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祿慶長之役日本從朝鮮掠奪了多少文物和人口?這些掠奪來的文物和人口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最好能詳細描述
@嘆逍遙那個回答,純屬信口胡柴。且不說這些數據張口就來——掠奪人口這種事根本沒法精確統計——各種史實也是漏洞百出。
沒有提高日本幕府將軍實力,間接的加強了蕃屬實力
豐臣政權搞的侵朝,關德川幕府啥事?再說,參戰西國大名傷亡慘重,是怎麼得出所謂「間接加強」的結論的?要說間接加強了德川家康還有情可原。
到1600年以後,不得不進行白銀瘋狂走私以避免超高的通貨膨脹
首先,日本白銀流向中國早就開始了。樊樹志《晚明史》記載說「葡萄牙人每年在雙嶼島的貿易額達到300萬葡元以上,絕大部分以日本銀錠交換中國的絲綢、瓷器、棉布以及東南亞運來的胡椒等物產。」這段話沒有時間,但是1548年雙嶼就被明朝當海盜給剿了……所以必然發生在1548年前,更遑論什麼1600年。反倒是17世紀德川幕府鎖國以後這個貿易被削弱了。
再說,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還瘋狂購進銅錢,這不是加大通脹是什麼?
第三,同重量的白銀比同重量的銅錢貴這是肯定的,如果為了方便,為什麼產銀的日本非要用銅錢而不用白銀呢?日本人腦抽?(事實證明,日本人並不腦抽)
朝鮮人口由五百多萬直接被屠殺近一半左右,到1900年前後才恢復到這一人口
查《實錄》,1544年朝鮮人口數為4162021。1639年人口為1521165,但是這是倭亂加胡亂導致的人口銳減。但是1669年就恢復到了500萬以上。(這樣的人口boom級增長,如果統計數字沒問題,一般就是戰亂隱匿人口被查出來了)
明朝因為遼東中央禁軍直接由十萬多人銳減到五萬左右
中央禁軍?怕不是活在宋朝。遼東軍隊在1600年確實只有4萬多人,相較9萬多人的定額減了一半有餘,但是兩次援朝鮮都是全國調兵,南北兵均有;同時遼東自李成梁去(1591年)後「十年之間更易八帥,邊備益弛」的大背景也不能忽視,這鍋不能完全扣到萬曆朝鮮戰爭上去。
在抗金作戰初期人數不足,遼東禁軍逐漸的變成遼東軍閥,為五十年後清朝崛起創造了條件
遼東的軍閥化恰恰是李成梁而不是李如松做到的,《明史·李成梁傳》描述他「鎮遼二十二年......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以是灌輸權門,結納朝士,中外要人,無不飽其重賕,為之左右。......而其戰功率在塞外,易為緣飾。若敵入內地,則以堅壁清野為詞,擁兵觀望;甚或掩敗為功,殺良民冒級。閣部共為蒙蔽,督撫、監司稍忤意,輒排去之,不得舉其法。」
順便,關於這場戰爭的傷亡數字,很多人都引用台灣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的數字,說日軍死亡116787人,明軍死亡83700人。這兩個數字其實都是高估的,明軍高估尤為嚴重。好些人還相信《明史》所謂楊鎬喪師兩萬的數字......我只能說對這塊的研究太少了。楊鎬要是真喪師兩萬,就不只是削職為民這麼簡單了,有十個頭都不夠砍的。
認真回答問題的話,就是不知道。日本人抓人又不像德國人搞毒氣室還點數編號啥的,所以連估計都沒法估計......我只能說朝鮮人口損失很大。
印象比較深的有兩項技術:陶瓷和活字印刷
順便 經由朝鮮傳來的源自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和經由西洋傳教士傳來的古登堡式活字印刷術傳入日本相差不過一年
不由得說是東西科技交流史上一次巧合的交匯對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直江兼續在朝鮮時順走了不少書物典籍 雖說「讀書人的事不算偷」 不過你們直江家還是要好好背上這口鍋 @直江信綱 (滑稽客觀來說啊……
本來這個九州地區沒有這麼強的……
如果不是天草四郎鬧一下……估計九州會成為主要的「經濟地區」
影響可大了,甲級戰犯,東鄉茂德外相就是這些朝鮮人的後代
不了解相關信息,不過知道和其相關的一個景點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80%B3%E5%A1%9A
如果打不開的話,建議查一下 耳冢
只記得宮內廳的藏北宋本御注孝經便是搶來的http://db.sido.keio.ac.jp/kanseki/T_bib_frame.php?id=069328
這玩意直江大神說的差不多的,人口這方面確實不清楚。不過霓虹倒是在朝鮮搶的大把好東西,退溪學,日本制瓷技術的出現,新刀的變化。霓虹的科技點前進的大把。
推薦閱讀:
※奧州合戰算不算是古代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合戰?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神回復」?
※日本廢藩置縣後的新縣名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麼說「應仁之亂」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開端?
※能介紹一下日本校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