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為什麼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首先了解一下「近代史」的定義。

近代史:即最接近當今的歷史。近代史前接是古代史,後續是現代史。

歐洲的近代史一般以1500年左右的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等一連串歐洲歷史事件的發生為起點;而以法國革命結束後的1800年為終點。也有人認為近代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1970-80年代為終點,或以1900年即資本主義進入壟斷時期為下限。進入近代史以後,就出現平等外交建立、主權國家觀念形成、民族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發展,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特徵。

中國的近代史:中國的歷史發展也不像西方一樣在進入某一個時代後自身發生顯著的變化,因此中國近代史在時間的劃分上有多種說法,但一般都是從西方對中國造成影響的時期來考慮的。

清末學者:近代史(也稱近世史)的的概念由西方傳人,當時清末學者一般將乾隆末年作為近代史的開端,也有的說法是道光時期(也就是1840年鴉片戰爭時期)。

有學者以中西方文化交流作為近代史的開端,如呂思勉將開端定義在明代中期歐洲人開始來中國。

現代的學者多將近代史的開端定義在清末,因為自鴉片戰爭以來,大大的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這種觀點成為大陸史學界的普遍看法,並且把1919年五四運動作為近代史的下限。

其他各家定義:有認為以明清更替時期(約1600年)為開端,也有認為以太平天國滅亡(1864年)為開端的。

總結:無論哪種說法,中國近代史都有2個顯著的特點:1、近代史開始,中國便告別閉關鎖國,開始開放並融入世界。2、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甚至出現了動搖舊制度的勢力或階級。


第一,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一個落後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戰前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國,封建制度已經腐朽,在緩慢的向資本主義發展,如果沒有外來勢力的干擾,中國最終也會像西方大國那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鴉片戰爭後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中國也就不可能發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第三,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而戰後主要矛盾則包括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以及中華民族與外來殖民侵略者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複雜化。

第四,革命任務發生變化,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後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有傳統的農民戰爭轉為舊民主主義革命。

---------------------------萬能的知乎保佑我----


資本-帝國主義列強首先和主要倚仗軍事力量對中國進行武力擴張,通過逐步升級的軍事侵虐,從騷擾、蠶食中國沿海邊疆,到由虎門銷煙引發鴉片戰爭,揭露資本-帝國主義列強企圖割佔中國甚至瓜分中國的狼子野心而鴉片戰爭的慘敗,毫不留情的擊碎了所謂"天朝上國"的美夢。

軍事上的失利迫使一些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思考中國之現狀與出路。鴉片戰爭是中西軍事戰爭的一次正面對抗,但兩者差距之巨就好比斯塔夫里啊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文中所寫:"英中兩國之間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人和阿茲特克之間的力量差距還懸殊的多。歐洲的軍艦和大炮在十六和十九世紀中就已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中國人的軍事技術仍停留在低水平階段,比起阿茲特克人的技術也高不了多少。的確,腐朽的清軍的軍事實力如何同經過工業化的西方列強相比?英軍開著炮多船大的運洋海軍,而清軍只有由小船組成的近岸海軍;同是燧發槍,但英軍的前裝燧發滑膛槍綜合作戰效能約為清軍鳥槍的2倍,西方列強近代化的堅船利炮毫不留情地摧毀了封建帝國所能動員起來的軍事力量!戰爭慘敗所導致的嚴重名族危機,使有識之士認識到了西方列強軍事文明的價值。林則徐、魏源 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而魏源更點明夷之長技主指槍炮,成為向西方學習的先驅者,首先揭示中國軍事近代化的命題。

自此,中國軍事近代化在東西方的軍事較量中被迫起步。近代化的實際主持者李鴻章從一開始便將重心落在武器裝備上,然而武器裝備的變化必然會帶動軍隊編製體制的相應變動。其中又以淮軍改制影響為最,對德國武器軍制的全面引進方案為藍本推廣至各省,隨著清軍對新式武器裝備的引進,新式訓練方法戰法的採用,一系列如洋槍練法海軍新義等軍事書籍應運而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軍事近代化,卻有一個重大缺陷,即只重視低層次的軍事人才培訓,嚴重依賴西方性強。此後,中國軍事文化被迫走上了跟蹤模仿西方軍事的道路,並在軍事環境、價值、思維和戰略等文化上發生顯著變遷,使晚晴軍事技術進步的成功與局限皆與之息息相關。


正好在複習晚清史,第一講的內容就是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來回答一下。

對於中國近代史的構建,在不同史觀下有不同的分期方法:

1、國內馬克思主義史學觀:是以革命史的觀點為指導思想

因此馬克思主義史學對中國近代史的劃分是 1840-1949 。此段時間視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時期。社會性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義同人民大眾的矛盾。

2、美國漢學界:按西方中心論和近代化的視野

其劃分的中國近代史為 1839-1923 ,是以 西方衝擊-中國反應 為線索。

3、日本漢學界:作為亞洲整體近代化來研究

把經濟關係的國際化作為近代史的標誌,認為中國的近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

4、前蘇聯史學界:以西方中心論和俄國革命史為標準

認為中國近代史是從 1644-1919.


根據中國近代史綱要闡述,隨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的封建社會逐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此,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中國近代史是一個外族不斷侵略和民族不斷反抗的歷史。也是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國門被強行打開。外族的侵略不斷加劇。與之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天朝泱泱大國一下從世界強國淪為了列強掠奪的對象。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社會制度開始發生巨變的轉折。

因此在歷史的學術上就將鴉片戰爭定義為我國近代史的開端。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整體的屈辱史從1840鴉片戰爭作為開端,到1945年抗日結束為止。

說近代史是中華民族屈辱史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說明末清初最多算漢族皇權的恥辱的話,那麼1840年鴉片戰爭的連續失敗簽訂南京條約則是一整個中華民族的恥辱起點。

雖然中西交流早在馬可波羅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但作為歷史意義,沒有哪一個事件比得過鴉片戰爭。


關於中國近代史開端,學界仍有爭論: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1861年辛酉政變;1894年興中會的成立;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等。教科書上所說的只是按照「社會主要矛盾」這個概念來劃分的,個人以為,並不算很科學??


這是社會制定的變更來算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社會變成半封建半殖民社會,社會性質改變了。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和外國侵略者之間的矛盾了


因為中國政府說的


推薦閱讀:

如果1945年國共成立了聯合政府,那麼國共雙方的軍隊將會以怎樣的形式存在?
如今怎麼評價《建國大業》電影以及其相關?
中國建國至今有什麼重大成就?
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驟然衰落?

TAG:中國近代史 | 鴉片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