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project的歌曲在作曲上有什麼顯著特點?

為什麼有的人即使是沒有聽過的東方音樂一聽也能知道是東方的...

為什麼有的音樂會有人說"聽起來有東方的感覺"


如果你是內行人/想成為內行的人:

去看看白鷺雪的「遊戲時代的新邦樂」系列的書籍,有非常詳盡的分析,無需再贅述

如果是完全不懂樂理的小白:

簡單的說ZUN在旋律上充分運用了日本的傳統音樂的調式,使得曲子有明顯的東方民族感。此外在許多曲子還大膽的運用大量的不協和音,構造了一些獨特的氛圍。這些使東方風的音樂脫離了一般流行曲與普通電子樂,帶來了獨特的聽感。


1.原曲旋律具有重複,洗腦的特點。

2.原曲音色特別,比如zun喜歡用小號。原曲中很多音色是在一般的音樂中聽不到的,聽起來特別有東方的feel,因為這是zun為了配合遊戲效果特意採樣製作的音色。有特點的東西自然會讓人容易識別。

3.zun的部分音樂的旋律,是有原型的,或者有類似的原曲,讓人有熟悉感。

例如蕾米莉亞的主題曲,《為逝去的公主所奏的七重奏》,旋律參考了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那麼《悲愴奏鳴曲》作為世界名曲,你可能在小學音樂課的時候聽過有印象,這種刻進靈魂的印象會在讓你聽到《為逝去的公主所奏的七重奏》的時候,感到熟悉。

4.也許你早就聽過東方的同人曲,只是你不知道是東方的。

例如網易雲里Foxtail-Grass Studio的《雲流れ》,根據東方的《碎月》改編,也許你在聽《雲流れ》之前不知道東方是什麼,但後來接觸了東方之後,聽到了《碎月》,就覺得好像聽過的樣子。

5.只要你聽ACG的音樂,大概率會偶然聽到東方同人曲,然後出現4的情況。


可以參考我在另一個問題「如何寫出一首東方project風格的曲子?」下的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66915/answer/224621605

zun流作曲法:

善用移調,營造詭異哥特風格,如《U.N》、《人形裁判》、《ブクレシュティの人形師》、《狂気之瞳》等其中出現的固定音型與動機;

貫徹始終的IV-V-VI級和聲進行,例子過多不予窮舉;

頻繁的356,612的和風動機開頭,(通常前二個音出現在弱起)如《竹取飛翔》、《千年幻想鄉》、《飄上月球,不死之煙》、《神々が戀した幻想郷》;

旋律大多為帶變宮的六聲羽調式,例子過多不予窮舉;(不過個人對和風調式不熟悉,這條用中國民族調式體系的解釋有待商榷。另可以解釋為缺VI級的艾奧利亞調式,歡迎評論區補充)

配器上樓上已經指出過,ZUN喜歡用鋼琴奏出伴襯旋律的華彩性音型織體;當然還有人間最美的樂器ZUN號,常用於陳述主題;

ZUN喜歡用哪種合成器和電鼓暫不清楚,有待知情者補充。


zun號,雖然近幾年作品的風格變化挺大


推薦閱讀:

一個人要有多強才能在幻想鄉活下去呢?
拋去二設,靈夢真正的性格是怎麼樣的呢?
藤原妹紅和蓬萊山輝夜之間互相抱持著怎樣的感情?
幻想鄉目前由妖怪統治時代還可以維持多久?
如何評價第十二屆東方人氣投票結果?

TAG:東方Project | 同人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