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看各類清宮小說裡面,各種皇子皇孫小小年紀都懂得一堆大人才講的規矩,且壓根不敢違反。很好奇真實情況是這樣么?真的有這麼高明的手段能教的四五歲孩子都很懂規矩?看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
謝謝 @劉柯 邀請。
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是覺得「懂規矩」是個很通俗,但內涵比較模糊的概念。結合題主的問題,我想分拆成下列幾個問題來說說我的看法。1,「懂規矩」的定義和需要的心理資源是什麼?2,對於四五歲的孩子,「懂規矩」是要懂哪些規矩?3,孩子懂規矩背後,家長該懂的規矩是什麼?
4,「懂規矩」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家長該怎麼做?一、懂規矩是主動適應環境,需要認知發展,情緒調節能力
我理解的規矩是社會大環境,家庭小環境的行為習慣與期望。人是社會性的,互相依存的,不懂規矩常常是要付出代價的。懂規矩於是成為主動適應環境的一個策略。當然,有時候破壞一些規矩是能獲得收益的,但也會在另外一個規矩的維度付出代價。而環境從時間,空間,場景,周圍的人員多個維度不同,對應的規矩都是可能很不同的。有些規矩是明確可見可查的,但大部分規矩卻是偏隱性的,模糊複雜的。規矩約束的是行為,而要懂規矩首先要了解這些規矩,這是有很強的認知功能要求的。而且正是由於很對規矩是偏隱性的,而是適應環境的主體是自己,所以對規矩的認知是需要大量的經歷的。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從被動到主動,從什麼都不懂到熟悉的過程,並且是跟自己利害緊密相關的,這個過程必然會有很豐富甚至很激烈的情緒體驗,無力感,挫敗感,緊張感,壓迫感等等都不會少。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認知是會失調的,行為也會跟著失調。所以「懂規矩」是會消耗大量的情緒調控精力,也對情緒調控能力有很高的需求的。二、四五歲的孩子正常情況下只懂得跟自己生活緊密相關,經常發生的規矩
前面講到懂規矩是以認知功能和情緒調節能力為基礎的,那麼我們看看四五歲的孩子這兩方面的功能發展的正常水平是怎樣的。皮亞傑認為2到7歲的兒童認知發展處於前運算階段,能夠使用符合來理解世界,但是在心理運算時表現出很多思維方面的局限,如自我為中心(沒有辦法理解別人的視角與觀點),認為萬物有靈,思維刻板拘泥,只能做簡單的邏輯推理。認知方面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四五歲的孩子可以了解跟自己日常生活很相關的規矩,比如作息安排,照顧自己的生活,了解爸爸媽媽,幼兒園老師對自己的期望,了解怎麼滿足自己的需求。嬰兒是不具有情緒調節能力的。把情緒控制從撫養人的控制轉為孩子自我控制是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任務,這個過程要經歷整個兒童期,但是永遠不能全部完成。因為即使成人也不是完全自足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成人也會要依靠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但是在兒童期,我們逐步積累了一定範圍的策略去管理情緒及其表現。3到5歲的兒童使用語言和思維來考慮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強,能夠將情緒現象客觀化,把自己和情緒區分開來,能夠分享自己的情緒,傾聽他人的解釋。情緒能力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孩子是能夠在應付大部分日常生活規矩的,但是也會常常情緒爆發,需要成人的幫助。所以四五歲的孩子是有一定的「懂規矩」基礎的,但是有局限。他們通過幾乎每天都重複發生的場景,從自己需求的角度來熟悉自己生活環境中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規矩,是很重要的學習規矩,養成好習慣的階段。但也會面臨很多挑戰,需要成人的幫助。
題中說了兩個相對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是「各類清宮小說裡面,各種皇子皇孫小小年紀都懂得一堆大人才講的規矩,且壓根不敢違反」。我想這一方面有戲說和誇張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有環境差異。宮廷裡面規矩特別的多,並且違反的後果可能會非常的嚴重。那麼這就是皇子皇孫需要適應的日常環境,並且會比普通兒童更頻繁的處於高度警覺的心理狀態以供應所需的心理資源。這並非不可能,比較做得好的都是未來的帝王之才,素質比普通人高,但這些人也是有皇帝幾十個皇子,幾百個皇孫做分母的。另外,他們童年長期處於這樣的高度警覺狀態,是很可能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造成焦慮,抑鬱,強迫等心理困擾的。另外一個例子是說「看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這確實不少,但這也正是我接下來想說的。三、孩子懂的規矩是適應家長實現的規矩
「看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看起來確實孩子非常沒規矩。但是「懂規矩」不只是孩子的責任,也不是家長可以袖手旁觀,或者攤攤手抱怨「沒辦法啊,孩子就這樣」前面說到孩子「懂規矩」是適應自己日常生活的環境,學習怎麼滿足自己的需求。當孩子一個要求沒滿足就滿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時候,孩子背後的邏輯是「這管用啊」,這是孩子適應出來的規矩;家長背後的邏輯是「沒辦法啊,不能讓孩子這麼沒規矩的打滾,我不得不滿足啊」,這是家長傳遞出來的規矩。之前知乎上有好多關於孩子不懂事,打人,耍賴什麼的,家長不管,認為「孩子還小,大了就自然懂道理了」。其實孩子這麼小不懂道理就是因為其家長這麼大了還不懂道理。家長這樣不管不顧,縱容背後的認知與情緒能力是什麼樣的呢?家長的認知方面,沒有理清在孩子學習適應社會規則的過程中自己的重要性和責任,所以並沒有去幫助調節。或者自己對於很多社會規則是抱有反感但又無奈的矛盾心情的,不知道怎麼好。特別是在過去傳統社會中對「懂規矩」執行得非常強硬,很多人心中有痛恨,很希望自己當時能有自由和寬鬆的空間。而在獨生子女開始,以及現在自由,關愛,尊重的思潮越來越普及和流行的時候,很多家長很自然的懷揣著對過去自己經歷中的怨恨來擁抱新思潮的,但是卻並沒有真正領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關愛,尊重。自由與規則是矛盾統一的,關愛孩子和孩子關愛自己是需要統一的,尊重孩子和孩子同時需要尊重自己與他人也是需要統一的。家長的情緒調節方面,很多人小時候要麼重壓要麼完全沒有約束,導致成長過程中自己其實並沒有練就良好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的,也更加不會幫別人調節。在面對孩子對抗規矩時的情緒失控,家長自己其實是不知所措的。於是容易寄希望於「孩子長大自然就懂事了」,或者選擇相信「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我不該約束他」,「孩子的需求就應該被滿足」來儘快掩蓋這樣讓自己焦慮煩惱的局面。孩子天性是去適應環境的,不懂規矩的孩子背後往往反應其養育人在認知方面的困擾和情緒調節能力方面的困難。四、父母就像子宮,即約束孩子又保護孩子
規則是一種約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的自由,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但是規則又是讓大家知道怎麼跟自然,跟他人共同相處,避免碰撞中受到重創。這其實就是自由與法律的關係。沒有法律約束的自由是沒有保障的自由;沒有自由的法律是沒有生命力的法律。父母對孩子的約束實際上是加在孩子與未來需要面對的社會約束之間的一個保護,就像子宮一樣。當人還是胎兒時,子宮給予的空間非常小,約束了活動空間,但是卻是有彈性的,不報復的。胎兒有時候會踢幾腳,但都會被子宮壁緩衝其破壞力,且不會反彈到胎兒。子宮的大小是不斷適應胎兒的生存與發展需要的,並不是堅硬死板的。孩子出生以後,家長其實也是要提供一個虛擬的子宮來即為孩子的生命力提供適應的空間,又用適應的約束來保護孩子受到更多的傷害。而這個約束是有彈性的,溫和的,非報復性的。以孩子發怒時打爸爸媽媽為例,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抓住孩子的手,限制他的身體攻擊行為。這常常會一開始讓孩子更加憤怒,但是這個約束是在孩子已經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時幫助他控制自己,這種約束免除了他打別人時誤傷自己的危險,免除了他打傷父母后自己內疚,擔心父母會不會因此不喜歡自己的風險,免除了父母被不斷激怒後情緒爆發,報復孩子的風險,而父母在行為約束同時的情緒接納,安撫給孩子傳遞了愛與是非觀,也是孩子在經歷中學習內化自我自我調控能力的過程。這樣孩子才能慢慢認識到規則是什麼,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從父母調節到父母與自己共同調節,再到自我調節。這個過程中是孩子能力與力量不斷發展的過程,家長提供的「子宮」也隨之不斷的擴大,給孩子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由,也讓孩子自己承擔更多的責任,面臨更大的挑戰。具體處理的方式其實關鍵是處理孩子的情緒,更多例子與做法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在處理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有哪些一以貫之的原則?為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讓孩子像清宮皇子一般守規矩的話。
答案是:完全可能並且不難做到。
首先要定義規矩是什麼以及有什麼特徵。
1.規則隨著所處環境(場景)的變化而變化。2.互動對象(人物)的變化而變化。3.規矩是恆定而統一的。仔細想一想清宮皇子們的生活環境,各種環境所制定的規矩無處不在。
乾清宮 御花園 寢宮 上書房各個環境的自由度和規矩都完全不同,但是周圍的人早已潛移默化的接受了這一切,而幼年的孩童最大的能力就是模仿,甚至無需教導,自然習的,到各種環境自然就切換了。比如皇阿瑪來了,大家全跪下了,你的行為不需要提醒吧?又或者皇上駕崩,大家都哭了,那你呢?當然了你也可以說這一部分是「刻奇」。那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守規矩呢,很簡單依舊是遵循以上的三條原則。
首先一點就是,這個孩子的教養者或者監護人自己首先就要守規矩,這裡我並沒有說一定得是孩子父母,當然了這個問題下這麼多回答也印證了這一點。因為監護人的行為起到了很好的鏡面作用,只需要言行合一即可。
我記得前一段微博有個媽媽,女兒地鐵上牛奶東西打翻了,她一張張的遞紙讓孩子擦乾淨,我相信如果是她自己打翻了牛奶她依然也會這麼做。而不是像有些家長:寶貝啊,你要聽話啊,餐廳裡面不要亂叫丟東西的啊..哎..服~~~務~~~~員!!!!。又或者乾脆我自己學生的家長,奶奶帶孩子,平時好言好語一大堆規矩和孩子講,帶到超市就去糖果區趁人不在就剝糖偷偷給孩子吃。又或者那個我們小時候都聽過的古老故事,男子教孩子要孝順自己,奶奶老了,男子準備背個簍子把奶奶扔山上了,臨走時孩子說:這簍子得帶回去,回頭我扔你的時候還用得上。而日積月累的錯誤鏡面示範更是給了孩子無數次的模仿學習機會,無數次有問題的行為沒有經過制止或者干預,就變成了...我們叫做「行為問題」,而「行為問題」就是貼在熊孩子的標籤之一,或者乾脆可以說就是家長自己貼上去的。請各位記住,「身教」永遠比「言傳」來的有意義。
PS:所以特教老師在制定家庭干預計劃的時候會首先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環境,同時也會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觀察教養者本身的行為模式。這一部分你們可以看《超級保姆》或者《超級育兒師》這種節目的細節有和我說的些許類似。所以有時候諮詢的時候我會故意扯一些亂七八糟看似和孩子完全不相干的問題,其實我並不是閑的無聊。
規則的恆定統一,大家也會發現很多規矩好的孩子基本都是父母親自帶的概率更大。
來簡單分個類,一般是怎麼帶孩子呢,以下三種可能比較多。1.父母自己帶2.爺爺奶奶輩帶3.混合帶,爺爺奶奶白天,爸爸媽媽晚上或者周末。
一般來說現在的父母文化水平素質一般都比爺爺奶奶輩要強,自己帶呢比較好建立起規則就是「今天這事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說破大天也不行」。
而爺爺奶奶輩或者混合帶都不是太好,特別容易在教養孩子的問題上產生爭執,同樣的規則孩子很容易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之下就破壞了,這種情況甚至比乾脆就是爺爺奶奶來的還要糟。那孩子的理解就是:「有些事在媽媽那裡不行,但是爺爺在場就行。」這就是我前面說到的第二條"互動對象改變規則。"而父母和爺爺奶奶在孩子面前爭執更是錯上加錯,同時更會讓孩子產生衍生的理解:「某些行為可以改變規則,比如哭鬧」 「或者某些行為比如哭鬧可以召喚來規則改變者--爺爺」所以在規則的恆定統一處理上只有兩條原則:
1.和爺爺奶奶溝通讓所有的監護者保持同樣的行為準則和要求。2.減少監護者的數量,讓干擾因素減少。所以把這個問題拆開來看就是如此清晰和簡單,孩子或許會產生問題,但是孩子同時也是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之一。就好像你在玩一個解密遊戲一樣。
那玩好解密遊戲的前提是什麼呢?那就是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
所以請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在孩子這道謎題上。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 以前認識位朋友,孩子比我兒子小不到一歲,曾經發過關於教育方面的文章,就像題主說的那種「小說」裡面的孩子,孩子一下子就懂,一下子就剔透,不只是行為,好像連心理都是如同家長心理所想那樣拿捏的…… 我當初看的時候隱約覺得有點奇怪不好說具體是什麼…… 逐漸斷斷續續意識到…… 那是寫的人還活在自我為中心的一元世界概念裡面 (參考一丈之內才是夫,眼睛看不見的就不存在這類『防禦』模式) 換句話說,那種連客體的永恆性都不穩定(參考,要是不在身邊就是肯定有什麼不好的,或者對不起的事情發生;對我好才是真的存在,如果有什麼不滿意的事情就好像把過去所有的好和整個都否認了等比較極端偏激的模式;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就是做不到)或者說那種類型的心智模式。 (以上括弧裡面說的不全面或者有別的很多具體內容沒有涉及,這個防禦和人格評估有更多別的具體全面內容,請不要看一兩句話對號入座,自尋煩惱;但是如果過於嚴重建議心理諮詢)
一個善於管理情緒的人,更容易保持平靜和愉快,不會長久地陷入恐懼或者傷感當中,即使遭遇低潮也會樂觀應對,能承擔壓力,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他們容易理解別人,能夠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即使與人產生矛盾,也能有氣度地心平氣和地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擁有這樣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功,讓孩子從小獲得這件珍貴的禮物,他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
給情緒起個名字
情緒管理,是從給情緒命名開始的。孩子認識情緒,就像認識蘋果,桌子,皮球一樣,把一件東西和一個名詞對號入座。當媽媽詢問:「寶寶今天很開心呀!」——孩子就會知道這種很舒服,讓人輕飄飄的,想唱想跳的感覺,原來叫「開心」。
當媽媽安慰:「寶寶哭了,媽媽知道你很難過,是和表哥分開捨不得嗎?」——原來這種灰灰的,累累的感覺叫「難過」,跟要好的人分開的時候我就會有這種感覺,難過的時候我會好想哭。
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說,「弟弟把小熊的車玩壞了,小熊很生氣,寶寶有沒有生氣的時候?寶寶什麼時候會生氣?生氣是什麼感覺?」
語言是一種力量,當我們給一種情緒取了一個名字,也就掌握了一種應對它的力量。區分它,用語言來表達它,與人分享它,並推己及人去理解他人的這種情緒。
給情緒自然發育的機會
當孩子學步踉蹌摔倒,不必第一時間到孩子背後,一把把她扶起來,而是微笑地走到孩子前面,伸出雙手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獨立走向你的懷抱。
同樣,幫助孩子認識情緒,首先要做的是:不阻斷孩子自然體驗情緒和處理情緒的過程。孩子遊戲失敗,「聽話!不聽話怎麼能做得好呢!」——他尚懵然,不知道什麼叫「挫折」,咱們先教他「沮喪」了。趕校車,「糟了糟了,瞧,不該磨磨蹭蹭吧?遲到了吧!」他尚不會感受「緊迫感」呢,咱們先預習「焦慮」了。孩子得到優良考卷,「別翹尾巴,考一百分的人多了!」孩子正在體會「欣喜」呢,卻輕易被定義為「得意」了。
很多教育學理論認為,學齡前兒童,不應該太早參加比賽輸贏的競爭類項目,而應多參與開發自我的項目,如與家裡人一起自由地跳舞、做手工、游泳、爬山等等。這不僅為了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避免運動傷害,也防止競賽的結果抑制或者影響某個情緒的表達。
很多媽媽想著讓孩子在各個領域表現出色,安排孩子參加各種比賽,孩子可能在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提前暴露在過於強烈的情緒中而難以化解——生氣(也許認為賽制的不夠公平時)、害怕(面對很強的對手後)、嫉妒(也許對自己重要性發生質疑時)、難過(也許因為一時沒有表現最佳後)。
當寶寶說:「我好害怕呀!」媽媽不能說:「天黑有什麼好怕的呀。好孩子要勇敢!害怕的人是膽小鬼!」當孩子被小夥伴拒絕一起玩,而表現出傷心難過的樣子,媽媽也不要急於讓孩子馬上快樂起來——「這有什麼好難過的,別哭了,來,吃塊餅乾吧。」媽媽要做的是,接受孩子有害怕、難過、孤單、生氣……這些負面感覺的存在。
當媽媽說「有什麼可怕的」或者「好孩子不當膽小鬼」之類的話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一個觀念,害怕是錯的,可恥的,不夠「勇敢」。當這些概念植入了孩子的內心,未來當面對恐懼的時候,他也可能會努力地去否認或者壓抑。
可以跟孩子共同體驗一下情緒,「誰都有害怕的時候,爸爸媽媽有害怕的時候,老師有害怕的時候,小動物們也有害怕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我們會想逃跑,或者躲到床底下縮成一團。」
一直養育的寵物或者花草死了,孩子感到難過,這個時候需要傾聽:「媽媽知道你很難過,讓媽媽好好抱抱你,你可以和小夥伴分享這個消息,也可以自己待一會兒。」而不必講:「早就和你說過了,要多澆水才行嘛……「更不能說「媽媽馬上幫你買一盆回來好了。」這樣立刻用快樂代替失去的傷痛,孩子沒有體驗情緒的機會,就無法領略駕馭情緒的喜悅。他需要找一個平衡自己的方式,排遣情緒,規範情緒,一旦掌握這門藝術,孩子將成為擁有強大內心力量的人。
承認自己的感覺,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進而接納他人。當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讓孩子知道,這些感覺都是很自然的事,沒有什麼不對的,也沒有什麼可恥的。不給情緒設定規矩,很多時候情緒是不由我們強硬地控制的,只給行為設定規矩,行為是我們完全可以控制的。當孩子生氣大吵大鬧的時候,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生氣,「媽媽有時也很生氣,但是大吵大鬧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媽媽會數123,深呼吸,生氣的感覺就慢慢過去了。」長久之後,孩子就慢慢學會,啊,原來可以這樣對付生活中的事情,當這樣一種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可以這樣做,有這麼多辦法讓自己開心快樂起來呀。至此,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就不會被情緒帶著走,而把情緒帶向積極的方向。
言傳身教,成人的示範與引導作用,很重要。
在我們小時候,很多爸媽關心孩子的表現就是努力壓下具有任何情緒的小萌芽,把孩子「塑造」成完美型寶寶。當我們把這種方式順延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就容易覺得孩子有情緒是自己管教不力的結果,因而內疚,煩惱,甚至沖孩子大發脾氣。
所以教育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得先認真地反省自己,「我能接受自己憤怒、憂鬱、嫉妒等負面情緒嗎?」「我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任嗎?還是,我習慣於指責別人嗎?」
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而讓自己愉快豁達。和孩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一起進步,當孩子一次一次挑戰我們耐心的極限,挑戰我們情緒管理的極限時,不要絕望,不要暴怒,要知道,這是孩子所能給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養育孩子,我們是從還不算成熟的年輕父母開始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如何與父母相處,從與父母的相處中學會了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則在抑制我們的需求來滿足孩子的需求過程中磨平了稜角。養育孩子是生命中一段艱苦而美好的旅程,這個旅程會提高我們的情商,使我們成為更合格的父母和更完整更溫暖的人。」
(這篇寫的很好的,沒有看到作者名字,寫的哪位,自己認領)
(…… 突然發現網路貌似斷了 T T 在學校的弊端) 就這樣看吧。
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可能,取決於家庭環境,父母和周圍人的以身作則。孩子會模仿和認同。不過很不幸,在大創傷環境下,很多時候容易外面一個樣子,換個私密環境變個感覺。
看各類清宮小說裡面,各種皇子皇孫小小年紀都懂得一堆大人才講的規矩,且壓根不敢違反。很好奇真實情況是這樣么?真的有這麼高明的手段能教的四五歲孩子都很懂規矩?看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的。從小在一個很好很嚴密的環境下,沒有機會受到別的刺激,在行為和某些階段是可以的,但是正如同中年危機或者自性化需求那樣,到了某些已經生存生活必要滿足的時候,精神上潛抑的會出來。 而且某些激活和喚起可能性反而降低。四、五周歲的小孩是能很懂得規矩了。誰說社會的孩子們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 那是被周圍人強化出來的行為。 我兒子和我兒子周圍的孩子這樣的我就沒有印象。 差不多2歲的時候他第一次有滾下去(很痛苦想躺下蜷縮起來是人的最初本能反應)我轉身就走,他就跟上來了。 3周歲有別的哥哥們教他一定問媽媽要5塊錢,媽媽不給就鬧、打滾…… 他問我要錢,我拒絕了;他沒有鬧也沒有打滾,問,為什麼? 而且他問整個學校樓層的人都要5塊錢(囧)大家都沒給(有位阿姨昨天說,他問為什麼,她回答說,你要太多了。然後我兒子也沒有哭鬧或則被拒絕的不滿就自然離開找別的方式了),他被拒絕了就拒絕了。因為這些事他的體驗懂得,他自己去處理,這些是他的自發性,他的真實自我反應。所以…… 很懂規矩可能的,取決於家長和周圍人講規矩程度和情況。題主,可曾聽過「拔苗助長」?
把四五歲的小孩教的很懂規矩,當然可以。
不僅可以,而且這正是中世紀的西方所持有的教育理念。
彼時,無論心理學還是教育學的種子還沒被埋進土裡,遑論生根發芽了。而在中世紀的西方和古代中國,兒童都被大多數人視為「小大人」,是微縮版的成人而已。雖然大人們仍然把他們作為小孩子疼愛,然而在教育的時候卻不自覺的地代入成人的思維。
要教育出這樣的孩子也非難事,原理很簡單,條件反射,像訓獸一樣。
結果也很令人滿意。孩子們令行禁止,溫良恭儉。真的成了微縮版的成人。
這種手法在後來的心理學中大獲成功,並成就了心理學中的「第一勢力」——行為主義。其代表人物華生留下這樣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 醫生、律師、藝術家、鉅賈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而這樣一種教育理念,仍然留存至今。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如何管教孩子。最高票答案就是這樣一種思路——尊重孩子和他的智商,理性教育,像對成人說理一樣對待孩子;還有人問,孩子問火箭的原理家長該怎麼講,高票答案同樣持理性態度,認為即使孩子聽不懂,也能學習家長認真的品質。
我每每看到這些,都不免有些驚詫。長篇大論的說教,枯燥無味的術語,一個成年人尚且不願聽,怎麼能指望一個孩子聽的進去?發育完善,心智健全的成人尚且無法完全克制自己的情感,幾句說教怎麼可能使孩子服服帖帖?
其實這種教育理念是一種「懶政」:使用自認為好的方式,教授自認為好的東西,便認為有自認為好的效果,他們安償的是自己的良心;卻懶得蹲下身子,仔細思量孩子到底能不能成長地健康快樂,也懶得追究自己的培養方式效果如何,只要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就行了。
而題主所說的「現在社會孩子們都是一個要求沒滿足就地打滾,哭嚎連天狀」,則是在教育問題上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古代的教育,類似坐而論道,孩子們學習的都是仁義禮智信;現代則不同,識字算數外語乃至鋼琴繪畫,家長們的重點放在了點滿技能上,忽視了為人處事的教育。
到這裡可能諸位要問我,你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以你的高見,到底該如何?
其實在這方面,心理學與教育學歷經百年發展,早已形成一整套科學體系。
譬如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心理發展是人主動實踐,將外部信息不斷內化的結果,由此推論人的發展存在一個「最近發展區」,在此範圍內進行教育才能起效;
譬如瑞士老頭皮亞傑,提齣兒童的道德水平存在階段性發展。從自我中心,到服從權威,再到公平正義,均有年齡作限,火候沒到,無論如何都沒用;美國人科爾伯格更狠,直接提出個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幾歲的兒童道德觀處於什麼水平,他都了如指掌;
皮亞傑這個老頭十分有趣,他讓孩子們把水從這個杯子倒到那個杯子,問他水是不是一樣多;若是讓諸位觀想,怕是以為這個老頭神經病,然而兒童不這麼想,他們往往會因為一個杯子高或者寬而認定就是那個杯子水多。無數的類似實驗都能證明,兒童的思維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對他們來說,時間恰恰是最好的老師;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諸位家長若是有興趣,不妨拋開手中的地攤育兒經,買上一本發展心理學。
這個世界太大了,以至於有些科學界的常識與定論,仍不能為大眾所知。其實我小時候就非常乖,很有禮貌守規矩,也算半個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反而是現在我對自己的情緒以及心理我覺得有點障礙,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太壓抑了,總之我現在有點中二病性質,有時候還要作一下,而且我很難控制的住情緒。這讓我很糾結。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還有很想要的東西,比如簡單的買買買,明明很在經濟許可內,但是就會很糾結,好像買了會對不起誰一樣。。。是不是小時候想要但是為了做乖孩子被壓抑多了。。。習慣了
------先說明一下 本次編輯回答 在內容上無任何更新,只是評論里有被說沒標點符號看著累,所以添了些標點符號Y(^_^)Y
---------/////沒錯我是分割線/////-----------
可以的。真的,但前提是要把孩子當人看! 沒錯,我說的是 當人看!!其實孩子也是人, 你千萬不要覺得他們小什麼都不懂,相反 孩子其實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大的記憶力, 教導孩子的時候不能只是單純的下命令,要跟他講道理 將深奧的東西用淺顯的語言表述給他聽。 告訴他為什麼這東西要這樣做,又為什麼有些東西不可以做,是否會為自己造成什麼傷害。 一定要講清楚,從根源出發 講清楚為什麼!注意噢 基本上從孩子能看得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也就是出生十幾天之後,也許他還不會說話, 但相信我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 而作為長輩,我們無疑是最好的引導者!
慢慢的,孩子的認知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甚至可能學會開始自己去做判斷分析問題。 重點是你在對孩子講述分析的時候要有耐心 !一開始總是比較繁瑣的,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世界是一片空白的。 但是請耐心堅持下去! 這是個一勞永逸的方法, 並且將會對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各方面帶來極大好處, 因為他知道要多問為什麼多探索多求知,這會成為你為他培養的最好品質之一!在某種程度上, 世界於我而言, 就是由無數個為什麼構成的。多問為什麼並自己去求解 會得到一個全新的更加全面的世界。
另外再補充一點, 父母以身作則也很重要,用自己的優秀去引導他,帶出來的孩子會更乖巧懂事趨於優秀, 因為他們的模仿能力極強, 作為父母本身,千萬不可以跟他說的是一套自己又做另一套, 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感到懷疑困惑,會極大影響其三觀。是可能的。女兒一年級的時候和班裡一個男孩玩得好,這個男孩極其調皮,讓老師頭疼,多次被叫到校長辦公室。女兒一定要和他玩。有一次請到家來玩,我意外發現這個男孩待人接物非常成熟,彬彬有禮,即使給他吃東西他不愛吃,他會有禮貌但是誠實地回絕,有超過實際年齡的感覺但不做作。
以後在路上碰到這個孩子發現他總是會有禮貌地打招呼,後來我了解到,這個孩子的調皮,與其說是調皮,不如說是對平等的渴求。他反感老師把孩子當寵物一樣地表揚或者指責,不喜歡老師的各種獎懲措施,有時候就會讓老師下不了台。不知道這種早熟是壞還是好。
這孩子的父母,一個是律師,一個是法學教授,很愛孩子,同時對孩子從小是比較尊重的,對孩子也比較放手,當一個孩子從小被當成一個小大人那樣對待,他在待人接物的時候會自動遵循大人的那種規矩,這和強迫出來的講規矩和為了取悅大人獲得表揚的講規矩很不同。
古代的皇子為什麼懂規矩,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當成有身份的人對待,他們很早就不把自己當孩子,而把自己當有身份的人,自然自我要求是不同的。
你可以試著不把孩子當孩子,而把他當作一個自己的工作夥伴或者需要自己幫助的客戶來交流,完全以成人之間的口氣和規矩來對待他,看看孩子會有什麼變化。譯文如下: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世說新語·言語》
孔融被捕時,朝廷內外非常驚恐。當時孔融的大兒子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仍然像原來那樣在玩琢釘的遊戲,完全沒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孔融懇求前來執行逮捕任務的使者說:「我希望只加罪於我本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兩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不久(拘捕兩個兒子的) 差役也到了。
當年看到這一段我都驚了,八、九歲的孩子,瞧這眼光氣度,都讓人不知該如何讚美。
我想這小哥倆,四五歲的時候,淘氣應該也淘氣,但絕不會是熊孩子。小民百姓說的家教,跟詩書大家的家學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更遑論皇家的教育……咱這個級別的,就別猜人家早飯喝幾碗豆漿了。說一下自己的故事吧(不害臊的。。。)可能不是特別對題。
在我成長的24年中,沒有挨過父母的呵斥,更沒有挨過打,也沒見過他們吵架,以前對這些沒什麼感覺,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感覺自己的成長之路很幸福,普普通通的一家人。小的時候自己比較乖,但還是有犯錯的時候,當時父母的情緒不會有太大變化,等事情過後再帶我回頭分析所做的不當之處。——錯已經犯下,重點是下次不應再犯。小的時候成績還不錯,每次學期末帶著獎狀獎品回家時,父母會開心,但不會認為我這是一件多大的事,而是提醒我不能驕傲下次繼續努力,同時不會在考前許諾我考到多少名就會有什麼獎勵。——成績與物質不應產生關係。小的時候想買玩具想吃零食,父母不會有強烈的煩躁情緒,而是在平時給一些小驚喜,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會買些健康的水果零食。——好好做事,該有的都會有的。小的時候作業寫不完的時候,媽媽會陪我身邊到寫完,不是監督而是鼓勵。——陪伴是一種無言的鼓勵。小的時候爸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假如我倆和老師同時落入水中應該先救誰?」我說「救您倆」,爸媽告訴我「應該救老師,我倆只能在你小時候供你吃喝,而真正讓你立足於社會的是老師們。」在之後的十餘年學生時代,父母都是老師心中的好家長,甚至初中班主任跟我媽幾乎姐妹相稱,今年過年還送我媽一件衣服——讓我切身體會到尊師重教。讀初中後,父母便不會過多干預我做決定,而是鼓勵我「長大了就得慢慢嘗試自己做決定了」——父母在自己成長之路上可以做身體自由的限制,但應給予足夠精神自由。十餘年上學時代,爸媽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把身體弄壞,其他都是次要的。長大工作後,每次回家會給爸媽帶些吃的,爸媽每次說的都是,下次多給你爺奶買點「他們年紀都那麼大了,再以後就吃不動了」——有他們的榜樣,我如何不孝順。還有很多記憶,後續慢慢更新。。。五月份去龍泉寺參訪,法師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平和的情緒,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更新----------------------------------------------------第一次得到20+贊,非常感謝~~~最近剛剛辭掉工作開始了新的創業生涯,所以一直沒有時間來更新,其實關於孩子培養,我沒有任何經驗,只是自己的一些成長經歷感覺要比之前同學口中的美好,所以拿出來分享一下,小孩子的世界是天真單純的,孩子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撫養人)的縮影,所以在思考把四五歲小孩教育的很懂規矩的同時要反思一下自己作為父母是不是有榜樣的力量,是不是能把每件事都做的美好,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到孩子一生,很多東西不需要刻意去教,所以我從現在開始就需要培養自己更好的耐心,更好的性格,更棒的方方面面,讓未來的孩子能切身感受到他的父親是一個充滿正能量,充滿愛心,嚴於律己的人。。。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張大千(似乎是)的一組記錄孩子成長的畫,其中有一組畫的是:他的女兒有一天,忽然知道謙讓弟弟了,家裡人都覺得女兒懂事了,他卻感嘆,孩子無憂無慮的兒童黃金時期過去了。不知道為什麼,這一組畫給我的印象特別特別深。關於懂事么,我個人覺得,只要不在公眾場合太過分,私人時間和空間里,孩子愛怎麼樣怎麼樣好了,他以後的時間都要遵守成人世界的規則,在有限的童年時間裡,讓他盡情的做個不懂事的孩子好了。
不是不可能,是不會教。
怎麼教孩子規矩?微博熱評上這個說得很贊。
深有同感,深以為然。
反思一下:
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我們經常給出的反對理由是什麼?有沒有歸因錯誤?
除了文中這位姑娘舉得【踢別人椅子】這個例子外。
我還能想到很多。比如,孩子非要看電視。
我們心裡想的可能是對眼睛不好什麼的。
但是面對孩子,我們給出的理由可能就很奇特了。
父母可能會說:
「不能在看電視了,再看媽媽要生氣了、再看大灰狼把你叼走、警察把你帶走。」 -威脅
「再看眼就瞎了。」 -恐嚇
「你要不看電視,我給你買個冰激凌吃。」 -甜食獎勵
「別看了,再看爸爸發現了。」 -逃避責任
聽了這些話,孩子會怎麼想?
- 不看電視是為了不讓媽媽生氣。孩子學會的是取悅大人,討好別人。
- 我一直在看電視,警察怎麼還不來?大灰狼怎麼還不來?為什麼媽媽說的話並沒有成真?
- 看電視眼睛真的會瞎嗎?那孩子沒準不信,強烈地好奇心促使他還真想試試呢。
- 不看電視就能可以換來零食嗎?那孩子可能會發現,「這可真是個非常好的要挾大人的時機哦」。把兩件事情硬扯在一起,暫不提甜食的健康危害,看電視這個事情本身還是沒有解決,還滾雪球一樣引入了別的難題。
- 是為了躲避爸爸的指責。那孩子會想趁爸爸不在的時候就可以看了吧。他學會的是投機取巧,看人眼色,而不是自律。
再比如,孩子非要買玩具。
我們給出的理由可能是:
「家裡窮,沒錢買」,「你已經太多玩具了」,「總是買買買,浪費錢」,「你今天不聽話,所以不能買玩具。」孩子接收了這些理由,他會怎麼想?
- 我們家真的很窮嗎?那為什麼有些時候爸爸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又不窮了呢?
- 我確實有很多玩具,但我也真的很想要這個玩具呀!
- 浪費錢是什麼意思?好吃嗎?
- 我得聽話,放棄自己的思想,取悅父母,或犧牲一件事的利益,才能換來另一件事(買玩具買冰激凌)的滿足。
所以,這些理由都不是好理由。因為這不是事實。
孩子是直來直去的單線思維,TA真的無法轉幾個彎去解讀我們恐嚇和挖苦的背後。
事實的自然後果是什麼,就告訴孩子什麼。
說這件事,就關注這件事,專註解決這件事的辦法。
而不要把兩件不相干的事情硬是聯繫在一起。
不要硬把B事件作為期待孩子妥協A事件的手段。
孩子中午不吃飯,
那麼就提醒他下午可能會餓,但我們那時候沒有飯吃,不能單獨給你開小灶。不過你可以喝水,或自己想辦法等到晚餐時間。
孩子非要買相似的玩具,
那麼就告訴他家裡有一個什麼樣的相似的玩具,我們回家試試還有什麼有趣的玩法?或者問他我們關於買玩具的約定是什麼?
孩子非要看電視,
那麼我們依然可以約定每天看半個小時,教孩子去認識時間。如實告訴他看太久電視眼睛會不舒服,還可能會耽誤太多你去公園和小朋友玩的時間呢。
孩子不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不能告訴他是因為怕警察抓或是怕別人鄙視。而是因為這是公共秩序,是為自己安全而必須遵守的規矩。沒警察、沒人、沒車也不能違反。
所以,跟孩子溝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是:
不哄騙。
尊重事實。如實描述可能會發生的結果。
相信孩子可以承擔並理解自然結果。
如此,孩子學會的是尊重客觀事實,自然會守規矩。
當然可以啊。我家大萌,從小我們就跟他講道理,立規矩。目前處於逆反期,經常不講道理。但從未出現過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打滾撒潑的情況——並非我們次次滿足他的條件,而是講道理已經成為他的習慣,他不知道除了提要求進行交流之外的其他方式。總結起來,我們的規矩比較簡單。第一,不要妨礙別人。第二,不要撒謊。第三,有要求要好好說,好好交流。第四,對長輩要有禮貌。此外基本就沒有什麼規矩了。貪玩,孩子的天性,不干預。貪睡,孩子的天性,很正常。貪吃,孩子的天性,只要吃的東西無害,不損傷身體,不干預。……不過自從去年小萌出生,大萌就屢屢挑戰規矩,貌似是在撒嬌,目前正在調整教育中。我的體驗是,大人講規矩,孩子就懂規矩。大人沒原則,孩子就不守規矩。另外,題主,你看清宮小說之外,看過清朝的歷史書嗎?知道清宮皇子們生活的真實情況嗎?別把小說當事實。
完全可能。
小時候我爹對我管教很嚴格。當然也跟那個年代沒啥娛樂活動有直接關係。我三歲就認識一兩千字,四歲開始學書法、背古詩詞、每天寫上百字的日記,五歲已經開始在小報紙上發表小笑話…
待人接物方面,從我自己的記憶來說,我絕對不會在公共場所吵鬧,跟叔叔阿姨打交道也會很禮貌,非常非常聽話的那種。那時候也是物質比較缺乏(大家都窮),也不存在說看了別的小朋友有啥就嚷嚷買的情況。
但是跟樓上一個答案一樣,其實有的人天賦並不是很好(如我),而過早挖掘其實會被榨乾…而且可能小時候家裡一直管很嚴但是中學突然不怎麼管我了,我到高中的時候沒有談戀愛沒有玩遊戲但是就是不想學習然後一落千丈了。
性格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因為被教育地很禮貌很聽話(膽小),所以後來會不喜歡麻煩別人(求助),太老實等等。東哥今年4歲,他一直比較有頭腦,說個發生在去年的故事。
東哥愛吃雞爪,雞爪上面有指甲,一般外婆會幫他咬掉。此為背景。某天,他的大婆婆來做客,一桌人在吃飯,外婆給每個人夾了一個雞爪,東哥手裡已經抓著一個,突然他伸手把大婆婆的雞爪搶了過來。飯桌氣氛瞬間跌破零點,幾個人面面相覷,作為媽媽我好難堪,孩子這麼小就沒有教養,自私自利,以後要怎麼辦!忍!忍!忍!沉默……然而,東哥對比一無所知,只見他一邊咬掉雞爪指甲一邊含含糊糊說,大婆婆,你等下啊,我幫你把指甲咬掉……然後遞給了大婆婆,你快吃吧,這下不扎嘴了……瞬間,滿滿的愧疚之情鋪天蓋地湧來……
幾個大人都落淚了。我們錯了。
孩子根本不需要教,他們純真善良,心地柔軟,私以為,內心功利愛面子的大人,謝謝您,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律成長吧!
附東哥靚照。認真花心思是可以訓練得很規矩的,懂不懂就不好說了。
日本這方面好像做的挺不錯,就是自殺率高了點。
何為懂規矩,大概就是按照家長的想法來吧,不贊同這點,我認為一個孩子只要不違背道德問題,那麼他就是懂規矩。
從小就是規規矩矩的,人見人誇。然而希望自己孩子能淘一點,因為太守規矩的人沒什麼出息
當然可能……
明武宗朱厚照小時候,早睡早起,一起床整理完吃完早飯就開始念書,念完吃飯,吃完繼續念,念完再吃飯,吃完再念一會兒,然後就睡覺了。如此往複,日日不變。對老師也很尊敬,老師來了站起來恭迎,老師走了恭送老師先走。老師有事不來,小朋友還會問:
「老師今天還好嗎?」然並卵……
大概也是小時候太規矩了,他長大以後變得一點規矩都沒有了。各種玩法,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其實我覺得他小時候其實是想問:
「老師今天還沒死嗎?」_(:3」∠)_有一個小男孩叫Aidan,今年5歲,他有一個3歲的弟弟和一個剛出生1個月的小弟弟。他會主動和他的幼兒園小朋友打招呼,說再見,即使不是和他經常一起玩的,他也會和每個老師(每個)主動打招呼。老師說話的時候他知道先說「excuse me"或者先舉手,再說話。老師幫他做了什麼他基本都會記得說謝謝,哪怕當時忘了,最後走的時候也能在媽媽的提醒下想起來。他不光會在幼兒園自己照顧自己,喝水吃飯扔垃圾換衣服上廁所要衝水,他還會幫助他弟弟,哪怕他弟弟有時候欺負他(3歲的比較小玩起來不知道輕重)。他甚至記得他好朋友的兄弟姐妹的名字,見面全能叫出來並且主動擁抱。他喜歡和好朋友一起玩也喜歡一個人做手工,摔倒了會很冷靜的問老師要創可貼,弟弟摔倒了會主動暫停遊戲去陪伴弟弟(老師沒有要求),要求被拒絕了不會沮喪或發脾氣,被接納了會第一時間告訴和媽媽爸爸分享。。。。這樣一個小孩是不是太完美了,是不是懷疑父母把他禁錮得太不像小孩了?不是的,這些都不是他父母規定他一定要做了,而是在長期和諧正能量的家庭生活中,被父母的行為所影響,他自己自然而然的表現出的行為。
那些要求一不被滿足就哭天喊地滿地打滾的小孩,是因為他們有類似行為的父母。推薦閱讀:
※孩子上一年級了,挺喜歡閱讀的。能給多推薦些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書籍嗎?
※怎麼原諒父母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怎樣看待兒童節大連兩名兒童在家附近遇害這件事?
※如何評價兒子被踩,母親咆哮猛拽女童?
※當孩子學英語時說不好玩,不要學了,家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