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干到四十歲後,前面的路該怎麼走?

差不多三十六了,在外企打拚了十幾年,好歹是個中層管理者,年薪也過了幾十萬。

沒事翻過公司的人員名冊,副總平均在40-50之間,總監平均在35-45之間。一個公司幾千號人,高級管理人員不會超過100個。

其餘的都是三十幾以下的人群,外企的40歲以上的人都哪兒去了?

我自己做過外部諮詢顧問,現在主要做企業的內部管理,碰到的現象一般是這樣的:

  1. 歐洲企業:如我待過的法企,現在的公司,都講究用本國人,或者同一文化圈的「可靠人士」,公司高層多數被家族或者是本國人把持,哪怕是中國或者是亞洲總部也是如此;
  2. 美國企業:相對開放,但競爭殘酷,高管隨時有可能5分鐘走人,已經碰到過數次這種情況,基本上一朝天子一朝臣,換個GM,手下一批人全換,
  3. 國企:待的時間太短暫,也是人事鬥爭嚴重,一定要投靠某個派系,否則能力再強也是抓瞎;
  4. 民企:認識一個民企的老總,幫他做過一段時間的諮詢項目,伴君如伴虎……

在外企,要做到高管,我觀察下來,需要:

  1. 過硬的教育背景(美國常青藤畢業,MBA要頂尖商學院),我這種二流大學的,面臨的困難是翻倍的,
  2. 文化認同,很簡單說你爸媽是否在國外,香港,台灣,大陸人要往上做,同等能力下往往競爭不過這些ABC或者是在國外就業過3-5年的同仁,
  3. 不要命,拼到每天工作16小時,拼到家人都經常見不到你,
  4. 總部有人脈,有靠山,這個只能意會

總結下來,自己的劣勢多過優勢,所以問題就在於我這樣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如何繼續職業生涯?

===update===

我認識一個民企的老闆,2004年的時候幫他做了幾天管理諮詢,還收了他6000塊,一天1500。當時的感覺是,民企的老闆,對手下人真扣!對外面有能力的顧問,很慷慨。因為一旦進了他的公司,他是把你當成家臣看待的,總希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一旦有了利益要分配的時候,家臣就成了他的敵人……當然後來和這個老闆成為了不錯的朋友,但是,僅僅是朋友關係,我後來幫他做了一些諮詢都沒有收費,互相之間也就是吃吃飯聯絡感情這樣子。


說點比較實際的。

到了40歲以後,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追求夢想什麼的就實在太昂貴了。

我周圍的人實現了財務自由,是少數。大部分是通過地產(這個很難在復現)和憑藉運氣去了後來可以上市的公司,積累到了幾千萬的財富。

一般人來講,除了萬不得已,還是留著原體系打工。畢竟去哪裡都有風險,好歹這裡還相對比較熟悉。

通過公司的資源--不管財務,採購,銷售,市場,都還是可以有些灰色收入的。加入實際的工資,獎金,家庭收入超過50萬,還是過得去的。

然後去做些低風險的投資,5-6%的點的理財產品。據我所知,很多去投資朋友小公司的,如開發廊,餐飲,淘寶,婚紗店等等,還是沒有怎麼掙錢,難於管理,風險高,退出較困難。

比較大的支出就是小孩子的教育--是否需要準備1-2百萬供他出國留學。是否需要為他買房準備首付。還有整個家人的健康支出。特別是父母的。

在這個階段,人是不甘心的,還是想再50歲之前再去沖一衝,實現自己的夢想,價值。或者至少是事業,收入上的提升。但同時也發覺壓力的巨大--養育,照顧老人,小孩,職場後輩的壓力。患得患失,而又或多或少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最後還是只有按部就班的,主動被動做著現在或者其它的--收入,性價比尚可的工作。這就是人生


羅輯思維有一期講這個問題,大致是這個意思

一開始在外企工作,年輕人會覺得是自己能力多麼的突出,多麼優秀,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你的平台好,並不一定是你個人能力的原因。

到了40歲這個尷尬的年齡,很多人也做到了中層,但是薪資卻不上不下,很多人就去跳槽私企,卻發現自己的能力不一定就能適應那個地位,所以這是一個尷尬的事情。


去創業。

到了你這境地,追求的名利,外企已經給不了你了。

另起爐灶,自立門戶,無論成敗,都是一種成功。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趁早倒騰二十來年,六十一到,收山養老。


外企大規模進中國是九十年代後期,早期的到如今也就二十多年,有英文水平的多數年輕,進去時也不過二十多歲,所以大多數目前也就四十上下。外企更需要穩定,所以四十往上中流砥柱的很多很正常。畢竟做GM的一個公司也就一個人,不論何企。我認識的朋友們在外企二十多年目前多是亞洲區某線的負責人或者大中國某線的負責人,沒有出現40以上失業或被踢出的事故。您不用說自己無一技之長,管理協調能力也是大技,且越往上越重要

另外,四十對於管理層來說是最好的年齡,有經驗,有能力,成熟穩重.......


我39歲從一家工作了12年的外企辭職,現在睡到自然醒,做IT,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有足夠的自由支配時間做些喜歡的事兒,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你想要什麼,決定了你未來的路。


從今以後,別再過你應該過的人生,去過你想過的人生吧!--梭羅

共勉。

———————————————————————————————————————————

2015.10.19 更新

1. 15年6月,純屬機緣巧合,遇到了合適的事件,在合適的時間,離開了公司。(原先也是在500強外企,做到中層,反覆在做早已駕輕就熟的工作。)

2. 其實,早在離開之前,慎重思考過,自己能做什麼、喜歡做什麼、自己的信念和夢想是什麼;也明白失敗的話,面臨的困境是什麼,自己能不能面對。

3. 現在,越來越清楚自己內心的方向,正踏踏實實地為之努力著。

4. 雖然目前在經濟上不算富足,但精神上是非常自由且充滿愉悅。

以上是我這一年來的親身經歷,供有類似問題的人參考及思考。

當然,個人情況不同,不能簡單粗暴地直接複製。

最後提一下,我今年已超過40歲。

只要有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共勉。


我年紀不夠閱歷不足,所以回答這種問題可能不是很合適,只能說說我自己的規劃 和 我的規劃怎麼來的吧。

人去哪了?

一般來說對大部分外企職業人,D就是終點了,這幾年還好些,前幾年VP是屬於港台和外籍的,特別是500強。而很多拼死拼活到不了D,或者卡在SM這條線就是上不來的人,為了一口氣,去了內資,港資,台灣資。

還有很多特別是銷售和技術人員,掌握了相當的資源後,創業了。

當然還有更nb的,我見過竟然轉公務員做到區長了。。。。。。

同時,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外企的人員要求和外企的入華時間,往往會發現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那麼嚴重的存在

規劃和個人想法

我考慮這個問題,或者說類似的問題比較早,大概在第一份工作結束,回過頭來念完大學準備正八經上班後開始在考慮,創業還是打工。受到家庭和個人經歷的影響覺得創業太辛苦,守業更辛苦,所以乾脆還是打工吧。這就產生了第一個分支,我沒有選擇銷售路線,而是走了技術路線。

技術工作了幾年,對於本職業基本的打怪升級路線比較明朗了之後,題主這個40歲的問題也就納入了我的考慮範圍,不過我想的不是幹什麼而是如何退休。既然我沒有選擇創業,那麼必然早日退休、實現財務自由才是打工的最高成就。

這時候我大體計算了所需的資金和生活資料,包括但不限於父母妹妹老婆孩子的各種需要,現金車房保險保障等,有了一個清晰的數字和清單,如果個人財富總額達到了該清單的標準,那麼即刻退休

退休後?

退休不是說不上班了,而是對事業的追求就不像現在手機7*24,人也7*24這種高集中的的拼搏型。整個人要松下來,混日子,混到不能混了。就回家鄉已經置辦好的窩裡面,開個小店,不陪不賺,然後慢慢的看著孩子長大,侍奉爹媽,老去。


很奇怪談先生的這個問題回答者的被贊率。

我的看法,1,少數進入中高層。

2,前20年,國外與國內產品,技術有極大差距,很多外企員工創業做代理了。40歲,同學,老客戶基本也都在各個領域能有一席之地,賣點國外的過硬產品,應該不難。這也是一大批40歲的外企員工去向。

3,移民。95年之後加拿大開放移民,外企員工英語好,辦理技術移民的很多,卡爾加里都快成中國城了。這批人也不少。

4,極少數純搞技術的還留在這裡。

另外天涯上有篇老帖,40歲,外企的人都到哪裡去了。


我認為你的統計結果是因為外企來華本身也沒多久。

大多數外企來華是九十年代吧,至今多少年?24年,就算一個人從畢業開始干,正好44歲,還是落在你那個統計範圍里。你的副總在能繼續再干10年嗎?不出意外是沒有問題的。需要的擔心的不是年齡,而是經驗和能力是否增長到相應的層次。

一個熟練的化驗員,不要求上進,不要求加工資,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干到60歲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工程師、經理、CEO一樣,用手熟了,業績杠杠的,為啥去換啊。

除非年齡增加導致你的精力的確跟不上了,那毫無疑問得換人了。不過60歲沒有問題吧,看看方勵,60歲哦,不仔細看就40多歲樣子,在忙活20年應該是可以的。還有Tim Cook 54歲,因為年齡干不下去嗎?

人生不一定一直是往上的,上不去保持原狀也是好的,慢慢往下走那是正常的。保持好的心態,不同年齡做不同的事。

總的來說,鍛煉是王道。


年輕的時候 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30歲以後 40歲以後會怎麼樣 怎麼發展 ··

最近這幾年開始零星的考慮這個問題了

我很擔心自己30歲以後是否還能適應現在社會 殘酷的競爭環境 包括自己是否有之前的那種雄心壯志。如果自己對工作都沒有passion和要求的話 也很難勝任高強的工作了吧 那勢必也會被公司遣送回家了··

我是一個很喜歡緬懷回憶的人, 時不時會想想自己的每一段經歷 我很不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 不願意奮鬥· 想起當年自己勇敢的樣子 都覺得佩服·!

我想過了今年 我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在幹什麼· · 反思一下40歲的時候到底該怎麼打算 ·走下去。

忘記說了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美資的外企工作 福利很好 很好但是公司關係超級複雜 HR根本就是仗勢欺人 還有被什麼潛規則的 沒有背景的什麼的 就別想什麼升官發財 只要不被欺負就好了。最後讓我看清楚真面目的是 我當時的上司 也是一個沒有背景的人 在公司辛辛苦苦6年 最後辭職的時候 公司連一句挽留的話都沒說··· 當時真想爆粗口 ·· 外企 就是這麼木有人性 ··

第二份工作是個偽外企 外籍華人開的 那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真讓人不舒服 外面看著是西瓜 打開一看結果是蘿蔔 就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打著外企的名號和公司架構 裡面是一種民營和國企的local感 ·· 超級帶勁 · 之前美資的公司領教的關係複雜 到這一家也不少到哪去 之前是花草新聞 這裡是裙帶關係·· 管理層的無知和不作為 讓我這樣的小女子 常常感到詫異 ·· 這樣的公司怎麼還可以正常運作 ··

現在的我已經淪落到民企了·· 之前覺得民企怎麼怎麼滴 進來了 發現人家可圈可點的管理才知道 人家民企才是最接地氣的·· 好吧 我承認 我已經local了·· 沒辦法再掙扎了··

至於po主說的40歲 外企之後的路怎麼走·· 我覺得 哪裡呆著舒服呆哪裡 特別是已經長期在外企工作的人 很大程度上來說 你可能已經習慣那樣的管理模式和環境 你換了其他的說不定完全沒辦法適應 或許會像我這樣 各種大吐槽··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還想創造更大的價值 那麼帶著你先進的經驗到民企吧·· 中國的民營企業需要更多的進步 更多的有知識有幹勁的人!中國的很多民營企業說不定以後都是像現在的外企一樣 有競爭力哦~!


其實我是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既因為我一直在最底層工作,沒做過管理,也因為我的年齡不夠。

但是還是想說幾句,我也不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僅供參考吧!

舉兩個例子好了。

1,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線上經常見到這樣的問題:程序員三十歲之後還能做什麼?體力比不過年輕人,工資比年輕人高,領導就那麼幾個,總不能都去當領導吧?!何去何從?

我現在畢業六年,線上的問題已經變成了:程序員三十五歲之後做什麼?體力跟不上了,工資又高,轉行做點什麼呢?

2,剛畢業的時候,線上經常看到一些雞湯:二十五六歲之前你應該懂得的道理,巴拉巴拉一堆雞湯。

現在看到的標題變成了:三十歲之前你應該懂得的道理,內容還是那些內容。

我不知道有沒有表達清楚我的意思。

其實題主就是那個第一批擔任外企高管中的那一撥人。題主現在遇到的問題也許以後就不會有了。歐美企業高層是外國人是現狀,但不見得將來也是,也許再過五年,十年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一切都在變化中。

就好像五年前,三十歲以上的程序員很少,所以大家會覺得程序員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五年之後發現原來的那些程序員,有很多現在還在做這行。

五年後的今天,剛加入到這個行業的新人會問:三十五歲之後,我們做什麼?

再過五年,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問:四十歲之後,還能繼續編程嗎?


如果是歐洲企業 就不要犯錯安心呆到退休就可以了 歐企養的閑人多了去了

如果是美企分分鐘做好被辭職的準備 美企不養閑人

日台韓基本算不上外企了 比照民企就可以了


樓主說的這幾條,還是比較有同感的。一般來說,歐洲的企業比較養人,福利也不錯,但是薪水沒有美資高,另外要往上干是比較困難的,有很多都是家族企業的;美資公司呢,比較人性化,沒有太多條條框框,上下班甚至都不用打卡,工卡只是用來開門的;薪水福利也很不錯,給得起錢,但老美也是很現實的,如果投入這麼多資金,達不到預期的回報,一樣會炒人的,基本上不拖泥帶水,上午通知,下午就可以走人了,有時候一個team說干就幹掉了,連GM都不留的。


原來困擾俺們20來歲小菜鳥的問題也困擾著快40的大叔咩。。。

以後誰再跟俺們說[等你長大成熟了就不會再困惑了]俺就跟誰急!!!


有過同樣的困惑,自己無法找出一個滿意的答案,於是這構成了移民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現在看來也可以反過來說,移民是一個選擇咯。從結果上看,出來四年多,應該說是個正確的選擇。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將軍,很多人一輩子只是做個小班長或小排長!


我現在公司副總是一個外企出來的 是張浦的 這家鋼廠福利很不錯 對於許多基層的人來說 是很適合養老的 但是對於裡面的許多中層管理來說卻是噩夢 往上你要熬資歷要有學歷 最主要你到了中層你的工資並不是非常高 高層幾乎都是韓國人 所以很多中層出來單幹或者去鋼貿企業或者鋼廠 去別的鋼廠的情況不了解 但是我知道來大型鋼貿的這種中層 很多都是年薪從二十萬左右到四五十萬的。當然自己創業做鋼貿的更多 因為資源人脈在裡面這麼多年也是有的。

個人總結外企在你工作前二十年是讓你衣食無憂的 雖然不可能大富大貴 但是小康肯定是有的。外企也是適合你安逸地養老的,但是如果你有野心呢,那你大可不必等到你四十歲才出來,否則可能一切都晚了吧。畢竟外企的環境和國企私企是不一樣的,到時候改變太難了。


今天剛好想到這個問題,知乎一搜,還是談先生,驚到了。我今年有26歲多了,找工作看招聘,覺得困惑和辛酸。畢竟,如果我將來有孩子的話,在ta還未成年的時候我就要失業??90後是最苦逼一代,沒有之一


創業吧,我來給你打下手,最近在找工作中,學的外貿,應屆畢業生,萌妹子一枚


貌似應該考慮去尋找歐美外企,韓日的晉陞基本費勁。……還有可以去新興企業,認準目標,帶著對它發展的想法去,拼一把,看看能帶著它走多遠。……個人粗淺看法是:你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利潤,企業就會讓你站多高(當然不排除適當時機用一些技巧)。


推薦閱讀:

農學類博士畢業要如何發展?
人生到底需不需要做規劃?
有房子,23歲,無父母,如何規劃人生?
純文科生想轉行學習風景園林設計,行得通嗎?

TAG:生活 | 管理 | 職場 | 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