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會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這句話?

怎麼我覺得好像應該是燕王善謀,寧王善戰才對呢,寧王到底謀過些什麼才被人評價為「善謀」呢?


說「燕王善戰,寧王善謀」的是《明通鑒》,整句話是「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因此可以知道燕王是朱棣,寧王是朱權。

燕王朱棣1370年十歲時受封燕王,1380年以二十歲「高齡」就藩北平,駐守邊城。朱棣善戰,自不用說,不僅數次北征,招降北元大將乃不兒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到後來竟以一藩之力干翻一國,鬧呢。朱棣奪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燕王善戰,就不用多說了。

而寧王朱權,1391年以十三歲年紀就藩寧城,史稱其「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朵顏三衛皆驍勇善戰」。朱權的封地比朱棣更靠西北,是與蒙古人對峙的前沿重地,因此兵力更多且更加善戰。寧燕兩塊封地接壤,朱權與朱棣的關係也不差。

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下令削藩,意在削除朱棣手中的兵權,39歲的朱棣先後裝病裝瘋逃過拘捕,七月初起兵發動靖難。

在朱棣起兵之後,很快攻破了懷來(今河北懷來)。封地在宣府(今河北張家口)的谷王朱橞大驚,連夜逃往南京。朱允炆又給遼王朱植和寧王朱權都去了信,要其迅速帶兵奔赴南京。遼王朱植得信後,從封地廣寧(今遼寧北鎮)走海路前往南京。

而21歲的朱權在得信之後,卻選擇了觀望。

系統:您的好友【朱權】被動技【善謀】被觸發,發動【隔岸觀火】,按兵不動。

這就是朱權「善謀」。

朱棣出生在前朝年間,10歲封王20歲就藩,在鳳陽和南京都居住了很長的時間,離開皇權中心時已經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20歲的年齡足以獨當一面。而在就藩至起兵之間,朱棣在北平足足「韜光養晦」將近二十年,建立起了雄厚的人脈和軍事基礎,他的善戰並不是一個意外。

而反觀朱權,13歲離京就藩,到靖難時僅僅21歲,在外不過8年時間。朱權是太祖第十七子,從受教時間到歷練程度,包括人情歷練,顯然都遠遠比不上朱棣,甚至可能也比不上朱橞和朱植。但是,面對這樣一件大事,朱權並未像朱橞那樣惶恐出逃,也沒有像朱植那樣不假思索地前往南京;儘管燕王大兵當前,朱權仍能按兵不動,既沒有回京,也沒有表現出倒向燕王的傾向,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正確的謀略。

當然,朱權之所以可以做出這樣正確的一次謀斷,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手中有精兵。

大寧騎兵是明朝北方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前文也已講過,其「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朵顏三衛皆驍勇善戰」,無論是近處的燕王還是遠處的建文帝,都不敢貿然動他;而且朱權心裡清楚,有這一手好牌,燕王和建文帝都會想要拉攏他,而他自可以憑著這手牌來為自己謀得利益。

因此,朱權一方面拒絕了朱允炆要求其帶兵進京的詔命,而另一方面,也並未對燕王表示出友好。

得知朱權拒絕了自己,朱允炆一氣之下詔削寧王的朵顏三衛。

雖然朱權並未對此舉有過多表示,但其心裡的倒向,卻已經明朗了。

九月,燕軍取得一系列勝利,開始考慮奇襲大寧,以取得寧王手中的精銳部隊。但是,由於朱權未對朱允炆或朱棣任意一方做出友善表態,貿然強襲必定不可取。

十月,燕軍由小路抵達大寧城,擊敗守將都指揮房寬後入城。當時朱權被詔削的最精銳的朵顏三衛仍留在城中,燕軍入城時並無騷擾。朱棣向朱權哭訴,說弟弟啊你哥我這是走投無路了啊,你幫哥一個忙,給允炆大侄兒寫個信,讓他免我罪吧,否則哥我必死無疑啊,啊啊啊。

系統:您的好友【朱權】被動技【善謀】被觸發,發動【見死要救】,收留朱棣。

因為朱允炆詔削自己的三衛在先,因此朱權心裡對朱允炆不大開心,朱棣如此對自己哭訴,加上燕軍之前的勢如破竹,朱權認為是可以倒向朱棣這一邊的。畢竟經過觀望,朱權已經確認了燕軍的戰鬥能力,如能加上自己的騎兵精銳,自己未必不能入繼大統。

但是,朱權僅僅是收留了朱棣,並未對其做出任何承諾。畢竟朱棣比自己大18歲,這年齡差都可以當自己的爹了,其老謀深算並非自己可比。

可惜朱權再怎麼謀,也沒能謀到自己被朱棣擺了一道。

朱棣在大寧城住了幾天,讓人去四處公關,竟然將朱權包括朵顏三衛在內的精銳部隊全數給攻了下來。朱棣提出要走,朱權按禮數送至郊外,卻不曾想朱棣的燕軍四下里將其包圍,而跟隨朱權護衛的軍隊紛紛倒戈向朱棣一邊,朱權就這樣被朱棣綁架了。

朱棣說:

「跟哥走不?」

朱權說:

「跟,跟。」

於是,朱棣帶著朱權和寧王府的王妃、世子一道前往了北平,而大寧所有的軍隊,都被燕軍收編。大寧的居民紛紛逃散,整座城市成為了一座空城。

雖然朱權謀著謀著被人反謀一道,卻也不能否認他的「善謀」。

首先,朱權在收留朱棣的時候,不可能沒有想到朱棣有朝一日會如此對待自己。如果朱權害怕朱棣帶走自己的軍隊,那麼從一開始就不會收留朱棣。朱棣雖然已經擊敗了大寧的官軍,但畢竟寧王的朵顏三衛還在,若是存心想要抵擋朱棣,還是能成的。因此,走出了收留朱棣這一步,寧王自然也不會太害怕自己最後被朱棣綁票。

而朱棣既然已經謀反,自己作為離朱棣如此之近的藩王,自然會被捲入漩渦中心。朱允炆的態度已經明顯,下詔削衛基本意味著對寧王已經不再信任。對於不信任自己的君主,自己又有何忠誠可言?還不如加入朱棣的造反隊伍,趁亂撈個皇帝當一當。

在加入朱棣的燕軍之後,朱權很快成為了朱棣的好幫手。雖然武力值不高,但是朱權的文筆不錯,為朱棣起草了很多檄文,也曾為其出謀劃策。但是,朱棣也忌憚朱權的善謀,因此向朱權允諾,事成之後與其平分天下。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稱帝。

等一等!!!!說好的平分天下呢??????

其實朱權本身就是不相信什麼「平分天下」的,他知道朱棣不可能給自己分一半領土。於是就跟朱棣說:

「哥,我不要平分了,給我改個封地吧,我要去江南。」

朱棣說:

「好啊,你想去哪裡?」

朱權:我要去蘇州。

朱棣:不行,蘇州是京畿內,小孩子不好去的。

朱權:我要去杭州(錢塘)。

朱棣:不行的。杭州這個地方,阿爹本來是要給五阿弟(朱橚)封的,後來沒封成。朱允炆那個呆皮竟然給封了他弟朱允熥,結果後來他也掛了。阿哥覺得吧,建寧(今福建三明轄內)、重慶、荊州、東昌(即南昌)都挺好的,阿弟你挑一個。

朱權:……

朱棣給朱權出的選項,都是偏遠之地,朱權明白這是要趕他走。於是,朱權為了活命,也只能拖家帶口地跑到南昌去了。朱棣親自將朱權送出北京城外,並直接將江西布政司改為寧王府(差點打成寧國府= =),並沒有按王府的規制重建。

但有啥辦法啊?人朱棣現在是皇上啊。

對於朱權來說,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了好嗎。

有人跟朱棣告密,說你知道嗎,朱權跑到南昌之後,找了個巫蠱來扎你小人!

朱棣派人去查,也沒查到證據,心想就放他一馬吧,反正都這麼遠了,趕盡殺絕也不太好。

於是朱權逃過了一死。

來到南方之後,朱權開始修行黃老。當時南昌一帶流行凈明道,朱權退而修道,並修精廬一間,日日鼓琴讀書,以示自己不再覬覦九鼎之位。

後來,到了仁宗朱高熾繼位之後,朱權感受到了永樂年間嚴苛的法禁有些緩解,便上書道:

「大侄兒啊,十七叔覺得吧,南昌好像不應該是我的封國。」

朱高熾回復道:

「阿叔你搞笑吧,阿爹封給你南昌二十年了,不是封國是毛線球啊?」

後來朱高熾死了,朱瞻基即位,朱權又嗅到了機會,又上疏說:

「小基基啊,十七太爺跟你說啊,太爺我跟你這麼大的時候啊,在寧城屯田啊,幾十年沒有種地了啊,能不能讓太爺在城外種點地啊。」

朱瞻基回復道:

「不能。」

又過了一年,朱權又上書說:

「小基基啊,十七太爺跟你說啊,太爺覺得吧,這個宗室啊,不應該定品級啊……」

朱瞻基回復道:

「玩兒蛋去。」

朱權知道自己又玩脫了,只能上書道歉。

正統十三年(1448年),69歲的朱權在南昌鬱郁病逝,謚號獻,稱寧獻王。

這樣的結果倒也不算太壞,起碼朱權到了也沒有被皇室暗算至死。

而其他兄弟呢?

呵呵……

另外,之前提到的另一個叛亂的寧王名叫朱宸濠,弘治十二年,即1494年襲藩,是朱權的五世孫。

朱權和這個朱宸濠比起來,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朱宸濠叛亂這件事,本身就挺逗比的,再加上正德皇帝朱厚照這個萌神,簡直,簡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

我笑得說不下去了………………………………………………………………………………


這句話本身是明朝中期流行的一種傳言的一部分。

如果從1873年出版的夏燮《明通鑒》(已是N手史料)上溯,可以看到這句話出現在影響很大的谷應泰等編《明史紀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里,也作:「初,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

但谷應泰等編者(實際他本人只是出錢的)都是明末清初的人物,這句話又是從哪來的呢?

就筆者所見,是明中葉官員姜清(1423-?)敘述建文朝史事的私家編年史書《姜氏秘史》。該書卷2:

……(燕王)既行,寧王餞送郊外,伏兵擁寧王偕行,招諸胡及戌卒皆從。大寧城空,靖難兵自是愈盛矣。世傳文廟善戰,寧王善謀,一時章檄令諭多出其手,嘗有事成中分之約。後京城平,寧王欲建國,遂上奏乞巡視,許之。寧王出以飛旗,諭有司治道。文廟聞之大怒,詔禁飛旗,治有司罪。寧王不自安,悉屏從兵,與老弱中官數人偕往南昌,稱疾,卧城樓,乞封南昌。詔即布政司為府,屋舍無所更歷,武廟殿閣尚黑雲。寧王既得請,遂放志神仙,以善終。

從這句話的原出處來看,《姜氏秘史》說文廟(就是文皇帝朱棣)善戰,寧王善謀,只是在這兩個參與了靖難之變的親王之間作比較,非就「太祖諸子」全體而言。寧獻王權善謀的具體表現,就是善於為燕王撰寫表章(名義上是給朝廷的,實際是給大家看的)、檄文、令旨等等文件,以宣傳手段為北軍爭取人心。而正因為兩人之間有善謀與善戰的長處差異,有所「分工」,才產生了事成之後中分天下的秘密約定。靖難之後才發生了寧王的僭越行動及逃奔南昌之舉。在《姜氏秘史》里,這句話是作為後面一些詭異事件的前因的。而《明史紀事本末》(此書錯處極多,但好處是按事編排,易於翻閱)和《明通鑒》等書則把這句話放大成了在太祖所有兒子中比較的情況。

當然,我們知道什麼逃奔南昌都是民間傳說,永樂元年(1403)寧王轉封南昌的經過其它答主已經給出描述了。至於寧王本人在北軍中發揮的作用,官修史書是不會講的,今人也不知道實際情況,姑且置之可也。那麼,《姜氏秘史》的這個判斷,至少在本身提出的框架內是難以證實了。不過,我們也不能責怪姜清本人。他明確指明,這只是「世傳」而已啦!

回過頭來說,寧王的確是一個文化素養很高的皇子不假,但他真的特別「善謀」嗎?就拿同時被牽連的三個塞王來說吧。當時束身歸朝的遼王、谷王兩位當然是失去了憑藉的勢力,而被削去護衛的寧王實際上同樣是被房寬、朱鑒等將領監視起來的。萬一燕王的奇襲大寧未能得手,寧王被擔心他里通燕王的南軍將領情急殺掉的可能也不是沒有啊^_^。

到了永樂初年,谷王因內應開城門的「奇謀」而待遇最高,寧王和遼王差不多吧。後來,遼王在十年後被削了護衛,谷王則自己作死被同母哥哥告發被廢。寧王的護衛1459年在他孫子手裡被削。這樣看來,寧王在永樂之後確實謹慎小心。但如果谷王不作死,那他的結局豈不更好?當然這種事後推演是不能夠戰勝歷史偶然性的。

綜上,這句話本身是流行於明代中葉的一個傳聞的一部分,由《姜氏秘史》這樣士人記載建文史事的私史載錄下來。其本身是為了解釋一個被誇大的關於寧王與成祖之間的衝突的故事。後來,《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鑒》等書採錄了這句話,並放大了判斷範圍,也就扭曲了其原意。我想,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為什麼明朝會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這句話」,雖然我不是太熱心於來判斷朱權這個實際軍政活動不多的人物到底是否「善謀」。


燕王是大明除了那個道君皇帝我最喜歡的了,你說他為什麼善戰?《明史·成祖本紀》曰「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一個成大事的人,身邊肯定少不了幫手,朱棣也不例外。他和父親一樣,喜歡結交天下豪傑,用人不拘一格。在燕王府,他的主要將領有張玉、朱能、陳珪、鄭亨、孟善、火真、張信、李遠、郭亮、房寬等。慢慢地,這些人都逐步成為朱棣的死黨。

  因為朱棣沒有有皇子的氣勢,但不擺王爺的架子,換成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裝13。

  因為朱棣不把他們當奴隸,而是當作自己的兄弟。南京方面有了賞賜,不是自個兒關起門來享受,而是分給弟兄們。

因為朱棣不是象國民黨軍官那樣,打仗就躲在後面叫嚷:「弟兄們給我上……」,而是像共產黨幹部一樣沖在最前面:「同志們跟我來!!!」

  可以說,沒有用多長時間,朱棣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徐達、常遇春、傅友德、藍玉。1399建文元年十月,朱棣親自率精騎襲大寧,執寧王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顏騎兵(相當於僱傭兵,均為蒙古騎兵,戰鬥力極強),兵力驟增。李景隆乘虛攻北平,但不能克(朱棣長子朱高熾鎮守,用冰凍住城牆,使李景隆無法破城)。燕王師自大寧返回後,於鄭灞大破李景隆軍。看看那家王爺從小打仗的還輸的比較少,每戰必身先士卒最後還成功反正當皇帝了。我大明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就始於定都北平了。題主所說的出自《明通鑒》記載,「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那這個寧王為何得到這個評價呢,謀大概就是謀略得意思吧,通過對他的了解看出他是一個情商和智商都比較高的人。朱權「從小在宮中長大」,稟賦特異,被稱為「大明奇士」。 少年時就顯露王霸才華,「受到朱元璋特殊的青睞,封藩在邊地要塞大寧」朱權十五歲就有「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這8萬精兵包括元朝歸順過來的蒙古兀良哈部泰寧、福余、朵顏三衛的騎兵,這些騎兵英勇善戰,是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武裝力量。此外,像寧王這樣駐守邊防重鎮的藩王不僅統兵,還掌握著地方行政大權,必要時還可以節制朝廷派來的地方高級將領,調動大量的國家正規部隊。就這樣我們還在上高中的年紀能管理這麼多部署並多次聯合燕王北擊殘元,得到邊塞將士們「智掠淵宏」的讚譽。到了燕王發動靖難之時,朱權因為家人被挾從燕軍,並「時時為燕王草檄」, 為朱棣登上皇帝寶座立下了漢馬功勞,被史學家評論為「無寧安得有燕」。 這個草檄乃兩軍交戰獲得道德制高點的東西,一般不是學貫古今的大才子誰寫的好,這個時時說明經常性。朱棣也曾許諾事成與其中分天下,可是朱棣稱帝後,朱權不只未得「半壁江山」,連請封蘇州、杭州兩個封地也沒有要到,最後只能就封南昌,並且朱棣對他是「凡察藩王動靜諸事皆命信」, 嚴密監視。永樂元年(1403),有人向成祖密告朱權有「巫蠱誹謗事」,幸後來「密探無驗,得已」。經過此番驚嚇,朱權從此大徹大悟,「自是日韜晦,構精廬一區,鼓琴讀書其間,終成祖世得無患」。 應該說他是皇室鬥爭中的失敗者和犧牲品,但在戲曲創作和研究中,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就,留下了《太和正音譜》這一戲曲理論著作,另外,他還創作了十二種雜劇作品,可惜流傳下來的只有《沖漠子獨步大羅天》和《卓文君私奔相如》」


我覺得應該是互文的修辭方式吧

就是說燕王和寧王都擅長謀略和征戰,燕王就不說了,造反成功,遷都成功,打蒙古打的找不到北,這些都是謀略和征戰的體現。

寧王原來在山西大同,也是前線,應該打仗能力不差。。。


我曹, 才發現建文帝比自己叔叔朱權還大一歲


燕王能打仗,可寧王謀過反啊!

就這樣。


早先,我讀《明朝那些事兒》時也有同樣之疑問,但是並無細緻分析。

在維基百科上找到一點資料供LZ參考一下。

《明通鑒》記載,「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

朱權多才善謀,雄心遠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歲的他被封為寧王,二年後到北方邊境的軍事重鎮就藩,「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燕王謂權,事成,當中分天下。比即位,王乞改南土。請蘇州,曰:「畿內也。」請錢塘,曰:「皇考以予五弟,竟不果。建文無道,以王其弟,亦不克享。建寧、重慶、荊州、東昌皆善地,惟弟擇焉。」永樂元年二月改封南昌,帝親制詩送之,詔即布政司為邸,瓴甋規制無所更。已而人告權巫蠱誹謗事,密探無驗,得已。自是日韜晦,構精廬一區,鼓琴讀書其間,終成祖世得無患。仁宗時,法禁稍解,乃上書言南昌非其封國。帝答書曰:「南昌,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餘年,非封國而何?」宣德三年請乞近郭灌城鄉土田。明年又論宗室不應定品級。帝怒,頗有所詰責。權上書謝過。

——以上摘至維基百科

關於《明通鑒》為什麼說燕王善戰,寧王善謀我還沒找到。但是具維基百科上的這段話來看,保全自己生命也算是一種謀吧。燕王善戰也就不用說了,從小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還完成了靖難這麼艱巨的任務,但其間的出謀劃策是姚廣孝來幫他的吧。

也坐能高人能細緻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執掌騎兵重地,必不凡


推薦閱讀:

想了解我黨戰爭歷程與高級將領,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有什麼好的中國歷史書推薦一下?
唐朝為什麼不跟高句麗結成兄弟之國,共同對抗蠻族?
台海對峙期間,大陸到底有多少人,多少軍機(軍艦)叛逃至台灣?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先?後猛、豪氣干雲的歷史時刻?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