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要面試家長?
為什麼要面試家長,知道家長的單位、職業等信息?
作為一個剛剛陪孩子通過香港小學面試的家長,我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背景介紹:1、一方面希望孩子的學習的興趣不被應試教育的壓力破壞,另一方面為了孩子在具有開放視野的同時不犧牲漢語學習,我們經過慎重選擇,最後確定了一所香港的私立小學;2、孩子現在5歲半,剛剛通過這所學校最後一輪面試,也是唯一一輪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的面試。在此之前,他已經經過了兩輪針對孩子的面試淘汰賽。自己的感受:
1、據我了解,包括大陸這邊一部分較受歡迎的私立學校和幼兒園在內,香港、新加坡、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私立學校和幼兒園對家長進行面試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可能是因為我們一直是公立幼兒園和學校佔主流,之前也沒有面試的傳統,所以才會讓一些家長對此有異樣的感覺。我認為現在的趨勢就是越好的私立教育資源,產生的競爭越激烈,面試門檻也就越高。重點公立學校不在討論範圍內,因為雖然沒有面試,背後也有看不見的因素在影響入學。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通過面試進行公開篩選。2、面臨入園和入學的孩子,他們的年齡基本在3-7歲之間,面試的表現會受限於自己的年齡和表達能力等因素。面試的時候要獨自面對一些陌生的人和事,這對大部分孩子來說是極大的挑戰。他們可能會敏感到因為天氣不好,或者打翻一杯水就在面試現場大哭,而這些表現並不是孩子正常的狀態。所以,多幾次面試,包括對家長進行面試,能夠彌補孩子在某次面試中的失常,使學校在選擇學生的時候更加慎重。
3、就私立教育機構而言,家長和學校之間有雙向選擇的權利。大多數私立學校都是支持並且歡迎家長在報名前進行參觀和交流的。就我實地參觀過的一共8所香港私立學校和北京、上海的國際學校來說,各校之間的地理位置、硬體條件、辦校理念、師資力量以及收取的費用之間都存在不小的差別。既然作為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選擇,那麼我也能認同學校反過來對家長和學生進行選擇。學校有權利選擇那些文化背景、經濟能力、教育方法、溝通方式更符合他們要求的家庭。這種標準的堅持本身也能發揚學校自身的特點、降低管理風險、保障在讀學生的利益,同時也是對家長的負責。
4、在我看來,在面試較為公正前提下,學校對家長的背景篩選和面談篩選是基本有效的。拿我們選擇的這所香港小學來說,第一次前往該校小學一年級宣講會的時候,因為只要報名就可以參加,所以現場有些混亂,有孩子在會場里亂跑、吵嚷、哭鬧,應該說這是潛在家庭未經篩選的原始狀態。第二次去這所學校是因為我們通過了網上篩選,進入了第一輪面試。面試等待的過程中,我驚奇的發現300多人的會場里,大部分的家長和孩子安靜而有秩序,跟宣講會時的會場狀態有了明顯的區分。當然,這裡面很大的因素可能是因為有面試的壓力在,家長和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都更加克制了。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網上篩選其實就相當於對家長的間接面試,因為家長必須在申請材料里陳述自己的職業、職位、學歷等基本情況,同時要對孩子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所獲獎勵進行介紹。這裡面就能看出家長的文字表達是否有條理,對於孩子的觀察是否細心,對於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否認同等等重要信息。
接下來的兩輪面試,每次等待區的家庭都在變少,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前來的家長和孩子在穿著上更加得體,言談舉止更加得當。雖然家庭背景各有不同,但是家庭的整體表現更加趨同。最後的面試中,該校的校長重點關注了下面幾個問題:
(1)孩子與其他人的交流是否流暢,是否具備基本的禮儀(這個可以從校長與孩子的直接溝通情況進行判斷); (2)如果與老師存有不同意見,家長將如何與校方進行溝通? (3)如果學校的課業壓力與家長之前的設想不同,家長將如何處理? (4)如果學生的成績表現與家長的期望有差距,家長是否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來認同學校的教學進度?從以上幾個問題來看,學校對家長的面試除開背景之外,更側重考察家長對於學校教學文化上的認同度和支持度以及家長對於教育這件事的理智程度。
來更新了。
說在前面:1、我不是專家,只是做了幾年幼兒美術教育,在思考教育方式的時候總結一點點經驗的從業者。2、我文中提到的都是本人親歷的事情,沒有虛假。這類事情隨口說說就有很多。
3、我所在的幼兒園沒有面試家長這件事,但是我真的認為入園前家長與園方的溝通非常重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評論區出現的理念不合造成的矛盾。
4、答主做的是幼兒階段教育,與小學教育不同,孩子身心發展水平也不同,關於評論區被拓展到小學的一些問題沒有資格做深入討論。以下是更新文。
評論區對於幼兒打架這個事情分歧比較大。有主張不能打,也有主張能打的。我說說為什麼老師主張不打架。首先老師在課堂上,必須保證每一個孩子的安全。一旦兩個孩子打起來,那麼小的孩子,能夠顧及到身邊其他人嗎?恐怕成年人處於憤怒中也不能吧。那麼同一個教室里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有了潛在的危險?如果您的孩子是在這些孩子中間,還希望那兩個孩子用打架來練習能力嗎?作為成年人,換位思考不難吧。其次,您認為打架是一種教育方式,想法並沒有錯。但是請您私下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同時教會他分清場合(如果您認為3--5歲的孩子足以學會的話),如果您不認為需要分清場合,那咱們也沒有溝通的必要了是吧。
再有,您認為打架是合適的教育方式,並且要求孩子的老師遵從您的方式,那麼請您自行承擔後果。打架嘛,傷著碰著都有可能,想一下,當您興高采烈去接孩子的時候,發現一身傷,然後老師說了,孩子打架了,但是你說要用打架教育孩子的啊,所以傷了。您難道高高興興的接回家?對老師的職業生涯來說,與其遵從您打架的教育方式,不如完完整整的把孩子還給您。所以老師是不可能放任孩子打架的,即使你認為這是一種合適的教育方式。同理可證,當孩子第一次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老師不作為,估計飯碗也就保不住了,誰家孩子不是寶啊,弄不好賠個傾家蕩產。哪個老師那麼傻?所以請家長務必相信,老師不可能對孩子間的衝突不作為。那些說什麼放學別走的,還有告老師可恥的,確實有這種現象,但是不在幼兒園裡面,所以不討論。另外,我現在待的幼兒園,老師對孩子挨打的教育是這樣的,不能還手,但是也不能白白挨打,你要盡量控制對方的手不要傷到自己。當然這個在實踐中可能有難度,但是總不是大家認為的老師都讓孩子白挨打吧。
評論區 @水鏡 的問題:請教答主一個問題,甲欺負乙,父母老師對甲的說教和懲罰都不起到作用,甲開始和老師作對(包括校內和校外),並更進一步開始欺負同學(包括校內和校外)。這種情況閣下如何處理。我是問假設已經這個樣子了,如何處理答案如下:
答主做的是有償特長培訓,可以選擇學生,所以不會發展到這一步。這個現象基本出現在小學中學裡面,前面說過了,我沒有深入討論的資格。不過我猜測,真的走到這一步,應該就需要社會機構的干預了吧。另外,同樣是這位,抱有這樣的思路:
當學校的獎懲體系失效的時候,如何處理或者說如何達成所謂教育的目的, 直接驅逐、勒令退學什麼的,大約只能算你們教育失敗了,或者不具備教育水平。 不以教育的心,就不要稱自己是師。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這位的意思是,出現這樣的學生,就是學校教育失敗了。教育失敗了,就是不以教育的心,而稱自己為師。
求證,是不是這個意思?不知您有沒有聽過這句話:再好的學校都有差學生,再差的學校都有好老師。
我理解就是說,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好或者壞。一個孩子的教育失敗,不能只是學校一方面的問題吧?如同我原答案中出現的各種例子,老師教的好好的,回家就忘光光了。這真的只是老師的責任嗎?您還提到了孔子的「有教無類」,我是這樣理解的:老師不能挑剔學生的資質,對於各種學生都要有使他優秀的心思和努力。而不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學生都一定能教好,不管他的家庭教育有多缺失。教不好就是失職。這觀念太極端了吧。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我大學的校訓。前半句我在努力提高,後半句得靠我的素養了吧。
同樣的,都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任何事都起著典範作用。同樣一個「范」字,是否老師和家長都要自省一下,在教育上,有沒有做到「身正」?--------------------------------------------------------------以下是原答案------------------------------------------------在幼兒園經常有這種情況,老師教的好好的規矩,晚上回家,第二天發現,一夜回到解放前。
簡單舉個例子,老師說,紅燈停,綠燈行。家長放學接走孩子,闖著紅燈就走了。孩子就明白了,原來可以不按照老師說的做啊。
再例如,兩個孩子打架,老師阻止,耐心教育不可以打架。孩子理直氣壯:我媽媽說了,不能吃虧,誰打我我就要打回去。
還有,兩個孩子各自完成一樣的作業,A少做一個步驟,而B被要求必須完成那個步驟。老師當然是根據作業表現適當調整要求。但是B覺得不公平,B家長說,別管別人,做好你的。B覺得特委屈,其實都是正常情緒,但是家長不給予解釋,一味要求孩子順從。
我跟家長說,你家孩子不錯,就是課堂注意力不太集中,可以注意練習一下這方面。家長立即說,聽見沒,以後上課不許走神!難道家長不知道專註力是要訓練的嗎,那麼小的孩子真的可以像大人一樣專註?做了家長,基本的育兒知識能不能去學一些?
此類例子太多太多,而幼兒園是要口碑的啊,這樣的孩子真的可以教好嗎?教不好的話名聲誰來承擔?
當然不否認有老師基於利益的立場,但那畢竟是少數。
最後我慶幸我做了這一行,至少以後我的孩子少受點這種罪。謝邀。
面試家長說的可能比較難以接受,不如改為面談吧。1. 面談?——面談什麼?
一般而言,面談就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由園方(主要是園長,大一點的幼兒園會由教學主任、副園長之類的一起參與)對孩子的基本情況、家長的基本情況和家長的教育理念做一個溝通,並且把家長和幼兒園的理念是否一致(是否有不可調和的衝突)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此外,還會結合家長會、入園考察和新生家長講座結合起來做。2. 面談?——為什麼要面談?
2.1. 從幼兒園方面的動機看:排除理念不合、品牌宣傳、常態家長工作、了解忌諱和細節、挖掘家長資源; 現在到未來的十年內,孩子多,幼兒園學位少的情況會長期存在,2010-2013年全國新建了數以二十萬計的幼兒園。屬於典型的賣方市場,那幼兒園在可選擇的範圍內精挑細選,避免因為剛開始互相不了解而導致入園之後雙方都不滿意。一旦出現家長投訴之類的,公立園求名聲、私立園求品牌和口碑,都是很不希望出現類似情況的。那把住源頭,比發生這種投訴再來解決要好。這個面談,其實也是作為幼兒園品牌宣傳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機。另外,面談環節已經是幼兒園常態的家長工作項目,從一開始就建立一個嚴謹的流程,也便於後期對家長提出更多其他要求,剛開始鬆散,之後就很難開展工作了。這個過程會提出很多有關孩子身心忌諱的細節,如果有要求的話,可以這個時候向幼兒園反饋,避免出問題。最後當然是最重要的,每個幼兒園的家長資源要利用好,最好是最初的時候就提出來,一般面談時都要求家長貢獻其資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服務。這並不是職業歧視,而是發揮所長。2.2. 從家長角度看 入園前詳細了解幼兒園的各項安排和理念、順便,方便家長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家長看中的教育觀念是教寫字,而幼兒園提倡玩,那不就經常會因為這些事情衝突嗎?而且,直接和園方溝通,也是一種面子上的需要,雖然程序複雜一些,但至少面談完了之後,回家和家人有個交代,和朋友更是能胡侃一番對幼兒教育的高見。這可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3. 面談?——怎樣面談?
面談一般就是面對面,就著一些大綱問題進行溝通,如果人員比較多,就分組進行,提前培訓。但一般而言,面談是比較考驗面談者的人生閱歷和判斷力的。通過很多細節去評判家長是否了解幼兒園、親子關係好不好、了不了解孩子,重不重視教育,主要訴求是什麼,溝通風格是怎樣,有沒有什麼忌諱的等等。對於一些客觀問題,可以通過一些問捲來收集。對於家長,更多是通過相關背景信息和一些訪談溝通的問題,看家長的反應。
一般來說,幼兒園是不能夠對孩子有所篩選的,但是如果在可選擇的情況下,幼兒園會排除掉一些非常難搞的幼兒,比如偏差行為很多,適應能力很差(甚至3歲了還在吃奶的都可能有)和疑似阿斯伯格症、自閉症、多動症之類的幼兒(當然,前提是基於準確的判斷)
4. 家長哪些行為容易成為「黑名單」中的可疑對象?
1. 不喜歡孩子、不了解孩子,甚至當面打孩子卻不以為錯的;2. 對教育有很多執念,且人格上屬於偏執型的。「我就是要…」;3. 對幼兒園提出諸多要求,但是對自己卻毫無要求的;4. 暴發戶,看不起人,有錢大嗮的;5.看了這麼多,卻還不點贊的。還有很多,不能再透露了。免得成為面試幼兒園的攻略,讓其他幼兒園難做。。。。以前學校說教育要學校家長一起來,現在讓家長來,家長又不樂意了。。
如果醫院能面試患者家屬早面試了
早發現早預防:有些孩子就是恐怖分子,分分鐘教老師做人,恐怖分子的爹媽拿孩子沒有辦法,對付老師卻很有一套,動不動拿師德壓人,理論懂得比誰都多,堪稱現代陶行知,自己做做,培養出來不是本拉登就是馬加爵,這些家長對幼兒園和老師要求極高,卻對自己要求極低。希望幼兒園老師實施感化教育,卻在家裡教孩子叢林法則。希望老師多費點心在自己孩子上,卻在家裡麻將打打置孩子於不顧。希望老師個個神通廣大,卻不知老師也只是幼師畢業,學歷教學能力或許還不如你我。
這些家長反差極大,不敢面對現實,現實太殘酷,也只能說說錢這種不著邊際的事啦!所謂面試,就是告訴你,你要麼不要上我這條船,但是如果你上了,咱倆責任分清,好好一起干。
真的跟錢關係不大,您家寶貝要是恐怖分子,我還真願意倒貼給你錢,請你另謀出路,別來禍害我們。很高興看到這個題目。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要和家長談話?我說不太清楚,只能說說我的親身經歷;我覺得通過談話也可以了解幼兒園的情況啊,他們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怎樣的?符合不符合家長的教育觀念?挺好的呀。我孩子上幼兒園時,諮詢了當時國家教委的幼教專家,她推薦了幾個試點和模範幼兒園。我媽去蹲點兒其中一個,覺得太嚴厲了,警告我不行。我的理想是孩子吃飽了就玩兒;於是提出了一個離家近環境特別得天獨厚的幼兒園名字;教育家無奈地說那就去XX幼兒園吧,我給你寫個條,其他的看你的運氣了。聯繫上以後,園長約我們三個人去談談。周末傍晚,園裡空空靜靜;園長看了看孩子就讓父子兩個出去了,直和我談了差不多三個小時,最後給了個「對幼兒教育稍有常識」的評語,「送客」了。
我給教育家彙報,挺不服氣;
她說這是給你的最高評價了,行了!你是我介紹去的第一個讓她認可的!孩子在幼兒園三年,達到了我的「吃飽了玩兒」的理想,意外地學了國際象棋和英語入門。我孩子肯定不是公認的好孩子,但是,他可以儘可能地在自由生長,挺幸運的。看看小孩的家教啊防止沒有教養的小孩混進來啊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啊我覺得很好啊大家都有教養小孩上學也有意思----------再次跟新----------看到評論說什麼勢利的說什麼為了錢的面試就是為了把這些人踢出去啊
當我的孩子要上小學,風聞校長很勢利,打電話要先告訴父母的學歷和學校,研究生以上,海龜優先。
經過兩輪孩子和父母一起參加的面談,終於入了校。但是在學校的兩年,感覺到孩子同學都不錯,家長很給力,組織活動,利用各自的優勢給孩子提供家長課堂,自己也成了入學面試的收益者。站的角度不同而已。剛剛結束招生工作。不是很了解別的園所的情況。大致談談我們園的招生情況,供大家參考。我們園是北京市一級一類,北京市示範園,每年一到招生季,就是園所領導和招生辦公室壓力最大的時候。招生諮詢電話還曾因為線忙接不進去,被投訴過。(其實我每天都在很認真地接電話)說這些,只是想說,你可能根本想像不到現在的公立園(或者說名氣好一點的幼兒園)多麼炙手可熱。而幼兒園的招生名額又非常有限,結果就是幼兒園招生條件越來越嚴苛(尤其是今年,龍寶寶真的好多,然後招生簡章一出來,連我都覺得苛刻地不像話)。矮油,好像跑題了跑題了~現在說為什麼要面試家長。第一,孩子的狀態不可控。你要是面試過孩子,就會發現那不是面試,那是哄孩子,比上課還累。面試的時候,認生的、沒睡醒的、哭的、鬧的、不說話的、到處亂跑的孩子多的是,哄還哄不過來,以後還是靜靜地看看孩子照片好了;第二,家長是孩子的影子。一般來說,表現優異的孩子通常家長也相對開明(這裡說一句,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未來三年的園所生活,有許多需要家園合作的工作,有許多需要家長理解的地方,園所會儘力保護好孩子不受傷害,可是誰也不能保證每天跑跑跳跳的孩子沒有一點磕碰。如果還未入園,家長就開始蠻橫無理,飛揚跋扈,吹毛求疵,那麼以後園所和班級工作無疑會壓力巨大。所以,我們在招生工作中,會非常非常在意家長的素質。無論是電話溝通,還是審核面試,甚至在等待面試的那幾分鐘,招生老師都會不自覺地留意下即將服務的對象。說不定,您的守時自律,遵守秩序,談吐素養,會給您的孩子增分不少。
在賣方市場里,賣家想做啥都行。答主不要想太多,網上的「專家」們也不要過度解讀。
因為上樑不正下樑歪
等你將來老了,進養老院了,醫生也只會問你孩子╮(╯▽╰)╭
我所在的幼兒園沒有面試家長這件事,但是我真的認為入園前家長與園方的溝通非常重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評論區出現的理念不合造成的矛盾。
不知對此現象表示支持的人是個什麼心態,特別如果你是個家長的話。
首先你的育兒成本是大大增加了,你養一個還是能盡全力供上最好的,但是有個二胎問題就大了。目前是賣方市場沒有錯,但是幼兒園這種半教育半基礎設施性質的東西搞成市場真的好嗎?如果說面試家長沒有任何從經濟上考量的意思在裡面,我是絕不相信的。大學自主招生在有一定監督下都存在各種貓膩,何況幼兒園?你說是看爸媽育兒理念,素質什麼的,我是真不信,人家想招誰招誰,有關係去哪個幼兒園都行。
你的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就背負了沉重的期望,進入各種競爭了。這種競爭是家長促成的。我費大力氣把你弄進這個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別人家孩子xxxx,你xxxx像話嗎?
以前可能從中學才開始講究擇校,有些甚至到高中要高考了才有競爭壓力,現在從幼兒園開始哦~一些條件比較差的人,可能從只能上普通幼兒園,變成花高價上普通幼兒園,甚至沒有幼兒園可以上了。很顯然,我們在向一個階級固化,分層的社會邁進。並且「看不見的底層」數量正在增加。
悲劇的是,這個趨勢已經形成,並且只會愈演愈烈。促成這一些的是市場和家長共同的。一胎化的政策下,廉價的育兒市場已經消失了。養育小孩的成本已經向奢侈品靠攏了。相信某些家長也會為了能把小孩弄進XX幼兒園感到「自豪」。當然市場方面是樂見其成。未來的嬰幼兒產業,教育產業都有利可圖。可悲的不僅僅是一代人,我們所有人都在被卷進一個急速旋轉的漩渦之中,而身在其中的人是無法自知的。因為現在上好幼兒園競爭太激烈了,幼兒園選擇餘地很大,可以隨便挑,孩子太小選不出來啥,自然就挑家長。
幾個高票答案與其說回答的是"為什麼面試",不如說回答的是"面試什麼內容"。為什麼小學初中就沒這個面試呢?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這個市場是賣方市場,幼兒園既然可以挑為什麼不挑給合自己心意的家長呢?
@燕小喜 的答案是挺有道理,可是看到這個廣告(香港,K1最小的入讀年紀是2歲8個月),還是覺得有種喪心病狂的感覺。
不面試家長,怎麼知道這孩子有沒有背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推薦閱讀:
※和幼兒園老師談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幼兒園應該做作業嗎?
※兒子午睡時間悄悄離開幼兒園,老師及保安未發現,我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和園方處理這事?
※家長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送去幼兒園的目的是什麼?
※三歲男孩不上幼兒園,怎麼辦?
TAG: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