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改旅是裁軍的一種途徑嗎?

那到了戰時是不是也要旅改師?


前一個問題,是的。又想裁軍又想保留足夠數量的基幹部隊,還能怎麼辦?

你可以想像一個幅員遼闊的陸軍大國,這個國家有50個師。一天該國宣布裁軍60%。那麼顯而易見有以下三種解決方案:

①裁減30個師,留下20個,這方法簡單粗暴,不過結果就是過去很多地方現在一下就沒作戰部隊了。典型範例是美軍。當然了,美軍是不用愁這個問題的,因為美國沒有本土防禦的壓力。

②不裁單位,降低這些師的平時人員充實度,每個師有一個團滿編就行了,這樣還沒有很大的軍官轉業壓力,戰時還方便動員,不過結果就是想打仗的時候永遠沒有立刻可用的部隊,而部隊中的士兵總是新兵。典型範例是冷戰蘇軍。

③把50個師改成50個旅。顯然,這種方案彌補了前兩種方案的主要缺點,部隊現在足夠照應所有方向,而且是滿編的能應付各種情況。當然了,缺點也是有:旅的戰場壽命比師低,平均到人員的戰鬥力也不比師高多少,戰時動員就沒有現成的架子部隊用來填補。

好了,你怎麼選擇?如果認為前兩種方案的缺點很致命,那麼就得選擇第三種方案,也就是靠師改旅來裁軍。

不管怎麼說,旅的優點還是很多的,旅比師小得多,指揮層級少一級,能方便應付「小而靈活」的衝突,不過解放軍的師改旅的核心目的顯然不是如此。

+++++++++++++++++++++++++++++++++

後一個問題,很難直接轉,一個主要原因是旅下的營和師下的團差距特別大,由營直接擴建為團面臨著極大的障礙。

再強調一遍,在解放軍體制下團部和營部的差距太大了,營的現有幹部其數量,能力和經驗都不足以立刻接管一個團。營內的全部連職及以上幹部可能都不夠填滿一個團部。

因此,從旅中抽調出基幹人員構建新的師的基幹是可能的,用旅直接升格成師是很困難的——或者說這樣操作的難度不比新建一個師低。

如果非要旅變師,更可能的狀況是:新建三個團部,營一變二然後打散重排。這個操作其實非常複雜。


第一個問題蘇翻譯已經回答很透徹了,第二個問題,以我們單位為例,我們是由團擴成旅,基本是把營一分為二,再從其他單位抽調人員補充,從基礎層面來說是可行的,士官可以代理排長,一個連幹部滿編的話,副連長副指導員可以充當新框架主官,但是專業崗位的人員則不夠,所以只能說行成基幹,但是形不成戰鬥力


先簡要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一、師改旅不是為裁軍。

二、旅改師基本不存在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要說下軍隊編製的演變,近代軍隊三三制,來源於排隊槍斃和」三段擊「戰術。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軍隊編製是隨著戰略戰術以及武器裝備變革而變革的。這是編製存在的意義和核心。

旅級編製介於師級和團級之間的說法,基本可以無視。說白了,旅級就是軍隊建制的一種。你可以就編製人數和裝備上而言,視為師和團之間的層級,實際上旅級編製,確切來說,是現代軍隊軍級和營級之間的編製層級,與師級是同級的。

再一個,西方旅下轄7-8個作戰單位,與軍事指揮理論有關。傳統觀點認為,作戰指揮中,最多只能有效指揮7個以下的作戰單位。這裡要著重說明一點,20世紀末到現在,隨著信息和網路技術發展,這種傳統理論已經過時了,所以我軍現在旅下轄超過7個營級單位,還下轄團級單位。

再說一點,師改旅的核心,不在於旅,而在於合成營(獨立數字番號大營,相對我軍以前的小營編製而言)。關於這點,牽扯軍內體制大變動,意見不統一,阻力比較大,這點以後有機會再敘述。

把師改旅視為裁軍途徑,本身就是錯誤認識。裁軍不是為削減戰鬥力,如果僅僅是為裁軍,蘇聯的架子部隊就是很好的模式(實際上我軍依然有此類部隊,各地省軍區和軍分區),

現有的師改旅,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分拆師,也可以看作是以前的簡編師(因為沒有獨立數字番號合成營)。如果你硬要說減少正師職和副團職軍官數量,那麼你認為這是裁軍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如果組建獨立數字番號合成營,副團職軍官數量不僅不會減少,而且會增加。唯一會減少的是正師職軍官數量,不過這一點,以後很可能副軍職軍官編製軍銜會降為大校。

網路化時代,軍隊編製勢必要發生改變。以後戰區司令能直接指揮班級單位,並不是不可能。軍隊編製今後會越來越縮小和精幹,以往需要動用一個師所能達到的作戰目標,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個旅,未來可能只需要一個營,甚至是連排班。我軍目前的師改旅,不過是剛剛走了第一步而已。

二戰不列顛之戰,丘吉爾說:「在人類發生衝突的領域中,從來沒有這麼多的人如此感激這麼少的人。」這句話,今後可能會越來越多的顯現。


除了裁軍,國內一些單位實際上還有增強機械化程度的作用。由於歷史上長期經費不足,很多單位的技術兵器是不足量的。師改旅的時候,減人不減裝備,於是機械化程度就提升了。。。。


師改旅有這麼幾個意思。

一是機關人員少了很多。本來師機關下面還有好幾個團機關。一個師機關少說少說二百人,一個團機關得一百人。改旅之後,只剩一個旅機關。而且人員配置級別比師機關還要低。

二是好多人都說的,原來是師團營三層,現在是旅營兩層。指揮扁平化。

三是你說的戰時旅改師,一點常識都沒有。戰時擴充,都是擴充連隊。平時大部分的部隊的基層連隊都是不滿編的,到戰時迅速補入新兵。按照三三配置,每個三人戰鬥小組裡放進去一個新兵。戰鬥人員就可以有效迅速的擴大為原來的一點五倍。新來的新兵也可以相對的在老兵的幫助下更快的掌握戰鬥技能。這才是正常路子。旅改師太有想像力了。。。


PLA的師改旅,可以理解為用數量較少的高級單位替代以前大量的低級單位。

換句話來說,那種低技術水平的師(低信息化程度和低技術裝備率,就是步兵多),已經沒有意義了。

近年的那些藍軍大量取勝的演習就是在講述這個道理,在壓倒性的技術優勢面前,紅軍連拚命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話說回來,紅軍也不是沒有長進的。我記得第一年對上掌握外星科技的藍軍,大部分紅軍直接在離開出發陣地不久,甚至在去出發陣地的路上就被打得指揮崩潰。到最近的演習里,至少大多數紅軍能做到全滅在進攻的路上了,更有成功接近藍軍並最終獲勝的案例。如果放在實戰,在保證有2-3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擊敗藍軍也不是做不到。

但是PLA顯然不滿足於此。


師改旅人數上肯定是要少。

首先了解傳統步兵師的構成。三三制,一個師三個步兵團,每個團三個步兵營,總共9個步兵營。然後師還有直屬部隊,典型的一個炮兵團,一個偵察連,一個警衛連,一個炮指連,一個防化連,一個通訊營,一個工兵營,一個汽車營。可見一個師部直屬幾乎相當於兩個團。

相應的團部也有直屬,相當於兩個營。

營要有個支援連,機槍排和迫擊炮排反坦克小組等,相當於一個連。

同理連有個支援排。

也就是30x4x4x5x5=12,000。但真正步兵師很少能達到這個編製的(一般8,000就很不錯了,6,000多的有的是)。而在12,000這種滿編步兵師中,非一線作戰人數都在30%以上。對於非滿編師,師、團直屬單位都是滿編,而各級支援部隊也是滿編,只能從3個團上裁一個,每個團再裁一個步兵營,導致大部分師只有4-6個步兵營可用,非一線作戰人數超50%。

一線人數比例低是什麼意思,就是組織度差,部隊缺乏韌性。一線部隊一旦減員超40%就會缺乏組織,表現為:無法進攻,防守各自為戰,撤退無序,非戰鬥減員失控等。當減員超過60%時會導致投降,甚至自相殘殺。

當1.2w人按一個師編組師,減員3300人就失去戰鬥力;當按兩個師編組時,減員2400人就失去戰鬥力。顯然第一種裝備利用率更高。不過第二種編製人員利用率高(火力更猛,真幹起來不吃虧)

在目前海空優先的指導思想下,陸軍裝備必然不足。

目前情況:

步兵師,編製嚴重不足,且只能保證每個步兵有卡車坐;

摩步師,編製情況好於步兵師,但也不能滿編,載具為卡車,配有少量59;

機步師,滿編,載具為履帶裝甲車,配較多坦克,裝備較新,96為主,也有99或59;

摩步旅,縮小版摩步師,少量59/96;

摩步旅,新編製,由摩步師重組,少量96,輪式戰車;

機步旅,新編製,由坦克師拆得,少量96/99,履帶式戰車;

裝甲旅,新編製,大量96/99坦克(相對規模),履帶式戰車。

新裝備無法cover老裝備,要提高裝備利用率只能師改旅。

以下說些具體的。

所謂師改旅。說到根本就是我軍38、39、54重裝集團軍裝備過好,而其他部隊裝備太爛,向某些部隊勉強摩托化,人員編製嚴重不足,集團軍突擊力量僅僅是一些59。這種部隊拉到越南緬甸都沒什麼優勢,更不要說遇到美軍,基本上遭遇美軍一個裝甲旅一觸即潰。

反觀三大重型集團軍,每個都是7-8w人,不考慮空中劣勢,打兩個美軍重裝師(2w人一個)打不過,但打一個又綽綽有餘。導致資源浪費。

相反實際作戰中由於裝備差的部隊根本玩不了,打越南、緬甸這種軍隊都需要增強,即從重裝軍里拆一個旅(兩個團)出來,全面戰爭中為了防止全面潰口,三個重裝軍會被拆的七零八散。局部優勢喪失不說,後勤補給還面臨極大困難。

目前師改旅進行程度

除38軍坦克6師,其它坦克師都已拆成1裝甲旅+1機械化步兵旅。

正在進行,摩托化步兵師改機步旅(新輪式戰車,戰鬥力不如傳統機步旅),步兵師改摩步旅(使用摩步師淘汰裝備)

99坦克裝備情況

裝甲3旅(124),裝甲4旅(124),機步68旅(62),機步235旅(62),機步139旅(62),機步194旅(62),機步334團(41),機步336團(41)。

共578輛

這是已知裝備情況,實際可能更多。

維基引用騰訊觀點認為

有16個營496輛99;4個營124輛99A。

截止2015年。

很多人對pla裝備存在誤區,認為抗美援朝裝備不錯,對越作戰裝備不錯。其實抗美援朝前,38、39集團軍出發前從全軍收集了自動武器;對越作戰則是一個集團軍派一個師,甚至一個旅,可想而知出發前集團軍重武器幾乎全配給給這一個師/旅,拉到越南才占點便宜,所以集團軍真正戰鬥力可想而知。

關於題主所謂動員,根本不需要,頂多是防空動員(人民防空=預警,高炮(庫存),滅火,轉運重要物資)。預備役+武警有500w。現在預備役的任務就是守要塞或補充支援兵種這類損失。武警有武警機動師,以前就是整編製的集團軍裁軍的產物(把現役師改編為武警機動師)。以前都是集團軍直接指揮武警機動師,和步兵師差不多(為完成裁軍指標的產物)。到戰時塞入預備役的支援兵種就可以組建完整的摩步旅,多餘的人員還可以用來補充。根本不需要動員。


師改旅也許與裁軍有關係,但是更多的,是一種戰術思想、建軍思路的體現。

一般說來,師編製下轄數個功能單一的步兵團或者坦克團之類,再加上數個技術兵種的加強部分隊,如炮兵團營防空營什麼的。這個這個,你理解意思就行,我就不說的太細了。

而旅級,是採取的旅-營制,下轄數個不同兵種不同功能的營。

所以,兩者比較,各有優缺點。旅更機動靈活合成。而師,顯而易見力量更大,可以完成更大的戰術或者局部戰役任務。當然,我指的是同等裝備條件下。也有觀點認為,旅的編製,諸兵種合成的編成更科學,戰鬥力反而更強。

就目前情況看,1、我軍顯而易見更傾向於將現有的大多數師改成旅;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目前的觀點和爭論,如果可以稱之為爭論的話,其實都還沒經過驗證;3、類似的部隊編製調整非我軍獨有,美軍二戰後也調整折騰過好幾個來回,隨著任務、武器裝備的更新、戰術指導思想的變化,很正常不稀奇,符合螺旋式上升的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


我們中國的旅下面轄團,不是所有的旅下面只有營,還有團,戰鬥力不比師差。

如果是師,下面有團,團下面是營。師和團都有指揮機關,指揮機關裡面大概分為司令部、政治部、保障部(現在把很多師旅團級單位的裝備部和後勤部合併成了保障部),如果是旅,就只有一層指揮機關;如果是師,有師一級的指揮機關,還有團一級的指揮機關,指揮機關乾的活都是一樣的,多一層就會多很多編製,往往導致指揮不便,管理困難。


作為外行,談談個人理解。現代戰爭已經很難再有二戰時的那種兵團級規模的決戰了。未來戰爭更多的是高科技局部戰爭,軍師級的兵力在狹窄地域很難鋪開,更多的是複合型高科技兵種的體系性對抗,更注重扁平化的指揮,所以師改旅,團改營吧。


1 一般是的(忽然想起國軍把軍改整編師、師改旅感覺233

2 改旅容易擴師難…擴編成師就要補充人員裝備重新訓練協同,還不如直接拿著有戰鬥力的旅去用…


你打算所有部隊平時都滿編?冷戰時蘇聯都沒有滿編,甚至珍寶島衝突的時候派出的部隊缺員30%。。。


師改旅是擴軍


是的就跟濃縮差不多,把水分去了,留下精華,一旦有事,摻上水就復原了。


事實上是擴充戰鬥員,減少飼養員的一種辦法,具體參考美軍。


我覺得更多的是為了準備打仗而改的


其實打打魔獸就知道了,一隊食屍鬼也打不過半隊牛頭人呀,更別提牛頭人這邊還有幾個獅鷲。


是現代化戰爭的需要,現代戰爭大集團作戰簡直是作死


擴編作戰部隊的有效方式。土共因此增加了大把的作戰部隊。


推薦閱讀:

IDF301是不是「戰忽局」第一打手?
反艦彈道導彈打航母並不靠譜,本質上還是要塞防禦?
共軸式雙旋翼直升機很多方面比普通直升機優秀 為什麼中國新設計直升機不這樣設計呢是不是有什麼缺陷。?
如果台灣向大陸提出購買J10,J20等軍事裝備,大陸方面有可能出售嗎?
怎麼看待《黑鷹墜落》中美國對索馬利亞的干涉行為?

TAG:軍事 | 軍事研究 | 軍事理論 | 軍制學 | 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