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時期那麼多傑出的思想家, 最終卻只有孔孟火了?

據我了解,可能有兩個基本要素。

第一: 孔孟思想有助於統治者鞏固自己的地位;

第二: 是因為秦始皇?

那個時代真是令人神往啊。拋磚引玉, 不知各位還有何見解?

我知道孟子是戰國的,只是表達這麼個意思,沒必要糾結吧。

然後我說只有孔孟火了,並不是否定其他學派。只是表示經歷了幾千年,只有孔孟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不可動搖的根基和無上的榮譽地位。


很多都被合併了。

譬如說說「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子產,活動年代比孔子早一些,算是春秋第一個大政治家,孔子是他的忠實粉絲,這個人就被吸收到儒家了。

孔廟除了四配十二哲之外,還有東西廡,其中西廡的首席就是公孫僑也就是子產。

你們就看看子產這句話影響了多少人就知道了。林則徐我就不說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就是這個翻版。

你們把苟利娛樂化,是把古人看輕了。


說只有孔孟火了顯然不符合事實,起碼法家和道家的思想在後來也一直很有影響力。其實儒學的地位並不是一直都這麼高的,比方說從孔子到孟子的這段時間裡流行的是墨子和楊朱的學說,漢初道家地位要高於儒家,後來也有好幾次佛學的地位高於儒學。之所以儒家能夠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地位,我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儒家在為政思想上屬於保守派,主張恢復周禮,而其他百家往往主張一套新的治國方法,所以儒家天然地有某種正統地位。第二個原因是自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儒家就被官方推崇為安邦治國的基本思想,國家會推動它的發展。這有出於統治需要的一方面,其實也有偶然的另一方面。我想是這兩個原因導致了儒家在歷史上一直保持著較高地位。


套用當今的一句話說,是歷史選擇了孔孟。

春秋戰國那麼多家,真正稱得上治國政治理論的只有儒道墨法四家,其餘兵家農家是搞具體技術,縱橫家雖然看起來和政治聯繫緊密,其實也屬於外交的具體技術;陰陽家、五行家(注意這兩家那時還不是一家)是搞自然哲學的,用陰陽或者五行來解釋自然現象,在現代應屬於科學的範疇;占卜的對象雖然主要是政治決策,但神秘性太強,不容易推廣。所以有望脫穎而出的就只有這四家。

墨家的政治價值觀是「大同」、「兼愛」,方法論是「尚賢」、「選舉」、「尚同」。「大同」相當於「共產主義」,「兼愛」要比共產主義還要博愛,共產主義還要講個階級呢!這兩者和馬克思的主張很像。「尚賢」和「選舉」是領導人的產生辦法,「尚同」就是要堅決執行領導的決策,根據墨家的理論,既然最高領導已經是「選舉」出來的最「賢」的人了,他做出的決策當然是最正確的,要堅決執行,不打折扣,這大概相當於現代的「民主集中制」,屬於列寧主義的精髓。所以說,墨家就是古代的馬列,按現代的說法屬於極左派,當然不合皇帝君王的胃口,要想盡一切辦法打壓,尤其是秦始皇這等大獨裁者。到了西漢,墨家就只剩在江湖世界中的遊俠那裡還有些影響力,在廟堂的世界是第一個出局的理論體系。

如果說墨家是極左派,那麼法家就是極右派。法家極度宣揚帝王的權力,強調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壓制人民的權力,有點像二戰時的國家社會主義,這在戰時很有效,藉助強大的外部壓力壓制內部的利益訴求,動員一切的力量用於國家征戰,幫助秦國統一了天下。但是一旦天下一統,外部壓力消失,內部的利益擺不平了。秦朝二世而亡,法家名聲也隨之臭了大街,後世的君主即使非常欣賞法家理論,也不敢公開宣揚,只能夠在私下裡偷偷的用。比如漢宣帝說:漢家自有制度,本義王霸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但這話他也只敢對兒子說。搞「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如果可以自由選擇的話,我相信他一定喜歡法家。

治理國家不能夠光靠具體技術,還真得有理論體系指導。漢朝剛剛建立時,皇帝和開國功臣們就面臨這個問題,墨家出局,法家出局,他們的選擇就只有儒家和道家了。儒家人多勢眾,看起來該是儒家了。先是叔孫通計劃招募一群儒生去做官,但居然遭到了抵制: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後來曹參治齊,也是先找來一群儒生諮詢,結果是: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這就反映出知識分子的兩個通病,一是迂腐,讀書把腦子讀壞了,二是喜歡吵架,誰也不服誰。結果是道家勝,成為西漢官方的治國理論。

道家治國的理論是「虛無」、「無為」,具體辦法是先「因循」,然後「損」。「虛無」這個理論我們先放在一邊,「因循」就是全盤繼承原有做法,不要搞大改革,然後慢慢的做減法,去「損」,政府幹的活兒越來越少,最後就「無為」了。道家的治國理論在西漢初年大獲成功,這裡有兩個因素,一是道家方法接近於斯密的自由市場主義,對於經濟發展有奇效;二是秦國政府的權力很大,什麼事都要管,他先「因循」下來,有很大的「損」的空間。但到了漢武帝時期,對外要打匈奴,錢像流水一樣花;對內經過六十年的自由市場主義,國內貧富分化嚴重,要滅豪強。漢武帝的這兩個需求,無論是打匈奴還是滅豪強,道家都拿不出辦法來。作為春秋戰國時最大的學術派別儒家,這才作為最後沒有選擇的選擇,粉墨登場了。

先到這裡,後續慢慢寫為何儒家能夠成功。

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儒家有很多缺點,比如說愛好形式主義,拿大道理壓人,說起來頭頭是道,幹活兒一竅不通,等等。但儒家一旦應用,卻產生了奇效,皇帝發現這套理論很好用,從此2000年都是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這總有一些理由,這裡面很複雜,我只能說說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在價值觀上,儒家立場站的正,如果說法家是極右派,完全站在皇帝一邊;墨家是極左派,根本不承認皇帝的權威,那麼儒家就是不折不扣的中間派:一方面承認皇帝的統治地位,一方面極力強調「仁義」,要對老百姓好,在皇帝不行仁義的時候鼓吹大家可以造反。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和臣都有自己的行為規範,都要受到制約。孟子是鼓吹造反有理最賣力的,說君主一旦不行仁義,就失去了天命,不再是「君主」了,而是「獨夫」,「人人得而誅之」。漢景帝時有一場關於「湯武革命」合法性的辯論,辯論的一方是黃生,聽這個名字大概是道家的學者,黃生說:「『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貫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南面,非殺而何?」我們看黃生的理論,完全站在統治者一邊,根本否認了造反的任何合法性。轅固生大概是說不過了,慌不擇言:「必若雲,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這一下就讓辯論沒法進行下去了,不要說黃生,2000年之後我都要鄙視這位轅固生。

雖說轅固生理論水平不高,但這反映了儒家的中間派路線。沒過多久,董仲舒「天人合一」理論橫空出世,把孟子關於「君主」到「獨夫」的變化細化為可操作的路線:如果君主不行仁義,老天爺就會降下「災異」進行警告,「異」屬於異常現象,但糧食收成沒受影響,好像現在新聞里大旱之年不減產;「災」就是影響到糧食收成了。如果老天爺降下最嚴重的警告而君王仍不知悔改,老天爺就會收回天命,這時候大家就造反就是符合天道了。這是董仲舒研究《春秋》的學術成果。當然,從「災異」到老天爺警告的映射解釋權,掌握在儒生的手中。董仲舒這套理論,拿著秦二世而亡的案例,對皇帝進行了制約,太平時節讓老百姓不至於過得太慘。真到了亂世,在王朝更替時儒家還可以在新舊兩朝左右逢源--你既可以認為天命轉移了去投靠新朝,也可以堅持天命未變而忠貞於舊朝--這就保證了不會出現法家理論隨著秦朝的覆滅而名聲掃地的狀況。

儒家中間派的特點,還有一個獨特的靈活性,那就是可左可右,儒家是先秦第一大派,好比少林,孔子死後就「儒分八派」,這裡有孟子這種中左派,也有公羊子這種中右派,每一派的理論都足夠完備豐富。當年漢武帝決定打匈奴時向全國發布的詔書,援引《公羊傳》「雖百世復仇可也」的春秋大義;後來漢元帝決定派王昭君和親,也是援引《春秋》不「伐喪」的大義。漢武帝喜歡《公羊傳》,給兒子——俗稱衛太子——請來了公羊派的老師學習儒術,可是衛太子更加關心百姓疾苦,於是喜歡《穀梁傳》,自己又去拜了谷粱派掌門瑕丘江公——這名字一聽就是高手——為師。漢武帝死後霍光執政政策大轉向,國家的執政聖經也不過是從《公羊傳》轉向《穀梁傳》,還都是儒學裡面研究《春秋》的門派。理論體系足夠大,給出的解決方案很多,這就給具體辦事的人提供了足夠的靈活性。

其次,原始儒家關於治國的具體技術,是很適合治理一個大國的。孔子說治國的最高狀態是「垂拱而治」,還詳細解釋過:丘陵成而穴鼠安矣,大水深淵成而魚蝦安矣,松柏成而行人蔭矣。基本思想和道家差不多,也是小政府、自由市場那一套,但儒家要比道家多干兩件事情:其一是禮樂,就是重視教育;其二是用人,講究「以賢使能」。

搞企業管理的說,小企業主是事事親力親為,搞得是任務管理;大企業領導關注制度和組織管理;超大企業最重企業文化。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中央出什麼具體政策措施,在實踐中都可能變形走樣,所以像儒家那樣先洗腦官員,再放手讓官員去各地因地制宜的做,看似是沒有操作性,恰恰是最適合治大國的辦法。

其次,儒家對「用人」的重視,使得他們先後發展出「舉孝廉」和「科舉」制度,尤其是「科舉」制度,為大一統帝國提供了優秀人才選拔的機制與階層上下流動的可能性,可以說科舉制度和「儒家理論」是相輔相成的,科舉消失了,儒家經典也沒有人讀了。

最後說一點我不太熟悉的,雖說春秋的儒家喜歡空談大道理,但真正要成為帝國的理論指導,具體操作技術也不可少,這個工作是後世漢儒、宋儒、明儒不懈努力完成的,這裡其實有很強的操作性,這往往是後世批評儒生者所忽視的。漢承秦制,但漢儒對這個制度並不滿意,他們依據《春秋》精神,搞出了一整套國家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財稅制度、刑法制度,這套制度整個寫在《周禮》這本書里,先是王莽試驗了一把,搞砸了。但是漢儒並不放棄,還在不斷的修訂改進,後來到得南北朝亂世,漢制蕩然無存,鮮卑族君主啟用山東世家大族制定國家制度,這些人就又試驗了一次,這就是隋唐時期《唐律》、均田制、三省六部制的來歷,均田制的思想和井田制一脈相承,六部最初來源於《周禮》中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唐律》更是完整的反映了儒家精神。


因為董仲舒大爺。

這位國師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理論之下的君權神授觀。

這種神性觀為君主制下的中央集權創造了權威的最高來源。

其餘的諸子百家,再怎麼厲害,終究只是人的層面。

這意味著它們能夠提供的權威來源,不足以比擬儒家的天命觀。


孔孟的棺材板就要壓不住了.....

孔孟被墨家/法家/道家/花式吊打的時候都火不起來,難道突然之間漢武帝就天人感應到儒家的偉大了嗎?

火的準確來說是人大代表董先生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儒家學說。

至此後千百年,變法/改革/變革少有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儒家只學到法家的皮毛而不得其精髓與人才!儒家是代表地主權貴階級的產物!

你是皇帝貴族地主你會喜歡法家的那套「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雖然法家一直都是帝王最忠誠的劍,可謂鋒利,可惜,任何權貴都還是害怕的。註定會被使用但不會放在香案上。

墨家,這個最討厭的學派,簡直就是現代政黨的雛形,居然搞什麼黨員的還要叫黨費這種事,這簡直就是要謀反的前兆。「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這是要幹嘛?和這些泥腿子滾在一起,邀買人心。這和搞共產主義的TG是不是很相似?它的社會倫理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它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你看看,就這種想法,不死他還需要死誰?這是「大逆不道」之言!這是挖儒家牆角、挖道家根基的事!我是貴族我首先就要把他搞死,我是資本家,我已要先搞死他。太可惡了,居然要大家跟泥腿子們兼愛!

道家(黃老派為主),另一派只想修仙成道,整天神神道道的,後來很多時候都與單純的宗教掛鉤。放在現在絕對是資本家的最愛!小政府,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掌握政治要領即可,因勢義導不要作過多的干涉。還主張"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但是,我要是君主首先就要幹掉這種學派,我的權利越來越小,那怎麼行?但是這個學派深受貴族與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喜愛!民眾深受剝削必然要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劉家簡直把這種害怕刻在腦門上,雖然漢初治國使用黃老派,但是他的缺點很明顯,後來逐漸不收重用!

以後有空在寫!


魯國曾經有一個人叫少正卯,據記載也是知識淵博博聞強識能言善辯,後被人以「君子之誅」的名義誅殺,那個人叫孔子。

到了漢代,有一個人叫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所以說最後為什麼在今天只有孔孟火了?我覺得吧,儒教誤國(劃掉)

有知友指出我說得太絕對,那我換個說法吧,在數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裡,儒家思想並不全是負面作用。

補充:很可惜,少正卯的思想並未流傳下來,我真的很想知道,他的思想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把孔子的學生都吸引去聽課。


糾個錯,孔子是春秋的沒錯,但孟子是戰國的。

春秋的思想家還是挺多的,比如管仲,子產,老子,郯子,百里奚,孫武等,春秋時並沒有隻有儒家火了,在此之前的子產,管仲,老子不比儒家差。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比春秋多多了,號稱諸子百家,儒墨道法算是四大顯學,火的又不是儒家一個。

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不歸楊則歸墨。算是種嫉妒吧,墨子脫胎儒家反其道而行之,儒家一群後代辯不過氣得要死毫無辦法。楊朱作為道家楊朱派代表,極有影響力,遠遠超過孟子,一毛不拔的典故就是出自他,算是我國最早的主觀利己客觀利他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代表。

孟子火是在宋朝理學之後的事,在他那個時代和他差不多的超過一隻手。

只有孔孟火兩個方面:

第一,戰國末期趨勢,天下歸一,縱橫家、墨家等逐漸式微,李斯的焚書令收集、銷毀了民間的藏書,秦末項羽一把火又燒了秦帝國的藏書,那個時代的書還是竹簡等,造起來很難,這樣再加上秦末大戰亂等,留下來的就不多了。包括現在的儒家典籍也是漢代的人默寫出來的,以及據說是發掘自孔府的牆裡的,由此引發了儒家內部長達千年的今古文經之爭;

第二,漢初,黃老刑名才是顯學,治國也是用的黃老學說治國。自漢武帝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意見,其他剩餘的百家先是在朝堂上被罷黜被剝奪話語權,然後儒家一代一代打壓,到現在基本上就GG了,比如墨子這本書,還是後人在道藏里重新發掘出來的。

儒家就跟某教一個德行,因為我覺得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我掌握了話語權,所以我是對的。我得勢了其他的都別想活。


第一,秦火之後,很多典籍散佚。漢代花費好長時間才重新收集整理,重構先秦的思想譜系。這時那些先秦許多思想家留存下來的材料不多,懂他們的思想的人也就很少了。儒家大概還算好。實際上先秦很多思想傳承算是斷了。

第二,後來又獨尊儒術,儒家得到官方支持,趁機做大,於是自然就火了。

另外,孟子是宋以後才火的,大概因為宋明理學的原因,宋以前也不火。


莫言先生說過一句話

文學的作用,就是在於他的屁用都沒有···

額 原話記不清了···

儒家也一樣···

卧槽商鞅啊,變法造就強國啊,管仲啊,春秋五霸啊,墨家啊,能一個守住一個國家 等等等等等

儒家在春秋時候呢··

啥都不是····

所以後來天下一統之後,統治者有病啊才選法家才選縱橫家之類的?

肯定選儒家啊····

而從孔子剛當官就誅少正卯可以看出來

儒家當政了,其他的學說就別想活下來了·····

晏子和墨子對儒家的評價,深的我心····

當儒學的傳人沒有一個能超過孔子的時候,儒家就已經失敗啦····

宋代被吊著打的時候,儒家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憋出來了專門耗子扛槍窩裡橫的理學········

科科···

是吧,文天祥啊史可法啊等等他們的狀元之才,不學儒家,學法家縱橫家兵家都能轟轟烈烈,不至於黯然兵敗···

是吧?


總而言之,儒家的思想適合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的帝國,移孝於忠,家天下


1,春秋時期思想家不如戰國思想家多,在戰國時代,形成了所謂百家爭鳴,儒家在戰國內耗嚴重,所謂儒分為八,且法家在戰國成為主流,這時候商君韓非是公認的老師。

2,孔孟的成功歸根結底是漢帝國的崛起,當道家統治中國不足以採取積極有為的政策時,董仲舒的儒家應運而生,這可以稱做勢,漢武帝經過百家挑選最終決定用儒家作為國家思想主導,然而漢代是外儒內法,這在秦暉的以禮入法中有相當篇幅解釋,不細說。

3,為什麼春秋其他思想家沒有在死後擁有孔孟的地位呢?如孔子之前有鄭國產,齊國晏子,楚國老子,毫無疑問,其地位在漢代以後並不如儒家,儒家易經號稱群經之首,漢代向來有通經入仕的人才觀,這種統治政策和儒家弟子的後發有相當大關係。儒家有叔孫通和董仲舒,投其所好,相反,墨家在漢武帝之後基本消聲滅跡。

4,孔子孟子的影響力可以有2000年之久,這不是偶然的,我更傾向於儒家和漢人的民族特性有關。至於原因,有人看在細說。

5,為什麼儒家在戰國時代那樣沒有地位,但是荀子又還混的不錯呢?其實這可以算是個偽命題。雖然統治者不打算用儒家仁義道德那套,但是他們仍要重視人才,即我可以不用你,但是我必須重視你。戰國時代對人才的尊重今人往往有所追思,所以荀子不至於如孔子發出喪家犬的感嘆。

另 附錄一個我對先秦思想流派的見解

1儒家性善說,本質上是體現人與人在道德上的平等,這深遠影響到後來的平均主義。強調人民的力量。
性惡說,即人性源於天的無道德和無人格,人的情感和自然慾望會引起衝突。強調教育的改進

2中國法家大閘薈,出現的也晚,法律上注重對人民的處罰。而羅馬法則有脫離人之外的上帝和自然意識,擁有對人民權利的保護

3道家則回歸小國和個人的獨特,有老子莊子列子,書多為公元前3世紀的。

4名家後世中國人認為無意義,但他們與同時代詭辯學派存在著,主要是分析詞語和邏輯思維

5陰陽更多強調互換和制約,和諧的思想,不同於西方的絕對二重性

看到最後,路過點個贊吧


儒家之所以在那麼多傑出思想家中脫穎而出,是基於歷史的選擇。即便沒有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儒家依然會成為統治者的最佳選擇。有幾個原因:

1. 積極入世,確立了一個現實可行、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

秩序的載體有:婚姻,家,家族,國家等。而且這個秩序的次序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都知道家和萬事興。社會不穩定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家庭的不穩定。「家」中蘊含著儒家最深的奧秘。

2. 以人為本。《中庸》曰:仁者,人也。儒家提供了一個系統、合理、現實的倫理體系。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準則。

3. 平台入口:教育,仕途。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教育的重視,直接導致儒學傳承不會斷絕。教育者的出路?即就業。儒家提出:學而優則仕。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4. 使命與擔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孔子就具有這樣一種歷史使命感。

道德經:重在天道。其範圍:執政者與修行人。執政之道,即天(子)之道。其傳承:莊子,則更注重修身。

鬼谷子:重在術。有縱橫家:蘇秦,張儀等。重遊說,善揣摩人心。為術,不為道。

法家:商鞅,韓非子。重權勢,尚法治。但專制與法治之間有深刻的矛盾。法不阿貴,在古代基本不可行,也不會被認可,只會被利用。

墨家:兼愛非攻。看似美好,不符合現實。缺乏傳承。

兵家:代表作《孫子兵法》。其領域:戰爭。範圍局限。


從百家爭鳴到罷黜百家。

孔孟火了,就不得不提漢代獨尊儒術,但其他思想流派其實並沒有消亡。

一般來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不假,但真正有影響力的不過六家。

儒 法 道 墨 名 陰陽

陰陽家

的思想體現在五行上,漢高祖號稱赤帝子斬白蛇起義,正合陰陽五行中火克金一說,此乃陰陽家思想之潛在影響。

鄒衍之後,陰陽家名士漸少。

名家

於墨家類似,擅長論辯,但多詭辯,名聲不好,不受主流待見。

墨家

嚴格來說,墨家更像一個組織,史書上的事迹不多,但僅有的事迹中,也能看出其嚴密的組織性,這種民間組織就算沒有異心,統治者也不會放心。

法家

韓非的權術勢三合一思想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但秦末戰亂多年,法家思想可以治國,卻無力平天下。

道家

眾所周知,老子嚮往小國寡民的發展,但顯然統治者並不喜歡偏安一隅,漢初文景為天下休養而選中了道家的無為而治,而一旦國力昌盛,便立即拋開。

而至於漢代董仲舒提倡的儒,雖冠孔孟之名,但細看之下,早與孔孟之儒相差甚遠,百家逐漸消亡,但思想卻被儒家一一吸收,發揚光大。

至於為什麼是孔孟而不是荀子等人,

首先自孔子之後,儒分為八,各家又自成一派,思想龐雜,而唯一能評定優劣的便是他們的著作,而孔孟的著作無疑流傳更廣,也更適應統治需求,故而。

隨手亂打,諸多紕漏,還望指正。


儒家是給大部分普通人學的。

老老實實,遵紀守法,學其他的對自己生活圈子用處不大。

其他學說是給天資聰穎人學的。


諧腰。

孔孟之道受到千百年來官方和知識分子宣教推崇,一是它適合封建社會,利於地主壓制下層和專制集權統治,二是它已經在戰國後期成為顯學,儒者多從事禮儀和教育,擁有強大的話語權和造血機能。

其實政治的儒學和普通社會的儒學還是有差別的,政治儒學是董仲舒那一套,實用主義,儒法合一,等級森嚴,政治大於人情。很少說孔子之仁,孟子之義。

而且諸子百家也不是沒有地位和思想流傳。漢初實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儒學那時候被排斥為亂折騰呢。

老子還成太上老君,道教始祖了呢,孔子還只能說賢者里最聖明的,""永遠的導師""(誤)而已。孫武稱為""武聖"",歷代武廟裡祭祀都在前三。


適合愚民,適合統治——對統治階級來說的確再適合不過了,可對於文明對於國家來說,儒教就是地球第三毒的毒藥。

第一毒是佛教加種姓制度,

第二毒伊斯蘭教,

第四毒是基督教。


私以為只有新儒家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唯物主義,剝削階級鞏固統治那套可以用,但也不能一以蔽之吧?

孔孟火了的原因正在於繼承了三代的歷史傳統,開出了中國人獨有的道德生命。套一下黑格爾的思想在中國——孔孟就是中國之絕對精神的代言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孟可以在一定時期上類比歐洲時期的拿破崙。

首先,我個人認為一個文明之為一個文明須得立本正根,這個本和根一定得是有大格局、大氣象,能駕馭民族生命的思想精神。以此看一看百家的格局:儒家講求內聖外王,毫無疑問可做立根之大教,而儒家首推先秦、先秦則首推孔孟,因此孔孟能火。道家主要究極個人境界之提升,雖有政治無為之理想,但無疑道家思辨性、哲學意味太濃,給人一種飄的太遠的感覺(故而西方不以晦澀詩人赫拉克利特立教,而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立教),因此老莊能火,但火不到現實里。墨家落得太低,雖有兼愛非攻的理想,但功利性過強,缺少一種智慧,不能免於流俗,故後世化而成遊俠。真法家不能容人,必要行罷黜百家之舉。名家、兵家、農家陷於一門、不必多說。

再談傳統

夏商周三代就有了很傳統的道德意識、敬的主體意識、愛民保民意識、天命還有人文宗教意識、以及周朝建立的一套禮樂宗法制度。

以此來對照百家

1、在對待人民方面:儒墨很注重愛民保民;道家重點在個人境界之提升而不過多強調外在人民(雖有「虛實弱強」等語,但實際上表達的是道家辯證之正言若反的智慧);法家專為專制統治謀劃,不必多說;名、兵則不以人民為主要課題。

2、在道德意識和個人主體方面:孔子之所以為一代聖王,正在於他開出了道德主體意識,把道德主體真正落實,開一仁教,外通於形而上的超越領域,內達於心,貫徹在人的真實生命。孟子循此進路,開一徹底主體的心性學問,心性統一,由存養充擴之法不斷自內實現智慧生命、對外通達形上境界,完成道德主體的轉化。孔孟奠定了中國精神的道德主體格局(新儒家把康德與儒家對照,可以扭轉外界對儒家只會道德說教的誤解,澄明儒家超越追求、成全道德形而上學的意義。)道家也講自我、但不講敬的道德意義、不講終日乾乾夕若惕、更不講道德意識、道德法則的束縛,反而要用無的智慧去化掉,實現精神的絕對自由。實際上徹底背離三代傳統,是對傳統、對束縛的一次大反叛、對周文的一次大解脫。墨家兼愛尚同的觀念比較樸素簡陋,未點出道德主體、未給出道德意識、尤重功利。所以未承傳統,而且落得太低,也是對傳統禮法的一次大反叛。後面幾家也不必多談。

未完······


我認為還真不是。

儒墨道法四大顯學。

從後世來看,儒家在前,法家在後。但是呢,從歷史進程看,反而最先被選擇的是法家。秦朝以法並六國,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王朝的根基。從此法家成為王朝根基制度。

漢承秦制,法雖有寬宥,但是法已經成為王朝制度。道家思想對於經濟發展的益處,在漢初盡顯。從此國家發展經濟,發展民生,大體沿用。故道家從這時候也變成了國家體制的一部分。

墨家的思想不適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但是墨家的機械製造之法,倒是大概流傳了下來。墨家遊俠氣息太重,俠以武犯禁,古代的封建統治,不大會用墨家。但是對工籍是有控制的,也就是說墨家的一部分,也被吸收入了國家體制。

剩下的儒家呢,自董仲舒天人合一以來,才被一國認可。況沉浮跌宕,未有定數。逢亂世的曹操諸葛,中原四川,都玩的是法家。

孔子是萬世師表,但儒家的文廟裡,可祭祀著非儒家人物。儒家其實融合了好多諸子百家思想。況且宋之前,並非文臣獨大,武廟也同樣重要。兵家也一直是王朝暴力機關的必修學問。某種意義也是王朝體制的一部分。

中國自明後期以前,可一直信奉,良相起州部,猛將起行伍。國家制度才是維持王朝統治的根本,而不是一家學說。畢竟不能按照學說去創建完美社會,學說只是用來描繪社會的。

之所以儒家被重視嗎。

一來是自周朝以來的宗法血親制度的影響太重要了,這種制度很穩定,在當時也很先進。因而要保證國家穩定,必需承認這個現實。

二來也是因為儒家與王朝制度的融合性差。其實墨家也一樣。儒墨其實都過於依賴人的進步。來實現社會大治。

所以儒家雖然被歷來看重,其實也只是用來凝聚人心,對國家的治理,儒家其實限制在基層。,,宋代才有人敢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然後天下就是神州陸沉了,沉的相當徹底了。

表面上重要,但實際未必。士農工商,商人真在農工之後?大多數時候不是的。

雖然孔廟時常祭祀,但真的未必天下是靠純儒家治理的。況且儒家因為理論性的高超,啥都能往進裝啊。大仁,小仁,大慈小慈。

要是墨家的,殺一人死,殺萬人侯。這就是沒分清大慈小慈了是吧。

儒家是無用之用,即便他只能用來處理處理封建基層,但在朝堂之上,卻能保證統一的外儒,保證王朝思想的普遍一致性。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然後外儒里法,王霸雜之。道為經謀,墨為工杼。兵以征伐,縱橫交辭。齊民有術,天工有物。陰陽調和,宙宇安康。


不是只有孔(春秋)孟(戰國)火(火?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個詞彆扭)了,只是你偏見讀書少罷了。儒家思想學說之所以能成為傳統中國社會的主流並且深刻影響至今,不是因為什麼統治階級主導推行,而是因為它最符合人性,最契合「道」,最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如果說權力能決定思想,那麼商鞅韓非一脈的法家才最該成為傳統中國社會的主流、成為千年科舉的必考主科,那麼現在的國人信奉的應該是馬列毛主義才對,然而都並沒有,只有儒家思想學說真正浸透華夏文明的骨髓,國人「日用而不知」。

儒家思想乃至百家學說從來就不是文明發展的阻礙,阻礙文明發展的是人們僵化的頭腦和自以為是的傲慢以及權力(利益階層)的獨大,哦,對了,還有那不可捉摸的運氣。


先引倪新對本回答的批評在前:

「對古代人來說,孔孟不等於儒家,清人說的很清楚,「儒者無職,以治經為天職」,所謂天職乃以經重。清末很多經學冊子也分的很清楚,儒家是儒家,孔孟是孔孟,六經是六經,學派,思想家,文獻的關係十分複雜。馮友蘭講漢代以後中國哲學是經學時代,是有見於此,即思想家退到後面,文獻典籍與學派到前台,因此歷史上主流一般不會是脫離了經學與經學體制的孔孟自身。你對儒學成為正統的原因是過於想當然,突出了個體思想家自身思想的感染力,並不符合歷史原象。應該看一下錢穆的《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

----------------------------------------------------------------------------------------------------------------------------------

今日一早在 @聞逗比 答主評論區說了許多話,主要是圍繞「孔子誅少正卯」一事是否虛妄,做了很多討論。今晚收到 @倪新 先生回復,讓我自己回答一下,順便引徐復觀先生的考據,「清理穢說」。我初入孔門,文史尚粗,僅能拋磚引玉,後來之事,則有俟君子。關於少正卯一事真偽,知乎上已有問題,也有答主引來徐先生全文,但由於知乎人「太長不看」的毛病,關注甚少。本文將先回答問題,最後介紹徐復觀先生對少正卯一事的觀點。

關於問題本身,有幾點需要討論:首先,眾所周知,孟子生於戰國年間,故竊將題目改為「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那麼多傑出的思想家,最終卻只有孔孟火了?」想必應該不會有意見。

其次,「孔孟火了」,是在什麼時候「火」的?《孟子》一書,直到有宋一代,二程朱子才將其從子部上升到經部,在此之前,雖然註疏頗多,但未有五經受到重視。所以不如將題目中的「孔孟」換成「儒家」,更為恰當。

再次,儒家可不是一直「火」的。兩漢之後,魏晉南朝興清談之風,五胡亂華國祚不振,唐代崇老尊佛,至於宋代,二程朱子直接稱其繼承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學統,是「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朱子《大學章句序》)」也。

以上端正本題。

竊以為儒家得傳,行於天下,原因有:

一、得三代之道統

夏、商、周三代在同時期其他文明中可謂出類拔萃、絕無僅有。夏朝的存在尚且存疑,且看殷商:商的主要面貌是政治權力的充斥,無論是文字,還是青銅器,其存在都是為了「人神交流」,於此,發展出「禮」。而「儒」,最早即是司章禮儀的祭官。《說文解字》有:儒,柔也,術士之稱。

中國古代文明發軔於商,成熟於周。「周因於殷禮(《論語》)」,商周文化可謂未斷。周公制周禮而後禮樂興,儒也繼續履行其職責。至於春秋時,「儒」的含義逐漸轉化為「仕官」,這一過程當在孔子之前,原因有:「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錢穆先生(《論語新解》)認為,「君子儒」為有道的仕官,「小人儒」則只是一種職業。有「小人儒」一詞,則孔子之前必有儒,儒是仕官之義。

孔子自稱繼承文王-周公道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於是乎,無論從「儒」的出現時期,還是從禮樂的繼承、發揚,稱儒家繼承三代道統,是不為過的。錢穆先生(《孔子傳》)認為,三代所積,發揚於孔子

以上部分觀點來自南京大學顏世安教授的講稿。

二、孔子引仁入禮

李澤厚先生(《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認為,「孔子以『仁』釋『禮』,將社會外在規範化為個體的內在思想自覺,是中國哲學史上的創舉,為漢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奠下了始基。孔子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和代表。」

在夏商周三代禮樂的基礎上,孔子象徵性地引入「仁」,可謂將三代的外在的制度一舉內化為人的中心。自此之後,中國哲學開始討論人的內心,因此,後人無論百家,贊成仁義也好,反對仁義也罷,都繞不過孔子。千年道祚、萬代學宗,自孔子始,此言蓋不為過!

因此,孔子自繼承三代道統之後,又創造性地發揚三代禮樂,後世無論百家,思想都沿承孔子。順便一提,楊伯峻先生(《試論孔子》)說:「我認為只有莊子懂得孔子。」目前學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莊子應是一代大儒,在此不作展開。

三、萬世師表、高徒滿座,春秋設學第一人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大師。四科十哲,七十二賢。若論政事,子路、冉有、子貢、公西華等皆是國之重臣。《論語》在戰國時流傳於世,且有《魯論》、《齊論》兩版,孔子家中內壁還有一版,這可不是「獨尊儒術」的結果。《韓非子》稱儒有八派,《論語》里也有曾子、子夏、子張分別收徒,其徒之廣,百家之不可及。帛書作,授業廣,學說日顯,怕是不足為奇。

孔子亦是設學第一人,當孔子時,天下無一人能與孔子之學並列,故魯論《論語》僅稱「子曰」,在齊論時則稱「孔子曰」,蓋是後世百家爭鳴,「孟子」、「莊子」、「子墨子」,加上姓氏,以互相區分。而孔子之時,無需區分,因為孔子已是當時真正意義上第一位思想家,前無古人。

以上做一個階段性總結:當孔子之時,無論是其繼承前人之說、自我獨創之說、學說散布之廣,皆超越任何一位傑出思想家,有何理由不能作為正統?接下來討論戰國時期。

戰國時代諸說紛紜,有楊朱之為我,有墨子之兼愛,風頭皆在孟子之上,(不過孔子此時卻是「聖人」之名)。然而楊朱-老子-莊子清凈無為,更重人生哲學,少有政治思想,有的「無為而治」也是脫胎於儒家(「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墨家自鉅子孟勝死於楚國後,一蹶不振,也不可作為正統。

法家思想成熟較晚,且脫胎於《荀子》,秦雖用之以取天下,而且暴秦二世而亡,賈誼作《過秦論》,其中有「於是廢先王之道」,「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大言道、仁義而非刑法。西漢初立,休養之後,不能再用法家,效暴秦之尤。

至於魏晉南朝清談興起,佛道為盛,儒學大衰。大談統治者云云者,此時為何不說統治者需要?唐代佛老亦盛,至於韓退之孤身諫上,力爭毀佛,此時為何不說統治者需要?可見在宋代之前,說「統治者需要」,大概不能自圓其說。

總結如下:儒家能夠行於天下,首先是春秋時代孔子之大作:繼三代禮樂、著仁愛之說,教萬世之民。至於戰國時期,儒家名雖不顯,但道家不適政治,墨家傾危,法家興盛,但秦代已用,深為後世所戒。儒有孔子的政治主張、有孟子的民貴君輕、有荀子的天道有常、禮樂教化,焉不能作為正統存世?至於董仲舒發展天人感應,一定程度上擁護皇權,也是當時中國封建基本意識的需要。順便多說一句,宋明二代,政統和道統就一直分離,政統在上,道統在下,赫赫正氣,寧死不易。

最後引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文本:《儒行》中的幾句話:

「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干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慎靜而尚寬,強毅以與人,博學以知服;近文章,砥厲廉隅;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其規為有如此者。」

「孔子至舍,哀公館之,聞此言也,言加信,行加義:『終沒吾世,不敢以儒為戲。』」

宋丞相文天祥有云:「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當以此自勉。

不才駑鈍,謹作微言,唯恐見笑於大方之家。

本回答引用書目: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錢穆《論語新解》、錢穆《孔子傳》、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楊伯峻《試論孔子》等,以供查閱。

----------------------------------------------------------------------------------------------------------------------------------

----------------------------------------------------------------------------------------------------------------------------------

附錄:對徐復觀先生《一個歷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進——論孔子誅少正卯》一文的介紹

本問題下有太多回答涉及孔子誅少正卯一事,將其作為主要論點攻擊儒家,竊以為未免有失偏頗。徐復觀先生原文可在孔子到底有沒有誅少正卯?問題下 @李丹尼 答主的回答下看見,更可以直接在網路上搜索。

一般認為,孔子誅少正卯一事最早出於《荀子》宥坐篇,早在宋代即有人懷疑,原因有三:其一,誅少正卯一事與孔子平日言論不符,如「子為政,焉用殺。」但我料見支持誅少正卯一事存在者,必然會藉此攻擊孔子「言行不一」;其二,孔子不可能做出此事,最大的理由是,孔子不可能以大夫之職殺另一大夫;其三,此事不載於論語、孟子、春秋三傳、大小戴禮記、國語等作品。一大夫誅殺另一大夫,這在春秋可不是小事,為何以魯國為本位的春秋三傳,竟沒有絲毫記載?這是在徐復觀先生之前古代學者的觀點。

徐復觀先生主要是從經史考證來證偽此事的:

一、「少正」是官名。這本不稀奇,東周時稱人以官名冠前本是常態。據左傳及左傳注釋可知,「少正」在周禮上不存,僅存於鄭國官名, 是卿官。即便魯國也有,但孔子無權可殺卿官,後世也沒有該卿官的譜系。此為一。

二、徐復觀先生認為,誅少正卯一事來自法家的張冠李戴,原因如下:

1、《韓非子》中大量借孔子之名,言法家之實。在《韓非子》中,孔子所言,和《韓非子》中其他故事相似或直接相同,可見這全然是杜撰,是法家為借孔子顯學,宣揚自己權術的招數。

2、孔子誅少正卯之事與法家宣傳的太公望誅狂矞華士的故事,並無二致。

3、荀子本人著《荀子》,一般認為止於《性惡》篇,而《宥坐》篇,應當是荀子弟子或再傳弟子的作品。徐先生認為,孔子誅少正卯一事,應當按照《說苑》-《尹文子》-《荀子》-《孔子家語》的順序。其中文辭考證繁雜。


推薦閱讀:

當下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如何?為什麼李小龍的中國功夫好像很有實戰性?
為什麼要復興漢服?
如何看待17年西塘漢服文化周收費?
現代中國出不了國學大師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評價年輕一代的國人開始逐漸拋棄不以「真」為前提的傳統文化?

TAG:歷史 | 哲學 | 中國文化 | 傳統文化 |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