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哈薩克拉丁化哈薩克文字母表?
咋說呢,
就是不太好。其實這裡的n" s" c"完全可以用ng sh ch來表示。
最失敗的應該就是i"和y",這裡後者可以用w來表示的,但現在複雜化了。i"這個更糟糕,在書寫的時候容易與i 混淆。
顯然最好的就是a" g" o" u",比原來的ae gh oe ue 好一百倍。
i"這個比較難,改的話很困難,除非用土庫曼拉丁文的 y 來表示。比如土耳其語的Ay(月亮)土庫曼語是Ay。
如果這哈薩克拉丁文再改改,我覺得就很完美了。
接下來,舉個例子:
現在的西里爾哈薩克語:У-шу?а толы ?й現在的拉丁文哈薩克語:Y"-s"y"g"a toly u"i"我希望的拉丁哈薩克語:W-shwg"a toly u"y(顯然第二個看著就頭疼)哈哈哈哈,這些只是我自己個人的一些想法。全球化和使用的字母無關。日本的假名漢字夠複雜的了,夠獨特了的,也不妨礙他成為發達國家。其實我覺得哈薩克語算是比較適合用西里爾字母拼寫的語言了。
這個拉丁字母方案預設了輸入技術不會進步,參照了烏茲別克字母表。設計上問題不大。但太多』感覺還是比較難看的。這套正字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統一的設計思路,撇號使用的方式看起來就像是字母不夠,隨便找一個「相似」的字母加個撇號借來用一樣。大致腦補一下設計過程:
「и拉丁化為y吧。」
「y被ы佔了。」
「那就把и寫成i"吧,表示i所對應的半母音。同理у拉丁化為u"吧」
「u"被?佔了,因為和u對立,同理a-a",o-o"也是如此」
「既然西里爾字母是у,那就加一撇,拉丁化成y"——不對,為什麼在開始的時候不把ы拉丁化成i"呢?」
- 從撇號可以看出讓方案簡明的以及盡量降低技術障礙的努力。勢力較小的語言社群避免無謂的技術要求確實是務實的。跟日文比沒有意義。
- 既然都避免特殊字元避免到用行內撇號了,估計也不會建議用 ?(U+02BC MODIFIER LETTER APOSTROPHE)這種東西,不過撇號形式的行內變音記號依舊會面臨各種相似字元的混用問題,挺麻煩的。純技術上的考量其實可以在技術層面上規定,見下文。
- 避免了土耳其語字母表的 I–? 對立還是好的。土耳其語 I–? 直接踩在拉丁字母最不規則的地方創造了更加令人困惑的不規則,太麻煩了。像這種麻煩是不管技術進步不進步都會麻煩,能避免還是好的。
- 徹底一字一音是很幼稚的偏好,不過盡量一字一音至少確實對排序(collation)有好處。設計時力圖不用疊加式變音記號卻濫用了行內變音記號,這也很傻。
- 如今設計正字法時應當至少在「標準形式—回退形式—手寫形式」這三個層面上做出規定。比如標準形式可能用了 umlaut 來表示前母音,那麼回退形式應當指定在26個基本拉丁字母這樣技術限制下的形式那麼把 umlaut 寫成行內 e,然後手寫形式可以允許 umlaut 只寫成一橫。
- 方案應當指定如何編碼(即用哪些 Unicode 字元)。不提供編碼規定的正字法都是上個世紀的古董吧。
- 如果最終方案恰好能用一些大語言的鍵盤來輸入那就很好了。官方不一定要那麼說出來,但民間意識到這點就可以給民眾帶來很多方便。
倒行逆施,一堆上標逗號,手寫起來肯定各種混淆。呵呵,沒有俄羅斯,別說運營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了,他們連字母表都設計不好。
我不太懂哈薩克文,只有去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土耳其旅行的經驗,所以以下的評論都是基於此些經驗,可能有些不專業。以我幾個月前在阿拉木圖的經驗來說,哈薩克的拉丁字母還是很少,還沒有很直觀的感受。
這張字母表最大的特色我想還是所有的附加符號統一使用「?」。我猜測這仍然是為了方便電腦輸入,也就是類似拉丁烏茲別克字母的做法。不過相較於拉丁烏茲別克字母用的是「?」,拉丁哈薩克字母卻用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幾乎沒有烏茲別克人正確輸入「?」的關係,他們通常都用「`」、「』」、「"」;包括政府機關也經常如此。中亞的各種拉丁字母好像特別愛注意輸入方便這點,例如土庫曼字母在早年為了配合Code Page 437所採用的一些金錢符號之流。然而相較於拉丁烏茲別克字母只用了兩個「?」(而且那兩個出現的頻率還真不高),拉丁哈薩克字母卻用了多出不少的九個「?」,這樣反而可能會讓字母看起來有點破碎。借用一下 @Negho 的舉例,「Y?-s?y?g?a toly u?i?」這種字在閱讀體驗上想必會比較差一些,尤其是一整篇文章頻繁出現的時候。我不知道哈薩克語有沒有諸如土耳其語「müdürlügü」這種一排點點的字(大寫的時候這堆點點特別明顯,比Beijing還明顯),換成用拉丁哈薩克字文書寫就是一堆的「?」。考量到突厥諸語的母音和諧,這種「?」可能還會不平均分布。
再提n?、c?、s?這幾個帶有附加符號的輔音。這張字母表其實並沒有c,再加上s-h在哈薩克語的頻率也應該不算高,c?、s?用ch、sh來表示問題應該不大。如果把西里爾х轉換成x而不是h的話問題就更小了。頂多ng用n?來表示不算太累贅吧。把西里爾у整合到y而非u之類的算是比較不直覺的一點。不過哈薩克語「у/?/?」三種音本來應該都對應u,但在只用一種附加符號,也就是一個拉丁字母只能對應兩種音的狀況下,真的比較難安排,或許真的對應到w比較好。還有i、i?和y這樣的搭配也是,或許參照土庫曼文的y對應使用y?會比較好一點。
另一個可以關注的點大概是它的書寫體和設計方面。烏茲別克那些帶「?」的字母書寫體都是上加一橫,不知道哈薩克會怎麼處理──尤其是「i?」這個字母,如果書寫體寫成「ī」的樣子可能會更難區分。 在設計上,烏茲別克雖然書寫體這樣寫,但是在一些非單純電腦字體的招牌上卻還是把「?」安排在印刷體該出現的位置,而不會處理成上加一橫的附加符號,也就仍有拉丁烏茲別克文在電腦打字上上會出現的破碎問題。相對之下,土耳其文的那幾種附加符號在很多地方幾乎簡化成了「上加」「下加」兩種,cedilla、breve、umlaut都可能被簡化成統一的上/下加「一點或一橫」,除了i上一點不會變成一橫之外。 其實最令我納悶的一點還是:為什麼這些語言其實差異沒那麼大,但是字母表卻要搞得這麼不一樣啊!丑,突厥語表記里拉丁維文最好看,變音字母可控,拼寫規則接近拉丁文常見用法。umlaut像德文一樣回退到-e就好了。這些引號搞得詞不像詞,不懂的一眼看去覺得像編碼不像人話。
不錯,把特殊字母都變成了「標準字母」+「"」的形式,便於輸入。
可是單詞之中突然被這個符號割裂,未免還是有點奇怪,而且會不會和引號衝突呢?不知道有沒有正文的圖片公布。這個版本還不如上一個呢,要我評價的話就是一坨翔。好端端的改啥啊改,拋開民族主義情緒平心而論西里爾字母可以說是看著最舒服的了,簡單準確大方.
?айырлы та? а?айын.
K』ai』rly tan』 ag』ai』yn.
手機還要不停的來迴轉換輸入法,敢說方便的良心不會痛嗎???
西里爾字母目前最大缺點就是iOS上沒有自帶的輸入法.
我覺得沒必要換,而且我估計這個版本也不會活太久,太反人類了而且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Adammen s』yg』ysyp u』i』ren
局外人,關於這些撇點我覺得ae-? oe-? ue-?蠻好的啊,以及gh-? ng-?,sh-ш ch-ч都是很mainstream的轉寫,為啥不採用呢_(:з」∠)_й的話參照俄語=====================欸甚麼J已經用了么(那把ж改成zh吧(
謝邀
題主的列出來的這個字母表確實避免了那些拉丁字母里沒有新寓意的字母符合沒辦法流暢使用的難題,可這會造成混用亂用現象,一符合對應多個音很不方便。
其實拉丁字母跟突厥語很不適合,拉丁字母音比哈薩克語少,某些哈薩克音無法用拉丁字母直接表示;拉丁字母存在一音多符號現象,哈薩克語跟維吾爾語一樣一音一符號。如果真的全面改用拉丁字母就會造成本族語言里某些音弱化,某些在拉丁語沒有而哈薩克語擁有的音會弱化甚至被其他音替代,就跟土耳其語一樣。哈薩克哈薩克人之前用西里爾式哈薩克文,現在改用拉丁字母應該不存在什麼很大的阻力,只要剋制國內政治力量就差不多了,國內哈薩克人百萬多,可能會跟著哈薩克同步改文字形成同文。有些人覺得維吾爾人放棄阿拉伯式姥維吾爾文改用新維吾爾 就能實習現代化、就能放棄宗教信仰,這其實是某些人的意淫罷了。語言文字不是現代化的阻礙,用不著弄得跟人一模一樣,只要本族一心搞發展,文字障礙不大。老牌發動國家法國德國北歐國家和亞洲的韓國日本也沒有改文字也發動了,中國也沒有改文字。非洲很多國家和菲律賓弄的那麼西方,仍然不也很窮落後。土耳其高壓了伊斯蘭百八十年也沒能消除,只是在統治者不信罷了,普通百姓宗教一直沒有變化,現在啊土耳其精英層更宗教。反正本人反對維吾爾人改文字,不要做這些無用功增加成本,乘著國家放開新疆發展抓緊機會完成民族現代化。維吾爾族落後並不是民族文字文化有問題,是沒那個經濟政治社會條件,現在有了就得好好搞發展。老維吾爾文和拉丁維吾爾文對本族都不難,老維吾爾文背完字母就能無障礙讀,練習兩個月就你書寫;拉丁維吾爾文也是這樣,學書寫更容易一些。我們可以把拉丁維吾爾文當做網路計算機語言,老維吾爾文當真印刷等實體交流文字,反正兩個都不難學。我就吐槽一個…把Уу改成Y』y』…確定不是來搞笑的么…
幹嘛加那麼多撇……看著好難受,像捷克語或者匈牙利語那樣不好嗎?弄點ǎ、ǒ這樣的。
中國曾經也想這麼做。我看他們在開歷史倒車。
拉丁維吾爾文ULY 有一些字母比如? ? ü 等 在有些手機上或者電腦上打不出來或有些人不會打。 所以對拉丁維吾爾文的傳播有阻礙作用 。 但是拉丁哈薩克文就沒有這個困擾 所以我覺得這套字母表挺好的
反對一下最高贊答案的某一部分:
蘇聯的四個斯坦裡面,塔吉克是波斯語;其餘的三個突厥語的國家,再除掉哈薩克自己,剩下兩個斯坦都改了拉丁式拼寫。
(有人會說,那吉爾吉斯呢?較真而論,吉爾吉斯共和國的官方從來不叫斯坦...而且政體也不同,議會權力較大,想改堪稱國本的文字,我個人認為必將面臨掣肘,會很難)
納扎爾巴耶夫有可能是想要哈薩克「融入」其他幾個斯坦的體系。他同時號稱「盡量不用二合字母和附加符號」(而不是「最好用sh,ch什麼的,這在納總統看來是最先要避開的東西」)。
其餘兩個斯坦的拉丁字母,很明顯被納總統所借鑒。主要是體現於土庫曼的用y表ы(世界絕無第二家),烏茲別克的用撇代附加符號(譬如G?表?,也就是納氏的g")這樣。
但我的看法是:他的這個改變,兼具了兩家的劣勢,而進一步強化了這些劣勢。
首先,突厥語的音素,無論母音輔音,都比較豐富。因為它介於斯拉夫語,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藏語之間,繼承到很多外來的語音。但是,這些語音有些出現的頻率極低:譬如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的[h]音(注意不是[x],前者發音和英文h一樣,後者和中俄的h一樣)。在蘇聯時期,一些發音相近的輔音已經在創立西里爾字母拼寫的時候放棄。而納總統的字母表,很明顯地合併了長短i,以及前面提到的x和h。我本人對哈薩克國內的發音不太了解,也許在口語方面這些合併的音素已經沒有區別...但是無論如何,損失了一些單詞的原生性。
其次,是來源於烏茲別克方案的加撇:加撇這個方式,是烏茲別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民間採用的轉寫阿拉伯字母的寫法。蘇聯解體後,卡里莫夫總統改用拉丁拼寫直接原樣照搬,這是符合本國歷史的舉措。現在而言它和西方語言用於因素省略或短停頓的"號非常容易混淆,是一種不友好的轉寫方式。把西里爾文改成拉丁字母本身就意味著對西方的傾向性,所以這種寫法略微違背拉丁字母的初衷。退一萬步講,烏茲別克的「?」是一個反的逗號,英文叫Okina,和撇號是「"」有所不同的,仔細看還是有區別;而納氏的哈薩克轉寫則完全混為一談了。
最後,是來源於土庫曼的一些拼法,譬如y。這也許來源於俄語用y轉寫ы;但是俄語的ы和突厥語的ы發音並不相同,再說了,土庫曼的尼亞佐夫的文字轉寫方案在學界明明是笑柄,學啥不好非學這個?加個附加符號,用一個無點i(?)我覺得真沒啥啊...就這麼不願意用?
總而言之,我認為像哈薩克這樣的語言,繼續用西里爾字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真轉寫,用這種字母表...真的不是取其糟粕丟其精華么?我國都是世界第二強國了(姑且先這麼說),jqx大把老外弄不懂;就憑你哈薩克那點國力,能讓老外懂n"其實是ng?太不現實。
第一印象:這是要學烏茲別克人嗎?!好滑稽!把西里爾文拉丁化是好事,這也是納總定下的目標。但是一堆撇號,可能反而影響書寫速度。對比例:
評論加"號的,難道你們不知道烏茲別克語也加了嗎,當然我也不贊成這麼做
我覺得與其使用單單26個標準字母,還不如使用帶有附加符號的字母,這樣的話不但省去了許多複合字母,也讓人看起來更加順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拉丁字母是由羅馬人和日耳曼人先使用的,而東歐人語言比他們多了許多的輔音(軟齶音),所以他們在普通的拉丁字母上加了許多的符號,形成了新的字母,以適應其發音。這也是拉丁字母的一次創造性改變。
其次,書寫文字的改革是一個很複雜和嚴謹的工作,除了要懂得本族(國)語言外,還要通過與其他語言相比較而對字母表進行設定,還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而不是國家領導人一聲令下說改就改的,一旦錯了改回來又要勞民傷財,花一大筆錢。像東斯拉夫三國至今還沒有改字母就是出自與此。
瞎折騰
推薦閱讀:
※以漢字為代表的表意文字與以英文為代表的表音文字相比較,哪一種更為先進和優秀?
※為什麼說只有甲骨文演變為了現代文字?
※為什麼英語有音變現象,而德語、義大利語等字母語言就沒有類似的現象呢?
※為什麼數學中字母z有像「子」一樣的手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