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是如何形成並不斷發展的?
在沒有文化部的一個移民國家,在各種文化相交融的情況下,美國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使之運行,並成咄咄逼人之勢?
我覺得首先應該定義問題里的美國文化所指,而這裡指的大概就是所謂美國大眾流行文化和這種社會文化環境下美國人的一些特質,包括他們特質在我們對他們的認識上的投射。而所謂美國文化的運行就和它如何形成的歷史分不開,如果要真追探美國文化的形成,那大概要花上兩個學期的時間好好看一些書並且有一定切身體驗才能把握一個雛形。題目很大,所以這裡先簡單泛泛列幾本我本人印象深刻且典型的不同時代的歷史研究著作來回答這個問題。有空時候再整理補充。
而美國文化的形成,自然是從和美國歷史的發展分不開的。而這個歷史也不能簡單從1776年的獨立戰爭所追求的life liberty and pursuit of happiness談起,因為這只是殖民地政治經濟傳統發展到一個節點的必然選擇。
美國歷史研究中講美國文化的起源,都是從十七世紀殖民之初講起,研究早期美國史的著作中有一本堪稱傑作的巨著,叫Albion"s Seed: Four British Folkways in America , 在這本書里歷史學家David Hackett Fischer 用了近千頁來探討來自英國的四個不同區域的殖民者在北美四個不同的殖民地紮根之後留下的來自這四個區域的宗教、經濟、文化、社群、兩性、法制、婚姻、喪葬、魔法、方言等傳統,他指出,這四個不同區域的殖民和移民傳統對於美國文化建制的影響貫穿美國早期歷史和建國後的歷史並至今仍可覓其影響。雖然書籍主要談的是四支英國殖民者,但他仍然提及了其他外來種群和黑奴對於美國文化的影響。
簡單說來,這四支分別是:東英吉利來的清教徒,他們到了馬薩諸塞州在東北部建立了所謂的「山巔之城」, 這一支族群的社群建制從很大程度上至今影響著東北精英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緊隨他們之後的是來自南英吉利的移民到了如今的弗吉尼亞地區,他們是效忠於英王的一派,於是在這裡留下了很多英國貴族社會的禮儀和文化傳統,並弗吉尼亞為中心深深影響美國東南部;然後是來自英國的north midlands地區貴格派移民他們對於賓夕法尼亞和達拉威爾地區的影響顯著,不僅在工業發展上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同時貴格會還是廢奴運動的先驅;而來自英格蘭北部蘇格蘭甚至愛爾蘭邊緣地區的移民則影響著美國大陸中西部和南部的農耕文化的形成。這本書的好看之處在於文筆相當精道,沒有廢話娓娓道來,並配有很符合時代特徵的插畫。美國早期史的通史類研究著作里沒有其它可以超越。
而要了解美國文化的形成,甚至是流行文化,那麼黑人的文化和草根美國人文化就不能忽略。流行文化中的非裔美國人的抗爭和不滿因素都可以追溯到從殖民地時期的奴隸制和民權運動的起源(當然廢奴是到了林肯的非奴宣言,民權運動的獲勝則是又過了一百年),而內戰對於美國歷史和文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於是在這裡索性不按歷史脈絡,提幾本好看好讀的書,從建國起談起講奴隸制和非精英的人對於美國建制和文化的影響,首先Woody Holton, Unruly American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nstitution 講了美國建制期間那些普通的美國人對於建制者的影響。Eric Foner 的Reconstruction: America"s Unfinished Revolution, 1863-1877 則是對內戰和內戰重建的問題最深刻和全面的探討,降到了內戰遺留的種族、文化、政治、經濟問題對這個國家的改變。而W. E. B. DuBois 的Black Reconstruction則是從非裔黑人的視角來講內戰重建,基於作者本身的民權運動活動家和美國歷史歷史學家的身份,以及他寫作的時代背景(1935年,非奴之後72年,但黑人民權依然沒有達到,jim crow法則盛行南方,凌遲黑人和凌辱黑人女性仍然流行),更能體會黑人族群的不易。而我本人在讀種族、性別和政治三個主題交織的著作時(race gender and politics)最喜歡的則是: At the Dark End of thDanielle L. McGuire 寫的 Street: Black Women, Rape, and Resistance--A New History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from Rosa Parks to the Rise of Black Power (, 這本書不僅探討了民權運動起源和著名領導人的經歷,同時也通過許多的歷史案例,對民權運動不同分支的分析了民權運動在運動的手段,對於立法的改革的變化,有大的歷史脈絡,也有小的普通人的遭遇和經歷如何影響大歷史變革的故事,此外民權運動中白人黑人以及許多模糊議題下人性的複雜也得以體現,也探討了不同種族通婚在美國的禁忌的打破和改變。作者同樣也屬於上面所有可以把學術著作敘事寫得漂亮抓人的作者,看這本書更能體會黑人族群反抗的艱難。
其實美國文化或者流行文化的影響的萌芽,是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工業發展經濟迅猛美國開始改變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走向擴張開始到二戰取得了第一次圓滿的勝利,正巧探討這個時期的著作有Emily Rosenberg 的美國夢的發揚光大:
SPREADING THE AMERICAN DREAM America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pansion, 1890-1945, 講了美國私有化的經濟和發展帶來的美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的歷史。如果要細談這個時期甚至延長到二戰後四五十年代到保守主義萌芽的著作,還可以看的比較有趣的是講二十年代的flapper (留波波頭穿短裙的女性,以fitzgerald的太太Zelda 為例)的著作:Flapper: A Madcap Story of Sex, Style, Celebrity, and the Women Who Made America Modern, 這本書探討了二十年代的女性文化對於美國女性的再創造,是二十年代流行文化形成的一個十分精彩的分析,並可以自圓其說地呈現了二十年代這批女性對於後世美國女性和兩性觀起到的革命性作用,同樣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現金的流行文化中,以woody allen為例的一批導演對於那個時代的迷戀。說到了女性和黑人,那就要說說在美國現金的所謂咄咄逼人的流行文化中,同性戀文化影響的歷史淵源,在所有的此類著作中,探討得最好的就是George Chauncey 的Gay New York: Gender, Urban Culture, and the Making of the Gay Male World, 1890-1940, 這裡講了同性戀文化從十九世紀末到1940在紐約五十年的發展,是這個主題下作品中最傑出和精彩的一本,是一本有力的文化史著作。此外,關於戰後文化的變革,還需要提到的文化政治史著作有lisa Mcgirr的Suburban Warriors: The Origins of the New American Right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這本偏政治文化史的著作,著力探討了郊區社群的精英和草根群眾(包括主婦)是如何推動形成了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開始的保守主義回潮的,而這之後直接的結果就是里根執政的年代,美國流行文化在八九十年代對世界更深更廣的擴張和影響。今天先答到這裡,希望有用,這些書都是讀過,然後覺得一般讀者讀到仍然會有興趣和樂趣讀下去的。關於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我目前所見,還真是 @talich 在《虹膜》雜誌上的專欄「娛樂的邏輯」。這個專欄目前已經寫了30多期,每期5000字左右,合計十多萬字了,快相當於一本書的容量。專欄內容說的就是一件事,美國的大眾文化娛樂是怎麼一步步從一片荒漠成長為今天這幅模樣的,各國移民的傳統,資本的推動,市場的力量,政府的制衡,傳媒的推波助瀾,投機者的算計,改革者的創新,大眾的反饋……共同構成了美國文化的圖譜。
說明:本答案是回答最初的問題,「美國文化是如何運行的?」,而不是回答現在的提問。
這是一個極其簡化的版本(取消反饋和多邊關係):culture validates moneymoney regulates powerpower defines culture清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我記得自己剛來美國的時候,有一年聖誕節,我看著我的小姑從冰箱里找出一筒柱狀物體,打開,從裡面掏了幾勺濃稠的白色粘漿擱進烤盤裡。幾分鐘以後,冒著熱氣的麵包捲兒就出爐了。
「這玩意兒是罐頭麵包嗎?」 我問她。然後,這群美國人鬨笑起來 —— 這種被我稱作罐頭麵包的東西,美國人叫它們 「皮爾斯伯裡面團」 (Pillsbury dough。Pillsbury,美國著名烘焙品牌)。
我是在澳大利亞長大的,和這裡不可謂不相似,但當我第一次踏足美國雜貨店的時候,我還是被震驚了。在澳大利亞,牛奶、黃油和麵包只有少量幾個品牌供你選擇,而牛奶通常也只含有一種配料(你懂的,那就是牛奶本身)。我們的乳酪不是那種鮮艷的熒光橙色,麵包當然也不會裝進罐頭裡賣。而在美國,幾乎能佔據整條走廊的貨架上擺的都是不同品牌的同一種產品。這是我第一次經歷所謂的 「文化衝擊」 ——它很是令人傷感地提醒你,他鄉非故鄉。
我和其他幾位移民談了談他們來到美國後第一次經歷的文化衝擊。這裡是他們的回答:
「在我來到美國之前,我從沒聽說過,也從沒見過牙套這種東西。在韓國,我有些朋友的牙齒長得很不整齊,但人們不會將此視作一種缺陷。
上七年級的時候,我來到美國,見到了幾個戴牙套的孩子 —— 兩根金屬絲分別穿過你的上下兩排牙齒表面,每顆牙前面還有個金屬支架 —— 他們看起來就像是機器人一樣。直到兩年之後我才真正搞清楚這是什麼,因為我剛來到這裡的時候英語不夠好,沒法問他們。我曾經覺得,牙齒是你生下來就帶著的東西。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從沒想過人們可以這樣改造自己的牙齒。我以為牙齒是深深固定在口腔中的,所以這整個牙套的概念對我而言非常陌生。」
羅賓·澤圖恩(Robin Zeitoun),26歲,焊工,來自法國:
「這是個令人沮喪的地方。幹什麼都不容易,幹什麼都花時間。我只是想付個房租,難道非得寫支票不可?我從來都沒有寫過支票。我上次見支票估計都是20年之前了,還是我爺爺用的。租一間公寓真是麻煩,在其他國家,只需要一個握手你就能入住,就這麼簡單。昨天我去了趟郵局,排隊得排了有大概一個小時吧 —— 關鍵是我前面只排了五個人啊。我感覺自己就像從西方國家直接空降到了某個第三世界國家一樣。另外,在這裡有錢人可以得到一切,其他人就只能在生存線上掙扎。
許妮琪(音),26歲,數學老師,來自中國:「上課的時候,學生們互相交談的方式,和他們與老師(比如我)的互動方式,確實讓我感受到文化的衝擊。美國孩子上課時都非常活躍,他們在舉手之前,就已經把問題的答案脫口而出了。學生們會在我的課上吃東西,這在中國是不允許的。如果你性格外向,在這裡你會受到更多褒獎;而一個性格內向的學生在班裡會很受排擠。
在中國,我不需要自己擦黑板,清潔教室是學生的責任。在中國老師的地位很高,學生們會非常尊敬你。而在這裡,我不會有這種感覺 —— 教師的收入甚至連中產階級水平都達不到。」
本·范·登·西弗(Ben van den Heever),32歲,「布魯克林比爾通」(Brooklyn Biltong。Biltong,一種南非肉乾)創始人,來自南非:
「從食物方面來說,我發現我們在這裡吃了太多垃圾食品,臉都圓了一圈兒。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吃垃圾食品變成了一件正常的事,廣告的泛濫和速食的宣傳也讓你忽略了他們對人體不好的一面。而身處南非時,我們不需要為此操心,每天的晚飯都是自己下廚做的。來到這裡之後,我們每天用玉米熱狗當午餐,吃披薩當零食,每天的早餐則是高糖分的速食麥片。」
錢德拉·愛德華斯(Chandra Edwards),27歲,金融分析師,來自韓國:
剛來美國的時候,最讓我驚訝的是人們對廚房紙的用途。在韓國,廚房紙就是在廚房裡用的,基本上就是擦擦煎鍋里的油;當我來到美國的寄宿家庭,發現他們幾乎幹什麼都能用到廚房紙,連塊抹布都不用時,我心裡是震驚的。在學校也是這樣 —— 如果你弄撒了什麼東西,就從那一大捲兒廚房紙上扯下來一塊擦掉。當我去年回到韓國時,我發現這邊的情況也變了。人們現在會在洗手間里專門放一個丟廚房紙的垃圾桶了。」
莎拉·巴內特(Sarah Barnett),28歲,電台記者,來自加拿大:
「我被當街騷擾的普遍性給震驚了。作為一名女同性戀,我一開始還沒意識到自己應該在某些地方提高警惕。我以為紐約還挺基的 —— 當然,曼哈頓和切爾西還是很開放的 —— 可是當我剛搬來的時候,我記得我和女朋友在我們布希威克區的公寓外面接吻,一夥十幾歲的熊孩子就開始對著我們大喊大叫,嘲笑我們。這事兒有點嚇人,也非常令人疑惑。從此,我就明白了,在某些地方我們不能手牽手,也不能公然秀恩愛。
我去過的美國城市不多,但我知道如果你去到南方,牽手是絕對危險的,尤其是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反 LGBT 法案出現以後。」
沙希德·卡汗(Shahid Khan),45歲,社區幹事,來自巴基斯坦:
「每次和美國人說話,我都覺得難受,因為我沒法用一種自然的方式溝通。我沒法在三分鐘以內完成一次對話,大概得花個十分鐘才行吧。我沒法用英語思考。移民的思維方式確實如此。我用烏都語思考,卻需要用英語表達。我不能改變自己,因為我是40歲才來到這裡的。當時是2010年。一個40歲的成年人,他這輩子都是用這種方式生活的,你覺得他能在三年、五年,或者六年內徹底改變自己嗎?不可能。」
阿利森·帕沃(Allyson Power),28歲,學生,來自加拿大:
「我覺得總體來說,美國人有些過分友好了。這說法挺奇怪的,因為我是加拿大人,這應該是屬於我們的刻板印象才對。經常有收銀員問我最近怎麼樣 —— 這還算正常的。之後他們竟然會問我今天做了什麼,我感覺這就有點太私人了。而且我不知道是自己腦子裡的加拿大人作祟還是怎麼著,我竟然也總是會老老實實地答了,所以估計我也是太認真了。我得學學怎麼禮貌地和人談話,別讓對方覺得好像不問你點什麼就沒法繼續聊天了一樣。」
「我是個來自瓜地馬拉的同志。在瓜地馬拉,身為同志很危險。從你認識到自己是同志的那一天起,無論是政府當局、宗教組織還是各種幫派,全部都是反同性戀的。在我來到這裡一年半以後,我向移民平等組織申請避難。實話說,我花了不少功夫才意識到,同性戀者可以在這裡過上平靜普通的生活。我一直以為是自己錯了,以為我會下地獄,而我受到的 『治療』 也是自作自受。2011年,我第一次參加 『同志驕傲』 遊行。這確實讓我感到驕傲,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驕傲。現在,我覺得這裡就是我的家。」
美國文化根基
1. 清教徒:宗教傳統,道德觀念強2. 移民國家:長期目標傾向,奮鬥觀念,自由高於平等3. 歐洲移民後裔: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文化強勢主要是經濟強勢的產物吧。大家吃飽喝足沒事幹就搞文化去了。除了 @龍荻推薦的巨著之外,再推薦一本書:《美國種族簡史》
這本書除了依然強調了移民的聚居形成了美國的地域文化之外,還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首先是愛爾蘭移民對美國政治的影響。文章從愛爾蘭的歷史經歷,解釋了為什麼愛爾蘭人在政治上如此成功。其次是德國移民對美國傳統的影響。德國人的自律(包括文明、組織活動、衛生等)和體育傳統,對美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刻。而且德國移民是僅次於英國移民的第二大美國移民種族,與英國移民數量的差距非常小。每個人讀書的收穫並不一致,因此想知道更多,還請移步圖書中吧。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歷史規律總是文化在前代沉澱的基礎上後於經濟興起而發現的。每一次的經濟動蕩都會給這個時代的文化打上鮮明的烙印。
二,郎咸平曾說過,當時的那個情形,敢於坐五月花號探索的最早那批人都是什麼人。
三,海外殖民奠定了最早的主人翁意識。
四,文化精神核心:解放。沒有傳統道德觀束縛的恥感。這應該是大部分歐美文化受眾的重要原因。赤裸裸的歌詞,大膽的著裝,親熱的動作,正是骨髓里被壓迫的民族宣洩,表達的窗口。平等:多民族的差異讓他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雖然他們是不一樣的,但是人格是平等的。要想追求真正的平等,是要靠提升能力才能達到的。形式:專業化,標準化,富有創新精神。這跟優良的基礎教育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標準化,所以容易被世界各地學習複製。載體:英語。英語普及和文化傳播是一個互動良性循環。就當下來看,美國的主流文化整個就是以所謂的「fun」為主題,體現在那些無腦難聽的流行歌,丁點大的事搞得什麼仇什麼怨的演藝圈、NBA,除了party就是party的 Friday night,還有自以為是的「反智主義」。當他們嘲笑nerd的時候,自然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其實比nerd還要無趣。
這樣的主題下的文化,輸出的東西一來靠英語的優勢流行,二來就像你去動物園表演也很開心一樣,不用動腦,又看著有意思。推薦閱讀:
※美國的小費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美國真實的治安狀況到底如何?
※如何自如的在美國大學party?
※美國人普遍認為法國人傻嗎?
※為什麼同為後期移民的國家,加拿大沒有像美國一樣成為超級大國,而墨西哥連發達國家都算不上?
TAG:美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