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非標產品主要指的是什麼,其設計流程和原則是什麼?


對於非標,銀監會2013年8號文有過定義,是指未在交易所交易的諸多產品,往往包括信託受益權、資管計劃、委託貸款等。

大部分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銀行信貸資金通過信託、券商、基金子公司還有最近最猛的保險公司等發行的資產。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主動管理型的資產,因此也被稱之為類固定收益資產。

現在最新的趨勢是,非標借P2P平台以份額化,是業內比較火熱的形式。見財新周刊【場外ABS興起】藉助互聯網金融,資產證券化脫離了傳統的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 http://weekly.caixin.com/2015-10-23/100865980.html

監管一直想讓非標轉標或非標回表,避免龐大的銀行的影子存在,形成系統性風險,也加大了實體融資負擔。在幾經轉折之後,幾部委聯合推出2014年107號文,算是給非標業務「關上門打開窗」了。

【非標風險分類管理存爭議】http://finance.caixin.com/2014-09-19/100730631.html

【銀監會再查「非標」資產 要求按風險實質計提】http://finance.caixin.com/2015-05-25/100812268.html

【興業銀行:「非標轉標」之後——專訪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http://weekly.caixin.com/2014-12-05/100759580.html


簡單說一下非標產品,如果有錯誤的地方,煩請各位大神指出。

銀行的非標產品還是要從它的來源說起。銀行本身的重要功能就是通過貸款這種業務向其他社會融資人(企業或者個人)提供發展所需資金,並按照約定由融資人履行還本付息的責任。但是國家每一階段有不同的產業政策,監管也會有不同的限制,導致有些產業下的融資人不符合國家規定,導致銀行無法直接發放貸款,這就產生了銀行繞道其他方式的業務需求,這也就是非標業務的來源。

之前銀行找基友合作,都會和信託搭上線,開展所謂的銀信合作,即銀行通過發起信託計劃,由信託公司作為管理人,對目標客戶發放信託貸款,這樣就繞開了一些監管措施。後來這塊業務越做越大,監管有了意見,開始嚴格檢查,銀行就開始尋找其他基友,比如券商(藉助其資產管理計劃),保險公司(保險債權計劃)等通道,非標擴張之路。

說到底,非標業務就是銀行有了合意的貸款客戶,但是限於種種原因無法操作,於是就從市場上找可以投資的通道方,借用通道的牌照功能對接自己銀行的資金,從而實現放款。因為很多產品都是由同業條線實現的投資,所以不會記入貸款科目,但是底層資產穿透來看,還是一筆標準的貸款業務。


題目太大,簡單答一下。

所謂非標產品是相對於標準化產品而言的。根據銀監會2013年3月底出台的8號文,明確非標資產定義為:非標資產全稱為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券、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型融資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企業等是非標業務的主要融資方。

非標資產的主要業務形式有:銀信合作、票據雙買斷、同業代付、信託受益權轉讓、買入返售、銀行承兌匯票、同業償付、銀證合作等等。具體到融資方的不同產品設計和原則也大有不同,等有空再補充吧。


非標準化的債權資產唄。如果有興趣我可以發具體資料給你


好大標題,簡單說就是沒有在交易所也沒有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原則就是在監管允許下把錢投出去獲得收益。


推薦閱讀:

有沒有特別好的講國際金融、貨幣、銀行的普及性書籍?
中國有多少家銀行啊?
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手握兩個offer:美的財務7.5K VS 建行分行至少入櫃一年,該如何選擇?
你是怎麼進入銀行的?
利率市場化為什麼會增加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

TAG:銀行 | 信託 | 同業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