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業化會不會取代現有建築施工模式?


日本那套產業化,在中國是實現不了的,產業化的核心在於建造技術與設計技術的結合,中間要綜合考慮物流成本、模具攤銷成本,中國現階段,所由的工序、環節、部門都處於一種割裂狀態,沒有一套強有力的制度制約,還是很難做成完整的產業化體系。

所以萬科也一直在摸索轉型,它現在執行的其實不是正統意義上的產業化-----裝配化,而是貼合現階段國情的產業化。

歡迎大家一起堆產業化建造技術進行深度交流。

建築半工業化

2016-03-05 鴻鑫劉生 鴻鑫綠建技術服務

一、建築(住宅)工業化----政 府

很多人說2015年是房地產白銀時代的元年,也有人說2015年是建築(住宅)工業化的元年。

2015年,是政府著力的一年。2014年初開始,國務院頒布《綠色建築行動方案》,要求圍繞綠色建造、綠色施工、綠色建築推動我過建築業的轉型升級。

3月初,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批准《預製混凝土剪力牆外牆板》等9項國家建築標準設計的通知(建制函2015-47號),為建築工業化(裝配式)做出設計方面的理論基礎,為後續鋪平道路。

2015年,上海青浦區重固鎮張墅涇北側16-08地塊地塊招拍,要求該地塊,未來項目整體裝配率須達到100%,其中住宅單體預製裝配率不低於15%。而深圳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要求。

一、建築(住宅)工業化----企 業

企業對市場永遠是敏感度最高的群體。

萬科作為地產業的龍頭,對建築(住宅)工業化的敏銳差距,王石在2005年就開始著手建築(住宅)工業化的布局,不為盈利,只為品牌的附加值。

遠大住工,二十年磨一劍,現階段已經將工業化的業務擴展至全球範圍。

三一重工,激流勇進,擴大產業鏈,三一集團於2013年9月啟動PC裝備研發,並在今年5月收購業內領先的專業化公司中山快而居,成立了進軍PC產業的全新公司——三一快而居,基於其20多年在裝備製造、混凝土機械等領域的深厚積澱和強大優勢,迅速脫穎而出。

上海寶冶,搶佔市場制高點,近十餘年來,公司專註於節能環保的住宅產業化事業,自主研發了三種體系多種規格的百年低碳工業化住宅,廣泛應用於國內外市場,率先實踐了哥本哈根會議提倡的低碳經濟理念。

一時間,整個建築業風起雲湧,包括各路從業者也是。

一、建築(住宅)工業化----技術配套

任何一樣新工藝的推廣,永遠是技術先行。

推動建築(住宅)工業化至關重要的一項技術,BIM項目全過程跟蹤管理體系,在近3年得到迅速的發展。

高強混凝土技術、高強砂漿技術、高壓注漿技術的發展,為裝配式的主體結構安全,提供了保障。

整體爬升架、數字化鋁模、成品內牆牆體、低成本的自流平地面等技術的發展,為建築(住宅)工業化的可行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一、建築(住宅)工業化----經營、經濟

建造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給業內帶來不利的一面,競爭力的稀釋及下降。

隨著重型機械的普及,整體現場管理層素質的提高,以及房地產業標準化施工的推行,將整體的施工單位競爭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導致整個行業惡性競爭加劇,利潤不斷下行。

而近幾年,勞動力成本上升趨勢的不可逆轉,將施工單位最後的一點堅持打破了。

作為產業鏈上的主體,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與常規企業形成競爭優勢,才能在這場角逐中脫穎而出。很多企業對這方面是從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著手,但是也存在一些戰略性企業,經多方面分析,已經開始從建築(住宅)工業化的角度加大努力,比如寶業、中建三局,復星建設等。

二、建築(住宅)工業化的本質

建築工業化是隨西方工業革命出現的概念,工業革命讓造船、汽車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隨著歐洲興起的新建築運動,實行工廠預製、現場機械裝配,逐步形成了建築工業化最初的理論雛形。二戰後,西方國家亟需解決大量的住房而勞動力嚴重缺乏的情況下,為推行建築工業化提供了實踐的基礎,因其工作效率高而在歐美風靡一時。

建築工業化的基本內容是:採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發展施工專業化,提高機械化水平,減少繁重,複雜的手工勞動和濕作業;發展建築構配件、製品、設備生產並形成適度的規模經營,為建築市場提供各類建築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築構配件和製品;制定統一的建築模數和重要的基礎標準(模數協調、公差與配合、合理建築參數、連接等),合理解決標準化和多樣化的關係,建立和完善產品標準、工藝標準、企業管理標準、工法等,不斷提高建築標準化水平;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和信息管理系統,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2.1、萬科的工業化之路

2006年 試驗研究:1號試驗樓,青群試驗樓。(全PC試驗樓);

2008年 第一次落地:第五園五期公寓樓。(1.4萬㎡PC外牆、疊合梁板、預製樓梯);

2010年 大規模應用:龍悅居三期,21萬㎡。(PC外牆、疊合陽台、預製樓梯大鋼模、爬架);

2011年 工業化概念升級:千林山居,第五園七期。(鋁模板+現澆混凝土外牆,爬架);

2012-2014年 規模化、全面應用:公園裡二期,10.8萬㎡;翡麗郡三四期,7.8萬㎡;金域中央花園一期,14萬㎡;萬科紅三期,10萬㎡;壹海城,7萬㎡。(局部PC外牆、鋁模板+現澆混凝土外牆、自升式爬架、預製內牆板、輕鋼龍骨石膏板隔牆、成品衛浴);

2015年-- 繼續深化改革,對局部的PC外牆做出進一步的嘗試,實行現場預製方案,進一步降低成本(現場預製小構件PC、鋁模板+現澆混凝土外牆、自升式爬架、預製內牆板、輕鋼龍骨隔牆、自流平地面、同層排水、成品衛浴)

2.2、遠大住工的工業化之路

第一代:引進日本鋼結構體系,建成我國第一代鋼結構工業化集成建築實驗樓;

第二代:引進德國樹脂混凝土模塊裝配體系,形成第二代工業化集成建築體系;

第三代:投資3億元,第三代集成建築體系進入市場化實施,工業化率達到60%;

第四代:住建部「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授牌;第四代集成建築體系進行市場化實施,工業化率65%;

第五代:工業化率達到85%以上、具備自有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五代集成建築體系確立;

第六代:全預製house別墅項目全面投入市場,小型別墅項目達到主體、裝修全預製。

2.3、二者的異同

萬科在2005年-2010年這段時期,走的路基本上與遠大住工是殊途同歸。運用的理念基本一致:不斷提升建築物的預製比例,最終達到工業化之路的目的。不過遠大採用的主體初步是鋼結構體系,所有的變化都是圍繞了結構主體結構的裝配化不斷加深,比如最後期的室內裝修工業化,其實其本質是從未改變。而萬科因為成本、構配件的通用性等因素,主體採用了傳統的預製混凝土的思路,而且因為地產公司的裝修簡單化,所以其未在裝修工業化的道路上嘗試。

二者的分歧發生在2010年,影響萬科變化的核心在於,裝配式建造技術高居不下的施工成本,以及後期開裂、滲漏等維修隱患,導致萬科在2010年啟動千億計劃,全面學習日本的管理模式及建造方式。

萬科2010年後對建築(住宅)工業化的理解,是基於其所提的「兩提一減」----提質量、提效率,降人工依賴。核心在於降低人工的依賴,提高機械化程度的比例,而不簡單一味的追求裝配率。

2.4、萬科工業化模式的優勢

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幾項工藝的合成,但其含有的意義非常一般。

其體系的目的:實現干法施工,即內外牆(無論砌體作業還是剪力牆部位)免抹灰、地面免找平,外牆窗免水泥砂漿塞縫,減低外牆的滲漏隱患。而在實施過程,又達到鋼材用量的大範圍降低,降低了腳手架成本,規避了最大的施工過程的安全隱患。

實現萬科工業化體系的前提:

一、戶型布局的優化設計,將公司熱門戶型,通過優化設計將之改變成適合體系的戶型布局;

二、管理的精細化、鋁合金體系(全行業獨一無二的第三方實測實量管控措施)所帶來的結構高精度。

3、建築半工業化體系

萬科的工業化的核心在於將現澆構件的精度提高到非常高的標準,再結合高精度的牆體作業,選用合適的外牆裝飾工序,逐步實現減少工序(內牆抹灰、外牆抹灰、外牆保溫、地面水泥砂漿找平),提升工序穿插速度(外爬架穿插的鋁合金門窗、欄杆、PC樓梯,確保樓梯欄杆的永臨結合等)。

前 提:結構優化

工序發起點:模板作業精細化

進度確保點:整體爬升架

目 的:內外免抹灰,消除濕作業

效益,整體性加快工期、降低土建的建安成本

萬科工業化的本質,建築的半工業化,而半工業化的優勢在於破解傳統工業化的運距的弊端,縮短產業鏈,做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傳統建築工業化的誤區:很多人以為PC裝配式即為建築工業化,甚至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如此鼓勵的,一味的提高裝配率,來達到提升政績的目的,而忽略本身市場的需求,從一定程度確實會促進建築工業化的發展,但也會扭曲工業化的本質,達不到百花齊放的效果。

鴻鑫建築半工業化體系:

1、結構優化,外立面全剪結構,結構標準化(牆、柱、梁設計模數化),樓梯(飄窗、陽台等)PC設計,外牆真石漆、噴砂、刮砂、油漆等;

2、模架系統升級,模板早拆體系、無邊肋模架系統、自爬架;

3、成品牆體、高精度砌築法(薄灰砌築法、高強粘結砂漿)、自製裝飾砂漿(抹灰裝飾一體化)、自製玻化保溫砂漿(減少外牆工序),水泥砂漿自流平(砌築之前完成);

4、工序前置,強制穿插,永臨結合,精細管理。

結構優化:

結構優化的核心,在於在設計階段代入施工的理念,便於後期施工的簡便性,為結構成型質量做好基礎;

高層外立面做法,化繁為簡,盡量選擇油漆、噴砂、刮砂等一次能成型的工藝;

結構設計要拉開空間,外立面要優化掉砌築等濕作業,實現全剪外牆;

門窗、水電、消防、暖通等必須考慮一次性預埋到位,減少二次作業。

模架系統升級:

模板系統:1、高質量、高強度的新型模板,定製化生產;

2、半組裝式的模架加固方式(無邊肋牆板體系);

3、早拆模架體系,複合台式支撐系統(降低模板工程

的材料成本);

4、砼泵送系統的變革,降低施工荷載;

5、提升砼澆築的可控性,加強澆搗模板的成型質量。

腳手架系統:優先考慮整體/分片式爬升架,降低外作業的風險係數,提高機械化程度等。

成品牆體系統:

對於120mm以內的隔牆,採用ACC牆板(600*X),高強粘結砂漿,翻遍則採用組合式模板施工,核心在於控制垂直度。

高精度砌築法:

對於240牆體,採用高精度砌築法(薄灰砌築法),控制灰縫、垂直度(控制在5mm以內)、減少二次結構,減少頂磚作業。

內牆砌築免抹灰:

因為在砌築階段重點控制垂直度及平整度,所以整體的抹灰厚度控制5mm。正是基於只有5mm的厚度,所以傳統的抹灰工藝已經不適用,必須研發一種更高強,更抗裂的材料,代替以往25mm的水泥砂漿抹灰。

水泥

乳膠

纖維素醚

木質纖維

xxxx

用量(kg)

350

650

15

2

2

1

備註:

本配方僅為代替以往抹灰的罩面砂漿配方,後續將重點研發抹灰及裝飾一體化的裝飾砂漿體系。(牆面裝飾一體化)

外牆免抹灰作業:

外牆採用的是全剪外牆結構,並且在主體結構階段強調豎向構件的成型質量。而且外牆選用的是裝飾砂漿/噴砂/刮砂/真石漆等工藝,所以外牆基底這塊選擇的工藝是保溫層與微找平層結合的方式,及用混合砂漿結合玻化微珠來施工,厚度控制在5mm,並且間距外牆底膩子粉找平的功能。

對於外牆剪力牆等部位,需要二層階段,形成不同層的斷面,以確保整體做刮砂、噴砂、真石漆等裝飾效果


肯定會。毋庸置疑。

———————————————2016.04.19補充————————————

發現還是去年關注的這個問題,想著再補充,一直懶。

首先說明一點,建築工業化在我國並不是新概念,我們在建築工業化的道路上已經失敗過一次。

光說論點不說論據的回答就是耍流氓。所以,列兩個論點吧。

第一,國家政策導向。

在五六十年代國家就已經提出發展建築工業化的要求,那時候主要是學習蘇聯,也是工業化、標準化、機械化、模數化這些概念,六七八十年代也的確新建了很多的大板樓。大板樓的工業化程度其實很低,主要就是預製樓板、以及部分的樑柱、樓梯。

1978年,原國家建委就召開過專項的建築工業化規劃會議,並且在會上提出,到1985年,全國大中城市要基本實現建築工業化,到2000年,全面實現建築工業的現代化。

當然,以大板樓形式的建築工業化最後以失敗告終。

到九十年代末及本世紀初,國家又重新把建築工業化拿出來。

1995年,建設部發布了《建築工業化發展綱要》;

1998年,組建了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

2001年,「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開始試行;

2006年,建設部下發《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試行辦法》

……

國家倒是不停地在下發新政策,希望能推動建築工業化的發展。

今年2月份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第十一條:發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減少建築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質量。制定裝配式建築設計、施工和驗收規範。完善部品部件標準,實現建築部品部件工廠化生產。鼓勵建築企業裝配式施工,現場裝配。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築。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築。

(2月份朋友圈及工作群都被這個意見刷屏,各種解讀。)

可以看到,目前國家在發展建築工業化這點上,勢在必行,卻也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為務實,至少看上去,提出的目標可行性更高,更為量化。

除了國家政策,各個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來鼓勵建築工業化,就不一一列舉。

第二,市場導向。

這一部分其他的答案也有寫,主要就在勞動力的不足、生態環境的需求等方面。目前的市場環境倒逼建築方式要實行轉變。稍微總結一下:

(1)勞動力優勢的消失。建築業一直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們國家建築業一直享受著廉價勞動力。但是,現在稍微關注一下就知道,建築勞動力正在告別「廉價」,勞動力成本正在不斷提升。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機械,更少的人力。

(2)節能環保的要求。從磚混結構,到磚的禁止使用,再到施工項目禁現(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這一系列的轉變主要都是出於環境保護的考慮。有數據說目前我國建築業能耗佔全社會總能耗的近50%,這是相當嚇人的佔比。建築工業化是降低建築業能耗的最佳方式,統計數據顯示,工業化建造方式比傳統方式減少能耗60%以上,減少建築垃圾80%以上。

————————

看了其他的幾個否定答案,我想也許答主的意思應該是短期內建築工業化無法取代現有建築施工模式。的確,說了那麼多能取代,我只知道發展方向一定是這樣,並不知道這個「能」到底要多長時間。

等有時間的時候再補充一點國內目前的一些企業在建築工業化方向的開展現狀吧。


我覺得建築工業化必定會逆襲,摒棄傳統手工的作業模式,全面實現綠色建築的普及發展。

1、國家政府已大力推動建築工業化,並出台相關產業政策。

2、人口紅利的消失,劉易斯拐點的到來。現如今,富餘的勞動力已不復存在,僅存的更多是60歲以上的農民工,三四十歲的年輕人寧願在辦公室拿低工資也不願意去工地干苦力。

3、生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建築垃圾和汽車尾氣、工業廢氣是罪魁禍首。傳統的建築模式製造了巨大的不可重複利用的固體垃圾,且對資源能源消耗過高,技術含量也低,必定要轉型。

4、國內已有一批先行的企業取得了成功的例子。比如遠大住工、萬科、金地、旭輝、寶業等企業。

5、人們的認知逐步提升,由排斥轉變為慢慢接受。


首先,我個人的看法是否定的,工業化不會在中國普及。。。所以,我覺得我再不匿名的話就來不及了。

之前我們公司的技術總工在萬科的組織下去到日本觀摩學習前田建設的工業化施工,也拍攝了不少視頻和照片,回來後也做了相應的宣傳普及,但我始終覺得差了那麼一點點意思,便於理解,下面我分幾點闡述一下。

1、國情問題。工業化建築的基礎就是精簡產業結構,日本的模式中設計單位(僅代表結構,建築,建安工程等),勘測單位,監理單位可都是不存在的,只有一家總承包單位負責所有,其次,中國採用的是密集的勞動力(農民工人海戰術),而小日本卻是工業生產制度,僅憑這兩點在中國就要導致大量企業關門(稅金),人員失業(就業率),城鄉貧富差距拉大,更何況這種情況還會牽連到有關的行業監管部門的裁員甚至撤銷,讓政府砸自己的飯碗,趕腳可能性不大。

2、技術問題。首先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日本的塔吊,柱子、梁、剪力牆甚至一整個外架都能吊起來,但在中國卻搞不贏,就算有也很難普及。其次就是各種材料,比如吊裝柱子的注漿,我不是做土建的,不是很懂砼,但聽說這種砼在國內是調不出來的。

3、人員問題。國民素質一直是我國的硬傷,這也和我國的大環境相符,中國比起小日本來說真可謂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這樣就導致了我們的本性就是生活,而日本更多的卻是生存。過大的生存壓力以及較少的人口導致這群小日本有著很多變態的地方,況且我國採用的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工,日本確是工業工人。比如幾年前提倡的5S管理真正在項目部實施的如何,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個連5S都做不好的項目哪裡來的自信去講BIM和工業化。

先分享這三點吧,如果大夥有很多的看法可以一起來討論討論。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希望能夠看到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模式出現,能讓我把自己的飯碗捧得更緊而已。

PS.萬科最近的換標轉型的動作也明確了工業化建築在我國的局限性,要不能有什麼會讓一家以住宅地產建築商的龍頭老大去轉型做城市配套服務商呢,畢竟萬達在這裡已經紮根許久了。。。


建築工業化有利於產業標準化、規範化。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節省時間,加快工期,降低污染,減少噪音(市區周邊最需要)。因為構件大多在工廠完成,運輸成本大大提高,這種工廠暫未普及周邊輻射範圍下,僅限於比較發達的城市。

我們還將長期和鋼筋混凝土打交道,便宜。


上個世紀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量採用裝配式建築,那個時候我國建築產業化水平是很高的,相對的管理水平也可以。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農村剩餘人口湧入城市,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這個時候建築業擔負起了它的歷史責任,我們開始大量使用農民工,同時離建築工業化道路越來越遠。

最近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人員成本增加,建築產業化的發展,必定會是社會的必然趨勢,屆時施工管理水平會提高至與之相適應的程度。但我認為這種事情不會一蹴而就,還有很多難點。

難點我認為主要有三個,首先我們沒有形成全國範圍內的標準化體系,這個不是一個行業問題。比如我們做一個衛生間,進深做到兩米,但是當我們去買浴缸的時候,發現市場上只有1米8或者2米2的產品,這就很尷尬了。很顯然這是一個標準化的問題,它不是一個行業能解決的,是國家行為。其次,我們的構件廠太少,這樣物流成本就會增加。最後規模化一定是產業化的前提,沒有規模就很難形成產業。前幾年國家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我認為是建築產業化的一個契機,但很可惜沒有發展起來,我認為還是國家的扶持力度不夠。

現有條件下我們只能做到建築的局部工業化,比如樓梯踏步板,陽台欄板,廚房煙風道,甚至結構外牆等,但是主體結構做到產業化還是有困難的。

總之這件事情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建築工業化與傳統生產模式不區別就是生產方式的不同,我國建築業長期以來都是建立在高能耗,低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如果建築業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則必須要轉變生產方式,傳統濕作業生產方式的弊端如施工質量不高,建築質量不敢保證,生產人員如農民工專業素質不高,這些都要求建築業轉型。

日本,歐美等國家,工業化發展的較為成熟,中國目前正在摸索,但由於中國建築市場不規範,很難促進相關企業進行轉型重組,這就要求政府要花大力氣,制定相關政策。目前,住宅存量已成問題,新建建築也沒有前幾年建設速度快,此時推進工業化也存在著阻礙,所以只能說任重而道遠


我的看法是會的,並且已經開始了。

1.政府在推動,濟南市規定今年住宅產業化率達到25%,並且逐年增加比率。

2.農民工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現在從事建築施工的工人年齡大多在四五十歲,超過六十的也有,卻很少見到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來做建築民工。勢必要求建築企業減少現場施工工人,盡量把生產過程搬到工廠。

3.經濟發展了,房價高了,對精細程度的要求高了,也有了承受因工業化帶來的成本增加。

可能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但是是大趨勢。


推薦閱讀:

建築現代主義四大師在二戰的時候都幹嘛去了?(密斯"柯布"格羅皮烏斯"賴特)
有誰知道這個建築的設計師是誰?
我是否應該出國學習建築學專業?
為什麼古時候中國的皇族大門上有9*9=81個金色的點?類似紫禁城午門?
工程造價專科的就業高嗎?

TAG:建築 | 建築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