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到底是什麼關係?求詳細解說它們的歷史以及現狀~~?


來自人人

關於英國的一些混淆概念和趣事(1)

來源:唐哲Hon.Tong的日誌

LZ都沒有去過英國,甚至連英國的任何一個殖民地都沒去過。。。。但是眼見很多人,甚至像羅振宇這樣的「資深媒體人」丟搞錯了關於英國的很多概念。這裡沒有任何關於英國的生活、文化、地理、留學的問題,只靠著維基百科來糾正一些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搞錯的概念。

1、英國?英格蘭?不列顛?大不列顛?英倫三島?聯合王國?艾瑪親你到底叫啥!

在中文裡混用英國和英格蘭的人不多,但是在國內的英文書寫里,大把人根本不分UK和England,在翻譯「英國」

兩個字的時候很多人用的是England?有人怒斥我說,那世界盃的時候,英國隊不就是叫英格蘭隊嘛!其實,英國和英格蘭還真的差很遠。

首先,「英國」這個漢語翻譯確實是從ENGLAND來的,但現在「英國」並不代表英格蘭,英國的全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並沒有體現半點"英「的意思。國際上,通常用UK,及」聯合王國「來表示」英國「,而不可能用」ENGLAND"來表示英國。

英格蘭從法理上來說是英國的一級行政區劃,也就是說,英格蘭對於英國,和加州對於美國,浙江對於中國是一樣的。英國本土包含四個主要地區,即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英格蘭就是英國的一個「構成國(constituent country)」,但並不擁有國家的地位,其地位與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平級。但由於歷史上,英格蘭一直是英國的主體部分,且英格蘭在人口、經濟產值和面積上都位居英國之冠,因而習慣上也有人把英格蘭指代英國。但近年來,隨著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分裂勢力抬頭,把英格蘭指代英國已經普遍不被接受。

PS,英格蘭的GDP佔英國的90%以上,是全球經濟實力最強大的一級行政區劃。

既然已經扯遠了,那就不妨再扯遠一點。

(1)英格蘭和蘇格蘭

英國的歷史我們可以從諾曼征服開始,1066年法國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一世戰勝了盎格魯-薩克遜王室,在西敏寺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可以說,從諾曼征服開始,英格蘭王國正式成立,並且其王室一脈相承,從諾曼王朝,歷經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約克、都鐸、斯圖亞特、漢諾威等至今的溫莎王朝,都是有血緣關係的王室。而1066年威廉一世政府英格蘭時,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都處於獨立狀態(雖然當時的威爾士並沒有統一),互不隸屬。一直到1603年,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由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因為詹姆斯六世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孫),蘇格蘭和英格蘭才首次擁有了共同的國王,但兩個王國仍然互不隸屬,也沒有形成共同的邦聯。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國會分別通過了《合併法案》,英格蘭和蘇格蘭這兩個王國首次在法律上合併為一個共主邦聯,稱為「大不列顛王國」(大不列顛指的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個地區所在的島,愛爾蘭則在指愛爾蘭島及附近島嶼)

(2)英格蘭和愛爾蘭

英愛問題是上世紀英國政府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根源來自英格蘭對愛爾蘭的征服。諾曼王室系在征服英格蘭後,很快就染指愛爾蘭,英格蘭國王是愛爾蘭的最高領主。1541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把愛爾蘭從領地升格為王國,自此英格蘭國王也兼任愛爾蘭國王。1603年,通過九年戰爭,英格蘭首次完全控制了整個愛爾蘭。此後愛爾蘭雖然作為一個法理上完全獨立的王國,但一直依附於英格蘭。所以1603年當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的同時,他也是愛爾蘭國王。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但並沒有涉及到愛爾蘭,因此一直到1801年,愛爾蘭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1707~1801年這一百年里,蘇格蘭和英格蘭由位於西敏寺的國會統一運營,而愛爾蘭擁有自己的國會,但這三個地區共享一個國王或女王。1800年,愛爾蘭國會通過了《聯合法案》,1801年,愛爾蘭王國與大不列顛王國組成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至此,法理上獨立的愛爾蘭也消失了。直到1921年的《英愛條約》授予了愛爾蘭自由邦的地位,與加拿大等地位一致,幾乎獲得了獨立。但很快,北愛爾蘭地區就投票退出了愛爾蘭自由邦,宣布留在英國。1927年,英國將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直到1949年,愛爾蘭自由邦(即愛爾蘭的中部南部地區)宣布成立完全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

(3)英格蘭和威爾士

威爾士位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面積和人口都很少。威爾士的地位其實和英格蘭、愛爾蘭又有區別,威爾士是聯合王國境內的一個「親王國」,威爾士親王是其名義的君主,而自從1404年以後,僅有英國王儲擁有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諾曼征服後,英格蘭通過逐步戰爭和同化,獲得了威爾士的宗主權。1216年,威爾士境內所有的諸侯國被撤銷,成立統一的威爾士親王國,奉英格蘭為宗主國。1284年,英格蘭徹底征服了威爾士,但威爾士仍然做為英格蘭的一個附屬國存在。1536年《聯合法案》使得威爾士境內通行英格蘭法律,徹底失去主權。但威爾士從來就不是英格蘭的一部分。現任威爾士親王就是英國王儲查爾斯。注意,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並沒有「親王」作為其名義領袖。

那麼現在我們來梳理一下這幾個名詞:

英國:一個主權國家,本土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威爾士這四個地區

英格蘭:英國的一個構成國,也是英國的主體部分

蘇格蘭:英國的一個構成國

北愛爾蘭:英國的一個構成國

威爾士:英國的一個構成國和親王國

大不列顛: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不列顛:等價於大不列顛

不得不提一下「英倫三島」這個概念。其實英倫「三島"只有一個島,就是不列顛島。因為最初中國人聽說不列顛有三個國家(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就以為這是三個島,便以訛傳訛,造就了「英倫三島」這個詞。但對於英倫三島的指代,也有人說是指不列顛、曼恩島和愛爾蘭島。

大致的關係是:

英聯邦&>英國&>大不列顛=不列顛=英倫三島&>英格蘭

最後要幫英國洗白:很多人認為英國人自稱」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是一種狂妄自大的表現,就和什麼「大漢帝國」「大唐」的「大」一樣,其實「大不列顛」的「大」只是為了和「小不列顛」區分開來。而「小不列顛」指的就是布列塔尼(Brittany),在法語中,」大不列顛「就是」大布列塔尼「,在英語中,」布列塔尼「就是」小不列顛「。布列塔尼如今是法國的北部的一部分,但其居民大部分是從英格蘭西南部遷徙或來的威爾士人和康沃爾人。因此英國自稱」大不列顛「並非是炫耀自己」大「,而是為了防止和布列塔尼混淆。

2、曼恩島和海峽群島:讓你發瘋的行政區劃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英國?當然不能,那麼如果再加上海外領地呢?(如英屬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英屬印度洋群島)也不對!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英國海外領地 不等於 英國!

這是因為在英國本土,還有幾個島嶼既不屬於英格蘭,也不屬於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準確地說,它們甚至不屬於英國政府,更讓人疑惑的是,這幾個到在法理上也不屬於英國!它們就是英國皇家屬地(Crown dependencies),包括英倫海峽的澤西島和格恩西島(統稱海峽群島)以及愛爾蘭海上的曼恩島。

圖中紅色的區域就是英國皇家領地。雖然叫英國皇家領地,但法理上,這些島嶼並不屬於英國,也不是英國海外領地,而是英國國王/女王的私人領地。皇家屬地和英國的關係是「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夥伴關係」,而且英國國會通過的法案也不在皇家領地生效。而且,雖然英國加入了歐盟,但皇家領地並不是歐盟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各國出版的地圖都把皇家領地畫在英國境內,但這些領地並非英國的一部分。但根據英國國籍法,當地居民又享有英國國籍。但皇室領地也不是主權國家,但其法律是由各自的議會最終通過的。換句話說,如果某天英國宣布廢除君主制,女王陛下被趕下台,那英國政府也無權插手曼恩島或海峽群島,島上居民就和英國再也沒有任何關係。

英國女王作為皇家領地所有人的合法性體現在女王陛下的頭銜上,女王陛下在海峽群島的頭銜是諾曼底公爵(注意,無論英國君主是男是女,都是諾曼底公爵。因此伊麗莎白二世是諾曼底公爵(DUKE)而非諾曼底女公爵(DUCHESS),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種女性被稱為公爵的場合),在曼恩島,女王的頭銜是「曼恩島領主」。1967年,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法國諾曼底地區,諾曼底當地的農民見到女王后便脫帽行禮,說「Vive la Duchesse」(法語:女公爵萬歲!),當時女王回復說「Well, I am the Duke of Normandy!(我是諾曼底公爵!)在海峽群島,島民通常稱呼女王為the Queen in the right of Jersey" 或 "Queen in the right of Guernsey",但祝酒時,他們會說"The Queen, our Duke」(我們的女王,我們的公爵)

其實關於英國在歷史、稱謂、領土上的混淆和趣事還有很多,比如「英國女皇」和「英國女王」,比如誰是康沃爾公爵?比如王位繼承等等,等下次LZ再發好了==


英國最早的原住民是凱爾特人,是從歐洲大陸過去的,他們是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人的祖先,他們不說英語。

英格蘭,在英語里指的是盎格魯薩克森人的土地,很明顯這幫人也是從歐洲大陸過去的,這幫人和日耳曼人血緣很近,所以英語和德語很象。

這幫英格蘭人征服了威爾士,又征服了愛爾蘭,之後與蘇格蘭合併,才形成了聯合王國,後來由於愛爾蘭信奉天主教,南愛爾蘭獨立,英國本土最終形成目前的格局。


英國為什麼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這就要從公元前的凱爾特人說起:公元前5世紀,英勇善戰的民族凱爾特人在歐洲叱吒風雲,不是古羅馬人,也不是古希臘人,而是同樣創造了燦爛文明卻被教科書一筆帶過的凱爾特人。公元一世紀以前,凱爾特人是不列顛群島的主人,開始在這個孤島上經歷了不斷被外族征服又不斷反抗的血淚史。第一回:凱爾特人VS羅馬人。公元1世紀,歐洲成為了羅馬人的天下,羅馬人跨過英吉利海峽入侵大不列顛島南部,把凱爾特人趕到北方,自然南下騷擾羅馬軍隊,搞得羅馬人看到凱爾特就人頭疼。於是羅馬皇帝修建長城—哈良長城,即蘇格蘭與英格蘭分界線的依據。第二回:凱爾特人VS日耳曼人。公元5世紀,歷史進程發生了一些變化,羅馬帝國搖搖欲墜,從不列顛群島撤兵。但是5世紀又來了日耳曼人,他們在歐洲大陸興風作浪,順手入侵了不列顛島南部,又把一些凱爾特人驅逐到西部,北方和愛爾蘭島,於是又奮起反抗(如果戰鬥是我們的宿命,那就勇往直前吧—凱爾特英雄亞瑟王)可惜這些日耳曼人還是在英格蘭地區長期居住了下來,經過後來民族融合,就形成了今天英格蘭人民族的祖先—盎格魯薩克遜人。(England Angels-Eng land 盎格魯人的土地)第三回:凱爾特人VS諾曼人。又過了幾百年,歐洲大陸日耳曼人的另一個分支,諾曼人,他們佔了盎格魯薩克遜的地盤,在英格蘭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之後又去蘇格蘭招惹凱爾特人,後來又發生了兩次著名的蘇格蘭獨立戰爭,試圖推翻英格蘭的統治。(他們也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16世紀之前,以日耳曼人後裔為主的英格蘭王國,以凱爾特人為主的蘇格蘭王國,威爾士公國,愛爾蘭王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16世紀,和談,英王室和威爾士簽署《聯合法案》,控制威爾士。17世紀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成為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共同國王。後來這兩國也合併成為聯和王國。19世紀愛爾蘭也通過聯合法案加入這個聯合王國,才形成今天英國的雛形。不過1921年愛爾蘭南部脫離英國後獨立,北愛爾蘭繼續留在聯合王國里,即今天的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這四個組成國走向統一的過程,其實也是凱爾特民族和歐洲其他民族相互鬥爭的過程。所以這四個組成國的深刻差異是由深厚的歷史背景造成的


來自鐵血網「英格蘭、英國、英聯邦、英帝國?這些概念你分得清嗎?」By加藤鷹的金手指

United Kingdom?England?Great Britain?這三個詞是指同一個,還是不同地方?

如果你去英國用錯了詞,英國人會偷笑嗎?

誰知道這些詞的答案?

下面小編給你們科普一下這三個詞具體代表什麼!

普及一下,上面這個是世界地圖,紅框裡面是歐洲,在亞洲的正西方向的一小塊地方,而英國在歐洲的最西側,即圖上歐洲最左側兩個小島上。

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中文通稱英國。

它包含了四個地位平等的主權國家:蘇格蘭、英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

英格蘭經常被誤認為是英國整體,因為它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以及擁有英國首都倫敦。

北愛爾蘭是經常容易被遺忘的地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是民族名稱England-English,Scotland-Scottish,wales-welsh,northern Ireland-northern Irish。

雖然你可以統稱他們「英國人」,但是他們不喜歡這樣。因為四個地方的人們並不喜歡彼此,北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人認為英格蘭人是驅使奴隸的殖民者,儘管它們三個都擁有獨立的地方議會,可以投票表決英國法案,而英格蘭就沒有。

英格蘭人也常常認為其他三個地方的人們還農村來的土包子,花太多時間睡懶覺。

儘管如此,這四個國家並沒有獨立的護照,它們都是英國公民,不管喜歡不喜歡。

那麼大不列顛在哪兒?

不像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大不列顛是一個地理概念,不是政治概念。大不列顛島是不列顛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在英國,大不列顛通常指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北愛爾蘭被故意排除在外,這點大部分是對的,但不全對,因為他們都有不屬於不列顛島的小島。比如,懷特島、錫利群島,和蘭迪島屬於英格蘭,安格爾西島屬於威爾士,奧克尼群島和克萊德群島屬於蘇格蘭。不列顛群島中的第二大島是愛爾蘭島,「愛爾蘭」並不是一個國家,像不列顛一樣,它是一個地理概念,不是政治概念。

愛爾蘭島上有兩個國家,上面提及的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人們所說的「愛爾蘭人」一般指的是愛爾蘭共和國,它是一個不屬於聯合王國的獨立的國家。愛爾蘭共和國和英國都是歐盟的成員國。

雖然英國總假裝自己是一個位於大西洋中的孤島,而不是離法國海岸只有50公里的歐洲的一部分。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回顧一

回顧一下:

不列顛群島包括兩個大島,愛爾蘭和大不列顛。愛爾蘭島上有兩個國家: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大不列顛島上有3個國家: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北愛爾蘭和大不列顛組成了聯合王國——英國。

完了嗎?

沒有!

還有一些未解的問題:比如,當你去加拿大旅遊的時候,為什麼鈔票上印著英國女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談談英帝國。

英帝國曾經佔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統治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那些通過鬥爭取得獨立的國家很容易記得,但我們經常忘記很多國家是通過外交獨立的,而不是流血的戰爭。這些希望獨立的國家和英帝國簽訂了協議,他們繼續承認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作為交換,他們可以建立獨立的自製議會。

那麼這些國家還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嗎?

如何理解這些國家聯合在一起?

首先,我們要談談英國的王冠問題。並不是放在倫敦塔里的實體王冠(儘管它每年帶來幾百萬英鎊的旅遊收入),而是作為一個複雜法律實體的王位自身。它也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單獨的「法人」。

誰創造了這個位置?

上帝!

根據英國傳統,一切權利歸於上帝,國王會在一個季度儀式上被帶上皇冠。但是上帝並不想管治理國家這種小事,於是他方便的把權利授予了一份實體——王位。

過去它的確指倫敦塔里的那頂王冠,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演變成一個由君主掌握的,獨立的法律體系。

英國所有法律的權利與效應都來自於國王。與之相對的,國王的權利來自於上帝。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理論上還是一個神權國家,在位的國王既是國家元首,也是英國國教的最高領袖。以上就是這個傳承了千年的王位小知識。

回到加拿大和其他國家,這些前殖民地通過外交途徑獲得獨立,同時繼續承認英國君主的權威,它們被稱為英聯邦國家,他們包括(按人口降序排列):加拿大、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紐西蘭、牙買加、索羅門群島、貝里斯、巴哈馬群島、巴貝多、聖露西亞島、聖文森特島、格林納丁斯群島、格瑞那達、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吐瓦魯。這些獨立國家仍然承認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儘管女王在這些國家基本沒有實權。

還有三個是女王直屬的——曼恩島、澤西島、蓋納西島,被稱為皇家自製領土,不像英聯邦國家,它們並不認為是獨立的國家,而是被英女王授予自治權,擁有英國公民身份,雖然英國還有推翻自治政府法案的權力。

終於講完了嗎?

差不多,但還有一點!

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像這個地方。

位於西班牙南部海岸的小城——直布羅陀。以岩石和猴子聞名,同時也引發了英國和西班牙的外交緊張。

還有福克蘭(馬爾維納斯)群島。它導致了英國和阿根廷嚴重的衝突,引發了馬島戰爭。

以下這些地區是英國皇家直屬,被稱為英國海外直屬領土。但是他們之前的名字——皇家直轄殖民地,泄露了它們的底細。他們是大英帝國最後的殘骸,不像英聯邦國家,他們並不是獨立的國家,而在軍事上、經濟上也依賴英國援助。與自治地一樣,出生在直屬領地的人都擁有英國公民的身份。皇家直轄殖民地包括(人口降序排列):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直布羅陀、英屬維爾京群島、安圭那島、塞普勒斯英屬區、聖赫勒拿島、阿松森群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蒙特色拉特島、英屬印度洋領地、南喬治亞島、南三明治群島、福克蘭群島、英屬南極屬地、皮特凱恩群島。

最後我們來溫故一下,英國是一個位於不列顛群島的國家,也是英國王室所執掌領土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包括皇家自治地區。而由英國獨立出來的承認英國君主統治的國家是英聯邦國家,剩下那些沒有獨立的前殖民地,則是英國海外領地。

現在你對英國的印象不只是英格蘭了吧?也大致明白了英國各地區的獨特風土人情與區別了吧。這次我們獨家解讀,下次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還不抓緊著。這回再去英國,張開小嘴給小夥伴們講述講述,看誰不豎起大拇指。


我頭都暈了


推薦閱讀:

社會是如此的不安全,我們該怎樣保護好自己?
大家怎麼評價李銀河這個人,以及她的言論和著作?
貴安新區的前景如何?
現在的監獄是否還對那些不法分子有威懾作用?
如何一針見血地徹底擊潰熊孩子和熊家長?

TAG:英國 | 地理 | 社會 | 歷史學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