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的經濟是否很弱?為什麼還能當發達國家?
這裡面可能有一個誤區,一些中東石油富國不被認可是發達國家,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經濟結構過於單一,或缺乏現代化的工業(實際上這些國家的石油工業也並不落後),而是因為它們的社會發展水平(比如教育水平)較為落後
一般來說,國際上公認的判斷是否為發達國家的標準,是所謂的人類發展指數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由人均收入,人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壽命(平均壽命)三大指標計算而來
放一張2011年的世界各國的HDI與收入水平的氣泡圖就可以很清楚的說明。
從圖中可以看出,以沙特和科威特為代表的中東石油國,儘管收入很高,但HDI的水平卻不太夠得上發達國家的水平,而同樣以資源和第一產業產品出口為主的澳大利亞和挪威卻擁有甚至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西方國家更高的HDI水平。
另一方面,同樣是產油國的阿聯酋和卡達雖然也是Outlier,但是HDI水平較高,儘管與收入水平仍然不相稱,卻也已經夠得上發達國家的水平。
關於土澳是不是發達國家,為何是發達國家這樣的錯誤理解,紙糊真是是沒完沒了。國人對於你澳的誤解也實在太重了。原來就講過這事: 究竟是什麼造就一個國家的富強?
對於 @杜蘭森 並不大讚同。首先「澳洲的經濟組成裡面,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和農業是四大主導產業...除了這些,基本就什麼都不剩了」這樣的合成謬誤是完全說不通的。類似的說法適用於任何一個經濟體。而所謂的「傳統西方發達國家那種高度城市化高度工業化」更是完全不存在的稻草人了。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和郊區化Suburbanization幾乎是主導了OECD為首的一眾發達經濟體發展的通行規律,經濟學和社會學上對於這一套的範式研究數不勝數,只是因為國內才剛剛經歷過最劇烈的工業化和城鎮化,便以此認為只有摩天大廈和重工業密集的概念才是「傳統」吧?這種思維背後還是一股子「赫魯曉夫樓」的味道?lol
澳洲經濟和國際大環境息息相關,近10年也並沒有非常到在OECD里可以特立獨行的地步。的確得益於中國的崛起和需求,土澳得以享受長達26年無衰退的美好時光,但也僅僅是沒有衰退而已:
以上圖為例,AU經濟僅僅是抹去了08危機的OECD及格線擬合,和中印這樣的經濟發展沒法比
發達國家內部同樣,危機前確實很矚目,但自從危機以後,尤其是最近,可以說是中游偏下的表現了。至於「人均」論,實在沒法不吐槽了。經濟發展本質難道不是個人經濟活動的累和的遞增么?為何會「顯得」比較富裕,而不是對於富裕這個事實的承認實在沒辦法理解...
如果將經濟活動極簡化到僅僅以出口導向,那試問題主:以下兩種出口結構有很本質的區別么?
以上分別為澳洲和挪威2016年的出口產值的tree map。所以到底什麼樣才符合題主這個很玄學的「萎」概念,表示還是難以理解了。
至於「資源出口、留學產業化、移民以及相關的移民投資是目前澳洲經濟增長的最大的動力」這句更是...完全是單方面的臆想吧?
不管是從單純的經濟產出還是就業人數來說,服務業尤其是已經有答主提到的金融服務業都才是澳洲經濟近幾年最直接的引擎。中澳面臨的都是加槓桿導致經濟被房產業綁架的問題。至於以西澳為代表的礦業早已昨日黃花了。至於後兩者,把整個教育和整個觀光服務業加一起才貢獻了5.5%,說這是最大動力,哪怕是之一都顯得太誇張了吧?
最後說說土澳經濟前景吧,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澳洲再如何也不至於落到希臘的境地,不管是從貨幣財政主權還是公有部門槓桿比率,澳洲過去幾年做到了起碼的fiscal responsibility。但從最新的澳洲政府削減移民福利的17-18財年年中經濟與財政展望報告來看,明顯譚寶的改革受到了很大阻力,所謂的稅務變革堵住漏洞的口號完全是毫無頭緒了。只能柿子找軟的捏,先從移民和年輕人下手,搗糨糊續命了事。至於如何做到私有部門去槓桿而不引發衰退,解決好對於房地產行業過強的路徑依賴,單單企圖用政府直接投資去解決並不現實,更不用說近來對於移民不友好的各種實際舉措了..
—————————————————根據題主描述的補充線——————————————
談澳洲經濟的亮點,按照國內萬眾創新的那套和資本講故事說法,的確是乏善可陳的。畢竟不管是搞生態化反還是矽谷獨角獸那一套,澳洲都因為本土經濟盤子太小,沒辦法搞規模效應。最明顯的就是各種共享經濟的姍姍來遲。Luck country犯不著作為第一隊列去跑在風口上,不過相對地,國際市場競爭到寡頭化階段後,再來登陸搞本土化卻也沒太大難度。
但是以印太金融服務產出這個地位而言,地區內能搞競爭的本就沒幾個,畢竟「影子貨幣」的地位實在難以有合適體量的替代標的物來作為參考。
曾經我剛來澳洲的時候,也特別擔心澳洲的經濟結構,工業產品各種不行,科技全面落後於中美英日。但是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就淡然了,老牌的發達國家,不管是英國,美國,日本,法國,德國,新加坡還是瑞士瑞典這種,沒有一個不被懷疑,不被認為已經是日薄西山,可能會一個危機就不行的。
這樣的事情,我們在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和老齡化的時候討論過,英國鬧獨立的時候討論過,新加坡就人權問題和貧富差距討論過,美國就各種事情討論過,瑞士瑞典就他們的太高的福利制度討論過。包括中國,我們也就房地產問題和老齡化問題,都懷疑過中國明天會怎樣。
放心吧,這些國家的領導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的,能成為發達國家,是有理由的,沒那麼容易垮。
澳洲四大產業:
農業、礦業、旅遊業、留學產業
目前礦業不景氣,其他三大產業還行。
礦業不景氣也是導致經濟萎靡的一大原因。
此前讀礦業的不僅移民容易,還沒畢業就可能被招走了。待遇很高。
想想這兩年,移民專業被移除,西澳還取消187等等舉措很實在的說明了礦業估計長期要死。
什麼礦業、農業、教育、醫學和旅遊這些人盡皆知而且上面各位答主都提到了我就不重複了。我就來簡單說說我們「土澳」一個長期被埋沒看似不起眼但卻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領域--金融業。澳大利亞金融業極為發達,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銀行總價值第三高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和美國。澳大利亞四大銀行的市值甚至超過了歐元區所有國家所有銀行的總和。「澳洲四大金融集團是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澳新銀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2010年,澳幣正式取代瑞士法郎的國際地位,成為全球第五大流通貨幣。(它們分別是1.美元、2.歐元、3.日元、4.英鎊、5.澳幣)。澳幣被叫做「小英鎊」,而悉尼被稱為「南半球的紐約」。別忘了澳洲只是一個人口不到2500萬,2016年世界GDP排名全球第13名的國家。能做到銀行總價值世界第三,貨幣國際流通地位世界第五那是相當不簡單的。
誰說我們「土澳」都是些只會種地、養羊和挖礦的紅脖子土老帽了,穿上西裝打上領帶玩起金融那也是神一般存在。
另外澳大利亞軍事也是很值得炫耀的,澳軍曾經參與過的大型戰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年打破日軍陸軍不敗神話的就是澳大利亞在新新幾內亞島做到的)、韓戰、越南戰爭、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也是二戰以後西方國家裡唯一參與過美國發動幾乎所有的大型對外軍事行動的國家(美國的另外兩大最忠實的盟友英國缺席了當年的越南戰爭,而加拿大則沒有參加2003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基本上只要看得見美軍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我們澳洲士兵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所以說不管是玩頭腦的金融或是玩拳頭的軍事我「土澳」都沒怕過誰(有興趣的話去網上看看當年二戰日本在馬來半島虐殺了澳大利亞8000戰俘,澳大利亞是怎麼在新幾內亞島上狂滅20萬日軍作為報復的),不知道看完這些你還會不會依然感覺我「土澳」很「萎」呢?現在知道什麼叫「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了吧?我「土澳」從來都是默默「傲嬌」的看別人裝B。哈哈!澳大利亞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政府部門什麼都不做的矛盾。。。
瀉藥。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一般是指一些擁有較高經濟,科技,教育,社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國家,該類國家的經濟主要由第三產業(服務業),和第四產業(信息產業)主導。這裡會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指標去衡量這個國家,比如人均壽命,人均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均GDP等,在這些指標上,澳洲確實是發達國家。
目前的一些標準來看,澳大利亞可以算髮達國家的,即使它看起來不太像發達國家,這可能和人們理解里的傳統西方發達國家那種高度城市化高度工業化的印象不太一樣有關,但是有一說一,澳洲的工業確實在經濟中的佔比不佔優勢。換個角度,從硬性指標數據上來說,澳大利亞確實是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的。澳洲的經濟組成裡面,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和農業是四大主導產業,在經濟佔比中超過70%。這幾個都是澳洲向外出口的主力產業,比如你們知道的牛羊肉以及相關製品,西澳洲的鐵礦石等,這小10年,澳洲搭上了世界經濟復甦,尤其是中國經濟強勢的順風車,所以在資本主義國家一片低迷的時候,居然逆勢上揚,在很多指標上是領先一些大家印象里的資本主義強國的。加之人比較少,人均一下的話,就顯得比較富裕了。換個角度來說,澳洲除了這些,基本就什麼都不剩了。澳洲很多東西,小到一個釘子,大到一輛汽車,都要進口。倒不是說澳洲不能造這些玩意,主要是在本國造成本太高了,還不如進口來得划算。資源成本低,勞力成本高一直是澳洲的一個大問題,尤其是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和教育產業化導致的本國人才競爭力低下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資源出口、留學產業化、移民以及相關的移民投資是目前澳洲經濟增長的最大的動力,這些玩意說直白點,都跟中國息息相關。所以最近我們基礎建設產能過剩導致的收縮,外匯管制緊縮之類的政策出來以後,澳洲國內一片哀鳴。。。
短期之內,澳洲依靠資源和農產品出口,成熟的留學產業,旅遊業等產業支撐依然會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口型國家就會受別國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澳洲是下一個希臘還是下一個誰,還是要看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印度、新加坡這些主要貿易夥伴的表現吧。
謝邀。先說句題外話,我們做製造業的是絕望的。今年澳洲最後一家holden汽車製造廠也關閉了,以後全部靠進口,這邊只負責組裝。我們還算幸運的,目前3D列印是澳洲這幾年最大力扶持的領域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參與國家級科研基金的項目。可這熱潮還能持續幾年就真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至於其他的傳統的工業方向就真的不敢恭維了。你看看這兩年CSIRO裁員了多少就心裡有數了。
雖然比不上老牌的美日德英法這樣的製造業大國,但澳洲能成為發達國家也絕不是靠賣石油起家的。只是這些年這個曾經擁有完善工業基礎體系的國家正在慢慢轉型罷了。它現在的工業值只有不到20%,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礦業,農畜牧業,和服務業。服務業當然包括了很多方面,每年留學生的貢獻就佔了GDP的5%左右。最近一次澳洲經濟的大跨步前進就是幾年前鐵礦石歷史最高價的時候。大家應該都快忘了那個時候澳元匯率是破7的,持續兩年多的時間超過美元。當然那兩年物價(包括我那個時候扣除獎學金以後的本科學費)也是非常之低,油價跌破一塊錢是家常便飯。
所以淡然一點,澳洲不強,但一定也不會弱,因為它以後的定位就會如此。不論礦業多麼不景氣,經濟多麼低迷。按照目前的速度,也足夠養活這2000多萬人兩百多年了。永遠不要指望它成為某個超級大國,但他在你有生之年也永遠不會掉出發達國家行列。這真的和在澳洲的生活狀態神吻合。餓不死脹不死,上不去也不會下來。不愧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服務業礦業農業都比較發達
比如說礦業和農業都是世界級的規模,考慮到兩千萬多的人口,就能支撐起高收入。至於說這個優勢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就顯而易見。
同時還要看到現代的社會制度。比如說澳洲 挪威等西方世界資源國和沙特 巴西 俄羅斯等非西方世界資源國的區別是很明顯的。而這些現代社會制度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也幫助澳洲能積极參与世界經濟。當然你可以說澳洲是美國好基友所以有機會,那麼為什麼沙特沒有呢。澳洲有好幾家企業在細分領域是世界領先者- 比如助聽器,血漿等等。還擁有世界一流大學。這些你考慮到他的人口規模,其實都可以支撐他發達國家的收入。很多app也是澳洲開發的。
金融業等等也是比較發達。澳洲銀行業一直高度對外開放,有歐美銀行也有中國日本的銀行,能夠有效利用外資發展經濟。
至於說廣受批評的高收入高物價問題,按照世界銀行的購買力平價gdp 澳洲收入還是比較高的。提供一個視角:悉尼目前全澳房價最貴,澳洲所有人覺得泡沫高。房價中位價(有房有地)100萬-120萬澳幣以上。 平均全職收入八萬。如果年輕家庭雙收入6萬每人。房價家庭收入比8.3 各位可以看看一線二線城市。當然我還是不否認這是有澳洲土地相對多。而且澳洲非悉尼收入不一定低 房價就低很多了。墨爾本都不會過80萬這麼少的人,這麼大的土地,這麼多海灘,這麼多牧場,又不像毛子到處搞事,怎麼可能窮?
我理解澳洲在西方序列也就是一鄉下地主,就是靠出售原料農產品和提供農家樂致富的鄉村土豪吧。
希臘的問題是人口增加,入不敷出。靠賣資源生活的國家,起初都很富裕,大家整天開開心心,沒事就啪啪啪,幾十年過去,人口增加幾倍,就開始杯具了。這種國家人民通常都是好吃懶做,靠福利為生。這些國家,土著一般不是生產力,很多都是寄生蟲。誰來挖礦養羊端盤子呢?zf總得找人幹活啊,不然怎麼有剩餘價值?經濟蒸蒸日上,土著們高高在上,飽食終日心滿意足,一派民族和諧。碰到經濟下行,資源類產品跌價,大手大腳慣了的人馬上入不敷出。喔喔,排外排外,都是外地人拿走了我們的錢錢。蒙古、俄羅斯、巴西,哪個不是如此?國內民族地區又何嘗不是如此?區別僅僅在於處於哪個階段。道理就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