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孫宏斌「會控制好負債率管理好現金流,保證融創健康」的言論?
大派定心丸!孫宏斌宣示要控制好負債和現金流財經新聞_21財經搜索
2016年財報顯示,融創中國總負債2577.72億元,凈負債率從2015年底的75.9%上升至2016年末的121.5%,如果把去年發行的100億元永續債歸在債務項下,融創的凈負債率將超過200%。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綜合融創年報、銀行盡調數據、信託公司訪談和數據統計,梳理融創負債結構大致如下:超千億元的總負債中,銀行貸款接近一半,債券約四分之一,信託接近十分之一。
1、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其實主要還是服務於後者-管理好現金流,公開說控制好負債率其實只是堵住眾多悠悠之口,畢竟控制好負債率只是管理好現金流的手段之一,也是為現金流服務的。
2、房地產業的玩法不是像製造業那種,靠扎紮實實賣商品,然後積累利潤,再將利潤又投入進去,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更多的商品,再繼續賣。如果一個房地產企業這麼玩,玩不過幾年,就活不下去了。房地產業其實就是一個創造巨大資金流的平台而已(《大敗局》中貌似記得孫宏斌找聯想老總柳傳志借錢創辦順馳的時候就說過,記得不是很清楚了)。房地產企業從拿地到清盤,要出的錢最多就是第一次土地拍賣保證金的資金成本而已。從繳納土地拍賣保證金,取得土地以後,就可以辦理土地款融資,在開發過程中又可以辦理開發貸融資,緊接著開盤預售,迅速回籠銷售資金,房子還在建還沒正式交付,就發現收回來的錢已經比實際投入資金要多了,有了錢以後,再可以繼續這麼玩下去。所以在過去的20年里,採取高槓桿的房企幾乎都是這種野蠻生長的方式。所以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成本一般都很高,這麼玩下去的關鍵就是需要不斷的拿地拿項目,所以玩得好的,可以迅速做大做強,玩得不好的,最後只能做幾個項目就不行了,或是被兼并收購。因此現在地王頻出,出現了好多麵粉比麵包都貴的例子,這也是沒辦法,沒有土地儲備,你這套玩法就玩不下去了。
只要現金流不斷,企業就可以一直活下去,負債高也沒事,能按期償付資金就行了。過去房企一直以萬科為標杆,現在TOP10中的房企,經常有口號出來要幾年之內要超過萬科,做到行業第一,開始看各自的銷售數據,覺得挺不可能,但是只要是這種玩法下去,不斷負債拿地拿項目,規模做大很容易的,2016年是恆大第一,2017年估計是碧桂園第一了。
規模做大以後,保證企業能生存下去,再要求利潤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體量巨大,市場份額高,對上游和下游都能有很強的議價能力,控制成本下降幾個點、銷售價格上升幾個點,巨額的利潤就來了。
謝邀。
就說2016年融創中國的財報,儘管資產負債率極為難看,但是不應忽視的年報內容是:融創中國在44個城市大約有239個樓盤。
佔地面積、建築面積、可出售面積分別如下:
因此它的高槓桿是有樓盤在背後撐腰的,雖然房地產市場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但是基於目前天朝的房地產政策,融創中國不會有太大風險。
更多融創中國財報內容請見本人寫的專欄文章:說一說融創中國
說說是沒有什麼用的,那麼大的企業。遇到的困難也是很多的,從房地產企業來看。他的負債率其實並不高。 關鍵還是要看融創和銀行的關係 不過從他一系列擴張來看。絕對是賺的。樂視我覺得是個風險。不過不影響根基。風險被媒體炒作放大了
瀉藥,我只是覺得以孫宏斌的聰明,再加上閱歷,不會再犯當年在順馳上犯的錯誤。
他說的沒有錯,至少在房地產行業沒有錯
沒有在房地產公司呆過發不出工資的那種感覺你是不會懂的
其實都是旁氏騙局,只不過再尋找一個接盤者,誰都不想自己是最後一個,而這一切都是人的貪婪與投資機會嚴重缺乏造成的。開始是一場陰謀,他不是一個可持續成長的經濟,他們也沒曾想過百年老店的打算,只是想在泡沫快破滅的時候獲得最大的利潤逃出,就像高盛那樣,但世界只有一個高盛,但這些投資者人人都夢想成為高盛,所以投資者人人造勢,鼓動吹打泡沫讓更多的人去接盤,進來的人也是如此,繼續造勢吹大泡沫,一旦無人進入那就是樂視的破滅,世界上沒有一家百年老店像樂視那樣操作,所以這種操作的人只能繼續造勢和尋找接盤者延續自己的生命
謝邀。融創單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不僅受孫宏斌主觀的影響,還是看資本市場、以及國家整體宏觀經濟背景。2017年上半年,非金融部分持有的M2增速進一步降低,反映出金融部門去槓桿力度逐步加大,這一趨勢在近期很有可能影響到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到時候處於高負債率的融創如果以負債率作為管控目標,就可以需要被動出售資產。
謝邀 融創先後接盤樂視與萬達,堪稱活雷鋒啊。在央媽斷奶去槓桿的大環境下,還能繼續拿到銀行的高額貸款,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其政治背書!像融創這樣的巨頭房企,只要銀行不抽貸,房地產不崩盤,其實不存在現金流乾枯的風險。中國的金融和政治永遠是緊密相連的
知道他歷史的才會明白,他上一次就是死在了現金流這匹野馬跑的太快~他這次融創的成功一定會控制好現金流的!
就問題而言,會控制好債務,和現金流,保持健康,也就說是要健康就必須控制好債務和現金流,也就說明企業可能存在健康問題,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說他會從債務和現金流入手,大家都知道現金流在企業生存中十分重要,缺血不會死,斷血就會死,所以我認為它應該會從現金流出發,不管是提高或者降低債務,所以我揣測,他有可能會回收資金或者舉債,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就莫個方面反映出可能企業目前遇到健康問題,但是又要讓人覺得沒有問題,從而為融資之類的事件創造條件!
從現有會計制度規定上看,負債率反映了會計期末時點的企業資金流動能力,而現金流則屬於企業資金流動在一段時間上的流動能力。負債率由於屬於「時點拍照」方式取得,更容易被非經營之外的編製者力量所左右,比如合同的付款結算方式變化、債務的清償兌現安排、舉債的配合和組織。而現金流因為是一定期間的財務活動集成,所以那些單純利用時點財務波動的痕迹就會被中和與平衡。
關注負債率還是現金流,一是取決於企業融資環境與融資政策,二是取決於企業資金成本與資金利潤率的差異、以及各項資金的流動性與規模。往往即時清償壓力不大時,企業更關注現金流量、反之則更關注負債率。
從審計的角度觀察這兩個要素,在核實其真實程度與偏離基礎上,企業外部環境政策與企業財務目標任務與經營戰略、市場是不得不觀察的內容之一。
先問問孫是哪家的白手套吧。
這些數據,算了,不說了。
感謝邀請 @於妙戈
第一次回答「如何看待」體的問題
孫宏斌和融創,以及如影隨形的樂視、賈躍亭的新聞真的很煩,傾盆而下,已經到了要扒開他們,才能找到其他新聞的地步。
作為小散戶,我肯定不會投資融創,或者樂視這樣的公司,因此他是否管好他的負債率、現金流那是孫宏斌的事,是否投資他們的公司是我的事。
我身邊有多少人會買融創的產品,又有多少人會用樂視的產品?似乎一個也沒有,所以這樣的公司我不會看第二眼。當然需要客氣一點說,這不是我有多牛,恰恰是因為我看不懂,能力有限。他們是大夢想也好,是X布斯也好,這些不是我評價一個投資目標的標準,也不在我的能力範圍,恕不奉陪。
如果要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我用的是一種近乎「懶人」的方式,就是去判斷這家公司在未來的十年能活的怎麼樣?只要能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不會比現在差,那麼有很多公司能夠「入圍」,典型如可口可樂、騰訊、大型的金融機構等等(注意哦,我這不是在推薦個股哦,買了我所說的股票賺了不用分我,虧了也別賴我哦)。至於能否判斷得出「公司前景一片光明」的結論,那真的是看個人的能力。作為懶人投資者,我只投資我熟悉的,並且低風險的公司。
所以融創也好、樂視也好,前景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管理者要向大家證明自己的公司值得投資,給出令人信服的財報是起碼的誠意。債務不是壞事,外債就像汽油,能讓公司跑得更快,但是借債要付費。另一方面,大多數公司的破產,都是背負了無法償還的債務。
BTW,我記得孫老闆投樂視前做了一個多月的盡職調查,並且曾有新聞說他看了樂視的財報之後,已經比賈躍亭更了解樂視……
所以,如果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我覺得這樣的表態很好,但是投資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我們投的是未來的回報,不是某個人的夢想。
如果拋開投資人的視角,作為普通人,我相信市場的機制,總有好的公司會起來,壞的公司會倒下。市場對每個創業者都是公平的。
謝邀。不用管他怎麼說,看他怎麼做的就行了。隨便分析下,看了下今天融創發布的公告
昨天收盤宣布配售,今天就完成了,效率真高,一天成交66億,換手率近10%。
配股這事兒要好好琢磨琢磨。
1. 實質是大股東減持加定增,孫最後股權佔比仍超過50%,絕對控股,應該不是要跑路;
2. 減持的錢老孫還拿去還銀行貸款還是作為營運資金?孫不是說融創不缺錢么?
3.這應該不會是融創最後一次配股,只要缺錢配股會陸續有來,所以拭目以待吧。
他就是太傻了,接了個大盤。所有的目光都在他身上。一個做創投的就不能本本份份踏踏實實的工作么?老想著搞事情。
現金流是生命線,步子太大容易扯襠! 現在融創已經在熱點城市開始採取低於市場價快速回款的銷售策略,從負債規模和融創大規模土地儲備以及現階段的銷售策略來看,融創加緊現金迴流,企業有意識控制風險敞口,整體風險可控!
推薦閱讀:
※從索尼 2016 年財報來看,目前最有發展潛力的業務是什麼?
※如何建立公司財務分析資料庫及財務分析模型?
※財務分析師 (Financial Analyst) 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
※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現金流量時,什麼叫存貨發生了現金流出?
※如何學好財務分析?有什麼樣的入門書籍和進階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