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沒有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我在另一個溫州房價的問題中提到逆城市化,很多人反對;而我關心的是,沿海城市70%、80%以上城市化率的城市,是否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如果有,哪些已經明顯?
轉帖文章:美國逆城市化反思========================
20 世紀以來,美國大都市區的人口增長率一直高於非都市地區,大都市區化成為美國城市發展的主流。所謂大都市區,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口在5 萬以上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圍與之有著密切的社會經濟聯繫的郊區所構成的共同體。非都市區就是大都市區以外的其他地區,比如農村和小城市。但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人口的發展出現了異常現象,即非都市地區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大都市區。這一現象被某些學者稱為「逆城市化」。
對於美國上世紀70 年代非都市區人口增長率快於大都市區的這種現象,學術界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在上世紀70 年代,「美國城市化歷程中的一個轉折點已經來臨。逆城市化已經取代城市化而成為塑造這個國家居住模式主導力量」。如果說城市化是一種人口集中的過程,「它意味著從一種不太集中的狀態到一種比較集中的狀態的運動」,那麼,逆城市化進程的本質就是規模、密度和異質性的下降,就是一種人口的分散過程,它意味著從一種比較集中的狀態到一種不太集中的狀態的運動。上世紀70 年代美國非都市地區人口的加速增長和大都市區人口的減少,就預示著美國城市時代的結束,美國城市行將解體,美國人口的分布模式將由城市化轉向逆城市化乃至鄉村化。
第二種觀點認為,出現在上世紀70 年代所謂的「逆城市化」現象,是由於特殊事件的影響,主要是經濟因素和人口因素。經濟因素主要包括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在能源危機期間,在美國西部地區的非都市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能源開採,推動了非都市地區的經濟和人口的發展。上世紀70 年代中期的經濟衰退,使大都市區的就業受到極大的衝擊,而製造業又受到激烈的國際競爭。就人口因素而言,戰後嬰兒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到上世紀70 年代已經達到上大學的年齡,因此位於非都市地區的那些州立大學和社區大學迅速膨脹。而那些出生於上世紀頭10 年和20 年代的人們也達到了退休的年齡,對非都市地區的療養地的需求急劇增加。因此,上世紀70 年代的所謂逆城市化是一種反常現象,當短期的經濟和人口因素過去以後,城市的發展自然會步入正軌。還有的學者認為,非都市地區人口增長率的加快,除了與上述短期因素的影響以外,還與大都市區的統計有很大關係。上世紀70 年代,由於郊區的發展已經越過了大都市區的統計範圍,或者是由於中小城市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大都市區的規模,而沒有被人口普查局劃定為大都市區,卻仍然按照非都市地區來進行統計的結果。只要重新劃定大都市區的界限,就會發現,大都市區的發展速度仍然很快,城市的時代和大都市區的時代並沒有結束。
如果我們對戰後美國郊區、大都市區和非都市地區的發展過程作進一步的考察,就會發現,「逆城市化」論未免操之過急。其實,早在上世紀50 年代,美國非都市地區的某些地區的發展速度就已經開始加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距大都市區越近,交通條件越便利的非都市地區,其發展速度越快。上世紀70年代與50 年代的情況類似。如果從總體上來看,上世紀70 年代美國非都市地區各縣比大都市區內的各縣的人口增長率快,其人口增長率分別為1.34%和1.00%。但是,如果將大都市區分解為中心城市所在的縣和郊區各縣兩部分,那麼,大都市區的郊區各縣的人口增長率為1.74%,仍然快於非都市地區各縣1.34%的增長率。而且,在非都市地區各縣中,那些距大都市區越近,通勤到大都市區上班的就業人口占該縣就業人口比例越高的縣,其人口的年增長率越高。比如,這一通勤比例達到15%的非都市地區各縣,其人口年增長率為1.80%,甚至超過了郊區的人口增長率。而隨著到大都市區通勤就業比例的降低,其人口的年增長率也就越低。發展最快的地區是與大都市區相鄰的非都市地區,其次是大都市區的郊區。這說明上世紀50 年代發展的波峰還處於大都市區內部的郊區,而到上世紀70 年代,這一波峰已經推進到大都市區的外圍地區。因此,這不是所謂的「逆城市化」,而是大都市區和郊區發展的延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重新調整大都市區的界限,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1981 年美國人口普查局重新劃定了大都市區的界限,並且還從非都市區中劃定了75 個新的大都市區,使美國大都市區的數量從1970 年的243 個增加到1980年的318 個。重新劃定大都市區的界限以後,美國大都市區的人口從1970 年的13,948.0 萬增加到1980 年的16,943.1 萬人,即增加了2995.1 萬人,增長率為21.5%;非都市地區的人口從1970 年的6382.2 萬人減少到5711.5 萬人,即減少了670.7 萬人。這樣,大都市區人口佔美國總人口的百分比從1970 年的68.6%上升到1980 年的74.8%。上世紀80 年代和90 年代,大都市區佔美國總人口的比例繼續上升,1990 年的比例為79.7%,1996 年的比例為79.8%。這樣就否定了福克斯和貝里等人的結論,「逆城市化」論不攻自破。
學術界已經對「逆城市化」論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從雙方的爭論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些啟示:
首先要正確理解大都市區和非都市區之間的關係,不能割裂兩者的發展在空間上的連續性。大都市區和非都市地區的發展往往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在某種情況下可以互相轉化。大都市區的進一步擴展,會導致與大都市區相鄰的非都市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並因此加強了這些非都市地區與大都市區的社會經濟聯繫,實際上是在促進這些非都市地區的大都市區化,只要適當調整現有大都市區的界限,這些非都市地區就會成為大都市區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導致大都市區規模的擴大。而非都市地區中遠離大都市區的中小城鎮人口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又往往使這些中小城鎮達到大都市區的規模,從而也導致了大都市區數量的增加。一些學者所謂的「逆城市化」實質上僅僅是「大都市區的外溢」。
其次要明確城市化、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郊區化是城市化的一種方式,是城市在集中前提下的分散,分散的同時在進行宏觀集中。而逆城市化的實質又是郊區化的延伸,這一點前面已經說明。由此看來,「逆城市化」的實質仍然是城市化,即大都市區周圍地區非都市區的城市化。如果將城市化、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關係對立起來,看不到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割裂它們的聯繫,必然會得出「逆城市化」的結論。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啟示就是,「逆城市化」論曾在我國城市學界流行一時,由此也產生了巨大的危害。某些學者根據逆城市化論,認為大城市的發展已經走到了盡頭,應該積極發展小城市。國家城市發展戰略也一度調整為嚴格控制大城市,適當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但小城市在基礎設施、經濟規模、人口資源、技術水平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大城市,從而不能形成規模經濟和聚集經濟,造成經濟發展的低效益。由於小城鎮的密度更低,更加深入鄉村,從而會侵佔更多的土地,造成更大的環境問題。因此,發展小城市並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展小城市必須加上一個前提,即必須是大都市區內的小城市。
作者: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基本沒有。
中國的土地是國有和集體所有制,基本上決定了城市建成區以外都是集體所有制的農村,你如何買房?國土的指標肯定是不太會考慮這類地區,除了一些度假區的別墅以外。
而且政府投入的教育,醫療都集中在市區,你在郊區能享受到撒?
另外中國城市規模已經很大了,超過百萬都不算什麼,你能想像一個五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每天大量的郊區通勤小汽車進城是什麼樣的么?什麼?坐地鐵?拜託,你見過享受郊區化的人口是靠地鐵上下班的?國外城中心就幾平方公里。
另外,從規劃角度,中國這樣的模式不好么,郊區化受到了多少質疑?我覺得在整個亞洲都沒有逆城市化,說個典型的吧——日本。就算是在經濟泡沫時期,日本不僅沒有出現太多城市人口外流的情況(有錢人跑去輕井澤買套別墅住幾天那種,當然不算),反而越來越多小城鎮、農村的居民不斷湧入以東京、大阪、福岡為代表的三大城市圈,如今東京的人口就差不多佔整個日本的三分之一。西方城市一般發展到一定程度,老城區就會衰落,人口和資本都會流向其他地區;而日本則相反,城市發展的越久,老城區反而更發達,很多城市的商業區在古代就是知名的集市。。經濟泡沫破滅以後,這種「大城市效應」還在持續,並且已經產生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北海道原來是日本的主要產糧區,同時也是唯一的高緯度漁業區,但隨著幾十年來當地居民不斷湧向大城市,現在北海道已經比早些年蕭條許多,在札幌城區以外到處都可見廢棄的荒地、破屋。(順便提一下,80年代末日本政府為了補充北海道的人口流失,在當地開設了多家招收外國人的語言學校,並限制他們離開北海道就業,但最後以中韓籍為主的大多數外國畢業生,寧肯黑身份都堅持要去東京等大城市謀生。)
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更多出於文化因素,因為亞洲人重視人際關係,就覺得城市再破至少也有與人打交道的機會。而歐美國家都是種植園起家,認為寬闊的郊區更有自我拓展的空間。
說簡單點就是,亞洲人喜歡城裡的金鑾殿,歐洲喜歡莊園的古城堡。樓上以及上面很多層說的都不對,關鍵在於配套,醫院、超市、學校等等都不行,連個洗車的地方都不好找,中午飯要是不自己做,就只能買「澳洲牛排」(住宅區玩的媚雅),8小時工作制要在公司待上9到10小時(中午吃飯休息都不算)。國外一個人上班就能養一大家子,國內兩個人都掙不出來。孩子上學是最大的困難,好點的學校都集中在市內。
如果城郊的住宅能讓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我立刻搬出去,精神上還能放鬆些。
逆城市化在中國已經出現苗頭,但不明顯,未來是趨勢。美國已有60多年,日本表現是城市群(跟中國三大城市群有可比性),歐洲如德國是最典型的逆城市化典範。逆城市化的過程:郊區化,衛星城,田園化。形成條件:1.中心城市地價租金成本過高,擠壓企業工廠外遷。2.中心城市交通堵塞,居住環境惡劣。想對應的3.郊區,小城市高速地鐵網發達。4.城市間居民福利保障平等,沒有過大差距,教育,醫療資源完善,就業機會豐富 。 中國逆城市化障礙:1.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戶籍制度是最大攔路虎,說白了就是城市之間農民居民身份的不平等,表現在養老保障金的有無和多少,醫療保障比例的大小,教育資源的多少和質量的優劣,隨著國家蛋糕做大,國企改革的前提下戶籍制度的改革,這個差距縮小,最終向歐美髮達國家看齊。2.根本原因還是全國各城市經濟發展不均衡,帶來人口就業,流動的不均衡,三大城市圈因為地理優勢,政策優勢,佔得先機,進入良性循環,反之是大部分二三四線城市的惡性循環。只有合理宏觀調控,發揮各城市特色,而不是惡性競爭,重複建設,才能慢慢縮小差距。
舉個例子,中國逆城市化就要類似東莞的城鎮發展:30多個鎮區各有自己的特色產業,差距不大,南城,東城,莞城雖是市區,但僅僅是市政府所在地,有一些寫字樓。當然東莞也有不足,也就不一一詳細了。
如果lz是學褚老,不用看了。
先放兩個問題:
很多人想回農村為了什麼?很多人想離開城市為了什麼?講個小故事:
我身邊有人想把房子賣了(至少300w),回農村蓋別墅,這算逆城鎮化嗎?我認為不算,因為他在本地還有房子,那個別墅是偶爾去陶冶情操的。回答上面的問題
1.回到農村:最重要的就是錢(拆遷),其次是環境(這個具有稀缺性,好村子比北上廣更難,你聽說過必須是清華北大畢業的才能進村戶口嗎?),環境就包括了經濟,人文…這種村子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誰都想去,但大部分村子只具備一個條件或者一個都沒有哦
2.離開城市:保險交了這麼多年了,社會關係這麼多年了,啥都是這麼多年了…怎麼走?年輕不怕,出去闖,回來就好了!是非之地比較多,能回來再說!最關鍵的是,你離開城市後,生活品質將達到低點,上山下鄉的故事多了去了,不想再說了。所以,逆城鎮肯定有,而且品質一般優於城鎮化,只是數量比買彩票還少…山東煙台下轄的4線城市,也有這種逆城市化。
前兩年,2014年,回村看老人,就有不少城裡人買的破房子推倒重建。都是開汽車進城工作的人;現在2016年,村裡人也不願意進城買房子,開車20分鐘的路程,村裡的房子重建20--30萬,買舊房子5千塊,還老大的地方。城市邊沿房子40萬,市區的房子70萬(不包括裝修、家電)。
Yes.And will,rise up,for sure.
1.政策一直號召農民工進城買房
2.農村靠種地根本沒法生活,種子、農藥、化肥、人工、運輸都要錢
3.農村的醫療、教育相當於0目前中國的所有城市都還沒有發展到逆城市化的程度。不過城市郊區化的城市確實有一些,而且帶有很強的雙向性。。。有意向我再多說吧
城市化率目前全國大概在65%左右,假如區域規劃中的中小城市帶算是逆城市化的一種表現的話,那麼逆城市化已經提上日程。畢竟長三角珠三角的主要城市之間的中小城市已然飛速發展並且依靠城際高速鐵路連接。
假如說逆城市化伴隨著大城市市中心的衰敗的話,那麼逆城市化並沒有真正出現,因為大城市目前對中小城市和鄉村人口的汲取仍然很強大,也許有產業因為地租高昂搬出市中心,但離蕭條還有很遠的路。戶口制還在就基本沒可能,城市戶口的在城郊買多套房的不叫逆城市化。
武漢光谷一帶,由於企事業單位大量搬到三環外,居住區還在三環內,造成早高峰是出城,晚高峰是進城。未來隨著三環外居住區的逐漸形成,是不是也算逆城市化?
城中心的房價越來越貴了,別墅在降價~~估計還沒有出現逆城市化
城市化是各種資源的集中所慢慢形成的,裡面有隱藏的邏輯,隨著觀念的變更和資源的聚合分散,逆城市化應該不可避免。按我的有限理解,有些公司以處理數據為主要業務,完全可以因為互聯網的延伸,而逐漸邊緣化自己的位置,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趨勢而已。
按個人觀察,廣州還不明顯
我覺得「鬼城」的下一步就是「逆城市化」,追逐資本吹氣球的下一步自然引發潮水退去,但在一線城市恐怕還不會,因為舊城改造或者城市更新還是把人留住了城市
推薦閱讀:
※中國大陸還有「憲兵」嗎?
※怎麼看待俄羅斯合併南奧塞梯?
※中國的義務教育是否有延長的必要?
※為何我國文革時期科技外交等方面仍有許多成就?
※台媒稱郭台銘動念學特朗普要選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