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普遍對人的心理有什麼影響?


1、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首先都具有主流小說和主流電影對人心理影響的性質。比如說調節情緒。

這分兩種情況:(1)你買了一本小說/看了一場電影,覺得小說/電影不錯,物超所值,你就高興,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從心理學上說,保持積極的情緒容易使人心理健康。(2)你買了一本小說/看了一場電影,覺得被坑了,你不高興,下次又覺得被坑了,再次不高興,如此反覆容易得抑鬱,對心理不利。這點上科幻作品與主流作品實現的功能是雷同的。

好吧請無視第一點。

2、我們都知道泛泛來說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心理也不盡相同(圖片來源:百度搜索文科生與理科生區別)。

部分科幻小說作為文學作品,它中間又有闡述理科的知識(一些硬科幻更需要你去翻理科書),如果你是極端文科生特質,閱讀科幻作品能使你的心理向理科生的特質進化;作為死理科宅,讀科幻使你的心理像文科生特質靠攏。科幻作品實有理順文理,中和陰陽之功效。

3、閱讀不同的大師級的科幻作品分別能對你的思緒產生狂喜、顛覆、抑鬱、探討、懷疑、興奮、希望、堅定、嚮往、博大、悲慟、無奈、有趣、深邃、創見、絕望等等等等的影響,這主要看你閱讀的是誰寫的哪本書。這些不同的思緒分別會對你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美國的一群科幻愛好者組織曾與社會公益機構聯合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結果非常驚人,通過歷時兩年對范美洲的上億人的跟蹤調查而得出的結論是:社會上幾乎所有的人都讀過科幻小說,然而只有心理強大的1%的人才會接受這類文學,這類文學使得這類人的心理經過歷練愈加的強大。所以這1%的人對科幻也愈加的著迷,這1%的人統稱科幻迷。剩下99%的人心理不足夠強大,他們讀後都因為接受不了這種顛覆性的文類而經歷過短暫的心理崩潰,在短暫的心理崩潰後他們一致的發展成為選擇性失憶。調查數據顯示,在這剩餘的絕大多數人中,12%心理相對強大人會承認看過科幻小說,但是對科幻小說不感興趣。30%心理承受能力稍強的人聲稱自己雖然喜歡閱讀,但從未看過科幻小說,其根源原因是那種打擊對他們太過痛苦以至於他們忘記了自己甚至閱讀過科幻小說。剩下的58%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或很弱的人辯解自己從不閱讀,從未有過閱讀經歷,或者畢生的閱讀史只有1、2本書。其實這群人中有些人甚至博覽群書,只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太過脆弱,讀了一本讓他們精神崩潰的科幻小說後,在大腦選擇性失憶的自我修復中,大腦讓自己忘掉從前讀過的所有書,避免自己認為自己對讀書是有興趣的而在未來的某一天又不小心接觸到科幻小說。除此之外的0.01%人精神崩潰無法恢復而患上了精神疾病。這項實驗結果被認為是「科幻小說極大的阻礙的人類文明的發展進度」。這結果極度震撼且被迅速秘密上報給了美國高層。美國高層也十分震驚,他們聯合了全世界的頂尖學者研究是否有必要使用武力措施強迫人類遠離科幻小說。經過全世界專家們成年累月的研究討論,最後發現科幻小說雖然極大程度的阻礙了人類文明的進化,然而作為文化傳播的精神繼承,科幻小說中對人類文明的牽引和拯救性質也是無法替代的。且能從中分辨出哪些人心理強大,哪些人心理不夠強大,可以作為高層選拔人才的一種機制。所以科幻小說僥倖得生。但是為了避免心靈脆弱的大多數人知曉該實驗結果後試圖通過閱讀科幻小說來鍛煉自己的心力而屢次崩潰造成無法逆轉的智商歸零,人類高層決定密封這項調查結果。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當局強調遣返斯諾登的原因。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喜歡科幻的人那麼痴迷,不喜歡科幻的人嗤之以鼻,好像對科幻過敏一樣。

4、最後,絕大多數人可能不信我上文闡述的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是沒關係。我是喜歡科幻的人。大家可以根據我寫的東西判斷我的心理狀態,再從我的心理狀態判斷科幻作品對人心理的影響。


讓人憧憬未來,感覺生早了~


由於有一定科學根據作為基礎,恐怖場景使人感覺比鬼故事更可信,所以,感到恐懼的程度更深。


對未來生活的細緻描繪,讓人在觀影時擺脫現有生活中的困境,暫時忘卻煩惱。。幾個小時的旅行,放鬆心情,嗯,它輕鬆的做到了。。


推薦閱讀:

大劉(劉慈欣)為什麼不寫了?
我是來自2049年的人,你們有什麼要對我說嗎?
為何《三體》在互聯網行業內被「聖經化」以及對行業的啟示有哪些?
有哪些科幻主題的回合制RPG?

TAG:科幻小說 | 社會科學 | 科幻 | 科幻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