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索羅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觀點?


只看6.9%這個GDP總量增速數據,很容易霧裡看花。

剛好各地的經濟數據統計陸續出爐了,我們來結合這些數據,看看中國到底有沒有硬著陸。

就2015年的名義GDP增速(我更喜歡這個數據,看的更清楚,以下全是名義GDP數據),31個省市地區全部下滑了,不過下滑的情況差別很大,可謂冰火九重天。

首先是東北三省+華北三省(河北、山西、內蒙古)+西北三省(新疆、陝西、甘肅),這九個北方省份的增速全部在4%以下,並且有的省份陷入負增長區間,說是硬著陸並不為過。這些省份是中國主要的煤炭、石油、鋼鐵資源產出地,在目前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環境下,可以說早有定數。去年巴西、俄羅斯經濟都是負增長,貨幣匯率大幅貶值,環球同此涼熱。

鋼鐵、煤炭中國產量佔全球一半,主要是自己的問題。只要產能有效的淘汰個三成,馬上就能恢復盈利能力。因此未來如何,就看李博士改革的力度。

石油是全球性的過剩問題,中國減了沒用,還得美國、俄羅斯、中東一塊減才行。以目前的局勢來看,似乎誰都不願意減,都硬扛著,就看誰扛不住了。所以短時間內,完全看不到油價反彈的跡象。

不過依中國作為最大石油進口國的利益來說,油價越便宜越好,北方產油區也就只能委屈一下了,所以當局對這塊的改革,比較保守。說白了就是,用其他地方的利潤,補貼產油區,保證你不死,至於未來,就看各自非油產業的成長了。這註定是一場漫長的蛻變,轉型的時間估計以十年計。

其次是西南三省(貴州、西藏、重慶),增速仍然高高在上(10%-13%),這和當地的固投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有關。比如貴州,去年前11個月,固投同比增長2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他們和中國的其他地方似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貴州的固投中,軌道交通的投資最驚人,增速同比為46%。翻看了一下貴州的高鐵規劃,未來五年每年都將會有新線建成,市市通高鐵,上面似乎要將之打造成整個西南的交通樞紐。

這樣的大投入,要說持續性當然是可以懷疑的,不過在中國,什麼奇蹟都有可能。至少現在,要說他們硬著陸,鬼才信。

只看最高和最低的都不合理,因為中國經濟的主體,其實是東部和中部的廣大工業省份。只要這些地方不崩,那麼說硬著陸就是扯淡。

2015年,增速落在5%-9%區間的省份,有19個,包括從山東-河南以南的三分之二國土。正是他們相對較小的增速放緩幅度,使得中國經濟雖有風險,仍舊穩定。

進一步細分,這19個省份,又可以大致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增速放緩相對明顯的天津+中部內陸省份。

重工業時代的明星天津,在2015年終於開始墜落,增速由9.41%跌至5.19%,放緩了4個百分點。天津的危機,顯然是受到了去年那一場大爆炸的後遺症影響,不過就根源來說,仍是重工業的產能過剩。只不過與北方的單一礦業地區相比,天津的重工業結構更複雜,有大量的中間產品。與上遊資源相比,雖然也有過剩的風險,但是價格基本保持平穩。也因此,使得他避免了「斷崖式下跌」的危機。

中部內陸省份與天津所面臨的形勢是類似的,經濟主體同樣是服務於房地產的重工業。就目前來看,未來的幾年,由於勞動力人口的萎縮,房地產需求不足,重工業應該還會持續回落,離谷底還有一段距離。漫漫長夜,何處是盡頭?如果從人口增長的角度,結合產能出清的過程,起碼還需要3-5年的時間去化療。

第二類,是增速放緩處於中速區間的上海+江蘇、山東、福建。

上海增速5.96%,同比放緩3個百分點。按道理來說,去年股市大漲,上海應該是最受益的才對,放緩幅度這麼大,實在讓人驚訝。翻看上海的經濟數據,果然,三產表現還是不錯的,拖後腿的主要是工業。在四大一線城市中,上海擁有規模最龐大的重工業,然而在過去的一年,汽車銷量基本停滯,鋼鐵、造船、石化都嚴重下滑,正是這些行業的寒冬拖累了上海。

江蘇、山東、福建三省,就跟上海一樣,一邊是步履蹣跚的重工業,一邊是相對先進的消費品產業,比如山東的家電,江蘇的高端製造,福建的電子業,佔比都不小,這些產業擁有強大的出口競爭力,在危機重重中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

第三類,是抗打擊能力最強的北京+浙江、廣東,放緩幅度都在2個百分點以內,已經是處於止跌回穩的轉折點。

1,北京三產比例超過八成,已經是一個純服務業城市,基本不受重工業下滑的影響。

2,浙江民營經濟發達,代工佔比小,無重一身輕,電商紅利催化,影視產業發達,可以說風險都避開了,新興產業又捏在手裡,所以就轉型來說,可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廣東在所有省份中,擁有著最低的重工業比例和最高的科技產業比例。全國轉型看廣東,廣東轉型看東莞。東莞是中國世界工廠的核心,2008年開始轉型,經過8年的騰籠換鳥,終於到了驗收的季節。2015年,東莞的實際GDP逐季加速,第一季度6.7%,第二季度7.4%,第三季度7.9%,第四季度8%。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東莞蔚然成風的機器人工廠改造大潮,和大量深圳科技產業的遷入。與之對應,2015年廣東的外資流入在11年後再次超過江蘇,成為FDI第一省。

如無意外,新興產業佔比較大的北京、浙江、廣東在2016年將開始重拾增長的軌跡,宣告轉型的成功。就像是一列長長的火車,車頭已經駛出了風暴區。

回過頭來看,中國的31個省份,

——北京+浙江、廣東,約佔經濟總量的20%,即將進入上升軌道。

——上海+江蘇、山東、福建,約佔經濟總量的25%,正在轉型谷底,下跌風險有限,但離成功還需兩三年。

——天津+中部省份,約佔經濟總量的30%,正在繼續尋底的過程中,需要3-5年的時間。

——重慶+貴州、西藏,約佔經濟總量的4%,繼續打雞血,一直飛在天上。

——北方九省,約佔經濟總量的21%,已經趴著,5年內都難以看到復活的可能性。

雖然說,北方九省已經是妥妥的硬著陸,中部省份的經濟也未見底,但是畢竟,還有製造業底蘊強大+服務業日漸長大的半個中國,整體硬著陸的可能性並不大。

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只要政策不犯大錯誤,有的是轉身的空間。

PS:

1,希望各位評論的時候,先百度一下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區別,謝謝。

2,請各位不要拘泥於政府的中部省份概念,本文中的中部省份,包括四川、廣西、河南等所有沒有單獨列出的,經濟水平相近、處於工業化中期的省份。


做蛋糕篇

--------------------------------------------------

無論世界經濟如何漲跌,汽車並沒有被砸碎,石油並沒有被傾倒,人類實際物產的蛋糕其實一直是在增加,經濟學意義的漲跌,消失和增加的只是虛無的數字-----個體長久預期(比如房價,股價),變化的只是人與人或者國與國對物產的分配比例。

所以說,別管什麼GDP,看國家的前景,唯一的根據就是這個國家相對於其他國家競爭力如何。只要是競爭力是上漲的,這個國家就不可能真正出現危機,因為就算有餓死的,也一定是先從其他競爭力更差的國家開始。回想掉入過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些國家,雖然收入增加了,個體的預期增加了,但他們的競爭力真的上升了嗎?(想想那些年阿根廷和南非臨死[去工業化]前所說的話吧)。為什麼沒有人討論過以色列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呢?人家也是從人均幾百美元過來的。【【資料彙集】以色列歷年GDP及人均GDP一覽(1950】。看看以色列的經濟結構就知道了。【試析以色列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

而當所有人的預期相加大到實際物產都已經支撐不住的時候,那經濟自然就會垮掉【日本房價啟示錄:87年東京地價可買下整個美國】。過程可以是很多種,但結果只有一個:衰落。而折騰到最後,等人們的長期預期降到了谷底-----等於甚至小於實際物產的時候,增長就開始了,然後又是一個輪迴。

這就是過去為什麼總是經濟危機-繁榮輪迴的本質。反正預期消失就是利益消失,利益消失就一定伴隨著鬥爭,總得有人利益受損,能撐得住的國家就只是經濟危機,撐不住的就賭一把戰爭好了。

預期這麼不好,消滅它不行么?很可惜,這個東西是人性固有的雙刃劍,完全消滅預期固然徹底消除了經濟危機循環,但是副作用就是個體前進動力的衰減----反正我多勞也沒用,那就不勞好了。這樣總物產就小了啊,蘇聯就是這麼垮的。算來算去,還不如隔幾十年崩一次呢。

所以拉美非洲和中東國家別抱怨,真不是故意讓你們去墊背的,這事總得有人去填坑。自己被豬油蒙了心不上進沒辦法。

分蛋糕篇

--------------------------------------------------

先說現在的「衰退」,具體產業和地域分析請看 @君臨 的回答就好了。我只從宏觀邏輯上說一說。

我國以前拉動經濟的火車頭一直是出口(房地產等只是出口繁榮的副產品),而出口的根源又是其他國家的經濟形勢,其他國家如果經濟一直很好,那我們國家的出口也會一直很好,那當然皆大歡喜。

可上面已經說了。人類的預期總有實際物產撐不住的時候,拐點總會到來,而且我們隨著出口的增加,各行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也在提高,那麼「外國」的競爭力勢必是在減小的。那麼矛盾就來了-----我們出口的越多(+向高端攀升的越快【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變化大】)----外國的生產能力就越下降---「外國」的經濟實力就越下降------「外國」對我國的產品需求也就越小----我們的出口也就越少。【下圖反映出中國 1978】

看,出口越多導致出口的越少,確實挺搞笑的。

但其實這又不是矛盾的,實際上的需求並未減少。只不過由原來佔據蛋糕中央的「外國人」消耗,變成了由現在佔據蛋糕中央的「我們」來消耗而已(汽車,手機,高檔電器。。。)。所以現在強調內需了【中國網購力全球第一 消費拉動六成GDP-搜狐財經】,世界工廠也變成世界市場了【中國iPhone銷量超過美國成全球最大市場】。

但是,為什麼中國經濟還是「衰退」了呢

五個原因:

1.最大的原因:

雖然實際需求並沒改變太多,但是因為以前的長期繁榮導致的過度預期,肯定有些非必要和過度的需求是在縮減的(比如房價股價奢侈品綠色能源,附帶效應是油價,礦價等大宗資源價格的下降)。由於國際市場的一致性,中國的資源省份如山西受影響是必然的。山西遇史上最困難時期:GDP增速3.1%創34年來 這也是GDP縮減的主因,我們不能靠指著過度需求賺easy money過一輩子。根本上還是要靠提高自己的產業實力,去搶高端的蛋糕【中國成為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主導力量 遠超日韓】。

而且某種程度上說,需求下降導致的資源降價對於中國也是好事。我們畢竟是資源進口國【2015年我國石油凈進口量3.28億噸 對外依存度首破60%|減產】

2.上面已經說了,有些國家已經扛不住開始內亂或者戰爭了。他們原本還可以維持的基本需求也被暫時的壓縮了(比如阿拉伯地區)。

3.經濟水平提高也是個雙刃劍,誰都別想通吃好處。

我們收入水平上去了,必然要讓出完全憑藉人力決定價格的低端製造業。比如搬遷到孟加拉和東南亞的制衣業。搬到衣索比亞的製鞋,不過並非所有靠人工的產業都會搬走,對本地產業鏈和產業工人依賴大的就一時半會就不會離開(比如電子製造業)。

4.經濟衰退必然導致貿易保護主義

以前美帝是全球霸主,也是產業主導國,國家政策也牢牢由金主把持,加上意識形態大棒和軍事力量威懾,所以它推行全球自由貿易主義的時候,大家傻乎乎都進去了。結果後來大家發現,全球自由貿易是能讓總盤子做大,但得益最大的並不是自己,而是誰主導製造業,誰才是這樣一個體制下的最大受益者,以前是美歐日,現在是中國。因為拼科技拼不過美國,拼成本拼不過中國,本國製造業漸漸萎縮,結果有資源沒技術的國家只能賣資源(比如拉美非洲澳洲),有技術沒資源的吃老本慢慢衰落(歐洲日台)。什麼都沒有的只有內亂(阿拉伯)。現在隨著中國向高端產業鏈的攀升,連美國一開始設想的自己把持互聯網產業,電子產業和高端製造業等技術高地,吃超額利潤這套都快玩不下去了-----接下去高中低都要被中國通吃了,這還怎麼玩?!(金融本質上還是依附在利潤上的,資金沒有國界,誰有最大利潤,它就會向誰靠攏,美國的金融業不是美國發達的根,而是果)。

那就不玩了唄,這就是現在各國新貿易保護主義思潮興起的大背景了。總的來說,近年來中國遭受的貿易爭端愈演愈烈,而且要求在本國建廠生產成品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印度鼓勵手機生產本地化,LG擬提高整機價格】,或者要求產品中必須有一定百分比的本國零部件。這就是各國政府學聰明了的表現。這樣勢必影響中國的出口總額,尤其對於現在還由成本優勢向技術優勢爬升的中國產業來說,我們還沒有達到讓對方必須讓對方從中國進口的程度。也很容易讓對方以傾銷等借口提高關稅和限制【王受文:中國是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去年有97項_2015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嘉賓觀點】。

其實這樣的戲碼在二次大戰前已經發生過了。不過與那時候不同的是,那時候沒有一個中國這麼大的經濟怪物,這麼一大坨在這,不管進口和出口,小國是根本繞不過去的。你不讓中國商品進來可以,但是作為貿易報復,你的初級產品也別想出口到中國了,那商人,農民能放過政府?再來,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導致物價上漲怎麼辦?那肯定就是遊行,所以小國根本不可能徹底與中國鬧翻,只有同樣作為貿易主導國的美國能離了中國也過得下去。所以美國才搞了TPP(但是只有與中國具有天然戰略互斥性的日本是死心塌地跟著美國走的)。而其他國家的最優解都是自己跟中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且最好只有自己跟中美簽。於是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現在在分別跟各個國家單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中澳,中歐,中韓,中俄,東盟+中國。。。然後結果反而變成了中國的最優解(手動斜眼)。

(雖然中國因為現在已經實際意義上主導世界製造業而獲得了貿易中心的地位,但從長遠看,也必須盡量照顧與中國貿易關係最緊密的貿易夥伴,盡量形成示範效應,比如向落後地區轉移過剩產能和低端製造業【林毅夫建言非洲:建設工業園承接中國產業轉移】,比如在產業規劃時要給諸如韓國這樣的國家的競爭性企業留有一定的產業空間,反之,打壓與自己不合作的國家和地區,有拉有推,把小夥伴用利益緊緊的捆綁在自己周圍,尋求以我為主的共同繁榮,這才是長久之道。)

而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這個道理,美國這種傳統西方海洋思維方式的國家是不懂的。它主導的TPP和TTIP依然是一個靠吸盟友血大補自己的貿易協議,甚至剝奪了盟友反抗的權力【鄭若麟:TPP的要害在掏空你的主權】,去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政治歸根到底是陽謀,且不說這兩個協議現在已經受到極大的阻力遙遙無期,即便TPP和TTIP能搞成,這些民意最敏感的東西也勢必隨著本國經濟的進一步衰落而成為國內政治的爆發點【外媒:為什麼大量的人都討厭奧巴馬的TPP協議】。同樣的戲碼其實很久以前早已上演過一次,TPP和TTIP不過是帝國特惠制_百度百科的升級版本而已,它的下場也會一樣。

5.大部分人都忽視的原因:網路帶來的信息革命。

社會的架構是由信息傳播的速度決定的。信息傳播速度越快,社會所需要的層級就越小。

以前你買一個電器需要廠家到各級代理再到實體店再到你手上,現在一個京東就夠了。新的信息工具和生產工具導致社會架構重鑄的時,必然伴隨著兩個現象:

1.原有生產力的不適應,就像是汽車發明的時候,馬夫就會大批失業。現在隨著電商的普及,大型商超和零售實體店紛紛關門。2015實體店陣亡全名單:沃爾瑪閉店30%,麥當勞關店80家!

2.社會資源總消耗的降低。在你享受到的服務中,中間商所耗費的那部分石油,電力,人力不需要了。推及到全社會,那麼這個社會對資源的總消耗也就降低了。

而這兩個都是會短期降低GDP和增加失業率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會經過痛苦的波折,個體必然會重新適應新的社會架構(中間商的店員當了快遞員,計程車司機變成專車司機),過剩的消化資源的生產力也必然在政府的主導下轉變為向社會提供新型服務的業務類型(供給端改革)。短期的痛苦,是長期向好的保證。

而中國又恰恰是信息革命效應最明顯的國家:傳統商業體制尚未成熟,新體制對比效果明顯(日本是反例【日本的電商發展到什麼程度? - Claire L 的回答】)。基礎建設好,足夠支撐新信息革命的應用(印度是反例)。人口造成的規模效應(韓國是反例【亞洲聊天軟體大戰白熱化 微信Line甩開KakaoTalk_科技】)。

所以雖然近期GDP增速降低了。但是能看到這篇文章的每個人,其實這幾年在生活中能感到的進步是遠遠超過過去的。

說白了。用GDP增長率來作為經濟的評判標準已經過時了。應該到了用人均享受資源與服務來評判經濟的時代了。


索羅斯的這個觀點是基於他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判斷,看到微信上有人把對索羅斯的採訪都翻譯出來了,轉出來跟大家一起討論。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24watt」,本文轉載,侵權立刪。

—————————————————————————————————————

  • Interviewer: Just two weeks ago, you said we should be much more careful because there is a risk repeating what happened in 2008

  • 採訪者:就在兩周前,你說我們應該更加地小心因為2008年的危機正在重演

  • Soros: Yes, we are repeating it, but the source of the equilibrium is different. In 2008, the root cause was the subprime crisis in America, Now the root cause is basically China, so it』s not comparable.

  • 索羅斯:是的,我們正在重演,但是這次均衡的源頭不同了。2008年的根源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現在的根源基本上是中國,所以沒可比性

  • Interviewer: China because growth is much global than we think or it』s importing deflation so they』re devaluating Yuan?

  • 採訪者:說中國是因為其增長比我們想像得更全球化還是中國正進口通縮所以貶值人民幣?

  • Soros: 「It』s deflation and over-indebted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Total Social debt is 300%, or maybe up to 350% if you take into account the external debt. So it』s serious. The Chinese left it too long to address the changeover in the growth model that they have to adopt from investment-and-export-led to domestic-led. The hard landing is practically unavoidable.

  • 索羅斯:是通縮和中國經濟的過度負債。整個社會的債務已經達到了(GDP的)300%,加上外債的話可能達到350%。中國沒有及時地在增長模式上從投資和出口引導向內需引導進行轉變,硬著陸幾乎不可避免

  • Interviewer:So you are look at a financial crisis that would start in China when authorities also couldn』t still deal with it?

  • 採訪者:所以你認為在當局也不能處理的時候金融危機會從中國開始?

  • Soros:Basically the key issue is deflation. Now it』s the condition that we are not used to it. None of us have lived in a deflationary environment. The last time we have that is in the 1930s. We just don』t know how to end it. It』s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but now we have to face it.

  • 索羅斯:基本上關鍵問題是通縮。現在的情況我們並不適應,我們沒有人經歷過一個通縮的環境。上一次通縮還發生在1930年代。我們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終結它。這是一個不同的局面,但我們必須面對。

  • Interviewer: On China, do you actually expect actually a hard-landing?

  • 採訪者:對於中國,你是正在期待硬著陸的到來么?

  • Soros: It has happened. I am not expecting it, I am observing it. China can manage it.It』s got resources and greater latitude in choosing policies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it has over 3 trillions of reserves and so on. However, they have a way of inflicting their problem, passing it o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So they can handle it even if they don』t get the transition right. They can certainly continue for 2, 3 years under wrong cause, but the effect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at is actually the real deflation. It』s one of the sources of deflation. You got basically three major root causes: one is China, the other one is oil and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third is competitive devaluation, and you have all three.

  • 索羅斯:已經開始發生了。我不是期待硬著陸,我是在觀察。中國可以處理這個問題。中國有資源並且在選擇政策上比大部分國家都要有更廣的空間,因為中國有3萬億多的外匯儲備以及其他原因。然而,中國有方法將這個問題傳遞給其他的國家。所以他們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即使他們沒有將問題轉移。中國肯定可以繼續發展2、3年的時間, 但對於其他國家的影響才是真正的通縮。通縮只是源頭之一。一共有三個主要的根源:一是中國,另外一個是原油以及原材料價格,第三個是競爭性貶值,現在三個都有了。

以上是關於中國的訪談全部內容。

從索羅斯的回答中其實可以看出,他其實一直都在闡述事實而不是觀點,說的是facts而不是自己的view. 另外,記者拋出了帶有陷阱的問題後,索羅斯其實很巧妙的避開了—『我是靠觀察而不是靠預判』。

另外,索羅斯的回答其實後半部分是相信中國是可以處理這個危機的,他沒有明說要對中國經濟怎麼樣,人家也不傻,知道你有3萬億美元外儲,干不過你,又不是沒摔倒過。


背景相關:國內某基金trader,商品期貨方向。

舔著臉請各位答主答題前先描述下自身背景,您要是業內人士平時主研宏觀我們就認真看看,您要是在校大學生我們就下一個了,畢竟論述題,一寫就那麼長。

另外有些人真的不用硬答的。

----------------------------------------------

本來只是句吐槽,沒想到被頂到了前排。

這兩天索羅斯新華社的這個事情知乎上討論得很熱烈,我也看了很多票數高的答案和評論區,說幾句自己的看法。

1、索羅斯怎麼看中國經濟這並不重要。

關於中國經濟和匯率他說得很中肯,可以說代表了資本市場對中國的主流觀點:形勢不佳,但還有手段,可觀後效。但是一國經濟並非由一兩個trader決定的,他們也只是順應潮流,乘風破浪罷了。潮漲潮落,你問衝浪選手磁不滋瓷,他當然說滋瓷,但你也就那麼一聽,畢竟他也不是每天都跟你打電話更新他的想法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你還得問潮水本人。

2、潮水本人怎麼說?

2014年7月開始外匯占款持續下降,一直到現在,越來越呈現雪崩式的崩塌,到現在每個月一千多億凈流出,一年一萬億,中國一共三萬億外匯儲備。你跟我說中國經濟雖然眼前有困難,但未來還跟樂觀,我是不信的,為什麼?掌握資本的人想必是比我聰明多了的,現在他們都在用腳投票,成建制地撤離中國,這可比任何專家或者大學生的論文有說服力多了吧?雖然我覺得在座的各位名校天之驕子你們肯定都有一套,分析起經濟金融來引經據典,令人敬佩,但你站在友軍大撤退的背景前慷慨激昂地說老鄉們不要驚慌耐心等待,此戰我們必勝,那我覺得你先搖一搖腦袋,聽到潮水的聲音了嗎?

3、新華社為什麼說做空人民幣將受到法律嚴懲?

什麼叫做空人民幣?我把人民幣換成美金存到國外去算不算做空人民幣?算啊!受到法律嚴懲什麼意思?外匯管制啊!外管局前段時間發的指導意見看了沒,5個賬戶連續往另外一個賬戶匯款是要上黑名單的,直系親屬也不行!想找親戚朋友幫忙換錢的可以死心了,一個家庭三張身份證,一年就15萬的額度,慢慢換。現在很多地方已經不讓換了,萬一真有一天徹底管制,那您就找黑市花高價吧。可能有的人覺得我本來也不需要美金,貶不貶值管不管制跟我沒關係,那我建議你去看看同樣是外匯管制的阿根廷上個月新政府上台取消外匯管制後,比索匯率一夜貶值40%,什麼概念?你銀行里要是只有百八十萬,縮水個幾十萬或許不心疼,要是百八十億呢?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意味著過去十數年的心血付之東流,更意味著,這輩子的人生巔峰或許已經在昨晚出現過了。

可怕嗎?如果你想規避這個風險,沒準還會受到法律嚴懲呢。

4、中國經濟前景到底如何?

前段時間全面開放二孩政策的時候知乎有過很熱烈的討論,裡面有很多特別好的數據和觀點,建議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我這裡只說一下我的觀點:中國在過去30年時間裡通過計劃生育降低社會撫養比、吸引農民工進城務工但不給社保和其它配套福利政策這兩個最主要的手段來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三十年。現在中國勞動力人口出現拐點,社會撫養比出現拐點,與之對應的就是經濟增長的拐點。未來三十到五十年,中國總人口、勞動力人口、社會撫養比都將出現持續的趨勢性變化,中國可能將面臨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因為人口結構嚴重失衡而導致的困難時期,這是一張特別明顯的、幾十年前就可以預見到的明牌,因此,在拐點出現後,才會有這麼快速、這麼統一的退潮的步伐,留下的人,要麼後知後覺,要麼無路可退。

5、我們該做什麼?

以此為背景,我們要做的主要是認清現實,調低預期。這畢竟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中間肯定會有政策性的波動甚至非理性的反抽。我們要在通縮和惡性通脹間做一選擇,多配置進口依賴型的多頭,和傳統需求型的空頭,也要多元化配置資產,想法設法利用資源,規避風險。

經濟衰退時期的投資機會,這也是有很多的,抓住了,也不是沒有功成名就的可能。

----------------------------------------------

不知不覺說多了一些,只代表我個人觀點,大家看看就好,就不深入討論了。


你不會問帕爾帕廷關於黑暗面的問題

這就像你問統計局:對中國經濟有沒有信心啊? 肯定有,必須有。這種問題說實話毫無意義。索大爺借著彭博社發發聲音,只是做中國空頭的「帶頭大哥」罷了。只有starsea這種白眼狼才會說「估值有點高」。

那你問中國經濟到底會不會硬著陸?我覺得這個問題太大了,中國經濟分成好幾個區塊好幾個層次,怎麼可以一言以蔽之呢?

北上廣深,14年加起來名義GDP是全國的11%,增長8.8%,人均GDP18000美元不到(按常住人口計算)。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佔比達到67%。這四個城市的服務業產值是全國的17%,常住人口卻不只有5%。而去年(上海披露了2015年服務業總值增長10.7%),全國整體第三產業名義增長11.7%。四個城市貢獻率多少未可知,但是從上海的情況看,增長還是兩位數,還是比較健康的。離索大爺心目中的硬著陸還有一些差距。

天津、武漢、蘇州、成都、重慶,14年加起來GDP是全國10%,人均GDP12500美元左右。服務業佔比就只有48%,而工業去年名義增長只有0.9%,算上PPI,勉強也只有5%吧。但比這些城市服務業比重低的地方多了去了,這些地方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總體說來,我們國家太大,人太多,各城市間經濟結構差異又很大,但恰恰是這種差異構成了中國經濟的戰略縱深,不會因為一時的風浪,而出現系統性風險。因為這麼大的經濟體如果傾覆,那做空者可能面臨的可比08年時禁止做空更可怕的後果了,歷史上又不是沒出現過讓做空者去死的情形。。。


正好看到篇文章,分享出來以供參考,原文作者不詳,侵刪,或私信我來註明.

中國之所以如此重視索羅斯的言論,根本原因有三:

一、中國經濟已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容不得半點差錯。

2015年是中國經濟轉升級的節點年,2016年則是真正開始步入正軌的起步年,在這種大形勢下,中國自己容不得半點差錯,更不會允許任何人來折騰中國經濟,給中國經濟製造不良預期和打擊中國經濟信心。索羅斯顯然不安好心,所以中國官媒連續對其進行警告。

二、索羅斯攻擊亞洲貨幣的「黑」歷史。

索羅斯1997年做空亞洲多國貨幣引發亞洲金融危機,他曾攻擊港幣但被中央政府支撐的港府強力狙擊,虧20億美元敗退而去。雖然做港幣虧了,但索羅斯曾攻擊東南亞國家貨幣和港幣則是其「黑」歷史。有這樣的歷史,中國對其自然高度警惕。當然,中國其實更是藉機敲山震虎,索羅斯也不過是正好趕上了,中國官媒的話除了說給索羅斯聽外,也說給那些有圖謀做空給中國的機構、國家。

三、人民幣匯率改革處在關鍵節點,絕不能容許搗亂者。

人民幣匯率改革2016年是關鍵一年,因為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納入SDR將生效,在此之前人民幣要形成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機制,這就需要人民幣修復之前在美元上漲時的不合理升值。這種修復過程中也就是匯率改革的進程,人民幣匯率無疑會出現大幅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藉機搗亂就可能給匯率改革製造麻煩,提高我國改革成本。所以,官媒對索羅斯的警告就是要避免其鋌而走險。

由索羅斯「中國經濟將硬著陸」、「已做空美股和亞洲貨幣」的言論,如今又引發了新一輪經濟危機的爭論。那麼,未來世界會再爆發全球範圍的經濟危機嗎?中國會爆發經濟危機嗎?關於這兩點,我們不妨進行一下推導和分析。

會爆發新一輪全球經濟危機嗎

進入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就風聲鶴唳,先是人民幣匯率、A股的大跌,接著是美、歐及其它亞洲股市的大跌,還有以原油為首的國際大宗商品更是加速下跌,美原油一度跌破30美元一桶到26美元一桶······國際資本市場為何一起大跌?這是否是全球經濟危機的前兆呢?中國又是否會因此真的如索羅斯說的那樣經濟硬著陸呢?在A股1月26日再次破位創新低後,很多人心中的疑慮恐怕更大了。

在占豪看來,當今世界爆發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危機已經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了。之所以這麼說,根本原因有三:

一、全球已適應較低經濟增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是因為次貸危機引發全球資產價格泡沫破裂,資產價格突然的暴跌導致需求急劇減少,由此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並導致全球經濟危機。當時,如果不是聯手救市,那麼世界經濟可能在短期內陷入窒息。

當時的情況,就像突然從桑拿房進入冷庫,也像從高樓上突然失足摔下。經濟從高增長突然斷崖式下跌,全球都無法適應,自然會爆發危機。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了較低增速狀態,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一方面不可能在出現經濟增速的短期內急劇下跌情況,也就不可能出現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以中國為例,從2007年名義GDP增速超過23%、實際增速超過14%的狀態一下子要跌到增速5%甚至更低,那自然是無法承受的。但現在怎樣,現在實際GDP增長6.9%,名義GDP增長只有6.4%的情況下,哪怕遇到其它發達國家出現重大經濟危機的情況,中國經濟也可以維持到6%左右,這在世界範圍內將依然是較高的增速,根本不會爆發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範圍內的經濟除了極少數個別國家外,都不太可能出現劇烈波動。所以,全球範圍內不太可能再出現同時發生的經濟危機。

二、大國基本都已根據自身做好應對。

無論是美國、中國、歐盟、日本······經濟大國都已經做好了自己的應對,有了相關預案,各國對外部經濟波動的免疫力實際上都增強了。以俄羅斯為例,哪怕是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經濟出現了負增長,整體社會也沒有出現經濟危機和崩潰的情況。俄羅斯尚且如此,更何況其它經濟大國呢?

三、經濟層面的合作與博弈已經轉入地緣角力模式。

經濟層面的大範圍危機雖然不再會出現,但因經濟問題而引發的博弈卻更加激烈了,只是層面上不再僅僅是經濟,而是轉入地緣角力和經濟對立。比較極端的情況如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俄羅斯軍事出擊敘利亞,沙特伊朗斷交······這些都是經濟博弈轉入地緣博弈的極端情況。和中國有關的類似情況也不少,譬如中日東海、釣魚島之爭,南海中美之爭等。

局部更大危機將在世界範圍內頻現

既然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不會爆發,那麼基於一個國家或少數幾個地區經濟危機會爆發嗎?事實上,在世界範圍內,局部個別國家的危機一直在爆發,而且不僅僅是經濟危機,還包括社會危機。以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烏克蘭等國為例,那還是簡單的經濟危機嗎?顯然已經不是,而是變成了國家危機、社會危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敘利亞數百萬難民套利敘利亞,過去3年至少有25萬敘利亞人死於戰亂。伊拉克、利比亞的情況恐怕也好不了多少。所以,經濟危機雖然不會再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但在局部遠遠超過經濟危機的國家危機、社會危機、人道主義危機正在發生,而且這種發生的範圍正在進一步擴大。

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根本原因在於,大國在著手解決自身危機和問題時,必然會去外部尋求更多資源來支撐自身,必然會更加用力地在世界範圍內爭奪權力以推動自身危機的解決。於是,那些在地緣上被大國爭奪的地區和國家就倒霉了,利比亞、烏克蘭、敘利亞都是在如此背景下成為犧牲品的。

未來,隨著大國在地緣鬥爭中投入更多的力量,隨著地區國家也參與利益的爭奪,這無疑會引發更大範圍內的地區動蕩,這種動蕩下的國家和社會可就不僅僅是經濟危機了,而是很可能發生國家危機、社會危機和人道主義危機。由於地區國家、社會的動蕩,恐怖分子、極端主義者將會不斷增加,這必然又會惡化地區的穩定形勢,摧毀經濟。所以,現在的威脅根本不是所謂的全球經濟危機,而是地區的穩定和恐怖主義橫行帶來的國家社會危機和人道主義危機。

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嗎

關於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崩潰、中國危機喊了多少年了?如果認真算起,從新中國成立就已經在西方充斥著中國崩潰論的各種聲音,這種聲音至今已持續六十多年。在中國崩潰論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人物是美籍華裔律師章加敦,這位每年都發表中國將崩潰的言論,迄今已經有16年的歷史,如今他依然喊著中國將崩潰,這種堅持精神也的確讓人吃驚。當然,在國內喊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沒有未來的人也大有人在,從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這一論調也喊了8年了,但中國至今不是好好的嗎?所以,所謂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硬著陸論都不值一駁,這些言論不可能成真。

可能有人就有疑問了,難道中國經濟就那麼好?真的就無懈可擊?真的就沒有任何漏洞?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拙作《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之中,個人就論述了中國宏觀經濟的最大風險——房地產泡沫的破裂。

相比股災,房地產崩盤才是真核彈。對中國股市來說,由於中國是散戶市場,且股民又占人口少數,炒股的人往往又相對經濟條件較好,所以股災的發生對實體經濟影響遠不如西方發達國家大,同時往往也不會產生嚴峻的社會問題,所以政府往往不會去刻意維護股價。但是,房地產則不同,房地產上下游涉及50多個行業,一旦崩盤將會全面影響實體經濟、就業,還會影響整個金融系統和國家財政,所以中國政府一般都會極力穩定樓市。

在發達國家,穩定樓市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城市化,消費潛力是有限;相對來說維穩股市則較為容易,釋放流動性給機構即可。中國則不同,中國依然在城市化進程中,這導致中國買房的剛需力量很大,所以政府的調控往往容易見效;中國股市則恰恰相反,因為參與者主要是散戶,央行僅僅釋放資金往往不能奏效,更何況有時候政府為了避免實體經濟出問題還會打壓股市。

其實,看看現在的高房價,之所以還能維繫,原因就在於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未結束。就現在看,中國已經擁有了很強的金融自我調節能力,在有央行貨幣政策支撐,有政府穩定政策和剛需的情況下,現在看,只要未來宏觀政策不進一步出大錯,中國房地產崩盤可能性根本沒有。

中國房地產不崩盤,中國經濟又如何可能硬著陸?如今,中國外貿出口都已經負增長了,中國經濟依然維持了6.9%的增速,又如何指望中國經濟硬著陸?更何況,中國有超過50%的儲蓄率,政府負債率很低,這些情況都決定了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階段雖然有些困難,但也正是一時困難,根本不可能出現硬著陸。在消費增長方面,中國潛力巨大;在基礎建設方面,中西部依然有很大空間;在新經濟方面,中國已經開始進入增長渠道······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經濟進入正常狀態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中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後一直在加大力度推動轉型,如今已過去了七八年,實際上已經開始初見成效。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消費、新經濟增速都非常快,這意味著再有兩年中國經濟必走出現在的困難局面,進入新一輪的經濟景氣周期。

至於當今的股市,在全球範圍內各國市場其實節奏差異很大,只是在近期因為一系列情況出現了集體下跌而已。這一波下跌後,很快各國股市就會重新找到自己的節奏,不可能長期共漲共跌。隨著各國資本市場走勢的分化,這種所謂的全球新一輪經濟危機、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言論會逐漸沉寂下來。


很多答主也許懂經濟,但肯定不懂新華社。看官方媒體的文章,不能只看表面。

@東東 的答案很專業,有理有據,證明了新華社批索羅斯的不合情理之處。但錯在沒弄懂新華社的意圖。

中國經濟的現狀,看衰的人很多,保持信心的人也很多,兩邊都不乏中外重量級經濟學家。年年都有人唱衰,但我們還是蓬勃發展到現在,只是今年聲音更大了一些——但最終能不能挺得過去,誰又敢斷言?

所以政府在做什麼?要給大家信心,要爭取時間。而新華社在做什麼?一是打氣,二是防狼。手段是有些難看,但人家的目標讀者根本就不是你啊,激動什麼。罵索羅斯只是手段,剛好索羅斯撞槍口上,就他了,而不是有多討厭他。

國內股市不穩,政府正焦頭爛額,國際上唱空聲又起。首先這話是罵給國內股民聽的:我們經濟很穩健,別怕,要保持信心。

國際空頭蠢蠢欲動或者正在行動,但做空也是有風險的,經濟是在下滑,他們卻未必能賺的了。這是一場空頭與政府間的博弈。有人說這是市場行為,就應該交給市場去定,他們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政府雖不能控制市場,卻是對市場有一定干預能力的。換句話說,政府手裡有一把匕首,新華社就是把匕首亮出來警告:小心點。

有人把這比喻成小孩子的警告:放學別走。但這個警告真的沒有用嗎?如果警告的時候順便亮出一把刀呢?

做空有風險,進場需謹慎,小心我讓你虧一大筆。

至於罵新華社不專業的,那更是無稽之談,什麼樣的錯覺讓你們認為新華社應該以專業媒體的要求去寫稿?人家向來是全世界最專業的喉舌,是喉舌。

明明是信號發射器,你們卻把人家當媒體。

再說了,新華社幾十年都這麼罵過來的,就比如一個村婦,用村罵罵了幾十年,現在來了個洋人索羅斯,就要換一個更優雅更專業的方式,那對我們國內廣大挨罵人民是不是很不公平?

我第一個不服。


索羅斯的確是大鱷,當年發現英鎊的漏洞,如今也瞄準了中國金融改革未完成出現的做空機會,非常精明的傢伙,當然實際的技術機遇並不是他唱空的內容那樣堂而皇之,他所言只是製造恐慌來借力,讓市場人心慌亂起來以產生更多的空方力量,畢竟要和大象跳舞區區一個大鱷資本是遠遠不夠的

說實體經濟不行是煙霧彈,索羅斯是想掩飾真實想法,他真正瞄準的是中國虛擬經濟建設不足的轉型時機,加上全球通縮背景,為毛選擇中國而非歐美?理由有不少,主要是:

1、中國資本市場健全度不如歐美,金融體制有諸多空子可鑽

2、中國經濟目前全球最熱,越熱震蕩越劇烈,這就和厄爾尼洛更容易出現爆發性寒潮一樣,走軟的歐洲反而缺乏這種震蕩機會

3、中國人這幾年太有錢了,和香港回歸時不一樣,現在老百姓手上的資本相比中共所能直接調動的資本已經相當大了,如果市場熱錢和中共不一條心,甚至被調動起來做空,中共的確會亞歷山大,這類似萬科事件,股權過於分散導致容易被外資個個擊破拿下

索羅斯出手勝率極高,然中共在香港擊敗過他,和國家資本主義斗還是要小心,否則二次晚節不保,我個人認為他更多的會試探性進攻,不會全力做空,否則豈不是沒吸取教訓么,土共雖然不如往昔,要面對少說半數知乎用戶的不同政見者,但至少還有七八億人能忽悠穩住為國犧牲,外加央企國企現在還沒完全股份制市場化呢,所有行動還是聽黨的,這些資本集團的實力哪個不比區區一個國際大鱷大?改革沒完成也有沒完成的好處

不過,我的確看到很多資本外逃現象,過去是國外投資者撤資,如今是浙江老闆轉移資產到國外,而且大多是沒文化沒見過世面的壕二代盲目出國,如果再加上恐慌形成風尚,有錢人都把國內資產置換出去,就抽走不少流動性,到時候可真能形成虛擬經濟的流動性危機了,然後就影響到實體經濟,要知道如今民企已經是半邊天了,和香港回歸時不一樣

咳咳,簡單的說更可怕的不是大鱷是豬隊友,如果我是索羅斯也會攻心為上的


堆一些最近觀察到的東西。

索羅斯在亞洲做空人民幣並不是主力。但人民幣看空會極大影響其他亞洲貨幣。只要空頭相信央行沒足夠能力同時保人民幣和港幣,就有信心繼續做空港幣。

去年底人民幣貶值已經讓泰元到澳幣跌慘了。

最近德國的業界看中國,認為對於歐洲來說,中國to big to fall。歐洲不能承受中國硬著陸。而華爾街不久前才剛說做空歐洲的歷史性機會來了。

美國有一半企業依賴中國市場。中國硬著陸的概念會讓這些股票跌慘。索羅斯採訪之後沒多久,被發現其絕對主力資金在做空美股。當然,他還出來說賣股票是去買美債了。

美髮債意願歷史新低。買美債不是長久之計。

這時候,也許做波段才是維持利潤的辦法。認為做大信心和事實之間的落差。才更好賺波段。

另一個大佬巴菲特。買入石油,買入IBM。也許也是不看好中國概念。專門去加重和中國關聯較弱的股票。但又不至於完全不受益與中國。

大財團做政策市。對巴菲特,索羅斯來說,美國是政策市,中國不是。

中國依然依賴國外市場。如果人民幣貶值,雖然出口貨品便宜。但新興市場就完蛋了。以前不貶值是怕歐美製裁,現在是怕失去新興市場。

這3萬億外匯儲備,恐怕會大半用于海外的。想起20年前的深圳。市政府扔下幾千億持續搞基建,房價漲飛起。台灣人說,買房!這就是20年前的台灣!

那麼海外新興市場呢?

僅個人觀點。小企業主現在去南美,印度,東南亞,東非。宏觀上看,有機會成為200年前遠離歐洲的英國人。微觀上看,確實風險大。如何抱團,如何抱緊國家大腿。這是最關鍵的。


我大致看了一下索羅斯的採訪,基本上我認為說的也都是非常客觀理性的。

我從我的角度分析一下他說的主要內容:

1. 出口導向到內需導向的轉換方面無所作為

中國經濟是出口導向的。這點應該是一個普遍的看法。但是這種模式已經無以為繼,因為國內勞動力短缺,成本上漲很快。中國製造慢慢的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什麼是出口導向?

@王二麻子論產能過剩、出口導向、外匯儲備飆升的本質,精闢至極:

比方說,10個人生產100個包子,要是平均分配每人10個,大家都吃得飽飽的,產能也不過剩。但當其中兩個權貴分走了80個,其他8個人分剩下的20個,這時候這8個人只能勉強充饑,而那倆權貴手裡卻多了60個「產能過剩」,怎麼辦呢?權貴們把這60個以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賣給美國。

為什麼產能過剩一直在中國出現? - 王二麻子的回答

所以一旦中國對外貿易失去競爭力,產能就「過剩」了,因為國內人沒有錢買。

但是內需方面,由於常年的稅收超國民經濟發展及不合理的稅制,已經令財富差距達到極值,中國的基尼指數到底是多少很多年沒有公布了。但是有一點可能肯定。高稅率高房價已經榨乾了國民的口袋,國民是無力消費的。

出口導向轉向內需導向需要進行整體的財富再分配。顯然高層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去推動這個。畢竟『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寄生蟲就是寧願搞死宿主,也不會鬆開口的。

2. 滯漲風險

剛剛我看到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數字:2015年中國勞動力減少487萬。這活生生一個中等國家的勞動力就沒有了。由於計生等原因,中國的勞動力減少已經比預計提前10年進入了高峰期,今後每年中國勞動力減少數百萬,知道2030年到達千萬以上的高峰。這個對經濟發展是致命打擊。勞動力減少這種狀態除了日本這種高度老齡化國家,在人類歷史上還是非常罕見的。勞動力減少,必然能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就會減少。但是需求並沒有減少。這必然會引發滯漲。經濟停滯、通貨膨脹,國民生活水平將不斷下滑。

如何應對滯漲?還沒有先例可循。滯漲的根本原因是勞動力減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的勞動力減少是計生人為引起的。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這玩意。中國面臨的勞動力減少趨勢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如何擺脫滯漲,可行的辦法真的不多。可能根本就沒有辦法。


1. GDP其實現在意義不大了,GDP和以美元計價的債務水平放一張表裡還有點意義。而美元計價的地方企業債還有地方政府債(雖然名為企業,實際是包裝以後的地方政府債)的規模很觸目驚心。

2. 對國內有些資產積累的階層,資產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勢所趨,而且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了。大家都是用腳投票的,擋不住的。

3. 做空中國的匯率,股市的,其實都是自己人,外人真的沒那麼多的籌碼。人民日報說的挺在理的,除非自己先搞亂自己,別人是沒機會的。不過好像前10%搞自己的積極性很高啊。

4. 調結構,不是請客吃飯。每次調結構都是血淋淋的,以犧牲一代人為代價的。每次這種被迫調結構的背後,損失的是國家的信譽與對經濟的控制力度。

5. 科技進步都是以大量舊有模式為祭品的。科技造成的生產率提升越高,需要的就業人口越少;科技升級程度越高,舊有行業失業人口的再就業和轉型難度越高。

6. 目前能看到好轉跡象的,主要是倖存者偏差。當然,按照現在的財富分化程度,前10%好轉了,90%的"GDP"總量就好轉了。問題是,你在那10%裡面么?

7. 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最終還是要落到人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上的。歐洲的失業有政府兜底,不工作也有政府發錢來消費,其中的本質是美國承擔了其防務開支;美國的失業有全球最低物價和食品券等福利做支撐,後面的本質是美元的全球金融吸血。那麼中國有什麼?

8. 地產泡沫的問題真的太大了,全北京的住宅價格按照官方匯率美元計價,估計已經高於不少歐洲小國的GDP總額了吧。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央行放水的錢死活不肯進實體經濟,不放水開始通縮的話,問題會更嚴重。

9. 美國一直是冷戰思維的,幹掉老二是它永不變的目標。可見的將來就是搞TPP和匯率加大中國失業危機,引發民眾不滿和製造業衰退;真等中國開始動真格轉出口為內需了,再降低TTP要求把中國加回來,打斷戰略部署。


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糟,個體沒你想的那麼好。

沒有好不好的形勢,只有好不好的個體。

這個老師教的什麼玩意兒,這一屆肯定考不好,以為是天塌砸大家,從而坦然而淡定,悠閑而頹廢,也許到頭來只有你自己是真正考的不好的小傻瓜。

大家都過得不好就可以放棄努力了么?

每次學霸釋放信號說「這課好難我不想學了」,就以為學霸都不學了我還學個毛,結果自己放鬆下來使勁玩,最後發現別人只是放個煙霧彈,或者是隨口釋放下壓力從而更加努力。

沒錯,我小學這麼坑過同桌,高中也被人這麼坑過。

小剛跟你說「小明這個人真差勁」,然後你信以為真就不理小明了,結果小剛釋放完這口怨氣就跟小明玩的愈發好了呢。

別人的抱怨是開始幹活的衝鋒號,「生活真艱難,還得繼續干」,而你理解成「生活真艱難,我先歇歇吧」……

就像讀書無用論,最後坑的是那些當真就不再讀書的。

汶川地震了,是不是不用高考了?不是!

英語六級聽力那麼多人聽不懂,是不是不用算分了?不是!

這次高考泄題了,會不會重考?不會!

這次考研泄題了,要不要重考?別想了!

股市今天這樣,國家不會不管我們吧?想啥呢!

郭德綱會不會來知乎給我們普及相聲知識?……呸

足球比賽不管裁判出現多大誤判賽後都不會重踢或者改判這點就挺好的,能消滅一些僥倖分子。

所以,足球即人生……?

弱者總是期待著天下大亂重新洗牌,然而天不會塌,世界不會末日,生活還會繼續。

你哪一次以為的天下大亂是從此一蹶不振了?

不論戰爭抑或經濟危機,這個世界都挺過去了……依然生機勃發……

剛上微博那會兒是不是被公知忽悠得以為到處都要造反了?神馬「烏坎,一個村莊都覺醒了,你竟然還安心工作?」→_→內心不淡定的時候,還是要多看看新聞聯播。

再是硬著陸,依然會有公司過得比任何時候都好,總有人能獨善其身。

我們要做的不是成為那個用「大家都過得不好」尋求心理安慰的人,而是要成為那個「眾人皆陽痿 唯我能日天」的人。

別再用「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麻痹自己了,別人的蛋也許只是破了點殼,而你的蛋早已是稀碎。


反對@花椒椒的答案

他犯了宏觀經濟分析裡邊的一個基本錯誤:混淆了短期和長期

他的答案我簡化下是:中國人口問題導致此次經濟衰退和資本外逃

這就犯了用長期經濟因素解釋短期經濟現象的錯誤

………………………………………………………………………………………………

………………………………………………………………………………………………

這次資本外逃絕不是人口問題導致的,因為中國人口問題是早已經被預期到的問題,而這次資本外逃只集中在很短的一兩年,從邏輯上講不通。

從另一方面說,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匯又重新流入,難道說明人口老齡化問題解決了?

這次經濟衰退實際上是幾個因素疊加造成的

1城鎮化進入後期,速度下降導致投資動力下降

2外部經濟不振導致出口動力下降

3之前的4萬億導致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導致投資動力下降

經濟動力不足會導致資產價格下跌,這一下跌要不就貨幣貶值,要不就資金外流

目前央行期望緩慢貶值減少對經濟的刺激,而緩慢貶值就意味著要用外匯頂住貨幣的貶值壓力,所以我們看到外匯儲備大量減少

至於扯到人口問題的答案,看起來對宏觀經濟比較外行


一個國家以10%的增長率增長300年,500年,這有沒有可能?

沒有可能。

為什麼沒有可能?我們按複利計算,1.1的30次方是原來的17倍,這有可能;1.1的300次方是原來的2617010996188倍,這就非常誇張。

一個經濟體以10%速度連續增長300年,達到現在的26170億倍,這不可能。

到一定程度,增長率一定會降低。這是常識。美國,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都沒有10%的增長率連續超過30年,現在經濟增長率都在5%以下。

如果你承認上述事實,那麼中國增長率降低,這很正常。

實際上,一個經濟體工業化階段大量基礎設施,房地產投資,動輒幾十億上百億,拉動經濟立竿見影,所以增長率高。你在北京買個房子一兩百萬,政府修條鐵路幾百億。

進入工業化後期,這樣的需求就少了,第三產業的拉動作用減小。你別看中國電影票房400多億,只相當於北京2萬套房子。在北京買套房花的錢,夠你看幾輩子電影。

第二產業集中式強力拉動作用,這是分散式服務業沒法比的。

中國的沿海城市已經進入工業化後期,經濟增長率前幾年就開始降低。內地城市,比如重慶這種,還處於工業化中期,保持10%的增長率。

中國30多個省市相當於歐洲30多個國家,每個省市發展情況都不相同。所以任何大而化之的說法都不靠譜。中國房地產崩潰,960萬平方公里,哪裡崩潰?哪裡上漲?中國經濟增長率降低,30多個省市,哪裡降低?哪裡沒降低?

資料來源:全國最富3省出爐 2015年GDP31各省完整排名公布

對於索羅斯的說法,全球通縮,「一是中國,另外一個是原油以及原材料價格,第三個是競爭性貶值。」這是具有洞見性的。之前美國經濟影響全球,現在基本是中國經濟打噴嚏全球感冒。

而索羅斯說中國債務的數據則不能認同。對比其他國家,中國實際負債率不算高。在從投資出口轉型消費的問題上,也非一蹴而就,美國產業結構轉型同樣花了幾十年。

所以總的結論就是:

中國經濟增長率,有的省市高,有的省市低;省市的情況不同,發展階段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突然降低很多,不大可能,因為第二產業並沒有突然停擺,它還在運轉,有的省市比如重慶還在高增長;還有金融旅遊娛樂互聯網等第三產業在上升。


!去年人民幣貶值之前,其實內部已經有很多風聲了,而其實一大批的機構和個人早已在離岸市場做空人民幣,好幾筆就是我同學經手的,機構和個人具體名字我不方便透露,否則又成了「不宜討論的政治內容」。大龍蝦該換的已經換了,現在這不過是阻止小蝦米罷了,和減少民間的不安情緒罷了。港商台商大批從大陸撤資,或許可以用政治鬥爭和陰謀論強行解釋一下,但是以萬達為首的一批大陸資本的撤資就很能體現問題。

說實話,貨幣這玩意兒跟股票其實挺像的,股票靠公司業績支撐,貨幣背後靠著國家經濟實力支撐,只要被發現高估或低估了,就自然會有人來做空或做多。中國今年工業增長6%都不到,這還是樂觀的,沿海大批的倒閉潮大家想必都有耳聞。中國2014年資金外流才1343億刀,而現在光2015年12月就1587億刀,9月外流將近2000億刀,按bloomberg預估15年全年資金外流是14年的7倍,差不多1萬億刀。這都是公開的數據,不是危言聳聽,說的好聽叫「新常態」,說的難聽點就是硬著陸。

中國工業利潤和中國央行貸款需求指數

就在幾個小時前,德意志銀行發表聲明稱,全球各國的中央銀行應該效仿1985年的「廣場協議」,對匯率實施協同干預,以支撐人民幣匯率並阻止美元進一步走強。他們認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匯市干預行動幫助阻截了前兩次美元升值,而本輪美元大行情中很可能需要類似的行動。

當所有人都覺得你出問題的時候,真的別死撐著了,給一個明確的表態,大家都會理解一起度過難關,而不是天天宣揚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樣只能騙騙小粉紅,而真能提供增長點的資本家和企業家反而會更加害怕!


索羅斯老貓燒須:中美媾和秘密操縱匯率,中國像極了07年美國!

今年以來一直部署做空美股和人民幣的億萬富翁投資者喬治·索羅斯今年不僅僅虧損了4-5%,還剛剛在上周失去了兩名重要的得力幹將:基金經理David Rogers及JoshuaDonfeld,原因據說是投資觀點不一致。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這兩名基金經理顯然不看好同時和中美兩霸開戰的結果,即便出手的是索羅斯這樣的弒神者。

輸了錢,就要給投資者一個交代。於是索羅斯在紐約公開活動中表示,中國、美國「肯定」在外匯政策上合作,兩國在外匯政策上的合作讓市場安心。而中國的債務驅動經濟類似於美國金融海嘯的07-08年,而眾所周知之後的信貸市場凍結引發了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海嘯。索羅斯以獨樹一幟唱反調而出名,這一次,G2媾和會是他的滑鐵盧么?要知道天才拿破崙就是被一群看似不可能聯合的宿敵(俄羅斯和英國)形成的政治聯盟擊敗的。

索羅斯在紐約周三在亞洲協會活動上說,中國3月份信貸增長數據應作為一個警號。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的新增信貸,上個月達到2.34萬億人民幣,遠超過1.4萬億的預測中值,中國政府顯然把經濟增長放在了比控制債務更高的優先順序。

「正在中國發生的事情,象極了2007-08年的美國,兩者都是由債務增長來推動的」 索羅斯說。 「轉折點會到來的,即便可能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晚」 (老索你的預期是3年, 替你記在小黑本上)

通過精明地和市場對賭,索羅斯建立了超過240億美元的財富帝國。可他最近似乎很不明智捲入 了和中國政府的口水戰。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他公開聲稱做空亞洲貨幣因為中國硬著陸不可避免。而官方新華社則反駁說,老索你已經預測中崩很多次了……除了中崩之外,索羅斯之前曾多次警告之前2008年般的災難會再次發生。在華盛頓2011年9月一個小組,他說,希臘出生的歐債危機是「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但後來事態發展並未如所料。

全文:http://www.bitrmb.net/bitex/archives/195efe4ca371a6562d63bf8c6ce41601/?type=C4ewDglgxgzkAA==inviter=FYSwhgngrgAmBuYA2B7A1gOgMYoLYYAs0gA=url=BYFxAcC4HpodwQOgEYEsQCcC2zEDsBTEaNEAgD2gEMMBjYVANwIGdoBGATgFYCAzAgBZaVAMwB2dlQBs3aQCYAJtNHI+ADlrTaQ9tIAM7IA=platform=O4UwlgRg9kA=


答者之中,有幾人曾遍覽全局,奔波南北,明辨東西?又有幾人真以投資為業,縱橫滬深,血戰匯債,套利無敵?這真是最壞的時候,黎明之前總是漆黑伴著極寒;這正是最好的時候,雪中送炭海底撈月自然強過錦上添花望月興嘆。

若諸君果真從事投資實務,請牢記:資本市場中站在塔尖的,永遠且永遠只能是一小撮人——少數派——獲勝。共勉之。


在知乎,如果說看多中國是一件政治正確的事,那麼看空中國也相應地變成了一件道德正確的事,許多人會把是把現實生活里對沉痾體制的不滿交融到非常有局限性的觀察中,得出令自己義憤填膺的結論;而實際上,迴避判斷中國經濟會不會或者已經發生還是將要發生「硬著陸」是一件智商正確的的事。

以股市為例

一年前的此刻:

大牛市論崛起,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權重抬升底部估值,題材股隨之接力全面開花。

習李也顯精幹之才,前者「一帶一路」頗具聲色,後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令人耳目一新。

場外的人不說,場內凡是不信服的人,通通被市場教育,在大漲之後跟隨。

而短短一年後:

2000點論此起彼伏;題材股、權重股全部補跌;全球都在唱空中國:「硬著陸」、「L型觸底」、「金融危機」再爆發、人民幣港幣將要坍塌式貶值等等。

當然甚囂塵上的也有:習李山炮,前者好大喜功,後者朝令夕改;肖剛無能,一錯槓桿融資,二敗急上熔斷。

如果總結一下一年間財經媒體的言論,諸位會不會驚覺啼笑皆非,又是不是會生此感慨:市場只能跟隨,不能隨便定論多空。

中國經濟從來不是預測出來的,再好的預測做到的也只是跟隨而已。

退一步講,硬著陸本身不是問題,誰知道會不會是下一個里根時代呢?

—————————————————————

索羅斯談中國問題原文:

Soros: Yes, we are repeating it, but the source of the equilibrium is different. In 2008, the root cause was the subprime crisis in America, Now the root cause is basically China, so it』s not comparable.

索羅斯:是的,我們正在重演,但是這次均衡的源頭不同了。2008年的根源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現在的根源基本上是中國,所以沒可比性

Interviewer: China because growth is much global than we think or it』s importing deflation so they』re devaluating Yuan?

採訪者:說中國是因為其增長比我們想像得更全球化還是中國正進口通縮所以貶值人民幣?

Soros: 「It』s deflation and over-indebted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Total Social debt is 300%, or maybe up to 350% if you take into account the external debt. So it』s serious. The Chinese left it too long to address the changeover in the growth model that they have to adopt from investment-and-export-led to domestic-led. The hard landing is practically unavoidable.

索羅斯:是通縮和中國經濟的過度負債。整個社會的債務已經達到了(GDP的)300%,加上外債的話可能達到350%。中國沒有及時地在增長模式上從投資和出口引導向內需引導進行轉變,硬著陸幾乎不可避免

Interviewer:So you are look at a financial crisis that would start in China when authorities also couldn』t still deal with it?

採訪者:所以你認為在當局也不能處理的時候金融危機會從中國開始?

Soros:Basically the key issue is deflation. Now it』s the condition that we are not used to it. None of us have lived in a deflationary environment. The last time we have that is in the 1930s. We just don』t know how to end it. It』s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but now we have to face it.

索羅斯:基本上關鍵問題是通縮。現在的情況我們並不適應,我們沒有人經歷過一個通縮的環境。上一次通縮還發生在1930年代。我們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終結它。這是一個不同的局面,但我們必須面對。

Interviewer: On China, do you actually expect actually a hard-landing?

採訪者:對於中國,你是正在期待硬著陸的到來么?

Soros: It has happened. I am not expecting it, I am observing it. China can manage it. It』s got resources and greater latitude in choosing policies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it has over 3 trillions of reserves and so on. However, they have a way of inflicting their problem, passing it o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So they can handle it even if they don』t get the transition right. They can certainly continue for 2, 3 years under wrong cause, but the effect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at is actually the real deflation. It』s one of the sources of deflation. You got basically three major root causes: one is China, the other one is oil and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third is competitive devaluation, and you have all three.

索羅斯:已經開始發生了。我不是期待硬著陸,我是在觀察。中國可以處理這個問題。中國有資源並且在選擇政策上比大部分國家都要有更廣的空間,因為中國有3萬億多的外匯儲備以及其他原因。然而,中國有方法將這個問題傳遞給其他的國家。所以他們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即使他們沒有將問題轉移。中國肯定可以繼續發展2、3年的時間, 但對於其他國家的影響才是真正的通縮。通縮只是源頭之一。一共有三個主要的根源:一是中國,另外一個是原油以及原材料價格,第三個是競爭性貶值,現在三個都有了。

(我覺得說得夠面子了,你沒見他歐債危機是怎麼說…)


這次房子問題,會讓中國人100年以內,牢牢記住經濟學的規律是十分殘酷的。

讓中國人第一次學會,貨幣問題,不是你隨意可以玩弄的!

中國人對於人類的一切文明經驗,必須要有敬畏之心!

你不可以無限制的負債,搞那些莫名其妙的東東!

一切都會輪迴的,行走江湖的沒有不濕鞋的!

3萬億居民存款從銀行消失!家庭債務累積速度已經超過危機前的美國 家庭債務佔GDP比重2016年底達到44.4%

廣義信貸總量仍然在高速路上

就在銀行存款不斷下降的同時,廣義信貸仍然增速很高。從下圖來看,今年前10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量仍然居高不下。而這還是在各銀行信貸額度已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取得的。

資料圖

信貸增長,但是存款下降,說明信貸創造存款的能力在弱化,這正在成為中國金融業最大的問題。

家庭債務累積速度驚人

存款下降,很大概率去歸還債務。而居民部門最大的債務來自於房貸。從家庭債務佔GDP 的比重這一反映家庭債務負擔的指標來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在2016年底達到44.4%。

從數據上看,家庭債務水平雖然不高,但累積速度是驚人的,比如,2013年初,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僅為30.7%,短短四年時間,這一指標就上升了近14個百分點,已經超過美國金融危機前的家庭債務累積速度。如果將公積金貸款等因素均考慮其中,則家庭債務佔GDP 的比重將在2016年底超過60%。負債是剛性的,歸還貸款的壓力不容置疑。

資料圖

10月末M2餘額165.34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再次創出新低 樓市最大的風險恰恰在於流動性 不是價格下跌

10月末M2餘額165.34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再次創出新低 樓市最大的風險恰恰在於流動性 不是價格下跌

11月13日下午,央行傳來了大消息!

別小看國家去槓桿的決心。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5.34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再次創出新低。同時,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也不及預期。這一下讓市場上的小夥伴全都驚呆了。

這是歷史最低值,而對於貨幣增速的預測,大家都覺得怎麼也應該在9.2%左右,沒想到一下低了這麼多。

M1同比增長13%,跟上個月比低了1個百分點,如果跟去年同期比,跌了10.9個百分點,當月央行凈回籠資金達到1518億元。

此前,大部分炒房客之所以敢使用槓桿,撬動大筆大筆的錢投到樓市,一個重要判斷就是認為中國的印鈔機還將刷出更多的紙幣,水漲船高,房價節節攀升。

然而,今天這個8.8%的數據,狠狠地打了這些炒房客的臉。

02

如果說光M2增速下滑,還不夠說明一切的話,另外幾個消息,更說明了國家遏制房價上漲決絕的態度。

1、國土部掀起整頓風暴,嚴厲打擊囤地捂地行為。

最近,國土資源部對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範圍包括70個大中城市和熱點城市蘇州市。

檢查啥呢?主要是最近4年來,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特別是檢查有沒有不按時開工和竣工,把土地閑置著、捂著,造成市場住房稀缺,進而推高地價和房價的行為。

可以想見,打擊囤地投機行為,直接後果,就是土地市場供應將加大,房源供應將進一步增加。物以稀為貴。土地供應多了,房價增速自然下滑!

畢竟,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來炒作囤積!

2、銀行對樓市再出重拳

據最新權威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0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利率同比去年上浮了19.37%。

首套房房貸利率最高上浮20%的城市有很多,如合肥。個別銀行甚至停貸;北京首套房最高上浮20%;南京已經停止商辦寫字樓的貸款業務,住宅首套房最高上浮20%。

其他首套房房貸利率最高上浮20%的城市還有廣州、鄭州、武漢、成都、寧波、青島、蘇州等。

樓市貸款額度吃緊,資金短缺,炒房客成本增加,又找不到合適的接盤俠,一段難熬的「苦日子」要來了!

3、一些三線城市,限購限售再升級

以泉州為例,除了此前幾大熱門板塊限購外,最近,連清濛開發區、洛江區萬安街道、台商區、惠安縣黃塘鎮這幾個區域也加入了限購。

不僅限購,而且限售也加碼了。泉州規定:非泉州戶籍家庭在泉州市和本市戶籍跨市本級、縣新購買的商品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5年後方可轉讓。

4、購租並舉持續強勢推進

以深圳為例。11月10日,深圳市首宗「只租不售」住宅用地來了,未來70年,這些租賃住房和商業用房,開發商得自己拿著,不得銷售、轉讓!

這類房子,將來可是源源不斷的:僅僅到明年6月,深圳共將推出7塊只租不售住房用地。

從以往的「居者有其屋」到現在的「住有所居」,國家的使命是讓人民住得好,樓市格局已經變了:租賃成為新潮流,成為大勢所趨!

03

當很多人還冒險加槓桿沖入樓市時,悄悄地,房價拐點出現了!

11月初,易居研究院公布數據,4個一線城市2017年9月與10月新建住宅成交總量為334萬平方米,同比去年的708萬平方米下降52.82%,創2008年以來新低。

恰合的是,近日燕郊房價暴跌引起了廣發關注!房價曾如火如荼的燕郊,由於緊鄰北京,半年前還是門庭若市、人滿為患的燕郊售樓一條街,如今半年時間裡跌幅超過了2/3,卻仍無人問津。

1、過去8個月的時間裡,隨著3月和6月河北省廊坊地區兩次出台嚴格的限購政策,燕郊二手住宅單價普遍下跌1萬元,當地有中介稱,許多投資客已經「賠掉了首付」。

3、個別樓盤甚至暴跌2/3。二手公寓住宅中,天洋城四代單價1.2萬-1.3萬,比起4月份的高點3萬多元已經下跌了三分之二,也即67%左右。

3.中介一條街僅剩招牌。半年前還是門庭若市、人滿為患的燕郊售樓一條街,如今已是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粗略統計,現在的京榆大街上,房地產中介門店的空置率可達五成以上,曾經摩肩接踵的「中介一條街」也在限購的重壓下名存實亡。

記者七八月份來到燕郊時看到,許多中介還會告訴前來詢問的人「價格已經平穩,成交量有上升」。然而3個月過後,不止一個中介人員, 向記者表示了對其可能「崩盤」的恐慌。

數據顯示,2015年年底~2017年年初全國樓市牛市期間,由於大批投資客的湧入,燕郊房價由2015年年初的8000元/平米迅速拉升到了3萬多每平米,漲幅遠高於北京。

之後,就迎來了強調控。

廊坊市在2017年3月和6月分別出台了力度空前的調控政策,效果立竿見影,從今年4月份開始燕郊乃至整個廊坊的房價開始下滑。

數據來源於中國房價行情網

業內人士認為,導致燕郊樓市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樓市調控政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3·17」新政以來,北京調控已近8月,樓市調整態勢愈發明顯。調控並未有任何放鬆態勢,行業信心也在逐漸走低。

04

自古以來,房子就是我們的投資中心點。無論是各行各業的人士,賺錢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買房,似乎買房就是唯一保住資產的渠道。

即使是發展迅速的今天,房產仍然是大家追逐的對象。放眼天下,似乎唯有房產才是唯一保值的資產。

各行各業的人,很多都被利益所趨,奔向房地產!不少有錢的人也不願再去奮鬥,而是買房坐地收租,貪圖安逸、坐享其成。然而,只有以「奮鬥者」為本,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只有實體業才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這種房產虛高的現狀很顯然不適合社會的發展,必須控制!當租房真的能夠享受等同買房的權益時,當買房不再是追逐利益的渠道時,我們還需要買房嗎?當M2增速也下降,再沒有人狂熱地買房了,房價泡沫還能維持多久?

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明年下半年將是本輪房地產周期最困難時刻!他認為,

短期而言,房地產政策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中出現明顯鬆動的可能性不大。從今年市場來看,變天已是定局。

從中期和長期看,中國房地產和房價的態勢,一方面取決於宏觀經濟周期下,包括貨幣政策等的取向;另一方面,也取決於中國城鎮化的方向和人口發展的態勢。

從中國經濟大周期和貨幣政策而言,貨幣的不超發,宏觀經濟大周期的轉折,以及經濟從高增長階段到高質量階段的幾大轉換,都意味著,投資房地產高收益低風險時代,正在慢慢終結,買房不需要智商的時代基本退出歷史舞台。

一位房地產行業知名大佬近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樓市調整還遠未結束,春節後將進入深度博弈期。

而投資人、財經專欄作家齊俊傑認為:樓市最大的風險,不是價格下跌。因為如果價格下跌,你只要買的低,通過止盈還是能夠獲利的,樓市的風險恰恰在於流動性。

這就像你買個假瓶子一樣窩心,根本就賣不掉。而假瓶子賠就賠了,房子可不是,未來你還得在為他交一份稅。如果能租出去,還能緩解一下資金壓力,如果連租都租不出去,那就只能哭暈在廁所了。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至少到明年年中,房地產政策出現大面積鬆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些妄想著待樓市鬆懈繼續入手的投資客,該收手了!

===========================================================

如何看待索羅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觀點?

這個觀點只是索羅斯的個人觀點。中國經濟的運行遠比美國,歐洲經濟體的運行更加複雜,不能用歐美的經濟學模型予以預測。因為歐美的經濟學模型,只能適用於歐美社會。同樣歐美的經濟學模型,也不適用於印度經濟體,俄羅斯與獨聯體經濟體。更不要說歐美的經濟學模型,適用於中國經濟體了。

中國近30年超速發展,不過是中國經濟體歷史上重複表現過的經濟超速發展時期,比如清朝乾嘉盛世,大清朝洋務運動時期,明朝萬曆時期,南宋時期,中唐武則天唐玄宗時期,北魏孝文帝時期,漢朝的漢景帝漢武帝時期,戰國時期的齊國經濟體。這些中國歷史上超速發展時期,造成的原因基本類似。這些時期的發展,都是在一個強大中央集權體制下,才出現經濟高度繁榮,人口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急劇擴大,天下一片興盛!當時中國也出現了民間經濟十分發達,市場規模巨大以及專業分工,出現了歐美的經濟學模型的所有的基本要素,但是中國經濟就是沒有如歐美經濟體那樣發展。為何?

文章很精彩。但是答主思考過嗎,中國恰恰是乾嘉盛世以後,出現了白蓮教、太平天國動亂,人口減少近2億,國力大減,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萌芽被消滅,從而導致道光以後的200年的貧窮,你想過原因嗎?難道都是皇帝的錯?

當年曾國藩為何不願意挑頭,重造一個新王朝,為何?

中國近代也有30年的洋務運動,當時的海軍是亞洲第一,為何就敗於小小日本?

後來中國有一次機會發展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但是康有為等改革派把一出好戲硬生生的搞糟了,為何?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為何就可以一直發展資本主義,二戰以後日本基本滅亡,為何日本又重新崛起。從而進入世界發達的資本主義八強之一呢?

這些提問,如果得到合理解答,那麼中國當前的經濟難題就可以解答。


謝不邀。

關於宏觀經濟問題,記住以下幾點,很多時候就明朗了,而且不再被「專家」忽悠:

(1)新華社與人民曰報評論fan(v)著看。

(2)統計局GDP數據按意圖與年初計劃看,欲了解真實請調研行業。

(3)外儲、結售匯和外匯占款數據比其他客觀。

(4)PPI數據比CPI數據客觀。PMI數據財新也即原來滙豐更客觀。

(5)經濟繁榮時一定大力吹捧,不好時一定極力掩飾。

(6)長周期與人口結構、生產力潛力、全產業革新等有關;中周期與主導行業變化有關;短周期與經濟政策和資金流向有關。

等等。

……………………索老爺子讓分界的………………

關於索老爺子,在他這種具有大影響力級別的人他能發聲敢發聲時,說明他的判斷行動一定會比發聲早得多。

切記切記切記!!!重說三!

以上。


推薦閱讀:

1997年索羅斯狙擊香港股市的過程?
索羅斯是個真正的思想家、社會活動家還是靠這些包裝自己和影響市場的投機者?
香港有多少人知道98年索羅斯財團入侵香港事件的,他們怎麼看這件事?

TAG:政治 | 經濟 | 中國經濟 | 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