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中國人也自稱為「龍的傳人」嗎?

跟龍相關的是不是都特指皇帝了,普通人跟龍無關


1978年之前沒有這個說法嗎……?你們都不看小人書么……

截圖來自《丁丁歷險記·藍蓮花》,作者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本書繪於1934年。

————————————

這確實並沒有回答問題,僅僅算是對其他答案「1978年之前沒有這個說法」的質疑。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西學東漸造成的,中國人原來都自稱炎黃子孫,即炎帝黃帝的子孫後代,這二者都是有光榮成就的偉人;而西洋人往往喜歡把自己跟兇猛的禽獸聯繫在一起,典型的比如羅馬人祖先是大灰狼作的乾媽。因為這些禽獸有力量,而西洋人試圖借用這種力量,這已經深深嵌入西洋文化,漸漸成為了一種文化習慣,比如起名字時候就起什麼「迅猛龍的狡詐」、「沙漠之鷹」之類的,而當西洋人來到中國,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時候,有兩種情況。

分類討論:

1.西洋人了解到龍是中國人的圖騰,故而套用這種習慣性思維來給中國人起了個名字,叫龍的傳人。

2.西洋人來到中國,中國人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西洋有這種說法,或者為了爭辯,或者為了交流,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創造這麼一個符合西洋思維的說法,環顧自己歷史,龍最合適,所以發明了龍的傳人這個詞來指代炎黃子孫。類似的事情還有康有為見識了基督教的政治作用以後試圖在中國複製一遍耶穌的事迹,自封為孔教教主來「內聖外王」,可惜中國人兩千多年前就不上這當了,西門豹治河神的故事,可是家喻戶曉。

綜上所述,我認為1可能性最大,其次是2。


用阿城的說法,龍的傳人這個說法基本上是隨著侯德健的歌流行起來的。

龍只是個負重的牲畜,所謂「真龍天子」是騎著真的龍的天子,龍生九子沒一個是皇帝,都是馱人用的。

----

以上為阿城先生的說法,至於在所謂的封建社會中(中國沒有封建社會,用前現代社會更合適)龍跟普通人沒有任何關係,從劉邦開始龍就被皇帝獨佔了。


只有天子皇族才說自己的龍的傳人吧,老百姓這麼說,是要找死么?


看看米國人拍的抗戰神劇,龍種。。明顯說明天朝以前就有這個說法了。

龍種 (豆瓣)


顯然

中國龍和西方故事裡的那些

貪婪、邪惡、喜歡搶美少女公主

遭到無數勇者、王子、肌肉男討伐的

妖艷拽根(dragon)

不是一個物種

對於中國龍

我們習慣說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為毛這麼說?

朕來給愛卿們劃劃重點

不會合體的圖騰不是好圖騰

上古時期

我們的祖先不流行freestyle

流行繞著圖騰跳大神(圖騰崇拜)

圖騰,就是信仰的象徵

黃河流域的山野田間

每個氏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圖騰

有的是馬,有的是蛇

有的是熊,有的是鹿…

氏族之間,遠交近攻

兼并地盤,逐鹿天下

終於有一天

一個強大的氏族崛起

並把其他戰五渣都打怕了

這個氏族的圖騰,是蛇

蛇圖騰氏族的老大

在吊打其他氏族的同時

也在不斷給自己的圖騰添加裝備

今天收拾了鹿圖騰氏族

就把鹿角加在蛇頭上

明天打敗了鷹圖騰氏族

就把鷹爪添到蛇身上

然後是馬的頭,魚的鱗,牛的耳朵…

組成了一個自然界

從沒有出現過的物種

收集了各種極品裝備的圖騰

就是龍

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

這種「氏族圖騰兼并說」

是由民國時期的學者、詩人

聞一多先生提出來的①

這為「龍的傳人」口號流傳

提供了逼格滿滿的技術支持

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

有龍族血統

神話里那些有龍族血統的大神們

現在都被認為是我們的先祖

補天and造人的女媧

是人首蛇身的妹紙

她的哥哥伏羲

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也有著人首龍身或人首蛇身的傳說

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

俗話說蛇走蛟,蛟化龍

蛇和龍之間本就有著

難以割裂的關係

虺②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

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述異記》

人首蛇身的大神的血統

和龍自然也是分不開的

而治水的大禹

身世更加詭異

傳說他爹鯀死後

身體里飛出一條黃龍

那條龍就是禹的真身

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山海經》注引《歸藏·啟筮》篇

和共工1v1solo的祝融

有個別稱

叫「燭龍」,也叫燭九陰③

這個了不得了

燭龍一睜眼天就亮,一閉眼天就黑

呼風喚雨就是你

誰也不服就服你

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

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山海經》

巧的是

共工這喜歡拿頭撞柱子的兄弟

也長著人首蛇身的造型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

神話里先祖大神們的詭異造型

暴露了他們隱藏不住的龍族血統

「龍的傳人」這幾個字

深深印在我們的腦回溝里

朕仔細想了想

其實龍的形象早已融入到

老百姓的生活中

春天,萬物復甦

人們說這時候二月二龍抬頭

這天吃的麵條,是「龍鬚面」

烙的大餅,叫「龍鱗」

而包餃子,就是「龍牙」

北方還有「剪龍頭」的保留節目

嗯,就是理髮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

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面。

——《燕京歲時記》

不下雨的時候

人們總嘗試去溝通

管理著雨水的

龍王

(然鵝並木有什麼卵用)

農民遇久旱,則請龍,

約鄰村農民舁境廟之神往龍潭禱求。

——民國《鄞縣通志·文獻志·禮俗·迷信》

更不用說舞龍、賽龍舟等等傳統

以及

辣么多成語~

最終讓大家廣為流傳

「龍的傳人」這個詞兒的

還要追溯到

上個世紀80年代的那首歌

《龍的傳人》

(流行歌曲的力量真強大)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人們聽了紛紛說:

「卧了個槽!

這不正好唱出來我們心中的所想嗎?」

所以

龍的傳人說法真正流行開來

距離現在

其實並不遙遠

在朕看來

「龍的傳人」這個觀點

一直深植在我們心裡

這種說法的出現

實際上是對我們中華文明

進行的一個牛叉總結

它包含著我們融在血脈中的

濃濃的民族精神與情懷

嗯,當然也符合

正能量爆棚的價值觀~

朕覺得

作為集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於一身的

龍的傳人

原創來源微信公眾號:朕說。

其他賬號轉載發布需獲取獲取。


主張黃帝部族的原始圖騰為神龜的學者認為「有不少記載說黃帝族融合東方龜圖騰、北方蛇圖騰等之
後成為龍圖騰的。在現實生活中龍並不存在,它不過是多種部族圖騰信仰的複合體。而現實中,龜、魚、蛇確是大量存在的。龍的形象構成的大體就是以龜、蛇為
主,複合多種動物圖騰特徵而成」(張振犁、陳江風等著《東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話論》71—72頁,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2月第1版);

主張黃帝部族
的原始圖騰為熊的學者認為黃帝一統中原後「博採各部圖騰之特長,確定:以蛇為主體,以魚鱗為龍鱗,以魚尾為龍尾,以獅頭為龍頭,以鹿角為龍角,以鷹爪為龍
爪,構成了部落聯盟的圖騰——龍」(於乃昌、夏敏著《初民的宗教與審美迷狂》77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也有研究認為「華夏部族原
是以蛇為圖騰的」,後來強大的氏族吞併了其他氏族,而且將戰敗者圖騰中最精彩的部分增添到自己的圖騰上,當作自己新的圖騰,形成了以獸類的腿、馬的頭、鹿
的角、魚的鱗等等異樣的蛇,這便是華夏部落的新圖騰——龍(王慶新著《中國味》3頁,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1989年11月第1版);

亢亮、亢羽則認為
「黃帝統一了各氏族部落,成為華夏第一帝——軒轅黃帝以後,取各氏族部落圖騰之特長,將蛇身、鹿角、鷹爪、蜈蚣尾、虎頭、蝦目、馬齒、公羊須等組合在一個
圖騰中,形成了『龍』 圖騰」(亢亮、亢羽著《風水與城市》6頁,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綜上,龍是黃帝部落的圖騰。封建王朝時代,成為統治者專用圖騰。

不過這個近代營口這條龍是咋回事呢?


無鹽生和zhiyang jiang引用外國人文藝作品作為論據,說服力不大,不能證明這是"中國人自稱"


新浪微博鏈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1233423597847


前幾天了解到的知識,詳細信息移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511272?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singlemessage

。。。。。。。。。。。。。。

古代中國,龍的地位並不一直都是那麼高;

先秦時期,龍只是一種勉強稱得上神獸的生物,可殺、可御、可烹飪,地位遠低於象徵貴族高潔品質的麒麟;彼時人和龍的關係大約是相安無事,不至於如近代西方般視其為凶獸,但也絕不至於把自己當作龍的傳人。

隨著著名龍吹《山海經》的傳播,龍的在神話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最終在宋元以後確立了其神獸之長的地位,宮殿開始描繪龍紋,明清皇帝開始被稱作「真龍天子」,但似乎也沒有普通百姓自稱「龍的傳人」。

此外,近古民間對龍的印象,來源於佛道兩教的神話故事;佛教之「龍」多少有點印度龍的影子,雖有行雲布雨之能,但不免終成鯤鵬口中之食,而道教的龍,大約就是天上的馬吧,當坐騎也好,當寵物也隨便你;這樣的龍,當不起中國人的祖宗。

「龍的傳人」這個寄託著強烈民族情緒的辭彙,實際上出現在近代的二十世紀,是中外文化激蕩的產物。

是以中國古人並不自稱「龍的傳人」。


沒人敢,要殺頭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朝會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這句話?
想了解我黨戰爭歷程與高級將領,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有什麼好的中國歷史書推薦一下?
唐朝為什麼不跟高句麗結成兄弟之國,共同對抗蠻族?
台海對峙期間,大陸到底有多少人,多少軍機(軍艦)叛逃至台灣?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