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去感受或閱讀一座城市?你比較關心一座城市的哪些方面?


首先選擇一個穿城而過的公交吧,比較中意傍晚去坐,工作的人在回家的路上,開檔的人在高峰忙碌,不管車上還是窗外都是故事的集中點。然後去老居民區找一處吃飯的地兒,和老闆聊聊變遷和人文。要走時去看看城市的最高點。


感受和閱讀一個城市,既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的個人愛好。然而一個哪怕幾萬人的小城也是極其複雜的,如果硬要總結出一個讀城的方法論,那簡直是對城市複雜性的蔑視。

我的一個朋友從遙遠的烏魯木齊來上海開會,他坐上計程車,到達地窩堡機場,飛行,抵達虹橋T2,上計程車,抵達浦東四季酒店。會議在酒店的多功能廳,吃飯在酒店的餐廳,西式中式本幫菜一應俱全,晚上在酒店游泳,泡吧,認識各地的來客。會議結束,同樣的計程車-機場-飛行-回到他距離這個城市幾千公里的家。他此行確實來過了上海,但這個城市裡絕大多數的東西跟他沒有一丁點關係;也不能說他沒體驗到上海,事實上他的體驗到的恰是上海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專業上我們會把這種包裹著他的泡泡式的城市空間叫Omnitopia。

而與此同時,小陸家嘴寫字樓里的白領正在工作。寫字樓,全家便利店,地鐵站,周圍的幾個商場和他們的住房所在區域基本上就是他們理解上海的重點。在這裡感受到的這座城市是優雅的、效率的、精英的,同時也是枯燥的,高壓的,金錢的。他們多半不會去什麼城隍廟感受莫名其妙的風情,更不太可能知道松江方塔園是什麼地方,如果浦東機場附近新開一個復刻義大利小鎮風貌的奧特萊斯,倒是有可能會提起一點興趣。

在寶山區外環外的顧村安置房基地,住著大量的從虹口等老城區動遷來的市民。小區都叫「馨家園」,「好日子」等等,道路,地鐵,綠化,配套都還是過的去的。動遷市民說起來,也是覺得政府辦了事實,當然他們不會隨便說自己在虹鎮老街的一張床在這裡換了兩套新房。實在要說,也必然有一些失落,離市區太遠啦。是啊,外環外的區域,哪個離所謂的市區不遠呢?想起他們以前住在虹鎮老街的時候,外灘蘇州河近在咫尺,可那又與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來上海玩的遊客,不妨出了浦東機場坐地鐵二號線到唐鎮下車,四處轉轉。了解上海的朋友一定覺得這個建議是在搞笑,這裡能看到什麼?沒錯,什麼也看不到。就連地鐵站周邊,都是一派空地、工地、廠房、黑車組成的城鄉結合部景象。但是如果你知道,在這個離人民廣場超過20公里的地方,今年拍出的住宅用地樓板價已逼近3萬,未來入市價格5萬起,你會作何感想?這個城市瘋了嗎?唐鎮是片熱土嗎?對政府未來的發展規劃很好奇?不管你的感受是什麼,也算是從另一個小小的側面窺到了一些現實吧。

甚至你都不需要來上海。打開衛星地圖,打開街景地圖,去看那些成片整體開發的新城。新江灣城,浦江鎮,安亭新鎮等等。幾乎是把規劃方案直接印在了大地上。異域風情,新城市主義,軌道交通上蓋,要什麼就有什麼。這已經和你想像中的上海越來越遙遠了,和法租界,梧桐樹,紙醉金迷的海上舊夢越來越沒有關係了,可是這仍然是上海,這背後的政治,資本,規劃設計的邏輯一直都沒有改變。直到你終於接受,這也是上海,而且是典型的上海,那麼恭喜,這也可以算是又讀懂了這座城市一點。

扯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意思是,根本沒有一個如何讀懂城市的方法。硬要說有,那就是你知道的關於她的信息越多,你就能讀出的信息越多。城市永遠是拼貼和動態的,富豪、窮人、老洋房,小高層在同一個行政區域里相安無事,我們能做的只是管中窺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除非,你把城市當成主題公園。


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城市」是個很大的概念,或者「概念」這個詞都不能很好的囊括它。哪怕是個再小的城市,也是包羅萬象千絲萬縷的,所以想要去「感受」或者「體驗」一個城市,是件工程量極其巨大的事。這絕不是到了一個城市慕名去幾個景點轉轉拍拍,吃幾口聲名遠揚的小吃就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在近五年來科技進步,人的各方面需求進一步整合之後,似乎出行的意義就僅僅變成了「拍照→po上網→收穫正面回饋→開心」這麼幾一套邏輯,似乎出行這件事做給別人的,似乎只有別人的讚許感嘆才能產生正面的效用,似乎很難從出行這件事上自己由衷地去感受到開心。

我甚至會覺得,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城市,最需要做的,恰恰就是避開這些著名旅遊景點。因為它們勢必已然被外地遊人和本地商販佔據,千篇一律,令人疲憊。有條件的話在一個城市多住幾天,沒什麼目的地隨處轉轉。菜市場,早點攤,夏夜的小區廣場(如果沒有被廣場舞大媽佔領的話),這些都是去感知了解一個城市的重要途徑,這些地方都能讓你最直接地認識到這個城市和你所熟知的地方的不同,讓你明白這個城市的人們有著和你不一樣甚至截然相反的日常,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生活規律、習慣、脾性。幾天下來,總會有幾件讓你印象深刻的事,這些事,這些不同,就構成了對這個城市的認知的基礎。

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事,也覺得這才是旅行的真正意義。

有的是活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很難,可透過窗戶看看別處跟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也是種很好的體驗。


我在北京。霧霾好大。無心感受。


如果要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在這個城市找一個街角,租一套小房子,住上一段時間,與當地人交朋友,吃當地的早飯,說當地的話。

聽老大爺老太太在街角八卦誰家的姑娘和誰家的小夥子戀愛了,出國了,流產了。這些瑣碎的事情才是一個城市的真正內在。至於你在CBD看到的高樓林立和人來人往,其實嚴格來說都不能真正的代表一個城市。也許這個鏈接可以作為你的參考。

如何讓一個人的旅遊變得有意義? - Jasan 的回答


作為一個旅行者我覺得感受以城市最快捷方便的方法是去體驗它的兩樣東西。

一樣是市政交通,一樣是它的博物館。

市政交通比較能體現一個城市的現在面貌,從市政交通的覆蓋面,便捷情況,設備的新舊,你大概就能了解這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從坐市政交通的來來往往的當地人的面貌,你大概就能感受到這個城市對於外來人的接受程度。

還有就是博物館,我非常喜歡去逛各個城市的博物館,因為它們大多承載著這個城市的歷史,當然這個博物館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比如我家鄉天津的五大道其實就是一個「建築博物館」。從博物館的館藏到博物館舉辦的展覽,你大概就能猜出或者感覺得到這個城市的品位。

以上。


住上個把年,逛、吃、聊,然後離開


各種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如公交、地鐵、公園、綠道、圖書館、體育館、警力部署,垃圾桶,清潔工人,人行天橋(隧道),路燈,綠化……


一座城市與一個人一樣。安全感,安全感,安全感最重要。

感受一個城市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一次旅行,一次短時間的居住,也可以永久性的居住。

人們常說喜歡喜歡一個人而喜歡一座城,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喜歡這座城,喜歡著城市裡與你每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人。

你們不認識對方,甚至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你們生活在一片天之下,感受著同樣的天氣,不同時段去吃了相同一家的餐廳,點了共同口味的菜。

後來我們喜歡著這座城市,喜歡著城市裡人,帶個我們快樂,歸屬感,以及幸福。

美食,乾淨的街道,便捷的交通,舒適的環境,鄉里鄉音的語言交流,有三五好友,走在道路上的不迷茫,樓下店鋪可以賒賬拿走東西的熟悉老闆。都是自己感受與喜歡的原因與方式。


在這樣一個知冷暖的季節里,

我用透徹的目光打量著這個城市,

這裡新鮮得讓我孤獨,

熱鬧得讓我封閉,

在潮濕的空氣里,

等著半小時一趟的公交車,

你我的處境,

你我的距離,

只能用微笑來驅趕寂寞,

用繁忙來沖淡思念,

給我擁抱自己的力氣,

去擁抱這秋天的落日,

家鄉的夕陽塗滿天空,

我的紙上寫滿心情。。。。

我曾這樣一路行走,

帶著屬於我的幸福,

去往一個陌生的抑或熟悉的地方,

無限延伸。

我總是去祈求去努力認識這個過往,

而不知在這個表象下掩藏著多少其餘表象,

遠方除了遙遠,

還能找到我們的岸,

一年又三年,

在這美好的時光追逐夢想。


《感受她,感受這座城市》

我終於到了她所在的城市

燈火燦爛的樓房

人潮喧囂的夜市

我站在城市的中心,想像她的樣子

空氣中瀰漫的是躁動的美食

巨幅的廣告向我宣告這裡的奢侈

用同樣的文字

我踏過萬水千山來到這裡

只為給自己一個解釋

不是為了見她

而是想告訴自己,我就要走向遠方啦

帶著詩……

PS:如何去感受一座城市?感受了喜歡的人就知道。

比較關心城市的哪個方面?哦,對不起,我只關心她,她曾經讀過的學校,曾經走過的路,曾經呆過的咖啡廳,就這些了吧。

喜歡上一個女孩,就會關心她所在的城市。會去看她那裡的新聞,關心她那裡的天氣預報,雖然她不一定知道。

曾經我很想去前女友的那個城市看看,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情結,但是真的就是想去。後來真的去了,感受那裡的陽光和空氣。離開之後,發現自己也就沒有那麼執念了,或許真的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想去,就去吧,或許,那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剛好讀到葉兆言先生《老南京·舊影秦淮》里這樣一段話:

「路是城市的脈絡,要想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最好的辦法,就是對道路的演變進行考察。道路發展了,一個城市的面貌必然隨著改變。路變了,人也會跟著改變。」

配圖是民國時期南京的鼓樓、新街口和中山東路。

未必是關於閱讀城市的正解,但確實讓人思路頓開。


我只在意這座城有沒有我在意的人, 如果有,那便也會感同身受。 是冷,是雨,或晴。


我喜歡一個人旅行,喜歡一個人在城市裡自己逛。上一年放暑假一個人從天津花了十二天時間一路玩回紹興。走了五個城市,自己應該算是會玩的那種。如果說時間很短,我至少會去三個地方。

這三個地方,一個是這座城市的宗教中心,例如寺廟教堂,謝謝地方往往是一座城市最古老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一個是這座城市最繁華的商業街,看看這座城市的消費水平有多高。第三個我會去的是這座城市的書店,特別是獨立書店看看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這是對一個城市一個最初的把握,時間更加多的話,就會有更多的選擇。例如博物館,像西安啊、南京啊這些城市若是不去去博物館一定後悔。我還會住一晚那個城市的青旅,最好是家庭式的那種青旅,然後早上起來就能夠在小區了嘗嘗正宗的當地早點。我在武漢就這樣,跟著當地人一起過早,便宜,還比戶部巷的正宗。哦對了,當地有名的小吃街也是可以走走的。還有就是古老一點的城市,我會去看看老街區。

想到再補。


去了解一座城市,於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從歷史出發,發掘一座城市做本質的美,或許在今天這種美已然隱逸,已然被覆蓋,但正是這種去探索,去發現的過程是最令人陶醉的,亦是最令人感到滿足的。不論是審美世界的陶醉,還是精神世界的洗禮,不論是舌尖上的美味品嘗,還是藝術上的不斷追索,追尋一座城市的歷史就似追逐它曾經的夢,一個由歷史沉澱而成的夢


我比較關心一座城市的「公共廁所系統」,因為那是一座城市的「恥部」和城市營運的細節所在…


去過不少城市,最愛金華。

這是一座江南腹地的城市,婺江穿城而過,將這片土地孕育得豐腴雅緻。

兼具人文和自然風情,物價較低,公共交通發達,城市建設良好。

私以為,想要評價一座城市,必須得坐一次公交。

在金華生活的時候,幾乎坐過所有線路和所有時刻的公交。

坐著公交,我知道這座城市蘇醒時間,說晚安的時間,還知道哪條線路最擁擠,怎樣轉車才能最快的到達你想要去的地方…諸如此類,各種各種。

只有當你擁有了一張城市交通卡,你才能說,自己在生活。

以上。


當我去北京711想隨便吃點什麼發現沒有魚蛋沒有車仔面沒有思樂冰,點完東西店內沒有桌椅,牆上還貼著請勿飲食,店鋪垃圾箱放在室外門口,以及晚上九點崇文門附近兩三公里範圍竟然都特別冷清,我就感覺到帝都和妖都確實是有著巨大文化差異的兩個城市。


今年暑假去了趟西藏。自由行。坐飛機到成都,拼車去西藏。我今年23,在校生。放假當天早上最早的飛機。一路上共十天,停停走走,看了很多風景,住了很多客棧,終於在第十天的凌晨到了拉薩。

快到拉薩的時候,一車人都要瘋了。晚上十點鐘,車是豐田霸道,放著王力宏的唯一,一車人加司機四男兩女,開著窗瘋狂的吼著,卻也不明白究竟誰是誰的唯一。

呵,這也算是拉薩的一種魅力吧,讓人瘋狂。

剛到郊外,遠遠的就能看到布達拉宮。像一個裝了電池正在發光的玩具城堡,閃耀在凌晨一點的拉薩。


去這個城市最高的地方看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將打造 20 個城市群」?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有什麼關於台州臨海的冷知識?
廈門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館子里一定要嘗試的菜式有哪些?
關於徐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關於無錫,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TAG:城市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