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4C,5C以及HiC測序技術都有些什麼不同?

感覺這答案要等很久很久


謝謝邀請,

我們實驗室就是做Hi-C的,我簡單說說吧。

1. 3C

3C技術最早是2002年Deker提出來的,目的是捕獲染色體的interaction,基本假設是,染色體中的interaction是以蛋白為介導的。那麼通過限制酶酶切,補平,連接,打斷,PCR後,如果染色體A,B兩點就相互作用,根據這兩點特意序列的引物就能PCR出產物,也就驗證了是有interaction的。但是可惜,每1對位點的驗證就需要設計1對特異性引物,很麻煩。

總結起來,就是3C,可以驗證1個點與1個點的相互作用,每1對相互作用需要1對引物。

2. 4C

因為3C過於麻煩,所以後來人們設計了雙酶切位點,然後通過成環的形式,保證了只需要設計1對引物,就可以檢測1個位點對多個位點的相互作用,這就是4C,這個多出來的C是circle的意思。

總結起來,4C技術,可以驗證1個點與多個點的相互作用,因為根據這1個點設計,關鍵步驟是成環。

3. 5C

5C技術是在4C的技術上,加了個tag標籤,導致可以檢測many-to-many的相互作用。沒啥說的。

4.Hi-C

Hi-C的基本步驟是,甲醛交聯,限制酶切,末端補平加biotin,平末端連接,超聲破碎,biotin富集,建庫測序。整個過程是沒有特異性引物存在的。而且依靠高通量的測序技術,Hi-C可以展現出,整個染色體all-to-all的互作關係。

總結起來,Hi-C,獲得all-to-all的互作關係。

5.ChIA-PET

如果關心Hi-C技術,就一定會關注到ChIA-PET技術,這個技術是用特異性抗體富集interaction信息。比如CTCF,比如pol II的抗體,然後類似的步驟,建庫測序。ChIA-PET的數據應該是Hi-C數據的一個子集。

6.Capture-C,DNase-C等等

都是一些Hi-C的衍生技術。


上一個我覺得我見過講的最清楚的圖。


他們的原理都是差不多的,首先都是先交聯(Crosslink), 然後在通過一系列的處理,測序,找出來那些地方(loci pair)之間被交聯的比較多,來推測染色體的3D結構。3C最早,只能做某一些特殊點的,4C把範圍擴大了一些,到HiC,可以給出整個染色體上所有loci之間的相互作用了。後來發現,HiC因為範圍大,需要測序的深度太深,但是大部分信號都是沒用的,所以就找出一部分關鍵點來,就是後來的各種XXXHiC和ChIA-PET。3C和XXXHiC, ChIA-PET其實都是HiC的子集,區別是,3C對功能來說,算是隨機的子集,因為技術水平不夠,哪裡能測就測哪裡。後來的XXXHiC和ChIA-PET,技術水平已經超過HiC,為了省成本,是哪裡重要測哪裡。


請問一下,我們最近第一次做Hi-C的實驗,交聯、酶切質控都顯示成功,之後的實驗都很順利,TA克隆之後做了一代測序,結果顯示都是小片段,沒有酶切位點,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推薦閱讀:

基因測序技術出現後是不是老的生物分類有很多都被推翻了?
為什麼到現在才有第一個「單個線粒體的DNA序列」?「單線粒體測序」有何意義?
genotype 和 gene expression 有什麼區別?
個人基因組測序有哪些意義?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是怎樣一家公司?

TAG:DNA測序 | 生物信息學 | 測序 | 全基因組測序 | 二代測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