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真的存在嗎 ?完全區別於顯意識嗎?可以記憶嗎?
看到這麼多人抓著精神分析不放,我提供點非精分的資料吧。
以下內容源自《心理學-國際視野》一書,該書豆瓣條目為:心理學(上下) (豆瓣)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翻閱相關章節。————分割線君——————————根據弗倫市與朗格(FrenschRunger,2003,p.14)的觀點,內隱學習是指「未意識到學習結果的學習能力」。內隱記憶是「不依賴於有意識記憶的記憶」(第八章 P307)
有關內隱學習的證據: 1.內隱學習的很多證據都存在爭議,並且可能會有多種解釋。不過,謝伊等人(Shea,Wulf,WhitacrePark,2001)在下面將要討論的研究中報告了一個相當有力的證據,證明內隱學習可以在未有意識獲得知識的情況下發生。 在謝伊等人的研究中,給被試一項任務,讓他們站在一個站台上,嘗試模擬電腦上出現的移動路線去移動它。被試多次完成這項任務。在每種條件下,中間部分是相同的,第一和第三部分不同。不告訴被試中間部分將保持相同。結果發現被試在中間部分的成績比其他兩部份的成績要好,這證明重複的部分獲得了好處。這也表明這種學習是內隱的。三分之二的被試報告說,他們不曾想過部分模式是重複呈現的;但在隨後的再認測試中,他們試圖識別重複部分的成績僅僅出於隨機水平。 在第二個試驗中,三個部分中兩個重複,並明確告知被試其中一個重複的部分。被是在該重複部分的成績明顯低於未被告知是重複的部分。這個結果表明,在這項任務中內隱學習優於外顯學習。(第八章 P309) 2.關於內隱記憶的證據比較繁複且不確定,基本上作者認為內隱記憶的存在可以被確認,且內隱記憶的加工方式很可能與外顯記憶不同,較重要的證據一個是在學習多音節與生冷辭彙(如toboggan)後的殘詞補缺測試(如_O_O_GA_),測試內容不需要被試進行有意識回憶;另一個是對遺忘症患者的記憶測試上,遺忘症對於個體外顯記憶功能的影響遠大於內隱記憶。存在,我親身經歷之前完全不信。
事情是這樣滴
1、話說前段時間我做手術,全麻,靜脈輸液(三個月了,我手腕上的那個針孔依然清晰可見,我媽說那個針比縫毛衣的都粗,十厘米那麼長,一點一點全扎進手腕,護士打針之前讓我別看,我插著個尿管也不想亂看。我媽說看的她都噁心了。)推進手術室的時候我還和醫生插科打諢說,矮油床好軟。然後不知道哪一瞬間就迷糊過去了。2、然後!時間是像0.00001秒一樣,等我再睜開眼睛。。。。好像回病房了啊。。我張嘴就問:「我手術開始做了嗎?」聽見我媽說:「這次是真醒了。」我再眨眨眼,果然啊,我全身插滿各種管子躺病床上呢。觀眾朋友們,從我在手術台上瞬間迷糊到我睜眼,我在明確的意識里,完全是一片空白的,簡直就是0.00000001秒不到。
3、但是!我媽說,我被推出手術室她見到我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口齒不清的說話: 醫生把我推出來,說:「手術做好了」——我說:「謝謝大夫」 護士把我搬到病床上——我說:「謝謝護士」 4、我知道之後都要淚奔了,我是多麼懂禮貌講文明的一個姑娘啊!灌了那麼多麻藥,完全喪失主觀意識的情況下,潛意識還能謝謝大夫、謝謝護士。我真是一個高尚的人啊!!
回答潛意識是否存在
有些朋友用精神分析里弗洛伊德或榮格的理論,去證明潛意識是存在的
@鳳大人@曹懷寧 @瑜伽公益人然而大眾對精神分析其中一個攻擊點是,精神分析更多的是一種現象學,背後缺乏科學實驗支撐
舉例,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腦科學家在人的大腦中,始終找不到與「超我-本我-自我」相對應的位置
所以用弗洛伊德和榮格的文獻,來證明潛意識的存在,貌似不太站得住腳
雖然目前科學還找不到「三我」,但已經找到了潛意識
艾克里.坎德爾(Eric Kandel),在2000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獲獎原因在於他解釋了神經系統信號轉換的關係,找出了人類形成長時記憶的秘密
——一種能夠形成內隱記憶的蛋白——從而證實了潛意識的存在內隱記憶(emplicit memory),是指在個體無法意識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無意識的影響,有時也叫自動的無意識記憶。
克里.坎德爾,雖然是神經科學家,卻是精神分析的忠實粉絲,他努力將精神分析科學化
他說過這麼一段話: 「精神分析與神經科學竟然如此契合,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弗洛伊德畢竟也是神經科學的專家。精神分析著重記憶,而我則試圖解釋記憶的運作機制。我認為一定可以找到精神科學上的證據,印證精神分析的各項論點。」
擴展:記憶製藥公司坎德爾的海蝸牛實驗Eric Kandel呃,看了下大家的回答,好像沒有分別的的解釋集體潛意識,和個人潛意識。那我權當補充一下吧。
舉個例子,你每天出門都鎖門,這是一種下意識舉動,某天你可能會突然懷疑,我今天到底鎖門了沒有。人的意識並不是一片空白,意識不是只有你可見的可見意識,更多的處理是在後台默默處理的,但你不能全部覺察。生命奇妙就奇妙在他的複雜難解,如果你可意識的意識就是全部意識,那多沒意思。趙丹講的屬於集體潛意識,這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具有的意識,大的來說,可以紀錄了這一支人種的發展進化,小的來說,它可以紀錄你的家族。它會影響你,但你不能明確它影響你多少,具體到什麼程度。個人潛意識,是在你出生之後的所見所聞積累起來的,帶有更多你個人的色彩,正常的情況下,例如大腦沒有損傷,基因沒有突變,它對你的影響會更加具象一些。榮格做了一個海島比喻,我覺得很形象。露出海面的部分屬於意識,隨著海浪若隱若現的是個人潛意識,而海島的基底,海床屬於集體潛意識,當然這個基底可以擴展到整個大陸。但是由於潛意識的不可控,不可覺察,所以在以經驗科學為主導的今天,仍然帶有爭議。
但我想說明的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不是簡單的點對點,我做什麼事情只需要一個簡單指令就好,其實人的思維是一種複合型結果。前面大家已經從精神分析和實驗心理學上證明了潛意識現象。那我從宗教方面也說明一下好了。。。只當參考,科學理性邏輯派莫認真。。。同時歡迎指正交流。佛家認為,眾人皆有神性,但覺悟的早晚不同。基督教認為,人有靈性,但因為背離神,因此看不見神。現在的很多靈修者會認為,三大宗教的本質其實是差不多相同的。佛教的皆有神性,是說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不悟,就好象給你看一幅畫,裡面說具有隱匿的人臉,在你沒認出來它之前,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不代表它沒有。因此,佛家不會說,我給你,而是,我點撥你。基督教認為,當你不信神的時候,你就聽不到神,也感知不到神的存在,基督徒會告訴你,他們在祈禱的時候會聽到神的指引,其實在我這個無神論的人看來,這貌似一種精神性的催眠,當你集中精力傾聽內心的時候,你會摒棄外界的干擾,專心的進入一種意識的狀態,於是就可以感知到潛意識的存在,聽到內心的可望,就會有一種我感覺到了神秘的,奇妙的靈性世界。因為當你的潛意識焦慮的時候,你會感到內心不安,但專心祈禱,或佛家打坐靜修的時候,感覺到了內心,同時就可以安撫焦慮,因此,你會經常聽到,有信仰的人,內心安寧。無意看到這個圖,發現是同一事物不同人的潛意識作用下,得出不同的解讀的最佳詮釋
以下回答來自微信公眾號:qiannengkjz (潛能空間站)
在看完了門羅的《出體旅程》之後,又在百度上面的一些相關的主題吧,讀了一些其他人的經驗,今天早上當我一大早醒來的時候,懷著初次體驗出體的期待,於是用最舒服的姿勢躺著,想要睡一個回籠覺,看能不能體驗到出體。
按著百度貼吧上面的一些教程,我試著催眠自己全身放鬆,然後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面。過了沒多久,就感覺到全身都已經進入放鬆的狀態,但快要睡著的時候,強迫自己清醒。但是這樣做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突然加快,而且全身發熱,以至於思維又進入了興奮的狀態,又突然地變得十分的清醒。
於是只好再次催眠自己,而這一次,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突然聽到自己熟睡的呼吸聲,原來當我以為還是清醒的時候我已經睡著了,不過,又被什麼呼喚醒似的,但這一次沒有十分清醒,恍恍惚惚,又進入了睡眠狀態。
不知過了多久,突然,我被一陣滋滋的聲音吵醒了,我立刻意識到這就是讀到的其他人所說地出體信號!這一次身體沒有醒過來,只是意識上的清醒,意思里我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保持放鬆。逐漸,吱吱聲沒有這麼大了,開始進入了一種比較寧靜的狀態,這個時候,我知道我是已經進入了清明夢的狀態。
夢裡,房間還是比較暗的,但是我能夠看見我的卧室,並且意識到自己還在床上。於是我試著抬起我的左臂,沒難度。記得貼吧裡面有說過一些驗夢的方法,於是我照做了。我的方法就是把手背反扣到手臂上,如果感覺不到疼痛,而且又很輕易的做到,那我就能確定是在夢裡,隨後我又做了一個驗夢的動作,就是咬手指,絲毫沒有感覺到疼痛,所以我更放心了。
然後花費了一些努力,掙扎坐起來了。但是,眼前好像忽然黑了一片什麼都沒看見,只看到窗外有些光,但是不記得我是怎麼走過去的,可能是飄吧。我的卧室窗口有防盜網,但因為我知道我是在夢裡,所以我很大膽地穿過去,而且想體驗一種飛翔的感覺,於是我先向上飛,然後又向下俯衝,到這個時候,我卻發現,自己的形體好像沒那麼真實了。
我記得我飛到樓上陽台的時候,不知道夢裡的情境怎麼突然之間就變了。下一個場景立刻就是在一個房間里。看布局,像是我們房子把牆都打通了,但又像是樓上的房子。當然,我沒有跑到樓上去驗證,反正布局還是像我們現在住的那棟房。而在房裡,我走到一面鏡子前面,看著鏡子裡面的自己,我記得那是我真實生活中的一張自拍照。但是站在鏡子前面,我在觀察自己的面容,看到法令線旁邊出了很多皺紋。估計出現這個場面是因為真實生活裡面我的法令紋似乎變深了,而我因此而感到有一些惆悵。
然後不知怎的我旁邊的沙發上坐著一個男人,和我開始了一些對話。對話內容就是關於出去吃飯呀什麼的,但是有一點非常奇怪,在進行對話的時候,我似乎變出了第二個身體,成為了現場的第三個個體,坐在沙發的另外一側,作為旁觀者一直觀察著他們的對話。這樣一個狀態的出現,我並不明白當中的含義。然後在對話里,我知道,男人並不喜歡我叫他阿秋,估計這個名字可能和他過往的糗事有關,因為在我和他的對話中,我們都以開玩笑、調侃的態度聊著。對話稍作停頓的時候,我就醒了。
醒來後對整個過程記憶非常清晰,而且是我期望的,有一種非常愉快的感受。於是我決定要把這個體驗記錄下來,而且再有出體或者清明夢的體驗也要繼續記錄。
總結,第一次出體驗非常成功,雖然可能後半段轉入了清明夢的狀態,但是前半部分的抬手驗夢、下床、飛翔等動作,確實是因為我個人的意識控制而做出來的(至少是我醒來後認為存在於夢裡的個人意識),這證明了控夢的可能性,同時也讓我對潛能開發的話題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佛氏心理學是一種比較粗糙的理論,他所謂的潛意識,就是把當時人們搞不清楚的,不能明確感知到的心理現象統統裝進去,然後貼個標籤解釋一番。人腦雖然很複雜,但是也是從爬蟲的神經節一步步進化來的,而腦最古老的部分,叫做爬蟲複合體(一聽就是從爬蟲祖先來的),控制著身體最重要的機能——心跳呼吸等等,因此在進化過程中,這部分不能被重構,動物腦的進化都是在保留原有結構和機能的前提下,堆積出新的結構,產生新的功能。人的意識只是在腦的最上最前端,最後進化出來的部分——額葉中存在,在腦的深處,在更加古老的部分當中(丘腦間腦邊緣系統腦幹),仍舊保留著猿猴的意識,哺乳類的意識,兩棲類的意識...最終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爬蟲意識,只不過這些意識都被最後面的人類意識所壓制和支配,因此平時不會顯現出來,這些在佛氏理論中,統統都被歸為潛意識了。
根據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學》理論中提到的,潛意識是存在的,是指潛藏在我們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對於「意識」的一種思想。
意識和潛意識之間存在著溝通和聯繫,但由意識控制潛意識的能力各人是不同的。意識與潛意識的不同在於:意識是可以進行推理、可以作出選擇的。例如,你可以選擇書籍,選擇住房,選擇伴侶等。而潛意識是不受控制的,例如心臟的跳動,消化系統的運作,血液的循環、呼吸等,都是潛意識的作用。 潛意識不能進行推理,也不同你的意識進行爭論。潛意識就如同土壤,意識如同種子。消極的,破壞性的思想只能長出災難的果實。潛意識不能區別好壞。如果你認為某事是真的,潛意識也接受它為真的,即使實際上可能是假的。
記憶分為暫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暫時記憶處於顯意識中,比如接電話的時候,對方告訴你一個客戶的電話號碼,你強行記住的這一串數字也許很快就會被遺忘,這就是因為這個記憶是暫時的記憶。而我們的經歷和遭遇,事實上都記憶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分毫不差。它們按照時間或者是按照情緒的連鎖被組織在潛意識中。只是被埋藏在潛意識的深處很久沒有被挖掘出來罷了,但在催眠狀態下,這些塵封已久的記憶也許就會被顯現出來。潛意識只是個很粗略的詞,相對於意識來說。比如世界存在物質,那是否存在非物質?當然存在。比如人的精神。所以潛意識當然存在,只細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沒有再細分下去而已,是個很大的歸類範圍。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用了一些特定的辭彙來描述心靈的各個部分,包括意識(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在內。這些概念源自於他大量的臨床觀察經驗。榮格概念中的心理圖譜可劃分成兩個基本的區塊: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又可以進一步地區分為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這個詞至今依然是討論榮格心理學時使用最廣泛的辭彙。人類心靈的深度一如外在、「真實的」、集體意識的世界一樣的客觀真實。 心靈有四個層次:
一、個人意識(personal consciousness),或稱日常的覺察; 也稱自我,是人有意識的心智,是心靈中關於認知、感覺、思考以及記憶的那部分。
二、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其之於個別心靈而言是獨特的,但無法被察覺;由心靈中曾經被意識到,但又被壓抑或遺忘,或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有意識的印象構成。
三、集體潛意識,是人類心靈普遍存在的結構;「集體潛意識」是榮格理論中最神秘的概念,理解集體潛意識就理解了榮格理論的最核心部分。集體潛意識反映了人類在以往的歷史演化進程中進程中的集體經驗,或者用榮格本人的話來說,它是"一種不可計數的千百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成績,一種每以實際僅僅增加極小極少變化和差異的史前社會生活經驗的回聲",不僅全部人類歷史的各個片斷能在集體潛意識中找到,而且進化為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或動物祖先的蹤跡也能在集體潛意識中發現。
四、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外在世界,有共同價值與形式的文化世界。 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觸到得層次。在榮格看來,如同我們每個人在個人潛意識裡積累並存放所有個人記憶檔案那樣,同樣人類集體作為一個種族,也在集體潛意識裡存放著人類和前人類物種的經驗。
存在潛意識的。生活中我們大部分都依靠意識去識別與記憶,其實潛意識也會經常左右我們的選擇和決策。記得聽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男孩和女孩在街上吵架,女孩說分手然後攔了輛計程車要走,男孩不讓著急的扒住車門要和女孩解釋,女孩說你要想和我解釋就上車,我不想和你在大街上吵。男孩還是在不斷的解釋,女孩一把關上車門走了。是真的他沒聽見嗎?他沒反應過來?其實是當時它的潛意識在控制他的身體為他做決策。我們時常會說想去做什麼,想出國,想轉行,想跳槽,但是這些能否真正達成也需要看意識和潛意識是否統一。多問問這是不是自己想的,自己要的會幫助自己發現內心的聲音。
要想提高自己的記憶力,首先要知道記憶是什麼?記憶的機理是什麼?記憶是怎樣的生理、心理、意識現象?記憶與意識、靈魂是等同的嗎?
我下面的文章就是初步的回答。
如果父母可以把記憶遺傳給孩子,會如何?的問題,
等同於,父母的靈魂與意識是否可以遺傳給孩子的問題。
其中的荒謬,我可以解答。
歸結為一點,記憶的哲學意義在哪裡?記憶的本質是生命現象的整體的一種表達,還是僅僅是那些物質的物理化學過程,人類真的與小白鼠在記憶中是等同的?小白鼠的記憶實驗真的就是人類的記憶過程嗎?
記憶與意識靈魂的區分 人工智慧與佛學一切法無所得不可住 意識與量子的非定域性非實在 哲學本體論局限性
爵士貓14 天前
對於現代科學界的無神論派別,自然認為記憶就是物質,現代生物學以及神經學研究,已經充分解釋了人的大腦有哪些部位與記憶有關,哪些物質是與記憶的產生直接相關。有此,人工智慧技術的崇拜者,致力於有記憶有意識的人工智慧的新的超人的研究。
大腦不是一個單個通用處理器 由許多高度專業化的部分組成 4-6個月嬰兒大腦組織方式已經與成年人基本相同
網易公開課
人類心理的神經元描繪
課程簡介:大腦成像領域的先鋒Nancy Kanwisher 經常使用fMIR 掃描技術來研究大腦區域里的活動(通常是她自己的大腦)。她分享了她看到的和他的同事們學到的:大腦是有高度專門化的組分和功能寬泛的機件共同構成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有很多尚待研究。(翻譯:Steven Dang,審譯:Qiwen Lu)
78120500[網易廣東省韶關市網友]2015-01-26 14:27:01
非常棒!這絕對不是簡單的醫學,更是哲學和心理學。能夠真正的回答意識的產生,能夠讓我們找到意識的物質基礎。
小核糖核酸幹細胞發育觸發記憶形成 蛋白TDP-43異常導致運動神經元死亡 幹細胞修復受損聽力 修復受損的心臟
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網路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利用實驗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腦神經和視網膜神經的形成有關。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小核糖核酸參與神經線路的形成,將有助於弄清癲癇和自閉症等疾病的原因。
小核糖核酸是一類不編碼製造蛋白質的單鏈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參與控制基因表達。
日本大阪生物科學研究所、名古屋大學和京都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發現,在腦內,小核糖核酸-124a的含量很高。於是他們培育了使腦內小核糖核酸-124a不再發揮作用的實驗鼠,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實驗鼠的腦變小了,腦內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區的神經細胞與通常情況下本不應結合在一起的神經細胞結合起來,神經線路因此出現異常。而在視網膜中,與視力和色覺有關的神經細胞也死亡了。
研究小組進一步發現,在實驗鼠腦發育過程中發揮作用、但應隨著腦成熟而不再發揮作用的Lhx2基因在上述實驗鼠的腦內卻一直發揮作用。研究小組認為,這是因小核糖核酸-124a不再發揮作用,使Lhx2基因不再受到遏制,從而導致神經異常。(生物谷 Bioon.com)
腦細胞可被操控產生錯誤記憶 科學家發現導致遺忘的機制 多巴胺神經元dDA1形成新的記憶 DAMB誘發記憶遺忘
Mayford認為,這種混合的錯誤記憶意味著兩種不同組群的神經元可同時編碼一種記憶,且不會發生互相干擾。事實上,我們可以將新的信息引入記憶,開闢研究的新世界。
此外,麻省理工學院的Susumu Tonegawa及其同事也提出了可產生錯誤回憶和感覺的不同方式。經過感光基因處理的小鼠,可在生成有關盒子的記憶時,藉助所涉及的神經元對光線作出響應。當小鼠形成關於盒子的記憶時,研究團隊對其施加了電擊。隨後其將小鼠放入不同的盒子,並通過植入小鼠大腦的光纖傳輸光脈衝。這種對於神經元的激活與記憶相關,與受到打擊而恐懼發抖的小鼠所處何方並無關聯。
當研究人員觀察被激活的神經元時,他們發現,在海馬體的特定區域內大約有2%的細胞牽涉其中。Susumu Tonegawa 表示,這種方法可基於小鼠的經歷和習慣,誘發其做出不同類型的複雜行為。下一步,研究團隊將觀測小鼠大腦記憶中心之外區域對於恐懼回憶的響應,這也是用於證明記憶被存儲於大腦內多個獨立區域的「終極實驗」。
Neuron:科學家發現導致遺忘的機制
當多巴胺神經元開始信號傳導的過程,dDA1受體開始激動並且開始形成新的記憶,這也是記憶獲取的最重要的部分。一旦記憶獲取,同樣還是這些多巴胺受體持續產生信號,並且傳導至DAMB受體,誘發了記憶的遺忘過程,而且針對這些新獲得的記憶。
Jacob Berry是位於Davis實驗室的一名研究生,他主要負責該實驗的進行,後續的研究表明,通過抑制多巴胺信號的後續傳導可以明顯增強果蠅的前期記憶。如果使其中的dDA1產生突變,則導致果蠅無法學習,如果突變DAMB受體,則阻止了遺忘的過程。
雖然Davis對該研究所表現出的遺忘機制十分驚訝,但他早就認同遺忘是一個主動的過程:「生物並不是設計成一個被動的過程,存在主動創造物質的同時,就存在去除這些物質的主動過程,為什麼遺忘過程就會與眾不同?」
這項研究也為其他領域的研究開拓了視野,例如「專家綜合征」(savant syndrome)。專家通常對某種專業領域具有更高的知識獲得能力,但是或許並不是記憶給了他們這種能力,而是他們的遺忘機制並不發達。這也就意味著可以開發某些藥物以促進人類的認知和記憶。
但是,記憶與意識不是等同的。記憶,只是意識的低級功能,意識還有情感、推理、直覺等功能,是記憶無法表達的。更深一步,人的意識也不等同於人的靈魂。人的靈魂是與宇宙生命體的靈魂溝通的,相連的。科學界已經有無數實驗的例子,證明人類頻臨死亡的一剎那,有一個靈魂離開生物肉體的過程。更進一步,佛學的業力。輪迴、阿賴耶識理論,更是在證明人類是有靈的生物。
對於我說的這些,無神論者統統斥之為迷信,瘋子的說法?
那誰是瘋子呢?是我,是泛神論者,還是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崇拜者?
佛就是覺悟者,是明白了【法】的真意。那佛覺悟到什麼呢?
佛覺悟到無我,無法,無常,寂靜涅槃,不再後有。
換句話說,佛覺悟到一切法不可執有,一切法無所得,一切法不可住。
用現代量子世界理論解釋,就是一切法非定域性,一切法非實在,一切法非分離性,一切法非因果性,一切法沒有一個本體存在,一切法均是緣起緣滅,一切法均是緣起性空,不存在一個本體。
也就是說,人類文明以來以為有一個神靈或者佛性或者絕對真理或者真我,由於一切法非定域性、一切法非實在、一切法非分離性、一切法非因果性,而不存有本體的神靈、佛性、絕對真理、真我。
本體的神靈、佛性、絕對真理、真我,只是人類意識的一種量子坍塌而形成的一種在現實世界的投影,或者說映射。
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之間的矛盾,暗示了在自然宇宙中存在一種更基本的層面。無論是量子理論還是相對論,都指向這一更深層的理論。而這種更基本的層面,代表了一種不可分割的整體和一種隱含的秩序,在此之上才產生了我們對這個經驗宇宙的解釋秩序。
隱含秩序不僅適用於物質也適用於意識,它能解釋物質和意識二者之間的關係。隱含秩序代表更基本的真實,精神和物質被看作是這一更基本真實在我們的解釋秩序中的一種投射。
而這種宇宙的隱含秩序,或者說宇宙的法道本是宇宙的根本秩序與邏輯。宇宙的法道是超越人類存在的時空維度而存有,一切法是更高維度甚至是十一維度的存有。
所以佛陀,耶穌,穆罕默穆德,孔子,莊子,摩西,都是覺悟者,都是【佛】。 你以為有一個實體的【佛】可證嗎?錯,佛,菩薩,皆是一種施設假名。漢族人因為在阿賴耶識中想成仙,所以一直編造【佛】【仙人】是實體。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
漢族人絕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從而永垂不朽的思想,是構築了漢族文化的最底層的潛意識,也是在生活中處處顯現出來!最偉大詞語的就是【大丈夫,當成家立業】!【修身。治家。平天下。】!
心識與人類遺傳基因也有關係。中國文化確實與漢族人的遺傳基因構成與起源有重要關係。漢族人的遺傳基因構成與起源,也是解答漢族文化無神論的重要工具。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變成可以倒駕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轉生世間,這又被認為嚴重背離了佛陀的緣起法,根據緣起法,轉生必須要有無明貪愛的依賴條件才可以,而佛陀滅盡貪愛,怎麼可能轉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脫境界變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運自如的無住處涅槃。看似很美好,但這是真實的嗎?
何來觀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類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已,是無法觀想,佛性不是一種存在。【雜阿含經】完整論述了,觀想十二緣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從而證得阿羅漢果。
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只是一個膚淺的感覺。佛教進入中國以後,佛教的【心性說】結合中國的玄學,才有了【真心妄心論】以及理學的【心性本體論】心學的【良知論】,【心性本體論】心學的【良知論】才使得儒學進入了第三期的發展。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般若性空的思想。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一切法都無自性。【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諸法都是因緣和合,緣起緣滅,菩薩以及般若波羅蜜多本是佛法的施設假名!這點是大般若經的核心思想!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的思想,可以與大乘佛學初期的經典相對應,大乘佛學初期經典都強調【成佛成菩薩,需歷經無量劫】,其實這就是要去除凡夫執著於【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是與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一致的!
可惜後來的漢地佛教,由於脫離不了漢族文化【宇宙本體論】的影響,反而一直認為【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就是漢地佛教曲解【心經】的源頭!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不要住於一切法,【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簡單說就是修行人不能為【我、我所執所纏擾】,否則就會【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大般若經關鍵就是【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天地人都是宇宙的法道之周遍,宇宙的法道本是不依靠俗世而生滅,宇宙的法道本是不依靠俗世而如空氣般布滿了人類的時空,但是人類用【符號與假名】來表達宇宙的法道,這就以人類的思維局限了宇宙的法道的無限可能與無限的必然!
宇宙的法道本【無我】【無住】【無相】【無願】,人類既要以種種【假名法相】限制宇宙的法道,人類就不會明了宇宙的法道是【無名】而【無所擁有】【無所執著】,宇宙的法道既是存在於人類的生活之中,但是宇宙的法道又是遠離人類的生活而存有。
宇宙的法道是整個宇宙的。人類只是一種宇宙的文明形態而已。現代人類5萬年以前才開始存在於地球。現代人類也必將自己毀滅自己。所以人類存於宇宙,必然而且必須接受宇宙的法道。這就是大般若經【一切法無所有,無所得,法即於五蘊,法又離於五蘊】。人類的種種概念,只是為了模擬宇宙的法道,表達宇宙的法道。
人工智慧技術源於現代的物理技術,生物技術,但是恰恰人類對於自身的【意識的機制】【心識的機制】是描繪不清楚的,就是說到現在為止,人類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意識】【心識】的概念。
【人工智慧技術趨於成熟,整體架構幾近完善。唯有遷移學習部分有一些薄弱。】
這是一些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的精神失常的說法!
現在的人工智慧只是簡單模仿大腦的神經結構與運行。
人類現在根本不了解大腦與意識之間的關係。
對於意識是怎樣的,無神論者根本就是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人工智慧就好比人類發明了原子彈一樣,處於自我欣賞期。
對於意識,無神論者根本回答不了人類語言與文明的發展過程是如何來的!人類為何有音樂,繪畫等藝術才能!人類為何需要情感與交流才可以生存!
這些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是沒有能力回答的!
因為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認為人類可以不需要藝術、情感而存在!
無神論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就是21世紀的失去理智的人群!但是他們以為自己是最理智的!這就是最黑暗的悖論!
至今尚未找到一條真正的關於意識與世界的真實之路。具有真正客觀性質的、不依賴於人們怎樣去觀察它的『物理真實』,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場白日夢。萬法唯心。主體和客體世界必須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一個獨立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結合特定的觀測手段,才談得上具體意義。人類用了無數名相試圖表達一切法,表達意識與世界的真實,這些名相符號都是假設,不是法本身,不是意識與世界的真實本身。在數學框架中,真實可能永遠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最終描述。
人工智慧技術的偏執狂的精神非正常的說法,一點不奇怪!他就是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希望成佛成仙的夢想的又一個翻版,又一個人類烏托邦的想法!
人的心識意識不單單只是個體的存有,心識意識是整個群體都有聯繫的,否則輪迴是無法繼續的。人類希望成佛成仙的夢想,人類烏托邦的想法,就是人類最深層的業力!中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象,最底層的解釋就是業力與輪迴。所以大乘佛經才會大力篡改佛陀的原始佛教,而形成了漢地佛教,藏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喇嘛輪迴轉世,指定轉世靈童的現象,就是人類希望自己永存不朽的表達!
心識意識是緣起緣滅之法,心識意識不是真有【實體的心】存在。
心識意識【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心識意識活動是【法】【道】的顯現,不是俗世的客體,說心【有,或者沒有,或者能獲得,或者在某處】。
心識意識的【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就是說【法】【道】已超越人類的思維與語言,不可說【有此心】,也不可說【無此心】。
業力就是在【心識】這一大的思想體系中,探討人的【生活經歷與現象】以及人的【輪迴】。
首先,要明確【心識是沒有時空的規定的】,你在做夢中就不能體會時間與空間的邏輯,有的只是一幅幅的圖像和信息。為何·?心識就是一種持續不斷地存在。
心識的世界如何轉化為現實世界?就在於你的執著與執有。
在夢中,你一旦要執有某個圖像與信息,你就立刻從夢中驚喜,回到現實世界。用量子力學術語,你的【心識世界】就坍塌為確定的【現實世界】。這句話十分重要,就是業力的核心!
你的【心識世界】就坍塌為確定的【現實世界】,就是【業力】!
因為你的現實世界的行為,最底層的邏輯都來自於【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
你的現實世界的行為,有時是不受你自己理性控制的,比如你喜愛某個比你老很多的異性,比如你喜愛某種遊戲,比如你的一見鍾情,比如你天生就喜愛權力場的搏殺,比如你天生就是一個溫柔有愛心的人!上述你的行為,不排除,你在後天受的教育。但你想過沒有,其他人為何就沒有上述行為?
根子還是在於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
用佛學的思想概念表達,就是【業力】!
你的現實世界的行為與感受,又深深的影響你的【心理】【生理】【思維模式】【道德倫理】【智慧與智商】,這一切都屬於【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所以,精神疾病由於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被破壞,而呈現抑鬱症、暴力行為、自殺行為等等。
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時刻在改變,重重疊疊,直到你的死亡一刻,你的【無時間空間】的【心識世界】重新脫胎為下一世代!
這就是【業力】的基本描述。
現在西方人,尤其是科學界,應該會欣賞這因果的遊戲,不是嗎?因為身為科學家,你不相信會無端端地冒出一個全能的造物主,宛如有某個真實存在的贊助者會降臨並贊助一切——科學家不相信,佛教徒也不相信。所以從許多方面來說,科學家確實欣賞因緣果的理論。
空性是廣受西方人的賞識;而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接受佛教教導的因、緣、果這個觀念。然而,更加深入審視的時候,我不確定西方對於最深層次的業會抱持多大的欣賞。業與空性是不分離的。由於缺乏更好的例子,只能說,業與空性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這實在是個很糟的例子,實際上它們是一體的。
生物中心主義第一原理: 我們感覺到的真實是與我們意識有關的過程。
第二原理: 我們的內在和外在感覺是難解難分的,它們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不能分開。
第三原理: 亞原子粒子一一實際上所有的粒子和對象一一與觀察者的在場有著相互糾纏作用的關係。若無一個有意識的觀察者在場,它們充其量處於概率波動的不確定狀態。
第四原理: 沒有意識,"物質"就處於一種不確定的概率狀態中,任何可能先於意識的宇宙,都只存在於概率狀態中。
第五原理: 唯有生物中心主義才能解釋宇宙的真正結構。宇宙對生命作精微的調節,使生命在創造宇宙時產生完美的感覺,而不是相反。宇宙純粹是它自身完整的時空邏輯體系。
笫六原理: 在動物意識的感知之外,並無真實的時間存在。時間是我們在宇宙中感覺變化的過程。
第七原理:
空間與時間一樣不是物體或事物。空間是我們動物的另種理解形式,並不是獨立的實在。我們象烏龜的殼那樣承載著空間和時間。因此,並沒有與生命無關的物理事件發生在其中的、自我存在的絕對基體。
終極的解決辦法,是沒有的。我們對於生命、意識、物質、世界、宇宙的認知,在21世紀科學與宗教有了可喜可賀的共同點。物質與意識生命是同一硬幣的兩個面。抑鬱症根源在於個體的意識認知模式,與當前社會生活不匹配,,從而導致個體意識系統的認知紊亂,引發情感能力的大大降低,生理上出現種種疾病。這是我這些天,觀想抑鬱症的體驗。
我們的意識模式就決定著我們的個體認知世界。我們的個體認知世界又深化我們個體的意識模式。個體的意識模式==個體認知世界==萬法唯心。
個體的意識認知世界的模式,是由於前世的種種生活經歷塑造的,就是阿賴耶識的構成。要治癒抑鬱症,必須從患者自我修復自己的潛意識、或者超我、或者阿賴耶識開始。
但是每個個體的超我、阿賴耶識是不同的。
觀想中看到的【我】,應該是意識的客體化,就是意識物質化的過程,就是【潛意識,超我,阿賴耶識,真我】。佛祖說的無我是徹底的站在意識一端,【真我】是已經【意識物質化了】,【肉體的我】就是徹底的站在物質一端了。佛祖的學說畢竟是宇宙的根本。
閉上眼睛,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失去了所有的感覺,會剩下什麼?
沒有了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痛覺、平衡覺等所有的感官信息,外部世界消失了,自我存在感也沒有了,只有思維還在。
思維的基礎是腦和神經。實驗證明,大腦在下意識層面自發地做了決定之後,我們才感覺到自己做了一個「有意識」的決定。腦和神經的運作是自發的,並不需要思維的干預,是受制於潛意識控制的。
存在必須開始於生命和感覺。一個生命中就包含有一個「實境」的宇宙,其形狀和性質都出自這個生命的腦中,是運用由其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皮膚收集來的感覺數據產生的。所謂的外在客觀事物和內在主觀感受其實都基於意識對感官數據的分析,說到底都是意識的一種理解形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罷了。除了以生物意識為基礎的存在之外,並不存在獨立的外在宇宙。意識是宇宙最重要的構成要件之一。而真實是與意識有關的過程。
大量精確的物理試驗已經證明了,構成物體的粒子並不以特別的運動存在於特定地點,是觀測者的知識和行為使其進入某個地點,或具有某種活力。若無一個有意識的觀察者在場,所有粒子都只處於概率波動的不確定狀態。即在現象得到觀測之前,現象不是真正的現象。
「實在」並非就在那裡並有著明確的性質等著人們去發現,而是根據觀察者的行為而顯現為存在。是有意識的生命創造了真實,是觀測者的行為給真實賦予了形狀和形式。
沒有意識,物質會一直處於不確定的概率狀態;任何先於意識的宇宙,都只處於一種概率狀態中。宇宙的不確定狀態中包含了各種基本常數的確定性,在觀測者的行為引起波函數坍塌之後,這些常數只能以允許觀測者存在的方式分解。在生命觀測宇宙時,宇宙對生命做了精微的調節,使我們感覺到什麼特性都可能會有的宇宙,卻恰好完美地具備了適宜生命存在的特徵。
我理解的生物中心主義認為: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種不確定的概率波動狀態,既沒有形狀也沒有形式,隱含著各種可能性,卻沒有確定性。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就是要表達,所謂的「外在客觀世界」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生命或意識參與創造出來的一種真實。意識是宇宙的構成要件,與宇宙是一體的。
語言的創造是專門用來加工各種替代性符號,並把自然明確劃分為各個部分和各種作用的。「自然」其實就是我們能接收到的有限的感官信息。我們通過語言反映出來的是經過大腦加工的、片面的、簡易符號版本的自然。語言本身往往充滿著被我們忽略的矛盾。
邏輯由開端和結束編織而成。日常生活的推理經驗使我們處在界限分明的對象在其中來來往往的一種環境中,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產生和消亡之時,即邏輯離不開空間和時間上的對比。一旦我們討論無法比較的事情,邏輯就失效了。所以人們在做艱難的選擇時,情感或本能往往會戰勝邏輯。
語言和邏輯是我們普遍用來追求知識的工具。知識的獲得與傳播有賴於用「命名和標記」,即一串語言符號,來代替生動、鮮活的現實,從而使經驗蒙受嚴重損失。人們需要經驗或已有的語言與想要產生的結果進行比較,才能清楚地理解或解釋某一事物。但是,我們意識到的自然中沒有任何東西和整個宇宙是相似的,宇宙也不存在於任何其他背景中,因此宇宙是不具可比性的。
要理解或想像宇宙,我們的語言和邏輯缺乏有意義的方式。
大般若經說【菩薩】用了十分複雜的哲學概念,其實他想表達的就是【法的最高級別就是超越人類的存在維度,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與定義的,沒有時間間隙,沒有空間間隙,人類無法執著與擁有的,但是又是存在於人類存在維度與時空的任何一點】。
【法永遠是人類無法完全實現的存有】,所以佛陀用【寂靜涅槃,不受後有】表達阿羅漢涅槃以後的存有,大乘佛學初期的【菩薩】也是用一些列哲學概念來表達【法的最高級別的存有】。【我們生命背後,沒有停頓一秒的恆常存在,發現她,接近她,才有圓滿。】
佛性也只是一種價值判斷。佛性是人類追求的一種至上的完美與善良,很美好。但是佛性不是真實的存在。
【人性本空,無自性】,人性本身【沒有善惡之分別】。只是業力使得人性,有了在當今世代的價值與倫理道德的分別。時間與空間不同,所謂有情處在的劫數不同,有情處在的大千世界不同,人性在不同世代的價值與倫理道德判斷自然分別不同。無量劫,輪迴,才是眾生的業緣所顯現。修行人的止觀,四禪八定,都是緣起於心識業力的顯現。所謂心識業力,才是心識持續法相的真實流轉,是一個存在。佛性,不是一種存在。佛性,無法用修行實踐予以體證。你可以說你很偉大,但是偉大只是價值判斷。偉大不是存在。
有情大眾因為【不斷我執】【不斷法執】的原因,有情是無法認知超出自己生活經驗的【法】,這也是有情永遠不能離開輪迴所謂根本原因。【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修行人只有對【法之空性,無限性,不可用語言表達,非實有性】有正確的認知,才可真正解脫!
大般若經從空間角度,談【一切法如虛空,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一切法無邊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經文還是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虛空】,論證【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空性】。
【一切法虛空】之概念,就是說【一切法不佔有固定空間位置,又存在於任何的空間位置】。【一切法虛空】是人類【心識的基本特質】。在虛空中,【一切法是無法用時間順序予以定位的】。虛空是找不到邊界的。就如同宇宙的邊界,也是找不到的。
佛學對於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宇宙也許就是沒有時間性的存有,沒有空間性的存有。人類認為宇宙有時間性空間性,是因為人類本身是固定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中。
宇宙的真實存有狀態,就是【心識存在的狀態】,太奇妙了!
================================================
量子糾纏引發的哲學問題
作者: 成素梅
摘要: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現象的認識經歷了基於觀念質疑、實驗認可和具體應用這樣一個從理論闡述到技術開發的過程。量子糾纏現象的存在顛覆了許多傳統的哲學觀念,直接引發了關於如何理解「實在」和「因果性」概念的討論。這些討論深化了我們對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因果性與關聯、決定論與非決定論、定域性與非定域性、可分離性與不可分離性等概念的理解,揭示了本體論思維方式的局限性。
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的研究經歷了兩個階段:其一是觀念質疑與概念辨析階段。這一階段以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於1935年聯名在《物理學評論》雜誌上發表的「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通常簡稱「EPR論證」)一文為開端,以如何理解量子力學的基本特徵為主線,圍繞如何理解量子糾纏的思想實驗展開爭論;
其二是實驗證實與技術應用階段。這一階段以貝爾不等式的提出為契機,以檢驗這個不等式的一系列實驗為基礎,以量子信息科學與量子計算的迅猛進展為核心,把量子糾纏作為一種像能量一樣的物理學資源,進行測量、轉換和純化,來探索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對於哲學研究來說,量子糾纏引發的哲學問題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尖銳與深刻。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在本質上,不是對傳統哲學觀念的細枝末節的修正或補充,而是蘊含著徹底的哲學革命以及哲學思維方式的大轉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國際學術界倍受關注的這一論題在國內哲學界卻慘遭冷落,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論題進行深入探討。本文只是拋磚引玉。
一、量子糾纏的提出與發展
「量子」(quantum)概念來源於拉丁語「quantus」,意思是「多少」(how much),意指一個固定的量,與此相關的一個重要常數稱之為「作用量子」(通常稱為普朗克常數),用h表示,h取自「Hiete」的第一個字母,是「幫助」的意思。在物理學史上,物理學家通常把普朗克提出作用量子的年代(1900年)確定為是量子時代的開端和機械力學時代的終結。此後,物理學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925年和1926年確定了量子力學的形式體系。量子力學是探討構成物質基本單元(即亞原子粒子)的運動變化規律的學說。我們無法用儀器直接觀察到微觀粒子的存在狀態,只能觀察到它們在特定測量設置中的特定的行為表現,比如,雲霧室里的徑跡、蓋革計算器的響聲、雙縫衍射圖樣等。在這個領域內,我們過去熟悉的許多規律和觀念都失去了效用,「不確定性」主宰著一切。
量子力學最離奇的特徵是被愛因斯坦稱之為「怪異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我們在經典世界中從來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物理學家理解量子糾纏的過程,不只是理解量子力學的過程,同時還是澄清舊的哲學前提、確立新的哲學觀念的過程。
與繼往通過實驗現象歸納出理論觀念的研究方式不同,物理學家最初對量子糾纏的認識並不是直接來源於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而是來源於對量子力學的形式體系的理解與把握。薛定諤早在1926年創立他的波動力學時,已經意識到,假如幾個粒子或光子是在某個物理過程中共同產生的,那麼,它們之間就會發生糾纏。
但是,量子糾纏現象真正引起物理學家的關注,應歸功於愛因斯坦等人聯名發表的EPR論證的文章。在當時的背景下,EPR論證與其說是一篇物理學論文,不如說是一篇典型的量子力學哲學論文。
過去人們通常認為,這篇論文的學術價值在於愛因斯坦與玻爾就量子力學的完備性問題的爭論,事實上,從當前的發展來看,這篇論文更大的學術價值在於技術應用和由此引發的哲學討論。量子糾纏這個概念的提出歸功於薛定諤。1935年10月,薛定諤在《劍橋哲學學會的數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分離系統之間的概率關係的討論」一文,在該文中,薛定諤進一步推廣了EPR論證的討論,並創造了「糾纏」這一術語來描述複合的量子系統存在的這種特殊關聯。
薛定諤在這篇討論性文章中開門見山地指出,當兩個系統由於受外力作用經過暫時的物理相互作用之後再彼此分開時,我們無法再用它們相互作用之前各自的表達式來描述複合系統的態,兩個量子態通過相互作用之後已經糾纏在一起。實驗表明,不管這兩個量子系統分離之後相距多遠,都始終會神秘地聯繫在一起,其中一方發生變化,都會立即引發另一方產生相應的變化。簡單地說,量子糾纏是指,曾經相互作用過的兩個粒子,在彼此分離之後,對一個粒子的任何測量,都會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存在狀態。薛定諤對這種特殊情境的另一種表示方式是:一個整體的最有可能的知識不一定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最有可能的知識,即使它們可能是完全分離的,有能力擁有各自的「最有可能的認識」。這種知識的缺乏決不是由於這種相互作用是不能夠被認識的,而是由於這種相互作用本身。
用EPR-玻姆的思想實驗來說,在測量之前,兩個糾纏粒子都沒有確定的自旋態,只有通過實際測量,它們才能擁有確定的自旋態。理論提供的測量得到的態是隨機的。例如,如果第一次測量是測量粒子A在Z方向的自旋,測量得到粒子A自旋向上或自旋向下的概率是一樣的。只有具體地進行一次測量,才能確定A是自旋向上,還是自旋向下。A的結果同時引起了另一個相互糾纏的粒子B的自旋態的改變。如果測量得到A在Z軸上自旋向上,那麼,B在Z軸上就是自旋向下,如果測量得到A在Z軸上自旋向下,那麼,B在Z軸上就是自旋向上。這兩個糾纏粒子的態的確定是同時的。從理論上看,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形式體系的態疊加原理應用於兩個以上的子系統構成的複合系統時體現出來的現象,是薛定諤方程中的波函數在位形空間中不可分解的特徵造成的。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糾纏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例外的規則。比如,量子糾纏比不確定性原理更明確地說明了雙縫實驗。在雙縫實驗中,一束粒子通過兩個狹縫射向檢測屏,能夠產生明暗相間的衍射條紋,體現了這些粒子像經典波那樣發生了相互干涉,如果一次只有一個粒子通過狹縫,就不是粒子之間的相互干涉,而是每一個粒子與自己干涉;如果我們希望通過儀器檢測到粒子究竟通過哪個狹縫,那麼,干涉圖樣就消失了。我們只能要麼得到干涉圖樣,要麼檢測到粒子通過哪一條狹縫,而不能同時得到兩者。在物理學家認識到量子糾纏之前,物理學界通常的解釋是來自玻爾,玻爾根據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來說明這一事實,即粒子的位置確定,它的動量就不確定;動量確定,位置就不確定。現在物理學家普遍認為,運用不確定性原理說明雙縫實驗只是一種幸運的巧合,事實上是不充分的,最好應用量子糾纏來說明:干涉圖樣的消失是衍射粒子與光子糾纏的結果。在有關量子糾纏的實驗進展方面,1949年吳健雄和薩克諾夫第一次通過實驗生成了一對互相糾纏的光子。然而,這個重大的突破直到1957年才被認可。在長達40年之後的1997年,維也納小組和羅馬小組分別根據這種不受空間限制的量子糾纏現象成功地完成了隱形傳輸單粒子量子態(簡稱為隱形傳態)的實驗,2009年,美國物理學家實驗證明,在肉眼能夠看到的兩個超導體之間也存在著糾纏現象。近些年來,量子糾纏作為一種資源正在得到廣泛的技術應用,成為製造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和實現絕對保密的量子通訊的理論基礎。
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物理學家對量子糾纏的認知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進展之一。但從傳統哲學意義上來看,兩個粒子分離之後,還能產生相互影響,這顯然有悖常理。這也向我們提出了究竟如何理解微觀粒子的存在狀態,如何理解糾纏的微觀粒子之間的這種神秘關係,如何理解因果性等哲學問題。更加關鍵的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不得不完全擯棄過去從經驗和感官得來的關於實在世界的先入之見,不得不徹底改變日常經驗和經典物理學蘊含的哲學前提,不得不重新反思自然形成的直覺經驗,或者說,我們不能用在宏觀概念語境中形成的觀念來理解量子概念語境中出現的量子現象。
量子糾纏不僅挑戰了整個經典概念框架與這個框架所蘊含的物理學的概念基礎和哲學前提,而且揭示了當我們的認識超出了常識經驗的直觀範圍時,我們只能藉助於數學來理解問題或只能讓數學做我們理解的嚮導。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量子糾纏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哲學觀念,引發了一系列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的哲學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關於「實在」的問題和關於「因果性」的問題。
二、關於「實在」的問題
「實在」概念屬於常識語言。像許多常識語言一樣,「實在」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用法,它的意義是相當模糊的,我們通常需要根據語境來作出鑒別與區分,比如,我們會說「這人很實在」,這裡的「實在」是指「誠實」的意思;我們也會說,「賺錢是最實在的」,這裡的「實在」是指「重要」的意思;我們還會說「我現在最實在的是有東西吃」,這裡的「實在」是指「迫切」的意思。在物理學哲學的討論中,「實在」概念是指真實存在的意思。在真實存在的意義上,我們一般不會懷疑自己親眼看到的自然物的實在性。在當代科學中,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通常用分子結構來描述這些自然物的基本構成,分子依次用原子來描述,原子用電子、質子和原子核來描述,這些亞原子粒子用夸克來描述。受這種無限可分的物質觀的引導,物理學家至今還沒有因為找不到自由夸克,而懷疑像電子、光子等亞原子粒子的實在性。
但是,我們對宏觀物質的這種可共享的直接或間接的感知性,並不能照搬或延伸外推到微觀粒子的情況。
微觀粒子這一名稱雖然仍然沿用了通常的「粒子」術語,可是,粒子概念的意義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首先,我們根本無法直接或間接地看到微觀粒子本身,只能通過特定的測量設置感知到它們的行為表現。可是,有些行為表現卻是相互矛盾的:同樣的微觀粒子能夠在一種設置中表現出粒子性,但在另一種設置中卻表現出波動性。根據傳統的本體論理解,粒子性與波動性很難統一於同一個對象,在經典物理學中,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存在形態。但在量子力學中,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形態竟然是通過同一個微觀粒子表現出來的。於是,量子物理學家率先捲入了關於微觀粒子在測量之前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薛定諤持有波動實在觀,認為波是基本的,粒子是波包形成的;玻恩持有粒子實在觀,認為粒子是基本的,波是統計分布形成的;德布羅意和玻姆倡導的波一粒子綜合的觀點則試圖通過隱變數來理解波粒二象性。
量子物理學家對微觀粒子是什麼的討論是建立在相信這些粒子是實在的意義上進行的。就像愛丁頓相信「普通的桌子」與「科學的桌子」都同樣存在一樣,科學家相信,宏觀對象與微觀對象都具有實在性,因為這是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前提。他們之間的爭論是關於如何認識與理解這些粒子的存在狀態的爭論。
與此不同,在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討論中,科學哲學家在論證他們對待科學的態度時,也需要在如何理解微觀粒子的問題上表明自己的態度。他們通常把這些亞原子的微觀粒子統稱為「理論實體」,即由科學理論描述出來的實體。科學實在論者認為,理論實體與通常的自然物一樣都是實在的;反實在論者則認為,理論實體只是一種理論構造,是為了解釋經驗現象的一種工具,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並以「燃素」和「以太」為例,證明這些曾經被認為是存在的實體,卻被後來的科學認識所推翻。科學實在論者與反實在論者關於理論實體是否具有實在性的爭論,可以被看成是延續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馬赫與玻爾茲曼關於原子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論。科學哲學家把理論實體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看成是科學是否是對世界的真理性描述的一個重要前提。
這樣,在對待微觀粒子的問題上,就出現了兩個不同層次的討論:關於微觀粒子以什麼方式存在的討論與關於微觀粒子是否真實存在的討論。這也相應地帶來了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討論如何存在的問題,屬於認識論的範疇;討論是否存在的問題,則屬於本體論的範疇。根據這一區分,我們不難看出,量子物理學家之間討論的是認識論的實在論問題,而科學哲學家之間討論的是本體論的實在論問題。他們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陣營。認識論的實在論是在認識論意義上進行的討論,這些討論總是會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逐漸明朗化,而本體論的實在論是在本體論意義上進行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形而上學的問題,既是關乎信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框架問題。
某些科學哲學家以「燃素」和「以太」曾經在化學與物理學的發展史上起到過積極作用後來卻被證明是不存在的為由,得出科學只是在解決經驗問題,而不是對實在世界的真理性認識,這實際上是把科學家關於認識論問題的研究當作本體論問題來理解,所得出的結論。從整體意義上看,這些科學哲學家的思維方式仍然沿襲了傳統的自然哲學的思維方式。自然哲學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典型的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在經典科學的思維方式中,認識論的思維方式與本體論的思維方式並沒有被明確地區分開來,許多經典物理學家也都持有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例如,牛頓的著作就取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當科學發展到微觀領域時,量子物理學家之間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然哲學的本體論化的思維方式與量子力學的認識論思維方式之間的分歧,比如,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爭論就是如此。
玻恩把科學哲學家認為微觀粒子是理論虛構的觀點說成是一種極端的主觀主義或「物理學的唯我論」。玻恩認為,在科學研究中,「實在」概念是無法放棄的。哲學家輕易放棄「實在」概念是因為他們混淆了「實在」概念的用法,把「實在」概念理解為是需要提供關於研究對象的一切細節,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知道微觀粒子的詳細運動情況和一切屬性,才能認為它們不是抽象的虛構。這是一種誤解。科學哲學家否認微觀粒子的實在性依據的是邏輯推理,而邏輯推理的一致性只能是一個否定標準,不是一個肯定標準。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科學理論,如果沒有邏輯的一致性,那麼一定無法被接受,但反之則不然,沒有一個科學理論只是因為邏輯合理而被接受。科學哲學家否定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的存在性的根源在於把「真實的」這個概念解釋為「知道所有的細節」。這與「實在」概念的日常用法不相符。簡單地否定微觀粒子的實在性的觀點是相當表面的,沒有觸及到物理學遇到的和迫使我們修改的基本概念的實際困難。
另一方面,高能物理學的當前發展也向我們通常堅信的無限分割的物質觀提出了挑戰。因為無限分割的物質觀的目標是最終找到某種不變的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這一理想源於古希臘的原子論思想。可是,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分割亞原子粒子的唯一方法是,讓這些粒子在高能碰撞中猛烈相撞,但根據當前的理論與手段,他們不可能得到比這個更小的「單元」。因為微觀粒子相碰撞之後的碎片仍然是同類粒子,而且,它們是從碰撞過程所包含的能量中創生出來的。這些微觀粒子不能再被看成是一個靜態的研究對象,而必須被設想為是動態的,一個包含著能量的過程,能量則表現為粒子的質量,甚至從純能量中也能產生出粒子。
因此,我們在觀察亞原子粒子時,既看不到任何物質,也看不到任何基本結構,只能看到一些不斷地相互變換的動態圖像,比如,要麼是波動行為,要麼是粒子行為。目前,儘管物理學家還不能對亞原子粒子的機制提供令人滿意的理論,但這些觀念已經足以從根本意義上顛覆了通常的物質觀和粒子觀。這也印證了庫恩所闡述的前後相繼的兩個理論「範式」是不可通約的觀點。
其次,量子糾纏賦予了微觀粒子非定域性的特徵,這是傳統的粒子概念根本沒有的特徵,就像時空彎曲、質能轉化、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是相對論的基本假設的結果,因而是典型的相對論性效應一樣,非定域性也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的結果,是獨特的量子效應。這種量子效應從根本意義上顛覆了傳統的經典實在觀。
在量子力學之前,物理學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粒子的存在是定域的,遵守分離性假設。分離性假設是指,在空間上彼此分離的兩個粒子總是能夠擁有各自獨立的狀態,即一個粒子狀態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粒子。這也是EPR論證的一個前提假設和尋找隱變數量子論的動力所在。從日常經驗和經典物理學的情況來看,粒子只有遵守分離性假設,才能確保它們在時空中的獨立性。粒子的定域性是分離性假設成為可能的一個前提條件,而分離性假設確保了物理系統的個體性。量子糾纏現象卻表明,在奇特的量子世界裡,相互糾纏的兩個粒子,即使遠隔萬里,也能產生相互影響,而這種影響是即時的,竟然與距離無關。
我們只能通過數學來理解這種怪異的現象。從物理學史的發展來看,雖然物理學家通過數學公式推論出物理現象,並不是一件新穎的事情,比如,在電磁學理論的發展中,位移電流概念和電磁波概念的提出,都是先從麥克斯韋方程組推論出來之後,才得到實驗的證實。這種情況完全不同於「以太」和「燃素」概念的情況。「以太」和「燃素」概念是作為解釋其他現象的一個額外的本體論假定提出的,而不是從數學公式中推演出來的。量子糾纏的情況類似於位移電流和電磁波的情況。所不同的是,量子糾纏現象極大地違背了直覺與經典的觀念,它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和四維時空中的存在,而是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的抽象的希爾伯特空間中的存在。
希爾伯特空間是一個無限維的空間。量子力學描述的現象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無限維的空間中的現象,而實驗測量獲得的結果是這些現象在四維空間(三維的空間加一維時間)里的投影。這樣,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與波動性只是它們受制於測量環境的一種行為表現。已經完成的量子延遲實驗足以表明,在量子測量中,微觀粒子與測量儀器也是相互糾纏的,這就是為什麼微觀粒子在發射出來之後,還能根據測量設置表現出相應的粒子性或波動性的原因所在。因此,我們不能根據觀察到的微觀粒子的當前狀態來推斷它們在被測量之前的存在狀態。
這就像當我們把一個四面體投影到一個平面上看到一個四邊形時,並不能由此斷定,這個四面體原本就是一個四邊形一樣。
在量子力學中,我們也不能把實驗測量結果直接地推斷為是測量之前的存在狀態。這種推斷沒有科學依據。強調微觀粒子存在的抽象性,並不是否認它的實在性,而是表明,微觀粒子的真實存在狀態是有限的人永遠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我們既不能由於觀察不到,就否定它們的存在,也不能基於經典框架中的粒子觀質疑量子糾纏。
在量子世界裡,數學符號和物理手段成為我們能夠深入到現象背後的實在當中思考這種實在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量子物理學家接受量子糾纏的案例,再一次印證了海森堡在提出他的不確定性原理時引用的愛因斯坦的觀點:
是理論決定了我們所觀察的內容。物理學家通過數學能夠把握世界,這既是人類智慧的展現,也揭示了我們的日常語言的貧乏。
三、關於「因果性」的問題
量子糾纏引發的另一個更加深刻的哲學問題是關於「因果性」的問題。因果性問題是人類認識史上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論題,也是一個重要的認識論問題。從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到休謨的心理習慣論,再到康德的先驗哲學,都涉及對因果性問題的探索。從理論上說,如果A引起B,那麼,A是B的原因,B是A的結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認為具有因果關係的大多數事件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比如,我們常說「吸煙會導致肺癌」,但並非所有的吸煙者最終都會得肺癌,也不是所有的肺癌都是由於吸煙導致的,不吸煙者也會得肺癌。因此,我們需要把因果性、決定性、規律性、概率與關聯等概念區分開來。有因果性的決定性和非因果性的決定性,也有決定論的因果性和非決定論的因果性。非因果性的決定性所呈現的只是不同事件之間的純粹關聯,非決定論的因果性揭示了一種統計因果性。除此之外,在事件之間的關係中,還有確定性的關聯和統計性的關聯之間的區別。比如,日夜交替就是一個確定性的關聯,但白天不是黑夜到來的原因,黑夜也不是白天出現的原因,而是受天氣運行規律支配的兩種互相關聯的結果。再比如,地震預報通常只能給出統計性的預言,至於這種統計性的關聯是屬於因果性還是非因果性的,則依賴於我們掌握的科學理論所能達到的程度。
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最早認識的因果性是決定論的因果性。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植根於牛頓力學的思維方式中,通過動力學理論體現出來。在牛頓力學中,只有物理狀態的變化是有原因的,這種原因就是外界的影響,通常用「力」來表示,稱之為物理系統與外界的相互作用。這樣,在近代物理學文獻中,物理學只討論動力學方程,而沒有提及原因概念,比如牛頓第二定律。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與常識相符。物理系統可以在「最少受干擾」的理想狀態下存在,被當作封閉系統來對待。物理學家可以只討論它的「純粹形態」及其變化。而日常生活中的研究對象則複雜許多,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是,隨著牛頓力學的成功應用,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並沒有遭人質疑。熱力學涉及到大量分子的運動情況,物理學家不得不引入統計方法來思考問題,但是,在觀念上,這種統計方法只被當作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分子層次上,由於假定每個分子的運動仍然遵守力學規律,而保留了決定論的因果性的觀念。拉普拉斯妖形象地描述了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的圖景:如果有一個全知全能的智者能夠知道世界的整個初始狀態,那麼,就能預言未來世界的所有變化。這種觀點非常狹窄地解釋了因果性概念,並把因果性與決定論等同起來,認為存在著從系統的初始狀態單義地確定其未來狀態的自然律。
相對論力學的產生,雖然帶來了時空觀的變革,但是,並沒有破壞這種窄化了的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只是對這種觀念附加了限制性條件。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是光速不變原理:即光在所有參照系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不變的,或者說,對所有的觀察者都是一樣的。
這意味著,在不同的參照系中,任何能量或信號的傳遞速度都不能超光速。已知兩個事件,只有當它們的空間間隔△x和時間間隔△t滿足不等式△xc△t,意味著它們相距很遙遠,它們之間的光信號沒有時間從一個事件傳播到另一個事件,這兩個事件被稱為是類空分離的事件,類空分離的事件是在光錐外的事件。因此,類空分離的兩個事件之間不可能產生因果性的相互影響。對於兩個類空事件來說,沒有任何影響能超光速傳播,這就是著名的定域性原理。
直到量子力學產生之後,這種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才受到實質性的挑戰。不僅不確定性成為世界的本質特徵,而且量子糾纏現象體現出的非定域性是否與相對論的定域性相矛盾,成為討論的重點。因為兩個相互糾纏的粒子,一個粒子的存在狀態的改變,會同時影響另一個粒子的存在狀態。
然而,根據狹義相對論,「同時性」概念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一個參照系中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在其他參照系中是不同時的,即觀察者對事件A有多晚發生是不一致的。根據這種觀點,如果兩個類空分離的事件在一個參照系中是同時發生的,那麼,我們總能找到一個參照系,在這個參照系中,事件A先於事件B發生,也能找到一個參照系,在這個參照系中,事件B先於事件A發生,即感知次序發生顛倒。這樣,如果我們認為這兩個事件之間有某種因果關係,那麼,就有可能出現結果在原因之前的情況:即被影響的事件發生時,產生影響的事件才會發生,這是一種逆向因果性(backward causality),因此產生了因果悖論的情況。
避免因果悖論的最直觀的途徑是接受存在著超光速的因果聯繫。但是,從當代科學的發展來看,我們還沒有用這種超光速的因果聯繫傳遞任何超光速信號的實驗證據。即使退一步講,假如超光速的因果聯繫使類空分離的事件發生了改變,為了避免因果悖論,也只會有兩種情況:其一是一定存在著一個首選的參照系,在這個參照系中,所有的逆向因果關係都被看成是類似於一種視錯覺;其二是這種改變一定呈現出某種對稱性,我們只能說兩個事件互為因果,而不能說一個事件引起另一個事件。因此,通過只允許原因不能逆向傳播的參照系,才可能避免因果悖論。
問題在於,即使消除這種因果悖論,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是,如何使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一致起來。這關係到洛倫茲不變性的問題,即所有的參照系都是等價的問題。物理學定律在洛倫茲變換下具有協變性,也就是說,物理學定律遵守相對性原理,這是相對論的一個本體論支柱。如果所有的參照系實際上不是等價的,那麼,物理學定律似乎就向我們掩蓋了事實真相。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之前,洛倫茲等人就持有這種觀點,他們雖然已經推論出狹義相對論的數學形式,但由於缺乏愛因斯坦的概念遠見,而沒有真正創立狹義相對論。如果我們拋棄洛倫茲不變性,而接受上面提到的首選參照系,那麼,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所放棄的就是愛因斯坦的概念遠見。然而,這種概念遠見卻與實驗事實相符,也是愛因斯坦進一步提出廣義相對論的前提。因此,接受有超光速的因果聯繫是不可取的。
假如我們不接受有超光速的因果聯繫的話,我們就把研究的目標集中在澄清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概念、貝爾的定域性概念和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繫的問題上。貝爾強調說,他在《論EPR悖論》一文中假設的是定域性,不是決定論,決定論是一個推斷,不是一個假設。也就是說,根據貝爾的觀點,實驗否定的是定域性,而不是決定論。這樣,就相應地帶來了一系列需要進一步澄清的概念問題:貝爾定理的前提假設是什麼?貝爾的定域性概念與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是否具有相同的內涵?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是否意味著微觀信息是超光速傳播的?或者說,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概念是否就是對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概念的否定?這些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受到了物理哲學界的普遍關注,一直到現在還在討論之中。
一種觀點認為,貝爾的定域性是指測量和觀察;愛因斯坦的定域性是指物理系統的存在狀態。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意味著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有可能找到一個比量子力學更基本的理論,使量子力學成為這個理論的一種極限情況。
另一種觀點認為,貝爾所理解的定域性是概率的愛因斯坦的定域性。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定域性不是貝爾不等式成立的唯一前提條件,可以從兩個獨立的假設――分離性假設和定域作用假設――推論出貝爾不等式。這裡的「定域作用假設」是指,只有以小於光速的速度傳播的物理效應才能改變彼此分離的客體的實在態。實驗否定的是分離性假設,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是指非分離性,而不是指非定域的相互作用。因此,得不出信息的超光速傳播的結論。
其實,從物理學史的發展來看,這種狀況類似於17世紀末18世紀初,在引力傳遞機制問題上,圍繞「超距作用」的觀點所展開的爭論。直到19世紀法拉第確立了場概念之後,才最終否定了超距作用的觀點。我們對空間上分離的兩個量子系統之間的這種糾纏現象的理解,也不能用傳統的因果相互作用來理解。因為這兩個量子系統之間的即時關聯是一種不依賴於任何相互作用的非定域性關聯。所以,我們不能運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這種關聯。
結語
總之,試圖澄清量子糾纏現象發生的內在機制並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物理學問題,但是,試圖通過在量子糾纏概念的理解與發展中提供的認識論啟示來理解科學,就變成了一個典型的科學哲學問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的理論體現所蘊含的,物理學家對這一現象的接受到應用的過程,也是他們努力澄清量子糾纏的意義與揭示其運行機制的過程。可以想像,量子糾纏的未來很可能會像電磁波的今天一樣,在各個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而哲學家澄清量子糾纏引發的哲學問題的過程,則是一個令傳統的哲學觀念脫胎換骨的過程。沒有潛意識。我們自己最清楚。如果有兩個做主的,每天都會搶奪主控權。意識,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清醒的意識,只有一個。那麼,我們的無意識行為是什麼?那叫記憶行為。跟機器人的程序設計一樣。日常中,我們經常做的事,路過的路,聽到的音樂,記錄成行為模式。我們對自己下命令回家,腿就會按照這個命令行動。所以,這種行為,沒有主控權,路上碰到了熟人,也不能打招呼。因為,程序里沒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所以,潛意識,是沒有選擇能力,記憶能力的。潛意識本身,就是記憶庫而已。那麼,看到陌生人,潛意識裡就討厭呢?記憶庫。這個話題就要第八識的內容了!
一、潛意識:1是底層潛意識2是中層潛意識(有人叫作前意識)3是高層潛意識
二、意識:
4是意識三、自我:5
四、超我:6
歡迎指證!
參考:http://wapwenku.baidu.com/view/68df03431711cc7930b71606.html?ssid=0from=1099buid=0pu=usm@0,sz@1320_2001,ta@iphone_1_8.3_3_600bd_page_type=1baiduid=3FCC589F48C800482F6F02C38437EA4Dtj=wenku_1_0_10_title#1潛意識一部分是你的習慣,一部分本身原始進化的行為,。都屬於反射,身體語言行為對環境形成一種託管的狀態對環境應對反應。應用於突發情況,潛意識會先快一步解決。
心理學對於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概念已經從實驗上基本證實了,按照老弗的意識結構來說,意識分為完全顯性的外在部分,處於察覺表層之下稍加挖掘即可發現的前意識,和深處不在平日直接顯示常常通過意象間接表現的潛意識,這部分潛意識是你早期的情感記憶複合體(成為態度傾向等等),根深蒂固在頭腦深處對你施加影響,多半不是近期具體的記憶。
存在,可以「記憶」。但是這種記憶和普通的記憶不同——不具有長效/短效的區別,也沒有辦法直接提取出來供「意識」使用。
比如初級視覺皮層(V1)受損的病人,會出現一種「盲視」現象。盲視的病人覺得自己看不見東西,但是卻能「猜」到東西在哪裡,把他們帶進一間雜亂的房間,他們會說自己什麼也看不見,但是卻能準確地繞開各種障礙物。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Blindsight與之相反的是安東-巴賓斯基綜合征(Anton-Babinski syndrome)。這些病人枕葉受損之後就依然覺得自己能看見東西,但是實際上卻是什麼也看不見。把他們帶進一間雜亂的房間,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看見了什麼什麼云云,但是卻頻繁地在障礙物上撞得鼻青臉腫。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on%E2%80%93Babinski_syndrome潛意識真的存在嗎 ?
存在的,但應該換一個名字,叫做「預設立場」。
當你聚會吃飯的時候,下意識的和某人坐的比較開,說明你的潛意識在作用。
實際的本質是,可能是原本就不熟,可能是有些矛盾,這就是你未經過具體思考,或者預先思考過後的結論,就是你的「預設立場」。
完全區別於顯意識嗎?
潛意識和顯意識的區別在於,潛意識不需要思考,顯意識需要思考。
人類在很多情況下不想要思考,因為速度過慢,就有了潛意識(預設立場),比如身後出現陰影的時候就會下一跳,黑暗的地方會感覺不安。以達到更快的反應速度,或者更少的思考消耗,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其他的問題去思考。
可以記憶嗎?
顯意識有明確的思考路徑。就像公路。
潛意識沒有明確的路徑,僅僅是顯意識思考過後的一些綜合判斷,就像不經意的路口,起輔助作用。
簡單講一下個人兩次經歷。 一次是當年考數學題的時候,整個人處於精分狀態,一邊飛速解著函數題,一邊腦海里逐字逐句同步放映著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寵物集中營》一書。是的你沒看錯,一本我當初四年級的時候買來看過兩遍就扔在腦後的書,卻在六年後的一場高中考試中疏忽跳入腦中。真的是一字一句不落,「馬小跳說:「……」」帶標點,還帶插圖、頁碼…………我就這麼精分地考完試,過後忙不迭進辦公室借老師電腦搜索在線馬小跳電子書的幾章內容,飛速掃一遍後發現真的是一模一樣!!! 還有一次迷迷糊糊晚上做夢,又是把一本年少無知時看的瑪麗蘇小說過了一遍,綠屏黑字,頁頁翻動,一字一句不漏,就如同大腦是一個觸屏顯示器,我的意識就是看不見的手在輕觸屏幕翻閱。醒來後腦子裡好像完整存儲了一部小說,還來不及為自己記住一本瑪麗蘇文感覺羞恥,擔心過後忘記趕緊借同學手機搜索電子書……又是一模一樣!!! 這兩個經歷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兩本書距離我回憶發生的時刻至少六七年時間過去,而我從不曾刻意記憶這兩本書的內容,更不可能一字不落背誦全文。而第二次夢中綠屏顯示電子書的場景則是因為當初正是用學習機綠屏護眼模式刷完小說。顯意識沒有完成的事情被潛意識達成了,而我只是偶然地兩次打開了潛意識的開關。 打個比方,我們去參加一個宴會,顯意識指引我們關注宴會的主人,你認識的朋友,宴會餐飲如何,但是與此同時潛意識在事無巨細地記錄著你所經歷的一切,宴會大廳的布偶樣式,經過你身旁女賓客的指甲顏色,服務生的口音……這些你顯意識忽略的細節都印刻進了潛意識。所謂的「催眠」能助人回憶,其實就是調動潛意識記憶的內容。而那些天生記憶超凡,問他十年前某一天天氣狀況這樣常人一般不會給予注意的問題都答無遺漏的人,其實本質上是他能輕易突破顯意識和潛意識的「壁壘」,溝通潛意識,轉化為顯意識。
弗洛伊德的意識,前意識,(個人)潛意識,榮格的個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都存在。
狀態和來源不同。
人所經歷的都會被記憶。推薦閱讀:
※有一個很愛表現自己的朋友是什麼體驗?
※喵星人是如何看待見貓必喵的人類的?
※對事件的價值取向在討論中為何大多數會演變成道德評判?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心理學專業人士怎麼評價寧財神的文章《本我和超我在情感中的簡單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