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中進士人數和和現在清華北大的錄取作對比,哪個難度更大?

考慮科舉平均應試人數還有如今高考應試人數因素


中進士難度大。古代讀書就不容易,更不用說堅持考到殿試的了。

以清朝為例,中進士的步驟大概是:

參加童試(童試分為縣試、府試、鄉試):首先參加每年二月舉行的縣試,連考五場,通過後參加每年四月舉行的府試,連考三場,府試通過以後可以參加每三年舉辦兩次的院試,院試也通過的話,恭喜你,你已經是生員了,也就是秀才,生員分為三等,廩生、增生、附生,接著參加生員內部考試科試,通過的話,就獲得了參加鄉試的資格。

鄉試:生員通過科試以後(原則上是廩生、增生加上附生的前三名才能參加,但是實際上只要通過科試的都可以參加)就可以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了,鄉試如果也能通過,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你擺脫了終生不舉的尷尬,成為了一名舉人!注意,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不準參加考試。

會試:中舉之後,第二年上京城參加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會試,也就是掛了就得回去再學三年。會試錄取人數按南、北、中三個區域比例來定,多的時候雍正八年錄406名,少的一次乾隆五十四年錄96名。會試中榜以後稱貢士,但習慣上一般會試考過了,就叫進士了。不過我們還是得嚴謹一點,取得貢士身份之後,接下來就得參加由皇帝老爺親自開考的殿試了。

殿試:每三年舉辦一次,目的是給考過了會試的人分等級,也就是說,殿試是不會掛的,只有考得好與不好,殿試後分三個等第,一甲三名:分別是詹姆斯、米利西奇和安東尼(誤),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一般是四十到五十人),賜進士出身;剩下就是三甲了,賜同進士出身,如果鑽牛角尖一點,同進士出身那還算不了進士。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科舉考試順序是絕對不能帶入現代教育體系的,童試絕不是幼兒園升小學,童試屢考不過的讀書人大有人在,道光年間多次有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記錄。


進士及第最低也是去做縣令~相當於今天的縣委書記了吧。 而且在官本位的古代,讀書最大的目的就是「學而優則仕」。所以,學子們都是把考試當成一種事業,而不是為了做學問。和今天的考高考考研有很大的不同吧。


你要怎麼激怒曾國藩?簡單的很,在他面前說同進士三個字,保證他記恨你一輩子。

同進士什麼意思,就是說,雖然你不是進士出身,但是皇恩浩蕩,賜你等同進士的榮譽。這個同字,是你一輩子的烙印,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距離進士及第,始終差了一小步。

現在我如果跟某人說,你是清華榮譽學位獲得者,估計所有人都會覺得我在捧他。

還需要繼續說下去嗎?


最近追的一本小說《農家子的科舉生活》完美的詮釋了古代科舉的艱難,感覺要成為一名進士真的是不容易啊


沒有那麼坑

首先,古代人口不能忽視,明清時最多也就現在人口的三四分之一。大部分時候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

其次,古代教育的普及率絕對沒有現代高的。可能又只有十分之一。

以這個比例論,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但出生地同樣重要,由於進士是全國競爭(雖然明代有南北榜一說),可有些落後地區就是很多年一個舉人都考不上。


考上清華北大充其量也就相當於中了秀才


進士每幾年才產生百十個。清華北大每年上萬。


只聽說過中舉人發瘋(范進),還沒到進士呢,就已經能讓人瘋了,可沒聽說有誰因為考上了北大清華而發瘋的。

古代科舉實際上是選拔官員,對應的應該是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進士每三年才產生幾百個,而且大部分還留在了中央,然後,或者外放當縣官,或者去六部當官,不知道現在有哪種考試能比。


我覺得還是要看考試人數的比例的,光看人數不客觀


進士

三年考一次

沒有年齡限制(15少年郎50白髮翁祖孫三代同考場也不是不可能)

正經進士(一二甲)最少一次錄取10個(清朝3+7)

清北比進士???

開玩笑呢?!


推薦閱讀:

俄國是如何獲得西伯利亞的?
文革中對中國年輕一代的文化普及,是不是對改革開放中外國資本的大規模投資產生了直接影響呢?

TAG:歷史 | 歷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