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是否能把類似於 Eatwith.com 的私廚網站做起來?
夢見去美國念書後每天做飯自己吃不完,於是在學校post了海報上面寫著:Do you want to eat with me?/$3/Students Only/Chinese foods/Donate them to charities!
然後今天就一直看有沒有類似於試吃或者一起吃的網站。有時候有的菜品我很想嘗試卻又不敢嘗試;有的時候我想找個人一起吃飯卻找不到;有時候我想嘗嘗不同人家裡的家常菜....(作為一個吃貨,我對每一頓飯都有著太多設想)然後我發現了http://eatwith.com他創立的故事如下:EatWith:本土美食在線預約平台 但是這個網站涵蓋的地區唯獨沒有我美食業博大精深的中國- -我在想,這樣新奇的網站適不適合中國呢?
我目前想到的適合的原因和賣點:1.形式新奇,這種方式有點像沙發客的普及2.中國菜(此處省略一萬個字)不適合的原因1.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無法規範(此處再次省略一萬個字)2.人身安全(唉吃個麥當勞都TM能被打死誰敢去家裡吃啊)就算在公共場合吃,還得租個能炒菜的地方,還得小資一點才符合這個idea的范兒中國到現在也沒個靠譜的試吃網站(大眾點評雖然時常有個免費吃的活動,但是信息零散需要聚集)知乎上的吃貨前輩們,你們怎麼看?你們覺得這樣的網站怎麼樣?(盒盒盒 大家也可以批量關注我邀請的人 他們都是我潛水知乎多年以來用靈魂擁護的吃貨前輩們)
謝邀不久前eatwith的員工跟我聯繫過,她跟我講了一下往大陸發展的意向,總結一下是這樣的:1.想從上海做起、因為上海有不少的老外(expat),希望能夠通過吃這個方面建立起這群expat和本地美食愛好者的交流2.主要想做兩個模式
- 在家宴客:在家做飯,通過請客人,客人交飯錢或者和主人協商支付量和模式
- 在外搜食:類似吃貨小隊,在城市的各處尋找不知名的美食,進行試吃等活動
- 一開始不需要做的很大,能小規模的做起,比如在家宴客,能夠從三五個宴客主人做起就是不錯的起點
- 能夠用英語和客人交流的話會使得活動更加活躍
=======================
利益相關:挺喜歡eatwith的點子,以後可能通過他們在倫敦也搞一個收費在家宴客的點,但是目前光朋友同事等等我就請不過來,所以這個想法落實遙遙無期。沒有工作或者經濟來往,純粹覺得很好玩,所以幫忙做個節點罷了。
本來就要睡的,但是看到這個類似私房菜的,就說下我這邊。可以說珠三角私房菜的模式已經很成熟了,就差一個網路把他們打通!珠三角這邊私房菜主要是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私人農莊,二是家庭小作坊。
先說私人農莊。私人農莊大多見於江門、順德、清遠這些靠近大城市但是又有好山好水的地方,而他們的實際經營者大多數當地企業家。農莊里大部分食材是自己種和養殖,食材的新鮮的沒得說的。而這些私人農莊大部分是宴請他們的朋友、關係夥伴、以及政府官員,面對全是陌生人的情況下基本不可能,而且此類農莊基本不考慮盈利,是否對於Eatwith的模式有興趣,尚不可知。第二種就是家庭小作坊。一般在於大城市,廣州、佛山、深圳都有。通常是在別墅或者高檔小區內,一般需要電話提前預約,一次最多兩圍台。按照人頭收取餐飲費,人均起步是500,上不封頂,餐飲水平水平至少也是極好的。而這些私房財管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相信這部分私房菜館是對Eatwith有興趣的。話說,我很奇怪,為什麼其他幾位的答案都是要針對外國人,
在廣東三五好友開上兩三百公里就為吃頓飯是常事,完全可以針對國內人來做這個市場。我最近也在研究這個公司 幾點淺解
1. Eatwith是一個成功的公司嗎?如果仔細研究,很容易發現這家2010年以前就成立的公司,現在供應量很小。這就相當於,像uber這樣的公司招不到司機,Airbnb沒有房源,不論這個想法有多好,沒有賣家,公司無法盈利。我在網上唯一能找到的關於融資方面的,好像就是2010年左右,融了8百萬刀。一個六年前A輪成功的公司,現在在像洛杉磯這樣的全美第二大城市,只有幾十名廚師可以選。我並不覺得這樣的公司成功。2. 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首先我覺得這個公司的受眾定位有問題。在techcrunch里幾位創始人明確表示,這個公司是「為旅行者能在異國他鄉旅遊時和當地人一起吃飯而生」。這也就意味著,這種公司肯定是低粘性,並且低頻。
3. 如果可以像airbnb一樣,每單凈利潤較高,這個公司也會很成功,但是問題是,一頓飯,凈利潤高能高到哪裡去?為了保證凈利潤,這公司選擇了30-50$美金的這個價位。這價位是個違背市場規律的價位。大家為什麼打Uber,用Airbnb,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性價比。Eatwith瞄準的受眾小,而且對於價格不敏感。能花的起50刀吃一頓飯的人,為什麼要用這個軟體去別人家裡吃?為什麼不去選擇高檔餐廳?
4. 不接地氣
這是一家以色列公司,最大的市場是以色列和西班牙。我很懷疑這個公司有沒有能力精力財力和意願去真正開拓美國和中國市場。美國市場相對容易,中國市場就相對難了。有人說,Eatwith面對和Airbnb相似的難題。一是對自己的隱私保護性更強,二是服務意識較低。綜上,雖然我認為餐飲業的Uber化勢在必行,但是Eatwith的模式我並不看好。自己也是蠻喜歡做菜做飯的那種人,關鍵是,每次做完飯後,自己都不吃,就笑嘻嘻的看大傢伙吃,那感覺真的是很奇妙的。(為啥不吃,因為聞油煙味都聞飽了)
自己也想過有天開一家自己參觀,但是現在還沒有任何的經驗,資金也是一個問題。不過在未來,有可能的話, 還是要試試的。有趣,有期待的生意
最近才知道eatwith,才發現原來我最近在做的事情在國外已經很流行了。eatwith的形式應該會有很多人會喜歡,尤其對於驢友來說,到旅行目的地還能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是一種很酷的體驗。做平台的事我沒想過,但最近我自己發起了一個類似的活動,並且效果不錯,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我在廈門,典型的旅遊城市。而我作為一個外地人,來廈兩年多,自然也被廈門文藝的氣質感染了(文青都想開一個咖啡館書店私房菜館什麼的),因為我喜歡做飯,且手藝也不算差,就想通過「吃」的方式結交一幫朋友,而且這種方式應該與眾不同才對,有一天突發奇想,我做了【波波廚房】。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豆瓣的活動帖子:【波波廚房】你在廈門有空的話,我做飯給你吃吧這個活動上周剛做完第一次,來的人都是在廈門的人,報名的人也幾乎沒有遊客,因為我沒有往這方面去引導,當然有遊客我更歡迎。做了這個活動之後,目前發現一些問題和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1、雖然只做六七個人的飯菜,但從備菜到做菜,要耗費一天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開餐館真的累人啊。
2、報名的人當中98%都是妹子。漢子們可能都不削這種活動。
3、大家彼此都不認識,現場氣氛偶爾會很尷尬。4、有人會帶些小禮物過來,一起分享。吃完飯大家一起收拾,有人主動承擔洗碗的重任,讓我感動不已。5、吃完飯,大家聊天很少,都在刷手機,於是我拿了桌游出來玩,還好,大家玩得很開心。這個活動我希望我能堅持做下去,以後應該還可以變些花樣,比如讓大家一起來做飯,切磋廚藝,還可以定主題,所有菜色都圍繞主題來定等等。順便做個小廣告,如果你要來廈門,可以來吃飯,加我微信:bonn1021.總覺得安全問題應該是必須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一邊是世界各地的遊客,哪些國家的遊客更傾向於進陌生人家吃飯呢?一邊是本地的居民,餐廳起碼有相關部門管控其衛生、安全、消防等問題,居民樓里這些問題如何進行管理?另外一點就是文化差異,也許上海是個可以考慮的城市,起碼其城市屬性中兼容性更強。
新的互聯網商業大潮來臨,不過很多國外行的通的商業在本國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需要考慮我國的特殊性。
深圳有一個youFan"有飯兒"團隊,在做類似的服務。但更多的是服務於吃貨的湊飯,而非服務於餐飲提供者的客戶召集。但都是通過美食來連接人與人。
僅以美國市場為例:
1. 2014年獲得A輪投資,正式入駐北美。總部就在三藩市區ATT橄欖球體育場馬路對面一個不起眼的居民樓里(去過之後發現,居民樓的隔間里幾乎全是各種startup創業團隊)。筆者有幸去參觀:複式小公寓格局,二層裝修為流動宴客廳(只要是在灣區EatWith私廚都可以免費使用宴客,僅需保證場地復原清潔,或支付清潔費)一層為辦公區域;截至2016年底,目前在場地辦公的團隊為6人(除去管理層);
2. 2016年11月再獲得TripAdviser(類似國內窮游網,去哪兒網的結合)注資。打開EatWith頁面,搜索城市,截至2017年3月,我們可以發現:灣區擁有最多菜單數量--160;NYC是第二大市場,90。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僅31,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僅26,再之後的其他城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筆者所在第十大城市Atlanta--「美國成都「,僅一位,即本人)。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目前的市場運營模式,就是狠抓深藍開放的大城市(三藩和NYC也幾乎擁有全美最佳公共交通,適合徒步出行的城市,居民素質頗高,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同時,也幾乎是國際遊客/商務最受歡迎的地方)製造話題和知名度;
3. 如何成為進駐EatWith的私廚....未完待續
小女第一次回答啊,歡迎各位看官拍磚。啊嘎嘎嘎嘎。。。。
本人來自北京本科畢業,一年晃蕩之後去了巴塞羅那學習西班牙語。在這裡第一次接觸到eatwith,覺得十分新奇,因為我很喜歡吃好吃的和做菜,所以經常參加烹飪和私廚各種活動。巴塞羅那有關烹飪和私廚的活動非常多,是eatwith最早登陸的地區之一,我經常是挑選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去哪個。但是eatwith用強大的功能征服了我,利用大數據給我貼標籤,每次推送給我的廣告郵件我都覺得簡直就是給我量身定做的,比如他前兩天推送給我了一個就在我家旁邊的活動,且主廚是我剛剛買的那本是菜譜書的家喻戶曉的作者的徒弟!這個我不相信大數據能算到啊,純屬巧合!不過果斷花了47歐線上預定了一個席位。 這個價格真心糾結,因為在西班牙這個物價水平比較低的地方算是比較貴的了,正常一頓飯十二三歐能吃的不錯了,中餐也就五六歐,當然米其林餐廳再怎麼便宜也都是要八十起一個套餐。但去了之後,覺得還是物有所值。整體感覺高大上,米其林餐廳的chef確實有兩把刷子,總共十個人吃飯帶一助理倆服務員。而且地點是在沙灘上,能看著地中海的美景享受饕餮盛宴是怎樣一般體驗?和他助理用不怎麼熟練的西語講了半天,又摻雜著英語,大概意思是這個主廚除了正常在餐廳工作外大概一星期主持一次這樣的私廚活動。七道菜式全部是創意菜,所有菜式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先介紹材料,再演示做一個,然後服務員上菜到桌。當然,這些活動都免費提供酒水,小酒一喝,小海風一吹,大餐一吃,那真是!此處省略。。。各位看官腦補。說說在我看來eatwith和中國的關係。在這次的活動中碰巧遇到了eatwith市場部的經理,逮到機會怎麼能不好好問問!?從他口中確認了明年也就是2016年,eatwith即將進駐中國大陸市場,第一站是上海,北京也出現to do list上。投放市場的第一彈還是要找到在當地影響力比較大的主廚們和他們合作,再由他們帶動更多的廚師和烹飪愛好者。當然和他的談話中能感到他也在表示擔憂,原話是「因為根據經驗,亞洲國家的難度係數通常很大。」互聯網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變革太多太快,就連我這個九零後,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都要一路小跑著才能跟上他。我就在想啊想,對於這些超新互聯網平台,O2O模式,大陸法系下的中國,要以怎樣一種速度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跟的上?如何保證私廚環境食品的衛生,廚師自身資質的合格與否,經營活動的稅收等等許多問題都有待解決。如同uber一樣,計程車司機師傅們一罷工,西班牙政府就抵制uber進駐。經常和Eatwith成雙成對出現的Airbnb,那絕對是在搶奪酒店的客源,大型連鎖酒店企業估計要氣得直咬後槽牙了吧。打車軟體和專車的合法性還在風口浪尖,如今的eatwith又要來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誰也不知道他會給我們傳統的餐飲行業帶來怎樣的衝擊。
當然還有許多挑戰,比如一大部分的eatwith活動是針對外國人體驗當地飲食文化所設計的,在兩到四個小時的烹飪與就餐時間裡,要求廚師有著很強的語言水平和個人魅力。在歐洲美洲很簡單,用英語就解決一切了,但在亞洲國家問題就要複雜的對。我曾經參加了巴塞羅那最火的eatwith活動之一--Marta"s paella cooking class。在教授做海鮮飯的一位奶奶家,十二名參與者有八名來自美國,一對瑞士夫婦,一個日本人(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英語說那叫一個地道)還有我。很難想像在這種人員結構中如果這個來自西班牙的奶奶不會講英語那是個什麼局面。但在亞洲地區,人們英語水平相對低得多,如果要保證每個人都有美好的體驗,還要在廚師本人之外再配個翻譯,這個人員成本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eatwith官網上,如果想申請當主辦廚師,測評問卷中有兩道關於申請人的語言水平的問題。本人將繼續潛伏在巴塞羅那,隨時發現新動態和偉大的祖國人民們分享!熱熱切期待著eatwith在祖國的華麗登場!你要是把「我們到底為了什麼吃飯?」這個問題扔出去,讓不同的人去回答,我估計答案收集起來大部分都是這樣的:為了填飽肚子、為了吃飯而吃飯、為了美食、為了聊天、為了談事兒、為聚會、為陪朋友、為了湊合吃一頓...等等。記得之前遇到一個年過40多的大叔,他說:「你們年輕人吃飯就是挑剔,我們這個歲數的兩口子去吃飯,真的連菜單都懶得看,隨便點個面,互不相看吃完一頓飯,擦擦嘴走人!」果真如果生活變成這樣,得多無趣。上周五,第一次在一個小私廚吃了一頓飯,也通過這頓飯找到了品嘗美食的其他由頭:認識陌生的新朋友、健康新鮮的食材,整個過程有趣很多,不光光是美食有樂趣。這一頓飯,這家小私廚的2個姑娘,加上7個人來自不同的行業的客人,我們互相不認識,共同為了一頓期待已久的美食坐在了一起。通過這頓飯,每個人都認識了新的朋友,還收穫到了美食之外的東西。最初聽到私廚這個概念的時候,還是一個朋友轉發了一條微信在朋友圈(許多私廚都是從身邊朋友吃起的),打開微信看了一眼知道,這家小私廚是由三個女孩子創立,她們來自不同的行業,一個是財務、一個是茶人、還有一個是曾經的時尚編輯。 但是那一次,因為人多我居然沒訂上!!!(也太火了)後來,認識了私廚其中的一個女主人,才了解到她們開私廚想法的由來,這也是我最關心的,畢竟說不定哪天作為吃貨的我們突然也有了這個念頭呢,所以先打聽了。(當晚,我媽就有了開一個內蒙古莜麵館的想法!)看看下面的截圖,是我來之前通過微信打聽的先前小道消息:1.怎麼開起來?國慶節三個人開了一個會,就把這個私廚開起來了2.食材來自哪裡都是從農場直接進貨,供貨,或者我們從出差的目的地直接被回來3.三個合伙人分工我們三個人我是財務、另外一個是茶人,還有一個是時尚編輯。編輯是主廚,一個湖南妹子。
我們那天私廚的菜單:
干燒手撕兔 (主人親自從成都背回來的
辣魚乾(來自主廚的老家,湖南,也是被打包飛過來的
墨西哥風味餅,每頓比出現的一道菜,我覺得旁邊的牛肉湯是"絕色美人".....
小炒肉
熗炒腰花
老媽蹄花
藤椒水煮魚
蘑菇荷蘭豆
炒魔芋
豌豆莢
醪糟湯圓
?
酸辣粉(光顧吃忘了拍照!!!!
此次赴宴的六個人都來自不同的行業:一個是培訓師、一個是銷售、一個在創業、一個是做金融、一個是做企業諮詢和專賣店、一個是編輯還有一個是我,在吃飯的過程中,互相聊一聊自己的行業,而其中一個正在創業的帥哥已經將北京地區的私廚品嘗的十有八九了(是不是真正愛吃的人?),還給我們在座的幾個女孩子推薦了許多值得品嘗的小私廚以及一些私廚的小故事。
比如:某個AP上賣780的蟹宴竟然訂不上位子,每次一賣而光,而主廚竟然是一個化學專家,每周都會花很長的時間研究菜單。(化學專家?!)
某個甜品小私廚還會教你如何做甜品。
大部分的私廚都是從朋友圈做起。
有的食客非常瘋狂,瘋狂到,可以從北四環開車到亦庄吃一頓美食。(這個才是真吃貨!)
就在我寫完這篇的時候,已經又有兩個女孩打算加入到私廚的行列中。其中一個還是特別起勁的讓我去幫忙,我都躍躍欲試。(你有沒有?)
這個肯定有前景啊,隨著人們的思想越來月開放,我覺得不管是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會有比較大的改變,互聯網肯定會改變人的生活,不管是EATWITH,Airbnb,我知道國內還有個叫「隔鍋香食會」的做的都還可以,就算沒壯大起來,但是隨著更多的創業創新性公司對潛…
顯示全部
感情在國內這玩意叫私房菜吧……
目前主要是用戶習慣,很早就關注美食的這家共享經濟公司。頻率足夠高,隨著中產階級在未來幾年的爆發,長期看好,短期要耐得住寂寞,控制好平台的環境。
現在國內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了,微信關注公號:EatWith。暫只支持北京、上海
ps:不是我做的,我也不知道誰做的現在甲乙肝還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特別多。在外吃飯還是要小心。
覺得現在還不行,我們的傳統就不習慣這種方式。要不是純粹請客,要不就是盈利為主。
本質上是一種O2O,需要建立一個平台來積累提供菜品服務的主人,和有興趣參與的客人。
和其他O2O產品一樣,運營的難度會高於技術以及產品設計的難度。倒是認為這個Feature可以加在「小豬短租」產品裡面,原因:1. 目前小豬的部分用戶是可以享受到房東早餐和一些其他招待的;2. 對於已經入住體驗住宿的用戶,順便體驗當地美食的門檻很低,也是一種需求(比如早餐);3. 對於房東是額外的收入;4. 對於平台是獨特的吸引點;可以看到在家設宴的廚師最後會以「eatwith知名主廚 xxxxx推薦」為點而開餐廳
北大殺豬匠 南大盒飯君 最近南大有個博士在搞 合飯私廚 招募各個家庭私廚 媽媽們做自己最拿手的菜 有點兒意思
現在有個 回家吃飯 的app,還沒推廣開來。請阿姨做私家菜。跟題主說的有點像
吃吃飯平台
國內有個團隊在開發,我佩服他們說動就動http://www.eatwithwho.com
推薦閱讀:
※西瓜為什麼挖著吃比切著吃好吃?
※每天荔枝吃多少顆是適宜的,吃多了會有什麼後果?
※有哪些電飯煲美食?
※有沒有什麼用電飯鍋(電飯煲)可以做出的美食?
※如何才能像木下祐嘩吃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