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城市規划行業轉行有哪些好的建議?
算是資深規劃師吧,top10的本,top2的碩,一線著名某院工作8年,30歲以前拿了註冊+高工,項目獲獎一堆,參與過不少國內著名大項目,帶過團隊,溝通、組織能力強,英語很好,技術全面,專業和履歷應該可以進國內任何一家規劃設計機構。
But,想轉行了,和薪酬無關,只是過了30歲,在本行業獲取信息和成長速度變慢,導致在工作中自我實現的快樂感降低,不想在增加人、增加項目、增加產值的模式中繼續發展。個人還是喜歡做應用型技術的,規劃說實話對我而言,偏簡單,求問,有什麼行業可以做的更寬,有更多新鮮內容,同時可以發揮一個年輕老規劃師優勢?
------------------------------------分割線--------------------------------------------------------
補充一下大家的疑問:
1、履歷肯定是真實的,寫出來是供大家參考,也是想說明個人能力。之前工作相對偏向規劃諮詢,其實也沒什麼具體邊界,小尺度城市設計做的比較少。
2、轉行主要是基於成長性。規劃院的模式之下,被產值驅動,且再往後就基本只能做技術管理。其實我更傾向於能夠不要那麼浮躁的,好好做點偏應用型技術,能夠做點實在的事兒,或者一直不斷掌握新技能的感覺。
3、提問只是想獲得更廣闊的思路,自己接觸的圈子難免有限。其實有個回答的兩個方向是之前考慮過的,產業諮詢和大數據,也在考慮中。
樓主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做了這些深遠的考慮,我還是比較佩服的,因為我本人在35歲的時候才開始考慮這些問題。我在同濟讀書8年,而後在規划行業從業了近10年,期間做出來過一些小的成績,這裡就不炫耀了。在我35歲的時候,突然頓悟,帶著一幫小夥伴出來創業,從事數據科技行業,是的,你沒看錯,基本上徹底告別了規划行業。
現在我就以一個轉行者的角度談談對城市規劃的理解。
大家是否意識到,當我們談到城市規劃時候,往往說的並不是一件事。在我看來,一般涉及到的都是城市規劃的三個分身、三種存在形態。1,城市規划行業。2,城市規劃學科。3,城市規劃管理(當然其他的形態可能也有涉及,這裡就不展開了)。談城市規劃的前景也需要從三個方面分別來看才合理。
首先從城市規划行業看。
城市規劃的學子大多聚集在這種形態中,從事跟規劃相關的各種服務行業,據說有20-30萬人,並且全國有200個規劃系,每年還在輸送很多畢業生進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規划行業的繁榮跟我們從業者的能力沒太大關係,而是從土地經濟的制度確立開始,城市化浪潮和房地產浪潮的雙輪推動下,規劃建設的審批制度裹挾下,所產生的一個小小的歷史進程而已。現在雖未曲終,也快人散了。而且更致命的問題是,作為一個大約積累20-30年歷史的服務行業而言,至今沒有形成最基本的商業倫理。我們為誰服務?為誰創造價值?為什們主流規劃院從來不提為客戶創造價值這一最基本的商業準則?當你為老客戶的競爭對手服務時該如何處理?當你宣稱為市民提供規劃服務的時候你真的是為市民負責嗎?當你的基本技術體系十年都沒怎麼變化時,有什麼力量推動我們變革嗎?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曾深深困擾我,現在拋給大家,也許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規划行業的種種困境。規划行業至今還沒有市場化,當然也不一定需要市場化(如果理解成公共事業的話),但是20-30萬的從業者的個人前途誰來負責呢?是的,這些沒有被現代商業文明洗禮過的行業從業者們,我們需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了。
其次從規劃學科看。
大約15年前,我一直記憶深刻的一節課,是在同濟文遠樓階梯教室,伍江教授給我們講建築理論,他說一門完備的學科一定會擁有其理論體系,而理論體系大體上包括本體論(討論我是誰),方法論(討論怎麼做),價值論(討論該去哪),歷史和理論史(討論進程和脈絡)。當時我就暗暗的對應在城市規劃學科中比較了一下:城市規劃的本體論是什麼?在不同的歷史時段,不同的國家裡,是否具備相對一致的城市規劃內涵及定義?這裡我不想給出答案,但是跟其他成熟學科相比,大家也許可以感受到一些困惑,那就是我們說的城市規劃並不是同一個城市規劃,而往往是存在於不同群體腦中的完全不同的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方法論呢?全世界是否具備一些通用的方法體系呢?似乎有、也似乎沒有,通用的方法體系恰好都是其他學科借鑒過來的,而不通用的方法體系,確是我們自己的。價值論呢?似乎有,又似乎沒有。我們似乎在伸張某些主張,但是似乎沒有多少人去踐行。歷史或者理論史呢?從祖師爺霍華德算起也就一百多年,大牛們也基本是其他領域客串過來的。關於城市規劃學科,我沒能力展開太多,只想說,把城市規劃作為一個宏大的學科看待,更像是我們自己人的一個美好願望。
最後從城市規劃管理看。
呵呵。就不說了吧。
以上,一個外行的粗陋觀察。
———寫在後面的話———
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創建的公司(脈策數據、城市數據團)就是從規划行業轉型數據行業的一個時代樣本,經常有人問我們怎麼看待十年後的規划行業。誠實的講,我們很難判斷十年後這個行業將以怎樣的形態存在於世,世界變得太快,很多事情難以預料。但是我堅信,會有一些心懷理想、不忘初心、銳意變革的規劃師們,通過他們主動的自我改變和不斷求索,一定能夠與時代同行,不斷站在浪潮之巔。我想說,其實無所謂一個行業的沉浮,世上真正沉浮的只有人。只要有樓主這樣積極進取的心態,在什麼行業中都可以脫穎而出。樓主還可以,除了沒拿注規(我那年停考了)和高工(對我來說也不難)之外,其他方面的經歷應該我比樓主還要牛逼一些。學校是同濟城規+MIT MCP,3次國獎,5次一等獎,gpa top1,英語好這種就不用提了。回國進的是中規院,做過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專項負責人,paper也發了一些,還開拓了一些基於城市影像的研究,paper也有一些。
可是so what?我還是不喜歡規劃這個行業,依然對於整個行業粗陋的工作內容感到厭倦。
不過這個問題還是不太好回答,因為我不知道樓主你喜歡什麼,在追求什麼。不過我猜樓主可能並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路和方向,而我本人是因為對於data mining近乎痴迷所以離開的更決絕一些。這裡可以稍稍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一開始我喜歡的其實是設計,然後是數據可視化,再後來發現沒有數據哪兒來的可視化,所以去了MTA搞了很多的交通數據,再後來我才對演算法coding更加偏愛。這之後又因為一個機緣巧合我開始和圖像識別的朋友搞起了研發(13年做的時候還不知道當時這小玩意兒就是現在鼎鼎大名的人工智慧技術),進入中規院之後我大體嘗試了各類項目,有些還頗有建樹,比如設計方案直接被採納落地(pk了總工的方案),或者做的ppt被同事當做範本抄來抄去,或者很容發paper,還當reviewer之類,再或者推動了清華某教授的研發,雖然事後發現idea,數據,和技術都被他給山寨搶走導致老子我直接跟他翻臉之類的糗事。。。
說這些流水賬的主要目的是,雖然經歷很複雜,但是每一次轉變,並不僅僅因為厭惡什麼,而是隨著興趣來的。如果樓主和我一樣到了這麼一把年紀卻越來越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喜歡什麼,那還是挺棘手的。我現在遇到的更多的問題是實現手段和路徑選擇,但至少目標還是有的。
樓主可以考慮去meditation一段時間,或者給自己放假3個月,做一次長長的旅行,然後再慢慢思考。一輩子活一個格局,別把自己的可能性局限了。世界很大,不要總是走別人以為正確的路。
感覺你並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當然這不能怨你,如果你能想清楚自己真正要什麼,那麼你已經超過99.9%的中國人的水平了。
因此,非常問題,非常思路。
不能給你一個準確的建議,但是可以給你三個方向,供你參考。
1.出家
非開玩笑。不一定是佛教,你可以初步了解一門宗教,然後不斷深入學習,虔誠信仰,最終專門從事宗教事務工作。當你領悟到世界的遼闊,主的偉大,人類的渺小,就會知道那些最形而上的道,反而是最實在的事兒,反覆的自我質疑與解惑,才是真正的不斷掌握新技能的感覺。你會發現,與寺院相比,在最宏大的意義上,其他任何職業都不值一提。
2.自由職業
可以是自由作家、音樂人,也可以是職業旅行家,流浪者。一定要做到最酷,最浪,最激情,最不要臉。一旦到那個狀態,你會發現,自己前半生簡直白活了。什麼名校碩士高工注規,在花花世界的精彩面前,什麼都不是。而且你會更加認識到,人生只有一輩子,留給你實現自己的理想,完全不在乎別人目光,去痛痛快快洒脫自我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3. 考公務員
最好是去偏遠地區。以你的履歷和能力,可以直接參加社會招聘,考規劃局的領導崗位。之所以說這個,是因為官場符合你的訴求。進入了官場,你會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和你在規劃院工作完全不同的世界。仕途的人際關係和交往藝術,遠非技術高工所能體會,你會不斷學習,你會鍛煉自己的眼裡、口才和手腕,你會提升自己的酒量,你會發現世界大的無邊。
當然,你可能現在覺得我說的這三個方向,並非你想要的。是的,你一直迷茫,只因你知道什麼不是你想要的,而不清楚什麼是你想要的。儘管在別人看來你是個成功人士,但是在黑夜裡,你的內心深處一種有著強烈的焦慮和不安,你彷徨,你困頓,你迷惑,你哭泣。蕭伯納說,生有兩種悲劇:一種是躊躇滿志,一種是萬念俱灰。年輕時你意氣風發,人到中年你卻發現路越走越窄。你坐在規劃院里,看著新來的年輕人, 深情的目光望過去,滿眼 都是自己22歲的影子。你整天研究城市,卻終究被卡爾維諾的論述的真相震的一塌糊塗:「城市就像夢境,是希望與畏懼建成的,儘管她的故事線索是隱含的,組合規律是荒謬的,透視感是騙人的,並且每件事物中都隱藏著另外一件。」你曾覺得自己刀槍不入,如今卻不堪一擊。你看著《飛躍瘋人院》的台詞「你們一直抱怨這個地方,但是你們卻沒有勇氣走出這裡」,卻暗自落淚。你回首自己人生,發現自己一直在做榜樣和標兵,卻從來沒有做過自己。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一生都在平靜的過著絕望的生活。宏大的世界觀已經解體,而你只是一片碎屑。
所以,在做決定前(其實你並沒有什麼決定),建議你先看看電影《搏擊俱樂部》,讀一讀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或者看看李漁、張岱。去爬爬乞力馬扎羅山,和富士康的工人住一晚,徒步從黑河走到騰衝,再搭車進大涼山和彝族弟兄一起喝斷片。
脫光自己的所有的衣服,縱深躍進這個沸騰的世界。列一份人生心愿清單,假設今年是你生命中最後一年。
你會了解到世界的豐盛,你會知道過往的渺小。你會找尋自我是什麼,你會想明白人生剩下不到2w天的意義。
願你在黑暗中迸發出閃電,願你溫和的走出那個良夜。
補充一下:可能你暫時看不太懂我說的什麼。沒事,多去做,用心體驗生活。三年五年,或十年八年後,等你悟到的時候,你的心中會天雷地火又靜若止水,那一刻,你全明白了。
謝邀。
其實即將迎來畢業季的我們,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不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
答主今年秋天也要開始找工作了,在年初的時候就在思考,自己到底要走哪一行?據我們小夥伴們分析,城市規劃本碩出來的人,以後究竟能幹些啥?
1.設計院。這是與我們規劃專業最,最對口的行業了。如果大家進了設計院,也就不叫轉行了。答主現在在廣州,一流的設計院有:廣州市院、廣東省院、華工院、設計所、市政院、交研院、深規院、新城市、蕾奧等等(其他很優秀的設計院我沒寫進去的也請讀者親噴~孤陋寡聞是也)…說一說設計院的工作感覺吧。大院和小院的工作感覺還是差很遠的。大院活多,質量高,工作強度大,工作要求也高,工資相對於較高;小院在此我就不詆毀了,輕鬆的也有,繁瑣的也有,工資不高也就是了。
那麼,做本行有什麼不好?認為不好的人通常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明知這個東西要改,項目負責人還是說讓我們先出一稿,一稿出完,甲方思路一變,再來一稿,看完二稿,覺得還是一稿好,不如一稿二稿結合?……最後10天過去了,也已經不知道多少稿了。再一個月過去了,你都已經不再記得最初的樣子……這是所謂的工作狀態,那麼生活狀態如何?早上是可以10點去上班,但晚上也差不多是11點下班,周末和朋友約好的要去xxx踏青,似乎也就隨著項目負責人的一個電話,也就要去加班了。設計院的工作體驗,只能說,底層的人反反覆復的在被那些圖蹂躪,中層的人反反覆復的在被甲方嘮叨,上層的人反反覆復的要跟政府彙報交流喝酒攬活……(聽起來有那麼些絕對,但也不是空穴來風便是)收入還是不錯的,說良心話。有情懷的其實應該留在設計院,因為你熱愛你的專業,你才沒有浪費你的本碩所學。2.房地產。房地產對於城市規劃的人來說,已經是屬於相關行業,和附屬行業了。對,同理可得,房地產對於城市規劃專業的需求,也是附屬型的。找遍了大型房企的所有部門,發現規劃專業能去的無外乎這麼幾個:土地拓展、戰略部署、產品研發、開發報建、商業管理、設計管理、產業投資。在要麼就是轉行做銷售…哈哈哈這也就沒有專業限制了。進去了之後呢,你會發現,也沒有那麼的對口。土地拓展的人,你得會財務知識,對口的專業是土地資源與城鄉規劃管理,人家是管理學,你是工學;戰略部署,你得懂宏觀經濟,最好也是有經濟學背景,突然發現你學的城市經濟學,只是經濟學裡面的九牛一毛,所以前期你也只能做一做數據處理,報表分析;產品研發和設計管理比較類似,其實就是選設計單位做設計,修規設計,建築設計,施工圖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等,那麼可見建築學、景觀設計學、室內設計學的專業的學生,會比我們城市規劃更加適合這個崗位;商業管理和產業投資,我們去了也可以打打下手呀,其實要做都是可以做的;開發報建嘛,最好就是能和規劃局等行政主管部門有良好的關係,操作起來會有便利,這也就免不了喝酒了。
去甲方體驗過之後呢,才知道其實甲方也不容易的。這幾天票圈流行的圖,也確實在甲方圈子裡盛傳,甲方也被弄的啼笑皆非。說甲方一直蹂躪乙方,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大家要知道,乙方的那點設計費應該不到整個項目全部款項的千分之一,所以,甲方也是有很多很多的因素變化在牽引著乙方設計圖的變化的。在此我就不贅述了。其實設計管理部門也不是刻意要為難設計院的,只是因為他們的上面還有各種不同的領導,領導的上面還有政府領導…所以其實大家的角色都一樣,聽命於上級,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那麼,話又說回來,轉行建不建議進甲方呢?進了甲方,你或許會丟失部分(或者絕大部分)的專業技能,你或許應該更擅長與人社交,或許你的社會地位會微高於乙方,或許你業績不夠你就得捲鋪蓋走人,或許你拿的錢還沒有設計院拿的多,或許到頭來你連規劃是什麼你都忘記了……再或許你也成為了區域總,或許你年薪破百萬……anything is possible……3.房地產諮詢行業。業界比較出名的就是戴德梁行、太平洋第一戴維斯、仲量聯行等等。其實就是為房地產開發商做諮詢。有一點類似與乙方的角色,但是沒有設計院這麼慘烈。據說薪資相對於不高,而且對於外語水平有較高的要求。
4.政府部門。政府部門鐵飯碗的稱號已經時過境遷了,基層幹部的工作也是很艱辛的。先說說你想考公務員進來,就是一件眾所周知的非易之事。廣州市、廣東省的公務員,確實不那麼好考。可以考慮一下大灣區的其他城市。考上之後呢,就會發現每天喝茶看報紙那是計劃經濟年代的場景,現在的公務員,下村鎮,跑現場,處理群眾關係是常態。每逢上級領導視察,那非得是忙得不可開交。據說我們專業直接對口的規劃局,很多科室的科員都還不是學我們專業出來的,那麼為什麼我們根正苗紅的規劃人不去規劃局呢?傳說有這麼些原因:要麼家裡祖上沒有當官,進了官場沒熟人也不好混;要麼嫌規劃局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大家也就覺得沒錢途(對啊,為人民服務,你要這麼多錢幹嘛)再要麼就覺得自己不適合這種生活工作方式……多種原因吧,反正走公這條路的人並不多。
5.繼續深造。比如出國留學、繼續讀博。其實繼續深造,也就是在本行的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了。學業有成之後,可以教書育人,可以將畢生所學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6.大學老師。其實大學老師都是大家非常羨慕的一個行業,社會地位高,工作待遇好,寒暑節休假……本碩博資本優越的可以進211高校從助教講師做起,邊做項目邊做學術,人財雙收。本碩資歷的可以進一個較為普通的二本或者職校,這樣的生活也會比較愜意。如果不考慮外來人員在一線城市買房的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雜誌社編輯。其實我們城市規劃專業的碩士或者博士,去雜質編輯社也是很對口的。比如行業比較拔尖的《城市規劃學刊》、《城市規劃》、《規劃師》的稿件管理,初審,複審等等……一想想平時去投稿的時候,一篇文章要等三個月以上,現在你自己就拿著這些文章,決定她的去留,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8.做考研培訓。考研培訓是一個永遠都不會過時的行業。如果說高考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那麼考研就是另外一次。所以,市場對於考研的需求,是十分龐大的。那麼城市規劃專業的碩博,進入考研培訓行業,也算有市場競爭力吧,如果是老八校的碩博,就更不言而喻了。但是,這是否能成為長久之計?還有待考徵。因為,據說培訓行業也是具有周期性的,比如寒暑假是旺季,平時做些什麼呢?可以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呀……拿著你掙的錢,環遊世界呢。
9.徹底轉行。
有不少的先例說咱們城市規劃專業的碩博,最後去做肉夾饃、開火鍋店、開健身房、咖啡廳、書店等等…題主這麼有錢,何不放飛自我呢?我要是有得選,我也會像二喜師兄一樣,開一家1200不打烊書店的。
此致。地產吧,轉投資崗?甲方天花板比乙方高啊,
我23東北某校規劃碩士在讀,想去韓國當練習生,可惜年紀太大。
題主在規划行業的段位看起來很高了,也已步入中年,想必現在做出轉行的選擇,需要考慮和取捨的要複雜得多,我僅作為一個剛畢業不久就轉行的小輩,自感沒資格提什麼有建設性的提議,就說說我的個人經歷和心得吧~
我是在同濟城市規劃專業本碩讀了八年畢業之後,才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行業的,說來也慚愧,讀研的時候就一直在思考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想轉到哪一行,然而從未付諸過真正的行動。直到畢業之後也沒有明確的方向,找工作直接簽了實習很久的設計院,直到渾渾噩噩工作了半年,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對設計院的工作也厭倦至極。這才開始痛定思痛地籌備起轉行。我給自己最後選定的方向是互聯網領域的產品和交互設計,最主要的原因是興趣,其次是分析了個人優勢和特長,這之間也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沉澱,如今算是剛剛起步。
個人總結的幾點轉行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 勇氣(從0開始,降薪,甚至窮三年的可能性)
- 毅力(等待機會的耐心,堅持學習的恆心)
- 興趣熱情(對將要轉入的行業,有興趣才能堅持)
- 運氣(在找工作過程中最不可控的因素)
最後,我想說說關於轉行這件事的心態。我並不建議每一個正在規划行業中糾結,觀望和迷茫的朋友都選擇轉行,因為即使轉到了其他行業,不一定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所謂各行有各行的辛苦,絕不存在什麼十全十美的工作,你只能儘可能選擇你最適合的。在沒有明確方向的前提下,先做好眼前的事,比患得患失要強得多。
但當你對眼前這份工作已經生理性厭惡到沒有一絲想要學習的動力,維持你上班的唯一動力只是錢;當你沒有力氣在下班後還去磨礪你這份工作的技能,更沒有一步步成長到更高階水平和職位上的志向和內驅動力的時候,離開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反過來,當你能夠找到這樣一份職業:你願意為之犧牲個人的業餘時間去努力學習和磨礪技能,你上班的目標也絕不僅僅是為了錢;你羨慕和欣賞站在這個行業頂尖位置上的人們的狀態,你渴望在這個行業加速成長和獲得經驗,從而一步步向上爬到更高階的職位。只要你努力並堅持下去,你一定會獲得比以前高得多的職業成就感,而這,無關於你所從事的行業是不是熱門。
任何一個領域如果沒有熱情,充其量不過是混吃等死;但當你嘗試全身心投入進去一個你喜愛的領域,假以時日,你一定會看到你的能量能產生多麼大的價值。
城市規劃這種人人可以踩一腳的學科。連祖師爺霍華德先生都不是規划出身的。想轉行方向好多,都沾一點邊,但恐怕都有很大障礙。
完全轉行的話重建學科體系是必然的。
既然如此,我覺得有兩個方向路很寬,一個是補經濟知識,搞經濟地理,做產業分布。
二是補編程技能,搞數據,這個可以做GIS數據和應用的銜接。
其他地產類我覺得會有很多人回答的,我就不贅述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想了一下,還是匿了。
-----
我不明白的是人家問問題,各位答主就憑自己能力答題就可以了唄。質疑履歷和炫履歷的都是什麼心態。
我個人很喜歡城市規劃這個學科,我也覺得這個學科正在轉型期,也是一個篩選真正有志於此的人的關鍵時期。知道前景不好,自己能力不能被重用離開的人有的是,離開就離開了,對個人是好事,對行業也是。換句話,我覺得如果題主規劃幹得好,應該也就能夠按照分析城市發展階段的思路來分析自身的發展階段,應該也就能分清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等等,來這裡問問題不過是為了聽聽在如此交叉的學科背景下,有哪些人在同樣的圈子裡卻做著不同方向的事。祝題主最後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
謝邀。
先說一下我自己的背景,這樣你更知道我的回答是基於什麼樣的個人經歷。
本科讀的建築學,在國內幹了四年半的建築設計。後去美國讀了城市規劃與政策的碩士學位,改學了交通規劃,因為當時大家都說這子專業更好就業,也因為我發現它無比神奇,比方,整個大芝加哥地區的交通情況都可以用數學模型精準模擬和預測,比方,20年前智能交通的概念和設想就提出來了,且比今天大家談論的還要簡單、前衛。其中一個概念我尤其欣賞,是我們系一個中國同學提出的,他因此獲得了當年全美十大優秀博士論文獎。畢業後,我先在芝加哥公共交通署(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工作了一年,後轉行去了一家傳媒諮詢公司工作,也是用數學模型來確定電視台的音樂應該怎麼放,預測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歌,也就說網易音樂推薦這種東西20年前我們公司就做好了,等等。過去18年,我一直在幫助人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這話很虛,但不準備展開說了)。
30多歲這個時間點,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積累,包括個人見識、能力、人脈和其它資源等方方面面,何況你還取得了不少成就,應該積累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東西。這個時候當然要往外看,看看有沒有其它事情可以做,有哪些新的機會和可能性等。但我認為更重要的還是先好好梳理一下自己過往的經歷,看看自己到底有什麼,特別是自己最在意什麼,因為這個時間點的選擇和決定最好更具前瞻性,可能就決定接下來一輩子的方向了。
斯坦福商學院MBA招生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
Steve Jobs會說,我每天看著鏡子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的最後一天,我該如何度過?
這兩個問題都是說,當一個人對自己、對世界了解足夠多後,比方,此刻的你,我們就該問:那麼我們到底要什麼呢?接下來怎麼過呢?甚至是,這輩子怎麼過呢?這個問題想清楚了,接下來的路倒是可以有多種選擇,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因為最終目的地已定,最終方向已定,其它都是技術性、階段性問題。過去18年我看到的情況是,絕大部分人,在30多歲的時候,這個宏觀方面的考慮是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的。這其實很可惜!
這裡的很多回答已經提供了不少技術性答案,我就補充說:想想你的羅馬吧。
另外,我們國家有管理經驗、在管理上做得好的人特別稀缺。而做好管理對公司、特別是對被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你在管理上也有了一些經驗,雖然看起來你可能反而不想再做管理工作了,但這其實是一條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希望有幫助。
謝邀,最近剛好在思考這個問題。
樓主畢業於國內TOP1-2的規劃專業(兩所學校一直爭啊 哎),即將去美國排名挺前的大學繼續讀規劃。在本科畢業的GAP年裡在國內一個可以說很頂尖的規劃事務所工作(我們大大國內數一數二的,額,不透露名字,但主持了某倆國家級的規劃項目,崇拜他!)
但我個人認為城市規劃實踐對於一個比較有事業野心,對設計不是痴迷的人來說不是值得一直堅持下去的選擇。
1. 從工作內容上來說:
微觀一些的規劃實踐(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控規)對個人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不是特別高,入職門檻也不高,個人認為是有套路可尋的,有模板可參照的,而且在規劃實踐中雖然很多事務所會求新求變(例如我們工作室),但在落地實施過程中因為各種溝通麻煩、甲方需求難搞、合同期限很短等原因難以真正將亮點落實,做到最後會發現城市規劃實踐中所謂的「研究」做不深,也沒啥實際用處。會有繞了一大圈,嘗試過努力過又回到原點的感覺。(挺諷刺的,剛開始熱熱鬧鬧的準備研究一些專題,最後潦草收場,又糾結於圖好不好看的問題很普遍)
宏觀一些的規劃實踐(總規、戰略規劃)等對個人的能力和事務所資質要求很高,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公司沒辦法勝任這些任務。如果有機會參與這類項目我覺的還是蠻好的,能夠鍛煉邏輯性和框架能力。但目前大城市的總體規劃只有少量的所或者設計公司可以接觸,小城市(如縣城或很普通的地級市)的總體規劃,其實做起來難以出彩。畢竟城市本身也就那樣吧。目前我個人比較喜歡做戰略規劃,在這一年的工作中也有所接觸。但發現從規劃角度提出的所謂戰略規劃,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個人認為比起空間要素,城市的管理、政策等無形要素的設計才是真正決定一個城市發展的關鍵,但規劃的學科主要還是關注於土地、交通等空間要素,做著做著,感覺有點雞肋?
2. 從薪資上說:
嗯,不方便透露具體的。但橫向比較,我發現規划行業的性價比不是特別高,比地產略低,和CS,金融行業等更是無法比。規划行業的暴利年代已經過去,以後是求精求品質,賺錢的速度也變慢了。怎麼說呢,如果你的夢想不是投身於設計行業,是想賺錢的話,還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3.從職業發展規劃來說:
我覺的規划行業是一個比較窄的就業面,大部分國內規劃專業畢業生畢業就三大出路:設計院、地產公司、政府部門?至少我身邊的人基本是這樣。但國外回來的規劃學生轉行比例較高,有的甚至去做金融了,跨界挺遠。如果一畢業就去設計院,我覺的如果沒有額外的人脈和背景,以後很難跳出設計這個圈子。當然喜歡大數據並且這方面比較厲害的人還是轉行的機會多一些,純做設計的無非一直在規劃院,或者去地產設計管理崗,比較難離開這個圈子了。總結就是,我個人是覺的規劃職業發展的路子比較窄,要轉行,如果又沒有大數據之類傍身的話在學生時代要趕緊找路子,工作了以後,比較難轉吧。
純屬個人意見,歡迎交流,不喜勿噴,嘻嘻。
想了一下還是匿了。
我本科top10學校規劃專業,碩士在英國某校。
本科畢業以後進規劃院工作一年,出國讀了個master,本來回來信心滿滿想要做生態方面的規劃,後來發現更坑,比城市規劃還坑。目前我的本科同學、碩士同學轉行的方向主要是互聯網和計算機,具體說就是互聯網做產品、運營,計算機搞java編程。
我自己因為喜歡數學、數字,也計劃開始大數據方向了。
今日辭職。
如果樓主的履歷是真的,那麼可以說知乎99.999.%的人都及不上你,不太明白在這兒問這個問題想得到什麼樣的答案
沒有一個人在認真答題。
反對一樓什麼反正你也不會成功的話。Top2的碩士樓主不成功,你成功?真是酸的可以。其實對題主三十歲拿高工存疑,但是題主在規划行業也算是頂尖人才那一撮了哎,說來也不奇怪。作為一個還在讀本科的預備役規劃人,個人覺得這個行業過了瓶頸期以後就開始熬資歷。因為我本科和打算考的研究生方向都是宏觀規劃方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轉行方向,經濟類,管理類,還有就是事業單位。題主帶過很多個國內大項目,團隊領導能力,宏觀戰略能力應該都很強。經濟類管理類都意味著人過了三十重頭來過,一切都要重新學但是所幸宏觀規劃師具有宏觀看問題的能力。事業單位呢,說實話個人覺得上升空間不如設計院。如果題主更多的是做微觀的,可以考慮去房地產公司做居住區,旅遊區一類。相對而言上升空間很大。但是題主做了這麼多年規劃,轉行意味著不得不放棄手中現有的很多資源。規劃這個行業包羅萬象門門通,但是門門不精,轉行意味著更多的學習。題主人過三十還有這樣的魄力,規劃小白表示很佩服。年齡與資歷所限,答案或許太過於主觀,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勸三思而後行。今天和一個建築師朋友聊天。他講到自己原先工作的鄰座從一起加班的建築師變成了給建築師設計軟體的工程師。做的軟體被Autodesk收購。他於是說也許有的人就是來改變行業,有的人就是適應行業的。不知道是關乎智商還是思考方式。
轉自朋友圈建議題主從市場化的角度入手去思考。
因為市場化意味著去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
未被滿足的需求意味著可能需要新鮮的手段、技術去滿足。——符合題主要的成長性。
雖然題主認為薪酬不是考慮的重點,但在市場上你能取得多少回報就意味著你有多大的價值。
題主身可以還在原崗位,心先下海吧。即使到最後只是換個行業繼續任職,而不是創業,這樣的思考角度也更容易幫你進行定位。
我更傾向於能夠不要那麼浮躁的,好好做點偏應用型技術,能夠做點實在的事兒,或者一直不斷掌握新技能的感覺
以題主的背景,拋開技術不談,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商業敏感」和「戰略前瞻」。需要把工科思維轉化成商科思維。
沒有樓主這麼好的履歷,天大規劃本碩,註冊城鄉規劃師,畢業在天規院幹了第5個年頭了,收入自我感覺也算對得起付出,但是評高工還不夠年限(汗)。但工作趕上這兩年行情不好,項目量減少,工作以來只帶過幾個小項目,根本沒有什麼大項目能夠主持,進而缺乏業績及上升通道,最近也是在思考轉型的事情。有一些想法可以與題主交流。
在我看來,轉型涉及成本,30歲往上跨入全新行業的風險太大,成本也太高,相比剛畢業的專業對口的小年輕來說,可以說幾乎沒有優勢。個人認為最好的選擇還是在原有規劃領域的基礎上轉方向,像是題主提到的大數據我覺得是很好的一個選擇。可以嘗試發展數據採集,分析,可視化相關技能。一來規劃方案有了數據分析作為支撐更為理性說服力更強,相對於其他感性判斷更有競爭力,二來隨著城市開發的活動不斷完善,未來城市會逐步由開發轉向運營,可以通過前期的數據分析相關的知識儲備往城市運營方向轉。總之,我也還在探索、在思考,一些想法也只是初步的設想,還需要具體深入去看。希望能與題主大牛共勉本人本科就是讀城市規劃,大一大二讀建築大三到大五才真正讀城市規劃,其實我真的很愛建築,然而因為高考分數不夠,所以進了規劃,大二申請轉專業也沒有成功,於是我努力學習,國外留學,申請了AA的王牌專業,建築與城市化,終於實現我多年的建築夢!
感謝邀請。
看了樓上這麼多人的回答,好像最能引起關注和討論的就是劉瀏與高路拓的了。他們不約而同地轉向城市大數據分析與運用行業,並且做出了很棒的成績,算是成功的轉型案例之一。
我本科蘇科大,碩士同濟,畢業就去了一家小型民營設計公司,一直干到現在。入職4年多,經歷了公司從大繁榮擴張、到受行業影響迅速收縮、再到目前發展方向不明確走一步看一步的歷程。這期間,也考慮過換單位與轉行,但都未付出實踐。可能有幾點原因:
- 對本行業還有些熱情,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不足,有提升的空間;
- 在公司內個人發展還不錯,看起來有上升的通道;
- 也如樓上各位分析,轉行的方向有限,迫於生計的壓力,有現實的障礙。
個人建議,樓主應該選擇城市規划行業可以切入的細分領域,尋找本行業產業鏈與價值鏈的痛點,利用自己工作以來積累的人脈與資源,進行創業。拿城市規劃+數據說事兒,包括數據的分析與場景化運用(幫助地產商發掘潛在價值地塊、整合區域產業發展數據,為地方政府提供精準化的招商引資方案)、數據分析的培訓與授課、數據分析的前沿研究(佔據話語權,目的可能也是為了可能的商業化)。
答主妹子,是一個一般211,規划過評估的非老八校本科畢業生,畢業剛滿一年,這一年在深圳某大院的生產所可勁努力想要探索規劃是什麼,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但這一年未果,反而讓自己更迷惑了,前不久的體檢報告也反映出身體多少有些狀況。於是果斷轉了行,去本院的行政部門混了一個hr的小差,負責給想入職的小朋友們出快題考核一下,搞搞培訓,盯一盯校招宣傳之類,每天朝九晚六,周末雙休,工資能接受。
但又總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應該這麼養老,還有一種學規劃的人的那種迷之使命感和理想主義在作祟,總覺得現在的位置只是暫時的。目前還是迷茫混沌,在準備這個年度的研究生考試,希望碩士階段讀個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的,也想考雅思申請國外學校,希望修個房地產發展或者土地政策研究類的。這兩者都是現在準備還不算晚的那種,但問題的根本是還沒想好,讀完規劃類碩士,我要幹什麼?我能幹什麼?以一個高起點回到設計院嗎?這貌似又不是我想要的。糾結混沌,希望走過路過的前輩指點迷津。在國內,如果還想從事相關行業,又不想很快觸及行業天花板,又想充滿挑戰,你只有一個選擇。
到地方任職領導幹部。
推薦閱讀:
※怎樣能引起獵頭公司的注意?
※請問學心理學以後的工作會是什麼?從事心理學專業的體驗是?
※年輕人如何通過自己努力在北京買房?
※同濟的土木工程研究生一般畢業後多少年可以拿到年薪60W?
※土木工程本科畢業究竟什麼樣的人適合在施工單位如中建工作,什麼樣的人適合在房地產公司如萬科綠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