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烹飪中關於調料的使用?

做菜時很需要加許多調料,比如味精、雞精、醬油以及其他各種調料,但是在自家廚房中,常常會想到調料吃多了不好,只好忍著不敢放太多調料,所以好多菜自然是健康卻缺乏色味。想問,是否應該使用那些調料?怎樣使我們做的飯菜可口又健康?


我來說點,調料使用的範圍,我的意見是根據烹飪菜品的特點和基本屬性來放調料,放什麼種類的調料一定是畫龍點睛,切不可畫蛇添足。舉一個例子:我們來做紅燒肉,這道菜的口味是濃香、咸鮮、微甜、口味,顏色是棗紅色。知道了烹飪菜品的顏色和口味,這些菜的基本特性之後,我們做菜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這些來放調料了。紅燒肉的香味怎麼來,一部分是肉本身的香味,還有就是放入香料來增加香味。那麼重點來了,香料有很多種大料,香葉,桂皮,豆蔻,羅漢果,白芷、草果、砂仁、丁香等等等很多。那麼紅燒肉這個菜放什麼香料呢?放多少呢?以三人份量為例,兩三個大料足以,已經基本達到為這道菜增香的目的,如果在放上兩個指甲大小的桂皮和兩片香葉,那就更完美了,給菜品增香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要是我家香料多在多放幾種行不行?或者說把以上幾種香料加量多放行不行?不行!在增加香料的種類就是畫蛇添足了,而增加香料的分量就起不到為菜品增香的目的,反而掩蓋了菜品自身的香味。下面是咸鮮味,能出鹹味的調料也很多,鹽、生抽、美極鮮還有各種醬料其實都是鹹的,在烹飪紅燒肉的時候放鹽或者加少量的生抽來調出鹹味,為什麼?呵呵,還是那句話以上調料兩種調料取其一或是兩種都放,已經能夠滿足菜品味型的需要了。下面來說鮮味(節奏快點,我的眼皮都打架了)味精、雞精、蘑菇精取一種就行。少放一點,甚至可以不放。因為紅燒肉已經很鮮了。剩下的就是怎麼將肉調出棗紅色了?用老抽就行了,老抽是最實用、最簡單用來調菜品顏色的調料了。


總之調料不在於多少,而是要回歸調料的本質,就是烹調出美味的食物。


我來貢獻一些乾貨吧,我覺得這個文章能讓人看後正確的理解調料的作用和價值。

這篇文章是我見過的比較有深度的一篇,建議各位保存。

在川,粵,魯,蘇四大菜系中,無一沒有滷菜,飛禽走獸,無一不可進鹵。川味滷菜與潮州滷菜的香軟味濃,魯式滷菜的咸鮮紅亮,蘇式滷菜的鮮香回甜相比,更重香料在滷汁中的和味,強調用糖色調色,突出花椒香味在各種香料中的滲透滋潤,而且,許多人在品食的時候,還要淋入滷汁,以求滋味更加純粹和徹底,川鹵現在紅遍大江南北,所以我講的滷菜以川鹵為主。

【滷菜要香,全靠老湯】---市面上大多開滷菜店的都要向客人炫耀,自己的滷水前幾輩子就有,多少年前就熬制出來了,經常聽到一句話「這滷水比你的歲數都大」。是否真有那麼多【百年老鹵】無從考究,但是由此可見

【老湯】對於滷菜的好壞有多麼重要。古人說,衣不厭新,人不厭舊,現在可不可以加一句「湯惟其老」。

【一鍋老湯】是祖先對後人的恩惠,也是帶給子孫的幸福。只有那些在時光中磨洗已久,卻依然美麗的事物,才能給予我們最清晰的證明。

【老湯】中積澱的,不僅僅是食物的鮮香美味,還有烹飪者日復一日的情思和心血。千年之鹵是神話,百年老湯也偶有所聞。再老的滷水也有起根發芽的時候,既然我們沒有爺爺奶奶傳下來的老滷水,何不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自己做一鍋好湯呢。

要熬得一鍋好湯,首先要選好材料,老母雞,鴨子,豬排,瘦肉,筒子骨要用清水反覆漂洗,盡量減少材料中的血紅成分,這樣才能讓材料入鍋後血沫不多,最後熬制的湯色清澈明亮。

材料洗凈後,要冷水下鍋,一次性把水加足。有些人總是喜歡在水滾沸騰後才下材料,這是大錯。原料驟然經受高溫,表面的蛋白質會變性凝固,形成一層老化外皮,,使原料內部含鮮味成分不能充分外溢,湯汁很難鮮淳。另外中途嫌水量不夠加冷水,也是熬湯的大忌,因為原料本來與水共熱,熱量均勻持續地向原料內部傳遞,在火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湯水的受熱和分子運動,保持了一種均衡,有利於鮮味物質充分溢出。如果突然加冷水,溫度驟然下降,原有均衡被打破,當水溫再次上升時,原料內部鮮味物質在外溢過程中,會受到原料外層已經凝固的蛋白質阻隔,湯味的鮮醇將大受影響。細細體會滷水的

【香料】和【辣椒,蔥,姜,蒜】

很多傳世鹵家所有香料往往是二三十種,旁人問去,最多告訴你十來種香料的名稱,無論你費盡口舌還是金錢鋪路,也不會傾囊相授。

不管什麼樣的滷水,使用的香料都離不開最根本的幾種,這些香料大多使用幾百年,你真正了解這些東西嗎?我想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麼我們一起認識這些世代之香,我在下一樓開始單獨介紹這些香料的作用。

滷水第一香料【花椒】

花椒是一味葯,也是一味香料。我覺得大多香料是一種氣息,假如說辣椒是一種勁道,那麼花椒就是一種韻味,而有韻味的東西是最美最令人迷戀的,無論是女人還是這種香料。

廚師們都知道,紅油辣子,花椒油,泡紅椒,泡姜,郫縣豆瓣醬是川菜的根基和靈魂。要煉得麻香濃厚,綿長,回口醇和的【花椒油】,必須用六七月的新花椒,撿去枝梗黑籽,沖洗後晾乾水氣,至於能夠密封的容器中,同時放入一些八角,不要太多,八九個就夠了,兩三斤菜油鐵鍋中煉熟,煉油時放入拍破的老薑,蔥頭,等油溫三四成熱時徐徐倒入放花椒的容器中,加蓋密封,浸泡半月以後,椒香誘人。【有得三錢青花椒,可當十年好滷水】

乾花椒在滷菜中不僅起著壓抑異味,解膩,去腥,增香,增鮮的作用,還能與辣味相結合形成一種醇厚的複合味---麻辣味。鮮花椒除去以上作用,還有突出麻味,清香味的作用。

無論哪種花椒,只要質量好,一樣可以讓我們的新滷水有味有色,或紅,或紫紅,隱隱中有一份亮澤,手心一碾,油責浸然,近鼻一嗅,香麻入腹,有此花椒,好鹵何愁。

【八角】

生性溫和,它更有女兒一些的名字,大茴香,八月珠,也叫大料。從大料這個名字不難看出它在諸多香料中的地位。

八角是中國特有之物,溫陽,理氣,散寒,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幾許溫暖,而且嘗之味甜,嗅之芬芳,真是個細緻溫順的姐姐。八角在滷菜中起著增香去腥,解膩,增鮮的作用,第一次起鹵可稍微多放一點,10克左右為佳。

【小茴香】

有了大茴香,自然就該有她的妹妹小茴香,姐妹倆的性子都是性情甜和溫順的好姑娘。

小茴香味辛,性溫,有理氣散寒之功效,在滷菜中起壓腥,增香的作用。

第一次起鹵可多放些,一般20克左右。

【白豆蔻】【肉豆蔻】

豆蔻倆姊妹在香料中已經是開花結果的半老徐娘了,她倆雖風韻猶在,芳香仍濃,但直接入口不免有些苦澀。

白豆蔻味辛,性溫,有暖胃,促食,消食,解酒,止嘔鎮吐之功效,在滷菜中具有去異,增香,防腐,促食慾的作用,不可多用,最多5克。

肉豆蔻味辛,性溫,有暖胃止瀉,健胃消食之功效,在滷菜中起增香,防腐作用,每次用兩三個就行。

【肉桂】--桂皮

香料中還有一個名字帶個肉字--肉桂,若說她是世間女子,那定是性感萬分的尤物。其實肉桂不是肉,而是皮,是桂樹的樹皮。桂樹品種很多,用做香料的只有天竺桂和川桂,葉子也是添香之物--香葉。

桂皮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氣息清芳,香味涼浸,嘗之微甜辛,在滷菜中起著增香,增鮮,去異味,防腐,促食慾的作用,用量10克左右即可。

【山奈】

她雖名字平常,形狀無雅緻之處,但因香氣獨特,是滷菜中不可缺少的一位香料。

沙姜,山辣是她的別稱,從這兩個名字也不難看出她必定辛辣,鹽焗雞粉,咖喱粉都以她為主。

山奈味辛,性溫。有行氣止痛,助消化之功效。在滷菜中起壓異味,解膩,增香,和味的作用。一般用量10克左右。

【丁香】

她冷僻孤獨,雖有奇香,入口卻是刺舌,香息雖濃,卻十分鬱悶。

丁香味辛,性溫,有暖胃鎮痛,理氣止瀉之功效。在滷菜中都用公丁香,起增香,壓異味,促風味的作用。公丁香指的是花蕾,母丁香指的是成熟的果實。

用量不可貪多,二三克足矣。【排草】

【靈草】

香排草味辛,性甘,有祛風散寒,鎮痛,止咳之功效。在滷菜中起和味,防腐的作用。

靈香草味辛,性溫,有祛寒止痛,祛痰溫中之功效。在滷菜中起增香,壓異,去腥,和味的作用。

用量一般都是3-5克。

香草美人,古怪精靈,她們的香氣中總帶著一種虛無,讓你覺得她們的氣味不是嗅到的,而是心思一盪,失神之間想到的。

【砂仁】

此物春天出世,故又名春砂仁,也是息香味澀的一種,3克入鹵即可。

砂仁味辛,性溫。溫脾止瀉,暖胃行氣。在滷菜中起增香,去腥,解膩的作用。白芷,木香也是經常用到的,白芷又名澤芳,單名為芷,多用於鹵煮牛羊。木香與陳皮相合,調製香湯,氣味淡雅清香。

實際上香料應該活學活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配方,例如滷製兔子必須用草果,因為它可以去土腥氣。

陳皮,香葉就更不必說了,還有甘草,天地自然的一絲清甜卻能和味解毒。另外,川芎,當歸,黃芪,良姜,蓽撥也要因味擇之。香料都是葯,是葯三分毒,起鹵用香,用量一定要恰當,上面我分別說過用量多少克,那是針對滷水的多少,一般滷水和香料的比例是20:1.

能者,天地萬物為其所用,然而,無論用物,用人,用錢,用語言,增減之中,若能戒貪得,有憐惜,慧心存也。

【辣椒】

喜歡吃辣的我一直把辣椒當做情人,當它還是青青泛綠的青椒時節,正如青春出露,身姿搖曳,豆蔻年華的少女一樣清澈,安靜,至純至美。

真正識得辣滋味卻是辣椒紅透成熟的季節,她辣的驚艷,香的難以抗拒,如風如煙的性格讓我愛的如痴如醉。青椒多用於配菜,拌菜,我就不多說了。滷菜中一般使用干辣椒,用的最多是二金條,朝天椒,小米辣三種辣椒。二金條辣香十足,但略顯辣勁不烈,小米椒雖辣,卻又少了香味,朝天椒香辣兼有,但是香不過二金條,辣不過小米辣,算是中庸的一類。所以三種辣椒都備著,做滷菜是各施所用。干辣椒從採收季節來分,分為伏椒【夏天所產】,秋椒【秋天所產】。伏椒應選椒楴垂直,色澤紫紅,油潤光亮,椒干籽少,椒肉肥厚,辣中帶香,半透明,無腐爛,無蟲蛀,無雜質的為佳。秋椒則為椒楴彎曲,色澤暗淡,籽多肉薄稍次於伏椒。

干辣椒味辛性熱,溫中散寒,在滷菜中起著壓抑異味,增香去腥,開胃促食,增加涼鹵色澤,增強滷菜香辣味的作用。

干辣椒在使用時,應用剪刀去掉椒蒂,剪成辣椒段,,篩去大部分籽。使用整辣椒出味慢,籽多影響感官,容易使滷水產生渾濁和煳味,苦味。干辣椒一般是兩用,一是做辣椒面,二是直接做調料。辣椒面最大作用是做紅油,涼拌菜的好壞一半在紅油上。做好紅油的關鍵:1,油溫的控制。2,使用兩種以上的干辣椒。3,辣椒段提前炒制,然後用石臼搗成不粗不細的辣椒面。

飄香粉料的製作

【蘸料】

把熟芝麻130克、花生碎130克、孜然粉100克、烤辣椒粉80克和五香粉5克拌勻,即得香飄粉料。

辣椒是對味蕾的一種刺激,讓人產生一種與辣共舞的快感,真正把辣椒看做情人的,是以顧念,愛惜之心對待辣椒的,那種肺腑之間溫暖纏綿的風韻和紅紅火火的韻味,讓人慾罷不能。

紅油中,辣椒面和油的比例最好別超過1:6,不然香辣味會不濃,做好紅油過幾天再使用,味道會更好,紅油也會放壞的,不經常用是最好低溫密封保存。

【姜】

夏天來臨,新姜上市,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天悶熱潮濕,人的渾身都淤積著濁氣,而姜即能開胃,又能貫穿血脈經絡,讓你精神煥發。生薑是傳統的治療噁心、嘔吐的中藥,有「嘔家聖葯」之譽,生薑還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

作為食物姜既能做正料,也能做配料和佐料,姜的辣是一種能夠深入骨頭的陽氣,溫暖而綿長。

滷肉碼味時常使用薑片,起到殺菌,去腥的作用,新滷水需要用油將蔥段,

【薑片】,蒜瓣,洋蔥等炒香,以增強滷菜的香鮮味,滷水中一般都是【老薑拍破】投入即可。

姜為多年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姜分為子姜【嫩姜】和老薑,滷菜中多用老薑。

老薑在滷菜中具有去腥,去膻,壓異,解膩,增鮮,增香的作用。

老薑應選乾燥,光亮,色黃,性辣,根莖肥大,無腐爛,無變質的為佳。不可用硫磺熏過的老薑。

【蔥】

《清異錄》中說:蔥,和美眾味,若藥劑比用甘草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就像大部分中草藥要用甘草中和藥性一樣,烹調中的各種滋味,也離不開用蔥來調和增鮮,使其味道融合香美。蔥屬百合科植物,分大蔥,小蔥兩大類。蔥在滷菜中起去異,壓腥,增鮮,增香,開胃,和味,促進食慾的作用。

蔥的香味,要在高溫熱油中爆炒才能很好的發揮出來,但是蔥纖維細嫩,主要是水分,經不起久炒,所以,這種先下鍋的蔥一定要用較粗的大蔥段。其他蔥型,要麼用於冷盤,要麼起鍋時才下。有句話「生蔥熟蒜」講的就是蔥一定要保持蔥的生氣,放蔥猶如放鹽,看似簡單,但是放什麼樣的蔥,什麼時候放,放多少?其中的手藝和學問,恰恰是做滷菜時很難掌握的,無法量化。

滷菜時使用的蔥不能太粗,最好留下蔥須,洗凈挽節,投入滷汁中,去腥增香,一般在烹制的中途,就撈起不用了。

【蒜】

蒜在滷菜中具有殺菌,去腥,解膩,增鮮的作用。

蒜應選表皮乾燥,顆粒飽滿,蒜香味辣,無腐爛無變質的為佳。

蒜應去蒂,去皮,洗凈,晾乾水分後再使用。蒜在烹飪中,能增鮮添香,調出一種特殊的蒜香味,一道菜中,只要有了蒜,再差也有三分香。只要有了蒜的存在,我們的食物才會更加生動起來,我們吃東西的膽子也就更大,因為蒜殺毒滅菌的本領太強了。

火鍋前無淑女,大蒜中無紳士。天底下那些不吃大蒜,不喜大蒜的人,一生中必定會錯過美食世界裡的絕妙菜肴。

我個人認為,在滷菜中使用油炸過的大蒜味道更好。這可能是個做菜的竅門,就像魔術中的手法一樣,說出來一點也不神奇。中國很多手藝門道,都有一些秘而不宣的訣竅,門道人靠它吃飯,就算對子女,不到斷氣前絕不告知。靠一兩個竅門做菜,終究走不上烹藝的大道,一道菜要做的正南正北,真正花心思的,是主配料的選擇,作料的搭配,其中的分量,比例,調入的前後,火候的大小,生熟鹹淡的程度,都是在經驗,悟性和長期滋潤感覺中,自然而出的。蒜在烹飪中,能增鮮添香,調出一種特殊的蒜香味,一道菜中,只要有了蒜,再差也有三分香。只要有了蒜的存在,我們的食物才會更加生動起來,我們吃東西的膽子也就更大,因為蒜殺毒滅菌的本領太強了。

火鍋前無淑女,大蒜中無紳士。天底下那些不吃大蒜,不喜大蒜的人,一生中必定會錯過美食世界裡的絕妙菜肴。

我個人認為,在滷菜中使用油炸過的大蒜味道更好。這可能是個做菜的竅門,就像魔術中的手法一樣,說出來一點也不神奇。中國很多手藝門道,都有一些秘而不宣的訣竅,門道人靠它吃飯,就算對子女,不到斷氣前絕不告知。靠一兩個竅門做菜,終究走不上烹藝的大道,一道菜要做的正南正北,真正花心思的,是主配料的選擇,作料的搭配


常用調料有:鹽,味精,孜然面,辣椒面,花椒面,咖喱粉,五香粉,十三香,胡椒面,白糖,雞精;料酒,醬油,醋,豆瓣醬,甜麵醬,芝麻醬,海鮮醬,柱候醬,番茄醬,生抽,老抽,美極,魚露,耗油,等。


鹽的分量,一人份的菜量以食指和拇指能捏起的那一小撮為準,人多菜量大時最多也不超過用拇指、食指、中指來撒上的那一小撮,這就是廚師們所說的少許或適量,所以,鹽缸最好用個廣口的;加醋、加醬油時,加入同等量的水則味道濃淡剛剛好;一般菜要好吃的話無非酸甜、酸辣、甜辣,也即在加少許鹽的基礎上,加醋(檸檬、酸橙、酸角更佳)、加糖(自己喜歡的水果更佳)、加辣椒(胡椒、花椒更好)等即可。


咱來點簡單,通俗易懂的,家裡一般必備:鹽/雞精/醬油/生抽/酒釀/大蒜/八角皮香/辣椒粉,其實這已經很齊全了。炒蔬菜(葉子菜)一般先放點蒜泥,再下鍋,這樣會使菜很香,在放一勺生抽,是生抽,調色,鹽和味精你看著口味放,蔬菜淡點好。炒肉類,像紅燒,肉下鍋前,放點蒜泥和薑末,肉下鍋後,大火爆炒,再放小半勺鹽,繼續翻炒,然後再放一勺生抽,然後要加蔬菜的,再放醬油,此後,鹽和味精,你看著口味放,放點水勾芡一下,熟了就起鍋。打湯類,一般都是肉加點蔬菜,比如番茄、金針菇、豌豆,重要的是肉的口感,切記肉剁成末放點澱粉在裡面,再用滾油過一下,放點鹽,切記時間一定要短吶,加蔬菜翻炒一下就放水咯。其實我講的都是一般家裡做家常菜的方法,真要動起真格來,哎呀,那還是自己慢慢琢磨慢慢練吧,百聞不如一見,觀望不如實踐,嗯,論做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感覺,就是眼力勁,看得出這道菜在炒的過程中,經歷到哪一步,精準把握時間(憑感覺哈),何時放鹽,放鹽後菜色的變化,何時熟透,如何在恰當時機起鍋,甚至猜得出它的味道是怎樣的,這些是很難描述出來的,嗯,多練吧,多練練手感就來了。


鹽是主要的,必不可少,其次是花椒、辣椒、黑胡椒。一般不喜歡大顆粒,都是買的粉狀的。醬油和雞精味精是選擇性放的,需要上色就會放醬油,冷盤放味精,但是味精一定要溫水沖開,不然不會入味,影響口感。雞精用於熱菜,但是要在出鍋的時候放,高溫會造成雞精變性,還有就是蘑菇、肉類、雞蛋不放雞精,一般雞精我都買穆堂香的土雞雞精,味道比較鮮。


注意飲食搭配,肉類和蔬菜對身體有不同營養功效。你的這個問題本來就很矛盾,一般「專家」都是建議少放調料,但是想做出好吃的飯菜不可能不放這些,只要掌握好量就可以了,不要每天都吃味道重的,常換口味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煮餃子的過程中要加幾次涼水?
怎麼炒藕好吃?
蒸箱做菜的優點有哪些?5口之家,以中式烹調為主,蒸箱和烤箱哪個更實用?
有哪些麵湯味道很好的麵食?
如何做出好吃又好看的茶葉蛋?

TAG:烹飪 | 調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