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聲速在氣體、液體、固體中依次變快?

之前我自己的解釋一直是,由於分子之間距離不同導致傳播的難易。

但是今天和同事討論這個問題時,同事提出異議:無論傳播難易,傳播總是存在,這貌似只可能影響傳播的空間範圍。而傳播速度應該是分子定向振動的速度,但這個速度應該是氣體更快,或者可能與物態沒有關係。

我啞然了,今天再網上搜索了一下也沒有找到能說服自己的解釋。

第一次的提問就獻給這個難題了,求各位達人幫忙啦,感激不盡!


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依靠的是介質中粒子的碰撞,當碰撞的方向越容易與聲波傳播方向一致時,速度就越快。在氣體液體固體中,這粒子一般是分子或者原子(在後面為了方便統稱分子)。氣體液體固體三種物態,最基本的區別是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或者說被束縛的程度不同,也可以說是平均間距不同。氣體中的分子無規則運動的自由程大,就是說在下一次碰撞之前跑的距離遠,也就是等待下一次碰撞的時間長,這樣機械波的傳播自然耗費更長的時間。而液體的平均自由程要小得多,分子只被固定在某一個小的區域進行振動,下一次碰撞所需的時間短,如此機械波傳播的速度就快一些。固體比液體的平均自由程更小,所以傳播更快。

所以說從宏觀上來看,一般的按照密度而言,固體&>液體&>氣體,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也不是絕對的,故以密度來區分聲速並不是十分正確,例如水和冰。但眾所周知冰的密度比水小。

經過實驗我們已經知道,溫度對聲速的傳播也有很大貢獻,一般同種介質溫度升高聲速變快,當然這可以用溫度升高,分子振動速度加快來解釋。除此之外還有材料的問題,形狀、摻雜等都能改變其傳播聲音的速度。

所以聲音傳播的速度,和介質中的分子之間相互作用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介質中分子相互作用很強,那麼傳播的速度就比較快,相反的,如果比較弱,即便密度比較大,聲音傳播的速度也不會很高。(例如鐵和鉛)


在氣體和液體中,聲波只能以縱波傳遞,聲速公式是c=√(k/ρ)

在固體中,分為縱波和橫波,兩者的速度也不一樣,縱波聲速c=√(E/ρ),橫波聲速c=√(G/ρ)

k為體積模量,E為彈性模量,G為剪切模量,為方便統稱模量

ρ是介質密度

說聲速固大於液大於氣是不完全對的,非同種物質的話很可能不滿足。

從公式上看,密度對聲速是起到反作用的,但前提是模量相同。

一般固體的彈性模量會比氣體大5~6個數量級,但密度只相差3~4個數量級,相除開根號之後,大約固體聲速會比氣體聲速高一個數量級(10倍)左右。也就是大密度的物質,模量往往會高出更多,抵消了密度的影響,看起來就好像「密度越大,聲速越大」。不過各種物質的密度和模量沒有必然聯繫(否則計算公式就可以進一步簡化了)。

另外,聲波傳遞是受迫振動,並不是介質熱運動越快就傳播越快。氣體熱運動更快,但是無法把振動狀態很好的傳遞給鄰近的分子。聲速本質上還是要看振動狀態的傳遞速度,而不是分子本身的運動速度。這也是為什麼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波具有相同的聲速,而不是你喊越大聲(振動幅度大)、音調越高(振動頻率高)聲速就越快。

可能會有不嚴謹的地方,僅供參考


聲速的快慢跟介質的不可壓縮率(體積模量)和密度都有關係,準確來說其平方與可壓縮率成正比,與密度成反比。氣體由於不可壓縮率非常小,因此雖然密度很小,但是聲速還是很小,固體的不可壓縮率很大,因此聲速非常大。

如果彈性夠大,密度夠小的話,聲速可以很快的。天體物理中有很多極大的聲速,有些跟光速同數量級,比如在中子星中,聲速甚至可以接近光速。以前為了解釋光,有很多人採用了以太這種物質,認為光的速度就是以太中的」聲速",以太的特點就是彈性極大,密度極小,這樣才能產生光速這麼大的速度。


音速,指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通常用符號c表示。從本質上講,聲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計算公式為:c=sqrt(K/ρ)

式中ρ為介質的密度;K=dp/(dρ/ρ),稱為體積彈性模量,dp、dρ分別為壓強和密度的微小變化。對於液體和固體,Kρ隨溫度和壓強的變化很小,主要是隨介質不同而異

http://www.hudong.com/wiki/%E5%A3%B0%E9%80%9F


簡單說,越硬越快


呃...密度高的物質在聲波傳播是的距離變少...導致傳的更快吧...我是這樣想的...


討論之前,應明確參考系,是歐拉聲速還是拉格朗日聲速,再者聲速又分為縱波/體波/橫波


介質的不同吧,就好像在太空中聲音不能傳播。。。


推薦閱讀:

「簡併」在物理學中有怎樣的含義?這兩種「簡併」有什麼關係?
數學是一門學科而不是一種工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能夠基於布朗運動製造永動機嗎?
物理學中,加速度能突變嗎?

TAG:物理學 | 經典物理學 | 聲學 | 物理科普 | 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