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是什麼?
"China is entering the middle income trap because of its failure to complete the necessary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中國現在是否已經陷入了中等陷入陷阱?那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是不是如上述所說的因為中國沒有完全的完成市場經濟的轉型?同時想問問有沒有相關的文章或資料是關於這個問題?
我這個好記性,真是沒治。08年中國人均GDP4000的時候,中等收入陷阱的定義是4000-6000。12年中國人均GDP6000的時候,中等收入陷阱的定義是6000-8000。16年中國人均GDP8000的時候,中等收入陷阱的定義變成了8000-12500,這下區間從2000變成了4500,省得每次開奧運會都要變一下子。
我估計可能是經費不夠了。
這一杆子大約可以支撐到2024年,我看下次咋變,是不是可以支到一萬八?我覺得這個跟勃學是一個原理。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三本。中國開車開到哪裡,哪裡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照這個邏輯下去,現在問題已經很明顯了。不是哪個經濟區間天然是陷阱,而是中國這車超重,到哪裡就把哪裡的路壓塌成了陷阱。這個問題要說起來會很大。原因是中等收入陷阱本身的概念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的、明確的定義。其次整個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論沒有一個邏輯性很強的框架。題主引用的觀點僅僅只是百家之一罷了。雖然本人水平有限,但也就拋磚引玉簡單說說吧,希望大家共同探討。———————————————————正文—————————————————————1.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你會發現你很難找到一個大家公認的定義。我們從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看一看:關於中等收入陷阱這一概念的由來,國內外學者已達成共識:它最初是由世界銀行提出的。2006年出版的關於東亞如何應對全球經濟疲軟的報告中,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指出,「中等收入國家如要繁榮,必須採取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措施。此觀點是與事實相符合的,中等收入國家增速既不如富國,也不如窮國。」這些經濟學家還認為,中等收入國家處於工資水平更低和競爭力更強的窮國與富於創新的發達國家之間的夾縫中。但這一報告沒有使用「中等收入陷阱」這一名詞。
之後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在報告《東亞經濟發展報告》中首次提到「中等收入陷阱」,他們認為,由於缺乏規模經濟,東亞的中等收入國家不得不努力保持其前所未有的高增長率,而以生產要素的積累為基礎的戰略可能會導致持續惡化的後果。這一後果必然會出現,因為資本的邊際生產率會下降。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內,拉美和中東是中等收入地區,但它們無法走出這一陷阱。
2010年,世界銀行發表了題為《復甦強勁,風險上升》的研究報告。在這一報告中,經濟學家認為,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內,拉美和中東的許多經濟體已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在這一陷阱中,作為高產量、低成本的生產國,它們力圖在勞資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保持自身的競爭力,但無法完成其國家價值鏈提升,也無法進入正在快速增長的、以知識和創新為基礎的產業和勞務市場。
2011年,Homi Kharas,Harinder Kohli較為詳細地解釋了中等收入陷阱。他們指出,當一個國家從低收入國家邁入中等收入國家後,會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但與此同時創新技術並未得到顯著發展。這會導致該國家在出口市場中即不能在製造業上與低收入、低工資的國家競爭又不能在高技術創新產品上與發達國家競爭,出口競爭力下降,這樣就會帶來經濟增速的下降甚至經濟的倒退,導致該國家不能發展為高收入國家。這個現象就被稱為中等收入陷阱。此外,他們還將中等收入陷阱比喻為高爾夫球運動中的陷阱,表明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中等收入陷阱會影響每個國家的行為決策。
通俗來說:中等收入陷阱就是unable to compete with low-income, low-wage economies in manufactured exports and unable to compete with advanced economies in high-skill innovations.
那麼為什麼中等收入陷阱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提出以後,很多學者把很多中等收入國家遇到的發展問題都認為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部份。導致這個概念一直在擴充和變化。有學者專門針對這個問題指出「中等收入陷阱」不是指發展中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上或現代化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問題,也不是指一個國家長期不能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在一定程度上,「中等收入陷阱」這一概念的唯一可取之處是:它指出了及時調整發展模式、優化增長方式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2. 中國現在是否已經陷入了中等陷入陷阱?我認為沒有。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發展問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經濟增速遭到影響,不能持續穩定發展,導致難以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而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很難說明中國已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現在國內學界主要在討論中國能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3.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是不是如上述所說的因為中國沒有完全的完成市場經濟的轉型?這個兩問題我理解為一個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什麼?以及中國能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那麼一個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也還在爭論。這裡引入一篇論文(高傑,何平,張銳. 中等收入陷阱理論述評[J]. 經濟學動態, 2012, (3): 83-89.)
- 社會建設滯後論。認為導致發展中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原因在於社會建設滯後。
許多現在正苦苦掙扎於「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而無法自拔的國家,如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國和東亞的馬來西亞等國,他們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社會建設的滯後將會導致發展中國家步入「中等收入陷阱」。雖然這些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均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但直到最近,這些國家仍然掙扎在人均 GDP3000 美元到5000美元之間的發展階段。主要原因就在與這些國家長期以來只注重增長速度和經濟建設而忽視社會建設。社會建設滯後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收入差距過大,中間階層「夾心化」,城市化進程過程中形成新的二元結構,以及教育和人力資本投入不足造成產業結構失衡和粗放型經濟增長。致使拉美國家發展停滯不前的「拉美陷阱」就是對社會建設滯後的一個形象刻畫。「拉美陷阱」主要是指分配不公,進而指兩極分化的社會、動蕩不安的城市和毫不守信的承諾等。鄭秉文從「拉美陷阱」導致的「方形輪子」式發展帶來的惡果、收入分配不公帶來的收入消費脫節以及經濟長期增長的停滯以及「貧困性增長」三個方面論述了社會建設滯後是造成發展中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蔡昉(2008)的研究也發現,在經濟增長早期階段適當的收入差距不僅不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反而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和隨之而來的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將會傷害經濟激勵和社會穩定,就會產生一系列阻力,阻礙經濟增長,使得人均收入不能持續提高。馬岩(2009)的研究也指出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擴大以及地區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可能變成一個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而阻礙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劉偉(2011)指出,經濟發展失衡會導致資源配置惡化和供需失衡。由於收入差距的擴大,會帶來消費拉動不足;城鄉差距的擴大,使得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遠不及城鎮居民消費水平,而在我國農村居民占多數的現實條件下,必然的結果就是有效消費的嚴重不足,進而導致經濟無法持續健康增長。
- 轉型失敗論。認為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和民主政治轉型的失敗都將導致發展中國家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主要是指產業升級,以及消費者需求結構的轉變,實現升級的必要前提條件是國民收入的中產化。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失敗帶來的「收入差距陷阱」(胡鞍鋼,2011)將會導致消費不足,進而無法實現消費需求和產業結構的升級。而所謂的民主政治轉型則是指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起飛階段都始於威權政府階段,而經濟持續的增長進入中等收入的行列後,國民民主與利益訴求比較強烈,要求政治變革的呼聲較大,推進由威權政府向民主的轉軌。在向民主體制轉軌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及時發展出獨立的法律體系和透明的政府機構,就會導致 「街頭民主」訴求無序膨脹,就可能落入一個「南轅北轍」的局面,就會出現「民主亂象」,掉進「民主陷阱」之中。我們看到最近泰國的「民主運動」,如何發展到「民主亂象」,這意味著以搞「民主為中心」,其結果可能就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胡鞍鋼,2011)。胡鞍鋼(2011)的研究主要從政治轉型的失敗而致「中等收入陷阱」這一角度進行了生動而有力的分析;而鄭秉文(2011)則主要從經濟轉型失敗導致發展中國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進行了深入而詳實的分析,其主要結論是認為經濟轉型的失敗主要原因是轉型過程未能抓住和利用有利的外部環境。鄭秉文(2011)通過詳細分析拉美國家在20世紀30年代以及80~90年代的兩次轉型,得出拉美國家兩次轉型合計延遲大約50~70年,尤其第二次轉型的延誤,從一個側面成為解釋當今拉美國家整體上經濟發展始終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 社會流動性不足論。認為發展中國家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於社會流動性不足。
如蔡洪濱(2011)認為,決定一國GDP長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社會流動性。並且社會流動性比其他任何結構性變數如通貨膨脹、投資比例、進出口比例等與「中等收入陷阱」有著更為顯著的相關關係。同時他認為,事實上政府規模過大、勞動收入比例低和收入分配不均,都只是靜態的不平等,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社會流動性低、社會利益結構被固化,從而造成動態的不平等,必將導致長期經濟增長的停滯。因此,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不是人們通常關注的某些結構性因素,而是保持一個合理的高社會流動性。
- 發展模式缺陷論。一些在突破低收入陷阱時成功的模式具有與生俱來的缺陷,這些缺陷會導致發展中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吳敬璉(2008)通過對超越「貧困陷阱」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一國後續經濟發展中的「鎖定」機制的分析對發展模式的缺陷導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做了細緻的論證。他認為,從經濟「起飛」到實現早期的經濟增長,需要的是提高儲蓄率和資本積累。在經濟增長的早期階段,增加資本投資,就可以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就是對這一過程的一個很好的描述。經濟增長早期階段的資本投資可以促使一國的經濟很快脫離貧困陷阱,但如果在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以後還繼續依靠資本投資驅動經濟發展的話,就會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後果,造成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首先,持續的高資本投入使得社會經濟中資本比重不斷上升,這就意味著初次分配時資本所有者所得的比重不斷上升。這一進程的後果是收入分配不斷扭曲,造成收入的兩極分化不斷加劇。這一過程也被描述資本不斷深化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激化(吳敬璉,2008)。其次,資本積累的不斷上升,一方面使得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造成內需不足;另一方面必然會遭遇資本邊際報酬遞減的情況,此時為了維持經濟的增長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進一步提高投資率,進而形成惡性循環。但是投資率畢竟不能無限上升,因而這種經濟增長戰略最終是不可持續的,使得採用這一戰略的經濟體遲早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福利趕超」引致「增長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
陳昌兵(2009)通過在內生增長模型中加入政府支持係數這一參數,由此得出當政府公共支出不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時,政府支持係數大,企業技術創新也就增強;當政府公共支出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時,政府支持係數下降,企業技術創新就會減弱,增長就會落入??增長陷阱 。他的這一結論與樊綱和張曉晶(2008)對拉美經濟發展進行分析後所得出的結論不謀而合。陳昌兵(2008)在進一步分析後指出中國財政支出體系由生產支持型向公共支出和行政管理型轉變,如果此時公共財政支出超出經濟所能承受的水平,中國將難免掉進「中等收入陷阱」。雖然鄭秉文(2011)提到了建立社會福利體系以實現「包容性」發展對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但同時他也強調社會福利體系必須要與經濟發展相協調,既不能落後也不能過於超前。他以拉丁美洲國家為例,證明了過於超前的社會福利體系也不利於發展中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即所謂的「福利趕超陷阱」。
- 消費不足論。
認為內需不足、出口增長乏力導致中等收入陷阱。如周學(2010)的經濟大循環理論。周學認為,社會經濟按照農業社會階段→輕紡工業社會階段→重化學工業階段→服務社會階段的順序發展是受消費者消費需求支配的市場機制的必然結果。社會成員的衣、食、住行和服務等四大類不同需求在總需求中的主導地位決定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階段。如果食品需求是主導需求,則社會經濟處於農業社會階段,相應地,衣著需求的主導地位對應著輕紡工業社會階段,住行需求的主導地位對應著重化學工業社會階段,最終服務需求的主導地位對應著服務社會階段。中等收入水平對應的是重化學工業社會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的主導需求不夠旺盛,即對住行的需求不夠旺盛,社會經濟就無法繼續發展進入服務社會階段,即高收入階段。「中等收入陷阱」此時則意味著消費者的住行消費需求是主導需求,但卻又不夠旺盛。因此,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則意味著政策制定者需要擴大消費者的住行需求。
關於中國能否跨國中等收入陷阱,更是各家所說不一,認為能跨過的、不能跨過的和不確定的都很多,這裡等有時間再說吧=-=。
其實 @任我行 寫的已經很好了,我最多補充一下,寫的好懂些。
說得簡單點,一句話,這個「中等收入陷阱」就是騙人的勾當。騙誰?發展中國家,或者咱們也算是「發展中國家」的話。
樓下問題的回答就有騙人的文章,具體哪個?自己找吧,提到美國日本的體制優勢什麼的就是。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說白了就是拉美,亞非的阿根廷等一些國家,依靠資源出口,旅遊業等等提升了一些國家經濟,到了所謂的「中等收入」之後,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就再也上不去了,不是停滯就是倒退。
為什麼呢?很簡單,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剝削。
你窮國,發展中國家。靠旅遊,資源出口攢了點銀子是吧?你得提升自己生活水平是吧?至少不能住草房燒柴禾了。
汽車得有吧,火車得有吧,飛機得有吧?這些你自己生產得了嗎?生產不了。怎麼辦?拿外匯進口。
樓房得有吧,橋樑得有吧,電站,網路,手機通信系統全都得有吧?不夠得發展吧?你自己會建嗎?不會,怎麼辦?找外國公司,花錢幫你建。
這些東西得維護吧?得維修吧?得進口零件吧?這些都是要掏銀子的。全都找外國公司,這個價格大大的高啊,一個字,貴,愛買不買。
而且,人越來越多,這世界上可沒幾個國家搞計劃生育的,要用這些東西的人逐步增加,還需要醫療教育的支出。
這樣下去,就出現一個問題;你資源出口,旅遊業,甚至再加上黃色產業,你能掙的錢也是有數的,資源就算你不考慮挖完的事情,市場需求量總有限,你賣多了還跌價呢;旅遊業能來的人也是有限的,而且你還不能出現局勢動蕩,不然人家不來了。
可是你各種工業消費品的需求卻越來越高,由此帶來的支出也越來越多,你的錢越來越不夠用,經濟能上的去嗎?肯定不行。
然後就到了經濟學家這幫詐騙犯的出場機會了,扯出一個名詞「中等收入陷阱」。用各種圖表,數據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說白了就是告訴你兩點:
第一,你中等收入陷阱,是你市場經濟開放的不夠,各種貿易保護妨礙經濟發展,趕緊開放市場,讓資本自由競爭(自由競爭=我壟斷資本主義可以想賣就賣),然後你就有可能好轉(你能好轉才怪,是我們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就可以好轉了)。
第二,這是「中等收入陷阱」,發展中國家提升時候的可能必然出現的情況,你看美國,日本不都是過去了嗎?(我才不會告訴你,我們拿當時發動戰爭佔領殖民地搶來的錢搞工業去了,然後提升自己的工業水平賣工業品給你繼續搶)
只要你堅持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不動搖,跟那些過去的國家一樣(我也不會告訴你,自由買是開放,自由賣也是開放;你負責自由買,我負責自由賣),你就有可能度過這個危機。。。
聽了經濟學家的眼下毫無改變,還更糟怎麼辦?這是個新興課題,我們經濟學家對此的研究還不太夠,先觀察個三五十年再說唄。。。。反正到時候前一批騙子和肥羊已經進棺材了,再換下一批繼續騙吧。
還想忽悠中國,說「你很可能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你沒有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為了避免掉坑,一定要實行」
實行我就上當了,你只能去坑底找我啦。
呵呵。
(關於壟斷資本主義和買辦資本主義的區別,請看這個:)
上個世紀初的中國就真的不適合資本主義嗎? - 知乎別聽這些糊弄人的狗屁名詞。還中等收入陷阱,說的就跟高等收入都是自己創造的一樣。國家從來不是封閉小島。全球化的生產,國家之間按照等級進行分配。發達國家利用先發優勢,進口低價原材料出口高附加值產品,或者玩金融,坐地收息,用軍隊做武力保障,把你發展中國家屁民的勞動成果統統收割,造就了平均國內高收入。後發國家沒實力打破先發國家的武力後盾,自己還被先發國家吸著血,憑啥能跨越中等收入這個坎。軍力、科技誰最有潛力反超先發國家呢?中國。
問「為什麼大多數國家沒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同問「為什麼大多數窮人都不能變富」一樣,窮人都變富了那富人靠什麼海天盛宴。
國家之間也是如此。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所有靠編造名詞忽悠人掩蓋本質幫助剝削的經濟學家,全是垃圾。——————不管你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中國是後發國家,是世界上出力的一方。有必要好好研究發達國家的發家史,看清世界國家體系等級制的本質,搞自主研發而不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安心提升科技和軍力,而不是被這些掩蓋本質的名詞唬住,去喝發達國家開的大力丸。中等收入陷阱是【陷阱】
我只是來簡單解釋一下 @任我行 老師的答案
國家間等級與競爭是可觀存在的
國家間發展的先後和程度的高低是客觀存在的
先發優勢國家想要持續的保證自己國家的相對優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其他國家納入和自己一樣的規則和體系下。
比如自由主義市場經濟。
在完善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下,先發優勢者佔據著市場所有環節的優勢,只要後發者持續的在這個框架規則下參與競爭,就不可能完成超越。因為在市場經濟下中短期的考量是市場眼光的極限,資本的回報周期和國家的建設周期存在時間上不可調和的衝突。先發國家利用技術和時間的優勢可以在剩下大半個世界都做自己rbq的時候完成積累,後發國家在同樣的約束條件和競爭規則下已經沒有了時間和資源優勢,此時的世界也很難找到可供自己吸血式發展的地區,只能繼續被剝削。
所謂的南美中等收入陷阱,是客觀存在的,對應國內的例子,就是很多稍微儲蓄了一點小錢的無產階級,白領,各種工薪階層以為自己是資本家了。
事實上他們不是資本家,事實上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也很難成為高收入國家,他們作為後發者,都自覺進入了那個先發優勢方指定的遊戲規則內。
國家等級的提升,要不依靠全體國民在不同方向的犧牲(二戰後日韓中),要不依靠對其他國家的先發剝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戰後國民辛苦工作至死,當時的國家文化就是拚命建設的日本與韓國,便是兩個後發的,國民極端努力的奮鬥逼,在國家選擇了和先發優勢國在同一體系下被人佔據優勢地位參與競爭能做到的最好的結果。
你的工資再高,你也逃不出那個規則,進入陷阱是必然,不過是奮鬥逼的陷阱看起來沒那麼深,懶人資源國的陷阱就是中產國家而已。
中國的發展,排開了多少規則,到底能走到什麼樣的路,我想和日韓這兩個選錯了規則走錯了路的奮鬥逼放在一起比較,應該是一目了然了。
先糾正一下 @曹豐澤 的答案。雖然世界銀行對中等收入國家的分類標準每年都有所調整,但實際上從2004年起,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一直在10000美元以上。如下圖所示:
「中等收入陷阱」這一概念始於世界銀行在2008年發表的一篇報告(Gill and Kharas,2008)。世界銀行根據人均國民收入的多少,將不同國家分為四類:低收入國家(低於975美元)、中低收入國家(介於976到3855美元之間)、中高收入國家(3856到11905美元之間)和高收入國家(高於11905美元)。但是,基於當時對於拉丁美洲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觀察,許多國家進入「中高收入國家」這一行列之後,經濟發展速度開始下降,難以超越中等收入區間而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歷史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在1990年,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有38個:
安道爾、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比利時、汶萊、加拿大、海峽群島、塞普勒斯、丹麥、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玻利尼西亞、德國、格陵蘭、中國香港、冰島、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科威特、盧森堡、荷蘭、紐西蘭、挪威、卡特爾、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國台灣、阿聯酋、美國、英國、維京群島
到了2000年,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有51個(粗體為較1990年新進入者):
安道爾、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巴貝多島、比利時、百慕大群島、加拿大、開曼群島、海峽群島、塞普勒斯、丹麥、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玻利尼西亞、德國、希臘、格陵蘭、關島、中國香港、冰島、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科威特、列支敦斯登、盧森堡、中國澳門、馬爾他、摩納哥、荷蘭、紐西蘭、新卡里多尼亞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葡萄牙、卡特爾、聖馬利諾、新加坡、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國台灣、阿聯酋、美國、英國、維京群島
到了2008年,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有65個(粗體為較2000年新進入者):
安道爾、安地卡及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巴林、巴貝多島、比利時、百慕大群島、加拿大、開曼群島、海峽群島、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丹麥、愛沙尼亞、幾內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玻利尼西亞、德國、希臘、格陵蘭、關島、中國香港、匈牙利、冰島、愛爾蘭、馬恩島、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韓國、科威特、列支敦斯登、盧森堡、中國澳門、馬爾他、摩納哥、荷蘭、紐西蘭、新卡里多尼亞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葡萄牙、波多黎各、卡特爾、聖馬利諾、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國台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聯酋、美國、英國、維京群島
截止2016年,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有76個(粗體為較2008年新進入者):
安道爾、安地卡及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巴林、巴貝多島、比利時、百慕大群島、英屬維京群島、加拿大、開曼群島、海峽群島、智利、庫拉索、塞普勒斯、捷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玻利尼西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格陵蘭、關島、中國香港、匈牙利、冰島、愛爾蘭、馬恩島、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韓國、科威特、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帛琉、中國澳門、馬爾他、摩納哥、荷蘭、紐西蘭、新卡里多尼亞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特爾、聖馬利諾、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馬丁、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國台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群島、阿聯酋、美國、烏拉圭、英國、維京群島
可見,除一些島國和新成立的國家外,高收入國家和地區的變化在30年間是不大的。在亞洲,韓國於1995年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1998-2000年間落回中等收入國家);在南美洲,智利和烏拉圭於2012年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除此之外,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比如馬拉西亞從1992年起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至今,巴西從1990年起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至今,都沒有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的表現如何呢?從1997年起,我國由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繼而在2010年,我國人均GDP超過了4000美元,進入了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16年,人均國民收入超過了8000美元(而本年的高收入門檻為人均12235美元)。未來我國人均收入是否還會持續增長呢?這成為許多經濟學家討論的議題。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種現象的概括,而不是經濟規律的總結,其背後是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思考。並非說中等收入國家就永遠無法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但國家的發展模式較以往要發生變化。具體而言,中等收入陷阱的發生,可能由於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達到中等收入之後,剩餘勞動力和以往未加利用的資源已經大部分被動員起來了,單純的資本積累必然面臨著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制約,不能夠再單純地用「攤大餅」的方式支撐一個國家經濟持續增長。
其次,低技術產業的發展逐漸達到飽和狀態,其他低收入國家逐漸加入競爭行列,擠壓本國低技術產品的國際空間。第三,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積累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從而使得產業升級後繼乏力。第四,伴隨多年的經濟增長,一些問題逐漸顯現,比如收入差距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等,這些問題或成為後續經濟增長的障礙。
總之,「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的經濟規律,但中國能否成功將其跨越並進入高收入國家,還需要時間的證明。最後,我們將美國的數據補充到上面那個圖裡,大家感受一下。。從這個圖中也可以看出,雖然世界銀行每年都對國家分類的收入門檻進行調整,但大體上還是能夠反映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的。
數據來源:
World Bank Country and Lending Groups
Historical classification by income
GNI per capita - Atlas method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麼?
================
「中等收入陷阱」是地攤「經濟學家」的「中國經濟崩潰論」的升級版
(回顧世界銀行「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年苦難歷程)
1)怎麼出籠的
據世界銀行的研究人員 吉爾( Indermit Gill ) 和 卡拉斯 (Homi Kharas)自己說,2006年,他們看到東亞的那幾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放緩,擔心它們挺不過去,會像南美和東南亞的幾個國家一樣,出現經濟停滯,於是,他倆杜撰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 MIT 或者 MIC)這麼個詞。
但這個解釋卻與事實不符。早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不久,日韓新港台這幾個東亞經濟體都已經成功地跨過了人均收入1萬美元的高收入門檻,到2006年時,它們都已經接近,或者超過2萬美元了,而在同一時期,真正處於中等收入的東亞國家只有一家,這就是中國。所以,」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詞,從一開始就是世界銀行為中國專門量身打造的一個概念,只是人家不便公開如此表述而已。
另一個證據說明這個「陷阱」是專門針對中國的話題,可以從 Google 搜索得到印證。用英文檢索 「middle income trap」 時,Google 會自動提示 middle income trap 和 middle income trap China,這兩種搜索方式,任人選擇,前者可檢索出二百五十萬條消息,後者可檢索出一百二十五萬條消息,這說明至少一半以上關於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都或多或少地牽涉到了中國。如果用 Malaysia, Thailand, Indonesia, Brazil, 等詞替換 China,能夠檢索到的文章數目很少超過50萬。
沒人知道世界銀行搞出這麼個「陷阱」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從鄧小平年代起,自信的中國人始終認為,凡是新加坡能夠做到的,中國都可以做到,而且會比它做得更好,因為中國的管理模式與新加坡的一黨獨大高度近似,兩地居民的主體都講漢語,中國在儒家學說上還是新加坡的老師,而且,中國一直就在密切地觀察和研究新加坡政府是如何運作的,並定期派人到新加坡取經學習,所以,2011年新加坡以美元計價的人均收入首度超過美國時,感到興奮的不只是新加坡人,而且還有中國人,因為中國人認為,現在在新加坡所實現的,就是明天將在中國實現的。(2016年,新加坡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收入是8.5萬美元,約比美國的5.6萬美元高出的51%。)
而反對中國政治體制的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每天都在祈禱中國明天就垮台。2006年是章家墩的《行將崩潰的中國》一書在西方賣得熱火朝天一年,但是,中國經濟並未顯示章家墩所預測的即將崩潰的跡象,西方人對中國的崩潰既充滿了一廂情願的憧憬,同時也對中國的快速崛起感到惶惶不安,他們把自己的政治熱情轉向了新的假說,轉向了「陷阱論」,書寫了大量有關中國必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章,來舒緩自己的焦慮,這就是為什麼 Google 搜索能夠檢索到大量有關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章的原因。
但是對世界銀行的學究吉爾和卡拉斯而言,搞出這個「陷阱」也許只是出於個人的研究興趣,他們或許只是想研究和追蹤中國的經濟到底會如何發展。他們關注中國,或許是一方面因為中國體量巨大,一旦中國能夠進入高收入社會,將會對世界政治和經濟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2006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才3、4000美元,其前景的確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這個節點是觀測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的最佳切入點。
2)最初的研究發現了些什麼?
世界銀行發現從1960年代起到2006年止,世界上101個經濟體中,只有十三個經濟體進入人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高收入俱樂部,而很多比東亞經濟體日韓新港台起步早的經濟體,比如南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花了五十年的時間,卻老是徘徊在人均收入3、4000美元的中等收入社會,無法進入高收入社會。
當時分析的十三個成功進入高收入社會的經濟體大致可分為四類:(一)小而特殊的經濟體,例如波多尼各,模里西斯,赤道幾內亞;(二)南歐替他人提鞋納履的「四小豬」,葡萄牙,愛爾蘭,希臘,西班牙;(三)東亞地區政府主事的經濟體,日、韓、新、港、台;(四)美國經濟延續體:以色列。世界銀行的研究人員宣稱,他們感興趣的是,為何東亞的日韓新港台這幾個經濟體能夠快速發展進入高收入社會,而其他經濟體的表現則令人失望。
(這是2008年世界銀行關於中等收入陷阱的主打模式圖)
3)世界銀行叛變了?
2013年,世界銀行和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表了世界銀行76299號工作報告。在這篇名為《中國 2030,構建一個現代,和諧,創新型社會》 ( 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Society )的報告中,作者們對中國在2030年前成為高收入國家充滿了信心,並從六個方面討論了今後17年里中國應該抓緊做好的工作。這六個方面是: 加快創新,綠色經濟,社保網路,政府財政,世界互惠,加速改革。 (Increasing the Pace of Innovation,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Green Development,Equal Opportunity and Basic Security for All,Strengthening the Fiscal System and Aligning It with the Evolving Role of Government,Achieving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Rest of World,Overcoming Obstacles to Implementing Reforms)
檢視這六方面的內容,你會發現它們或多或少帶有中共十八大全會公報的烙印,好像世界銀行在和中共政權勾勾搭搭,用世界銀行的名義,發表了一篇歌頌中共「威權」政府,矇騙全世界「愛好民煮」的人民的官方白皮書一般。
下面的鏈接的就是這篇長達473頁,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的世界銀行工作報告。
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781101468239669951/pdf/762990PUB0china0Box374372B00PUBLIC0.pdf
4)世界銀行承認「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概念炒作
2015年八月,世界銀行又發表了WPS7403號工作報告,在這篇題為《中等收入陷阱十歲了》(The Middle-Income Trap Turns Ten) 的報告中,作者承認"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只是一種指導已經處於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政府如何加速改革,走出經濟發展停滯的政策工具,並且檢討了「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提出10年來,世界銀行自己對這個概念的認識深化。下面是該報告的鏈接。
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291521468179640202/pdf/WPS7403.pdf
由於在過去的10年里,一批中東歐國家,比如捷克,斯洛伐尼亞,斯洛汶尼亞,波蘭,以及土耳其,墨西哥都曾經一度,或者持續越過人均收入1萬美元的高收入門檻,但世界銀行對它們似乎有所保留,因此,世界銀行將「中等收入」重新劃分為「中等偏高」和「中等偏低」兩個等級,比如,土耳其和墨西哥就被放在「中等偏高」等級,而沒有將這兩個國家認定為高收入經濟體,儘管它們已經被接納為高收入俱樂部經合組織(OECD)成員。這種在收入水平上的認定和劃分的混亂使世界銀行自己也無所適從。
2016年3月,世界銀行再度發聲,發表了《「中等收入陷阱」:迷思或事實?》的專題文章,( The Middle-Income Trap: Myth or Reality?)懷疑「中等收入陷阱」是否真的存在。
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965511468194956837/pdf/104230-BRI-Policy-1.pdf
在這篇文章中,世界銀行承認:「中等收入陷阱」也許只是一個迷思,但它的確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失去動力時,給各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們提供了一個重新評價其生產力改善的策略的動力。( The 「middle-income trap」 may be a myth. Nonetheless, it provides impetus for policymakers to reassess their strategies based on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once the tradi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have lost their strength.)
至此,這個針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而杜撰出來的「陷阱論」失掉了它最後一縷吸引投火飛蛾的光芒。
5)打臉地攤「經濟學家」的「中等收入陷阱論」
從上可見,陷阱論是世界銀行專門為中國量身訂造的,但又是世界銀行自己率先在2013年把中國剔除出陷阱的一個政治笑話。當世界銀行的學究們自己都在懷疑陷阱論的真實性的時候,一撥中國的腦殘「經濟學家」們卻在2017年大唱特唱中國經濟已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些地攤級別的「經濟學家」們到底是在研究經濟,還是在故意製造謠言和混亂,或是在裝睡賣萌,讀者們自己可以做出判斷。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要分兩部分說。
內部因素主要是政治因素——社會整體的消費水平被「政治正確」綁定,只能漲不能跌。最終吃掉了繼續投資所需的資源。比如說最低工資水平,比如說醫保覆蓋面,這些消費本質上是經濟發展的附屬品,而不是一個空泛的「社會進步」概念。當你看到類似話題的討論都圍繞著「是否應該」進行道德討論,而不是基於「如何籌措經費」來算賬的時候,中等收入陷阱就來了。
但是,也必須承認,經濟發展往往意味著巨大的貧富差距,社會本身就是割裂的。窮人認為福利能多爭取一分是一分——反正不是自己出錢。這個時候統治者往往要服從這個缺乏精確計算的「政治正確」,憑空抬高整個國家的福利水平,換取政治合法性。
外部因素是政治-經濟複合因素——無法復現當年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必須在世界上已經存在大量工業國的情況下開拓市場,而且高端工業投資大,風險大,不像低端產業那樣容易普及。再加上發達國家通過金融/行業標準等手段的打壓,許多國家就憋在這個階段過不去了。
中國過去30年,一方面通過「不討論」迴避了很多「政治正確」,另一方面利用之前的軍事~政治遺產,靠著自己體量大,跳過了很多國家沒能爬過的坑。但眼下一方面隨著內部矛盾增加和教育擴張,「不討論」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另一方面在經濟和政治上正面對撞美國,沒有可以幫助吸引火力的同伴,可以說我們也碰到了中等收入陷阱。與其迴避,不如正視這個必然到來的問題。至少……在理論上說,非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經濟政策是可以規避中等收入陷阱的。
其實,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當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老百姓收入達到中等水平之後,一下子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陷入停滯的一種情況,然後就是通貨膨脹、資產泡沫然後收入下降,再也起不來了。中等收入陷阱之前,還有個限定詞就是拉美,當年巴西和阿根廷就趕上過這個倒霉事,70年代這兩個國家,就已經發展的不錯了,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比我們國家當時可是收入高多了。但40年過去了,這兩個國家幾乎沒怎麼變化。現在老百姓的生活,反倒不如我們了。
那麼多少算中等收入呢?基本就在人均GDP一萬美元上下,我們現在剛好處在這麼個位置!也剛好出現了資產泡沫、剛好出現了經濟減速,剛好出現了庫存嚴重。說白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跟養豬的道理差不多,當你發現養豬能賺錢的時候,你就拚命養豬,當別人看見你養豬賺錢的時候,別人也就衝進來養豬,然後供給增加,老百姓一天卻只能吃三頓飯,需求並不擴大。所以最後養豬就不賺錢了,甚至開始賠錢,把之前賺的錢都賠了,還搞得村子裡到處都是豬。雖然能吃的起豬肉了(生活好了),但收入卻不在增加。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般的做法是有一家不再養豬了,而是做起了豬肉加工生意,從農戶變成了企業主,於是他的產品賣給了全世界,收入也就大幅增加,這就算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
那麼美國和日本以及歐洲怎麼衝過去的呢?美國人其實很僥倖,他們也沒少遇麻煩,什麼大蕭條、石油危機、互聯網泡沫,一個都不少,只是美國人天生愛惹事,到處跟人家干仗,然後不斷消耗國家生產的產品,消解國內大量財富,並轉移國家矛盾。比如大蕭條,你說是因為羅斯福新政搞活的,還是因為二戰,根本傻傻分不清楚。另外,美國人的體制優勢,和金融優勢,讓他總能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引領發展,還用美元吸收全世界的精華,唯一的一次威脅來自於日本,但日本的衝刺速度過快,美國人使了個壞,伸出一腳,就把日本人絆了個馬趴。
日本GDP歷年增速
說到日本,他們和德國人差不多,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雖然經濟很差,但軟實力在那,所以迅速從廢墟上崛起,然後通過貿易將產能輸出給全世界。對於出現的庫存,日本和德國連續產業升級,將重工業向輕工業,和電子科技工業轉化。最後變成高科技出口國家。另外,這兩個國家都比較注意貧富分化問題,日本還實行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刺激民間投資爆發,然後國民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成功的化解了中等收入陷阱危機,跨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只不過後面日本人的路沒走好,膨脹了。雖然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掉進了高等收入的坑,產生了巨大的資產泡沫,造成了經濟停滯。而德國人比他們更鬼,人家多走了一步控制房價!所以一直到現在還相安無事。
說回到我們這裡,我們之前走的貿易路線,確實把很多的過剩產能輸出到了國際,但現在連國際都飽和了,歐美在經歷了大的金融危機之後,已經需求大減,貿易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而國內需求看看收入就知道,其實根本走不通。再加上對房地產的助推,08年之後更是到了完全被綁架的程度,國內的貧富分化已經到了不可調節的水平,而貧富分化的背後是大量的資產泡沫和財富沒有消解。怎麼消耗這些東西,確實需要一次騰籠換鳥式的升級。讓國內巨大的財富,轉化為購買力,然後消耗過剩的庫存。
但問題是,庫存這個東西,現在最多的不是消費品而是房子,房子是不可能出口的,而內銷早就已經飽和了。況且,老百姓也沒錢,人均存款幾萬塊,是不可能買房子的,所以只能轉型,轉型成美國模式?似乎不具備金融定價權,沒法把資產泡沫輸出給全世界,走日本模式,我們的確實有點像,製造業努努力也許能趕上日本,包括當年的電視、錄音機、VCD,我們都打敗過日本產品,但然後呢?即再高端的東西比如汽車和攝像機這種,我們就真心沒什麼競爭力了。無論多努力,核心的元器件似乎也造不出來。所以科技消費品,我們不但不能壟斷世界,甚至還缺乏國際競爭力,更何況我們的麻煩也正是日本的問題。雖然我們還沒吃飽飯,但卻得了富人才有的糖尿病,所以其實我們已經找不到路了,美國和歐洲以及日本韓國的模式全都走不通。理論上我們已經掉到了一個陷阱里,是不是中等收入,其實並沒那麼重要。
ps:本回答來自 專業理財師之家星火金服(微信號:myxinghuo)
全是抖機靈的?
中等收入陷阱怎麼就沒共識了,百度一下很難嗎?「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
基本涵義是指:鮮有中等收入的經濟體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製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主要原因」是因為產業升級停滯。
其他都是次要原因。中國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中國和其他的妖艷賤貨不一樣。
其他國家可能沒有中華民族這種偉大復興的願景。
沒有常遠規劃。認同發達國家給本國制定的在世界經濟鏈中的位置。當產業升級基本達成,就滿足了。無法產業升級的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民主」。
這些國家的民主方式是「選舉」:政客為了執政就要承諾給選民福利,為了繼續執政或奪取執政權力要承諾更多更好的福利,不然得不到選民的支持。於是,福利越來越高來實現眼前的利益是政客和選民必然的選擇。
而錢是有限的,發了福利就沒錢去投資去長遠規划去產業升級!醫得眼前瘡,挖卻心頭肉!從農業化到工業化的產業升級是實現中等收入的必由之路。
這個可以看文一老師的「破解中國的偉大工業革命之迷」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723370
而完成了初步工業化,再實現產業升級就要大資本、大資金的投入,尤其是科技的發展,還有一些基礎研究和科技。
還有基礎設施、政策、資金、稅收等等扶持。這些都是需要國家層面的投入和規劃及產業政策。這個可以去看林毅夫教授的「新結構經濟學」
中國為什麼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因為中國「霸住低端,佔住高端,勇攀高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以前是生產襯衫換大飛機。
然後是生產電腦家電換飛機。現在開始生產飛機。開始生產飛機了,襯衫依然生產、電腦家電依然生產。中國政府有5年計劃,有兩個一百年規劃,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往小了說:中國生產不了圓珠筆芯的鋼珠,總理關注,現在可以生產了。往大了說:中國要加入歐洲的導航衛星計劃,要加入國際空間站計劃。不帶中國玩兒,或錢照收。(留坑)中等收入陷阱,大概意思就是說,世界上一些步入中等收入的國家,由於勞動成本增加,而撈錢能力又不夠,例如缺乏科技創新能力,就很難再繼續前進步入發達行列,如同掉進陷阱里一樣。
這個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論,其實就是市場經濟的一塊遮羞布,並且是欺騙人的玩意。
市場經濟的商品交換,或者說競爭,必然出現貧富分化,有最富的,有中富的,有貧窮的。個人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出現貧富分化,就會逐漸產生階級固化,富人或富國霸佔了資源和技術,下面的就很難上去,不可能都富裕。大樹下面的小樹永遠都長不大。這不是什麼中等收入陷阱造成,而是富國對資源和技術的壟斷造成,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
現在市場經濟正與計劃經濟競爭,雖然計劃經濟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市場經濟暗裡仍然和計劃經濟競爭。資產階級恐怕市場經濟的弊病被揭露出來,使人民嚮往計劃經濟,所以要想盡一切辦法掩蓋市場經濟的弊病。他們把市場經濟里必然出現且永遠都不能消除的貧富分化說成中等收入陷阱,是想告訴窮國垮過這個陷阱就都可以富裕。再例如他們還把市場經濟里必然出現的經濟危機說成是資源稀缺、信息不對稱等造成的,還說窮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懶惰等等。總之,拚命為市場經濟洗地。中國就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這一說——我們,是偽裝成世界(或至少一個大洲)的國家,對內搞剪刀差和區域差異化,完美避開middle income trap.
當說中國是典型的發展中國家時,向外界展示我們的中西部地區就可以了。當說我們可以與列強掰手腕並戰而勝之的時候,我們要展示我們的一線城市。
抖機靈完畢。其實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國作為一個整體,能否徹底避開社會經濟發展停滯的圈套?答案是能,還是不能?
一些人堅信我們能一路向上通吃,光榮成為發達國家粉碎機,並且君臨天下。我不評價這個觀點。我也希望有那麼一天。
但我希望當我們越來越強大的時候,一些人能意識到我們的國家是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而不是一個8000萬人口的國家。13億人都是人,而不是其中一大部分被整體性地稱為「改革與發展的代價」。
把微電子,汽車,製藥,飛機的市場拿下。CPI,PPI,匯率會自動把我們調整為高收入國家。這幾個東西也不複雜,砸錢就是了,無非是技術積累,不斷砸錢,利用人力資源優勢,把砸錢的效率提升到世界最高。
通俗的解釋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了。
因為人小富即安,經濟發展就停滯了。恕我直言,中等收入陷阱沒法說是什麼。因為這什麼都不是。
中等收入陷阱是個邊界不清,定義不明的概念。什麼是中等收入?這個詞來源於世界銀行對國家的分類。按照大類分三檔,低收入國家$1,045 or less,中等收入國家($1,046 to $12,735)還有就是高收入國家了。然後就有經濟學家說啦,你看,在中等收入國家這個分類的好多啊,而且他們都爬不到高收入國家,不如總結一下,叫中等收入陷阱吧。。。。
恕我直言,我覺得一個國家成不了高收入國家是常態好么。。世界又不是無限資源的。。。這麼粗暴的分三檔,1046到12735差了10倍都不止,就像如果老師說,班裡很多人都考9分到90分這個區間,我看肯定是有一個中等分數陷阱!中國大概2000年的時候人均GDP是1000出頭,到現在還沒爬出10000,你能說這是什麼陷阱么?我只能說如果這是陷阱,這坑也太大了吧?有些人總舉例說,很多國家辛辛苦苦努力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云云。這不是很正常么?中國經濟飛一樣發展,現在16年都沒跨過中等收入這麼大的範圍,20年30年已經很不錯了好么。。你看各位經濟學的人士都費盡心思去分析為什麼會造成中等收入陷阱,卻得出了千奇百怪的各種理論,為什麼?我還打那個比方,你如果去分析為什麼班級同學大多數都落在9分到90分這個區間,你同樣能得出無數千奇百怪,亂七八糟,毫無用處的結論。。。不過去想想,大家鼓吹這個沒有真正意義的名詞,也挺有滋味的。
噢對了,大家經常拿來舉例子的阿根廷現在已經是高收入國家了。阿根廷怎麼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家沒跨過,等著經濟一年漲一點躺著過去的。。。你說有什麼參考價值?以前農村每人年收入1萬塊錢,大資本家們把農民們雇來打工,年收入提高到10萬塊錢。許多年過去了,農民工年收入漲到12萬塊錢,但是大資本家們每年已經可以賺5個億了。
問題是,這些人里的絕大部分,既不肯省吃儉用積累資本,又不肯努力學習積累知識和技術,大多憑藉著資源和勞動賺錢,還被資本家們以房貸、醫療、教育、稅收等形式套牢,所以永久不會成為大資本家——這就是中產階級陷阱。
所以你看,既聰明能幹,又勤勞勇敢,還省吃儉用的中國人民,在資本積累和科技進步的道路上一騎絕塵,甩開了大部分同等水平的發展中國家,憑什麼讓中國人民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
此文章乃是轉載,出處不詳
「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是一個各位耳熟能詳的名詞。如果你訂閱《財經》《FT》之類大路貨的話,則經濟學家循循善誘,總是勸說我們「經濟改革一定要伴隨政治改革,否則半程會落入陷阱」。
譬如拉美很多國家,一旦人均GDP達到6000~7000美金。就會發生社會動蕩,經濟停滯,貨幣崩潰。而開出的藥房,則是西方化,大眾化,民主化云云。這是赤裸裸的謊言!
真正讓人感覺詫異的,是為什麼沒有人提「高等收入」國家陷阱。你抬頭看看鄰國日本。日本號稱「失去的25年」。
這25年怎麼失去,2016年的日本,和1990年的日本幾乎毫無區別。無論是人均收入,總量GDP。甚至連科技面貌都沒有大的進步。日本是一個公認的「停滯」國家。但是另一個停滯得更嚴重,失敗得更嚴重,衰退得更嚴重,而完全沒被人注意到的,則是歐洲。
歐洲同樣也是「失去」的30年。其衰退的深度、廣度,甚至比日本還要嚴重。你仔細觀察歐洲經濟,在很久以前,歐洲的增長率就是0~0.5%了。
哦,寫錯,是-0.5%~0.5%當中國以8~10%的速度迅猛增長時,歐洲的增長率,長期維持在-0.5%~0.5%之間。一半時間在衰退。
而如果哪一天增長率突然達到0.5%,那絕對是燒高香了。可能也就趕上了國際油價鐵價猛漲的那幾年。歐洲問題之所以不顯著,是因為從2000年開始,歐洲就陷入了一輪長達十幾年的「歐元升值」。
歐元兌美元,從最低的0.83一路回升。伴隨著小布希的美元貶值大浪潮,最高達到了1.60,升幅接近100%在這樣的「升值」大背景下,歐元的GDP數據就非常好看了。北歐甚至都有了40000~50000美金的人均。
但是如果你單看「歐洲」本國增速呢,沒有,完全無增長,接近0%。而隨著EUR/USD趨勢開始逆轉。歐洲國家就開始露出底褲。「失去的三十年」,真正失去卅年的,不是日本,而是歐洲。而且歐洲比日本失敗得更厲害,更嚴重,更絕症晚期。至少日本沒有ISLAMIC.
美國方面,美國比歐洲好點。
之前的2000~2012年,因為EUR/USD一直在升,美國公司在歐洲的贏利也相應在升。所以美國GDP看上去是在增長的。隨著USD逆轉加息,奧巴馬的經濟數據也是慘淡。綜上,指責「中等收入」陷阱,是毫無道理的。
你真正應該指責的,是「高等收入」陷阱。我們有明顯的理由和事實證明,「高等收入」也存在陷阱。一個國家,等他的GDP達到25000美金/人之後,他也不增長了。
如果扣除了通貨膨脹,則美國過去二十年幾乎就沒什麼漲幅。而歐洲是負值。二)天空是極限
第二個問題,USD25000~30000人均,是不是一個「極限值」。是不是經濟到了這個高度,就一定會緩下來。
答案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
完全沒有任何道理。在人類的文明歷史長河中,USD25000~30000是一個很平常的數字。完全沒有任何魔法魔力。
同樣道理,我也不認為USD6000~7000是什麼「魔法數字」。經濟一到這個點就要遇困難。純粹胡說八道。從17世紀到18世紀,到19世紀,到20世紀,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呈指數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
沒有理由認為21世紀是一個「停滯」的世紀。想像一下,終有一天,人類會踏上太空,跨入星際航行。
那時候,一艘飛船,就會攜帶整個巴西的電力馬力。一支星際探險隊,所攜帶的物資,超過今天整個印度。熱核聚變,分子複製機,瞬間移動物流,人類的科技,將會達到不可想像的地步。如果我說,非洲原始人的人均GDP是300美金。
印度印尼窮人是3000美金。OECD國家是30000美金。則未來人類,人均GDP一定可以達到300000,3000000美金/人。在文明的長河中,2016年只不過是一個點。一個毫無特殊的點。
生產力在25000美金關頭停下來,沒道理,毫無道理。三)真正的陷阱
那麼,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
真相是根本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也不存在「高等收入」陷阱。同樣道理。非洲坦尚尼亞,尚比亞等國家,掙扎在700~800美金的貧困線爬不出來。我們可以稱之為「低等收入陷阱」。這並不是三個陷阱。而是同一個陷阱。
哪裡有剝削,哪裡就停滯!如果你研究人類文明史的話,你最驚異的奇事,並不是「為什麼有些國家會那麼富」。
你真正應該驚異的,是「為什麼有些國家會那麼窮!」如果說「高科技」領域還有科技封鎖的話,則1950年之前的幾乎所有科技樹,完全都是公開的。
也就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達到英法德美1950年的生產力水平。「工業革命」是什麼,工業革命就是煤鐵複合體。
此後是化肥,農藥,電力,鐵路。這其中幾乎所有的科技樹,完全都是大圖書館公開的。如果你不能領悟的話,國際上還有「無償的中國民工」。
會有一群中國工程師,跑到你的國度上,自帶乾糧幫你興建高鐵,鋪設HUAWEI電信網路。而你的費用,地下礦藏就足以支付,連貸款利息都可以賴賬掉。順帶在UN投投親中票即可。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令人驚異的,不是「某些國家為什麼GDP25000美金,發達國家」。
真正令人驚異的,應該是「某些國家為什麼還吃不飽飯!」象寫《臨高啟明》的那群豬,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世界上為什麼還會有「失敗國家」。
為什麼有人掌握了工業革命之後全部科技,還把國家搞成了North Korea.那麼,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
真相是,你可以Copy所有的科技樹,你唯一不能拷貝的,是「不能搶劫」。不能搶劫,就這麼簡單四個字。
不能搶劫不能搶劫不能搶劫!四)停車
有一些國家,在6000~7000美金的階段,忍不住了,權貴開始搶劫勞動人民。
有一些國家,在25000~30000美金階段,忍不住了,權貴開始搶劫勞動人民。有一些國家,在600~700美金的階段,忍不住了,權貴開始搶劫勞動人民。看清楚了么,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上只存在一個陷阱,「搶劫陷阱」。你開始搶了,你就掉坑裡了。有一些國家(拉丁),他們只有輕微的耐心。等到國家稍微小富6000美金時,搶劫紅眼病就發作了。於是他們國家就「停車」了。
有一些國家,比拉丁還不如。還要劣等民族。他們在600~700美金的階段,完全野蠻的階段,就開始搶劫生產者。他們就是努比亞,尚比亞,坦尚尼亞。黑人國家。根本發展不起來。還有一些國家,你可以說他們是「道德高尚」。但更有可能是父輩們的精神堅毅。他們的父輩,在19世紀把歐洲打造成了全世界文明的中心。
可是近代歐洲人一樣墮落,寄生蟲遍地。歐洲能熬到「高等」收入再掉陷阱,倒不如說因他們發財發得早。總體來說,學術界有一個詞叫做「全球平庸」。
意思說,銳意進取的階段,到1990年就差不多結束了。從此以後,大家一起掉坑裡。掉坑的時候,你GDP有25000美金,你叫「高等收入」陷阱。
掉坑的時候,你GDP只有7000,這叫「中等收入」陷阱。掉坑的時候,你GDP只有500,這叫「低等收入」陷阱。但其實這是同一個坑。發生的時間是25年之前。
五)不要搶劫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沒有跌入1990年的「大坑」。那就是中國。
所以中國以當時不到全球GDP 5%的份額,創造了約50%的「增長」。不是我們強,是別人太弱。中國為什麼強。我們要圍繞1990年代的大背景來看。
大背景是什麼,是USSR垮台。USA在全球推廣「美國文化觀」。全球只有一個國家拒絕了「美國文化觀」。就是PRC。「美國文化觀」是什麼呢,其核心的理念就是「民主」。
中山美麗島本來日子過得很好的,亞洲四小龍之首。美國爸爸非要給他灌輸「民主」,於是活生生把台積電逼成了「用愛發電」。布爾費墨說:「君主制好於獨踩制,獨踩制好於民主制」。
這是絕對的至理。民主的問題,就在於民主太邪惡,太骯髒,太污穢。
民主幾乎是人類發明的最邪惡的制度,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流淌著血污。在君主制下,腐敗的是一個家庭。
在獨踩制下,腐敗的是一個Party。可是在民主制下,腐敗的是51%只吃福利的寄生蟲。獨踩並不一定避免「搶劫」,譬如putin的政府就以腐敗著稱。
可是「民主」一定導致搶劫。一定更差。法國一定比俄國爛。哪個國家實行了民主,就意味著它放棄了正義!
放棄了正義,就墮入邪惡。必將遭受神的懲罰。凡是實行了「民主」制度,無一不導致經濟停滯,倒退。凡是實行了「民粹」制度,任何以底層民眾擁護,以「民意」作為執政合法性。
則無一不導致「停滯,倒退,飢餓」。類似於委內瑞拉。最後,對於中國。
中國最好的時代,是太宗時期和高宗時期。朱相當政,抹光殭屍體。經濟強勁得似初民新生。秀相十年,是一個逐階下降的過程。
這個白痴沒有上過學,妄圖以「收買人心」作為執政基礎。結果就是死。後面么,敏感詞敏感詞敏感詞。從政治學來看美國:慎防高等收入陷阱
按照形式上來看,一般人會說當前的美國是民主制度。但是從內容上來看,美國領導層往往照顧上層利益而損害中下階層利益。在新自由主義控制的三十多年裡,美國的富人越來越富,而中下階層卻原地不動甚至倒退步,美國的不平等現象在加劇。當然,從這次的美國大選來看,美國民眾還是有民主權力的,主要體現在他(/她)們可以選擇不要誰當總統。但是,這種選舉權力也是受限,畢竟他們實際上只能在兩黨的候選人裡面進行挑選。簡單來說,美國民眾有說不的權利,但缺少說是的權利。如果以古典政治學來看,特別是以亞里士多德政治學,更看重領導層是否「照顧全邦共同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代美國的政體,特別是在實施新自由主義的三十多年裡,是一種寡頭政體和民主政體的混合形式。
這次大選後的美國,又面臨著分裂和動蕩。大選之前,美國的精英階層幾乎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大選之後,美國的精英階層又批判美國民眾民粹主義。其實,當代美國民眾總體還是溫和,當然也存在比較極端的民粹現象。但是,即使美國出現民粹潮流,問題的根源還在於美國的精英階層。正是因為相當部分美國精英的「精緻利己主義」,積極為有錢人和上層階層服務,不顧中下階層的利益。新自由主義,正是這種自私自利的集中體現。在這種治理思想之下,美國經濟在發展,但是中下階層的生活質量並沒有跟著發展,甚至還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特朗普之所以會當選,與其說美國民眾喜歡特朗普,不如說是因為美國民眾討厭希拉里及其背後的新自由主義。 美國精英階層不反省自己,反而將國家的問題都推給美國民眾,這反映了美國精英階層的過於傲慢和缺乏反思精神。當下的美國,面臨著分裂和動蕩的危險。如果未來的美國沒有出現偉大的領導人,美國的未來有可能在極右和極左之間震蕩,陷入「高等收入陷阱」(注)。其實,在收入的不同層次,都有可能面臨經濟發展停滯的問題。美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其實與拉美國家長期存在的問題是類似的。極右的新自由主義過分傾向上層利益掠奪中下階層利益,導致貧富懸殊和不平等加劇,極左的民粹主義會傾向中下階層利益剝奪上層利益,社會就這樣在極右和極左之間震蕩內耗,最終全體國民一起受苦。如果未來的美國出現偉大的領導人,能夠平衡上層階層和中下階層的利益,能夠平衡金融業和製造業的利益,能夠平衡國家利益和其他國家利益,那麼美國有可能回歸共和政體。 註:這裡說的「高等收入陷阱」,是我創造的對於「中等收入陷阱」的反諷式說法。中等收入陷阱,一般指的是拉美國家在中等收入水平的時候陷入震蕩,現在被用於指稱中等收入水平時容易陷入的陷阱。現在中國國內也有信仰新自由主義的學者認為,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新自由主義得還不夠,還要更加新自由主義下去。其實,這樣的理解都是誤導性的。拉美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是,盲目學習美國的新自由主義,導致上層階層與中下階層的分裂,從而國家在極右和極左之間震蕩,經濟發展就停滯在中等收入水平了。這個問題並不是只在中等收入國家才會發生,在當代美國也正是發生類似的事情。上層階層與中下階層的分裂,從而國家在極右和極左之間震蕩,經濟發展就停滯在高等收入水平了。我就戲稱為「高等收入陷阱」。就是某地區某時間的當前生產關係所能容納的生產力已接近,甚至是達到了其上限。
如果這個國家是在當今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位於中層位置,這就叫中等收入陷阱了。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
1、社會改革/革命,破壞當前的社會體系,更換更先進的社會體系,開拓出生產力繼續發展的空間。
2、強化對下層國家的剝削,以及發動與其它上層/中層國家的競爭,乃至戰爭,以使本國的經濟體系在當前的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相對位置上升。
3、在這種尷尬的狀態下苦熬,積攢量變,等待外部的良性變化,以及自身在1或者2上的突破。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