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碩士申請推薦信老師如何選擇?
是應該選擇學術影響力大的,還是應該選擇了解自己的,或是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
推薦信是西方求職文化中從求職者的領導或者身邊人的角度對求職者進行推薦,留學申請的推薦信也是如此。考慮到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難免不夠客觀,招生官會希望能夠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地了解申請者的情況。所以從本質上來說,留學申請過程中的推薦信就是推薦人對申請者的一種主觀評價,他的可信度和價值受到推薦人職位,個人誠信,或者業內聲譽等影響。
對於學術推薦人,我覺得他的職稱至少應該是副教授。最好是找與你申請方向一致的教授出具,而且你與教授要有足夠的交集來說服招生委員會他是一個合理的推薦人,況且如果推薦人並不了解你也無法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出具一封讓人信服的推薦信。那麼對於國際知名教授,尤其是美國本土知名教授的推薦,在申請美國高等院校的過程中是非常被評審委員會看重的。因為他們不會隨便推薦學生,更不會推薦差學生。如果你有緣在學校訪問,國際會議,交流或者比賽期間結識了這樣的教授,可以保持聯繫,展示自己的專業性和對他們研究方向的興趣。如果拿到他們的推薦信,那麼幫助會非常大。當然國內也有很多知名教授,也是有著不錯的國際聲譽和專業度,能夠拿到他們的推薦信也是非常不錯的。
選擇推薦人應該考慮什麼因素?
· 推薦人的名氣:推薦人並不需要多麼有名,但是有一個名聲比較不錯的推薦人肯定是對申請加分的。
· 推薦人給予的信息量:推薦信必須要有足夠的關於學生的信息量。如果推薦人只寫「該生在我的課拿到了滿分」。招生官手裡已經有學生的成績單了,完全不需要推薦人再說一遍。推薦信的作用是其他材料的有力補充,而不是重複。招生官更多希望看到有細節,有生活,個人化的信息。
推薦人容易犯的錯誤
· 事例錯誤。我看到過一位推薦人強力讚揚學生做的一個項目。但是這種項目在我們學校基本是當作家庭作業布置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知道這個學生所在學校的水準不是很高。
· 文法過於複雜。研究生院第一輪材料審閱就會看推薦信,但是教授們一般只有1-2分鐘瀏覽一封推薦信。如果你的推薦信包括大段又複雜又生澀的句子,教授們很可能隨手就扔在一邊了。
· 缺乏事例。這也許是推薦信最容易犯的錯誤。推薦信不是評語。如果沒有具體事例,哪怕推薦人一再表示:「該生學習非常努力。 」 我們也無法知道這位學生到底有多努力,這樣的評語是非常蒼白的。
· 忽略申請者/推薦人/招生官三角關係。推薦信其實是三個人參與的一項工作。招生官在考量學生的同時也在考量推薦人。一個不合適的推薦人反而會傷害一個合適的學生的申請。
推薦信選擇策略
· 仔細閱讀推薦信要求。一共要遞交幾封?有沒有明確的推薦人要求(上司,教授,同事)?是否需要填寫表格?
· 制定申請策略,確定各個文書所承擔的作用,以及推薦信所承擔的作用。
· 選擇推薦人。確定你希望他們的推薦信達成什麼目的。如果你申請多所學校,你可能需要不同的推薦人推薦到不同的學校。推薦人最好能覆蓋你做過的不同的事情,避免推薦人重疊覆蓋事例(比如同一個項目里的同事和上司都做你的推薦人)
· 和推薦人交流。如果推薦人不介意,交流的越多對申請越有利。
· 感謝推薦人,外加提醒截止日期。
推薦人的選擇,通常我們會遵循幾個原則:關係直接可信賴,比如教過你課或者指導過你科研項目等;專業相關,專業領域的人更確切地知道想要在這個領域內取得成功,需要哪些能力和特質;在前兩者都具備的基礎上,推薦人的等級越高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條是在前兩條成立的基礎上才適用。每年都會有學生問,我能不能請校長,或者請某個大牛來給我寫推薦信,答案是你們之間有過比較多的交集,他對你的專業能力也很了解,那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不是,你可能只是憑藉家裡的關係或者其他關係能夠拿到這樣一封推薦信,甚至這個推薦人都不是跟你目標專業相關的,那建議你還是不要選。
當然,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就是你的資源能夠強大到,讓這位大牛在推薦信里,寫什麼,他都會同意。那你或許也可以考慮,但這種情形說白了是造假,所以不管怎樣都是不提倡的。
對於大部分國內的推薦信來說,影響推薦信質量的其實是推薦信的內容,推薦信里所用的具體專業相關的事例。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絕大部分人其實拿不到特別大牛的推薦信,尤其是在國外有影響力的大牛的推薦信。國內大學的老師的推薦信,一個推薦人的背景可能比另外一個好一些,其實對申請的影響,差別沒有那麼大。那這時,推薦信的內容就無比關鍵了。這也是為什麼建議選擇一個跟自己比較有專業上的交集的推薦人的原因,因為只有這樣,你的推薦信才會足夠豐滿,足夠有力度。
推薦閱讀:
※愛爾蘭留學的好處?
※出國後哪一瞬間或者哪些事情讓你感覺「中國」真好?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HEC高等商學院的藝術管理如何?
※在美國讀心理學博士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沒有人讀過IB課程的,對此課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