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制無割」?

原句:「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道德經)

是不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供之」那種意思?

能具體舉一個例子來描述一下嗎?


舉個栗子,在中國社會地位最高的是官員,但是官員的穿著是看起來最樸實的,常年一件破三防夾克 這就是大制不割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真正特別有智慧,特別有城府的人,相貌氣質談吐都顯得特別憨厚樸實,正是這種憨厚樸實才使得這些人在年輕時代被屢次信任和提攜,也正是這股子憨厚樸實的氣質讓老百姓生出敬畏,參見某大大等一大批頂層領導

老子想表達的是:老百姓層面的一般精英都是一副很吊很有心計的樣子(參見芮成鋼和一些明星) 而真正的大人物看起來反而樸實無華(某大大 zhou總理 mao爺爺 等等等)


「夫大制無割」,這應該是一句話的開始,後邊可惜沒了。

查《淮南子》有引用老子這句話的,它引作:「夫大制無割,故致數輿無輿也。」

可是查老子,「故致數輿無輿也」這句是在說「昔得一者」那篇里。真是凌亂啊……

按照奧卡姆剃刀原理,我只好又一次認為,這是錯簡。

既然錯簡,就是說,這個詞所在的句子可能前言不搭後語,無法把句子放到原篇里分析。還好這個詞的構詞是老子特有的「大什麼無什麼」,「大什麼若什麼」方式。

「大什麼無什麼」,肯定前一個什麼是後一個什麼的同義詞或近義詞,比方說「大方無隅」,「大象無形」。

「大什麼若什麼」,肯定前一個什麼是後一個什麼的反義詞,比方說「大成若缺」,「大巧若拙」。

根據這個規律,大制無割,制與割就要以同義或者近義詞來理解,都是裁量,操縱的意思吧。本來嘛,制割根本就是一個詞。荀子曰: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那麼,大制無割這個詞,應該就同「大象無形」,「大方無隅」相似的理解,就可以了吧……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以我對老子的解讀,朴是原木,原木代表質樸的本質。朴散以為器,原本的意思是原木破散之後才能做成器具,比如桌子啊、椅子啊什麼的。

人經過打磨、磨練、培養、訓練是可以在聖人手下當官員的。

但是……

人的本質是很重要的,真正大材,比如頂樑柱,是不能用切割的方式拼湊製作的。

真正卓越的領導人一定是其本質就是想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了加薪、升職、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被社會訓練、塑造出來的官員很容易動搖,很容易被誘惑,遇到挫折和困難往往不能堅守「被灌輸的初心」。

回顧一下革命史中的變節者,看看當前「愧對組織培養和信任的」官員們……

用人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崗位培養這個崗位需要的人;另一種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在老子看來,選合適的人做適合的工作,比費心、費力,培養、扭曲、改造一個人更高明。

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做,卻做到了最好。這就是無為而治。這是真正的大智慧。


論語里另外一句「君子不器」就是個例子。像人一樣,成「器」之後必有其用,有用必有偏廢。人有偏廢尚可,終究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制」作為整體,有偏廢日久必生弊端。

另一個方面,有用亦能為人所用。為聖人所用還是對社會有利的,但怎麼保證每個人都是聖人呢。利用制度的缺點而獲暴利,成了「盜亦有道」。

所以要「絕聖棄智」,不要自作聰明去「割」,「補」。你知道什麼是「雄」,但仍要安心守「雌」。維持住「朴」的狀態才是最接近道的。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

做個對應比較。

道 德 仁義禮

樹 朴(樹樁) 傢具

獸 制(帶毛獸皮) 皮夾克

注釋。朴,本意,帶樹皮的原木。制,本意,整張帶毛的獸皮。

德,是最接近於道的。朴,是最接近樹的。制,是最接近於獸的。

德,是道的直接體現;朴,是樹的直接體現;制,是獸的直接體現。

朴散則為器:把原木分割了,就(只能)做成傢具了,(越來越不知道樹是什麼樣子)。聖人用之則為官長。之,指「朴」,而不是「器」。

德,是不適合再描述定義的。否則,就是「失德」,而後「仁義禮」,「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朴、制,都是用來形容有「德」者之狀。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

意譯:把「德」再規定來規定去,就亂套了。聖人知「道」守「德」,自然為百官之長(領袖)。所以,不要對德進行量化,你做到了,自然影響教化他人。


器物保持淳樸的模樣,而沒有精雕細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白雲先生解讀的《黃帝陰符經》?
莊子中有哪些比較有哲理性的句子?
隋廣義解讀:老子《道德經》中的「無為」使用起來有多厲害?
信奉道家思想的人,怎樣在實踐中修身養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以及生活事業上與不信的人有什麼區別?
怎麼理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TAG:國學 | 道家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