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島土地平坦為什麼沒有出現政治經濟文化統一的大帝國?
一般認為歐洲小國林立、中國大一統是地理決定的,但是印度半島比中國國土更平坦開闊,為什麼始終處於鬆散聯盟狀態,以至於有人說只有印度教,沒有印度。
純屬拋磚引玉。希望有印度研究相關專業人士出現。
題主的題主很大程度上不成立。
1.印度半島也許並沒有想像的平坦。東西分別東高止山脈區隔,北部有喜馬拉雅山運動形成的區塊,中部延伸到南部是德干高原,南部山脈靠海的邊緣陸塊。但即使最大部的德干高原受水系和岩層導致的農耕分部不同,雖然平坦,但是從地理決定論的角度很適合形成的各地區的自治體系。而廣義印度的恆河平原利於形成核心的經濟區。也是城市聚落和經濟分工,政治集權體系的主要地帶。地緣上南北分割向並不是不存在戰略要衝,比如溫迪亞山脈一直在數次王朝更替中四周地緣都是戰鬥要地。
2,印度並非是邦國林立,更多是的情況是印度北方容易形成較為強大的帝國,但是無法直接征服南方(最成功的孔雀王朝剩了印度的南部尖角現在的馬杜賴以及周邊),且北部很容易收到廣袤中亞上遷徙外族的侵襲。
從印度河谷誕生哈拉帕文明(Harappa)開始從古旁遮普往周邊擴張,然後迅速衰落。有雅利安人遷入形成新文明。而 旃陀羅笈多建立孔雀王朝則也是在亞歷山大撤軍的真空期進行出現,並且考底利耶《政事論》建立了完善的但妥協嚴重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體制,而中央區城市和商貿的規制化也是至此建立的,有人對比希臘治理思想,認為考氏建立了一種規則化的政治生活方式,整合了倫理取向和政治妥協。其兒子將孔雀帝國的地盤擴大到南邊的麥索爾。阿育王時期達到鼎盛,卡林加苟延殘喘。而孔雀在建國後對外政策長期親塞琉古。即使在較為統一的王朝下,印度中北部文明的外來影響因素也很大。其商貿建立在中央地區和各農產區之間的商路建立的自發體系上,以及從陸地部分對外輸出。南部存在多次並立的王朝。剛才孔雀征服已經提到了。而潘地亞時期開始,就存在一個帝國較強,數邦互相爭奪的亂戰局面。但在 笈多王朝時期,通過征服和聯姻達到了一個軍事制衡的局面。而兩個時期,南部對於海岸貿易都極為重視,即使中南部水系城市和農產區數次易主,龐大的海岸貿易和商貿殖民擴張都保證了經濟活力和城市商貿。但是這種模式很難形成對北方征服的軍事帝國,因為其經濟中心在海外貿易,對有基層統治的農產區兼并慾望不高。
莫卧爾算個異類,這裡就不展開了。但是莫卧爾的征服過程,集中了以上提到的所有矛盾。包括外族馬拉地人的游擊戰術。這個西部山地強悍的民族,在西瓦吉的領導時期團結了婆羅門和首陀羅人,一直是一個地區麻煩。
以及阿克巴在德里蘇丹基礎上建立的中央官僚制和地方的矛盾。3,印度一直被經濟史學界強調了一個發展現象叫做「印度均衡」。即以種姓制度為表面的一套從未根本改變的囊括生活方式,經濟分工和地方治理。主要的研究拉圖爾曾經做過,:(1)需要為定居農業和(按當時的標準)相對勞動密集型的農業提供勞動力供應;(2)長期以來的地方性整合政治均不穩定或不成功;(3)季風和不均勻自降雨帶來的生產周期;(4)輕視吠舍,婆羅門傳統和商人邏輯的衝突。這使得基層農業歲入經濟無法轉化為廣泛的市場工業經濟。而印度發達的農業商貿更多是城市權力中心節點下的自循環流通經濟。這個系統可以提供某些流動性(所謂低種姓的梵化,婆羅門主持承認其按照高種姓方式生活),但流動的種姓不會替底層說話,相反會更佳認同和參與固化這個體系。
而印度社會特有的種姓制度(卡斯特體系)和種姓下的基層村社。種姓制度也首先是依附於農業生產和村社存在的制度。所以統一政權必須依賴這個體系建立而非改變,凡是有如考底立耶或阿克巴之類的官僚改革,多數在剛有些起色就被政治結構內部矛盾或外族直接摧毀。我忘記從哪裡看到這樣一個解釋了,我覺得還是很合理的:
印度之所以沒有大一統的傳統,主要是由於不同區域之間,交往聯繫的動力不足,以及交通不便。
印度古代的內部商業循環,主要是小區域內部的自循環體系,不太需要跟外部進行交換。
為什麼說印度古代交通不便呢,主要是因為熱帶區域,植物茂盛,而且雨季容易洪水泛濫,這兩個因素疊加起來,造成修建的道路,很容易被雨水沖蝕,而且很容易被植物叢林覆蓋掩藏。交通不便不僅限制了不同區域之間的交流,也讓軍隊遠征變得困難。
在熱帶,不僅是道路,甚至城市都會消失在叢林里,比如阿育王的遺迹,玄奘所記載的各種佛教遺迹都掩蓋在叢林里了,還有柬埔寨的吳哥窟也是同樣的道理。
再有,我覺得是因為天氣太熱,人不願意走遠路。
中國的大一統,按今天的領土標準,直到清朝(寬容點元朝也算)才完成的,別的的朝代,邊疆地區通常都是獨立政權。實際上和印度半斤八兩。地理或者說自然環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古代政治生態,包括中國。為人津津樂道的文字度量衡中央集權之類的大一統神器,在青藏高原,在西域大漠,在塞北草原乃至東北林海面前,沒多大作用。
對印度來說,南部有德干高原,和北部平原的環境大不一樣,所以統一起來很難。熱帶氣候區的人也容易懶散,缺乏溫帶地區文化中的緊張感。
從印度次大陸地形來看,一個掌握了恆河平原與印度河平原的強權國家,從來就有征服整個次大陸的實力和決心的。 但是,這些國家幾乎全部失敗的原因,在於一個地緣關鍵點: 開伯爾山口。 這個山口,位於今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交界處,是興都庫什山脈重要隘口,也可以說是入侵印度次大陸最便捷,自然條件最好的咽喉要道。 在冷兵器時代,可以這樣說,誰控制了這個山口,誰就控制了整個北印度。 可惜歷史上,所有北印度強權帝國卻一再放鬆對這個山口的重視程度。以致自史前時代開始到英國人統治次大陸為止。中亞的冒險者,游牧部落一次次通過開伯爾山口,摧毀印度河,恆河流域上的文明。 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即強權南下入侵德干-中亞蠻族經開伯爾山口毀滅舊強權,建立新強權-新強權再南下德干… 於是,印度次大陸不可能統一。 看評論里,說印度為什麼不在開伯爾山口建立什麼防線,建設什麼「長城」呢?
說實在的,真的是困難。
開伯爾山口,實際上就喀布爾河河谷地帶。這一帶除了這條喀布爾河外,運輸什麼的是真的困難。由此沒有強大的國力,是沒有辦法徵調這麼多人力物力用在開伯爾山口的。 而這麼個舉國工程,在南方是不可能形成合力的。你的地理是數學老師教的么?_?
初中地理就告訴你南北印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環境,而北印度和巴基斯坦才是一個整體,甚至可以延伸至阿富汗、巴克特里亞
印度斯坦這個概念在中古時期也是只包括恆河印度河流域的?_?統一恆河印度河的國家很少?我就提一個你們不太知道的古爾王朝吧…謝邀。
為了不羅嗦,那我就直接拋出觀點,印度教文明是奴隸社會文明。我們經常把石器、青銅、鐵器看作一個時代的標誌,但卻忘了兩個字:使用。
5000多年前,中東就出現了鐵器,是否就意味著中東進入封建時代?或者,今天海灣國家出現電腦,是否意味著它們是資本主義社會?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關鍵在於勞動工具的普及使用。讓我們再來看印度,以印度教為核心的印度文明其實是奴隸社會時代的文明,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此後雖然稍有進步,但並沒有進入真正的封建時代。
其實令某些國人側面的歐洲文明也是到了中世紀也漸漸進入封建時代,比中國晚了一千多年。我想原因可能是奴隸時代太完善了,或者歐洲的農民不夠多,想打倒奴隸主不容易。而印度的情況比歐洲更糟,因為印度的奴隸制文明太完美了,即使到了今天,在工業文明的圍堵下,仍然有著強大的活力。所以,不是使用了鐵器就叫封建社會,是農民使用了鐵器才叫封建社會。印度基本上沒有進入封建時代,更何談大一統呢。
中國是掙扎了500年(春秋戰國),才打敗奴隸制度的。歐洲掙扎了1000多年。印度掙扎到現在,仍然沒有成功。印度的王朝也徘徊在印度河、恆河的範圍,因為除此之外地域,環境太惡劣,不是奴隸制國家有能力改造的。
中國也是春秋戰國才把觸角伸向長江流域的。至於珠江流域,那又是一個漫長的故事。為什麼印度歷史上屢戰屢敗?印度王朝雖然有很多封建色彩,究其本質,仍是奴隸社會。套用某些國人的話:體制問題。這點很像現在的中東國家,外面看上去很美,其實內部仍然是部落組成形成。其實連所謂印度教也是偽概念,光毗濕奴教內部派別例如黑天信仰和羅摩信仰的的差別都已經大於基督教和綠教的差別了,就別說濕婆教,更別說薩克蒂教了。
可能是因為土地太好了,產糧食多,人又懶,就把這事撂下了
神都不統一,思想有問題。
其實都是tm客觀原因 主觀就是缺了秦始皇這樣有野心的人 也少了李世民這樣胸懷天下的人 嶺南 南蠻不是古代也是瘴氣叢生 毒蛇猛獸 雨季不斷 但是蓋不住我們天朝上國凡是能占的除了喜馬拉雅 要麼就是無邊的大海(我估計秦始皇要是知道本子離這麼近 保不齊一塊佔了反正也能種糧食 就是每年報告朝廷太慢了 通訊不發達 不過話說回來不是間接促使我們大航海了么……扯遠了) 為什麼會沒這種人誕生在印度這片土地呢?這個我不說你也懂以上
1.中國距離其他文明地區更遠,且有高原和沙漠的阻擋,受其他民族和文明的外來衝突比印度小。
印度受其他外來民族的衝突更嚴重,而且這些民族很多都是文化較高的民族,比如希臘、波斯、阿拉伯,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商周秦漢的時候,中國開始受到的不是匈奴鮮卑這種蠻族的衝擊而是蒙古滿洲那樣的民族的衝擊,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
2.中國使用的文字是一種能夠容納語言分歧的文字,印度使用的是一種嚴格的表音文字。
中國的漢字容納了語言的內部分歧和衝突,使得漢語看上去像一種語言而不是多種語言,各地人們靠著整套和口頭語言想脫離的文字進行交流,容易製造統一的社會(當然代價也不是沒有,漢字的笨重難學就是代價)。
印度則不同,使用一種嚴格的表音文字,各地的人們在自己的方言基礎上怎麼說就怎麼寫,而且一個地方過幾百年後,文字又得改變,這種情況下,語言和文字高度一致,但是卻不利於統一。
歷史上印度地區是有過相對統一的時期的。比如 孔雀王朝 和 笈多帝國
但是解決文化問題很麻煩,印度傳統的印度教種姓分明,這意味著內部矛盾必然很大,不利於政治統一和擴張。
孔雀和笈多都是佛教立國,相對有利於統一,也確實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盛世。但是用佛教感化世人是很難消滅印度教的,更無法擊敗後來的強勢宗教伊斯蘭,所以文化上沒法統一
如果時間足夠長,穆斯林統一印度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這是足夠強勢的宗教。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擁有先進文化,強大實力的英國人來了。
前幾天看張文木的一本書剛好講到了這個問題,他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的。他認為,印度之所以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原因在於平原面積廣大,足以容納數個較大的國家,這些國家相互之間實力比較均衡,也就是處於一種均勢狀態,整個政治體系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這一點和歐洲的情況很相似,歐洲也是平原面積廣大,即使羅馬帝國時期,對北方的蠻族也無力征服,查理曼帝國被分割以後,歐洲分裂的版圖在未發生持久性的變革,任何一個試圖統一的國家,不管是拿破崙的法國還是希特勒德國,都被群起而攻之,沒有辦法形成絕對優勢。而中國剛好相反,中國古代文明的中心就在華北平原那一帶,地方小,只能培育一個比較大的國家,而這樣國家一旦培育形成,對周圍的山地和南方難以開發的亞熱帶山林地區的政治勢力有絕對優勢,因而中國歷史總是以中原地區統一全國而告結束,典型例子就是孫劉聯合抗曹都干不過,而這在印度和歐洲是不會發生的。
沒有秦始皇的統一文字、度量衡,中國歷史後來的走向也不見得是大一統。
請一定要看看等高線地圖,印度直到現代才能。統一,過去一直是割據狀態。這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的地理決定,北面是平原,中部高原,兩邊海岸線只有短小的河流。註定割據的命
文字不統一。
推薦閱讀:
※中國佛教是不是亂入了很多印度教元素?
※如何通過名字看出印度人的種姓?
※如何看待「未來20年印度將超越中國」的觀點?
※中國比起印度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印度的名字是來自 India 還是印度教的 Hi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