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老越像小孩嗎?為什麼?
小孩不知而無畏,老人因知而無畏
如果把出生和死亡看作是同一扇門的話,那麼離這扇門越近,他們越像。
只不過出生是從無到有,死亡是從有到無。順序不同,實質卻相同。這句話說明了人的一生是循環的:
男人的標誌:3歲:不尿褲子;5歲:能自己吃飯;20歲:能打籃球;30歲:有錢;40歲:有錢;50歲:有錢;60歲:能打籃球;70歲:能自己吃飯;80歲:能不尿褲子。
小孩子需要被關注和被愛,老人也是。像小時候爸媽哄你、寵你一樣,哄哄自己的父母吧!
一點都沒覺得。他們一面說著為你好乾涉你的生活,犯了錯誤又倚老賣老的時候,我就想說,沒有這樣的孩子吧
你的評論讓我想起了一個很出名的電影,叫《返老還童》,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但你這麼說,我倒更是覺得老人越老越像小孩了,因為衰老到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人照顧的老人,和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難道不是挺像的嗎:完全依賴別人照顧自己,沒有了一點自主生活的能力。在這一點上,他們能有多少不同?
但人們在照顧嬰兒和照顧癱瘓老人的心情肯定是完全相反的。同樣的任務完全可能是兩份心情,一份是幸福的喜悅與憧憬,一份卻是複雜的沉重與傷心。原因很簡單,嬰兒是剛剛開始,是萌芽的新生;老人是行將就木,是逼近的消亡。
可如果一切都反過來了呢?如果人會越長越小,會不敢一個人睡,會開始尿床、會需要別人喂飯、會重新走路不穩、需要人的攙扶,會控制不了自己的大小便,會以一個嶄新的小生命的方式死去,而那個垂垂老矣的失禁老人卻會越來越年輕,會有一天從輪椅上站起來、四肢會越來越靈活、講話會越來越清楚、思路會越來越清晰,連臉上的皺紋都會一條一條地褪去。這時照顧他們的你,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這個問題,會不會變成小孩越小越像老人呢?
儘管我知道這些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但《返老還童》卻在電影里將這些上演了一遍,帶給人全新的感覺和深刻的體悟。
這樣一想,我還是會覺得老人老了會變得像小孩一樣,有可愛的一面,也有讓人愁、讓人苦惱、讓人辛苦的一面,也許到那天我也會心裡痛苦,會天天抹眼淚,會覺得照顧人勞心又勞神,但我會依然愛著他們,照顧他們,就像曾經我是小嬰兒的時候,他們全情投入地照顧我、呵護我,卻完全不覺得辛苦一樣。誰能完全否定,他們這段人生的旅程到達終點之後,沒有下一段的新生呢?
謝謝你的評論,我曾經看這個電影看到淚流滿面,當時卻並不懂為什麼要有這樣一個設定呢?只是為了拍一些感人的鏡頭讓人們掉幾滴眼淚嗎?而思考過你的評論後,我覺得我有些明白了。
愛,都是不會變的。
老小孩,老小孩,都說老人年紀越大,越像小孩,在我奶奶身上,這話不假。
年初的時候叔叔帶著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港澳玩,歸途中在深圳逗留了兩天,他讓我帶著二老去錦繡中華逛逛,自己去深圳別處忙其他事情(此處安利一發,錦繡中華真的好好看)。我們在錦繡中華遊玩的途中,我發現某處有楊桃樹,而且樹上還結著青青的小楊桃,關鍵是小樹和人一般高矮,輕輕鬆鬆就可以摸到樹上的小楊桃。在我的家鄉很難見到楊桃這樣的南方水果,我在欣喜稀奇之餘,立刻叫身邊的奶奶過來看。奶奶一回頭,瞧見掛在樹上的小楊桃比我還高興:
「嘿!楊桃誒!」
然後,她老人家環顧四周無人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仁不讓之勢……從樹上摘了兩個楊桃(此處她老人家做了不太好的示範……幸好周圍沒)
我當時就懵逼了……反應過來後馬上和奶奶說:
「奶奶,你摘了它幹啥呀,這還沒熟了!」奶奶像個調皮的孩子,手握著那兩個綠綠的小楊桃跟寶貝似的,悄悄在我的耳邊說:「得虧你叔叔不在,不然又得挨他批評。」臉上的表情和小時候背著父母偷偷幹壞事的小孩如出一轍。當時我就笑出了聲,因為太了解叔叔,他脾氣確實不好,在文明守紀方面又要求嚴格,要是真看到奶奶做出這事兒,肯定免不了一頓數落。在港澳的時候,就天天因為二老以及我的行為「素質不高」對二老及我批評教育,幾次面紅耳赤場面甚是尷尬……
但是看到當媽的奶奶都這麼忌憚自己不在場的親兒子,我真是覺得甚是有趣。
於是一路上奶奶都把玩著這兩楊桃,就像老頭兒拿在手裡轉的核桃一樣。我一路看著她老人家那幅樣子,覺得非常好玩。
遊玩結束後,我們三人一同向出口走去,叔叔已經在出口等我們了,奶奶連忙把小楊桃裝進自己隨身帶的手包里,然後像敵軍特務一樣悄悄在我耳邊囑咐我:「待會兒你叔叔問起來,就說這楊桃是自己掉的,千萬別說是我們摘的,聽到沒?」
我一臉笑地答應了她,心裡尋思著你都裝包里了他還怎麼看得到。
這故事還沒完,一家人在旋轉餐廳等菜的時候,奶奶還是沒耐住內心的寂寞,從包里又摸出了那倆楊桃,仿似小孩看著心愛的玩具,這下叔叔果然是注意到了,順口問了一句:
「誒,這楊桃是哪兒來的?」
我一幅看好戲的表情還沒來得及做出來,奶奶就迅速地給出了「標準答案」:
「玩的時候樹上掉下來的。」
叔叔就「哦」了一聲,然後扭過頭看見我一幅憋笑的表情又回給我一個莫名其妙的表情。
我以為我奶奶的童真勁兒到這就淋漓盡致了,結果我低估了我奶奶,我看奶奶玩了這麼久了,就勸奶奶把那兩個楊桃給扔了,結果奶奶一幅「這怎麼行」的表情,手拿兩個小青楊桃和我爭:
「丟了多可惜啊。」
我驚訝地問她老人家,除了扔掉之外,還能怎麼處理這兩個沒熟的楊桃。
她一幅「這還用說」的表情:
「當然吃掉啊。」
然後……她就跑到餐廳洗手間去洗楊桃了……
我看著她的背影,還無法從我的懵逼中緩解出來。
然後她老人家笑臉盈盈地拿著洗好的楊桃出來了,當著我的面啃了一口小楊桃,一剎那她的表情就從笑臉盈盈急轉直下,成了酸掉了下巴的苦瓜臉,五官都扭曲得不成樣子。
她老人家好一會兒才緩過勁兒來,說一句:「媽媽呀,怎麼這麼酸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還用問嗎,熟都沒熟的東西都好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人越老越需要照顧吧,就像需要照顧的小孩,而他們也越來越不適合這個新的時代,那些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行為,在當今看起來,也別有一番可愛。
人的本性:玩。人到晚年,總是越來越凸顯本性的特點。「童心未泯""返老還童「等成語正是描述老人像小孩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他們不僅開始講究服裝,在健身,運動等方面也常常時尚,他們希望藉助體育來健身娛樂,延緩衰老,豐富老年生活。講到體育,其實體育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玩→遊戲→體育。所以老年人以玩的方式來進行體育鍛煉,這實在是一種促進身心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種積極老年化的方式!玩,讓老人像小孩一樣,不為別的,只為快樂,享受在玩的過程中。玩,越來越多成為老年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覺得爸媽確實在孩子長大了以後變得越來越小,會開始開開玩笑,商量家事,因為他們身上的擔子輕了,孩子大了可以分擔了,心態也好了
年齡越大的人越小?難道不是因為經歷的多了,任何事情都看淡了。所以曾經做過的事情都會覺得幼稚,因為心裡很清楚應該怎樣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就是這樣嗎,活了一輩子。慢慢的清楚了一些事情,也看開了。直接突破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__^*) 找了好多答案心裡都不願相信,自己寫一個。如果覺得不對可以給點建議謝謝
返璞歸真
--------資料獲得
語言智力和動作智力,人與人之間個體不同,變化也不一樣,所以人越老,心理上也漸漸變得幼稚起來,所以很多老人更喜歡帶小孫子小孫女一起玩。
這時候老人會比較敏感,要多關心、多關注、多交流、讓他們保持身心健康。
PS:由於之前答案不詳,遭到炮轟。特更改了下下。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要追求快樂與幸福?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像電影里那樣精彩?
※「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種什麼樣的發展?
※一個人能力不行,水平很低,如何活得有自信?
※你聽過哪些屌炸天的外號、稱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