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會超越中國製造嗎?
印度人口預計將在2022超越中國,而且印度人口年輕人多,工價便宜,結合印度當地環境和硬體設施,印度工業會超越中國嗎?
成衣差不多是最低端最勞動力集中的產業了。去優衣庫,HM,gap和Zara之類的快消品牌看一下,那些衣服的產地都是哪裡的。
十年前是清一色中國產,現在你會發現很多是越南,孟加拉,墨西哥,土耳其,甚至葡萄牙生產的。印度產的很少見。連衣服都做不了的低收入國家,現在的工業發展肯定有很大問題。現在對印度不利的發展趨勢有機器人自動化,中國西部和不發達地區的持續開發,東盟加三自貿區,還有工人工作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全球範圍內的提高。
中國現在已經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購買國,一兩年內會成為全球第一的持有國。FT的文章顯示在我朝2017年機器人的投資回本周期將會減少到1.3年,現在機器人對工人的比例是日韓的十分一左右,估計最近幾年這方面的投資只會越來越驚人。近年很多東西都可以逐漸向工業4.0進化,同時很多產業對於廉價人力資源的依賴將會大大減少。而廉價人力資源是印度現在最大的優勢,將來這個優勢對工業的吸引力只會越來越小。
我朝人工雖然在不斷增加,但是仍然不缺低成本工人。2015年全國農民人均年純收入才剛剛突破一萬元人民幣,人口以數億計,如果他們能夠轉移到工業上去,人工成本不比印度高很多。鐵路公路等交通基建跟上的話,勞動力密集的產業完全可以轉移到內陸地區,更加接近這些需要從小農經濟進入工業經濟的人群,例如富士康的鄭州工廠,成渝地區的計算機組裝工廠。一個河南小工在上海工作或許會要求四五千月薪和宿舍,但是如果工廠就在附近的縣城的話,可能他兩三千就願意上班,不需要宿舍,還拉上自己的妻子一同入廠。還有很多農民是根本不願意離開家人到遠方打工,大量的少數民族不懂漢語不出村寨等等。不要驚訝,現在成都市內偏郊區和廣東省非珠三角地區這些離一線那麼近的地方還有相當相當一部分人口月薪不足兩千,扶貧只能救一時,這些欠發達地方的人民最需要的是能夠僱傭他們的工廠,而不能讓這些工廠白白跑到國外了。
東盟加三自貿區的存在說明產業轉移會更集中發生在這個區域,尤其是東南亞,而不是印度。很多產業需要上下游相關產業支撐,需要中間產物的免稅移動,也需要這些相關產業在自己工廠的相對比較近的距離之內,至少應該可以飛機火車幾小時內就能到對方工廠談生意看樣板修改設計之類。儘管中國是差不多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整體工業的發展也是離不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臨近國家的交易交流協作。中國的鄰國眾多,有的可以提供技術和高級工業品,有的提供能源,有賣大米榴槤的,有的棉花礦石反正出口必須要過境我國還不如便宜賣給我們的,有最不濟的也可以輸出文化種族相似的廉價非法勞工。而印度周邊沒有成型的工業產業地帶,自身的工業部門也不是很齊全發達,撐不起場面。包括印度的RCEP自貿區短期內也比較難談妥,印度的對比地理位置優勢只能說是離中東產油區和歐洲消費區近一點。東亞的工業外移首選估計是越南,然後是緬甸印尼菲律賓。
隨著大眾媒體的發達和全體人類(尤其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於勞工條件和自然環境保護上面的要求會越來越挑剔。現在的90後就明顯不如之前的幾代人吃苦耐勞,過不了幾年國人也會越來越關心污染呀勞工環境呀假日呀之類,巴不得搞得要跟法國人似的。就舉個近的事件,台塑在越南的上百億美金砸出來的鋼鐵廠還沒才剛剛小範圍試工,附近海域出現的死魚就引起越南公眾猜疑全國遊行,最後不得不吞下五億美金不明不白的罰款。也就是說,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長時間工作環境差的工廠,將越來越難生存。你以為以剝削著名的台企富士康有工廠空調,有帶空調的宿舍食堂,不斷電24小時供應的熱水,免費班車這些都是郭總大發慈悲了?一句話,都是被逼的。現在的工廠有什麼瑕疵不管青紅皂白媒體一個暴露就會引來全球鋪天蓋地的批評和抵制,這方面的全球法規也會更加加強。想當年的十幾連跳,其實就這樣人家廠內的自殺率才是日美全國平均水平的好幾分之一。而貧窮的後發國家越來越難一步到位達到這些工業的最基本全球標準,簡單的例子,夏天氣溫高達五十度的印度,有多少工廠可以提供全面的空調保障適宜的室溫防止中暑?如果中美日英大使館各自發布PM2.5數據,可以隨便上FB隨便遊行的新德里人像中國人那樣醒覺,大規模關注比北京嚴重得多的PM2.5污染會怎麼樣?大眾情緒再操作一下還要讓汽車上路不,還要工廠開工不?過幾年再來一個全球氣候會議這次中國「被迫」同意發達國家的要求進行全球排放量立法限制的話,印度會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導入更先進的設備么?就說發電量,起碼要翻個番才能保障工業生產,突然給你個排放上限超了要跟其他國家買排放量,這個該怎麼破?再來一下中國主動「被迫」同意全面提高ISO標準和WTO對於工人待遇的條款,不符合的全面禁止進入國際市場交易的話,幾千萬的童工都禁不了印度還怎麼做出口交易?
另外各位可以多關注一下巴基斯坦,印度文明的發祥地,曾經印度的一部分,現在經濟發展程度也和印度差不多。現在我朝大量撒錢在巴鐵建造港口公路鐵路發電廠等基礎設施。建成之後產業吸引力會大量提升,印度再慢半拍的話只怕能夠流到南亞的很多產業會先被巴鐵搶走。宗教不一定是最大阻礙,可以看到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國在紡織和成衣業拉投資做得都比印度好很多。
印度工業要總體超越中國非常不容易。另外光看第二產業GDP的話中國即將超越全球第二三四名美日德的總和。在此之上還想產生一個更強大的工業國,首先地球資源環境不同意,地球人民就更不會同意。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沒有。
https://next.ft.com/content/1dbd8c60-0cc6-11e6-ad80-67655613c2d6
PS.很多人提到的種姓問題,廁所問題,識字率問題等等反而對工業發展不是那麼重要。低種姓的人安於做苦累髒的工作,那對於發展苦累髒的代工業是有利的呀。廁所要求低跟工廠沒有什麼關係吧。不怎麼識字的人富士康的工作還是能勉強做下來的,有個一億人識字也夠發展很大規模的工業了。農業方面你不知道印度耕地比中國多不少么?別人缺的是肥料。基建不足不是說明可以輕輕鬆鬆搞水泥鋼鐵堆GDP么順便吸引外資么?真正對印度工業造成威脅的,是上面列出的,這個年代這個世界全新的遊戲規則。印度爭不過東南亞,甚至柬埔寨。印度爭不過南美,更別說巴西。印度永遠只能是個市場。
作為一個神奇的存在,這個目標有點難為阿三了。一個是GDP增長降到7%就各種覺得經濟不行了,一個是偶爾到7%都舉國歡騰。這怎麼比呀?
具體來說:
印度的基礎設施渣到不行,完全沒有辦法和中國比。
印度文盲率特別高。而且因為是民選政府,一些地區的官員認為,老百姓沒有文化,他們得到選票就更加容易。所以這個現狀比較難改。而且印度還方言還特別多,買個菜得會七八種語言。
印度腐敗還特別嚴重。在中國辦工廠,可能您要向上面官員交點錢,在印度,每個工人都要向上面官員交點錢。
印度還特別不安全。人家的貧民窟就在城市旁邊,就在你家旁邊。中國的城中村和貧民窟還不一樣,貧民窟裡面是赤貧,都是沒有房子的人臨時搭的棚子,是幾千人公用一個廁所的那種。基本你進去貧民窟就不要想完整地出來了。貧民窟都是由黑社會管著,警察也管不了。
印度宗教比較多,而且特別亂。開工廠的時候,得考慮各種宗教問題,否則動不動就容易發生宗教衝突。
那麼,如果你要去印度辦個工廠。首先得花比中國更多的錢上下打點以及自己解決由於基礎設施不行帶來的各種問題。接著,你得招一群不識字的,甚至語言都不同的工人。他們看不懂規章制度,也很難聽明白。估計得培訓很久。你還得兼顧各種宗教忌諱,不要讓工人打起來了。由於工人素質不高,對機器什麼的損壞也是難免的。最後,還要注意人身安全,晚上千萬別出去,白天也盡量少出去,否則容易出事。
所以說,中國工人勞動力早就比東南亞或者印度國家貴了,但是大部分國家還是願意來中國投資,不是沒有道理的。
印度還有種姓制度,婦女歧視也很嚴重。意味著人口有一半人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光低種姓就一億多,而且種姓問題,根本沒有辦法解決,除非印度出個毛澤東)。
印度現在最需要解決的還是農業問題。一個人口和中國差不多的國家,糧食產量沒有中國多,竟然是糧食出口國,出口國,出口國………大部分國民還吃不飽飯,怎麼好好工作?
其實,我還是希望印度能夠崛起的。世界需要一個看到一個強大的,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印度的崛起。至少現在開始有人問這個問題,可見三哥們不是沒長進。凡事不可太輕視,30年前日美看中國估計和我們今天看三哥估計差不多吧
怎麼可能。
印度又不願意改宗,又不願意羊吃人,還想現代化,你當人類現代史是手紙裝訂冊嗎?
1、改宗。
打開人類文明史的鑰匙:一個要離婚的國王
基督教世界分為: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大派,至於什麼秘密宗教組織那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基督教有一個硬性法則,那就是一夫一妻和不準離婚。中國也是一夫一妻制,也是不容許離婚。歐洲是神學發達,在中國是倫理學發達,但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維持家庭穩定,只有家庭財產穩定,社會的經濟細胞才能發展。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中國以前是長子繼承製,所以經濟發達。後來中國廢止了長子繼承製。今天的日本還在執行長子繼承製,他有一個好處,就是家族財產不會被瓜分,所以日本有一批超過千年的家族企業,而中國是富不過三。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我只不過是把他們講出來。
不自由,毋寧死。英國的國王亨利八世為了當國王,娶了他哥哥的老婆,而且這個老婆還比他大六歲。你說見面叫達令,還是叫嫂子?亨利八世就像吃了一個死蒼蠅一樣,成為人們飯後的笑柄。最要命的是聖經教義上寫,兄娶哥嫂必絕後。巧的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王后只有一女,其餘五個孩子均夭折。於是亨利八世開始尋求改變,他向羅馬教皇求助,可西班牙是當時的強權,英國的力量還很弱小,教皇不敢得罪西班牙,於是不批准離婚。逼急了的亨利八世,干出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他自己當教皇,成立了聖公會(即新教)。首先,為了獲得基層民眾的支持,大搞民主,獲得了社會基礎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其次,利用英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大搞排外。最後,啟用一批基層幹部,比如說商人克倫威爾、低級教士托馬斯·克蘭麥等,策動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國王宗教改革導致既得利益者大清洗,導致舊貴族、舊官僚、原有的教會組織和舊的生產關係同時被消除,為英國的文藝復興、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發展鋪平了道路。對內他利用基層民主和民族主義情緒,堅決鎮壓舊貴族,意外的完成了英國的統一。對外他倒戈法國,利用法國和西班牙的矛盾從中漁利。在宗教改革方面,亨利八世開始刊印英文版的聖經,原來的聖經都是拉丁文,目的就是為了教會壟斷宗教的解釋權,這一次教會被徹底的革了命。伴隨著宗教改革的是殘酷的思想清洗,英國共有七萬多人被殺,佔到了英國總人口的2%。由於內戰期間,他發現傳統的政府不能處理大量的內政工作,於是進行了政府改革,現英國的財政大臣等等,就是當時設立至今。為了獲取基層民眾的支持和新興中產階級的財富,他允諾,議會將有更大的權利,議員將獲得司法豁免權,這就是議會政治的雛形。
但是亨利八世絕後是肯定的。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十五歲就逝去,接著愛德華六世的姐姐瑪麗上台。瑪麗有著非常坎坷的人生,所以導致性格扭曲,她又號稱血腥瑪麗,她不喜歡砍頭,她喜歡燒死人。她要在英國恢復天主教的統治,不管死多少都在所不惜。1558年11月17日,42歲的瑪麗逝世。她的妹妹伊麗莎白繼位,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女王大人。
他為了英國不被當成嫁妝,出售給其他國王,終身未嫁。當然也有另外一說,是她有一段不幸的戀情,然後看破紅塵。莎士比亞在舞台上辱罵、諷刺、挖苦伊麗莎白,伊麗莎白在台下微笑面對,假如在地球其他地方,早被砍頭了。這也是為什麼只有英國才有莎士比亞,因為他們有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的維吉尼亞州,其實就是「童貞女王」的意思,說的就是伊麗莎白。
158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求婚不成,於是派出了無敵艦隊,結果慘敗,自取其辱。
1620年,一船載著102個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在大西洋西岸靠岸。
你不得不說亨利八世是一個偉大的人。
(印度改過宗?)
2、羊吃人。
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充滿了醜惡,販賣黑奴、鴉片戰爭、消滅小農、殖民地掠奪、剝削勞工、國家私掠、發動戰爭、屠滅土著,你當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桶金怎麼來的?
問題來了,印度能不能販賣黑奴、鴉片戰爭、掠奪農村、殖民地掠奪、剝削勞工、國家私掠、發動戰爭、屠滅土著?
假如不能,蝦扯哪門子蛋啊。
第一,印度人口只有一億,其他的是實際意義上無公民權的低種姓奴隸。第二,按照其如今的實際文盲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管理能力,壓根沒戲。
中國擁有最勤勞能幹、聰慧過人、淳樸善良的勞動力。但中國政府對這部分人實行一胎化計生,生怕他們數量變多。
雖然兔子跑得比烏龜快多了,但兔子自毀萬里長城也是要輸的。很少有一個文明傻一輩子的。印度要是認識到自己哪裡不如中國,我們的麻煩就大了。當初中國爛到不行的時候,西方也是看不起中國的,文革時期法國甚至覺得中國要革命紅黨藥丸,歷史證明紅黨不愧是有主角光環的。
所以現在看到印度,真的別為印度現狀不行小看印度,就像當初西方小看中國一樣。大道理給其他大神吧,我不懂。我只有個小小期望,記得那個大家都知道的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寫幾千年印度歷史的時候和中國簡單對比:中國是偶爾分裂,大部分時間統一;印度是大部分時間分裂,偶爾統一。偶爾統一,偶爾統一,偶爾統一,所以別把現代印度區區幾十年的統一當做真正的印度,印度這樣一個民族多達二百餘個,人數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不到總人口50%,幾乎沒有統一通用語言,宗教和種姓問題頻發的國家,我們完全不應該在觀念里把印度當做一個像中國那樣團結的完整的幾千年文化統一根基難以動搖的真正國家。今日印度都依然有不少人把中國西藏視為搶奪過來的領土,從觀念上根本沒有將西藏視為中國一部分,我們有何理由理所當然的覺得今日印度牢不可破?所以我希望大家記得蘇聯解體,記得印度幾千年歷史偶爾統一,大部分時間分裂的特點,記得美國隔著大洋而印度就在家門隔壁,記得遠交近攻(當然,現代不能隨便用軍事進攻),記得印度現狀可能只是「偶爾統一」。最近,在兩大商業巨頭富士康和蘋果相繼提出要在印度建立工廠後,「印度製造」成為了這個國家越來越重要的標籤。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繼去年經濟增速首次超過中國後,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領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那麼,在這樣強勁的經濟增長中,印度製造能否取代中國製造呢?
過去,中國製造憑藉政府的優惠政策、外國資本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低廉的人力資本等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如今,隨著人力成本等製造成本的提高,中國製造面臨困境。據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出具的一份調研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成本已接近美國。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開始走向印度,開始在那裡投資建廠和招聘員工。
印度製造業最大的優勢是充足的廉價勞動力,這使得操作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擁有極大的潛力;此外,英語的相對普及和在高科技領域的成就也使得印度製造在電子通訊等方面優勢明顯,國際合作空間較為廣大;隨著莫迪「印度製造」計劃的提出和各項經濟改革的推行,投資環境也更加完善。
但是,今天的印度製造業仍然面臨著許多困境。
首先是薄弱的基礎設施問題,印度不僅缺少完善的海陸空運輸系統、道路交通環境差,且電力缺口大,電力系統常出現問題。中國通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實現了發展,但印度顯然做不了這些大規模生產和高效的生產率。
其次,印度教育不像中國的義務教育,長期奉行的精英教育使得勞動力素質兩極分化嚴重,精英分子大多出國工作,而低素質勞動力又不能滿足印度製造業發展的需求。此外,印度嚴苛的勞動法規對企業在招聘和解聘方面有嚴格的限制,使得大多數企業難以擴大製造規模。
於此同時,印度政府長期以來官僚體制嚴重,效率低下,各種程序紛繁複雜,新加坡已故前總理李光耀就曾指出:「印度曾經大搞國家計劃經濟,國家控制範圍太廣,致使官僚體制固化,腐敗猖獗,以至於浪費了數十年的發展機遇。」
對於印度與中國的比較,哈佛商學院教授帕利普·克里士納曾中肯地說道:「現在很多人關心印度經濟增速是否超過中國,但我認為有一定的欺騙性,因為印度本身的基數比中國低很多,所以仍存在較大差距。當然,印度的吸引力也在於,如果你現在來到印度,可以經歷像中國過去20年那樣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
更多印度資訊可關注公眾號Indibusiness
http://weixin.qq.com/r/wjlgeJXEQsg9rdEb92z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印度不是跟中國大陸在競爭,印度的競爭對手是越南,印度能否在低端市場打敗越南成為印度製造的關鍵。
會的,但首先它得先把廁所修好。
中國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工業中類和525工業小類居世界第一你說呢
印度現在從行業角度比中國先進的就一個行業,軟體外包。
現在來說很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2017年出生人口94.1萬?
※我國各地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是多少?
※中國每年出生人口達1800萬以上,而日本不到100萬,為什麼中國人口紅利會消失?
※中國的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到2050年中國人口會急速減少甚至人口結構畸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