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如何在「踏踏實實會一輩子平淡,好高騖遠,可能一事無成」中尋找平衡?
一個人不可能活得功利又想超脫,這本身就是兩種矛盾的價值觀。 長輩們犯錯的成本很高,而且走過彎路,經驗豐富,他們很難站在今天環境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輕人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建議也只是出於自己曾經的困惑從善意的角度出發而提出的。 我本身就是一個年輕人,我認為年輕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去為自己的青春付出熱情與激情。「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句話應該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我看身邊的人,大多數人都在為功名利祿奔波忙碌。他們無不想完成鯉魚跳龍門的華麗轉身,熱切追逐著社會地位金字塔的頂層,隨波逐流地妄圖跟隨成功者的腳步成為狂熱時代下卑微的縮影。與此同時,又叫苦不迭,百般抱怨。多數只是為了享受到抱怨解脫痛苦的點點快意,少數選擇走向自己的精神花園。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實際上,沒必要知道自己該務實還是務虛。年輕本身就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擁有無窮無盡的熱情,和打不死小強似的頑強韌勁。拋去那些世俗的利益價值觀念,拋去父母陳舊迂腐的說教,剝離外界給你的枷鎖與束縛,諦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追尋自我最真誠的腳步,探尋在這具軀殼之下最富生機與活力的想法,追本溯源,才是你最渴望得到的。
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結尾的那句神來之筆「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這是一個直觀分布圖,可以解釋很多事。
成績分布:越往上,分數越高,人數越少;中下游的居多。
財富分布:越往上,財富越多,人數越少;中下層的居多。
投資分布:越往上,公司估值越高,數量越少;中下部分的居多。
中彩票分布:越往上,獲得獎金越高,數量越少;中下部分的居多。
形狀還有可能是橄欖形,但「越往上,數量越少;中下游的居多」幾乎是定理。
所以你在定目標的時候,可以切合實際一點:
考入哈佛看來不切實際,那麼實際一點,北京郵電、電子科大呢?
成為馬雲看來希望渺茫,那麼實際一點,年收入10萬、20萬呢?
投出下一個騰訊看來概率極低,那麼實際一點,再投一個探探、知乎呢?
你要知道,「越往上,數量越少;中下游的居多」。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最終會處於中下游水平,包括你。這是命運,也可以說是客觀規律。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我也在糾結,目前在體制內,想辭職去外地看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和現在體制內工作一樣無聊的枯燥的
其實沒有什麼平衡點。
如果你成功了,那麼你可能就是別人口中目標遠大、勤奮務實、巨細靡遺、有著大智慧的人。如果你沒成功,那麼你可能就是別人口中好高騖遠、庸碌平凡、瑣碎無味、只有小聰明的人。而問題是,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並無定規。天份、刻苦、人脈、氣運、相貌(放這個在裡面絕無貶義,一直覺得長相就跟智商一樣乃是天授)等等都可以是你獲得財富、地位、聲譽的因素。
所以不要想著找什麼平衡點了,先把自己手邊的事情做好才是正經。至於長期目標,則往往會被興趣或者極大利益所驅動,會自然而然浮上你心頭的。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既要有想法,也要有執行力,年輕人總是有想法,但缺少執行力。
缺什麼補什麼,其實也沒錯。
換個說法就是,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先從不思考這類務虛問題開始。要學著思考具體的問題,三年時間如何讓自己的工資有較大幅度提升,應新學習哪些知識和技能,積累哪方面的經驗,拓展或者密切哪些人際關係。世界上沒有空中樓閣,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抬頭望天還要腳踏實地。
寫給自己。
「理想與現實,到底哪個來得更加實在,更加重要?究竟是要仰著脖頸欣賞暗夜裡釘著的明月,還是要低下頭顱撿起道旁一枚閃著寒光的六便士銀幣?」作家們筆下的主人公也常常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月亮和六便士》中,斯朱蘭拋棄現實生活中的責任,遠離家鄉,不為名利追求藝術理想。雖然終生窮困,卻從未後悔。他選擇了月光。
《米德爾馬契》中,醫生李蓋特一心希望創立新醫院,進行醫療改革,卻觸動了當地醫生的利益。加之妻子愛慕虛榮使得家庭負債纍纍。因生活所迫,李蓋特選擇了六便士 。在書的最後章節,喬治·艾略特給人物安排了抑鬱不得志離開人世的結局。
在小說的世界中,斯朱蘭選擇了月亮但是沒有撿到六便士;李蓋特撿了六便士,卻為沒有欣賞到月光而終日消沉。似乎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月亮和六便士是兩個截然相反毫無關聯的選擇。我們為了六便士就要拋棄望月亮,而我們欣賞了月光,就撿不到六便士。最終這兩個選擇就像是白玫瑰與紅玫瑰,選擇了的生活便是飯粒子,蚊子血;而未選擇的路就是明月光、硃砂痣。
看似生活在逼迫我們作答,到底是要欣賞月光,還是去撿六便士? 那麼真實的生活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19世紀,德國傳奇的考古學家海因里希·謝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因年幼時的閱讀經歷對希臘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雖然夢想著親自發現特洛伊城,現實還是要求他成為學徒辛勤工作。因為熱愛,他在空閑時間努力學習外語。因著出色的外語能力,他獲得了代表商行做進出口貿易的機會。經過個人奮鬥與時代賦予的好運氣,謝里曼在36歲時積累了足夠的財富,決定完成特洛伊之夢,最終他證明了特洛伊和邁錫尼文明的真實存在,成為了研究希臘史的重要人物。
月亮和六便士好像不再是相互衝突的選項,而似乎撿六便士是一個必經過程。 那問題似乎變成了「我們怎樣才能在撿到六便士的同時也還能欣賞月光?」 「如果一輩子都無法欣賞到月光,我們要怎麼辦?」
「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於1964年開始銷售跑鞋,但是一直到1969年,他還沒有辭去會計工作。
布萊恩·梅在樂隊演奏吉他時,還在攻讀天體物理學博士。幾年之後他才全職加入皇后樂隊,不久後寫出了那首『We Will Rock You」。 小說大師斯蒂芬·金在寫完第一個故事之後的七年時間裡曾經做過老師、管理員和加油站值班員。他再第一部小說出版一年之後才辭職。……」這些人們並未孤注一擲投入他們的「大事業」中。他們在繼續做本職工作的同時,在夢想領域中持續不斷地積累經驗,最終還是欣賞到了月光。
這恐怕就是題主所謂的「平衡吧」。要達到這種平衡,難道不是只有踏踏實實這一個選項嗎?
踏踏實實地撿著六便士,也踏踏實實在新的領域不斷積累、試錯,將努力貫穿在整個生命歷程,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等待時間揭曉答案。誰說我們一定不能望到月光?
即便,真的沒有望到月光,持續不斷積累卻在世俗生活中收穫無己,但是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獲得了追求做著喜愛事物的內心平靜,獲得了種種人生經驗,離開的時候也沒有遺憾了吧。這樣度過的生活想想也覺得美好呀。
我很喜歡大疆的公司使命宣言:「沒有不需要埋頭苦幹就能獲得的成功,沒有隻靠PPT就能得到的財富,沒有從天而降的高科技。追求卓越,需要無數苦思冥想的深夜,需要連續工作72小時的執著,更需要敢於大聲說出真相的勇氣。」 「 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去曲意逢迎、不去投機取巧,只要踏實做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們相信,那些回歸常識、尊重奮鬥的人,終將洞見時代機遇,並最終改變世界。」
沒有不經歷踏踏實實,通過好高騖遠與幻想取得的成就。
似乎我們不應當詢問怎麼在六便士與月亮中找到平衡,而應當問問自己:
我們的月光是什麼?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什麼?為了這份月光帶來的感動,我們需要付出怎樣辛勤的努力?目前的自己積累了什麼,需要積累到什麼程度?怎樣先踏踏實實撿起六便士?…… ……我們的問題依舊是,做得太少想得太多。我以為根本沒法求平衡,人就是這樣兩級分化,不下決心的話,一輩子就是庸庸碌碌的,不過大多數人就是這樣過來的。想做一番事業還想中庸?怎麼可能兩全其美。樓主如果是真想做大事,那就得有付出大把青春的覺悟啊,即便如此還有那麼多人是死後才被認可,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庸庸碌碌的人為什麼那麼多了。
此題正是困惑我許久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不辜負生命。趁年輕,也不能辜負青春,老了便不會讓自己後悔,一個年輕人就應該敢想,敢做,輸得起。當然,在我看來,三十而立之前(本人不贊同早婚),每個人都是有機會飛的更高,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責任,就應該踏實的落地前行。
我是個相對謹慎的人,習慣每次假設最糟糕的情況,判斷自己是否輸得起,畢竟人不是為自己一個人活著,還有許多責任。
輸得起時,可開始謀划動手,反正最糟糕也心裡有預期。
輸不起時,就直接拋棄這個念頭。努力,也要務實,我已是中年人,如果說後悔,我只後悔就是相信年輕就是財富,年輕允許嘗試。
因為,年輕很短,嘗試1-2次,你的年輕基本也過去了,做一件事,消耗的時間是最大的成本。
人生不是賭博,也不是規劃,而是生意,時間是成本,收益就是你換來的各種各樣。說白了,先想清楚失敗了的收穫,然後腳踏實地去做。你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好高騖遠是形容失敗者的,對於成功者,那叫銳意進取。很多人不會用概率的觀點看問題,你的實力決定了你的期望值,即你的平均水平,而你選擇的風險,決定了你的方差。據我的觀察,這不是後天能選擇的,得看你父母的情況。你父母願意承擔風險且通過承擔風險獲利了,你就更傾向於承擔更高的風險。正所謂狗吃屎狼吃肉,想吃肉就要承擔餓死的風險。
從你自身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你可以從家族鏈的角度看,因為人往往厭惡風險,所以均衡狀態下風險的補償還是會有正的溢價。也就是說你一輩子一事無成不怕,只要你祖祖輩輩都選擇承擔高風險,你家族在概率上還是會超過其他家族的。這就是所謂的窮不過三代。
但是遇上你實在太cuo沒法把基因延續下去等到大數定律發揮作用,那就很悲催了。所以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如果能有一個媳婦墊底,那就擁抱風險吧。不然還是老老實實平平淡淡娶到老婆再說,避免自己成為三千萬光棍當中的一員。這個保底非常有價值,有的人要用一生去換取。這就是為什麼有實力的人和有錢的人更能承擔風險,而有的人一輩子只能給別人打工。 在別人不知道你實際情況的時候,很難給出中肯的建議,不是有毒的雞湯就是刻薄的冷水。幸運的是,你的基因能從猴子傳到你這,就保證了你能以最大的概率把基因延續下去。也就是說,你的選擇極有可能是結合你的實力和風險以後最優的方案,所以隨心而去吧,不要為自己的選擇後悔,也別眼饞別人已經的到而你還未得到的,要學會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問題。在這裡妄加一個推斷,你用了好高騖遠這個詞,說明你潛意識裡認為承擔風險潛在的回報不足以彌補你承擔風險潛在的損失,你覺得承擔了風險應該會失敗。基於此,你確實不值得去承擔風險,還是平平淡淡慢慢地等你家的基因發生變異吧。要知道,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非常愚蠢的心理,就是你賺了100元錢給你帶來的快樂,顯著小於你虧損100元錢給你帶來的痛苦,而更讓你痛苦的是,你原本賺了100元後又虧損回去不賠不賺。如果你一事無成以後,你的痛苦會遠遠大於你失敗的痛苦,特別是有和你類似情況的人當初選擇低風險後過得比你好,你會非常後悔的。但是上帝總是公平的,也正是這種極端的情緒導致承擔風險能有期望為正的補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並且日後不為之悔恨;因為倘若是年輕時任性妄為無所事事,雖當時過的瀟洒,卻只是晚來的代價。再有,我們無法獨立生活於世上,有家庭責任,有社會責任,處處束縛,想過著理想生活,又談何容易?故需得無所虧欠,方能安心理得。最後一點,借用知乎上的一句話:在當今環境下,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其實根本輪不上談平淡與功利。
不斷的重複思考和提煉你的想法,想得更深更遠更精
最怕自己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_?踏踏實實的去做一件好高騖遠的事情不就可以了…
另外要提的是,你這個前提是有問題的吧,只是"嘴上說說,而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的道理吧…誰說踏踏實實會一輩子平淡了,一輩子看不到未來才會一輩子平淡吧,誰說好高騖遠會一事無成了,遊手好閒才會一事無成吧…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啊,你把他混起來幹什麼…
想多了就只能去研究哲學,生命到底要怎樣才能更有意義。 其他一切隨緣吧,追隨自己的想法,踏實的走好每一步,想改變世界很難,要看上天是否選中你。
有想過這個誒
覺得人么,能掌控的東西實在是有限能力也有限,範圍也有限,眼界也有限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東西,握好它已經很不容易了去追逐那些把握不了的,就是好高騖遠
連把握都不想把握,懶懶的,就會沒出息
對自己負責,不要浪費每一次機會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守住自己已經擁有的選擇發展那些有發揮空間的,跳一跳夠的著的學會珍惜.這個才叫真正的「踏實」覺得自己還沒做到做到了取匿.目標遠大不叫好高騖遠,光有遠大目標不從現在一步一步做起才叫好高騖遠!
平淡? 那是不錯的結局了吧和權貴相比 無權無勢的年輕人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處境可能是在學校里 或者接觸社會不深給自己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一條魚多考慮自己怎麼不上案板這就夠了 就是一條成功的魚了這就是魚有魚的樂趣有夢想不是不可以 當你從魚逃離了案板進化出了雙腿 自然可以去追逐成功與大事業但是這不意味著你平平淡淡就不是成功了 畢竟你只是一條魚
推薦閱讀:
※為什麼資本家不組成富豪聯盟,集巨資操縱地區經濟,以獲取暴利?
※為什麼雜誌和書漲價不那麼厲害?
※阿里霸王條款,土匪行為,不退還我的錢,怎麼辦?
※廈門與南京哪個城市更發達,更適合人居,商業,人文又如何?
※汽車之家的護城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