靜坐抗議,可是回來也和我關係很好,完全沒有因為這個事情而對我有所改變。)

最後,來台灣念書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其實就我所知來台灣的學生大多是高考沒考好所以來台灣的。在這個前提下,台灣的教學環境,學術氛圍應該是有所加分的。但同時自己也要面對離家在外的許多問題。其實這個狀態下自我的成長速度是遠快於在大陸念書的。

只能說來台灣有優點也有缺點,但是就我而言,我從沒有後悔。


啊……前兩天聽了輔仁大學教授的演講……那個是輔仁大學承辦,南京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社會學暑期工作坊,主題是大時代與個人。聽了之後,相比之下還是北大教授有料,更能切中痛點。而所謂台灣的教授對於大陸情況有偏差,甚至缺乏了解的情況下信口置評"台灣志工文化的發展是由於台灣進入了富人社會才有的,而大陸現在仍是窮人社會,但也出現了志工。"大陸現在的公益處於草根初創轉型時期好嗎,關於此領域政府已經做了鋪墊正在轉型期………所處位置眼界的不同,題主一定要考慮清楚,既然都考慮到留學,我們就到真正能學東西對你有幫助的地方吧。或者你覺得台灣社會文化更適合你,考慮以後去台灣發展再提去台灣留學的事情吧,那還得考慮大陸人在台工作的政策呢。就算你在台灣讀大學,以後要是選擇大陸發展,那還得看認不認你那個學校的牌子呢………我認為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所給予他的視野對於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題主要考慮清楚去台灣究竟要的什麼。


您好,在台灣讀書四年了。

1.政治安全

沒有任何問題。我甚至還去採訪過綠色立委,用大陸人的身份在現場採訪學運份子,"只要你不帶著固有觀念去對抗,去謾罵,那是決不會危險的。

2.財產安全

另台灣的民眾素質還是挺不錯的。我一年暑假回家,把自行車停學校外面,回去發現自己並沒有上鎖。

後來騎機車,安全帽都直接放坐墊上,從來沒被偷過。好歹要900多台幣呢。

3.人生安全

沒有聽說身邊大陸同學被毆打,謾罵啥的,放心。

4.建議

相比上海,台北不是一個繁華的城市,不要期望太高。

不要帶有刻板印象去跟台灣人交流,可以多聽,多看,別張口就來。

不要把自己劃入陸生的小圈子,在跟同鄉成為好友的同時盡量也交一些台灣麻吉。

最後,希望您能成為台灣和大陸交流的一份子;成為快樂的人,學到好玩有用的東西。

有什麼問題您可以問我么么。


不建議。
別說台灣歡不歡迎陸生,在大陸的社群網站,你說你去台灣念書,都會被罵智障了。
你稍微說台灣的好,就會被群以攻之,所以不要來台灣被思想荼毒,還要被大陸罵犯賤。


推薦閱讀:

科普一些關於現代前沿物理領域的知識是否真的有意義?
當溫度很低的的時候,一直燃燒的火會熄滅嗎?
如何評價「雙一流」建設學科中多所學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
素質教育是否對窮人不公平?
你見過哪些家長群里的奇葩馬屁精?

TAG:教育 | 台灣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