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有沒有經歷過君主制?僭主制?二者該怎麼區分?
君主制和僭主制雅典都經歷過。雖然看起來兩者都是一人獨裁的政治體制,但其實很好分。
1. 首先可以按年代分,雅典的君主制自經歷了青銅器晚期(約公元前1200年左右)泛希臘王政崩壞後,就徹底消亡了。自此之後,王政就再也沒有在雅典成功復辟過,除了希皮亞斯這個愣頭青之外,無論是貴族寡頭還是後來的民主當政,都沒有人想過要復辟君主制,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誰幹了就是和全邦國敵對,就算權勢滔天最後也絕對無人支持。所以,青銅之後雅典再無君王,之後的古典時期的雅典獨裁體制都是僭主制(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就只有庇西特拉圖他們一家子)。我個人將其稱為懶人分法,也不需要太深入地思考,歷史本身就自帶有簡化功能,一點都不難。
2. 按照性質分,這個稍微複雜一點。首先說說僭主這個詞,其實在中文裡很多人讀著都彆扭,因為這個名詞本來在漢語中就沒有,是從日本的西學體系中引進的。在西方語言中,僭主這個概念出現最早出現在呂底亞語,後來被希臘化做τ?ραννο?。在呂底亞語中,本意為「主人,領主」。而且其權力定位有著明確的家族延續傳統。
以下是對原文中史學家希羅多德,在闡述呂底亞國史時,使用該辭彙時的一些摘錄:? δ? ?γεμον?η ο?τω περι?λθε, ?ο?σα ?ρακλειδ?ων, ?? τ? γ?νο? τ? Κρο?σου, καλεομ?νου? δ? Μερμν?δα?. ?ν Κανδα?λη?, τ?ν ο? ?λληνε? Μυρσ?λον ?νομ?ζουσι, τ?ραννο? Σαρδ?ων, ?π?γονο? δ? ?λκα?ου το? ?ρακ?ο?. (Hdt. 1, 7.)
(王國的統治權是這樣從赫拉克勒斯王朝傳承到克洛伊索斯的墨倫那達斯家族的。首先是康達奧勒斯,阿勒凱斯與赫拉克勒斯的後裔,希臘人稱呼他為密西羅斯,是為薩迪斯(呂底亞的都城)之主(τ?ραννο?)。)
Κρο?σο? ?ν Λυδ?? μ?ν γ?νο?, πα?? δ? ?λυ?ττε?, τ?ραννο? δ? ?θν?ων τ?ν ?ντ?? ?λυο? ποταμο?. (Hdt. 1, 6.)
(克洛伊索斯是呂底亞人出身,阿律阿鐵斯的兒子,哈律斯河以西所有種族的共主/統治者。)
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康達奧勒斯最後是因為故意要讓自己的侍衛巨吉斯窺探自己王后的更衣而激怒了她。最後,王后抓住了巨吉斯的把柄,策反了巨吉斯並慫恿他刺殺了康達奧勒斯,而後讓巨吉斯娶了自己而後成為了呂底亞國王,也就是克洛伊索斯的先祖,墨倫那達斯王朝一系的開創者。
如果按照希臘人的那一套邏輯來辯證的話,僭主是通過不正當手段,越過邦民意志,而成為統治者的。這條定律在巨吉斯身上可以套用,但克洛伊索斯就完全是子承父業,從父親阿律阿鐵斯手裡接過國家的,這不能說是通過不正當手段。退一萬步講,如果我們把克洛伊索斯所在的墨倫那達斯王朝一脈的都打為叛黨,宣稱克洛伊索斯的王位不合法因為其先祖的所作所為。那麼康達奧勒斯的稱號,為何希羅多德也要用τ?ραννο?來描述呢?
康達奧勒斯的祖先是Heracleidai,也就是在黑暗時期入侵小亞細亞的多利安人,可以說是外來入侵者,但是他們依然協同呂底亞人推翻了盤踞小亞細亞百年之久的克里米亞游牧民族,建立了呂底亞人自己的國度。其統治權完全得到邦民擁護,巨吉斯刺死康達奧勒斯時,舉國憤慨,很多邦民都自發武裝,願為君上復仇。最後巨吉斯是通過讓德爾菲預言的干涉才平息了邦民的怒火。所以說康達奧勒斯越過邦民意志掌權,邏輯也不成立。所以,τ?ραννο?一詞在呂底亞語中,包括在小亞細亞文化並沒有負面意味,他只是象徵一個通過家族譜系來延續統治的集權統治者。希羅多德本人對於集權是不排斥的,這一點從他積極描述了波斯大流士一世定國時可以體現出來。
而希羅多德在描述克洛伊索斯的使者與德爾菲交涉時,他對克洛伊索斯的身份描述是:Κρο?σο? ? Λυδ?ν τε κα? ?λλων ?θν?ων βασιλε??. (Hdt. 1, 53.)
(克洛伊索斯,呂底亞人和其他種族的國王。)
在此,希羅多德對克洛伊索斯的稱呼又成了βασιλε??——國王。可見,克洛伊索斯本身在呂底亞王國實行的君主制,但其本身又兼職了τ?ραννο?,表明其國內的統治是由自己的墨倫那達斯家族譜系來延續的,就如同康達奧勒斯的克拉克勒斯家族一樣。這就是小亞細亞古典時期君主集權的政治模式。
所以,τ?ραννο?在真正本意是一元化個人集權的譜代延續,而不是其是否越過了邦國人民的意願。希羅多德在用這個辭彙來描述庇西特拉圖的時候,就揭露了「僭主統治」的真正傳統,就是他的統治會在某種程度上通過他的譜系延續。最後,庇西特拉圖的兒子希皮亞斯就是這樣把權力從父親手裡接過來,欲圖開創「雅典的呂底亞模式」。但因其最後將權力過度中心化,私有化,行事剛愎自用,貪權自私,最後成為了?δι?δη?,即孤家寡人(英語的idiot就是由這個詞發源而來,individual也跟其有關聯,本意為私人。希臘人的認知觀中,將個人事物保密私有是非常愚蠢與負面的行為,與公眾分享,參與到公眾政治中才是正確的路子),被雅典人民粉碎,所以其結論變成了廣義上的「因越過全體人民意願而開創的個人統治」,是為「僭越」,所以有了「僭主」之稱。
其實,在庇西特拉圖第三次奪權的時候,雅典城內已經有不少人支持他了。按照希羅多德的原話:?ν δ? το?τ? τ? χ?ρ? σφι στρατοπεδευομ?νοισι ο? τε ?κ το? ?στεο? στασι?ται ?π?καοντο, ?λλοι τε ?κ τ?ν δ?μων προσ?ρρεον, το?σι ? τυρανν?? πρ? ?λευθερ?η? ?ν ?σπαστ?τερον. (Hdt, 1, 62.)
(當他們(指庇西特拉圖的軍隊)正在紮營的時候,一群從雅典城裡來的支持者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來自其餘地方的人們也蜂擁而至,因為他們歡迎「僭主/獨裁」勝過自由。)
更何況,庇西特拉圖前兩次奪權失敗後,將他趕出雅典城的主力,還是城內的貴族勢力。因為庇西特拉圖的奪權將改變城邦內部的資源分享體系,讓世家大族蒙受重大損失。但這與雅典的普通公民利益沒有根本性衝突,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契合。
彼時的雅典城內,依然還是貴族的天下,雖然梭侖改革為下層人民打開了上升的階梯,其對於雅典的意義,便如同隋文開科舉之於華夏。其功勛燦爛耀眼的同時,得罪的人數可想而知!因此施行了政策之後,最後梭侖也不得不離開了雅典。按照希羅多德的來說,他是「不想親手廢除自己一手制定的政策」(?να δ? μ? τινα τ?ν ν?μων ?ναγκασθ? λ?σαι τ?ν ?θετο)。可見彼時雅典的政治主體依然還是貴族之間的利益交換與妥協,梭侖不是楊堅,對國家沒有絕對控制力,其手中作為執政官的力量依然無法在撼動龐大的貴族勢力。從他們手裡奪權,需要一個更有魄力,行事更為果敢犀利的人物來才行。
庇西特拉圖就是這麼一個角色。他「奪」的是貴族手裡的特權,剝奪的是他們仰仗著家大業大對商人開展不公平競爭的「自由」。因此,他的支持者才會喊出「要獨裁不要自由」。他們渴望的是這種貴族性質的特權被打破後,從廢墟中誕生的公平。最後,他的行徑卻被稱為「僭越」,這其中,政治概念的模糊起了很大因素。貴族在政治身份上來說,依然還是雅典公民。他們的財產與個人權力也應該受到邦國法律保護。在這一點上,庇西特拉圖還真就奪了「公民」的權利。
所以,τ?ραννο?做為這樣一個概念,在起初,其之僭,僭越的不是全體邦民的意願,而是邦國內部不願意舊的體系被打破的那一些人。庇西特拉圖的功業,其源自於支持他的人民,其上位後出台的政策也使大量雅典邦民受益。其統治意義非常積極,但轉折點就是權力的延續。希皮亞斯遵循了τ?ραννο?的本意,也就家族式王朝的合法延續,認為自己的權力就是理所應得的,這其中沒有民眾什麼事。所以,是他自己挖塌了自己的統治基台,把自己從一個「僭主」變為了一個君主。
這個轉變,恰恰就是君主制和僭主制的最大區別。君主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君主本身就是統治階層的最高級,不應該向任何人低頭妥協。在君主眼裡,無論貴族還是平民,只有順從和造反兩種區別,他需要的是臣民,不是有自主意願的邦民。僭主雖然也是一元化統治者,但他卻需要對民眾負責,並且打擊貴族勢力。希皮亞斯將自己與平民階層分離開來,將自己定義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統治者」時,他的角色,已經不再是僭主,而是君主了。而且希皮亞斯更是通過庇西特拉圖給他留下的集權體系,將自己的私慾極限擴大,將君主體制中的負面完全地暴露了出來。因此才被冠以「暴君」之名,廣受批判。但在這裡,τ?ραννο?作為僭主的最初目的已經被完全背離了。
所以綜上。僭主τ?ραννο?這個概念在一開始,並沒有負面的含義。他只是單一地指向一個以家族譜系來延續統治的集權人物。希羅多德在描繪庇西特拉圖的形象時,也沒有對其進行特地抹黑。反而將其的統治頭銜,與呂底亞人的頭銜串聯在一起。體現了,亞細亞體制通過庇西特拉圖後,在希臘世界的應用。但在τυρανν??這個體制進入到雅典的地緣政治環境後,其就被賦予了聯合中下層民眾打擊貴族的使命。庇西特拉圖奪位成功後,τ?ραννο?本身做為可延續的家族統治傳統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但最後,依然是受地緣政治影響,中央集權條件不夠充分,再加上希皮亞斯本人倒行逆施,從而將τυρανν??在希臘的使命感完全抹滅。自此後,便成為了「通過不正當手段,操縱人民而最後篡取權力者」的代名詞。而經常用此項罪名來指控、彈劾權力過大之人的,依然還是貴族階級。
τ?ραννο?的合法與不合法,取決於誰才是做解釋的那個人,或者……那一幫人。
線索……其實一直很清晰……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雅典歷史上確實存在過君主制和僭主制時期。
在邁錫尼文明時代,阿提卡地區的雅典居民分四個血緣部落,其中處於雅典城之內的部落首領具有較高的權威,被稱為是雅典的王者,負責處理統一的對外戰爭等事物。但王者對其他部落沒有直接管轄權。
歷史上一般把促進雅典城邦統一的運動歸功於傳說中的雅典第十任國王忒修斯(沒錯,就是在克里特迷宮裡殺死牛頭怪米諾陶諾斯那位)。
在普魯塔克(約公元46年-120年)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中有如下記載:
埃勾斯死後,忒修斯設想了一個奇妙的計劃,他要把阿提卡的全部居民集中到一個城鎮,使他們成為同一個城市中的統一的人民。在此之前他們居住分散,很難聚集一地處理有關共同利益的事務,甚至彼此之間還時常發生齟齬和鬥毆。他逐個走訪所有的城鎮和部落,勸說他們接受自己的計劃。那些平民和窮人都迅速響應他的號召。對那些有權勢的人,忒修斯許諾建立一個沒有君王的政府——一個民主政府,他本人在其中只是繼續擔任戰爭指揮官和法律監護人,而在其他一切事務上人人都處於平等的地位。
於是忒修斯取消了各個城鎮里不同種類的地方政府、議事會和行政機構,在現在的雅典城的上城區建立統一的政府和議事會,他把這個城市命名為雅典。然後他根據自己的諾言,放棄了王權,著手建立政府。他這樣做是得到神的諭示的。但他並不容許由於人民蜂擁而至,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致使他的民主政體陷於混亂,於是他首先把市民分為三個等級:貴族、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委託貴族掌管宗教儀式、提供行政官員、宣講律法和解釋神的意志。對其他市民,他也賦予相應的特權以保持均勢。貴族地位最尊貴,農民貢獻最大,手工業者人數最多。亞里士多德說忒修斯是傾向民眾、放棄王權的第一人。
當代史學界一般認為古典時期的史學家把公元前10世紀到8世紀左右雅典的變革歸在了忒修斯一人名下。也就是在這段時期雅典完成了從氏族部落到城邦國家的過渡,貴族階層逐漸取得權力排擠王權,雅典的整體也過渡到貴族制時期,關於這段歷史在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也有所描述。
在雅典貴族制時期最重要的官員是執政官。執政官由元老院選舉貴族產生,卸任後也就進入元老院,人數從起初的一人增長為後期的九人,任期也從終生制逐步減少為後期的一年一任。題主問的是君主制和僭主制,所以這段歷史我就不細講了。
BC594年,梭倫當選為雅典的首席執政官,他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制度基礎和社會基礎,但到他卸任之後,黨派之爭卻使雅典陷入混亂。
BC560年,庇西斯特拉圖發動政變,建立僭主政治。但庇西斯特拉圖保留了梭倫改革的大部分政策,並贊助文化,減少貴族權利,提高雅典人均生活水平,這一時期雅典實力急速上升,但庇西斯特拉圖剝奪了公民的政治權利,所有公事都由他裁決。
BC527年,庇西斯特拉圖去世,其子希庇阿斯繼承了他的僭主地位。與其父不同,希庇阿斯是一個十足的暴君。BC510年其統治被推翻,兩年後克里斯提尼通過公民大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雅典真正的民主政治才建立起來。
如果說君主制和僭主制的區別的話,僭主制是不依合法程序不經公民授權而僭取國家權力者,也就是僭取本由公民集體享有的政治權力,所以被視為違背常規與不合法的,其本質上等同於君主制。另外一般而言僭主制是專指希臘城邦的。
維基百科裡一段話能很好的說明君主制和僭主制的不同:
僭主和君主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僭主與君主最大的不同在於君主權位得自於傳統上公認的傳承規則,即使是一個天資平庸君主,他也無需額外的粉飾與包裝,因為他與他的臣民很清楚,他就是君主;君主制權力體制是一種經歷時間的修正和被習俗軟化的制度,使人更易於歸順,因而最大程度地抑制野心家對權力的窺視。而僭主制權力既沒有歷史的傳統也得不到民眾的認可,所以為讓他的臣民服從他來路不明的權威,為證明他配得上享有等同於君主的資格,他就無休無止地需要殘酷的殺戮和需要不斷的造神運動來維持民眾對他們頂禮膜拜。亞里士多德認為僭主制是君主制「邪惡變體」,它以追求局部的特殊利益為目的,因而是一種不正當統治類型。僭主盜用自由名義,又以專橫權力褻瀆自由。僭主永遠感覺不到權位安全,因此他絕不能給國家與人民帶來安全,僭主永遠對未來充滿恐懼,因此他統治必然讓國家和人民也充滿恐懼。所以貢斯當說:「如果說在專制統治下人們還擁有沉默權利,那麽在僭主政治下人們連沉默的權利都喪失殆盡,僭主政治不僅摧殘人身體,而且還侵入人靈魂的最深處,迫使他對自己良心撒謊,從而剝奪被壓迫者最後一點安慰」。
所以說君主制和僭主制雖然在其統治上的本質相同,但卻存在權力來源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別。
如果您對雅典政治的歷史感興趣的話,建議閱讀亞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雅典人——愛奧尼亞人——沒有經歷過王政時代或是君主國。
雅典共和之前是荷馬時代,前1200~前800是原始社會。再之前是麥錫尼時代的古希臘人,可能是王政,所謂的君主國,但是這與雅典人沒多大關係。古希臘人和雅典人——愛奧尼亞人——是兩個民族,後者可能消滅前者,由於後者沒有王政只是原始社會,所以前者被消滅了以後該地區就退回到原始社會。
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說雅典人結束了王政時代吧?因為前者是什麼制度和後來者雅典人並沒有什麼關係。推薦閱讀:
※在清末闖關東以前一直人煙稀少的黑龍江流域為何在唐代會出現繁榮的渤海國?
※古代民族在繼承時採用分家還是長子繼承的模式,這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歷史上曾經繁華的都市為什麼如今會沒落,發展不起來,譬如揚州?
※假如官員全部由女人擔任,世界會怎麼樣?
※陝西有哪些不出名但是很珍貴的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