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斯威爾的咖啡,號稱反式脂肪含量0g,是否可認為其沒有反式脂肪酸的副作用?

超市看到的,營養成分表裡有「反式脂肪/Trans Fat」一項,每份0g。

然後配料表裡寫著:白砂糖,植脂末【葡萄糖漿,食用部分氫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鈉(牛奶製品),磷酸氫二鉀,二氧化硅,單硬脂酸甘油酯,三聚磷酸鈉,硬脂醯乳酸鈉】,速溶咖啡,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

裡面的「食用部分氫化植物油」讓我比較困惑。。。


以上各位所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是,在2010年6月份,衛生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標準&>》(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產品中反式脂肪酸低於0.3%就可以標註為「零」。所以,有的食品標籤上標出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並不意味著它裡面一點反式脂肪酸都沒有!


這個問題從兩方面來看,第一,樓上有人提到根據最新的標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3%以下,即可以標註為0 ,宣稱反式脂肪酸為零,這是目前法律所允許的;

第二,樓上討論得多的是氫化到底產生不產生反式脂肪酸。這又要分兩部分,如果氫化完全,也就是用氫氣完全和油脂中的雙鍵加成,使得油脂成為飽和脂肪酸,也就是完全氫化,此時因為油脂中已經不存在碳碳雙鍵,因此不可能存在反式脂肪酸,這一工藝已經很成熟了;與之相對的是不完全氫化或者部分氫化,因為在氫化過程中的位置異構和分子重排,產生的反式脂肪酸確實很多,這就是人們常認為氫化植物油就一定有反式脂肪酸的原因,確實,部分氫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不過目前的工藝在催化劑的選擇和條件控制上可以降低反式含量,但要想完全去除部分氫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還是不太現實的


個人認為部分氫化的植物油不可避免地含有反式脂肪酸,工藝改進(主要應該是催化劑的改進)可能能夠減少反式脂肪酸的產生。包裝上寫0g也未必是不含,從科學地表述來說-0.5~0.5g都是0g。

看了@杜鑫 的回答以及在 @於霆 的回答下面的評論,我覺得有必要進行一些補充。

我仍然堅持,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部分氫化植物油是不存在的。既然@杜鑫 說到查文獻,我就查了一些。

首先,近三年的文獻仍然在報道減少氫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e886p0r644741578/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08011588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675851t01v4w201/

US Patent 7585990

如果麥斯威爾已經掌握了消除部分氫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方法,那麼那些發文章的人不就是在自己掌嘴了么。

其次,關於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研究並不少了,選取引用最多的三篇關於反式脂肪酸的文獻。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19900816323070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14067369390350P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054035

再次,關於完全氫化植物油,貼張圖。

最後,反式脂肪酸是天然存在的,雖然含量不高http://ukpmc.ac.uk/abstract/MED/6356151

氫化植物油並不是反式脂肪酸產生的唯一途徑。


很靠譜的跟您說,您被現在的媒體忽悠有些過度了。

氫化植物油是一種很好很有用的東西,如果食品中禁止使用會導致現在很多食品的消失。

在植物油氫化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但未必絕對產生,所以,這個咖啡可以採用特殊工藝加工的沒有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本身對人體無害。

感謝@yjjart的答案和提醒。我對反式脂肪酸的回答太過絕對了。也覺得@趙劍的回答點到了核心。

之所以那麼憤憤,並沒有針對誰的意思。只是覺得因為太多的原因,我們身邊的人無不談「食」色變。但縱覽各篇關於食品、關於添加劑的新聞,大多是無事實根據的揣摩和推測,動不動就拿「專家」、「中醫」、「養生」說事。究竟誤導了多少無辜的消費者?面對生活中種種不可避免的毒害,被利益熏心的商家灌輸種種「健康概念」,似乎是天下的食品都有毒,天下的食品都不能吃了。以至於我身邊的人天天教唆我:「不要吃那個那個,那個東西吃了對身體不好......」。當我回問為什麼不好的時候,竟全部是「媒體」、「新聞」、「專家」的言語。

我的工作是做分析儀器的銷售,每天要和各地技術監督局、葯監局、農業局、環保局打很多交道,我覺得,我們現今的監管體制不該,我們就不會有能吃到安全食品的那天。而當我們暫時無力去改變這個體制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盲目的聽信、機械的傳播謠言、深陷商家的宣傳陷阱。我們需要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思考、多花一點點時間去辨別和選擇安全、實惠、營養豐富的食品,讓我們吃得開心、吃得舒坦、吃得健康。


氫化植物油」不可避免地含有「反式脂肪」。這是由製作工藝導致。

  有個食品專業學生曾發帖提醒大家,說氫化植物油是用棕櫚油提煉製成,有些食品包裝袋會在成分表中標註使用「棕櫚油」,實際就是氫化植物油

  同樣作為飽和脂肪,完全的氫化植物油較天然食用油更便於儲存、口感潤滑,但其製作過程中氫化反應可逆反應,因此不可避免會產生逆反應而轉化為不飽和脂肪,但這種不飽和脂肪屬於人造不飽和脂肪,其對健康的危害程度超過天然油脂中的飽和脂肪,特別是對於代謝系統較弱的中老年人危害更大,因此在很多國家才會相繼出台限制或禁止使用氫化植物油的規定。

  許多合成食品(如各類蛋糕、點心等)都必然要使用氫化植物油,以滿足現代人對口味的追求。如今很多人喜歡食用這類花色糕點糖果,在無形中極容易攝入過量氫化植物油,而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又較難做到健康生活習慣比如增加運動量節制飲食等,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影響體內膽固醇、脂肪的平衡。這也是當今「三高」癥狀呈年輕化的原因之一。根據現代營養學理念,合成食品因多次加工,營養低於天然食品,同時又因使用多種添加劑,產生對健康的一定危害,如果少量食用且同時補充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運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其危害程度。因此營養學者推薦,不要貪圖口味的享受,而應該儘可能地選擇一些天然食物,減少購買合成食品的機會。

  氫化植物油製作工序簡單,價格非常低廉,因此國內很多食品生產廠家會使用氫化植物油來代替食用植物油,現在很多蛋糕、餅乾、點心、方便食品等,都會或多或少使用氫化植物油來進行食品加工。而氫化植物油在許多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使用,比如美國的麥當勞等快餐店,已經禁止使用氫化植物油當作油炸用油,一旦發現將被處以高額罰款。

  因此我們食用速食麵的時候,要在加入調料之前,先用熱水將麵餅整個浸泡出過多的油脂,將油水倒掉,然後再添加調料後,重新用開水浸泡。

  建議購買咖啡、奶茶等沖泡式飲料時,不要選擇多合一式的,盡量不要選購沖泡式奶茶,咖啡最好單獨購買純咖啡不要購買「咖啡伴侶」或「奶精」(只要看到「植脂末」三個字的,請立即遠離!)。

同時一些所謂某些風味、口味的咖啡,請不要購買,那些口味絕大多數都是由香精調製,沒有營養價值。

  沖泡速溶咖啡時,可以按自己口味添加一些品牌比較可靠的牛奶奶粉(可疑品牌請立即遠離!)以潤滑口感,再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加入咖啡黃糖、紅糖或冰糖,也可以加入蜂蜜調味(挑選蜂蜜時請注意蜂蜜是否產生結晶,是否不夠清透、粘稠,因太過清透、流動性過好的蜂蜜,有可能是用糖漿、少量蜂蜜和水調製的)。

  喜歡喝卡布其諾的人,可以用個有密封蓋的杯子,將準備倒入咖啡的牛奶裝入後,猛烈搖晃半分鐘,然後倒入已經調製好的咖啡(就是指在黑咖啡里加了糖或蜂蜜,尚未加入牛奶),有興趣的話可以撒一點巧克力粉,就是一杯自製的卡布其諾了。

  喜歡奶茶的可以直接選擇袋裝紅茶(任何品牌均可,因袋裝紅茶社會普及率不是很高,因此造假的可能相對較低,但也不是沒有,選購時請留心),沖泡後按照沖咖啡的步驟加入牛奶或奶粉,喜歡甜的可以加些紅糖或蜂蜜,喜歡鹹的可以加少量鹽(鹽和牛奶是很搭配的組合,我國北方藏蒙民族的酥油茶奶茶中,都會加入鹽,口味獨特)。

  雖然這樣是麻煩了些,但至少保證了食品的相對安全。

補充:

  市售的咖啡有各種口味,配料表都會標註含有食用香精。其實這些口味可以自己調配。常見的一些做點心的香料,都可以嘗試用來調製咖啡。一些很不錯的香料,如肉桂、檸檬草、豆蔻、香葉、紫蘇、丁香等香草香料;甚至一些花茶的原料,像薰衣草、紫羅蘭、玫瑰、茉莉等花茶;還有一些水果,檸檬、蘋果、梨、橙、椰子等,可以切碎。

  把這些原料用開水與咖啡或紅茶一併沖泡一刻鐘到半小時,然後加入適量的蜂蜜或紅糖,就能自制各種不同口味的咖啡或紅茶、奶茶了。

(關於棕櫚油和氫化植物油的區別,參考評論中 張宏 的詳細解答)

  現在很多人貪口,喜歡吃各種合成食品,無形中增加了身體對不良食物的代謝壓力,天長日久難免會對身體臟器造成危害。

  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吃這些東西,或者是自己參與經銷或製造這些食品,就故意迴避談及此類食品的危害,這不僅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更不是誠實的做人態度。


氫化的植物油 就有反式脂肪酸 成份,

這個問題發現幾年了!而且看著 成份表名稱更換,改成可食用氫化的植物油!

我一直覺得是這樣的寫法,是指成份未達足以危害人體的含量!有迴避嫌疑之意


推薦閱讀:

請問一杯頂級的精品咖啡製作過程?
哪款 1000 元左右的家用咖啡機值得推薦?
星冰樂為什麼不能去冰?
星巴克點完黑咖啡怎麼加奶?
為什麼有些人喝咖啡能提神,有些人依舊犯困?

TAG:健康 | 咖啡 | 食品安全 | 化學 | 生物學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