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知識的人,怎樣才能使個人理財獲得較好效益?


兩條路:一條路是讓自己成為專家,拚命學各種理財知識,同時還得實踐和摸索,因為知識過關和理好財完全是兩回事。一條路是靠別人,靠知識過關、理財實踐能力也強的專業金融從業人員,如投資理財顧問等。對於多數人來說,接觸較多的可能是銀行的理財經理。 如何選擇一個專業的、盡責的理財經理就要靠你自己了。

幾條簡單的標準:1、測試他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你可以問問他關於交易所債券的問題,在難點的可以問問他對陽光私募的了解,再難為的就問問他怎麼看待交易所分級基金的固定收益類份額。如果這些他都能答上來,估計他的水平應該是比較高的了。 2、你說自己是個比較保守的人,聽說有個理財產品交幾年錢,然後領很多年錢的,問問他這種產品怎麼樣?如果他非常熱心為你介紹,而且說那個產品怎麼怎麼好,你下次基本不需要來找他了。像這種理財型保險產品非常能測試出一個理財經理到底是以銀行和他自己的利益為導向還是以你的利益為導向的。

微信公號:價值發現者(jzfx01),發現投資價值,分享投資機會。


大部分做投資理財的人,剛開始都跟你一樣,經濟學基礎為零。這個社會,在大學學正兒八經經濟學的畢竟是少數。

一切的開始,都是行動實踐。這裡,小星簡單地講講具體攻略吧。

第一步:存錢

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群,他們大多都十分在意第一桶金的積累,通過前期的努力工作,把收入的80%進行了儲蓄,過幾年之後就購置資產去出租,或者用第一桶金買理財金融產品獲得利息收入。

存給6個月生活費,作為應急資金,可以存在銀行,也可以放在餘額寶或理財通里。這筆錢是為了保證,當意外失業的時候,你還能正常生活半年,可以從容找工作。切記:這筆錢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

第二步:繼續存錢,抽出一部分投資

存下的一部分錢放入應急資金(失業、家人生病等),再抽出一部分用來投資。投資什麼呢?對於本金不多投資者來說,比較好的選擇是基金定投、P2P,最好還要買一部分保險。

基金定投,最好投指數基金,新手推薦投滬深300或中證500,每月定期定額,1個月投500,長期投下去,幾年下來,也會有不小的收益。

P2P的話,現在監管趨嚴,P2P的發展會越來越規範,平台跑路的情況會逐漸變少,投資風險會越來越低。如果你追求安全的話,可以投陸金所,陸金所有平安集團這棵大樹,風險很低,現在的年化收益為7.4%,比餘額寶強多了。如果你希望收益再高一點,可以投蜜蜂有錢、E融所,這兩個平台的兜底能力很強,安全性較好,蜜蜂有錢的收益為9%,E融所的收益為10.6%,即使你投1萬,1年後也有1000多的收益。

第二步的同時:磨鍊專業技能,儘快月薪過萬

投資收益的高低,不僅取決於投資回報率,還取決於你的本金。1萬元的本金,投資回報率為60%,也只有6000。如果你有100萬本金,即使投資回報率只有10%,你也能輕鬆獲得10萬的收益。

如果你現在月薪不到5K,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比如2個月後,將月薪提高到6K。

本金多了,才能有更多的錢用來投資。

第二步的同時:鍛煉身體

入社會這麼多年,閱人無數,看來多少家庭因病至貧,辛辛苦苦賺來的幾十萬、上百萬,在父母、自己或配偶住進醫院的那一刻灰飛煙滅,不再屬於自己。

鍛煉身體表面上和理財沒有關係,實際上是在給自己節流,減少支出。

鍛煉身體,很多人以為就是健身,這是很片面的。還要調整飲食,注意心理健康。從運動、飲食和心理三方面入手,這個人才不會輕易生病,不會生病,就不用捐款給醫院,就能省下一大筆錢用來投資。

你最好努力帶動你的父母、配偶也進行健身,否則,他們生病了,最後倒霉的還是你,買單的還是你。

我一直強調,投資理財要有大局意識,要把與我們有關的人事物都考慮進來,為什麼?因為他們出了問題,最終你都要主動或被迫地放點血。

第三步:當月薪過萬後,開闢新的收入渠道

1、多渠道的主動收入。

當你月薪過萬後,一般你的專業技能已經得到了行業的認可,這個時候,如果不忙的話,可以去做做與你的能力相關的兼職或私活,賺點外快。我一個朋友是設計師,以前在公司做設計,現在有時間就在豬八戒網做兼職,接私活,收入很可觀。

向身邊的人找主動收入賺錢門路。要向身邊有路子的兄弟、朋友學習請教,向我們這些網友學習基本是不靠譜的,比如我目前入股朋友的一項一年半的單子,偶爾出點技術和本金,每月額外收入是我本職工作工資的一倍多。告訴你這個,你一點用都沒有,因為你不可能過來參一股。但你身邊的人就不一樣,他們的路子就在你旁邊,你可以馬上加入或參考。

2、多渠道的被動收入。

之前只是基金定投和少量的P2P,那是因為你本金不夠。現在你月薪過萬了,就算每年只能存下5萬,放餘額寶,一年也有近1500到2000的被動收入。

怎麼樣讓每年2000的被動收入增加?我建議你這個階段不僅可以大規模地基金定投,也可以從只投2到3個P2P平台擴展到5到10個平台。平台分散越多,風險的概率也會升高。建議你投資P2P的同時,好好研究挑選P2P平台的方法。我投P2P有5年經驗了,至今沒踩過雷,現在年化收益也在12%到15%左右。

如果你錢再多一點,比如,已經有10多萬本金了,可以考慮更多的被動收入渠道:儲蓄 0.35%(活期)~4.75%(五年定)、國債 2%-5% 、貨幣基金(比如餘額寶)4%-6%、保險 3%-6% 、銀行理財 3%-7%(接近7的一般也是浮動收益)、債券型基金 6%(浮動)、固定收益信託 8%~12% 、混合型基金 -8.5%~-8.5% 、股票型基金 -10%~10% 、浮動收益信託 -15%~15% 、民間借貸 15%~30% (對方跑路了就是-100%)、股票、專戶理財、私募股權投資、股權產品投資、藝術品投資、權證、黃金、期貨、外匯.......
當然,要把這些投資品種都精通,需要你工作之餘抽時間大量地學習。

第四步:買房、買車

當你通過前三步,有了幾十萬、上百萬的積蓄後,可以去進行房產投資了。

之所以把買房放在這裡,是因為大城市裡買房,沒有個幾十萬、上百萬,想都別想,所以需要前三步的積累。當然,如果你有好的家庭背景,或者你能力很強,覺得自己月薪過萬後,再過一年就能月薪5萬,也是可以的,但我相信你能在這裡提問,不太可能是這樣的人。

以上四步,能力強的人,5年就可以實現。能力差點,但是肯努力的話,10年是可以實現的。

第五步:構建更多的收入渠道以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的標準是被動收入大於支出。實際上,如果你是單身,不需要養活父母妻兒,第三步做到一定程度,已經可以說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但由於有父母妻兒要養,你還需要在構建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渠道的路上走得更遠才行,也更艱難。能力強的人10年可成,能力差的,又肯吃苦,可能需要20年。

---------------------------分隔線------------------------------

系統學習理財,關注公眾號:智多星理財師(zdxlcs)

我是智小星,智多星理財師首席服務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生畢業,10年投資經驗。熟悉世面上大部分投資理財類產品,愛好研究投資利益最大化。有什麼不懂,可以公眾號後台留言。

http://weixin.qq.com/r/6T_OlrHEb_wQrfX192r7 (二維碼自動識別)


畢業兩年,對理財有些心得,系統地談一談吧,也算是一個自我總結。

一、背景知識介紹

剛畢業的人特點很明顯,可支配資產少;可支配時間多;人脈不廣進而導致信息來源和質量受限;對於理財目的、途徑不清楚。

首先明確一點,理財的目的不是財產迅速增值,而是保值的基礎上穩定升值。這裡,保值是第一位,升值是錦上添花。

如果你在資金量很少,企圖通過錢生錢的方式一勞永逸財富自由,那麼你一定會陷入概率學意義上贏面低於50%的賭博,黃金、石油、現貨期貨、美元這種高槓桿遊戲確實能以小博大,但是All in之後的傾家蕩產比比皆是,控制好風險率用極少的資金博一把是可以的,然而很遺憾極少的資金意味著贏了也不等同於一夜暴富。所以很多大佬都說控制風險是理財極為重要的藝術,而在我看來,這就是保值的內涵。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理財界最有名的一本入門書籍,是Robert T.Kiyosaki寫的《富爸爸窮爸爸》。這也是Linda在大學畢業以後看的第一本理財類書籍,當年青澀的我如獲至寶,覺得看完此書財富金山定在眼前,現在想想真是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簡稱智障。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強調的最重要理念就是1.讓金錢為人工作,而不是人為金錢工作 2.購買資產而不是負債。

第一點很容易理解,就是通過理財的方式讓金錢二十四小時不停生錢,其實存銀行獲得利息也是其中一種方式,只不過錢的獲利效率低了點(笑),起碼得跑過通貨膨脹吧。

第二點可能稍難理解,舉個例子吧,在Robert看來,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股票、提升技能的培訓等是投資行為,而購買華麗的衣服、最新款的iPhone、新汽車(Linda說這一條好怕從事汽車行業的同學們打我,不過我說了也沒用,上海限購這麼厲害,搖到號的小夥伴還不趕緊謝天謝地掏錢買?況且上海缺有錢人嗎,哼)均是購買負債。

所以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是什麼呢?資產就是可以給你帶來現金流入的產品,而負債則是導致資金流出的產品。具體分析一下,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股票,在穩妥的投資下是可以獲得現金流入的,提升技能的培訓是對人主體的投資,而遵循技多不壓身的傳統規律,變得優秀是可以帶來現金流入的。

另一方面,華麗的衣服、新款iPhone、新汽車不僅存在到手就折舊的風險,而且對這些產品的維護、使用均會產生現金流出。不過,看待事物也要一分為二,經濟學講究「效益」,引申出了諸如「邊際效益」、「效益最大化」等許多概念。而值得一提的是,「效益」這個詞本身的內涵是豐富而模糊的。如果購買一台新的iPhone可以為你帶來極大的持久的愉悅和工作方便,購買一台汽車可以為你省去大量的通勤時間,你那麼這個行為本身的邊際效益是很大的,那就果斷買。如果購買的物品與節約時間相關性很大的話,Linda私以為也是屬於資產,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對於這句話的認可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加深的。

二、投資原則

1.保值(穩妥=總體低風險)

2.確保一定現金流,或者流動性很好的理財產品

3.分散投資

這三個原則非常好理解,在此原則上,Linda試著給出一個比較折中的理財方案。有小夥伴一定會提到廣為流傳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如下圖:

圖1 標準普爾家庭配置象限圖

(來自百度圖片搜索,侵刪)

簡要的說就是要把資金的10%作為流動現金使用,20%購買保險和突發大額開支,30%購買股票、基金等高風險資產,40%購買低風險資產。

標普配置是投資界的寶典,不過它更加適合資金總量比較穩定的中產階級,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而言,指導意義並不明顯。對於這一點,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在「吳曉波頻道」公眾號里也做了說明,感興趣的寶寶可以查看「吳曉波頻道」7月17日的第一條推送。

三、適合年輕人的資產配置示例

考慮到年輕人資產總量少,急用性資金較多(結婚、買房等),學習能力強等特點,結合現階段投資市場的特點,推薦以下資產配置,以供參考,以凈資產10萬為例。

圖2 推薦資產配置

圖3 流動性說明

做幾點說明:

1.風險高低和流動性好壞是根據個人偏好定義的;

2.資產以10萬元為例,投資比例應每3-6個月做一次調整,以動態適應個人狀況;

3.此表為推薦資產配置,每個人需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再次警告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四、關於保險

每當我對身邊的人提起保險,他們總是一臉懷疑地看著我,眼神里都是「你是不是轉行做保險了」……這個現象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陸長期以來的保險營銷策略導致了公司和投保人之間的互相不信任,一方面人們不願意被「忽悠」參保,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對於主動投保人也提防「騙保」行為。

在財富積累階段,最難以承受的就是意外和疾病帶來的大量資金消耗,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重大意外和疾病可以瞬間摧毀一個普通家庭的積蓄,甚至背上負債。還記得投資的第一原則嗎,保值。保險就是在我們遭受重大意外等小概率事件時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保證資產價值不過分縮水以小博大的最好投資。大多數人情願每年為幾十萬的車買保險,卻總是幻想意外與自己無關。

操作起來很簡單,選擇大陸的知名公司,無非平安、太平洋、人壽等,每年買一份意外險和一份重大疾病險,小提示:保險越年輕買越實惠。近年來也流行去香港買保險,香港保險性價比高,當然前提是必須親自去香港簽合約。

五、關於P2P

同保險一樣,是那些本來就不是真正做P2P的公司破壞了投資環境,真正的P2P產品風險並不大。

什麼是P2P呢?根據百度百科,「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路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由具有資質的網路信貸公司(第三方公司、網站)作為中介平台,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信息發布和交易實現的網路平台,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人在平台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平台撮合成交,它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民間借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這也是未來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

通俗點講,真正的P2P公司,本質上就是一家風險控制公司,利用信用大數據中心和互聯網完成借貸人和投資者之間的匹配,通過小額分散降低交易風險。

有哪些P2P公司可靠呢?我推薦兩類,第一類是行業領頭,比如平安集團旗下的陸金所,已經獨立上市宜信旗下的宜人貸,還有運營時間較長的人人貸。這類公司技術支持好,收益平穩,兌付歷史優,作為理財產品風險很小。

第二類就是資產抵押類P2P,即每一筆借貸都是有資產抵押,如果借貸方不能及時還貸,可以去法院申請拍賣歸還投資款及利息。由於有實物抵押,投資風險也很小,比如上海貴豐金融。

Linda在陸金所、宜人貸和貴豐金融都進行了投資,前兩者是線上投資,後者是線下籤訂合約。

(利益相關:有同學在宜信公司和貴豐金融就職,前者P2P只做線上,客戶經理只做百萬級別的私募理財。未收取任何費用,且以這兩個公司的規模已無需廣告了)

六、關於股票

就我自己經驗而言,投資基金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投資某幾隻股票,務必放長線釣大魚,眼光放長遠一點,時間一定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投資需趁早,更重要的是保持學習的狀態,你的努力定會迎來回報。

--------------------------------over-------------------------------

覺得有用還不趕快點贊!收藏是點贊的好幾倍是什麼鬼~

同時歡迎關注公眾號「把酒問月」,產出內容包括:英語/理財/生活


只做人多堂亮的理財,盤子大,收益穩定的。


離題一句。個人認為如果你屬於剛畢業沒幾年閑錢不超過20萬的那種,投資自己的職業遠遠比花時間研究各類理財產品要回報高得多。


在理財知識比較薄弱的時候,我建議先給自己的定個小目標,每月在出去其他的日常開支後,能按月固定存下500、1000這樣的金額,讓儲蓄的基數慢慢變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可以通過購買貨幣基金的形式去存錢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寶寶類』產品。

a因為基金產品是由證監會監管的,並且貨幣基金是各類型基金中風險最低的,幾乎逼近於0.

b貨幣基金的起投金額也低,購買也沒有手續費,轉入轉出也比較方便。而銀行理財通常門檻比較高,5w起投這樣·

選擇這樣的產品,能夠一邊儲蓄,一邊錢生錢。

市場上的貨幣基金非常多,在選擇的時候,注意看下

『基金公司實力』,找大公司

篩選一下『萬份收益』,不太低就好

再看一下『產品規模』,適中即可

類似這樣:

選貨幣基金可以說是比較簡單的,至於哪個我不推薦啦,題主自己學習一下吧。

題主屬於理財小白,若想要達到較好的收益,我個人建議做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大都指,定期定額,所謂"定期定額"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例如每月25日)以固定的金額(例如500元)投資於同一隻開放式基金。它的最大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選時的風險。

要注意的是定投不一定能賺錢,它的最大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選時的風險。

如果市場走出一波先下跌後回升的行情,就構成了我們所說的微笑曲線。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如果一直堅持基金投資、扣款,那麼在市場低迷時將可以較低的成本獲取籌碼,攤薄成本,那麼當市場回升時,投資者將獲得盈利。

基金定投最根本的優勢是平攤投資成本,降低風險。但是實現這個優勢的前提是,選擇的投資品種本身必須是一個高彈性的品種比如偏股型基金,或指數基金。並不是所有類型的基金都適合做定投。 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它們的凈值曲線幾乎是平著向上的,定投根本無法顯著降低投資成本,採取定投和一次性投資效果相差甚微,做定投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定投的姿勢,要注意。

選對時機很重要。雖然這句話更適用於普通買入基金,但是定投如果時機正確也更容易獲得高收益。如過你在熊市時,堅持定投,能獲取更多的低位籌碼,一旦行情啟動,收益立馬就能體現。如果在股市高點時候開始定投,不巧碰到股災,那麼一開始定投是不怎麼賺錢的,但是避免了一次全部買入的大風險,如果選對基金,在之後長期弱勢市場也有可能取得不錯的正收益。

拉長時間周期。基金定投不同於買股票,也不像一次性買入基金,它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獲得可觀的收入。在我看來,一份定投計劃,至少要堅持1年以上。

定投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和調整。可以從定投的方式,比如資金量,時間。還有選擇基金的參考標準,選擇投入的時機等等從各方面總結提升。方法也大都因人而異

要篩選要投資的品種,選擇不慎,定投10年不賺錢的基金也有。

推薦指數基金。因為指數基金可以永續存在,且指數基金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走勢,隨時間推移,國內大盤指數總是呈波浪式上升的,如果確定長期的投資期,選擇指數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

也有其他不錯的主動型基金可以選擇,建議不能只選一隻單獨的基金定投,而是要做一個基金組合來做長期定投。組合不在量,在於合理與精簡,選擇相關性不強的基金做組合,風險更低。

最後,還要加強理財知識的學習,了解什麼是互聯網金融、股票、基金、保險這些概念,一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二來也能防範金融詐騙風險。

每個人的錢都不是大風吹來的,對錢負責的人,是我們自己。


第一個是成為專家,第二個就是找專家,如果你很有錢的話。


學點經濟學基礎

這是保證自己不犯傻不被騙的基礎,繞不過!


沒有經濟學基礎知識沒關係,對各種資產的收益率有個基本的認識就可以了,半小時的事

此外牢牢記住一點:不要貪心!

  • (接近)無風險收益:代表是國債還有銀行定存,5年定存最高5.2%,3年最高4.67%,1年最高3.3%;定存推薦查一下銀率網,各行利息會有高低。定存的優點是省心,缺點是缺乏流動性,簡單說你有急用的話一時拿不出來,除非損失絕大多數的利息收益。以定存來看,目前年化收益 5% 可以視為無風險收益的天花板。
  • 低風險收益:代表是貨幣基金、高等級公司債券等等,這部分長期看的話,能做到年化收益 7%,就非常不錯了。風險係數比定存略高一些,但基本可控。主要推薦貨幣基金,在餘額寶和微信的推動下,存取兩便,非常靈活,建議發了工資就打進去,隨用隨取。近期餘額寶的收益也不錯,一度到達6%—7%,不過從歷史上看貨幣基金是很難長時間維持這麼高的收益率的,必會有波動。

  • 高風險收益:代表是股票和股票基金(包括純股票基金、股指基金和股票佔比較高的混合基金),這部分,可以期望的年化收益是 10%,如果能穩定地取得 12%—15%,你就能傲視絕大多數投資者甚至很多基金了,大名鼎鼎的巴菲特,年化收益20%。從長期(10—30年)看,穩健的、長期持有的股票投資一般能取得不錯的收益,但是短期(幾個月—幾年)可能會有極大的波動。對普通人來說,每月取出一部分固定收入,定投指數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注意貴在堅持。

所以推薦的配置方式是:

  • 短期:餘額寶(或貨幣基金),讓閑置現金最大限度發揮作用

  • 中期:定存或高等級債券,穩定的收益;很多人鄙視定存,但是不要忽略定存所節省的學習成本;年終獎、紅包之類的收入,都可以投入到這一部分

  • 長期:定投股指基金,做好10年以上只增不減的準備,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退休金補充方案

這三者的比例,可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配置,平衡好風險、收益、流動性——說到理財很多人只考慮收益,其實控制風險才是最重要的,保證流動性也非常重要。

最後再次重申我剛才說的:不要貪心

假如你收到電話或者傳單,向你推薦12%的保本理財產品,或者承諾以20%的高利息向你籌資,或者以每月0.6%的「低廉」手續費向你提供無息貸款,你就可以直接掛電話了——12%的收益不可能在0風險下實現,而超過7.2%一年的借貸成本,是可以秒殺掉你的低風險收益的;至於20%那個,直接打110吧。

至於各種「股神」,請像躲瘟神一樣躲著他們。

天上不會掉餡餅,做到這些,即使不能大勝,至少已立於不敗之地。


居然沒人推薦買房,居然好多答案推薦讀書。。。零基礎讀書讀到能用,黃花菜都涼了好吧。。。

無腦的投資策略:什麼東西限購得最厲害就買什麼。


樓主,我給你說點實際一點的,對於沒有什麼經濟學基礎知識的人,首先不管別人怎麼說,如果你真的拿錢去投資,就一定要去先買書學習,就像要建房子,即使建的房子最後好或者是壞,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先打地基,然後才能建一層兩層,地基打得好得可以越做越高,地基不好的就不要追求太高。

上面有一個層主有介紹《富爸爸窮爸爸》這套書讓人看,我可以肯定90%這個層主是會理財的人,因為一個真正會理財的人90%這套書是絕對會去看的,不是因為這書怎麼樣,而是因為這書可以改變一個正常人的思維的固定模式,會讓你有一種開竅的感覺。

什麼銀行存款及理財產品啥的我個人一點都看不上,收益率太低,至於P2p、股票、商品期貨、貴金屬更不適合一般人,不要看別人在玩什麼,而是要看你自己想玩什麼,永遠要記住一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是真有,天下又何來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如果你想玩其中一種,就一定要自己去學習,說白了,上面有個人說得很好,既要自己學習也要找厲害的人學習,到這裡說白了,對於沒經濟學基礎的人,沒有什麼是適合你玩的,更不要想怎樣使個人理財獲得較好效益。

不過到最後,說到這裡我倒是還是要說點實際有用的東西給你,現在沒有什麼基礎的話就自己先學習,然後在學習的過程可以另外投資一種東西,基本上不用費腦力又可以使很有效的賺錢,那就是股票的新股打新,零風險,收益沒有上限,聽好我,是股票打新,而不是叫你去投資股票,國家以後要實行註冊制,每周都有接近十家的新股要上市,而現在參與新股打新是一點風險都沒有的,基本上平均每中一個新股的收益在2-4萬之間,假如說你有十萬元,就先要有股票的市值,為避免風險,可以直接各買上海和深圳的銀行股各5萬,因為銀行股波動小,即使盈利或者虧損也只是小幅波動,記住,不要去買其他的,就買銀行的,目的是用穩定的市值打新,不是叫你來炒股票的,當下的中籤 不比以前,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股民,現在只要有十萬市值,一年中個兩三簽還是不成問題的,假如以中兩簽兩算好了,收益4到8萬,收益40%-80%,現在是在你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給你介紹這種零風險而且可靠收益的投資方法,相對其他投資就暫時不提了。當然了,如果投資的金額在5萬左右的話,可能一年就只能中一簽,五萬以前的話就概率可能低一些了,最好在十萬以上。

上面這個例子也間接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富人為什麼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富人的資產多,投資的視野和收益都不是一般老百姓可比的,即使你用10萬翻一倍,相比富人一個億一年5%,都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你懂的了。

另外,也給其他朋友講一下,如果真想要投資賺錢,除了一定要去學習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方向的問題,我指的方向就是國家的政策方向,真正會賺錢的人都是跟著黨走的,方向所在,就是資金集中的地帶,就比如上面打新股的問題,在IPO等待上市的企業就那麼多,而且以後要實行註冊制,發行新股肯定會越來越多,而這個期間只要你有資金,機會也就越來越多,比如你有十萬,那一年中兩三個簽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有五十萬或者更多,中的簽數就更不用提了,相比那個什麼理財產品或者基金定投的一年幾個點的收益,要翻倍真是不知道猴年馬月。搞經濟和金融的人如果連這個都不懂,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他(她)絕對是個「假貨」。

除了上面說的這個股票打新的機會外,要做什麼就要跟著正確的方向走,比如國家近兩年在推的「一帶一路」,這裡面那麼大的金礦又有多少人發現呢?其中一個就是要支持文化發展和傳播,單單這一個信息就價值千億,在國策面前,只有做好準備的人才會把握機會,就比如近期的文藝電商從去年開始興起,短短在市場半年多就撈金幾百個億,對於普通老百姓,在前期能把握機會的,現在資金都也翻了好幾倍,民間的資本並不是無緣無故就去搞投資的,國策方向和習大大說的話都那麼明確了,那些資本家難道還不知道怎麼做嗎?

再比如國家早就說了要搞京津翼,要搞「副都」,有準備的人早就開始就瘋狗一樣開始尋找了,何況方向的範圍那麼小,就是定在河北的保定,既然是定在保定,那有點頭腦人的多關注下新聞,多關注一下領導人的動向所在,加上有點地理常識的人以及當地考察一下,鎖定雄安等三縣又豈是難事,即使沒鎖定雄安三縣,有資本有頭腦的人會分散投資在保定各個縣,國人以為投資在非雄安等地區就是錯誤,有這種想法的人大錯特錯,只能說眼光太淺,你好好想想,雄安可是千年大計,未來那裡會發展特別快,雄安三縣資源有限,很快就會向周邊拓展,要知道,國家是要這個小雄安帶動整個大區域,而不是你那個彈丸之地,現在國家在出手阻止市場炒雄安,我可以百分百告訴你們,對於一個噴發的火山,你要是拿個大石頭暫時擋住了,後面噴得更厲害,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政策,趨勢是擋不住的,現在越壓,以後漲得越厲害,趨勢和潮流的發展不會因個人的意志而轉移。凡事看任何東西,不要看表面,懂得分析背後的邏輯和本質,你就知道怎麼做了。

沒想到一時興起寫了這麼多,有點累了,就到這吧,相信有緣人看了上面內容後自然會有所啟發。


沒有經濟學基礎知識的話要獲取較好的投資收益比較難,最好的投資是對人的投資,在沒有更好的方法之前,投資自己或者子女教育更好些


購入一個口碑較好的定投基金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真心想要推薦《好運money+》雜誌,它就是想讓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人慢慢學會理財和投資。


推崇兩條腿走路。

1.交給專業人士打理。

2.用知識武裝自己。即使你交給別人打理,也要有分辨好壞的能力。而且理財這件事,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收貨的可不僅僅是投資收益。還有很多附帶的好處。

例如學習能力,對自己的認知(自己到風險喜好怎樣,是否貪心),自律……

很多人的第一筆投資是從基金定投開始的。

你選的基金到底適不適合定投?可以看這篇 3句話選到1隻定投好基

定投也需要做好組合哦,手握十幾隻基金還賺不了錢!你的基金配置真的合理嗎?|下篇

止盈止損很重要,止盈到底有多重要?如何做止盈?

我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投資第一步就是用知識武裝自己。

關注公眾號「麻利二鋪」,看你的基金選得好不好,用「基金健診」工具測一下。

http://weixin.qq.com/r/AUN4YFfE_wqErRMD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理財=省錢?

NO!NO!NO!

理財不意味著節衣縮食,也不是揮霍的借口。

理財,是一場追逐生活品質的比賽。

我們首先要重新樹立理財的觀念:節流不忘開源。了解理財的正確方式,在不同的階段用科學的方法和合適的工具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從而達到真正駕馭金錢,而不是被金錢駕馭

節流六法(節流的主旨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1. 記賬是理財根本。通過記賬,分清必須支出和非必須性支出。對於非必須性支出,可以選擇替代性支出方案。比如可以選擇白開水等代替飲料,通過緩慢積累獲得長遠的財富增加。

2. 購物前列採買清單。在購物之前按照自己真正的需求列出一份詳細的購物清單,並在購物時嚴格按照清單進行採買,不僅能節省購物時間,還能幫助我們有效避免衝動消費,減少非必要開支。

3. 靈活利用網購、團購、打折等。電商時代,就買東西來說,相同質量的物品,網店總會比實體店的價格更為優惠。學會靈活利用網購、APP訂餐、打折等省錢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個人減少生活成本。

4. 購物要貨比三家,爭取「錢」盡其用。在購物的時候,除了要學會利用網購、打折等方式省錢,還要學會貨比三家。因為只有做到這樣,才能讓有限的錢財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5. 減少負債。雖說合理負債能幫助人們增加資金的靈活性,但過多的債務則會帶來沉重利息,不僅不利於個人的財務自由,還會增加經濟負擔,因此,理財要盡量減少負債。

6. 設立合理的每月開支上限。在理財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需求,為自己設立合理的每月開支上限,並據此儲備應急資金,既能有效進行強制儲蓄,快速積累到更多的財富,還能避免資金閑置。

開源兩法

1. 提高工作技能。在職場上,工作能力是所有東西的唯一衡量標準,只要工作能力出眾、業績突出,就能為你爭取更高的收入。多花心思在如何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升職加薪上非常重要。

2.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我們常見理財產品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

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常見的有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銀行的保本固定收益類產品的資金一般會投向安全級別較高的國庫券、貨幣市場產品等,收益率相對較低,安全有保障。而信託理財產品,一般有明確的投資方向和資金保障措施,但投資起點高,一般老百姓投資不起。

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以銀行發行為主,雖本金有保障,但收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收益一般較保本固定收益類產品高。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主要分為銀行理財產品和證券投資理財產品。銀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一般分為不同種類。證券投資理財產品主要包括基金和定向增發理財產品。

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可以自學成才,但是太緩慢——否則:學校可以解散了。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方向性的學習,進步將會快得多。一個是事倍功半,一個是事半功倍。——合理的投資理財的方向是:尋找具有投資機會的投資市場。相關的書籍:可以參考:《窮爸爸、富爸爸》類和《股市實戰心理》類。

在時間上:既要兼顧主要的工作時間從事主要工作,又要利用業餘時間來從事投資,因此:在投資方向上有證券和原油現貨,在證券走熊的時候,投資方向轉向原油現貨。在操作時間上,原油現貨可以22小時交易。另外現在異軍突起的郵幣卡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利益相關:經濟學相關專業

在大學的時候我曾經系統性地上了很多經濟課,有金融的保險的股票的。但我真正的對經濟學的理解和開始理財是在畢業後,感覺自己像個無基礎的人一路摸索過來,至今只能說略懂皮毛。

我就說說自己的歷程。

第一步:存錢。

每月從收入中強制自己儲蓄起來一部分錢。

第二步:把手中的儲蓄分等級。

最大的蛋糕是放在風險最低的如定期存款,貨幣基金這些。有穩定收益,我們平時用的餘額寶也就是貨幣基金了。當然,現在餘額寶的收益太低了。

然後一部分蛋糕放到中等風險和收益的產品,前期你可以試投基金。基金分好幾類,貨基,債基,股基等。先去百度了解好內容。我個人前期投債基比較多,後來想多賺收益就開始玩股基了。買基金推薦你用螞蟻財富這個軟體,選基金要看持倉是哪些股票,想好自己是想長期持有還是短期持有,記住低入高賣。看持倉股票這方面學問比較多,像騰訊和阿里巴巴勢頭比較好,我就會重倉持股它們的基。最近白酒和消費品都漲得挺厲害,你也可以看看這些相關的基金。

最後一部分蛋糕可以壓股票了,我目前還沒涉足股市,所以給不了你太多建議。但是你可以選擇小投一些長期發展會好的企業,走長線。

要記住的是,在投資的同時保證自己的一部分流動資金應急。

如果你不敢玩股票那麼快的話也可以選擇靠譜的P2P平台,收益比定期存款高但比大部分基金低。P2P平台雷多,要看好才下手。

第三步:關注知乎和微信有關投資理財的公眾號

個人覺得公眾號通俗易懂的講法有時候比枯燥看書更讓人印象深刻。書籍方面可以推薦金融學基礎,先了解基本都概念。

最後,我看見很多答主都在說買房是最好的投資。但其實買房要看地段,不是閉著眼買就一定會升值。買房會限制你的資金流,而且現在國家對房產進行調控,未來房產走勢如何還不太明朗。如果你有幾百上千萬儲蓄沒處花就忽略我這段話,直接上北上廣深好的地段買房,很大程度都能升值。

打字不容易,大家看了點個贊再走,蟹蟹~


去學習,世界上只有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那就是學習


沒有經濟學基礎知識沒有關係,一般的大眾理財,不需要很高深的專業知識的。個人覺得,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穩健和專業

001 財富和幸福的奧義

記得前不久,聽羅胖講了一個關於財富和幸福的規律,貌似是總結自牛人老喻的,結論是:財富取決於小頻率高幅度的大增長,而幸福取決於大頻率低幅度的小增長。

換言之,就是大筆的財富增長都是某一次或者有限的幾次投資而造就,而幸福則需要常態性的刺激,因為再大的幸福持續時間都不會很長,譬如中了彩票巨獎,住進新房等,持續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個月。

But,對於我們這種不是以投資為主業的偏小白型理財者來說,理財收益也算是幸福來源的一部分,即穩健而持續的理財收益是我們幸福創造力的一部分。

002 最近幾年的理財收益率

有一些理財KOL也發聲,說現在的理財真的是一屆不如一屆了,似乎確實如此啊。曾經,有一份理財擺在我面前,收益是7-8%,幾乎是保本保收益,那是2015年,我好像買少了。

因為,緊接著,行業整治,這些理財產品多少因涉及套利而紛紛下架了。主流理財變成了京東、微眾、陸金所等賣的券商理財,收益就降到了4-5%,那是2016年。

總之,互金這兩年,管的不嚴時,吃點兒甜頭;管的嚴時,這個要下架,那個要下架……

寶寶心累,於是現在基本都把閑錢放進了寶寶類產品,收益3-4%,這是2017年。

感覺好滄桑。

003 關注一些理財達人和KOL的觀點輸出

現在知乎、悟空問答、微信公眾號等平台都是達人和KOL的T型台,雖然商業化在所難免,但是持續關注並了解之後,還是能獲得一些乾貨的,畢竟對於基礎理財市場能夠自己去主動搜集匯總分析信息的成本很高,參考性信息很有必要。

我平時關注的講到理財的公眾號多少會關注一些金融市場時事熱點,有偏專業一點的盒飯財經,老南讀財;也有像京東金融這樣的品牌公眾號,不過對於後者,純屬為了看品牌營銷的熱鬧,哈哈。

個人公眾號(KOL)也會看多多說錢和越女事務所,更加適合理財小白,看門道也看熱鬧,比較喜歡。可能會不定期推出市面上理財產品的評測之類,也跟著買過,覺得蠻可靠的。

004 靠譜最重要

最近,理財平台跑路,P2P更是一波波倒。越來越覺得理財中,也是靠譜最重要。靠譜就是最大的省心啊啊啊!!!所以秉承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原則,我還是將自己的資產稍微劃分了下:

  • 需要隨時用的,不是特別零用的錢,放進了寶寶類或者銀行的類寶寶類產品,很多種了,方便有哪個銀行的銀行卡,就直接投了,現在收益在3-4%的樣子
  • 可以隨用隨取,稍微整數的錢,放進了薛掌柜基金組合服務(上一段中KOL有評測過,收益7-9%及以上,是看到十年平均年化收益11.3%才投的)
  • 可以固定一段時間不取的,放進了固收類產品,收益和薛掌柜差不多,但是是固定時間的(不過本著雞蛋不放進同一個籃子,還是分開放了,哈哈)

總之,沒有經濟學基礎知識,又想通過理財收益增加幸福感,作為小白,當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時,自己盡量選擇穩健專業的平台,注意多聽多看,就不會錯啦~


推薦閱讀:

經濟學學生如何通過有效的社會實踐豐富簡歷?
Ceteris Paribus的具體含義?
為什麼世界上的財富沒有被完全集中?
經濟學中 long run 和 short run 指什麼?

TAG:經濟學 | 個人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