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場該不該有主見?

補充一下 《首先我說的學習 是我什麼都不幹 就坐在後面看 當然是可以學到些東西吧 然後也跟那個前輩交流溝通 他也教了很多 然後是我是想不要光看 因為前輩教我的快捷鍵我記的差不多了 就想拿到稿子自己也勾線 不要光看 想多練 》

其次 我並不覺得勾線浪費我才華 並決定好好做這個工作

最後我在領導面前說這件事的是很謙卑

在下是一名剛畢業一年的求職人士 剛不久面試了一家動漫公司 漫畫助理 工作第一天 因為之前說先學習嘛 就有個類似領導的安排我跟著一個前輩學習看 我就坐著前輩後面討論 學習 因為比較簡單 就是軟體勾線 不會幾個快捷鍵也記得差不多了 我就去找那個領導商量說可不可以拿幾張線稿練練 因為是畫畫嘛 多畫多練多好啊 本以為很ok的 那個領導讓我等一下 然後找我就對我說我太有主見 不服從她安排 不適合這公司(??ˇ?ˇ??)因此求問各位知乎大大 是我哪做錯了 這樣主見不對么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工作崗位,需要的是執行力和服從性。

我不是說創造性不需要,但是大多數工作崗位不需要你發揮創造性。在這些崗位,創造性的重要程度是是次於執行力服從性的。

對一家公司而言,一個人入職第一天的新人,就反對領導的安排,你的服從性已經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啊。

比較簡單 就是軟體勾線 不會幾個快捷鍵也記得差不多了——從你自述的語氣看來,我冒昧的猜測一下,你和領導說的時候,語氣應該顯得不是很謙遜吧。

估計問題就出在這裡。


不同老闆喜歡不同的人,同樣的做法可能到另外一個老闆那裡就會得到上進好學的肯定性評價。

作為下屬,儘快摸清老闆的做事風格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的老闆就可能控制欲比較強,給下屬自行發揮的空間很少,那你做事情就要少自作主張,多積極彙報。如果實在適應不了,跳槽也是選擇之一,其實有很多人離職的真實理由都是和老闆合不來。


覺得一件事太簡單,往往是因為看得太淺


### (1)

趕時間去一個地方,用了APP在線叫了一計程車。

APP的地圖上標定了很清楚具體的地方,司機還是慣例性的電話跟我確認上車的地址,避免了地圖標錯位置。

我告訴了司機具體的位置:在XXX大廈出口。這司機很明快地跟我確認:他清楚了我的位置,馬上就到。

然後,我在地圖上,就眼看著這位司機,從我的身邊開過,開到了大廈的另外一個出口。還傻呵呵的一等就是十分鐘,我怎麼電話他都不接。

後來,估計等的時間長了,給我打了個電話。我跟他說:我在XXX大廈東出口這邊,往南一點過了紅綠燈路口,你直接開到路口右拐,很方便就到了。這位司機又說:明白了。

結果,又看到他從我眼前開過,跑到了XXX大廈的東門趴著去了……我真心想爆粗口。

又是一番電話溝通,總算把位置說明白了。又等幾分鐘,車到,司機一個勁的道歉,態度非常之好;再好,心中不爽就是不爽。

上車,出發去目的地。這該一路順心了吧?還真不是。

剛啟程幾分鐘,司機一直在道歉讓我等久了,訴說著為啥會弄錯地方……雖不想再糾纏這個事情,他一直念叨,念叨的那個煩啊。

這還沒完,在後面的行程中,進個主路,司機問:要不要進主路?看前面有點堵,司機又問:要不要走下輔路?

不都是明擺著的事情么?作為行走江湖的專業計程車司機,怎麼開車,自然你決定;怎麼走,我沒其他異議的話,你參考著導航,也自己決定就好了,幹嘛一直問我呢?

一直到下車,這位司機還跟我道歉,服務態度確實好;車開的也算穩妥,到地方的時間也很快,可是我始終就覺得這司機的專業能力不怎麼樣。

雖然最終並沒有在APP上給他差評,但是「沒什麼能力」的印象已經留下了。

### (2)

職場當中,至少有那麼兩類人,他們在接到一個任務的時候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一種人是很有主見的那種,接到任務之後,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把任務搞定。

整個過程總,可能都不需要上司做任何的指導,極端一點的是也可能不跟上司做任何資源、進度上的彙報。上司只在任務結束的時候,得到一個結果,結果可能會很不錯。

另一種人是沒有什麼主見,拿到任務之後,就會詢問上司的意見。在任務執行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徵求上司的意見,尤其是那種上司還參與其中的任務。

比如組織一個上司會參與的會議或培訓,為了照顧上司的感受,或者體現上司的重要性,就會每次在需要決策的時候就請教上司。上司是會知道所有的任務進展,但是給人的疑惑是,這事情究竟是誰負責的呢?

前一種人,很多上司會喜歡用,因為省心。但沒有進度性的彙報,風險會高一些。如果能夠既有自己的主見,又能把控好給上司彙報的那個度,就很容易上司的得力幹將。

後一種人,很多時候能力也還不錯,甚至很好,可是上司並不會喜歡用。

原因之一在於給人看起來沒有主見,產生沒有能力的偏見。原因之二在於看起來,隨時都在請教上司、照顧上司的感受,實際上,上司也會被TA弄的很煩;因為上司會覺得:這事情本來就是你負責的事情,你要承擔起來;你讓我配合你,你得明確出來你要怎麼干;你這麼來請教我怎麼辦,弄的我完全不知道你要怎麼干,你要走什麼方向。

你看,我上面遇到的那位計程車司機,就屬於這第二種人。你說他有能力吧?他肯定是有的。他知道我要去哪裡,知道怎麼去,肯定會有他的想法的。但是,他為人和善、服務周到,照顧到我的感受,就要詢問我的意見,並遵循我的意見。這樣才算是更好的為客戶服務了,不是么?還真不是!

類似計程車,掌握路況,選擇合適的道路,把客人平安快速的送達地點,這是你的專業範疇。你要有你自己的專業判斷,而後在大方向上徵求客戶的意見,這就夠了。剩下的,你要拿出你的專業能力,做出來你專業的成果,這才是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不然,你總是動輒徵求客戶的意見,你的專業性如何體現?你遵循了客戶的意見,整個事情做雜了,究竟是誰的責任呢?客戶的責任?客戶肯定不會接受,結果是判定你沒有能力!你的責任?確實是你的責任,結果還是你沒有能力!

這麼說,有些人可能不認可:細心為客戶服務,還有錯了么?細心為客戶服務,自然沒有錯。只不過不能細心到沒有自己的主見,什麼都聽客戶的意見。哪怕要客戶給你意見,你也要有自己明確的主見和方向,不然你自己不知道往哪裡走,客戶也弄不清楚你想幹什麼,你混亂,客戶也混亂,結果客戶對你的印象自然是服務不好。

### (3)

一個人,沒有主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心態呢?我其實很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就跟那位計程車司機一樣,為什麼會總是詢問我的意見?怕服務不周到,我給他差評?給個差評又能如何呢?或者怕我對他有不好的評價?或者怕我直接對他抱怨或發生衝突?

問題是,這些個有什麼好怕的呢?這些個不好的事情,就算髮生了,對他又有多大的影響呢?

就要到我去的地點之前,計程車走在路上,剛過一個輔路路口,我說:「前面右拐。」司機馬上踩剎車,問:「要拐這個路口么?」確實,從這個輔路口拐過去更好,但我一看,車身都已經過了路口,就說:「沒關係,前面右拐也行。」心裡卻想:「唉,這都錯過路口了,哪還能拐啊?錯過了就錯過了,磨嘰個什麼勁!走錯了沒啥大不了,磨嘰就太煩人了!」

也許這位司機很在乎我這個客戶的感受,可真的是在乎客戶的感受么?還是在乎他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有什麼好在乎的呢?

這件事情,你只要抓住了核心,把核心的部分做好,這就足夠了。細節方面出現一些瑕疵,沒什麼大不了的,多數人也未必那麼在意的。你開計程車,把我安全快速的送到了我要去的地方,這是核心的。至於是不是走了我心目中的路線,無關緊要。

很多時候,你越是在乎別人感受,你越是無法獲得別人的好評;你越是謹小慎微,關注每一個細節,你整個事情都可能做得不夠好。你只有表現出你自己的風格特色,堅持自己的主見,做好最為核心的事情,別人才可能會更加認可你。


比較大型的公司,很多崗位比較忌諱新員工太有主見,尤其是應屆生,他們需要的是符合該崗位職責的人,做前人既定好的工作,能起到承接和流轉功能,如果你做到了需要決策的崗位,可以發揮,但一般這種崗位的人都是相當有工作經驗,提出來的思路會和應屆生很不相同。

如果是創業型的小公司,新員工可以有自己的主見,但是前提是你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你的意見別人能採納,但應屆生往往思想很幼稚,如果提出的意見沒有很快採納或是被消極對待,那麼就不要太主動了,再繼續下去可能老闆要開人了。


要麼你能忍得了,要麼趕緊走人


不能違法,誰讓你違法,你就讓他吃蒼蠅


保持在一個公司內某個領域或某一方面的不可代替性,你就不會有這個困擾


我覺得職場需要有主見,如果不發表意見,在職場中就會是沉默的,合理髮表自己的意見,同時又有自己的主見。


前兩天剛參加校招聘 然後也是沒被認同 理由也是太有主見

的那個她就是說我


誠邀。

其實沒有對於錯的,在軟體開發里有類似樓主的這種方式,在XP(eXtreme Programming 極限編程)理論中,定義為結對編程。程序編的不那麼容易出BUG,而且代碼也寫得更為優雅和緊湊。

關於結對編程,發現了一些新的受益之處。首先,它可以促進參與項目的程序員自身的提高,一對程序員工作的時候,水平較低的一方會潛移默化地受水平略高的程序員影響,學到一些新的東西。而水平高的一方同樣因為不斷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整理了自己的思路。

但是對於初入職場的人來說,根本沒有對工作有一個特別清晰、系統的概念,只看到表面,沒看到工作的本質。

所以如果我是你的領導,我會對你這種要求滿足的,也不會有什麼異議及想法的,用實踐去檢測你自己的不足,然後更好的上路。


t題主你那不叫主動性,叫「自以為是」,你在公司里要主動性啊!前輩的手抬一下,你趕快就去倒杯水放到她手裡,這是不是主動性?她需要什麼你給她什麼,這樣的主動性人人喜歡。沒這個能力,就老老實實地聽話,叫幹啥就幹啥,自己私底下偷學一點技術,實在沒人找你來救場,也有用。

特別是在這種重複簡單勞動的公司,不聽話恐怕是大忌諱。又不是創意研發類型的企業。

領導比較扯淡的是,她期望下面的人用起來跟她自己的手臂一樣。什麼意思呢?她一有念頭,還沒想好怎麼跟手下人說明白,手下人就幫她做好了。手臂最好不能亂動,也不能不動,每次都能撓到痒痒肉的地方,那便是最好的下屬。題主你屬於亂動的胳膊,比叫一下動一下的胳膊好不到哪裡去。


這事聽起來與有沒有主見沒什麼關係。

領導要求你做的事,你先做到、做好、做出極致來,再說什麼創新。

現在的問題是,勾線你認為簡單,但達到領導要求了嗎?超出預期了嗎?

你肯定認為勾線這工作貌似浪費了你的才華,就跑去領導那裡拽拽的吧?心裡這麼想當然可以,但說出來的話、配套的表情要是讓人家不舒服,人家幹嘛遷就你?


別猴急,有道是悶聲發大財,對該積極的領導積極,不該積極的自己看著辦,表態這種事還沒轉正急個啥


題主問得是 對與錯

那麼必然就需要一個標尺

站在公司的角度 那可能是錯的 因為他們公司不需要「太有主見的人」

但是我更希望題主 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

「一個不需要主見的公司,是不是自己想去的公司?」

我覺得如果你能回答出第二個問題 那麼對與錯 不再重要 你自己的選擇 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職場當中的虛情假意該如何分辨,怎麼知道同事們是真心待你?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是需要做好事,還是要堅持做喜歡的事?
初入職場,對未來充滿期待,作為過來人,有沒有一些心得送給我這個晚來的職場新人?
初入職場的新人,什麼行為或者話會讓老員工反感?
有多少人的工作是自己不熱愛的?

TAG:職場 | 新人 | 職場新人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