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互聯網廣告真的有效嗎?

產生這個問題是因為今天看到一個新聞「360廣告營收2680萬美元 超網易門戶」(http://www.alibuybuy.com/posts/63806.html)。

從我自身和我身邊的人的上網習慣來看,看網頁時基本都從視覺上自動忽略了網頁上的廣告,也不會有意的去點擊。尤其是百度的廣告,更是從來都沒有點擊過。就算經常上的一些網站,也完全不記得網站上有過哪些產品的廣告。而像google,百度這樣的企業,盈利主要靠廣告收入。所以產生一個疑問,互聯網廣告到底為那些做廣告的企業帶來了多大的效益,真的有效嗎?

建議增加站在廣告主角度的思考。


互聯網廣告投放的話呢,最常見的目的應該有兩個 —— 品牌、效果(真實的銷售額、註冊等等)。

* 我們姑且這麼狹隘的定義其目標。*

對於前者 - 品牌,曝光量的高低、廣告媒介有效接觸的時長與頻率是優質有效與否的關鍵。由於這種Campaign 隱性指標非常多,全壽命的跟蹤又太理想化,難以實現,所以這裡就不多做討論了,通常是大品牌商家才會選擇這一投放模式。

對於後者 - 效果,如上面提到的銷售額、註冊用戶數等等其實說的非常粗暴,應該嚴格的區分核算達成各項 KPI 的成本,可以設置幾級,對於最基本的需求即 "流量" 具體到每個點擊成本( CPC )、每個新註冊成本( CPA )、每次購買成本(CPA)等等諸多細節。然後再與其他的營銷渠道進行對比就可以弄清楚互聯網廣告是不是真的有效了。

當然,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罷了。

所以結論是:互聯網廣告真的有效,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效果好不好,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


是的,當然有效。

不同的廣告方式有不同的目的,拿遊戲行業而言,有需要在短期內積累大量用戶的,有需要在較長的時間段內培養用戶熟悉度的,但他們的共性就是:嘿,他們有效。不但有效,還非常有效。

先解釋一下提問者的問題:很顯然,要麼是你和你的朋友們不是廣告的用戶群,要麼是你低估了廣告對你們造成的影響。假如你是一個汽車愛好者,在瀏覽汽車網站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關注相關的汽車廣告,假如你想買一台大電視,你在上家電論壇的時候至少會掃一眼上面的廣告,對於廣告主來說,這就很夠了。很多時候宣傳是個積累的過程,當你在某一天,打開的10個網頁中有6個都是某個產品的相關信息的時候,這個產品的名稱和一些信息就已經半強制性地灌進你的腦子裡了——沒錯,我們要的就是這一點兒效果。

而且,網路廣告比傳統形式的廣告好1000倍。

某個過手千億元的米國營銷大爺曾有名言曰:「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50%是完全無效的,但可恨的是我不知道這50%在哪兒。」

但網路用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完善的監控手段可以實現對用戶的跟蹤,我同時在10家媒體上投放1000個廣告,然後可以每天打開後台,看到每個廣告給我帶來了多少點擊註冊付費。然後即時調整廣告策略。我甚至可以按單點擊、單註冊或者單付費數量支付廣告費。這擱在10年前就是夢想一樣的場面。想想你在報紙上登個廣告,能精確到萬人數量級的就已經是老強者了,現在呢?每個人。更別提GOOGLE這種創世紀風格的廣告推送模式了。


作為買過量投過廣告,做過資源平台產品運營,目前做DSP的行業資深從業者來回答下

首先定義下,什麼是廣告的有效性?

美國廣告協會對廣告的定義是: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其最終目的為傳遞情報,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之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得到利益

從這個定義來說,衡量廣告最終是否有效,則指標必然是最終的銷售轉化

即,廣告的目標有且僅有一種:就是效果;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互聯網廣告有效么?

答案是:有效,區別只在於效果【大眾傳播與利益獲得】有多大,如何使效果最大化

下面我將從行業,廣告主,資源平台方(網站/APP)和用戶幾個角度來說明

一.互聯網廣告行業發展前景:

  • 2017年,我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預計2018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

  • 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增速遠遠高於整個互聯網廣告的增幅,預計到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在整個網路廣告市場的滲透率將近80%。

2、廣告主:我的錢花去哪裡了

為什麼廣告主願意選擇移動互聯網廣告?因為互聯網廣告對比傳統廣告的效果優勢在:

1.解決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和覆蓋面,觸達到儘可能多的世界上你的潛在用戶;

2.以最終效果轉化為目標,廣告目標明確,每個環節可監控,實時數據可觀察可調整,所有指標都可衡量驗證

這解決了廣告中最關鍵的2個點:大眾傳播和得到利益,品效合一

目前互聯網發展的大勢所驅:程序化廣告交易+信息流廣告購買

也使得廣告主從買廣告位變成買用戶,通過精準控制自己的投放人群和預算,同時在廣告創意和內容的一體化中,達到最好的轉化效果

舉例我們WeAD平台上幾個案例來說明下對廣告主帶來的實際效果

  • 騰訊遊戲-龍之谷手游,10天推廣期,新增創角超過25萬

  • 亞航之家,6天推廣期,曝光總量超過320萬,互動率高達11.9%,單次互動成本僅0.1元

3、對資源方來說

互聯網廣告能為平台帶來多大的收益?

  • 2016年,今日頭條營收超過60億元,其中信息流廣告是其核心收入。
  • 2016年,微博廣告收入超過38億元。
  • 2016年,Facebook 全球廣告收入超過230億美元【是美刀】
  • 騰訊廣告的收入 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12.16%竄升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18.44%

從互聯網誕生至今,能夠為網站/APP穩定持續帶來盈利,被稱為盈利模式的,有廣告,遊戲,電商和增值服務,內容消費(非內容付費)算半個成長可期的盈利模式;

而唯一全局通用,能成為所有別管什麼類型的產品,確實可行的盈利模式,只有廣告

有段時間,互聯網業內還是蠻看不起廣告變現這種模式,當時的主要原因在於

  • 誰都行,誰都能上,那麼競爭肯定是激烈的
  • 品牌廣告是case-by-case的,一般選擇的也是大平台,對中小平台而言優勢不大
  • 拉廣告這其實依賴了銷售能力,產品本身的價值和特色並沒有轉化為營收的護城河,做收入仍然是靠人而不是產品機制的固化,牛逼的銷售離職後,產品的收入要跪么?
  • 要維持收入的增長,只能通過多開廣告位,而開廣告位犧牲的是產品的體驗
  • 開廣告位的收入增長的邊際成本是遞減的,且天花板明顯

也因此,當年Facebook的商業化嘗試最後走向了廣告強依賴時,資本市場一度看衰

然而Facebook在廣告收入上超預期的增長,使大家開始審視其在移動互聯網中的廣告模式:程序化交易+信息流廣告。

事到如今我們不得不說,這是最適合Facebook的盈利模式!

——就像這是最適合今日頭條的盈利模式

我斷言:知乎最適合的變現模式,也是信息流廣告+程序化交易 @黃繼新

體驗兼顧,反哺產品,增長可期,想像空間巨大

具體的可以看之前的這個答案:信息流廣告是什麼意思? - 知乎

4、對用戶來說

精準的廣告對於用戶而言就是有價值的信息 反過來,不準確的推薦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廣告。

答主忽略的那些廣告,正好證明了上個時代遺留的廣告模式的弊端,而這種廣告必然是前朝遺老註定要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

未來大勢所趨的廣告,必然是最懂你的廣告

如微信廣告的slogon

它無孔不入,你無處可藏
不是它可惡,而是它不懂你

互聯網廣告相關回答

互聯網廣告投放有哪些入門/基礎知識? - 知乎

DSP廣告投放哪些平台比較好,收費標準是什麼樣的? - 知乎

DSP 廣告和網盟有什麼不同? - 知乎

如何解讀騰訊 2016 年的廣告收入增速?


廣告的第一個作用是讓用戶awareness,然後才是call to action。通常廣告也會分成品牌廣告和營銷廣告,前者注重awareness,後者注重call to action。

所以從第一個作用出發,只要能夠最大化地觸及用戶,進入用戶的視線,就是有效。而從第二個作用出發,這就需要多種營銷手段和內容策劃的配合,提升從看到購買的層層轉化率。然而即使是後者,第一步也是要觸及目標用戶。

因此互聯網廣告和其他廣告渠道一樣,是有效的,創新和突破的空間還很大。


先反問一個問題:非互聯網廣告有效嗎?

其次,引用廣告界著名的一句話(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我們都知道廣告投放至少有一半的投放是浪費了的,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是!哪!一!半!

是的。廣告有史以來最大的問題是:誰TM知道有沒有效?!

我把廣告需求做個簡單細分。一些企業的廣告目的是Awareness,要有存在感,要塑造品牌形象。這個做起來容易,但測量很難。NIKE是這方面的經典企業。提起運動品牌,我想從中國一線城市到農村,不知道NIKE的人很少。倫敦奧運會,NIKE連贊助商都不是,但微博上有不少人都看到了劉翔的」誰敢拼上所有尊嚴。。。。誰敢去闖,誰敢去跌,偉大敢。「圖片吧。蘋果在北京一度把繞三里屯的公車車身廣告都包了,你說存在感強不強吧。國內營造存在感的高手就不贅述了,腦白金算一個。Awareness是很難測量的,所以,以此為目的的廣告投放,需要長期的用戶跟蹤和調研,以及複雜的市場分析,才能大致估算出一個效果。(要不然NIKE營銷總監拿什麼跟老闆彙報。)另外,這種企業大不是行業大佬,也是家裡餘糧不少,他們的測算方式是不差錢,所以不多說。不懂專業亂花錢(錢就是多怎麼辦),花冤枉錢(很傻很天真)的企業也太多,尤其在中國。

大部分做廣告的企業,目的還是銷售促進。也就是說,企業在做廣告之前,是有很明確的目的。如提升某類產品在某些地區針對某些人群的銷售。這一類廣告效果相對容易測量。主打Awareness的廣告最終目的肯定還是銷售,但從認知到銷售的過程更長,沒法做直接效果衡量。測量促銷廣告最直接是用廣告投入對比銷售額。但有人會問:這裡的投入有沒有被浪費的一半?是的!在一次Campaign(廣告活動)中,通常都是組合性投放,一條電視廣告 + 街頭 + 車身 + 電台 + 店頭推廣 + 互聯網,銷售額上去了,是否所有的媒介投放都起到了效果?你看到了電台效果不好,有人說你選的節目不對,時段不好,你下次還敢不敢用?時時刻刻,人們的思想在變,媒介在變化,市場在變化,如此多的變數,都在影響著廣告效果。

但是!做互聯網的同學會說了,你說的問題,在互聯網都不存在。是的,在互聯網範疇內,這些問題是有解決方案的。是否有人來到我的網站,是否下載了我的軟體,用了多長時間,都是可以監測到的。互聯網的火爆,於此密不可分。20世紀內,廣告業最大的顛覆,就是Google竟然成了最大的廣告業務公司。想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你的廣告?沒問題!想知道有多少人點了?沒問題!想知道多少人購買?沒問題!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毫無疑問,互聯網廣告更有效。關於互聯網廣告的一些細節介紹,請參考:如何提高互聯網廣告的轉化率?

從路牌,海報,到電台,到電視,到屏幕,到互聯網,是媒介的進化史。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學習了解。互聯網廣告的興起,還推動了若干新行業的崛起,比如互聯網廣告監測,比如廣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

但是!互聯網廣告對在實體進行的銷售,能保證效果嗎?互聯網對實體銷售的效果,是不是只能徘徊在存在感的塑造?這是一個更宏大的問題。互聯網相關經濟模式的發展都與這個問題密切相關。物聯網、O2O、移動互聯。當整個社會的運作更為信息化、網路化,廣告也隨之更為精準有效。舉個例子,某服裝導購平台通過採集大量模特的身材數據,從而給用戶推送與之身材最近接的模特的時裝照片。這還是不是」廣告「?我們能夠肯定的是:互聯網已經極大的改變了廣告業。北美的有線電視廣告運作模式已經非常的互聯網化,智能電視的興起又把互聯網內容帶到了電視上。連電台本身也在被互聯網化。當互聯網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的時候,誰是」互聯網廣告「?


自然是有效,廣告主關注的點更多是效果好不好,也就是互聯網廣告所帶來的ROI。

由於信息技術的支撐,互聯網廣告在目標受眾的定位和投放效果數據跟蹤分析方面,效果遠遠超越了傳統廣告。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精準定位和策略的進化。但現在的廣告依然有大範圍的人工干預,儘可能少的人工干預是必然趨勢。

自動化投放不僅是自動把廣告投放到媒體上去,還包含持續不斷的投放策略優化。這個迭代優化的過程,就像是生物種群的進化,在繼承-變異-選擇的交替中實現優勝劣汰、穩定提高。

廣告的精準投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面對多種多樣的場景、人群特徵、搜索詞,信息常常是模糊的、不完整的、不確定的。如何更好地抓住瀏覽者背後的意圖,找出廣告的潛在客戶,需要複雜的判斷處理。選擇的思路,不是自上而下地設計一套精密的投放策略並人為保持更新,而是用大量相對簡單的元策略構成策略池,並接入反饋數據用於選擇淘汰,建立一套可以自行進化的系統。

舉個例子,尿布與啤酒的關係。直觀上很難發現購買啤酒的消費者會是尿布商家的用戶群體,但通過沃爾瑪的數據分析找到了兩者之間的聯繫。在大數據廣告時代,類似的許多關係都需要從數據方面發掘出來。

廣告投放後,背後強大的分析優化系統,收集所有投放過程中的數據,由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總結經驗教訓,進化系統反過來優化投放策略,指導投放過程,自此系統形成閉環。這對技術、數據模型能力、系統自我進化等要求都更高。

這樣一來系統形成閉環,就可以讓數據自己去尋找答案了。進化的單元是元策略,一個匹配的元策略可以是「給25-35歲喜歡旅遊的男性推薦攝影器材」,一個出價的元策略可以是「之前1.00$競價失敗的廣告這次出1.20$」,等等。單獨一個元策略並不全面,也未必準確有效。但是,大量的元策略組合起來,就可以覆蓋各種各樣的情況;根據真實的效果數據淘汰較差的元策略,並將較好的元策略組合變化,就可以產生出越來越準確有效的策略。

自動化投放策略的優化,就是控制進化過程中的多樣性和選擇壓,確保策略池有效進化。在冷啟動的初期,基於進化的系統並不佔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據的積累,系統的進化逐漸深入和細化,就會體現出更好的全面性和穩定性。

簡單的結論就是:持續優化互聯網廣告投放策略,策略不斷自我進化,效果會越來越好。


我覺得樓主的觀點和例證不是一個意思:360廣告收入的很大部分是導航首頁的文字鏈廣告而不是彈窗(至少目前還不是),用戶去導航首頁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通過分類目錄去做下一步他計劃中的事情;搜索的關鍵詞匹配,捕捉用戶的意圖更加明顯;但網易新聞右側的廣告,是大部分用戶比較明確的「廣告」,新聞瀏覽時是閑逛心態,目的性並不明確,這個時候品牌廣告單一在某個網站上的曝光不能形成有效的累積和刺激,所以往往是一整套在線投放的組合,視頻、搜索、門戶……只是剛好你看到那個客戶的廣告出現在你熟悉的某個門戶右側而已。所以比較來看,前兩種渠道對大眾用戶來說,都更有轉化效果;而後者更多是品牌或者活動告知,用這個渠道來做銷量肯定會虧,但banner廣告或者視頻貼片這些廣告空間,在品牌宣傳上的價值又不可抹殺。打個比方,很可能小白用戶在優酷上看了無數次「我是韓寒,我是凡客」的廣告,然後在導航站上看見了凡客,就很容易的點進去了。但往往廣告主會因此高估了導航站和搜索的效果,因為單獨從統計上來看,這些渠道帶人效果明顯,卻無法知曉之前在其他渠道品牌投入的直接作用力。


廣告界人人皆知的一句話:「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

人們總盯著「有一半是浪費的」,但另一半呢?其實是有效果對不對?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那我能不能只投有效果的那一半?

不好意思,你如果只投那一半,你得到的效果就是那一半的一半的效果。

因為不光廣告,任何一種信息傳播形式,在傳播過程中都是受到各種各樣變數影響的,傳播形式的新穎程度,傳播內容本身的好壞,形式的差異,受眾媒介素養的變化,渠道的選擇,外界噪音的影響,都會造成最終的結果折損。

不光互聯網廣告,任何媒體上的廣告都這樣。

電視媒體稱霸世界的時候,有多少廣告主憑藉電視廣告成為「國家品牌」,比如腦白金(捂臉)。又有多少品牌折戟沉沙,比如當年的央視標王,熊貓手機,在02年人家就花了3個億蟬聯標王,請梁朝偉代言(所以小米請梁朝偉的時候我感覺很。。。),後來倒閉了。都是一果多因的問題,人家廣告投放的好,經營到位,市場洞察牛逼,產品就做起來了,反之,就倒了。

互聯網廣告也是如此,啥是有效?第一個互聯網廣告是1994年10月27日,美國著名雜誌Hotwired在其推出的互聯網版本在其網站上打出了網路廣告,廣告點擊率高達40%,廣告形式為Banner廣告。現在呢?再投一個banner,有的高,有的低,看產品、看渠道、看投放的人是誰、看等等等等很多因素。

所以,如果單從邏輯上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有一半是有效地,所以互聯網廣告有效這個命題是成立的。

進一步來說,哪些互聯網廣告是有效的?甚至於哪些廣告是有效地,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問題。

回顧廣告發展史我們會發現有效地廣告投放具備以下幾個因素,

我將這幾個因素歸類稱之為「新好人」

1. 新:媒介渠道、展示形式、創意立意越新鮮效果越好,反之越差

2. 好:產品品質、既有品牌認知(口碑)、廣告內容、渠道規模 越好效果月佳,反之越差

3. 人:廣告主、廣告代理公司、廣告媒介中負責廣告事物的人越好效果越好,反之越差

以上因素可以交叉分析,也可以打散來看,

而且,只是經驗的匯總,不絕對,我平時自己用這個架構來評估廣告投放效果。

以上,希望有幫助。


我來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互聯網廣告一定是有效的,其次效果會效果越來越好。

按照題主的要求我從廣告主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從廣告投放方式看廣告主可以選擇的方式有:

1.電視、廣播、報紙、樓宇、廣告牌、大屏幕等傳統廣告形式;

2.關鍵詞搜索、網站展示等互聯網廣告;

是否有效這個問題不僅針對於互聯網廣告,傳統廣告也要面對,所以我做一下對比。

對於廣告主來說,對比傳統廣告形式互聯網廣告有著天生的優勢。從考量效果上看互聯網廣告更能夠有直觀的數據支撐,每次展示廣告,每次點擊廣告,每次註冊都有詳細到個位的統計,而傳統廣告這無法做到。

為什麼說互聯網廣告會越來越有效?就是因為有豐富的數據可以在之後的投放中作為參考,以這些數據作為基礎就可以分析出哪類人對廣告主的廣告更有興趣?那些廣告創意,廣告文案更吸引人?這些數據都為提升效果做足了準備。

題主說你會自動忽略你看到的廣告,並且不去點擊它。這是非常正常的,在廣告投放中一定會有部分投放給無需求的受眾,但經過分析下一步的投放將會略過這類的受眾,針對更有需求的受眾群體投放。

更加可控和精準的投放節約了大量的廣告費用,並且有可量化的指標,這是廣告主希望見到的。對比傳統廣告,那些發行量、收視率等數據,哪個更讓廣告主信服?

另外效果好壞非常容易判別,從不同渠道投出去廣告,最後計算每個渠道帶來的收益。這就是ROI。互聯網廣告的市場份額和營收都充分說明了她在效果上的成績。現在省級電視台最大的廣告客戶,醫療行業都轉向互聯網廣告,電視台基本上無法抗衡,廣告業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互聯網廣告不會把所有的廣告市場份額都拿下,但會越來越大,其他的廣告投放渠道將會萎縮。而且作為一個互聯網廣告技術的工程師,我們從來沒有停止對廣告效果提升的努力,我們只會越來越好。


提問者的疑惑是:「看網頁時基本都從視覺上自動忽略了網頁上的廣告」,那麼廣告還有效嗎?

不僅是在看網頁時,大家在翻雜誌、等公車、看電視的時候,也都在自覺忽略廣告。

這不是互聯網媒介獨自的問題,是廣告們的普遍苦惱。被忽略的廣告不是因為它身在互聯網,而是它本身不夠好。畢竟廣告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自己裝扮得明白一些、漂亮一些,讓你扭過頭來盯著它們看呀。


當然有效,你不點,自然有人點。

一個廣告是否有人點影響的因素太多了:定向條件、定價、曝光、素材創意等。

我以前整理過一篇關於電商信息流廣告素材創意的案例,你感興趣可以看看:原來用戶喜歡這樣的廣告-電商類信息流素材設計指導

最近正在整理遊戲信息流廣告的:超贊!遊戲信息流廣告60+實戰案例分析,學著點!

----- 【正文】我是分割線------

來來來,又是福利文,大量信息流網路遊戲行業的廣告素材案例,圖文並茂,管飽!

首先,要注意,遊戲素材的設計目標是突出可玩性和高品質!可玩性高品質!可玩性高品質!可玩性可以通過場景、劇情、情懷、人物和特色玩法等來體現,高品質從IP、優秀畫質、精良的設計等來體現遊戲能力。

但是,這張圖中的關羽是個什麼鬼?!

設計師又要背鍋了,就不能長點心嗎?模糊不清的圖等於拿著喇叭滿世界喊:我的遊戲製作粗糙,你覺得還有人願意點?!

堂主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在研究了幾千個案例後,為大家總結出了四大基本原則+五大創意方向+四大三小圖組合方法。

Part1-四大基本原則

1、畫面清晰——避免選擇精度太低和粗糙的畫面

最後一個案例中的素材圖很不清楚,精度太低,顯得很劣質。

2、元素簡潔——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1)避免元素的堆積,比如屬性數值,這也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2)避免元素太雜亂,畫面太空曠,導致主體不突出。

如下列坦克前線案例,都是遊戲截圖,但是圖片的角度、視角不同導致點擊差距很大:

3、配色和諧——畫面配色協調,避免濃墨重彩

(1)避免使用飽和度過高的大紅大黃大綠。

(2)避免使用很強烈的特效。

4、減少文字——在信息流廣告中,原生風格較受歡迎,不建議有過多的文字

詳細可以查看:超贊!遊戲信息流廣告60+實戰案例分析,學著點!


我舉個例子。凡客的廣告鋪天蓋地,一開始我也沒什麼感覺,但我需要買衣服的時候,第一個會去凡客的網站上看看,如果沒那些廣告,我想我不可能去凡客的網站,甚至知道有這麼個公司。


1.像百度、360、網易門戶這些廣告運營商的客戶,大部分都是有數據跟蹤的,他們會以一些指標來衡量廣告效果,例如註冊量、成交額,當然也有一些沒有詳細跟蹤的客戶,但是如果這些客戶投入廣告的錢全部砸了,公司倒閉了~他們肯定就不會繼續投了~

2.投放廣告的人盈利模式有兩種:一個是自己賺錢,一個是賺二次跳轉,例如我做一個團購導航,我在百度投廣告買了很多流量,而他們從我這裡進入各個團購網站,我找團購網站要錢,現在盈利模式是越來越多了……

3.廣告還有一個就是潛移默化的品牌宣傳效果,大公司都會給出一部分廣告資金不管效果不管成單,只求有一個鋪天蓋地的廣告陣勢,做品牌宣傳。


這個我也是忽略的

但是會有人看

就像網上各種中獎郵件 你信嗎?

可是pianpianpianpian偏偏就是有人信


我同事也問過一個這樣的問題,那些投廣告是否有用?

其實廣告學和各種營銷學案例就已經得出了結論,廣告至少會產生長期的營銷效果。


針對不同的人群,廣告的有效價值不一樣。

【目標用戶】

無論是互聯網、地鐵電視媒體、戶外廣告等媒體,它都是具有【目的性】和【目標性】的,就算是電視上常見的公益廣告也如此。

廣告的目標受眾群體,簡稱目標用戶,目標用戶,往往都是對廣告產品本身有需求的。

打個比方說,當你坐著火車去旅行,廣播里會放推薦酒店的語音廣告;如果你是女生,在你翻看女性雜誌(如:《米娜》、《瑞麗》)的時候,上面全是化妝品和服飾的廣告;如果你去超市,你會發現電梯兩旁都是一些打折商品的廣告;還有我們休閑看視頻,你會看到遊戲的廣告等。原因很簡單,坐車出行的人,對酒店有需求;女性,對美有需求;逛超市的人,對生活用品有需求,打折廣告可以促進他們的購買慾;看視頻的用戶,他們一般很休閑,上網時間多,他們對打發時間、社交等內容有需求。這些用戶就是廣告本身的目標用戶。

您說,你看網頁不看廣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對廣告後面的產品沒什麼需求,也就不會產生什麼興趣。

事實上,廣告的價值,只要能夠引起目標用戶的興趣,就算達到目的了。

【品牌廣告】

我曾經在微博發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我住的地方,有一家賣麻辣燙的店面,店主是我的老鄉,一對樸實的年過50的夫妻。偶爾一次閑聊,他們問起我的工作,我說我在一家網路公司工作。沒想到嬸嬸(店主)竟然高興的反問我,最大的網站不是3158網嗎?而叔叔(店主)則說,最大的網站是環球商機網。我當時很囧……

但是不可否認,這就是廣告的效用。叔叔和嬸嬸都沒有上網的經歷,但是卻有看電視的習慣。這兩家網站曾經在地方電視台投過很長時間的廣告,所以他們會記得,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兩個網站是做什麼用的,但是他們記住了這兩個網站的品牌,這就是品牌廣告的效用。

品牌廣告的價值,更多的時候,不是帶來實際的銷售額,而是大家去記住他的名字。就如同寶潔公司海飛絲、潘婷、舒膚佳等產品的廣告,後面都會告訴大家,「寶潔公司,優質產品「,他們在打產品廣告的時候,也順帶提了自己的品牌,以產品來推動品牌認知度,反覆強調自己的品牌,從而讓大家記住這個品牌,推動其他產品的銷售量。

前段時間蘋果與唯冠爭奪iPad商標的事件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有網友就說了,其實蘋果最貴的不是iPad這個商標,而是蘋果這個品牌。原因很簡單,蘋果品牌已經深入人心了。

【產品廣告】

產品廣告就不想多說了,想必大家都知道。以賣產品為核心,從產品點出發,用廣告帶來目標用戶(顧客或者註冊人數),從而使目標用戶產生了消費,就是產品廣告的價值。

與品牌廣告不同的是,產品廣告目的就是帶來銷售額,也是以銷售額來衡量產品廣告的效果。而品牌廣告的目的是為了塑造品牌價值。

————————————————————————————————————

似乎說得有點跑題了,回到你的問題來。

互聯網的廣告真的有效嗎?

當然有效。原因很簡單,如果沒效,投那麼多錢的廣告費做什麼呢?就好像說,你會買一件你不需要的商品嗎?

互聯網廣告投放的學問很大,你可以多去研究一下。事實上,廣告的內容,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據目標用戶而定的。不同用戶屬性的網站,廣告的形式、投放策略也是不一樣的

似乎說了很多,希望對你有效。


有效是肯定的,畢竟現代人已經習慣通過互聯網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互聯網廣告,跟電視廣告這類「廣撒網」的傳統廣告又有所不同,互聯網廣告的門檻較低,投放並不需要太大資金,所以參與者眾多,而需求者是有限的,這就面臨僧多粥少的尷尬情況。

互聯網廣告是有效的,但是要想實現效果,必須注重投放的精準性,即有計劃地將廣告展現給潛在客戶群體。比如汽車廣告可以選擇專做汽車資訊的網站進行廣告投放,網站競價排名也是實現精準投放的方式之一。


我覺得廣告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人的潛意識層面的影響,而別人問你這個廣告有沒有用,是你的意識層面在接受和回答這個問題。你的意識指揮你說沒有用,可是你的潛意識卻引導了你更多的行為,很多時候,你不知怎麼回事就是會去看某些網站。


吃第三碗飯才覺得飽,前兩碗都沒用?

大部分廣告都不會是最後一碗飽飯


2015年6月

  • 網路廣告越來越重要

移動互聯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城市越來越大,生活節奏越來越緊張。數字營銷也越發關鍵和重要。

昨天負責智能家居地推的朋友一起交流,社區線下推廣真是越來越困難。為什麼呢?周末的時候大家都出去玩,你找不到人;周一到周五,早晨在急著上班,沒工夫看海報跟你閑扯;中午的時候忙工作,抽空要多休息;下午回家還要買菜做飯,吃完飯要帶孩子。你要找個空檔抓住客戶都好難。好不容易吧跟著電信的地推進了社區,免費的體驗也無人問津,真是讓人頭大。

人在哪裡?人在大樓里,在社區里,在辦公室里,但也同時都在網路上,在互聯網上,在移動互聯網上。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而人們對網路的依賴和依附也更強烈。

網路廣告有沒有效果,不是某一個因素決定的,做好網路營銷是可能的。

2011年11月

有一種感覺撫之不去,那就是互聯網的廣告並不那麼莊重和正式。

如果作為一種鏈接和信息嚮導,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如果要作為品牌的形象傳播工具,怕是有些偏差。


推薦閱讀:

大家覺得汽車廣告的sales leads里有多少比例是假的?
通過互聯網廣告來獲得盈利的方式真的能夠長久有效嗎?
移動互聯網有什麼收益模式?
在移動端,AdMasterDouble Click秒針這三家第三方廣告技術公司是通過什麼原理實現監測PV的?
互聯網廣告市場存在泡沫嗎?經濟下行是否會導致互聯網廣告行業不景氣?

TAG:互聯網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