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涯網友「資水東流」關於未來科技發展的文章?

第一版:發達國家粉碎機和經濟危機背後的根本原因:技術大停滯

第二版:空間受限下的經濟危機和人類社會的熱力學平衡: 技術大進步的停滯

第三版: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低熵體的困境和下一級技術台階


詳細看了第三版,其實作者隱隱約約已經點出了資本對立面否定之否定的可能性。

資本已經成為技術/生產力發展的阻礙(天花板),而不是起促進作用了。

當技術發展/技術複雜度超越資本逐利周期,資本就沒有動力推動技術發展,而是開始自我增值,玩錢生錢的遊戲,現在資本都集中在金融、房地產等投機行業,實體經濟衰退,就表現得很明顯。

要改變資本逐利的因素,要麼有外在因素不計成本投入,比如以前的戰爭威脅、生死競爭、冷戰兩個陣營的鬥爭就大幅度促進技術的發展。

要麼就是制度創新,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創造適應技術發展周期和複雜度的制度,將人類從異化生產機器境遇解放出來,激發人的全部創造力而不是被動勞動。

所有作者描述的複雜性問題,解決的可能的道路是:解放全人類,「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全社會資源由逐利精英階層支配,確實可能遇到非利益決定的範式固化天花板


大概是去年3月的時候,也是感覺到人類科技進步緩慢,而因緣際會在找到資水兄在天涯的這三篇帖子,花了不少時間看完了內文與網友的回復,對自己的衝擊不可謂不大。自己除了進一步去尋找更多的訊息,也思考了很多,現在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如下:

1. 整個科技進步的速度會緩慢下來,我覺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複雜度愈來愈高。由於低果先摘的原則,複雜度較低的科技突破絕大部分都被我們祖先發明或發現了,留給後代的是越來越複雜的難題,導致科研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邊際報酬越來越低。這是邏輯的必然性,想躲也躲不掉。至於其他像科研體制的缺陷或缺少競爭的環境,我反而覺得這方面的影響不大。

2. 有些網友舉出許多1970年代才誕生的技術突破(例如:巨磁阻),來反證目前人類面臨技術大停滯的觀點是不對的,而且這些有突破的技術並不限於IT領域。然而,人類社會每年投入這麼多資源進行科研,若都沒有一些技術突破反而是相當奇怪的事。但是,這不能否定科研的邊際報酬越來越低的事實,各位可去看一下美國知名經濟教授Robert J. Gordon的研究,其指出在1970年代後的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明顯低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雖然IT技術也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但其持續的時間(1995~2004)明顯低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且已經結束。

3. 另外,我認為資水兄對費米悖論的詮釋是目前看過最好的,一個在可控核聚變有所突破的文明,理論上是其文明是可以半永久存續的(至少和所在恆星系等長),照理來說在我們銀河系只要最少有一個掌握可控核聚變,其在一千萬年內遍布銀河系應該不是問題,然而我們卻找不到外星人的蹤跡,連電磁波的蹤跡都找不太到。

4. 有人主張可控核聚變可能不具有工程的可行性,例如網友djwkx在超大所分享的文章。若真的是如此,縱使地球是銀河系第一波文明,也無濟於事。看到ITER的行程表一延再延,真的怕這樣的猜測是對的。

5. 資水兄認為化石燃料至少可以再撐100~200年,然而這一點我持保留態度。根據挪威Rystad Energy去年所做的調查,也只夠用約70年,而這還是考慮到尚未探明的石油儲量且假設石油產量不變。事實上,石油開採也是符合低果先摘的原則,越容易開採的礦區越早被開採,而且Rystad Energy最新的研究也顯示2016年新發現的油氣量創下1940年以來的新低。此外,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影響也愈來愈大。不用等到70年,越來越貴的石油成本便會對經濟產生負面的影響。

6. 再生能源不可能接棒化石燃料,這在資水兄天涯的這三篇帖子已有詳細的討論,再生能源主要受限於地理環境與能量密度過低,發展那麼久了,扣除水電後,占人類能源消費也才2.8%。有些人認為可以用快堆來接棒化石燃料,然而快堆從194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事實上人類第一個用來發電的反應堆就是快堆,到現在都還未商業化,未來是否可以在化石燃料用完前順利交棒,是要打個問號的。總之,我們要保持危機意識,若化石燃料用完前仍然找不到下一代能源,我們該怎麼辦?

7. 不過,其實辦法早就有了,至少是大概的方向早就有了,就是如上一世紀很著名的書籍&<增長的極限&>所建議的,設定一個增長的界線,甚至對未來的衰退做好準備。然而,我對這一點是否能成功是抱持懷疑的,因為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主動停止發展的,人類可能要受到教訓後才會坐下來認真討論下一步要怎麼辦。

8. 最後,我想談一下我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人工智慧最近很熱,感覺好像下一波革命就要來了。然而,在摩爾定律(也就是半導體組件的微縮化)最近幾年可能就終止的現在,人工智慧是否能如某些人預期般發展,我是持保留態度。另外,目前的人工智慧並非強人工智慧,其仍無推理和創造的能力,是不可能幫助人類進行核心的科研工作的,對人類的科技進步其實幫助有限。


看過此長文。

同意 :

1. 若干技術門檻可能很難越過,比如「可控核聚變」

2. 技術的指數發展可能僅是短時間現象,可能是無法持續的

不同意 :

1. 對「計算機-IT-互聯網「的價值評價過低

利益相關 : 我是碼農

舉個例子,如果我要買日用品(比如罐頭食品,啤酒, U盤,手機,平板)。

若不是很著急,我會打開電商APP,直接在電商APP上下單,不計算考慮時間的話,一次下單可以在5-15分鐘之內解決

如果沒有電商,那麼我需要 :

1. 挑選一個節假日

2. 規劃好交通路線,交通工具

3. 出發購物

4. 把商品拿回家

上面一個流程跑下來,幾乎不會小於4個小時(出門40分鐘,返程40分鐘,購物挑選付款2-3小時)

在這個例子里,電商系統給我節省了4個小時。那麼國內數E網民們共計能在此項活動上節省多少時間呢?一定是個很大的數字。這個節省下來的時間就是」計算機-IT-互聯網「對社會提供的正價值,正收益

至於社交系統,我身邊來說還沒有真正能把自己的失敗/失誤甩鍋倒」濫用,沉迷社交APP「上的例子。相反,社交APP最大的問題是讓人的生活和工作變的不容易分割(下班後也不得不處理老闆通過社交APP布置的任務).......這其實是為社會壓榨出更多勞動量才對

2. 人類的教育已經達到人類生理支撐的上限

在知乎,國內小城市,農村,縣城是被遺忘的地區。在這些遺忘的地區里,其實有很多人得到的教育資源非常少,教育體制對他們也極為不公平。他們的天賦/才能是被埋沒的。(此問題在知乎被討論很多,可參看其它討論)

因為以上的現象,我個人並不認為人類的教育沒有」優化,改進,革新「的空間。恰恰相反,只要能解決教育中的一些問題,社會還有很大量的腦力勞動量可以被開發出來

這是個政治問題,非科技/教育問題。

3. 太陽能+風能+先進核電 很可能能給人類續命很久

人類的能源消耗並非一定是指數增長的。比如最近幾年國內的用電量據說是持平甚至略微下降的(有經濟因素,也有技術因素.....比如LED燈的推廣)。

只要人類的能源消耗不是指數增長的,那麼新能源是有可能支撐人類社會的能源消耗的。

===================================

回答@胡吖

僅僅是探討一下,1、互聯網雖說節省了時間,但也浪費了大量時間,尤其是對青少年遊戲方面。同時佔用了大量的投資資本,導致其他行業分配到的資金相對變少,對於人類來說是否是正收益?我最擔心的是大部分人類沉迷於虛擬現實中,忘記了現實社會的發展。3、是否考慮到亞非拉美印的工業化,如果他們和中國一樣最終發展起來,那麼地球的現有資源是否還會充足?

對於互聯網

在互聯網普及以前,國內有如下現象 :

1. 校園暴力泛濫,中小學存在大批模仿古惑仔的混混

2. 社會上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成為治安隱患(80-90年代的嚴打運動)

據說(未驗證),互聯網(網遊)是減弱了上面兩個現象 : 不少混混沉迷在網路遊戲中了。

個人看法 :

1. 所謂的被互聯網毀掉的人,本質上是缺乏自制力/生活壓力/生活目標,沒有互聯網也難說他們會把精力用在「正確的事情上」

2. 對網路遊戲的沉迷,對大部分人可能是年齡段性質的,或者是階段性的迷茫。過了那個年紀段或者階段,有不少沉迷者應該是會有好轉的(我本人在2003-2006年可謂是網遊沉迷者,之後逐漸就不玩了.....現實世界的成就更有吸引力)

2. 「互聯網過熱導致其它行業沒有資金去發展」可能只是表象,內在原因很可能是那些行業缺乏短期內的突破看到投資價值的可能。比如風能太陽能頁岩氣國內高鐵,它們不是互聯網行業,但它們得到的資金和政策扶植絕不能說少.....若不是社會短期內實在消耗不了更多太陽能電池板,估計太陽能電池行業還會繼續膨脹,不愁沒人去投錢

對於落後國家的工業化

恰恰相反,個人看法是,落後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低反而會拖累先進國家的進一步工業化,而不是相反(認為落後國家的工業化會消耗工業化資源)

我去泰國玩過,在從曼谷去島嶼的路上,我看到出了曼谷市沒多遠就是一副原生態的景象,其人民用的交通工具也是落後過時的產品。.....於是我在想,如果泰國發展程度再高一些,那泰國是否會消耗更多的中國產的工業品?(較好的汽車,較好的地鐵,較好的鐵路,較好的道路橋樑,較好的電器)

所以,個人看法,如果落後國家也工業化,那麼正面收益應該是一個容量體積更大的國際貿易市場。並且落後國家的人民接受良好教育後,也能為人類社會輸出更多的合格腦力勞動力

至於這樣的負面效應,比如工業化資源的緊張確實也存在,但個人覺得只要一個前提成立,那麼這個負面效應就應該不算嚴重 :人類社會的能源需求是線性增加,而不是指數增加

只要這個前提成立,那麼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先進核電)就有能力維持人類社會的運作,那麼所謂的資源壓力應該是可控的

==================

下面 @阿里路亞 提到的觀點也很重要 :

阿里路亞

互聯網的意義在於連接,人類目前知識體系過於龐大,沒有互聯網,基本上無法進行協調


我看了這三篇文章,認為他說的一部分內容很有道理。

1.

他認為本次經濟危機是因為美國撞上了「科技的天花板」,人類進入了「技術的大停滯」的時期。

「科技的天花板」現在是客觀存在的,第一線做科研的是感受最深的。即便是計算機/電子工程這種新興學科,很多方向都已經成了Dead Tree幾乎做到了極限,體系相當成熟了,比如控制、通信等等。很多領域基本上只剩下湊數的灌水。即便是現在大火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其中很多關鍵部分也並不是這一輪原創的,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不少工作都屬於重複發明。可想而知,很多傳統工科是什麼情況。

我之前對人講過:很多人以為科技發展是日新月異的,其實不少學科已經接近於停滯。

2.

再者,和作者認識的完全不同的是,我認為「技術的大停滯」產生原因並非是資本開始阻礙科技發展了。資本的驅動力是什麼?是市場,有市場資本投資技術才能獲利。市場是由人們需求決定的,人們需要了才有市場。當資本無法驅動某個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根本原因是因為人們不需要了。

市場獎勵的不是創造最高價值的人,而是獎勵滿足了最大需求的人。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那個無線通信大繁榮的時代,就是那個磚頭大的分立器件大哥大橫行的時代。很多學計算機的學生,尤其是搞人工智慧的,需要學習無線通信原理和RFIC設計才能找到工作,就跟今天很多EE的學生拚命刷題去Google是一樣的。那個以後,RF相關的技術發展迅速,重要工作層出不窮,接收機和發射機靈敏度不斷提高,RFIC集成度越來越高,所以我們看到手機可以越做越小,甚至現在教英語的都可以做手機了。只要你用高通的處理器和基帶,只要設計上不出大問題,通話方面就沒有差別。

但是後來,為什麼無線開始冷卻直到現在有停滯了呢?因為即便是現在你把接收機靈敏度提高了3dB又如何呢?用戶感覺不到。當一個技術能徹底滿足人們需求的時候,技術本身進步與否就不那麼重要了,結果就是技術開始失去動力走向停滯。

而每個地區,天花板的高度是有顯著差別的。比如中國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基礎工業基礎部件雖然相比過去有很大進步,但是這一塊在跟國外還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發展接近停滯了。為什麼?因為基礎部件利潤不高,當進口高質量器件很容易買到的時候,市場上就沒有動力去推進自產的發展了。

3.

我們現在享受到的技術進步,實際上都是冷戰的紅利,即便是種子可能很早以前就種下了。

現在我們用到的互聯網、手機、個人計算機等等,都得益於當時戰爭陰影下軍備競賽驅動的技術進步。沒有當年DARPA的ARPANET項目,就沒有今天的互聯網;沒有晶元技術的進步,就沒有計算設備的小型化,也就沒有手機;沒有當年的登月計劃和核爆模擬的需求,就不會有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回過頭來看,這其中大部分技術發展最快的時代,恰恰是在冷戰之下不計成本投入的階段。

所以,「技術大停滯」表面上看是因為「市場沒有需求」or「人們不需要了」,根本原因是因為和平太久了。冷戰之後的戰爭都維持在低烈度和區域性,人類歷史上首次迎來了沒有普遍戰爭陰影的黃金時代,只要普遍的需求得以滿足,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就很難有動力。為什麼某些歐洲著名耳機大廠無以為繼,堪稱窮困潦倒?因為大部分木耳的普通人是聽不出耳機參數有什麼區別的,現在的聲納不需要專門的高靈敏度耳機了。

否則,如果沒有戰爭的話,高性能的雷達和超高速的數字電路給誰用?你用嗎?室內定位寵物?新型的材料研究出來用在哪裡?高精度的器件用在哪裡?

4.

我不同意這個作者對IT技術發展的看法,因為現在工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了。不管是分散式計算進行有限元計算,還是利用CAD軟體進行設計模擬,現代工業,沒有計算機的支持,寸步難行、幾近摸瞎。

但是,他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大量的資本進入到互聯網泡沫當中,是因為這個行業技術含量高嗎?恐怕更多是因為市場,是因為人們的需求。

左乎上之前有個問題回顧總結2016年的科技新聞,下面的人回答了一堆互聯網大事記和創業公司動態。

其實我很想問一句:做個UI,做個PPT,做個粗糙App就是高科技了么?有什麼資格代表「科技界」?大家都是學這個的,到底有多少技術含量心裡應該門兒清。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也是「停滯」時代到來的徵兆。

5.

山寨的本質就是技術的擴散。

技術的擴散之後才能有工業化。從大廠抄板抄設計是一種技術擴散,引進人才回國工作是一種技術擴散,外國援助也是一種技術擴散。技術擴散不是隨機的,而是沿著固定的路徑擴散出去。這個路徑就是國際體系的一部分,只有在這個體系裡面,才能享受技術擴散帶來的紅利,才有資格山寨。閉關鎖國搞大躍進,就算砸鍋賣鐵,也沒有用。因為中國直到現在還沒有原生的工業化,必須接受外來的技術擴散,沒有外來資源的輸入,很難進一步發展。

但到了現在,技術的擴散開始改變方向了。吃紅利的時代結束了。

即便我們像造很多東西,知道很多關鍵性的問題亟待解決,但是進展依然十分緩慢,似乎摸到了厚厚的天花板。

如果未來沒有引爆點出現的話,終究有一天所有人都能體會到技術的停滯。

而我對人類未來的技術發展是有信心的,這種程度的停滯哪怕是技術大倒退在人類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它並不是一種穩定的狀態,革命的燃點是需要醞釀的。沒有60~70年代的迷茫,就不會有1980的黃金時代。

當然,等在前面的,說不定是「費米大過濾器」呢。


這個很正常,人類科技的進步大致是呈S形曲線

古代的時候發展緩慢,近代因為某個契機然後高速發展,到未來受制於資源等局限,發展得差不多了又會陷入緩慢


謝謝 @吉鑫磊 的推薦,我看完了這篇長文。在細節上或許有些可商榷之處(如工業革命不是隨機擾動,不是瓦特的靈機一動,種子早在歐幾里得的時候就種下了,到伽利略、牛頓的時代已經勢不可擋;對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評價過低,有為黑而黑的嫌疑),但基本邏輯是完全正確的,文明升級靠的不是漸變而是突變,沒有可控核聚變大家都要掛掉。請問諸位對作者「資水東流」先生的身份了解多少?他的專業是生物工程嗎?


這說明,資本主義的大限要來了。


人類的教育不僅沒有到極限還落後了幾百年,成為制約其他方面發展的瓶頸。強AI、可控核聚變、常溫超導這三樣遙遙無期,但石化燃料仍然堅挺,太陽能可以長期續命。太陽能社會的極限在缺乏殖民地帶來的社會結構和地緣政治問題,殖民火星或小行星靠譜。「星際航行」包括太陽系內航行跟太陽系外航行,二者有天壤之別不能混淆。

現有的教育制度在全球範圍內基本保持了牛頓時代的樣子,沒有像其他行業一樣現代化。結果耗費了學生成年後大量的時間,造成了嚴重的博士生大齡、高學歷低生育率、一般學歷就業難等問題。除了技術大停滯,還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階層族群危機(福利國家入不敷出、美國拉美化、歐亞大陸綠化)。

尤其是中國教育,花在中學反覆篩選上的精力超過了傳授知識和能力本身,大學教育卻與業界需求斷裂。而且從小學畢業之後不再訓練口語和應用文等自我表達能力!(爭論漢字優劣論和方言存廢論的人,看看這個可怕的事實。)

最近10年之內,互聯網造就了教育MOOC和商業O2O,有理由相信二者的結合和進一步創新能在下一個10年之內開啟新的主流教育模式。(最多不超過20年,誰還記得20年前的互聯網什麼樣?)

強AI、可控核聚變、常溫超導三樣東西經常被認為幾十年內隨時可能搞出來,實際上根本沒有清晰的原理路線圖,屬於「未知的未知」。真正解決可能要上百年甚至幾百年,遠水解不了近渴。

石化燃料加上太陽能可以長期續命。現在全球經濟和油價的趨勢表明,落後國家工業化過程逐漸進入尾聲。由於全球社會結構金字塔的限制,全球能耗不會繼續高速指數增長。按指數增長計算出來夠用幾十年的燃料,按線性增長或振蕩增長夠用幾百年。而且太陽能電池有相應的摩爾定律,成本已經接近石化能源,未來幾十年就會開始比石化能源便宜。隨後太陽能可以逐漸接管大部分能源需求直到用電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實現永續利用。

太陽能社會的壽命不再受到能源限制,僅取決於文明衰朽朝代更替的壽命。在沒有邊疆和殖民地可以開闢的情況下,國家趨於「內卷化」,直到內鬥內亂。核大國的內戰可能引發核大戰,在百年~千年期的長期歷史當中這種概率會逐漸累積趨向於1,遲早藥丸。

萬一在地外殖民之前實現強AI尤其危險,這基本上等於建立全球統一政府,把地球變成統一而封閉的大號古代中國,然後不可避免的導向核大戰的終點。注意《Matrix》和《終結者》已經由科幻片變成「核武俠片」了。因此開闢「高邊疆」(NASA的說法),趕在強AI出現之前殖民火星或小行星有相當的必要性。

用常規化學火箭殖民火星或小行星的成本正在與阿波羅登月逐漸趨近。現在大量IT、家電、五金、塑膠類消費品都是60年代為了阿波羅登月和冷戰發明出來的。以佔GDP比例計價,60年代物質匱乏,火箭研發和製造成本遠高於現在。因此以現在的產能進行量產,可以把單位成本拉低到阿波羅時代的幾分之一。殖民火星或小行星的發射規模約相當於阿波羅登月十幾倍,現在的開銷僅比阿波羅計劃貴幾倍,接近或少於三軍軍費。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北京的房價(約10萬元每平方米)已經與晶體管晶元單位面積造價(約0.1元每平方毫米)相當,而地價更高若干倍,達到晶元售價。人已經住在晶元上了。

按照1萬美元/kg的發射價格,把80kg的人送到衛星軌道需要約500萬元,也相當於一套房子的價格。當然載人航天發射幾噸的飛船包含生命保障系統和給養等貴的多,但如果飛船容積率較高並且能夠完全重複使用、在太空的物資能夠就地取材(小行星有碳有水有金屬),則發射的載荷會逐漸趨近於以人本身為主,移民太空的成本會逐漸趨近於移民北京的成本。

很多人認為「星際航行」需要可控核聚變,實際上只有太陽系外的航行才需要可控核聚變。太陽系內的航行速度增量十幾千米每秒,屬於常規的化學火箭和工質電推進、工質核推進可用的範圍。太陽系外的航行速度增量約0.2c =6萬千米每秒,才需要使用核聚變或者激光推進等「無工質推進」。而且太陽系外能獲得的資源是否夠航行的燃料都很難說。

反過來看,在太陽系外航行之前,可以把火星和小行星帶幾千顆小行星殖民一遍形成太陽系聯邦,甚至可以修戴森球。按人類歷史的節奏,這些夠(在社會結構上)玩幾百到上千年了。這麼長的時間可以給強AI、可控核聚變、常溫超導等基礎技術提供極其寬鬆的研發時間。


該文的最終核心就以下三點:

一、可控核聚變60年毫無進展。

二、石油煤炭天然氣終會燒完。

三、然後怎麼辦?

很多人謾罵作者,拿什麼手機從藍屏到彩屏到智能來反駁。

但是真正敢解釋和解決上面三個問題的,一個都沒有,要麼避而不談,要麼顧左右而言他。

所以,作者的觀點是正確的。


其實我回答過這個問題的類似問題,但是現在不方便找了。

所以說我再回答一下,簡要的把我以前的思路說一下。

我認為這個人說的技術瓶頸是正確的,而且現在已經出現了這個趨勢,所以說這樣的技術停滯是有可能的。

但是是不是無法突破呢?我認為有可能(很有可能)。

關鍵就在於壽命問題。

這一切的根基,包括資本上的,都是基於人類當前壽命。

壽命限制了個體的學習總量,同時由於知識是互相協同的,所以說知識學習的速率也受限了。同時因為學習周期比較短,必須投入工作等,所以說基礎知識量也無法在目前大學基礎上更多的擴展。

結果就是基礎知識量和速度雙重受限。

同時因為資本也是為人服務的,很多也是為利益獲得者服務的,這就不得不受到人的壽命的限制。

1000年後給你一億和200年後給你50塊錢沒有多大區別,這就是問題所在。

所以說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也是最方便的,就是考慮一下人類壽命延長的難度,尤其是比較高生產力時期的壽命延長的程度。

那麼我們要解決幾個問題。

1:癌症。

2:較高的意外發生率。

3:衰老本身。

4:艾滋病等感染性慢性疾病。

5:心腦血管病和風濕等退行性疾病。

如果衰老本身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那麼像心腦血管疾病和一部分意外就可以規避不少。

癌症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因為發生率如果不能降低的話,那麼大多數人的壽命延長將會是有限的,很多人活不到150歲就又要得病死了,艾滋病和意外事故也是一樣。

雖然說如果有質量的活150年,工作高峰時間從現在的20歲到55歲這35年可以延長到40歲(學習延長)到120歲,這樣就有60年的時間。

這儘管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已經可以邁出一大步。

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

由於糧食和公共衛生的缺乏,歷史上大多數時期人類的壽命都沒有超過40歲,而生活條件很好同時又有足夠學習資本的人,大多數也沒有活到60.

而那個時候比較高級的知識分子也就是多讀了幾年書,遠遠不到現在的本科標準讀了那麼多書。

我想很明顯,這種壽命的延長,對於科技和社會的進步有多麼大的推動作用。

所以這是互相促進的一個東西。

從現有技術角度上來說,人類依然在衰老領域不斷的取得成果,這個成果是階梯式的,可以一步步往上爬的,而且很快的被總結了下來。

換句話說生物科學領域雖然我們還很幼年,但是不一定抗衰老這件事(至少部分抗衰老)我們要到一個特定的臨界點或者高度才能解決,有或者說我們不需要「完全解決」就能夠克服很多問題。

比如說癌症。

現在很多癌症是可以治癒的,比如高發的乳腺癌,睾丸癌,一部分淋巴瘤,胃癌,肝癌等。雖然還有很大一部分我們即便是早期也無法治癒,但有限治癒依然給了人類很大的幫助。

所以即便用現有的癌症治療手段,配合今後可能出現的抗衰老技術(減緩衰老而不是單純的增加壽命),我們有可能可以將人類壽命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這個高度也許並不一定是70多歲的平均壽命躍升到500歲,但也可能可能是150歲甚至200歲。

這就足矣讓整個資本市場和科技領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個目標在我們目前的知識發展能力下,完全可能做到的,而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又邁上新台階了。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說我們的壽命有200歲,而我們是從150歲到200歲這段才是算養老的(而且其中20年還有一定的生活甚至生產能力)。

那麼我們的資本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我們現在如果去投資「可控核聚變」,那根本就是扯淡。因為可控核聚變至少需要50~100年,遠遠超出目前的預期壽命。

所以沒有任何利益個體會對這個東西進行投資,只有組織因為互相競爭(包括後來人的催促)才會進行這種可預見的未來內無法獲得回報的項目。

但是一旦人人都能活到200年會怎樣呢?

那這個投資,就類似於一種比較長期的風險投資項目了,這之中會有很多騙人項目,但也有很多是真的。

壽命的延長就是會這麼改變資本市場。

核聚變是這樣,更不用說更加「短期」和有利可圖的私人航天了,很顯然投資一個50年左右就可能得到高額回報的航天科技股票不一定是個很差的選擇,而大投資人的注資也不會像現在一樣考慮很短時期內的利益,而是相對會順應需求而延長投資周期。

同時,文中說「可控核聚變」60多年到現在毫無進展也是聳人聽聞的。

首先托卡馬克裝置使用的可控高強度磁場已經應用於多個需要強磁的物理科研領域,而物理領域的科研項目,很多都在不遠的未來投入實際使用,或者成為了實用技術的周邊項目。

看上去製造托卡馬克無利可圖是因為托卡馬克中的技術給了物理研究再到商業實用,現有的商業盈利體系並不包含那麼前端而已,並不是說這些東西毫無意義。

除了托卡馬克,還有仿星器。雖然我國押寶到了托卡馬克上,但歐洲更多的押寶在仿星器上。所以歐洲仿星器的技術產出就和我國的托卡馬克不太一樣,但也一樣用到了諸多物理領域上去。

所以說可控核聚變雖然目前還沒看到完全成功的「時間表」,但並不代表托卡馬克裝置沒有帶來更多有用的技術。

另外石化資源的耗盡,實際上並不用太著急。

首先這個估計儲量是很久以前的了,我們也在發現新的礦,雖然速度是不夠,但不止我們可以扛幾十年,百年不是問題。

現在的新能源也陸續有不錯的進展,雖然還不到根本性的解決,但是我們有上百年的時間。而同時我們也在開發新的生物能源技術,而且也有了相當大的進展。

也許我們未來不能和現在一樣燒油,整體能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如果說新能源技術較慢)。但是我們未必不能在一個整體能源供應較低的環境下生活並且繼續科研。

我們完全可以降低剩餘石化資源的消耗,只要保證農業生產和運輸,以及基本工業生產,那麼我們就可以繼續開發新能源項目。

所以很武斷地說「怎麼辦」就是「沒辦法」。那就太那啥了。

畢竟當年鯨快被歐洲人抓完的時候,歐洲人也大喊「鯨油沒了,能源危機啊!」

另外,所謂根本性進步又怎麼說呢。

雖然現在火箭發動機的比沖只比幾十年前的火箭發動機高了一小部分而已,但我們都知道一旦進入地球軌道之後,繼續改變軌道的話實際上不算特別消耗燃料,從低地球軌道到同步軌道實際上就差了一點兒速度而已。

所以提高的那一點兒比沖,實際上帶來的收益是極為巨大的。

如果用最老的火箭發動機,比如V2導彈那樣的火箭發動機,看上去比沖也就比現在火箭低了不到三分之一,但問題是用V2導彈那樣的火箭發動機的比沖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發射太陽系外探測器,也不可能發射火星探測器,登陸月球都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沒有根本性進步」,不代表其實用化方面毫無進步。

如果我們還在使用更老的火箭技術,那麼我們目前根本無法發射那麼多衛星。同時微電子和IT技術難道沒有幫助這些領域嗎?如果衛星不能因為微電子技術的進步而在如此小的空間具備強大的功能,我們現在的世界就會遇到很多的麻煩。

這幾十年為什麼會被IT技術弄花了眼睛?

在我看來,這不是因為IT技術發展太過迅猛,而是我們還沒有把我們很多的那些所謂的」根本技術「在工程和規模上搞到足夠大的程度。

比方說我們在工程機械方面是沒有」根本性「進步,但是地球上很多國家連公路都很少,現在世界越來越多的窮國都蓋得起公路和學校,越來越多的工業設施正在普及。連菲律賓都購買了很多中國的各種機床來增加工業生產。

所以仔細看看世界,就知道現在的世界正在把原來的技術鋪開,就好象在蒸汽機車到來的時候鋪開鐵路網是一個道理。這個過程中蒸汽機車並沒有根本性的發展,但是世界卻發生了根本性的進步。

我們就簡單的想想未來幾十年好了,我就說幾個,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

1:印度大部分地區普及公路網,中心地區普及高速公路,鐵路系統改造,超過5億人進入現代化工業國家時代,從此世界又多了6%的工業化人民,這還是一個國家。

2:中東地區重建,北非恢復安定並且發展(具備少量工業產能)。

3:軍事技術,特別是無人機和戰場監視技術的快速進步,墨西哥解決大宗毒品問題——我認為毒販武裝比政府軍強,是和清朝曇花一現的」鏢局「是一樣的,是短時間內私人可以買到的輕武器武裝的高殺傷力和政府軍缺乏低成本戰場監控體系技術發展歷史特徵所導致的。很顯然,如果哪天中國彩虹無人機變成了更白菜的價格,甚至還用高性能電池研發了短距離查打一體小型無人機,那麼毒販將會無法和政府軍對抗。

與此相似的還有很多。

所以現在的那些既有技術上,我們還沒有做到很普及。世界上還有接近半數的人口生活在半和前工業化時代,所以鋪開更有利可圖也更加重要,更多的力量被放在普及而不是研發上是必然的。

而IT技術,則是基礎技術進步的一個衍生品。而我們覺得」花了眼睛「,是因為我們在一個高人口密度的工業化國家,而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工業國家。

對於那些生活在前工業時代的居民來說,有一台互聯網電腦和手機的作用,完全不如我們來的有用。

這個時候IT產業對他們來說作用並不是很大,我們覺得很大僅僅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熟悉的東西。

對他們來說更大的幫助是玻璃瓶製造廠,彩鋼瓦等東西。

越多的人口納入到工業體系之中時,即便消耗大了,但也有更多的資源用於研究新技術,更多的人才和人力會投入新研究。而如果這些人不納入,他們雖然消耗的現代化物資少一些,但這些物資對於研究來說是純粹浪費掉的。

所以說,這個人說的,有部分(比如說技術瓶頸上)是對的。有一部分是很錯誤的。

瓶頸部分是沒考慮到人類抗衰老這個」科技點「上是可以靠我們現有的壽命和技術條件下完成的。

而錯誤的部分,則相當於在說」我們蓋了60多年實驗室,還沒有技術產出,我們完蛋了「。

簡單的來說,我們實驗室還沒有蓋完呢。

但是這個實驗室是肯定可以在現有條件下蓋完的,而且蓋得過程中還發現了很多東西。

所以技術停滯必須在一個很巧合的狀況下才能完成,這個概率並不大。


寫的很好,太多人還盲目樂觀地認為現在是個技術爆炸的時代。


IT 技術不是技術樹的主幹,而是一張藤網,把人類的大腦,基礎技術編織起來,向蠶繭一樣包裹起來,最終人類會脫去肉胎的動物性,完成質變飛躍。如果無法質變,就會在繭里爛成肉水。


馬克思很早就說明了人類不可能一直科技革命


走出地球,離開搖籃的,將是人工智慧與機械文明。

人類,只是留在地球樂園中的寵物。

即使以現有的技術條件,我們無法送一個人到火星,但送幾台電腦和機械到火星就可以辦到,我們的軀殼終究只是適應地球的生存環境而已,靠技術的發展解決人體硬體條件的瓶頸的確是前途渺茫。

一個成熟的人工智慧,體積、能耗都會遠低於人類,壽命、改進潛力遠高於人類。為什麼要用脆弱的人體探索宇宙、開拓荒蕪?我們只要安心的在地球孕育人工智慧文明就好,就是完成了人類在進化樹上的使命。此後,人類對資源的需求還會上漲么?人類獲取資源/能源的能力會提高么?人類還存在么?這都不好說了。

人類只是蜷縮在樹葉中的蟲繭,人工智慧才是飛向星際的蝴蝶。

另外,科技的發展往往是突變,而非漸變。現今的技術停滯,更像是爆發前的孕育期,只要一個閃點出現(世界大戰?),人工智慧和自主機械的發展就可能會突飛猛進。


斷斷續續看了此帖幾天,也想說一下。基本上同意停滯是常態這一觀點,人類作為生物對在地球上必要的生存知識掌握的足夠了。科技不光能告訴我們可以做到什麼,也能告訴我們做不到什麼。很簡單,超光速,時間旅行,核聚變,超過130-150歲壽命以及跨出太陽系殖民是做不到的。

什麼能做到:利用太陽能,利用IT行業優化資源和生產配置,優化社會結構。

化石燃料大規模耗盡的地球,如果發展的好應該是這樣一幅情景:沙漠地帶大量覆蓋太陽能電池板,90%+的人口集中在全球數百個地理位置最好的大城市,密集的公共交通和立體建築讓人均消耗能量比現在更低,大量的村落和小鎮被放棄,轉為耕地或植被覆蓋,政治實體慢慢從國家轉為大都市自治,全球產業互通有無,智能物流進一步降低了人均能耗,難以開源但是節流非常成功。這是幾百年內的情景。

如果一切和諧,數百年後似乎可以較大規模的開發火星和一些小行星,但也僅限於能源礦產和工廠,幾千年內最適合生存的只能是地球。人類社會就像戰後的日本一樣,方方面面精細化不斷優化, 安靜的生活下去,因為科學只能走到這一步,除非發生了大的天災造成社會動亂(注意沒有人禍,部分人的意志已經不能推動動亂),否則這幅圖景是未來數百年最有可能發生的。。


杞人憂天

主要的毛病:1,忽視量變和質變原理 2,忽視人類的主觀能動性,3,能源技術和生產技術傻傻分不清楚,4,沒有運動地看待問題

如果要說停滯,從石器時代到工業時代前人類漫長的幾萬年曆史都是以人力畜力為生產動力的,這才算停滯的讓人蛋疼,如果人類再花幾萬年或者幾千年都研發不出可控聚變能,再喊技術停滯都不算晚,事實上可控聚變能如果再來100年都研發不出來,再加100年總能研究出來了吧,這200年在人類歷史、地球歷史、宇宙歷史裡,就是眨眼功夫都不到的事情罷了。

可控核聚變的研發速度,人類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動物,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凡事都會有輕重緩急的安排,如果當下能源夠用且便宜,新能源的研發和推廣就會投入較少,進度自然緩慢,如果化石能源突然哪天沒了,人類自然會在新能源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這點有點像《瘟疫公司》這個遊戲,如果人類覺得你這個病毒沒啥威脅,抗體研究就非常慢,如果你這個病毒來勢洶洶殺人如麻,人類自然會警覺並以驚人的速度研發抗體。所以現在化石能源還很充足的情況下,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速度緩慢,不等於100年後也這麼緩慢無進展。

事實上化石能源雖然有限,但絕不會突然地用完的,這將會是一個符合經濟學原理的漸變過程:石油煤炭儲量非常充足的時候,價格便宜,當儲量減少時價格就會按照比例增加,當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勘探新儲量就非常有利可謀(比如頁岩油),於是石化資源的儲量就會增加,價格就會又便宜下去。等化石能源的真實儲量幾乎全被勘探出來後,儲量繼續減少,價格繼續增加,這時新能源就會顯得便宜,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會使用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地熱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就會不停的下降,同時新能源的經濟鏈下就可以養得起更多的研究人員,使得新能源的技術日新月異,能量轉換效率增加,包括核聚變能也會加速。

這個過程將是漸變的,不是說儲量100年的化石資源,人們就會傻子一樣的燒100年然後突然束手無策大眼瞪小眼了。

IT技術不是能源技術,能源科技的問題,IT技術表示這鍋我不背。拉不出粑粑不要怪茅坑,能源技術沒革新為什麼要怪IT?為什麼不怪理髮技術?人類文明的熱力學解釋,一個是能源技術(運用多少能量),一個是生產技術(如何運用能量)。把一塊鐵打成劍,鐵匠吃了糧食使勁用鎚子敲打,這是運用多少能量的問題,鐵匠如何控制敲打力道,角度和溫度,這是如何運用能量的問題,到了現代車床利用電能一次衝壓就可以把一塊鐵變成一支劍,每分鐘可以衝壓60支,這就是生產技術的飛躍,而電能才是能源技術的部分。電怎麼來的,車床並不關心,不管是煤電核電還是聚變能來的電,車床都會工作。再看IT技術,是人類使用各種塑料,半導體,金屬,玻璃等物品組裝起來並用電能驅動的一個產業,而不是產電的產業,IT屬於生產技術,即如何使用能量。沒有電就沒有IT沒錯,但一旦通電,IT就不會關心電是怎麼來的了,可見能源技術和生產技術之間的相互獨立性。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是煤的化學能,第二次內燃機是石油的化學能,第三次是裂變能,其實這只是在拿「能源技術」來做工業革命的標誌,與這些工業革命同期的「生產技術」卻不被拿來做象徵物(比如流水線,集成電路,數控機器/機器人,3D列印等),所以很多時候會忽視這些技術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低估IT技術其實就是在忽視這些技術的重要性,作者很明顯不認為「如何運用能量」也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部分。

電腦技術可以促進所有技術包括能源技術的研發速度。這個其實才是最關鍵的,能源技術和生產技術之間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互相獨立又互相影響),信息傳播加速,儲存和計算能力的飛躍,帶來的很明顯的結果就是科研速度增加,這個基本都算是廢話了,就不累述了。電腦和IT技術成長,對於能源技術革命來說其實就是量變的一個內容,在能源革命這個質變到來之前,量變其實在外表上看是靜悄悄的,沒有變化的,這不等於沒有量變,這不等於將來不會質變,只不過觀察者視力不好,看不到變化,學識也不夠,無法預測未來的質變,僅此而已。


中國目前連機械化都還沒有完全普及,更別說信息化。中國的教育和國民素質也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

在到達技術的天花板之前,我們還是可以通過管理上的優化組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其實是人的效率)來引進負熵的。這更多的是社會學的問題,同時參雜著技術工程的問題。當然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終究是有極限的。至於社會的管理,我黨不過是小學生。不過僅此一項的提高也夠我們玩很多年了。

同意資水東流先生所說,新一代的能源才是最大的台階。可控核聚變,真的是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原理上沒毛病。怎麼實現的確是技術上的噩夢。這個台階邁過去了,或許人類能有幾百年上千年的黃金時代,邁不過去,等著第三次世界大戰吧。


更新:

我不是說科技停滯甚至倒退了,就說明人類就藥丸了。人是靈活的,生產力受限,自然有辦法應對,正如我原答案所說「即使有朝一日多努力也無法進步,這無所謂好壞,只是自然的一個客觀規律」,「發現越來越多的問題註定無法解決也可以看做另一種形式的進步」;手中的牌可以有好有壞,但把手中的牌儘可能打好,就是人本身的本領。

+++++++++++++++++++++++++++++++++++++++++++++++++++++++++++++++++++++

原答案:

憋了好幾個月,修修改改,終於打算放出來了。

作者不是杞人憂天,也沒否定IT技術,但不得不承認,資本意識到了實體技術的瓶頸,轉而青睞IT,其中暗含一點穆公西拓的無奈。

科技不僅告訴我們能做什麼,也告訴我們不可能做到什麼 ,天花板是客觀存在的。

不過有人就問了:隨著基礎科學不斷地發現新的規律,會不會提高「天花板」,如果這樣,技術不就又有更多機會飛躍了嗎?

然而,基礎科學結論再豐富,和應用技術的進步並沒必然聯繫,因為自然規律中是否存在供人類技術利用的「bug」,如燃燒(氧化反應)放熱、法拉第磁生電原理、核裂變鏈式反應,是聽天命的事情。更何況豐富並不能改變既有規律,因為基礎科學作為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其新結論從來不會徹底推翻既有的結論,只是既有結論的補充或是更一般的情況,例如相對論改變不了牛頓力學在低速狀態下的有效性,量子力學也改變不了經典電磁學在宏觀狀態下的有效性。

制度、主義、意識形態都是皮毛,人類作為一個群體,其活動都是生存策略的外在體現,都要不斷索取外界能源,維持自身系統的低熵,關於哪種意識形態、哪種所有制更有長遠優越性的爭論是徒勞的。此外需求不是萬能的推動力,它對發展的刺激和推進作用的確有,但本質原因是科技水平恰好達到那個地步了,需求只是水到渠成地把科技成果引入了社會。正如那些強調世界大戰、冷戰對科技推動巨大的人,忽略了從採集狩獵到農業、從農業到工業才是人類最大的飛躍。戰爭就是戰爭,需求就是需求,但進步就是進步無必然邏輯聯繫。正如這個答案苦難有什麼價值? - 葛易的回答 - 知乎 。

很多人以為過去兩個世紀飛速發展,今天也很繁榮,未來必然潛力無限,尤其對於工業化崛起、發展慾望強烈的國家,更容易產生這個錯覺,可正如之前精細餵養把豬養肥,明天就把它宰了。人類的能力是有極限的,甚至有朝一日多努力也無法進步,這無所謂好壞,只是自然的一個客觀規律。

有個答主的論調很好玩:「同樣是煤,宋朝人扔到爐子里是農業社會、英國人扔到蒸汽機里是工業革命,同樣的能源資源取決於怎麼利用,人類終將因不斷發展的技術,從猿猴變成超人。」可是強調人和動物、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差別,在宇宙規律面前毫無意義。地球一切生物,在宇宙層面上,完全可以看做各種有機物有序組合的產物,即小型化工廠。不同年代不同種生物,無非是淮南淮北的區別

地球接受的太陽能功率很大,但熱二律告訴我們,不能忽略密度只看總量。譬如太陽能和風電裝機功率大,實際發電量卻少很多。如果大自然規律不允許我們開發出更豐富、密度更高的能源,那都無濟於事。能源開採利用技術和其他技術有天壤之別:如果沒有太陽,沒有幾十億年來各種生物的肉身,沒有恆星爆炸遺留的放射性元素,今天我們根本沒有廉價的能源,那樣再黑的科技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某種程度上要看運氣,在一定運氣的基礎上,科技才有發揮其效用的舞台。

目前核能始終不是主力,快堆、聚變堆的商業化總是阻力重重,化石能源不可能永遠廉價,風光水電能量密度終究有限。各國的確重視快堆、可控核聚變的研發,可我擔心核能利用會不會也像真空光速一樣不可逾越,比如聚變堆即使成功地長時間穩定運行,但最終產出能量永遠小於投入系統的能量

不論體制怎麼進步、人類素質如何提高,總會碰到天花板的,這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問題註定無法解決也可以看做另一種形式的進步,戴馬修儒:相比 1970 年以前,1970 年後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減緩了嗎?。「方法總比問題多」絕對不是金科玉律。正如人的命運不僅要看志我奮鬥,也要看歷史進程。

如果宇宙規律不允許超光速航行、動量定理不可推翻、熱力學定律不可推翻,那麼不出意外,地球就是全人類的宿命了。生物是宇宙局部熵減的造物,誕生是偶然,寂靜是永恆,世俗的繁華與喧囂終究是暫時的。

悟空再牛逼,能逃佛掌心?

相關鏈接

吳麒奎:為什麼現階段很多疾病治不好呢?

河森堡:有哪些歷史上存在過的神秘古國?

河森堡:科學的發展真的可以被鎖死么?

人類該如何逃出復活節島——對《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一文的拓展性思考

資水東流


謝不邀

我高中的時候也是一個IT黑,認為人們過於注重IT技術的高速發展,而忽略了所謂的「真正的技術」,比如火箭,太空梭,基因工程。但是當我現在重新思考IT技術的時候,我認為它對人類的貢獻是無比巨大的。

信息的高速流通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加快了思想的交換速度。我在網上就能看到最新的論文,而不用等待漫長的郵路送來期刊;我可以用電子郵件和教授直接談話而不用開半小時車去學校等教授有空;讓貨物能夠被直接送到有需要的人手裡,減少庫存與損耗;讓我能在網上看到另一個大學的課程而不必真的坐在那個課堂里。IT技術雖然沒有直接解決生產力的問題,但它實際上提高了生產力的「效率」,這本身就是一件對生產力發展極為有利的事情。

為什麼大家覺得科技的其他方面發展緩慢呢,我覺得一者是因為IT技術的高速發展拉高了人們對「實體技術」發展速度的預期,相比於IT技術,所謂「實體技術」的發展速度確實慢了一些。二者是因為基礎科學已經過於超出人們的日常生活了。從歷史上來看,伽利略做披薩塔實驗證明輕重物體下落速度一致(以訛傳訛但真是個好例子啊),人們都能理解。富蘭克林用風箏作死引閃電,證明閃電就是電,OK,人們也能勉強理解。但隨著物理和其他基礎學科變得越來越抽象化,它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前置知識來了解。你不能指望普羅大眾能夠理解麥克斯韋電磁方程或者引力場方程,楊米爾斯規範場和宇稱不守恆更是抽象得只能用數學把握。基礎科學離日常生活經驗越來越遠了,人們也就無從理解發生在這些基礎科學中的,哪怕是翻天覆地的改變。

而且碼農真的掙的好多啊。。。。

補充信息,來自 @馬前卒 的專欄:

節省了40%的電力,這就是我在答案中提到過的所謂提高生產力的利用效率。所以碼農賺得好多啊。。。。


我認為有道理,一切人類工業文明都建立在廉價能源的基礎上,目前除了化石燃料以外,核能太陽能等不足以維持現在工業社會,和現代人的生活質量。如果化石燃料進一步消耗,不遠的將來就會枯竭,可控核聚變如果沒有弄出來人類前途不明朗啊。

但我覺得這可能主要是要依賴數學的突破,帶來新的工具研究物理,產生本質的飛躍。科學每前進一步,我們知道我們能做到的增加一點,但我們知道我們做不到的會增加很多。

感謝生在了好時代,可見的未來能源還夠我用,未來的技術突破我也可能有機會做出一份貢獻。我從內心裡相信人類肯能是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文明


推薦閱讀:

有哪些現在看來仍然很困難,但是人類很早就掌握了的技術?
2017 年快結束了,一起來說說,我國科技大概處在什麼水平了呢?
你會用哪張圖來表達你所理解的移動互聯網?
如果最初大家都給 iOS 7 以好評,那麼跟風的人是不是也會跟著說好呢?
歐洲空間局捕獲彗星計劃靠譜么?

TAG:科技 | 文明 | 科技趨勢 | 人類未來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