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春節前後樓市的猛烈上漲?
如何看待2016春節前後樓市的猛烈上漲?
不限於一線城市全國城市房價排行榜,中國各地房價均價排名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哦,很多人都寫過很棒的回答啊,我看到的最專業的一篇是:這輪樓市上漲的本質:為了掩護30萬億地方債轉移。
文章大致如下,原作者/原上草:很多預言房價要暴跌的經濟專家,面對節節攀升的樓市,都成了炮灰和先烈,比如中國社科院的那個易憲容,五六年前,就通過晚上觀察居民區的亮燈率來判斷中國樓市過剩,預言房價要大跌,結果現在都被罵得不敢出來說話了。
像易憲容這樣的經濟學家,自己在京城有別墅還出來預警樓市泡沫的,算是有點良知,最可恨的是那些說假話的經濟學家,比如瑞信某姓陶的首席經濟分析師,面對中國經濟不斷下行的現狀,竟然不言不慚地說是因為中國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這是典型的為了取悅主政者而說假話了。稍微用屁股想想都知道,面對一個一半以上人口是農民,城鎮化率只有50%多,經濟增長只能靠蓋樓來拉動的經濟體,你跟我說這是「後工業化時代」?你不能因為其他工業生產和出口企業都斷崖式下跌了,都死得差不多了,留下一點居民消費、網路購物和服務業,比重被動地超過了50%,就說轉型成功了,就說我們是「後工業社會了」,這是自欺欺人。做經濟學家預測錯了沒關係,但不能厚著臉皮說假話。
繼續回到樓市這個話題上。儘管很多唱空樓市的專家都不敢出來說話了,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中國房子經過這麼多年的跨越式發展確實過剩了,現在不管媒體還是官方,習慣用7億平米來概括當下的樓市存貨,但按照北師大教授鍾偉的測算,這嚴重低估了樓市的庫存,因為這7億平米僅是待售面積,如果再加上商品房之外的保障房,公用建築和單位自建等,那麼面積可能超過80億平米,僅商品房在建和待售就超過50億平米。
按照2015年全國銷售面積10億多平米算,這些庫存要5-7年才能消化掉。
既然房產庫存這麼龐大,中央政府也在不斷強調房產去庫存,那為何房價一直降不下來呢?即使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絲毫未有鬆動跡象。學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應該還記得有這麼一個場景,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時,資本家寧可把牛奶倒進水溝,也不讓那些窮人喝到便宜和免費的牛奶,這是資本家的本性決定的。中國的地產商比資本主義的資本家更加「為富不仁」,反正錢是銀行的,地是抵押的,蓋房的錢是欠著民工的,要死一起死,反正就是捂著不降價。
買房者不買,賣房者不降 ,房產銷量持續低迷,房價居高不小,這樣的僵持狀態大概持續了2014-2015年的2年,庫存去不了,土地賣不掉,這時,政府著急了,必須出大招,一方面讓讓房價穩中有升,一方面刺激買房者要趕緊動手買房,於是有了2016年年初的首付比例下降,稅費下降,央媽放水等措施。於是我們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房價的爆髮式上漲。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表象背後的決策邏輯是什麼?我們必須搞清楚才不至於霧裡看花。草哥不想去預測房價接下來是漲是跌,「泡沫之後必然破裂,沒有永遠上漲的價格」,「東京香港房價泡沫破滅了,所以上海北京房價必須破滅」,這樣的鬼話誰都會說,但沒有任何意義,就像大家都會說「人總會死的」沒有意義一樣,關鍵在於你要知道某個人什麼時間會死,那才牛X,那你就是先知了。
草哥沒有做先知的天賦,所以只能從經濟常識和決策者的邏輯來判斷這輪房價上漲的本質。在中國,任何一個大的經濟事件和經濟現象背後,都有老大哥的身影,都會體現老大哥的意圖和意志,相對市場,老大哥掌握的資源動員能力實在太多太豐富了。2015年的那輪5000點的牛市,就是因為老大哥想藉助資本市場,拉升資產價格,以達到振興實體經濟和拉動GDP的目的,但結果失敗了。這也說明一個道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雖然老大哥的資源動員能力很強大,但也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成的。
老大哥為何要在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的這個時候發動這輪房價上漲呢?說到底還是因為整個經濟系統和金融系統的風險馬上要爆發了。經濟方面,PPI連續經歷48個月的斷崖式下跌;佔GDP三分之一的外貿出口基本沒有了,甚至成了負數;大部分製造業工廠都關閉,鋼鐵、化工、水泥等重化工業基本全軍覆滅;消費在勉強地支撐著,但這只是人們維持基本的生存所必需,隨著經濟的下滑,消費早晚也會下跌的。
經濟方面的下滑必然傳導到金融系統,而金融系統的最大危機,不在股市,不在居民住房貸款,也不在企業貸款,而在地方政府債務。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數據和估算,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大概是30萬億左右,這還只是審計數據,而不是財務意義上的數據,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到底有多大,只有天知道。這是一個黑洞,也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旦處理不當,真有可能爆發系統性風險。除了政府信譽受損之外,整個銀行系統都可能崩潰。
而且,這些地方債務90%以上是以政府財政收入信用,或以相應資產收益作為擔保或抵押的形式存在,融資對象是銀行、信託、證券、保險等機構。融資渠道包括融資平台貸款、信託融資、城投債等。在平台貸監管收緊後,一些地方變相融資的行為愈演愈烈,不少地方通過信託貸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發行理財產品、墊資施工等方式變相融資。
如何化解這些風險呢?當時決策者有幾種設想,一種是央行直接出錢購買地方政府的債務,印鈔票給銀行。毫無疑問,這就是赤裸裸的量化寬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第二種方案是地方政府和銀行商量,債務延期。但延期並不利於債務總量的控制,也許債務會越滾越大,這個方案也被否決;第三種方案就是債務置換,發新債,還舊債,但是時限拉長,利息降低。
現在走的就是第三種方案,2015年的債務置換還比較順利,一些銀行因為第一次跟地方政府過招,都比較聽話。但隨著債務置換規模越來越大,銀行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也進一步升級。財政部要求2016年地方債置換與新增規模將達到6萬億,三季度前完成置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提前置換,可以全部置換。一些地方這些樂了,趕緊把以前五花八門的債務都拿來置換。
但銀行也不是傻瓜啊,很多都是上市公司,它們也有利潤和績效考核啊。這時,銀行反應過來了,你地方政府這是得寸進尺啊,你違約在先,還不了債務,現在還出個主意要換成利息更低,期限更長的,而且逐漸置換還不行,要求超額提前置換,那我銀行肯定不幹啊。於是,很多銀行在跟地方政府博弈過程中,協商說,你不要置換了,還是給你延期吧,利息還是按照原來的。通過條款設計,恩威並用,讓地方政府選擇延期而非置換,銀行其實想走的是第二種方案。
眼看房地產不行了,土地賣不出去了,財政稅收逐年下滑,債務成本越來越高,銀行又不想債務置換了,這時,地方政府快扛不住了,再僵持下去也不行啊。要知道,95%的省會直轄市是靠土地償地方債的,一大半的債務要靠土地財政來償還。為了讓債務置換順利推進,為了讓整個風險地雷不被引爆,有高人出了一計:貨幣放水,拉高或穩定資產價格,營造債務置換的寬鬆環境。
接下來就是我們看到的,1月新增貸款2.51萬億,創歷史新高,大部分進入地產和投資領域;緊接著房貸首付比例下降,交易稅費下降;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房價大漲。
降低首付其實就相當於增加槓桿,為什麼在宏觀層面降槓桿、去產能、去庫存的形勢下,要讓房地產提高槓桿呢?從周小川在G20上海財長會議上支持房產貸款提高槓桿的表態中,你聽出了其言外之意嗎?
在整個銀行貸款中,房貸是最優質的資產,壞賬率最低,這說明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守信用的,他們寧可省吃儉用,整天吃速食麵,都不願意拖欠銀行的欠款。操盤者想來想去,只有這塊可以用來提高一下槓桿了,於是就各種救市措施紛紛出台。
但我們應該看明白,這次救市,救的不是房地產,而是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的30萬億債務,是政府的信譽和中國整個金融系統。只有房產價格上升了,其他資產價格也跟著上升或保持穩定,抵押品的估價也上升了,政府的土地好賣了,財政稅收也上升了,跟銀行的議價能力就上升了,債務置換也就順利了。
很多地方政府的身家性命,都取決於房地產價格,房價一旦下跌,意味著土地價格和其他資產價格也一併下跌,土地賣不出去,抵押品價格下跌,這會導致政府信用違約,銀行逼債。接下來的後果大家可以想像,地方政府一旦違約,將紛紛成為被告,信用掃地,這一現象政府願意看到嗎?
有個段子很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經濟的這種尷尬:過去24個月里,我們把美利堅曾經奏效的救世良方挨個體驗了一遍:1: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刺激需求;2:馬歇爾計劃的一帶一路;3:柯林頓的互聯網加萬眾創新;4: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5:里根的供給側改革,哦還有熔斷制;最後又回到我們熟悉而且的房地產拉動經濟上……
只不過,老大哥的這一如意算盤,被市場充分利用了,一些房地產中介不惜做起了房產做市商的事情,搭建金融平台,勾結一些企業,通過拉高房價向銀行騙取低息貸款,以緩解資金壓力,你政府敢放3倍的槓桿,我就敢放到5倍、10倍,結果是促使房價迅速拉高。這一結果顯然是老大哥不願意看到的,因為任何瘋牛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斷崖式下跌,中國經濟能承受得了嗎??
我自己也寫過一篇:
鏈接:紀念任志強與鏈家:一對好搭檔 - 煮歷史品金融(笨虎說理財)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任大炮的微博被封殺,鏈家地產被調查,這是一對好搭檔同時落難的故事。
任大炮的房價理論4個字足以概括,就是「只漲不跌」;至於為什麼只漲不跌,是因為房子附著了稀缺的資源:教育、醫療、交通等等。
這話說的真好。可是再仔細想想,世界上哪裡的房子不是附著了稀缺的資源呀?然而哪裡的房子是只漲不跌的呢?
香港的人口密度大不大?走在街上都人貼人了,到現在許多香港本地居民都只能蝸居,你說「剛需」大不大?香港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豐不豐富?那樣一個彈丸之地又住著多少富豪?
按照大炮的理論,香港的房子怎麼可能跌呢?可就在1997年金融危機後,香港房價暴跌了80%;現在香港的樓市又開始萎靡了,機構預計到2017年將下跌27%。
還有個例子,日本東京。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都超過北京的5倍,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可謂極其豐富,地鐵網路四通八達;當年東京的房地產價格一度都可以買下美國了,可是從上世紀90年代起卻連續下跌了20多年,幾代人被破裂的泡沫拖累。
可見任大炮的「只漲不跌論」是歪理,可是這樣的歪理,為什麼一次次預言成功,從而使眾多本來罵他的人,逐漸都變成了他的粉絲呢?
這就要靠大炮的好搭檔之一:鏈家地產來幫忙完成了。
之前笨虎在文章揭穿中國高房價的兩大謊言 真相只有一個!中已經說過,中國高房價最大的真兇是:過多的卻又嚴重分配不均的錢。
在收入分配格局中處於不利位置的群體,想要買房就只能藉助槓桿的力量;房價和收入背離的越厲害,這個槓桿就要加的越大。而寬鬆的貨幣環境是這一切的前提。
過去我們以為主要是銀行在做這件事,現在發現,原來鏈家也參與其中。比如買一套450萬的房子,原來我需要首付135萬,加上各種稅費,怎麼也要準備160-180萬元,才能買房,如果算上裝修成本,可能至少要準備200萬才有底氣去買。
現在通過鏈家提供的金融服務,你可能只要準備100萬就行了。剩下的鏈家給你墊上,交易費用貸款,裝修也貸款,總之投資者相當於從2-3倍槓桿,一下放大到了5-6倍槓桿。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個過程伴隨的是系統性風險的數倍放大。
猶記得幾年前,有人曝光任志強在鏈家一下子賣出十幾套房產套現,鏈家地產的董事長趕緊跑出來幫任大炮闢謠說是同名同姓而已;可是哪有這麼巧,都在北京,這個任志強的哥哥也叫任志剛,還都是干房地產開發的?
不管這事的真假,任大炮和鏈家的好搭檔關係都顯而易見。大炮負責蓋房子和講故事,鏈家就負責給本來買不起的加槓桿,坐享分成。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消息:胡潤排行榜上北京的超級富豪數量從2014年的68位,激增到了2015年的100位。在經濟不好的2015年,這32位是從哪兒冒出來的?胡潤的說法是,主要發生在2015年6月前中國股市暴漲的階段。
可見,隨後的股市崩盤,並沒有吞噬這些人的財富,他們應該是提前撤出了。現在的樓市,和去年此時的股市,又有幾分相似呢?
-----------------------------------------------------------------
最新的更新:5.30
作者:笨虎
鏈接:這次,樓市真的要轉向了! - 笨虎的財經評書 - 知乎專欄今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784元,大幅下調294點,創下2011年2月以來的最低記錄。
去年年底即有不少金融機構曾預測到2016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貶值5%左右;笨虎也認同這個判斷,所以曾經鼓勵大家多配置美元資產。
然而,今年年初中國金融主管部門發起了強有力的匯率保衛戰,在市場上拋售美元買入人民幣;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成功穩定住了人民幣匯率。
你看,這就是市場預期的力量;因為中國擁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任何人難以與之抗衡;所以一旦對手看到中國央行要出手穩定匯率,就只能撤退或站到同一戰壕,不然彈藥都會打水漂;強大的外儲使中國擁有了改變金融市場預期的能力。
但是,近期央行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上周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發文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為了刺激經濟不得不向市場注入了較多的流動性,但未來幾個月M2增速或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降。
央媽好像突然變成了一個羞答答的少女,不肯直接說貨幣政策要轉向,卻推脫去年年中M2的基數高;可是去年年中M2真的高么?
過去5年中國的M2增長率保持在13%左右。上圖是中國M2月度增速,可看出去年年中M2處於正常水平,去年年初的M2增速倒是異常偏低;而今年4月,M2的同比增幅已經回落到12.8%,如果比這個數字還要再明顯下降,未來央媽貨幣政策的取向就可想而知了。
而不再死守人民幣匯率就是一個重要的標誌。過去10年,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的外匯占款泛濫,構成了M2中非常大的一部分(沒看懂聽語音版哦)。
而就像笨虎此前多次說過的,如果說2008年以前中國的樓市還因為人口紅利而推動,2009年以後房價的瘋狂增長完全是一種貨幣現象,房價漲幅與M2增速也高度吻合:
今年年初央媽又放過一輪水,在天量信貸的刺激下M2增速也短時突破了14%,於是我們看到了又一輪的房價瘋漲。但這一輪的瘋漲已經和此前不同,呈現出「窮人進、富人出」的格局。據外媒報道中國有不少富豪已經賣房套現,增加在海外資產的配置。
如果央行確實下定決心轉變貨幣政策取向,是一件十分可喜可賀的事情,說明監管層終於已不在保金融泡沫/保實體經濟之間舉棋不定,或許他們已經意識到兩者皆得已不可能。慘淡的外貿數據或許有救了,但這次,樓市也許真的要轉向了。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分析比較粗淺或者有看不懂的部分,請關注笨虎微信公眾號煮歷史品金融(微信號pinjinrong)收聽內容更豐富的語音版本。
http://weixin.qq.com/r/EUPi_pjE68WUrdyZ9xYD (二維碼自動識別)
幾個原因吧。熱點城市土地供應保持低位,地價不斷被推高。股市低迷,利率下行,資產荒背景下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房產有保值及投資屬性。年初信貸放水,流動性脫韁。中長期來看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人口凈流入。但部分區域短期漲幅過大暗藏透支風險
繼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快速升溫後,三四線城市開始不甘寂寞。瀋陽推出了針對大學生和農民的房地產優惠政策,在可見的將來,其他人口凈流出的城市也會紛紛效仿。這其中的原因在於,火熱的一二線城市供給不足,存在大量庫存的三四線城市需求不足。正如中國實體經濟通縮,資產價格通脹一樣,房地產市場也同樣非常扭曲。三四線城市房價上不去的原因追根到底不過是在一個既面臨增長疲軟又充斥著激進補救措施的環境里,民眾和企業都變得不願投資在一個他們認為將入不敷支的未來里。而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量價齊漲的原因則是人們開始嘗試保護他們的資產,把他們的資金轉移至在歷史上被證明為擁有真正價值的硬資產里,例如黃金、白銀、大宗商品以及房地產。在他們所認為的必然的人民幣貶值來臨前,中國的有錢人正在盡其所能地把資金撤出中國。而資金外逃實際上對人民幣造成了下行壓力。那麼這些資金去了哪裡呢?問問那些溫哥華、紐約以及加州的房產經紀吧,問問那些香港或亞洲其他地方的黃金交易商吧。同樣的現象在幾年前也曾經在巴西上演,在避無可避的巴西貨幣貶值前把資金撤出。政府在過去幾年的改革嘗試最終沒能達成任何實際效果,這些激進的政策,包括負利率、廢除鈔票、量化寬鬆,均旨在降低貨幣的價值,迫使人們在手上的錢貶值前進行消費。這背後的假設是消費乃經濟增長的源頭。但與現實相反,這是一個充滿缺陷的謬論,就像認為喝水會導致口渴一樣本末倒置。因此,政府最後被迫回到老路上來,以恐慌逼迫剛需、改善的潛在需求。希望由此推動經濟體系資產負債表修復,無中生有製造流動性,繼而期望流動性為股市,實體經濟和消費造血,重啟中國經濟。(比特港滬港通股票大數據平台 境內外財經資訊兼聽則明,會發紅包的比特港股新聞大數據APP)在這個時刻,由於外匯管制從嚴,大量資金無法外流,一二線城市房地產成為一筐爛番茄里最好看的一個。而通過各種灰色黑色渠道掙扎著向外跑的資本則沒有太多選擇。金融市場波動性持續上升,美國加息後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資金不敢進入股票市場。所以我們看到大量避險資金進入美國國債,日本國債,境外房地產市場和大宗商品。這種現象本身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資金擔心未來疲軟的經濟,不肯投入產生效益的資產類別里,選擇進入相對安全保值但不產生任何經濟效益的不動產和國債黃金等。該行為本身將進一步將經濟往火坑裡推,周而復始,形成正反饋效應,進一步造成經濟失血和停滯。近期外媒報導了加拿大和澳洲兩個華人熱門移民國家房地產市場的冰火兩重天。正如我們在以前的文章里所說,投資者明知是泡沫,但是沒有其他選擇。
更多精彩獨家新聞文章,港股和境外投資大數據工具,請下載比特港股新聞APP:
http://210.3.136.150:443/?q=pub_iosappct=charles_zhihu
謝邀
節後房價猛漲,主要是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放假瘋漲,一是各種去庫存政策持續發力,需求積累出的結果,另一個就是媒體扒出的答案——配資炒房。
從叫停瀋陽的零首付半日游、到叫停首付貸,在我看來都是政策不得當,其中一線房價暴漲根源是「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政府去庫存「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已在此文講述,在此不在重複配資買房無錯 「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是禍首——眾籌買房什麼最重要? - 海外房產配置 - 知乎專欄
謝邀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狂暴的上漲不會持續很久,國家已經針對樓市出台了鼓勵買房的政策,現在一二線正在去庫存。政策去庫存引發的搶購潮,導致市場恐慌性上漲是不可持續的。包括二線當中南京、杭州這些發達城市的驚人上漲,也不可持續。總體一二線市場會在一段時間後恢復平穩。
這一輪北上廣深房價暴漲,政府背後操盤跡象明顯。在股市低迷已經失去吸納資金的效應之後,讓危險的貨幣洪流湧向房產並牢牢固定住,成為了政府的最佳選擇。放眼當下,除了房產,還有任何大宗消費可以起到吸納貨幣的作用嗎?
無論如何,讓超發的貨幣流向房產,最多讓老百姓罵街,但也僅僅罵罵而已,罵完反而要拚命去買。但是讓這些超發的貨幣進入流通領域,則後果不堪設想。百姓可以接受房產暴漲,但是如果柴米油鹽生活物資也暴漲,那百姓就不會只罵娘了(其實生活物資已經漲的離譜了,只是這種漲是在一個相當拉長的時間範圍內推進的,所以群眾有很長時間去適應,這歸功於全能政府強大的物價平準能力。)
但讓政府失望的是,這一輪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領漲並未帶來二三線城市的跟進,北上廣深市場再大,吸納功能終究有限;二三線城市,乃至廣大郊縣的房產庫存如果不能發揮作用,惡性通脹終不可避免。
當下的群眾心態,是人人都認為政府不敢讓房價跌,但這背後隱含的另一個邏輯,是人人都認為房價應該跌。前者是對政府的預估,後者是對市場的預估,所以房價的本質問題就是政府和市場的博弈---------但是歷史已經證明無數次,政府是打不贏市場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因此結論是房產近期不會降,更不會暴跌,特別是北上廣深,旗幟還要繼續扛下去。樓市分化成定局 火爆也只是個別城市 2016-03-01 09:34 星期二
對於國內的房地產樓市現在要分開來講,因為樓市分化格局已經成為必然。一線城市火爆到不行,都進入了存量房時代。而三四線城市還在為巨大的庫存而煩惱。
「分化時代」已成必然
連日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樓市「發燒」,成了坊間熱門話題。據報道,在上海,春節過後,突然上升的成交量讓各大房產交易中心不堪重負;深圳官方則三天內兩度對房價領漲全國問題作出回應;而南京房價衝破4萬大關,當地還緊急出台政策降溫,加大土地供應、調整拍地方式、嚴控捂盤惜售等「大招」密集「上線」。
多地樓市「發燒」,讓人驚呼房地產業再開啟瘋狂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樓市火爆並不具有普遍性,在一線城市及二線發達城市房價大幅飆升的同時,更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雖在樓市去庫存政策刺激下跌幅收窄,但其整體房價仍萎靡不振——國家統計局新近發布的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45個(以三、四線城市為主),而上漲的25個城市,主要就是一線和二線發達城市。
這也標誌著當下國內樓市的兩極分化格局,這種分化之嚴重,可以說,是自1994年房改以來之所未有。正如有業內人士說的,中國樓市正在上演罕見的「天文異象」:多地大旱,急需落雨,但雨卻落到澇區。
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是複合的
如央行降息、寬鬆信貸等對一線城市購房者心理預期的影響,還有熱錢的「避險性投資」,還有購房者跟漲不跟跌等。但這些均構不成導致房價漲跌的核心因素,也難以解釋當下樓市日趨擴大的分化態勢。
應該看到,同樣在宏觀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甚至在去庫存政策優勢更傾向於三、四線城市的情況下,一線城市和二線發達城市房價仍能夠屢創新高,三、四線城市難能止跌回升,關鍵原因就在於人口流動風向,而產業結構變遷則是導致人口流動的關鍵推手。由此視角觀察,就不難明白,當下樓市的兩極分化其實是種必然,而且將來或成常態,短期內很難消弭。
本質上,當下國內的樓市分化,是人口流動趨勢的反射,也是基於複雜發展格局的必然。這也構成了房地產去庫存面臨的「基本面」,對此社會也應有理性預期。對三、四線城市而言,在降價消化房地產「存量」外,顯然有必要加速轉型,也更徹底地打破城鄉間的壁壘、為人口流動提供完善公共服務。而對於眼下多地樓市火爆局面,也不宜採取過多行政性干預措施。shqianyy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房產樓市方面的資訊,可以看此天涯博客阿文發送_天涯博客
謝邀。但是我也不知道要如何評價啊都看傻眼了不是。住深圳關外五年了,現在才知道第一年才是我最富有的時候,因為當時我給得起首付……PS:深圳接壤的一些東莞鎮區,已經個個樓盤都開出兩萬多的價格了。個人覺得不是個好信號
我的計劃是回雲南老家自己蓋一樁小別墅,所以不看。
謝邀,離開這個市場很久了,沒什麼一手資料。總體來說信貸擴張,房價上漲幾乎是必然的。中國人沒什麼好的投資渠道,也沒有好的投資環境。
這讓我想起15年上半年的股市~
雖然我也在買房,但是我看到的是購買人群年齡的下降,等這一波人口紅利過去,估計會有大動作 ,而且也不遠了!我作為89年出生的人基本算是踩到尾巴上了,不過也沒辦法,如果不結婚可能還能挺幾年不買!再過幾年等95後出來買房的時候,消費人群的縮減根本不是階梯式的,而是斷崖。算是獨生政策的長期影響吧!
對於現在買房作為投資我表示中性態度,雖然我不看好房市,但是人民幣在加速貶值,不管國家承不承認,我個人都是這麼覺得,會不會突然有一天上演去年盧布危機誰也不知道!
說實話15年的股市讓我對國家沒什麼信心!瀉藥,感覺是和2015年股市一樣,加速趕頂到泡沫破裂。。。
不要在一個點上看價格的波動,而應該把幾年以來的價格趨勢聯繫起來看,這次的漲應該只是一次合理回歸而已。雖然貨幣學派的在技術理論層面更為豐富,比如貨幣寬鬆、匯率回調窗口等,但換個角度講,他們不過也是整個經濟趨勢指導下的產物——之所以推出如此的經濟政策,是因為經濟趨勢下只有這麼做,即使是有形之手也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姑娘們玩夠了歲數大了家裡逼的緊了而且願意結婚的也經常會加緊相親頻次的。
謝邀。利益相關。三套房。夫婦二人住別墅,省會有房,市區有房。其實仔細想想也三四百萬了。擱北京能買十平米了。嫌房價貴來我們園區嘛,幾百塊一平呢。我三十歲不到有二十萬一年,日子難道不舒服。我們園區的小老闆,賣水泥的,女兒94的,開賓利了,我看她跟幼兒園的似的。我仔細想一想,當年在北京念書時渴望的也是中科院,四環外四萬一平也害怕呢。其實北京中心啥樣,真沒去過。去年導師甲子,最感傷的是最愛的驢肉火燒搬走了,留校的師兄帶我去高級餐館吃火燒去了。瞧,其實我們也就這點出息。哪裡不是賺錢,在農村工作,你掙到錢了還帶動當地富了呢。
為了間接的去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逼迫近幾年新畢業的人才、有潛力的商戶流入三四線城市,這會:1、推動三四線城市去庫存。2、解決一線城市的環境交通等城市詬病。3、人才的流入有助於三四線甚至「五線」城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4、拉動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提升消費水平,進而提升生活幸福感,完美完成政府的脫貧承諾。可謂一箭多雕。按目前的形式,這是在十年內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瀉藥
樓市的猛漲事實上僅限於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省會城市原因很簡單因為資本抱團才能自保而猛漲的原因是一二月份為緩解流動困難繼續的放水資金無處可去自然抱團去樓市了實幹誤國,炒房興邦。
別讓熱錢外流!你們這些人啊,磨磨唧唧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賣東西,特別是價格大的東西,撇開少部分需求性的購買,漲才有人買,漲的多買的多,跌了只會觀望,因為都在等更低的價格。
房價上漲,直接原因是因為需求變大;需求變大,直接原因是因為百姓手裡有存款;首付下降,大多數百姓都負的起首付。全家人一起努力還貸款。有的父母都七老八十了還要幫兒子女兒還貸款。每月加上房貸,工資又不漲,大多公務員依然保持著幾十年如一日的低工資。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老百姓一旦有錢就想買房呢,不論是剛需還是投資,原因很簡答啊:戶籍制。如果沒有戶籍,老百姓不必要買房,尤其對於那些經濟算的比較合算的人,租房子也都是一個價錢甚至更便宜。但是!最最重要的是!沒有房子就沒有戶口,沒有戶口生了孩子怎麼辦?小孩上不了學!難道把小孩送回老家上學?那不成了留守兒童了嗎?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不論政府的意圖是什麼,我只知道這種政策會導致很多不合理的事情發生:為了買房假結婚;為了買房錢一屁股債;為了買房和愛的人分手;為了買房離開大城市,離開自己心愛的職業;為了買房欺騙別人;為了買房和親人反目成仇;為了買房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等等等等,都是對我們這些初出茅廬但是有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一記大大的耳光!說好的孝敬父母,讓父母安享晚年呢?變成了父母退休了還要去打工幫忙還巨額的房貸!說好的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呢?變成了成天為房貸發愁無心工作!我就想問問,這個社會是怎麼了?除了房子,沒有理想、沒有情懷、沒有真愛了嗎?一個國家的民生在哪裡?我們小老百姓該何去何從?我們未來的生活還有沒有光明?我們的父母還會不會為我們感到驕傲?我們的子女是不是一出生就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們還有沒有時間去愛人、去愛這個世界?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近期傳言的上海9月樓市限貸政策?
※為什麼經濟學家謝國忠等人一再唱衰中國樓市?
※如何看待房價降了,老業主房鬧現象?
※如何把房價給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