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孝是仁的基礎?

不要百度!!


《論語》學而篇:

1.2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此篇實際上正面解釋了兩個問題:

第一:子女為什麼必須孝敬父母。

第二:孝的主張對社會倫理和秩序的維持有什麼作用?

首先,篇中十分明確地把「孝悌」同「犯上作亂」關聯起來。「犯上」是針對倫理秩序而言,「作亂」是針對社會秩序而言。孝悌不但成為「仁」的根本 , 而且延伸到政治方面, 抑制住人們犯上作亂的衝動。

一個孝悌的人,就不會犯上,一個不犯上的人,就不容易作亂。

這句話的內在邏輯就是「家天下」的邏輯:一個人在家中是個家庭倫理的守護者,那麼他在社會上也必將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

顯然,儒家是把孝悌看作是倫理與秩序的根本保障。最後一句「未之有也」,更是在強調,若以「孝悌」作為社會價值的標準,便可以根本杜絕「犯上作亂」之事。一種諾言般的味道和普遍真理的感覺撲面而來。

「孝悌」能夠帶來社會安定和秩序,儒家似乎對此確信不疑。那麼,儒家的確信有什麼哲學上的根據呢?

下一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一句提出「孝悌」、「務本」、「仁之本」三個觀念。明確指出「孝悌」即「仁之本」。

朱熹注釋說:「本, 猶根也。仁者, 愛之理, 心之德也。為仁, 猶曰行仁。」

把「本」訓為「根」,非常接近文本原意。

錢穆先生對「仁之本」的看法是:「孝悌乃仁之本,人能有孝悌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猶木之生於根」

錢先生把「孝」與「仁」的關係比作「根」與「木」的關係,明白通透。

「仁」是孔子的一種最高道德的名稱,孔門常以教孝導達人之仁心。《論語》把「孝」作為「仁」的一個根,以為「培養仁心當自孝悌始」。因為「孝悌」關係著社會全體道德的形成……

---------------------------------------這是我課程期末論文中的一段關於仁孝關係的思考,不揣愚陋,摘出來分享一下。


仁,基本上就是「愛」。

只是孔子把對「人」的愛,和對「事物」的愛,用「仁」字作了區分。

所謂的「仁民愛物」,其實,也就是「愛民愛物」。

「仁」 = 「愛」。

(比如常見字眼「仁人君子」,其實就是「能愛世人的君子」,仁字用法,大體不出這個解釋。)

再說「孝」,為什麼「仁」的基礎是「孝」呢?

在儒家的觀點裡,人不可能不愛己,愛自己,趨吉避凶,追名逐利,那是人的天性,是天經地義的。因為「愛自己」毋庸置疑,所以,「一個人愛自己的子女」也是必然,那是人性的根本。

但要從愛自己(包括愛子女),昇華成愛人民(與你無關之人),中間,定要有一個過渡。

那個過渡,就是「孝」。

你肯不肯為你的老父老母,從犧牲利益?甚至到犧牲生命?即使這樣的犧牲,很沒有價值。(畢竟,你的老父老母的生命所餘不多),(至少要比你少很多),像這樣的,為了實踐「孝」字,為一個走向暮年的生命,犧牲一個你自己更年輕的,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生命(利益),這樣的行為,能作出來不?

若是對自己血緣的父母,都沒法作到無私,不能真正從「愛」出發,去奉獻自己,

那麼,這個人,怎麼可能去「愛」一個跟他根本無關的外人?比如,「廣大的人民群眾」?

(畢竟,你的父母和你,還有血緣關係,還有情感紐帶)

「不孝」,連孝都作不到,則,根本不可能「仁民」,這是儒家的邏輯。

說到底,儒家是現實主義,這個現實主義,基本上在追求一個人價值的最大化,而在中國社會中,一個人能力放大的最簡單辦法,通常就是「從政」「當官」,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只有「從政當官」,當握權力後,才能發揮一個讀書人的所長,確立一個讀書人的真正價值。

儒家經典,一直在不停地提醒他的學習者,當官不是目的,當官,首在摒棄私慾,所以,「仁」字很重要,「仁」字是標準,讀書人要以「仁」字自省,「仁民愛物」,才是讀書人上進的目的(不是當官發財),但,要完成這個仁字,真正作到愛民無私,就得正視自己身上的缺陷。

是的,儒家是承認人的缺陷性,為什麼說「孝是仁的基礎」,那是一個簡單的「思辯」和「訓練」過程。「不孝」,則不可能「仁民」。

從生物學,從社會學,從心理學,從邏輯推理上,在儒家眼中,都是一個必然的方程式。


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孝:老吾老。


老師留的作業要好好讀讀在回答。不要想著偷懶


仁是儒學的根本,而不是孝!

儒學生髮於傳統中國,而傳統中國是精耕小農的熟人社會。什麼叫熟人社會?!低頭不見抬頭見,想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都不可能!!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相互通婚、彼此互助。

維繫這樣的熟人社會,靠的就是人際的情分,這種情分是血緣親情,是彼此幫襯的友情,是共度難關的患難與共。所以儒學生髮的原點就是這個情分。

儒學對這個質樸的情分加以提煉,使之普遍化,就成了仁。仁者愛人,也就是說我們彼此間因了這情分,所以對你的遭遇我感同身受,所以遇到什麼事情我就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你。推而廣之就是惻隱之心,就是仁心善念。

有了仁心善念,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給自己一個安天下樂百姓的理想,就有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努力學習(在夫子那個時代是學為人處世,而不僅僅是知識學習),反省自躬,積極進取,這就是君子之道,說白點就是中國人積極的人生態度,給自己一個理想,積極進取,反省自躬。儒學的最高理想就是大同,在地上為萬民建一天國。

世間的困苦,一是天災二是人禍,天災是自然規律,不說它,人禍呢?!人禍源自紛爭,爭是由於不足,可物質的增長曾比得上人的欲壑難平?所以要平人禍就要克服人對物質利益沒有止境的慾望。道佛說靈性更有價值,所以要放下對物質的慾望;法家則利用這慾望,用嚴刑峻法、用輕罪重罰,以利害驅動之;墨家稀里糊塗,用天鬼、用兼愛這等莫名其妙的東東想克之。

而我儒家則曰食色性也。承認人的慾望的合理性,但需要節制,在個人的物質利益之上,還有親朋、族群、家國的共同利益,這就是家國責任,為了這家國、這生民、這天下的昇平而努力奮鬥,自然於這熟人社會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道德上的優越,從而實現了儒者對物質慾望的超越,推而廣之,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超越之道。有了這超越之道,我們中華文明才成為所謂的軸心文明,才能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倖免。因為每到大廈傾頹,文丞相、閆典史,前仆後繼、死而後已。

家國責任背負在肩,豈非壓力山大啊?!夫子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難道夫子為後世儒者所開示的就是這樣困苦的生活嗎?!錯錯錯,夫子為儒者是安了一顆心。

夫子問曰:汝心安否?

後生小子答曰:安。

夫子曰:安則汝為之。

給自己一個目標,然後為之而努力奮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所以夫子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顏回鄙巷陋食,依然樂處。

怎麼會不樂呢?!我有自己的目標,為之努力奮鬥,儘力了就好。我當然也希望自己成功,但成功又不僅僅只憑我的努力就一定行的,還要看外界條件,而這個世界又不是圍著我一個人轉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心安自然樂。

綜上,儒學其實就是教我們中國人如何安心求樂的學問。本仁心善念,行走君子之道,此即夫子為我中國人所開示的超越之道!

說了這麼多,終於可以回到題主的問題了:)

說孝是仁之本,並不是說孝是仁的基礎,而是因為仁來自熟人社會密切的人際關係中的血緣關係、生死相托的戰友關係、互助互持的親朋關係,是這些親密關係的提煉與升華。如果說孝是仁的基礎,則仁就過於狹隘了,將仁向生民推而廣之之時就難以解說了。


孝不是仁的基礎,仁是孝的基礎。

仁(在本體論意義上的)作為儒家思想的最高準則(大部分人同意的),難道還有一個在它之上,比它更基礎的東西么?答案是沒有的。傳統儒家的論述中,仁和天道貫通,作為天道的體現才是一切的基礎。如果說孝是仁的基礎,那也顯得太狹隘了。

那為什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呢?前面有答案說到為仁的為究竟是虛詞還是實詞行的意思,這個我覺得並不影響整句的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於「本」的理解。本,木下曰本。所以通常人們會解釋為根本,基礎等意義,而且在現代漢語中也基本取基礎之意。但是在古代漢語中不然,本這個字還有開端的意思。孔子說孝悌為仁之本,說的是孝悌是仁(或者說守孝悌是行仁)的根本,這個根本是開端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求仁,那我們從什麼地方開始呢?那就是從孝悌開始。傳統儒家的觀念中,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順序,而是由孝悌出發而推廣開來。

仁不是空洞無物的,也不是你說說就能有的,即是孔子說了我欲仁斯仁至矣,那也不是說他說仁就是仁了,而是會去做。

好了,就不再扯遠了,以上


什麼是仁?

墨家講兼愛,儒家講仁愛。

墨家認為天下本一家,無分你我,天下本大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讓世界充滿愛,大家不分彼此,手拉手共創美好和諧社會......

儒家噴子噴曰:扯淡!人是自私的,沒法做到兼愛,你們想法很好,可惜行不通!要講仁愛,何為仁呢?人二也。就是愛這個東西沒法給太多人,所以呢,大家按優先順序給愛,天地君親師,就按這個順序先來。

墨家弟子@儒家:你剛剛說愛要分級別,那麼你看到一個你不認識的嬰兒在井沿上爬,看著就要掉下去了,你會不會跑去抱起來救他?我看大多數人都是過去救的吧?這就愛~說也說不清楚...這就是愛稀里又糊塗....不分彼此的嘛。

儒家噴子噴曰:呵呵,難道嫂嫂要掉河裡了,叔叔跑去拉回來,就說明叔叔的愛嫂嫂和哥哥的是一樣一樣的嘍?果然好玩不過嫂子。我們救孩子是因為惻隱之心,那是剩下的愛,你試試你媽和你女友掉河裡你先救誰?

墨家怒曰:我不和你說話了。

墨家拉黑了儒家

儒家發表熱門文章:

這就是仁愛的基礎:愛是要區分級別的,天地在先,這個是忽悠人的,其次是君,所謂忠孝不可兩全,就是這樣,君的優先順序在親之前。

而親呢,又開發了五服系統。區分了至親、堂親、表親、遠親、宗親等,這些親戚之間維繫感情的方法是孝道,年輕人要侍奉親人,兄長要做表率,帶領子弟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你家裡位置擺正,你出社會位置也擺的正。人人都做到仁愛,官員也就清廉,社會風氣就會好,社會好了,我們的君主也就能修身齊家平天下,成為聖人,豈不妙哉?

匿名用戶:SB!還聖人呢!你看看垃圾儒家後來搞的那一套:是個皇帝放個屁,底下大臣都說皇帝聖明。仁在哪裡?兒子殺老子,臣子殺君主,仁個屁!倒是你們家孔老二吃足了香火。要是人人都兼愛天下,早就天下充滿愛了!


個人認為這倆互相不夠成因果關係,互相不為基礎。


中國的孝代表著一種秩序,意味著服從。不信你可以嘗試一下


《論語·學而第一》中有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句話闡述了「孝」在儒家道德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理解儒家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為什麼說孝是人之本呢?孔子說:「仁者,愛人。」我們知道,儒家所說的「愛」與墨家的「兼愛」是不同的。墨家的「兼愛」是對所有人的,無差等的愛。但儒家的「愛」是由近及遠,有差等的愛。講究身份等級的「禮」就是這種愛的外化。儒家的「愛」從血緣出發,先敬愛父母兄長,再善待他人。因此「孝」是儒家之「愛」的出發點,因此也就成為了「仁之本」。


自己的作業自己做。


沒邏輯的瞎扯淡


根源在於推己及人的道理。在儒家看來,愛是有等差的,不同於墨子之「兼愛」說,儒家實現愛的邏輯是——為了實行「仁」愛所有人,就必須從愛身邊的人做起,由同情心出發,推廣到最廣大的人,而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兄弟,故孝是儒家最底線的道德要求,孔子說「孝悌者為仁之本」。用孟子的話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拋開經典不說,儒家這個邏輯其實很好理解,倘若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然後卻說能愛其他人,這是我打死也是不相信的。


人自然而然有孝,這是發自內心的良知。

然後惻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就是仁。

這就是有等級的愛。所以孝是仁的基礎。


一點粗淺理解:

孝悌不只是態度問題,無是非,無原則的孝順,那叫愚孝,孝是綜合能力的體現,是你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步,不然就不會說『身修而後家齊』了。

孝是跟父母的關係,悌是與兄弟的關係。

都是有天然的親情基礎的,如果這樣的關係你都處理不好,那別人何以相信你可以處理好社會上的,沒有任何天然基礎,只是後天培養的關係?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舜,那麼複雜困難的家庭關係,都能處理好,把他們弄伏貼,弄和諧,你說還有什麼人處不來的?還有什麼事情辦不好的?

所以朝廷選用人才,必以孝,人交接朋友,必以孝。

我覺著是以儒家以孝作為整個社會倫理的基礎。


都在說孝是儒家的體系基礎,但是知道為什麼的,其實不多。

儒家理論體系真正的基礎其實並不是孝,孝只能說是一個推論出來的結果而已,「親親」才是儒家所有理論的基礎。

正是因為「親親」,就首先從身邊的父母開始,然後五服之內排個次序出來,儒家的倫理道德文章就此展開。

與此對應的墨家的理論基礎是「泛愛」,所以不可能推出「孝」這樣的東西。

道家更不同,萬物為芻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法道,接近佛家的眾生平等了。

真正的一乘佛教講的是一真法界,普通人聽都聽不懂,老百姓就只知道念阿彌陀佛了,卻正是修行的捷徑,也算歪打正著了。

儒釋道的理論基礎大致可以這樣來區隔吧。


先家後國的秩序嘛,當然孝為先。那種宗法環境,沒有家哪裡來的國


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周公禮樂基礎上的,所以也就是,仁和孝,其根基源頭是「禮樂」

禮是什麼? 是基於社會安定為目的的道德規範(含道德規範教育),樂是什麼? 是以文娛形式為載體的道德規範教育。

所以「禮」的最核心規則就是「不要因利益傾向而破壞現有的社會安定秩序」

所以,用仁來具體解釋和具體規範思想就很明了了,仁就是懂得和尊重他人的價值,這樣才不為以自我利益侵攻他人。 然而人其實擺脫不了動物性,天生就是趨利的,也具有攻擊和掠奪的本能,所以從小的潛移默化教育就很重要,這就是「孝」的意義。


孝是為私

仁是為公


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道理一樣


推薦閱讀:

中俄誰是蘇聯正統?
王莽為什麼被稱為穿越者?
有哪些值得看的歷史書籍?
沈崇事件的真相?
如果元朝不是建都大都,而是建都在現在的烏蘭巴托或更西的地方,中國人還會認為元朝是中國曆朝歷代之一嗎?

TAG:歷史 | 文化 | 思想 | 中國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