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若被問到離開上家公司的原因,如何回答最合適?


在討論什麼樣的回答最合適之前,還是建議先想一下為什麼面試中會問這個問題,各相關主體通過這個問題在考查什麼。

招聘的公司為什麼要關心你的離職原因?

a. 相當於做了一次背景調查 Reference Check

一般正規的大公司針對跳槽的候選人都會進行背景調查,就候選人之前所在公司的直屬上級或同事進行相關情況的考證。候選人在回答該問題時,相當於自主進行了一次背景調查,講述了在上一家公司的情況,間接也可評判候選人的業績表現、工作關係相處以及自我認知。

b. 在上一家公司沒有解決的問題,在下一家公司基本依然會存在

如果候選人的理由是同事關係複雜,充滿惡性競爭;又或者是薪酬增長受阻,升職無望這類問題。招聘公司首先會想,我並不能保證目前的公司就沒有此類問題,那是不是你來了遇到相似的問題又立刻想要離職呢?那對於公司來說,前期招聘的時間和金錢投入都會浪費。公司招聘候選人,是希望其能夠快速產生貢獻並且在一段時間內有穩定性,當然如果你的才華讓用人單位已經肯定了你個人,上述產生的顧慮會減弱。但職場畢竟是職場,沒有完美的地方,只是看你在意的是哪塊。

c. 你是否想清楚了自己的每一步選擇

相比於前2個更多是從HR角度出發的考量,這一點是面試官,尤其是一些身居高職的面試官非常在意的一個問題。面試時間一般也就45分鐘-1小時,無法就很多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但聽候選人講講以往每一個職業選擇為何做出時,是能從某種程度上聽出其水平的。如果你的選擇又恰巧和行業發展或者當前的風口相契合,那就更完美了。舉個例子,某候選人在8年前從傳統行業去了互聯網行業,當回答這個問題時,他闡述了一番當時對互聯網行業的分析,以及為何看好這塊紅利,往往會得到面試官的高度肯定。

當理解了上述問題,我們再來看怎麼回答更合適時,我可能按照以下的優先順序來進行建議:

1. 清晰地知道why,自己在每一步或者每一個階段應該怎麼走,或者追尋某個方向,更多是自己的主動性在影響。比如看好某一行業的紅利,比如看準某一風口,比如某一方面與自己的個性或興趣更符合。也可以是有一個終極目標,那倒推的過程中幫助自己每一步做出決定。例如終極目標是A,它需要我具備B,C,D,E,所以我一開始在B,然後去C,依次類推。

2. 個人成長,個人發展,自我提升與完善相關。

3. 非自我可控的外部因素。比如家人在北京,但公司突然搬遷到上海。公司臨時業務調整,原架構遭到較大衝擊等。

結語:

以上不是希望大家只去練習這些技巧,而是希望每個人在職業選擇時,能夠更多去主動思考這些問題,最好能請教行業內外更加資深的人。與以前的社會不同,「不變」現在已經未必是好事,有時也會被貼上安於現狀、不能快速適應新變化新趨勢這樣的標籤。但也不用為了「變」而變。

多去想想why,自己要的是什麼,每個人想清楚的時間有長有短,至少想清楚什麼是自己不要的。

更多好問題或者好想法,歡迎私信或者以問題形式交流:)


實事求是,有一說一(互聯網時代一切都是透明的)

補:

看到有同學評論格格我的觀點,好像理解有偏差,我就再補一下

找工作是雙向選擇的事,優秀的人才其實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公司,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實事求是的意思是表達自己內心對新工作的嚮往,發自內心的。

有一說一的意思是真實的是怎麼樣就怎麼樣,身上有的小毛病是自己需要改的,遮掩一下還是會暴露的。


一般大家的回答無外乎以下幾種,簡單說就是四有一無:

1、有人員變動(如老闆、領導、團隊有變化等等)

2、有環境變化(如辦公地址變化等等)

3、有發展方向變化(如公司主業調整、團隊主要目標調整等等)

4、有人際關係變化(如與某領導、員工關係轉惡或轉親密等等)

5、無薪資變化(公司久未主動調薪或加薪要求未得到滿足等等)

現在很多公司會做背景調查,所以如何說,很重要。僅供參考吧。


首先,站在公司的角度,一般都是喜歡招聘這些類型的員工:1、穩定踏實肯乾的 2、有才華、上進心,想做出一番成績的 3、兩者兼備

那麼掌握的公司的口味,你就知道有些是不應該說的:

1、上家公司太忙了、加班太多了、壓力太大了——這說明你工作效率不高、無法應付本職工作、不接受加班、不願為工作付出。

一個勤奮、抗壓能力好的人永遠是受招聘者歡迎的,如果你確實是因為上述原因離職,可以換一種方法來說,如:上家公司流程制度不合理,導致工作量不合理,經溝通也解決不了,覺得耽誤自我提升(按照上面企業喜歡的那種員工上貼)。

這樣說,就算招聘者心理存疑,但因為沒有可靠依據來戳穿,他也會接受的,等著日後觀察。當然,前提是你的其他條件是符合招聘條件的。

2、在上家單位做的不開心、氛圍不好、內鬥嚴重等——任何一家公司都或多或少有職場競爭,你在上一家公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說明你適應能力差、情商低、不會做人,再或者是被人搞走的,不管怎麼說都說明你是個loser。再者,企業是要你來幹活兒的,不是來享福的,你這麼挑剔環境、氛圍、做的是否開心之類的,招聘者也會覺得你是意氣用事、比較情緒化的人。

如果你確實是因為這個原因走的,可以換個說法,如:上家單位的同事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內鬥上,而自己想踏實幹活兒,希望趁年輕多學點有用的東西,提升自己。或者說,自己覺得在上家單位提升空間太小,想另尋發展(還是往企業喜歡的那種員工上貼)但是呢,你也要在其他方面體現你是一個穩定的人,不會因為想提升自己而頻繁跳槽。

先寫到這裡吧。


最好是個人原因,比如個人發展。最好不要說上公司和同事的壞話,和領導關係不好,和同事關係不好等,除非是眾所周知的,比如國企人際關係複雜。


職業規劃、薪酬待遇 足矣。

前者可吹牛、後者表明態度,一舉三得。


反對裝飾成份過高的回答。

實事求是地回答吧,只要不出現@劉述評 答案中的現象即可。


反問HR,如果遇到比我更好的人才,也不會淘汰我么?


我見過不止一次這樣的對話:

『』如果被錄取,什麼時候可以入職?『』,

『』我能稍微晚點入職嗎?項目在關鍵時刻,我手裡還有關鍵任務,我不希望因為我耽誤了最終的交付。『』

這個回答十分高明,應聘者藉此機會表達了自己的責任心和稀缺性,也表明自己從上一家公司離職並不是和公司或同事鬧不愉快。雖然面試官心裡清楚應聘者的目的(當然不排除真的如此),但是仍舊會增加對應聘者的印象分。畢竟人都喜歡聽好話,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論你是否意識到他有修飾的成分。

說到正面解釋離職原因,回答已經很全面了。各種答案其實沒有一定之規,你都必須結合自身的情況靈活運用,在不涉及HR負面清單的基礎上盡量說實話,這是對所有人負責。

以上都是從「術」的角度在討論,說到底也只是奇技淫巧。回過頭再想想,你為什麼離職這個問題不是每個人在換工作前都應該考慮清楚的嗎?這不是簡單的為了通過面試,卻是為了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而不斷思考,對自己負責。也許你反思了以後發現了自己的盲點,也許你發現壓根不用換工作,只要通過轉崗或者轉變思路就可以收穫更多想要的東西。要知道跳槽的機會成本是很大的,要知道在你能承擔關鍵任務之前是要花大精力建立信任的。

類似問題還有很多變種,你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專欄文章:你為什麼來面試?


想回答就實事求是,不想回答可以拒絕,這個問題你不需要知道。


說是個人原因就好了


推薦閱讀:

什麼時候選擇跳槽最合適?
跳槽失敗,十分絕望?
畢業三年,卻一直沒有明確職業方向,不知何去何從?
跳槽時,要不要向原公司交代離職後的具體去向?
如果準備辭職或跳槽從現在起做哪些小事會讓以後受益匪淺?

TAG:跳槽 | 求職 | 面試 | 應聘 | 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