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理使用抗生素?怎樣區分哪些情況是合理的,哪些情況是不合理的?

現在提倡盡量不使用抗生素,可是一去醫院,醫生就給開抗生素的葯,我們怎麼能區分哪些情況是合理的,哪些情況是不合理的?

孩子才兩個月,到醫院一檢查,就說是有炎症,然後就給用抗生素了,不太想用,可醫生說這種情況就是應該使用的。遇到這種情況,如何判斷是否是合理使用呢?


  1.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提法主要是為了降低我國抗生素的總體用量,以阻止因細菌耐藥性逐漸強大導致的抗生素跟不上細菌的腳步的情況,是長遠的總體的調控,針對的並非個體。
  2. 抗生素作用的對象主要是病原微生物,而非人體,雖然藥物多少會有副作用,但是一線使用的抗生素總是平衡了效果與弊端的,才會推薦廣泛使用,尤其是兒科用藥,更是慎之又慎。只要你選擇了正規的醫院,就不應該懷疑醫生這方面的考慮。

  3. 很多人聞抗生素色變,聞激素色變,聞化療色變,諸如此類。這是不對的。不能因為這些藥物有一些常被媒體提到的弊端,就否認了這些藥物的正面意義,抗生素是人類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沒有抗生素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可能要縮短一大截。何況媒體報道的一些弊端可能只是某一種葯在特定時候的問題,並不與其他有關,比如SARS期間使用大劑量激素衝擊治療,有部分患者因此出現了股骨頭壞死,時候就有人抨擊這件事,也有人因此拒絕激素治療,實際上那只是在一種面對難以對抗的疾病的保命第一的選擇,而平日一定是安全第一的。
  4. 醫生為什麼要在損害患者的情況下去用抗生素?可能有人會說利益、回扣。理解錯了。即便一些地方醫生能通過開藥取得一些提成,其選擇並不在於「用與不用」之間,而是「差不多的效果的情況下,用這種還是那種」的抉擇。國內醫生都如履薄冰,沒人會去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去增加醫療的風險。
  5. 近年來抗生素的管理非常嚴格,國務院、衛生部多次發文件以完善制度。大醫院定期都會有關於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和公告,還有院內耐葯菌情況的公告,以提供規範和參考。藥品也按分級制度進行管理,級別低一些的醫生只能開一線葯,要再提升藥物的級別就必須經過更高級別的醫生,「特殊使用」類的藥物需要經過醫院的專委會審批使用。每個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況都需要專門彙報,住院患者出院後病歷中會有一張抗生素使用情況記錄表,詳細記載抗生素使用的原因、類型、用法劑量、持續時間,精確到醫生,在有些管理嚴格的醫院,濫用抗生素的醫生甚至會被停止處方權。所以,如果可以不用,那醫生情願選擇不用。
  6. 中國的醫療環境再怎麼差,再怎麼認為黑幕重重,信任醫生也是必須的,只因你無法替代他的思維、經驗和技能。學醫自然不是白學,把教材、指南、文獻全都拿給你自學八年,不經歷醫學院的教育和臨床的磨練,你也無法比專科醫生更玩得轉。患者的確應該有一定的醫學常識,但試圖替代醫生是不對的。的確有一些文化水平、信息能力較高的患者會去自學、查閱很多東西來質疑甚至對抗醫生的建議,但只能說,他們聰明而不明智。
  7. 醫療其實是一系列決策的過程。醫生的角度來講,決策要基於最好的證據、臨床經驗和患者的意願。那患者又應該怎麼做決定呢?首先,醫生提供選項以及各自的利弊和花費,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包括經濟情況)和價值觀進行選擇。但選擇應該是基於醫生提供的利弊信息,而不是此時再去懷疑醫生是否可靠。只要你去的是正規醫院,就相信醫生的動機是為你好的,因為患者不好他也不會很好。
  8. 所以如果不放心,就應該事前選擇好就診的地方和醫生,一旦選擇了就請打消疑慮。
  9. 孩子的問題,還是應該放下執念,一切以孩子的安全為重,正如 @王志聰 所說。成人拒絕抗生素情有可原,畢竟正常成年人免疫系統已經完善,多數感染能自愈,但孩子不一樣,更重要的是孩子脆弱,不容閃失。


今年(2014)上半年世衛組織發布了一個關於抗生素耐葯問題的報告,裡面總結了三條公眾可以做的事:

1. Use antibiotics only when prescribed by a health professional.

只在醫生開處方給你的時候,才用抗生素。

2. Complete the full prescription, even if you feel better.

即使你覺得自己好了,也要吃完整個療程。


3. Never share antibiotics with others or use leftover prescriptions.

從不私下把抗生素給別人使用,也從不使用剩餘的處方葯。

這些是看起來特別簡單、在很多地方被強調過的守則,而且其實如果嚴格貫徹前兩條的話,第三條里描述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但是每個人都值得認真問問自己,你做到了沒。 題主的困惑其實是針對第一條,醫生開藥了,用不用? 這不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問題,而是您是否信任醫生的問題。

WHO |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lobal report on surveillance 2014


抗生素被嚴重妖魔化,得了感染性疾病不用抗生素只能說讓自己活受罪。免疫力低下的人再怎麼扛著免疫力也提高不了,最終扛不住感染惡化再就醫,醫療成本還得大幅增加,之前扛著病硬要挺,遭罪的還是自己。


看血常規的檢查結果咯,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計數高於參考值,就應該用抗生素了。不要對抗生素那麼恐懼嘛,對身體沒什麼害處的。


如果你不是醫生,請選擇信任的醫生看病,由非醫療專業人士決定孩子的治療,是對孩子的極其不負責任的


四個月寶寶拉肚子,輸液三天抗生素反覆了,又輸液三天抗生素又反覆了又輸液,最後在一家中醫看好了。這怎麼說呢,去的都是兒科醫院


推薦閱讀:

飲用隔夜的水、茶、咖啡、飲料對健康有影響嗎?
在生活中,有什麼小舉動可以節省時間?
燜燒壺燜的粥真的能吃嗎?
怎麼洗鞋比較乾淨?
能跟貓一起養的生物有哪些?

TAG:基礎醫學 | 生活常識 | 醫患關係 | 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