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改旅到底有什麼好處?

主要是希望從軍事戰略或戰術角度,包括但不限於編製,後勤,指揮,協同作戰等方面,詳細闡述一下旅比師有哪些好處,最好舉一舉世界上軍隊改革(如美軍)的例子說明一下。


☆☆一篇文章初步了解現代陸軍編製的演變和緣由☆☆

中國篇傳送門:https://zhuanlan.zhihu.com/p/32581219

淺說三大陸軍強國的新軍事變革之路

一、序言

要想知道所謂「師改旅」到底有什麼好處,或者說「師改旅」的目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們先得明白常見軍隊編製以及涉及「團」、「旅」、「師」和「軍」的起源或者定位。

1、常見軍隊編製

集團軍群—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

PS:集團軍傳統上是多個軍構成的上一級的軍事單位,但是近些年大部分國家逐漸取消軍或者集團軍的編製,軍和集團軍的區分逐漸模糊。例如,我天朝軍隊的現在所說的軍長實際上應該是指集團軍長。

從熱兵器誕生以來,歐洲列國之間的陸上爭霸愈演愈烈。早期由於通訊設備所限,一般採取「三三制」、「四四制」或者介於二者之間。其中,「三三制」就是指1個軍事單位下轄3個次級的軍事單位,如1個軍轄3個師。大體如此,細節不究,包括什麼方面軍、軍團、大隊、中隊等等,感興趣的可以去百度、谷歌、維基。

2、「團」、「旅」、「師」和「軍」的起源或者定位

①團:

公元16世紀末起開始,當一群士兵由跟隨騎士的一批人演變成具有體系的軍隊時,這群士兵便稱為「步兵團」,這也是最早團一詞開始出現在人類軍事史料上的由來。

「團」及以下編製級別一般是純粹以單一兵種作為構成形式的最大的永久性戰術單位,例如步兵團、騎兵團、炮兵團等等。

從熱兵器開始到一戰結束的歐陸戰場,騎兵團壓制炮兵,炮兵壓制線列步兵,而線列步兵壓制騎兵,這意味著團無法獨立完成作戰任務。

②旅

17世紀初,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改進步兵團的編製,建立了團屬野戰炮兵連,這便是「旅」的源頭。17世紀末,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軍隊已有旅,起初僅作為一種臨時軍事單位組建。到18世紀中後期,旅逐漸成為基本戰術兵團被常設存在。

「旅」的誕生是為了實現團級單位沒法做到的一個軍事單位獨立承擔完整的作戰任務。由此,要求成立一種新編製級別的軍事單位。這種軍事單位應該是由各單一兵種的營合成組建的團,但是規模和級別又應該略高於團,它能有效地彌補任何一個單一兵種的弱點,因而能夠單獨執行作戰任務,包括攻佔一個區域、守衛一個區域、擊潰一支敵軍、追擊一支敵軍等等。

③師

18世紀後期,隨著熱兵器的快速發展,軍隊為實現強大的步兵火力和炮兵火力,其規模越來越大,從而導致其反應遲鈍、機動力低下,加上軍隊後勤單位沒有下放,又導致大規模軍隊的調動有了後勤的掣肘。

這就要求有一種新的編製級別的軍事單位,它應該既擁有完整的後勤補給,從而實現一定時間的自持力,又能獨立完成戰術任務,面對各種程度和類別的軍事威脅,還能夠維持良好的機動速度進行單獨的行軍機動,且編製人員又不會過大。

這種境況下,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軍隊調動、指揮、管理和保障,法國元帥莫里斯基於對應不同目標的彈性在他的軍事名著「夢想」提出以多種戰鬥單位採取規律性的編製組成一個整體,強化作戰效能。這個概念被第二代布羅伊公爵維克多·弗朗索瓦實踐為成立一個獨立的標準戰術兵團,也就是「師」。「師」的設立在七年戰爭的法軍勝利貢獻甚多。英文的「Division」就是「師」,意思是分割的,詞源是從法文的「dividere」演變而來。

④軍

19世紀初,隨著各國常備軍隊人數的增加,武器裝備和交通運輸能力的發展,戰役規模的擴大,為能夠監督戰役實施,及時下達命令,正確分析判斷當前情況,預見戰役進程,高效地制訂和及時修改各項戰役計劃,審查和批准下級指揮部的戰術方案,制訂有助於實現地面戰役目標的戰役機動和火力支援方案,綜合運用步兵、騎兵部隊,協調支援的炮兵部隊實現戰役目標制,提高作戰指揮的效率,各國軍隊開始組建一種高級戰術兵團,集團軍由此產生。

由上述可知,近現代軍隊大體有兩種組織形式:A:軍—師—團—營...B:軍—旅—營...且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80年代,各陸軍強國採用A類組織形式的數量基本上是占絕對主流的。

那麼為什麼B類組織形式會在近20年得到飛速發展呢?

那麼我們必須先從藍星最強帝國的陸軍——美利堅帝國陸軍的師改旅講起。

二、美利堅帝國陸軍篇

1.從二戰到冷戰結束

在二戰中的美國陸軍的戰術單位(步兵師、裝甲師)基本不存在旅這一編製,步兵師下的各團在加強附屬支援和保障單位(工兵、醫療、通信等)後以團級戰鬥隊的形式參與作戰。

其中,裝甲師則在1942年取消了團,師以戰術指揮部的形式直接指揮下屬的坦克營和裝甲步兵營。只有一些支援單位(情報、炮兵、防空)等單位存在旅。

然而美帝國陸軍對這種編組形式並不滿意,並在1954年——1956年間開始實施戰鬥群編組,將各步兵團內各營拆散,每個師擁有若干個營(隨年代不同可能是9-11個),分配給4-5個戰鬥群;到60年代的陸軍師重組計劃(ROAD)實施之後,在每個師內成立三個旅,旅作為一個非永久的編製形式,僅負責在戰時指揮師分配給這個旅的若干個營。師則保有著師內的大多數支援單位(炮兵營、支援營、陸航營)等。這種編製形式一直維持到冷戰結束,在空地一體戰思想成型後每個陸軍師增加了一個戰鬥航空旅。與此同時,美軍仍保有著個別幾個獨立旅,如駐柏林的第170步兵旅。

到冷戰結束之時,美帝國陸軍共擁有18個師,其師的編製為「86師」型,即重型師下轄10個機動營(裝甲師為6個坦克營4個機步營,機步師為5個坦克營5個機步營),3個旅指揮部,1個戰鬥航空旅的形式。這種旅的分配就意味著旅沒有固定的下轄單位,僅有一個光架指揮部,而是在戰時由師指揮部根據需要分配下屬部隊,這種編製形式可以追溯到1964年-1984年間美帝國陸軍的ROAD師編製,再往前的話則可以追溯到1942年開始的陸軍裝甲師編製。

一種類型的86師(圖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私信)

2.冷戰結束到上世紀末

在冷戰結束的大背景下,美帝國陸軍開始了大規模的裁減,18個師被縮減到10個師。與此同時,陸軍編製改革也在低調地進行著。

首要的改革是在90年代前中期進行的「陸軍最佳」編製,這一次變化主要是在低級編製上——十人制步兵班變成了九人制,此外在支援單位上也進行了一些調整(8炮連變成了9炮連,24炮營變成18炮營),增加了MLRS(多管火箭系統)的數量。

陸軍最佳師不過是針對86師的微調,而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美帝國陸軍重型師中的機動營逐漸從10個下調到9個。然而這並沒有撼動師和旅的地位。

3.本世紀初至今

在二十一世紀初美帝國發現自己需要應對更複雜的任務:這一任務不再是在東歐平原上和華約陣營打全面戰爭,也很可能不會是1991年海灣戰爭或者90年代中期介入南斯拉夫內戰的模式。

隨著美帝國軍隊進入阿富汗,反游擊作戰和治安戰的重要性凸顯起來。其結果,美帝國陸軍的作戰綱領從強調大規模戰爭的「空地一體戰」(Airland battle)轉換成了要求應對各種(「全頻譜」)威脅的全頻譜作戰(Full Spectrum Operations)。

那麼,美帝國陸軍應該怎麼轉型?在美帝國軍隊內部出現了「師派」和「旅派」的爭論。

師派認為,師作為基本戰術兵團的地位不應該改變。什麼?你說86師太大?那好,我們可以裁的小一點,用數字化來彌補。

在這種情況下,美帝國陸軍在首先數字化了的第4步兵師(機械化)上進行試點,編製從原來的近1.8 萬人壓縮到約1.5 萬人。全師的作戰平台減少24%,壓縮重點是坦克營和步兵營——每個營由4連制改編為3連制。比如說,坦克營從58輛坦克(4個14車連+2輛營部車)變成了44輛坦克(3個14車連+2輛營部車)。為了提高偵察能力,給每個旅都配屬了一個偵察連。(在86師時代,起到偵察作用的只有戰鬥航空旅下的那個裝甲騎兵營)

到2004年為止,美帝國陸軍只有第4步兵師採取了這樣的編製。

接下來,「旅派」在美帝國陸軍和國防部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旅派的觀點在於,在全頻譜作戰的要求下,過大的師已經不能適應作戰要求,時代呼喚更小的、更靈活的戰術兵團——旅級戰鬥隊(Brigade Combat Team,BCT),而師只需要充當指揮機關就足夠了。

在這種綱領的指導下,在2004年美帝國陸軍進行了一輪激進的模塊化部隊編製改革:廢除了重型師、輕型師的概念。師整個被架空,所有直屬支援部隊全都被下放給各個旅級戰鬥隊的旅特種兵營(BSTB),而旅級戰鬥隊現在成了有固定編製的戰術兵團。然而旅級戰鬥隊沒有獨立的番號,仍然像過去一樣被稱為第xx師第yy旅。

在旅級戰鬥隊計劃實施之後,美帝國的師、旅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動:師失去了全部師屬支援單位,這些單位被分配給師下的各個主力旅(隨年代不同可能是3-4個)和空中騎兵旅。旅(級戰鬥隊)繼而擁有了獨立戰鬥能力,編製固定下來,從戰術指揮機構變成了戰術作戰集群;而師的意義從戰役作戰集群下降為戰役指揮機構。

美帝國軍隊目前共有3種主力旅:輕型的步兵旅級戰鬥隊(IBCT)、中型的斯特瑞克旅級戰鬥隊(SBCT)和重型的裝甲旅級戰鬥隊(ABCT),另有防空旅、軍事情報旅、通信旅、火力旅等支援單位。與此同時,美帝國陸軍中碩果僅存的幾個團級單位(軍屬裝甲騎兵團)也被改為旅級戰鬥隊的編製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13年前後美帝國根據實戰得出的經驗對旅級戰鬥隊的具體編製進行了一些調整,包括新增了一個作戰序列。同時,為了整體更加趨於扁平化和合成化,所有旅屬營都增加了一個前線支援連,以及炮兵營新增一個155mm榴彈炮連以增強前線的直屬火力支援。

①步兵旅級戰鬥隊(IBCT):美帝國陸軍步兵旅級戰鬥隊多是以步兵旅為基礎改編而來的。不論何種類型的旅級戰鬥隊(輕裝步兵旅級戰鬥隊、空中突擊步兵旅級戰鬥隊或空降步兵旅級戰鬥隊)皆擁有相同的基礎架構。

所有的步兵旅級戰鬥隊都能執行空中突擊任務,不論其是否以空中突擊做為主要作戰目標。此外,多數單位通常以悍馬車作為快速機動的交通工具,並以「摩托化步兵」的功能參與戰鬥。

武器配置:M119 105毫米拖曳式榴彈炮、悍馬裝甲車、M777A2 155毫米拖曳式榴彈炮(2016年新增)(圖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私信)

2009年:

2013年:

②斯特賴克旅級戰鬥隊(SBCT):以史崔克八輪裝甲車為基礎編成的機械化步兵部隊。一支完整的斯特賴克旅級戰鬥隊將能夠經由C-130運輸機在96個小時內到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而一支師級部隊則需要最少120個小時方能到達。

斯特賴克克戰鬥隊是一支聯合兵種單位,主要以輕型裝甲車作為機動武力,而且其編製架構與步兵或裝甲旅級戰鬥隊皆有不同。斯特賴克旅被用於落實網路中心戰戰略,並填補高度機動化的輕裝步兵部隊與重型裝甲步兵部隊間的速度空缺。斯特賴克戰鬥隊也會接受核生化防護訓練。

武器配置:斯特賴克車族:M1126裝甲運兵車、M1127武裝偵察車、M1128機動炮車、M1129迫擊炮車、M1130指揮車、M1131炮兵觀測車、M1132工兵車、M1133野戰急救車、M1134反戰車導彈車、M1135核生化偵測車。

M777A2 155毫米拖曳式榴彈炮。(圖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私信)

2009年:

2013年:

2016年:據非可靠消息稱,美軍在16年對斯特賴克旅級戰鬥隊(SBCT)的編製做出了適當微調,把原隸屬於工兵營的反坦克連拆分到三個作戰序列,以直接加強各作戰序列反坦克能力,同時,使其整個部隊的編製和步兵旅級戰鬥隊、裝甲旅級戰鬥隊相一致。

③裝甲旅級戰鬥隊(ABCT):2012年前稱重裝旅級戰鬥隊——HBCT,是美國陸軍主要的裝甲武力,以全履帶車為單位的營級部隊。

武器配置: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113裝甲運兵車、M109 155mm自行榴彈炮(圖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私信)

2009年:

2013年:

對於美帝國的這次軍事改革國內通常稱之為「師改旅」。

總結美帝國陸軍90年代以來改革的趨勢的話,大概以下這麼幾條:

A 模塊化:強調旅級、營級單位的互換能力,旅級戰鬥隊的模塊化是二十年來美陸軍改革的核心;

B 全頻譜化:應付各種等級、各種類型威脅的能力;

C 數字化和戰鬥模塊精簡:營內的作戰平台顯著變少,然而營的人員並沒有減少,這就意味著營的支援力量進一步上升;

D 輕裝化:大量重型單位大量被中型單位所取代,方便全球投送和快速反應;

E 重視偵察:不是一點點重視,而是特別地、變態地、偏執地重視偵察

雖然美國的「師改旅」和天朝解放軍和沙俄的師改旅相比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可以說美帝國陸軍的師改旅拉開了藍星一等陸軍強國陸軍「師改旅」的序幕,並提供了重要參考。

百贊寫沙皇俄軍。

...................我是萌萌噠分割線...................

二、沙皇俄國陸軍篇

1.從二戰到冷戰結束

蘇德戰爭前,蘇聯地面武裝力量最高一級為軍,在軍一級下面設置師,少數會把下轄的炮兵團加強為炮兵旅。戰前1個步兵軍轄2-3個步兵師,2個軍屬炮兵團,1個高炮營。1939年9月,國防人民委員部規定1個步兵師為18000人,下轄3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獨立反坦克炮兵營。而蘇軍中最大的編製單位是方面軍,通常於戰時組建,用於完成在陸戰區數個大的戰術方向或一個戰略方向上的戰略戰役任務作為戰略戰役軍團,這裡不贅述。

蘇德戰爭一開始,蘇軍的主要作戰力量是步兵師、裝甲師等,輔以數量不少炮兵師、高炮師等,很少存在旅這一編製,步兵師下的各團在加強附屬支援(榴彈炮)和保障單位(工兵、醫療、通信、運輸營等)後以團級的形式參與作戰。

在形勢最危急的1941年,蘇軍作戰部隊損失慘重,而組建步兵師、摩步師和坦克師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因為師人數較多且編製複雜),作為一種迫不得已的臨時性措施,蘇軍開始組建大量步兵旅、摩步旅和坦克旅應急。例如,1942年夏組建的坦克軍,轄3個坦克旅,1個摩步旅。當時有5600人,168輛坦克,76門火炮。戰爭結束時有12000人,270輛坦克(21重型,207中型,42自行火炮〕,174門火炮。1942年秋組建機械化軍,轄3個機械化旅(每旅1坦克團〕,1個坦克旅,1個高炮團,1個反坦克炮兵團。戰爭結束時有16000人,246輛坦克與自行火炮,234門火炮。旅的編成較小,而且編製較為簡單(比師少一級編製),所需指揮人員較少,這對於當時極度缺乏有經驗指揮員的蘇軍來說意義重大。

194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編製沒有大的變化。只是到1942年底蘇軍恢復軍一級編製的時候,集團軍才由「集團軍-師」體制改變為「集團軍-軍-師」體制。而旅編製從設立之初就變化不大,由於旅在戰鬥力上要比師弱得多,從1943年9月起大部分步兵旅改編為步兵師,保留下來的步兵旅在二戰後被解散。

冷戰時期,蘇軍地面部隊主體的全部構成都是裝甲師、機步師和炮兵師等等,同時有一定數量的陸軍獨立團,基本不存在陸軍旅這一級別的軍事單位。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蘇聯地面力量(*此處含空降軍)有著199萬人的驚人數量。然而更驚人的是,這199萬常備軍被組成了大概200個師(約51個坦克師,142個摩步師和7個空降師),而相較之下大概120萬人的美國陸軍僅維持著18個師。

看到這裡我們該驚呼了,卧槽,看起來這美軍師比蘇軍師要大上七八倍啊!

可根據編製,一個戰時狀態的美帝國陸軍重型師18000人,而一個蘇軍摩步師則為14000人,坦克師11000人,連兩倍都沒差出來。

那這個問題是怎麼出現的?

很簡單:美帝國陸軍的師全都是滿編的,而蘇軍的師絕大多數不是滿編的。

在冷戰時期蘇軍的師分為滿員師、缺編師、架子師、動員師四級,共計200個。

其中,滿編師41個,其中,30個在蘇軍駐德、北方、南方、中央四個駐外集群,3個在阿富汗,1個在蒙古。換句話說,蘇聯國內除了個空降師外就沒有一個滿編的師。

此外,缺編師42個,平時維持65%左右人員,頂多保證一個團滿員,如果要參戰每個師需要動員3千到5千名預備役人員才能投入戰鬥。

再往下是103個架子師,平時有25左右%的人員,裝備差不說,動員一個這樣的師往往需要徵召1萬名預備役人員,訓練還特別不足。

至於最底下的14個動員師——這些師的存在形式只是一堆二戰和退役留下來封存的舊裝備,人一個沒有,戰時慢慢組建。

蘇聯時期,一切好說,畢竟冷戰的過程中,蘇聯地面力量可以說就是為進攻西德和低地國家而存在的,動員體制時刻處於緊繃狀態,可以在瞬間內提供大量的預備役人員。缺編師的動員只需要48小時,架子師則需要20天。不僅蘇聯如此,冷戰前線的小國更加誇張——北約華約大部分第一梯隊國家進行全國總動員只需要48-72小時!

然而,蘇聯解體了。

2.冷戰結束到上世紀末

①解體之初

1989-1994年間蘇軍(沙皇俄軍)駐外集群撤出東歐國家的過程後來被描述為「對軍隊最可恥的背叛」——蘇軍齊裝滿員的30個駐外集群師(在烏拉爾以西蘇軍地面力量全部的滿編師)在完全混亂的狀況下撤回國內,其結果是士兵、軍官很快流失,有戰鬥力的部隊一瞬間消失殆盡。

駐阿富汗集群和駐蒙古集群的狀況也半斤八兩。因為冷戰的結束,《歐洲常規武力條約》的簽訂和強力機關的瓦解,徵召制度迅速崩壞,預備役人員的日常訓練不復存在。

更糟糕的是,由於蘇聯解體,沙俄失去了原屬於白俄羅斯軍區、喀爾巴阡軍區、基輔軍區、敖德薩軍區、外高加索軍區、土耳其斯坦軍區、中亞軍區所屬的絕大多數部隊的控制權,這些軍區共擁有大概20個缺編師,是蘇軍缺編師總數的一半。蘇軍時代視滿員師和缺編師為「就緒師」,即可以很快投入戰鬥。可現在,沙俄陸軍已經幾乎沒有就緒的師了。

一句話,沙俄陸軍所繼承下的「蘇聯武裝力量」的家底,只是一個白花花的骨架。於是到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前夕,葉利欽和格拉喬夫震驚地發現,沙俄空有180萬官兵,卻無一支齊裝滿員,可以隨時投入戰鬥的部隊!

在冷戰時期蘇軍基本不存在陸軍旅,而在蘇聯解體之後由於軍費緊張,沙俄陸軍的少量的師不得不縮編為旅,但陸軍整體仍保持著以師為主體的框架。

②第一次車臣戰爭

相關背景和戰爭過程不贅述,有興趣可以百度「第一次車臣戰爭」。

大致來說,由於倉促應戰,沙俄參戰部隊事前卻沒有充分準備,參戰部隊戰前準備不足三天,大部分參戰部隊在開進途中臨時完成整編,根本沒有所謂協同作戰的能力,且不少新兵甚至連槍都不會用,同時裝備老舊、忽視信息化作戰,又有腐敗問題,最終導致了一場讓沙俄慘痛的戰敗。

③「師改旅」的有益嘗試

但正由於第一次車臣戰爭帶給沙俄的慘痛教訓,沙俄開始大量的將師(尤其是蘇聯時代的架子師)縮編成旅,例如坦克師、摩步師和步兵師大致分別縮編為坦克旅、摩步旅和掩護旅(如有失誤再更正)。旅的編製大概是以過去一個團的4個營為主體進行一系列加強:營加強到5個,增加了過去給師配備的支援力量,相當於一個「Mini師」。這樣一來,解體後的沙俄陸軍總算有了一定數量具備的獨立作戰能力的成建制部隊,且規模更小,節省了不少軍費。

待續....200贊見。

...................我是萌萌噠分割線...................

☆二次更新☆

(接上文)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8月,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經過一定程度整編和訓練的沙俄軍隊這次作戰相比第一次顯然準備要好得多。10月,沙俄軍隊反攻進入車臣,到2000年2月28日沙俄軍隊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戰爭勝利。

3.本世紀初至今

①改革的背景

2008年8月爆發的俄格戰爭最終以沙俄的全面勝利告終。在這次戰爭中,雖然沙俄軍隊的快速反擊表現可圈可點,但是依然暴露了沙俄軍隊的很多弱點和不足。典型的問題,一、沙俄軍隊近95%的裝甲武器都達到了最大使用年限,甚至有約15%的武器未戰先失效;二、沙俄軍隊指揮仍主要依靠傳統步話機及電台,而這些老舊裝備在戰爭中極不可靠;三、沙俄飛行員訓練時間短,戰爭中誤炸誤傷的情況廣泛存在。

沙俄軍隊高層因此認為,沙俄軍隊還未做好新形勢下的信息化的高技術戰爭準備,必須加快軍事變革,否則將喪失軍事強國地位。時任沙俄軍隊總參謀長尼古拉·馬卡羅夫在喬治亞戰爭結束後不無自我批評地表示,「在解決地區衝突時,俄軍行動過於遲緩,下達的指令措辭過長」。

軍事專家亞歷山大·格爾茨指出,「在過去數年裡,克里姆林宮為購買新式武器慷慨出資,但卻沒能使俄羅斯軍隊的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喬治亞戰爭加快了俄羅斯軍隊的改革進程。因為此次戰爭表明,儘管國家為軍隊投入大筆資金,但只要不改變現有結構,無論多少錢都將消失得無影無蹤。另外,喬治亞戰爭還使人們認識到,進行徹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同時,安全環境的「外患」——北約不斷東擴、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等,更是令沙俄危機感空前增大,也大大促使沙俄加快軍事改革的步伐。

②吹響改革的號角

2008年12月,時任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經過較長時間的準備,結合俄格戰爭最新的經驗和教訓,正式公布了《2009—2011年俄羅斯軍事改革規劃》,沙俄軍隊終於開始了較為系統全面的大幅度改革,改革計划到2012年將沙俄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編製合理、機動力強、裝備先進和待遇優良的能適應新形勢下信息化作戰條件的新型職業化軍隊。這次改革被稱為「新面貌軍事改革」。

A、頂層設計

改革之初,首先是頂層指揮體制的調整,原有的6大軍區按戰略方向被合併改建為西部、南部、中央和東部4個聯合戰略司令部,負責戰時對轄區除戰略核力量之外所有陸、空和海軍部隊的統一指揮。

B、大幅裁軍

與此同時是進行較大幅度的裁軍,「新面貌軍事改革」在裁軍內容上與以往沙俄軍隊曾進行的裁軍有一定不同,此次裁軍的一個重要著眼在於裁減中高級軍官。因為,按照國際上軍隊編製較為先進的陸軍來看,軍官比例不超過20%,軍官結構為「金字塔型」,而改革之前的沙俄軍隊的軍官比例極為不合理,其軍官比例高達32%,且軍官主體是校官。

為什麼沙俄軍官中上校(旅團級幹部)的數量會超過中尉(連級幹部)?那是蘇聯時期為便於在動員預備役時向那些架子部隊分派軍官的,所以要有富餘的中高級軍官。可是雖然有這麼多中高級軍官,關鍵時刻真正頂用的卻很少,因此裁減軍官就成了此次沙俄軍改裁軍部分的重中之重。

因此,此次沙俄裁軍的重點著眼於裁減軍官數量,尤其是校官,也包括相當一批將軍,而下級軍官(尉官)數量會不降反升。裁軍後,沙俄軍官結構由「雞蛋型」轉變為「金字塔形」,部隊官兵比例結構得到優化。經過改革,沙俄軍隊人員數量由改革前的120萬人縮減為100萬人,軍官比例由原來的32%降低為15%。通過裁減軍官數量、改變官兵比例,沙俄軍隊的職業化進程大幅加快。

C、軍隊整編

伴隨著沙俄陸軍數量的裁減,軍隊編製改革也成了沙俄軍改的一大要務。其中,沙俄陸軍改革方案就包括全面撤師改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師改旅」,以建立更適合靈活機動、快速反擊和區域干涉新型常備軍——謝爾久科夫「新面貌」旅。

沙俄陸軍的軍隊編製由「師—團—營」制度向「旅—營」制度過渡,以提高指揮效率。師團編製被撤銷,旅成為最主要的作戰單位,以適應現代戰爭快速機動、多兵種聯動的需要。

此輪改革中「師改旅」的過程,沙俄高度重視營戰術群的建設。目前,沙俄陸軍以坦克營和摩步營為基礎組建了營戰術群。所謂營戰術群是一支能夠隨時執行任務的自給自足的分隊,未來它們將只由合同兵組成。可以說沙俄軍隊的營戰術群是既能在主力編成內執行任務,也能在獨立方向上完成獨立的戰術任務的單元。

沙俄的「師改旅」過程中,沙俄軍隊還提出了以重、中、輕三種旅代替已組建的坦克旅、摩步旅和掩護旅的新型旅級部隊編製的計劃。

從 2010 年起,沙俄在坦克旅的基礎上組建重型旅,裝備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輛,使其作為重裝兵團能夠在開闊地域同潛在敵人的裝甲部隊實施重裝對抗;在摩步旅、掩護旅基礎上組建中型旅,裝備輪式裝甲車輛,可在荒漠、林地、城市、山地等複雜戰場環境下遂行多樣化作戰任務,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通用型部隊;原計劃在軍區所屬空降突擊旅基礎上組建輕型旅,因陸軍空降旅轉隸空降兵而暫停實施。

2012年3月,梅德韋傑夫宣布「新面貌」改革基本結束。隨著新任國防部長紹伊古主政國防部,沙俄軍改進入「深化調整期」。

補充:

以摩步師為例,沙俄陸軍「師改旅」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師級部隊縮編為旅

注意!!!!這是改革之前就進行縮編後形成的老式旅,並不是說軍隊編製調整要分兩步,改革前仍然存在的師級部隊直接一步到位縮編、調整為「新面貌」旅。

一般是1個師縮編、調整為1-2個旅,編製不足部分由各個的部隊填補,少量的編製調整。

(圖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私信)

第二階段:旅級部隊的編製優化和結構調整

比較大幅度的加強了旅直屬的支援和後勤保障能力,同時加強了旅下轄作戰序列(藍色的營)的支援和後勤保障能力以及直屬火力支援;新增一個偵察營加強旅級部隊的偵察能力;炮兵和防空部隊新增指揮連,以對旅直屬的炮兵和防空部隊進行統一指揮。

不足之處:作戰序列的支援和後勤保障部隊的管理和指揮沒有進行合成化(例如美軍是全部直屬於一個前線支援連);支援和後勤保障部隊不僅沒有建立聯合指揮,也沒有像美軍一樣合成化;炮兵和防空部隊暫時只有聯合指揮,沒有進行合成化。造成這些不足之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大致為兩方面:一、蘇聯軍隊編製對沙俄陸軍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一次大的改革依然無法徹底根除遺留下來的諸多弊端;二、蘇聯解體後,沙俄軍隊由於經濟、科技和工業的多方面進步緩慢,造成信息化程度不足,無法徹底的將部隊進行模塊化和合成化。

中型旅:重型摩步旅(圖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私信)

沙軍陸軍歷來重戰鬥輕後勤,坦克師、摩步師作為「一次性部隊」的問題是蘇聯軍隊的一貫問題。但是,從新的重型摩步旅編製來看,在通信、防化、供應、維修等支援和後勤保障方面,沙俄陸軍的新摩步旅與老式的摩步師(包括改革之初的一些老式摩步旅)相比,後勤支援能力大大增強了。然而,問題在於,如果讓今天的沙俄陸軍真的打起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讓其進行縱深攻擊的話,新型旅級部隊自身的支援和後勤保障能力依舊顯得力不從心。

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加強信息化建設,讓新型旅級部隊可以更好的模塊化和合成化;另一方面那就是需要加強其他的後勤保障力量了——譬如建立健全整個軍隊的戰略戰術支援和聯勤保障制度。當然不管怎麼說,從這次改革來看,俄軍對自身支援和後勤保障能力弱認識是十分清醒的,也正在設法改變這一切。

總的來說,2009-2012年間的這場謝爾久科夫暴風驟雨般的軍事改革使得俄陸軍完全改頭換面,從一支以全面戰爭為目標,極大依靠動員的傳統型軍隊轉型成了一支齊裝滿員、編製精簡的快反型軍隊。這也就意味著沙俄對自己面臨的武裝衝突的預判起了變化。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1月紹伊古就任國防部長後,對部分過激的改革舉措進行了適度糾偏。一是考慮莫斯科地區的作戰實際,加強首都地區陸上重裝對抗力量,於2013年恢復改革前被裁撤的第2近衛摩步師、第4近衛坦克師原有的師級建制2015年上半年,國防部又以上述兩個師為基礎組建第1坦克集團軍,並對第 20 近衛集團軍進行了編製調整與員額補充。二是為強化西部地區的軍事力量,沙俄軍隊2016年1月決定在西部軍區增加3個師,以應對北約軍事威脅。

雖然沙俄重新恢復師一級建制的部隊,但是其下轄的團均是由新編製的營戰術群構成,與改革前的師級部隊編成模式有著實質性區別,其作戰能力也將較原坦克師和摩步師有大幅提升。

可以說,邵伊古的所謂「糾偏」措施歸根結底還是在謝爾久科夫留下的「軌道」上前行,本質上是謝爾久科夫改革的延伸,而謝爾久科夫的改革已經給當代的沙俄陸軍留下了如此之深的印記,以至於如果要討論沙俄陸軍,那麼就無法躲開新面貌改革。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的沙俄陸軍,也還會在謝爾久科夫指出的基本方向上前進。

總結沙俄陸軍90年代以來改革的趨勢的話,大概為以下幾條:

A 沙俄陸軍需要平時就齊裝滿員的、可以隨時投入戰鬥的部隊,這是沙俄陸軍改革的一貫目標;

B 沙俄陸軍對未來戰爭的整體看法和預見已經改變了,這是新面貌改革的前提;

C 沙俄陸軍從理念、裝備、編製上都正在向西方靠攏。

暫且定在400贊寫天朝軍隊吧。這次更新,從查資料到寫總結和潤筆花了三個多小時,真是累,眼睛多快看瞎了。

###由於本人水平所限,時間較少,難免有所紕漏和不足,且部分內容的引用出處也無法一一指出,特此告知,敬請諒解。歡迎廣大新老軍迷朋友和專業人士批評指正和交流學習。###

本文資料來源包括但不限於:

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各大門戶網新聞、CCAV新聞

師改旅是裁軍的一種途徑嗎?

「扒衣見君節」見證我軍新軍銜制的誕生 - 知乎專欄

俄羅斯陸軍最新編製體制概覽(上)_愛學術

俄羅斯陸軍最新編製體制概覽(下)_愛學術

俄軍摩步旅[MT-LBV裝甲車型]詳細編製參考[08年12月俄5/060號文件]

本文重點引用:90年代以來,美軍和俄軍在進行的各種軍事改革都在做什麼? - 知乎


第一是上面說的作戰單位尺寸變小,部署運用更靈活。

第二就是藉機裁掉一些二線部隊(比如還是59當道的),整體上提升戰鬥力。

現在還有超過2000輛59(99+96大概在3500到4000之間),這些玩意打起仗來沒什麼用,訓練場上都得開掛叫M5A9,唯一的作用就是占編製和培養駕駛員,把這些部隊裁掉以後,整個人員精簡然後再重組。

不然你以為裁掉的五個集團軍都是什麼……

按報道來看,以後大多數集團軍都是10旅制(據報道是10到14個,我估計大多數旅還是10旅,只有一些之前的王牌軍可能改成14旅),一個陸航旅和一個炮旅是肯定的,然後還有保障旅(維修後勤,炊事員,運輸部隊,工兵這些),電戰旅(通信,電子對抗,無人機這些),防空旅(高炮和野戰防空導彈)。剩下裝甲旅,機步旅,摩步旅看情況分配,北方就多點裝甲旅,南方就多點機步旅。

要在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沒那麼容易的,13個集團軍100多個旅差不多70萬人(即使都是按14個旅計算也只有90萬人)總比18個集團軍37個師外帶幾十個旅/團的140萬人好解決的多。

第一是作戰方面的選擇。

第二是財政方面的選擇。

所以一點也不奇怪啊……


@蘇翻譯 之前有一個回答說過了的。

你可以想像一個幅員遼闊的陸軍大國,這個國家有50個師。一天該國宣布裁軍60%。那麼顯而易見有以下三種解決方案:
①裁減30個師,留下20個,這方法簡單粗暴,不過結果就是過去很多地方現在一下就沒作戰部隊了。典型範例是美軍。當然了,美軍是不用愁這個問題的,因為美國沒有本土防禦的壓力。
②不裁單位,降低這些師的平時人員充實度,每個師有一個團滿編就行了,這樣還沒有很大的軍官轉業壓力,戰時還方便動員,不過結果就是想打仗的時候永遠沒有立刻可用的部隊,而部隊中的士兵總是新兵。典型範例是冷戰蘇軍。
③把50個師改成50個旅。顯然,這種方案彌補了前兩種方案的主要缺點,部隊現在足夠照應所有方向,而且是滿編的能應付各種情況。當然了,缺點也是有:旅的戰場壽命比師低,平均到人員的戰鬥力也不比師高多少,戰時動員就沒有現成的架子部隊用來填補。
好了,你怎麼選擇?如果認為前兩種方案的缺點很致命,那麼就得選擇第三種方案,也就是靠師改旅來裁軍。
不管怎麼說,旅的優點還是很多的,旅比師小得多,指揮層級少一級,能方便應付「小而靈活」的衝突,不過解放軍的師改旅的核心目的顯然不是如此。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解放軍98年師改旅,改的都是乙種師,乙種師本身就簡編,平時只有6000人,而且官多兵少裝備差,縮成4000人的旅並藉機實現摩托化,屬於減員增效。

03年師改旅,動的都是甲種師,是為了在裁員的時候多保留作風好戰鬥力強歷史久山頭硬的部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03-2017年間的第27集團軍,5個旅里包括2個27軍的旅,1個63軍的旅,1個28軍的旅,1個坦克師縮編出來的裝甲旅,少了哪個都不成,多了集團軍規模又超標。怎麼辦?只好搞全旅制。)

11年和17年的師改旅(師拆旅),涉及到幾乎所有的師,這表示解放軍的基本戰術兵團從師旅並存過渡為旅,這是解放軍作戰思想改變的結果。

通過將更大的師縮小為更靈活的旅,可以應對更為多樣化的挑戰,扁平化指揮鏈,順應信息化戰爭的大環境,方便換裝新裝備。對其他一些軍隊(如美軍)而言,還有利於全球部署。

解放軍從1985年搞集團軍以來,集團軍的規模一直是在不斷變小的。如果將旅視為0.5個師的話,85-98年間的陸軍集團軍平均有3.5-4個師,98-03年間的集團軍平均有3-3.5個師,03-17年間的集團軍平均有2.5-3個師,17年後的集團軍平均有3個師。旅(起先是兵種旅,後來出現步兵旅)的出現能夠允許解放軍的集團軍在規模逐漸縮水的情況下維持足夠數量的基本戰術兵團,不然像軍改前的第20集團軍那樣,全軍只有1.5個師的實力,實在是非常尷尬的。


旅營制的優勢:

1:運輸組織方便。一個合成營加上攜行基數的物資,差不多一列標準貨列剛好可以拉走。

2:營的行軍隊列短,展開收攏速度比團快。旅組織多路行軍容易,便於防空防核防生化。

3:戰術靈活。一個旅理論上可以有五個戰鬥面,可以三佯攻一主攻一預備,也可以兩佯攻兩主攻一預備。而師只有三個戰鬥面,基本就是一佯攻一主攻一預備,戰術較為僵化(二二制更僵化,抗戰時日軍方塊師戰術僵化至極,一正面一迂迴生吃國軍八年)。

4:指揮扁平,便於協同。例如師團制下營指揮員呼叫師炮群要通過團炮指批准上報,再經師炮指批准兩級。旅營制下直接呼叫到旅炮指即可。

5:簡化層級。減少了一級機關,充實戰鬥力量。營的戰場範圍小,被電子壓制時可以依靠信號彈與通信兵勉強保證指揮。

6:後勤方便。一條急造軍路即可保障一個旅。

旅營制的劣勢:

1:基層軍官升遷困難,不易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師團制五個營長爭一個團長,五個團長爭一個師長。旅營制下十多個營長爭一個旅長,易使人產生渺茫感,亦不利於培養上下級間緊密關係。

2:對軍官素養要求高。旅一級主官及參謀部需要掌握的方向比師多一倍,導致犯錯幾率大(軍事指揮牽一髮而動全身)。

3:依賴協同。營火力偏弱,需要大量呼叫火力的支援與友鄰協同。上下級與同級間通信量都偏大,指揮部易被無線電測向。

4:指揮加強問題。兩或三個營在一個方向戰鬥時,需要指揮加強。而副旅長身邊沒有常設的指揮部,不利於指揮效率。美軍在模塊化後養了大量指揮部,與簡化機關的目的南轅北轍。

5:戰鬥力損失快,不利於持久作戰。旅營制一線戰鬥兵員數量少,技術兵種多。由於戰鬥兵員(炮灰)消耗快,戰鬥持久之後難以保持戰線寬度。

綜合來看,師團制更適合高強度大兵團作戰,旅營制更適合快速反應迅速抵達。


師改旅的問題很多答主都說的不錯了,我也很贊同。如果題主真正關心的是軍改現狀,我又要按習慣跑題一下,說一下合成營的事情。以下主要來自和幾位仍然在軍中服役和已經轉業的哥們聊天的一些認識:

現在軍改的焦點和阻力最大不是師改旅,而是合成營的定位,繼續保持營作為戰術分隊地位,無法滿足合成的使用和管理的需要。把合成營和團一樣定義成部隊,肩負了軍政功能的營部勢必還要擴大,從而引發新的爭議。

反對營改部隊的主要理由是這樣會讓幹部數量更多(取消了團部卻設置了更多的「小團部」),與軍改思路背道而馳。我覺得這個純粹扯淡,幹部多是多在機關,而不是基層。每次減員大刀不砍向機關,光砍向基層,只會和增強戰鬥力的目標背道而馳。而且我們的問題是高官多,校尉一級的軍官晉陞通道窄,又面臨到點走人的問題,生存壓力大。所以裁員的大刀應當砍向大校以上的位置,而不是拿基層開刀。

更何況合成營本來就是取代原來的團作為基本戰術單位,合成營對保障和管理要求還高於原來的團,身子大腦袋小早晚要出問題。

師改旅只是在原有框架內左右口袋的區別,所以改起來容易,大令一到紛紛到位。合成營等於對軍製做大手術,試點了那麼多年,依然雷聲大雨點小。

軍人也有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合成營不在軍制上動手,光在軍令上做文章,不解決基層幹部晉陞和崗位的問題,是長久不了的。我一個合成營長要求那麼高,地位和待遇跟普通營長差不多,晉陞上又沒有制度保障,只能指望領導賞識以後「特事特辦」,現在合成營少,試點單位,當然還是香餑餑,將來普及了,合成營長也不是寶了,還是官小位卑,食少事繁的狀態,搞不好就要到點轉業。日子久了誰願意好好乾。


師和旅的最大區別在於勤務部隊。

師在傳統戰爭理論中的定義是最小的戰役單位,也就是說一個師要有能力獨立承擔一場小型戰役。既然要有獨立進行戰役的能力,那各種勤務部隊那就一樣都不能少,包括火力支援和後勤勤務。所以傳統的師級編造下會有大量的勤務部隊的存在。

打個比方說,一個正規步兵師,假定人數為10000人,下轄3個團。雖說各國各個時代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這3個團的人數總計最多也不會超過6、7000人。而剩下的3、4000人就會被編入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勤務部隊,一般來說,至少首先會有個炮兵和汽車團或營,然後會有偵查、通訊、防空、衛生、機修等等的營或連。牲畜多的還得有獸醫,以前二戰德軍師里還有專門修皮鞋的皮匠班。

師改旅的最大的區別就是,這些五花八門的勤務部隊會被編成規模更大的專業勤務保障部隊,並由軍一級直接指揮控制。而旅部則主要只保留作戰部隊,如果需要後勤或者火力支援,則呼叫軍部,由軍部根據需求靈活調配和指揮。理論上講,這種組織結構在現在通訊和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前提下,會比把勤務部隊分散到各個師里的原有模式的效率更高。

當然這還只是理論上說法,理論上一個戰區里的勤務保障能力如果統一調配指揮,當然效率會更高。但實際上,原來的師下面各種支援分隊都有,師長可以直接調配,現在什麼事都要向軍或者戰區申請,如果上面的指揮能力和反應速度不夠,可能效率反而還不如過去。另外還要考慮伴隨保障的情況。所以旅現在還是保有一定數量的保障能力。而師改旅也不是一個完成時,他是個過程,並不說改個編製就結束了,他會牽涉到很多能力的建設,會是個很漫長的過程。


作戰單位的尺寸變小,部署、展開、運用更靈活。這是與預期的未來戰爭模式相適配的。

其次,國內陸軍的機械化程度還不夠高。師改旅如果減人員不減裝備,那麼機械化程度就上去了。。。


美軍師改旅

轉載一下 @蘇翻譯 在有關問題回答吧!回答比較全面了!

為啥@不了????

解放軍師改旅後與美軍模塊化旅戰鬥隊相比實力差距多大?一個全轄旅的集團軍能基本對應美軍一個師么?

不姓蘇也不是翻譯

如果說優劣點的話,如果一個解放軍的全旅制集團軍(3機步旅+1裝甲旅)對抗美軍一個比較重型的師(2ABCT+1SBCT),

解放軍方面的優勢在於:

(1)機動旅數量優勢:這樣一個全旅制集團軍有4個機動旅(現實中有些還有5個,當然也有3個的……),美軍一個師是3個機動旅。

(2)壓制火炮優勢:這樣一個解放軍集團軍擁有4個炮兵團1個炮兵旅,總計6個155(152)營,4個122營,1個遠火營,共計108門155/152榴彈炮,72門122榴彈炮,12門144管300毫米火箭炮,72門2880管122毫米火箭炮(可能實際數字更低);美軍師擁有3-4個炮兵營54-72門155毫米榴彈炮,2個營36門432管227毫米火箭炮(如果都是MLRS的話)。不計裝備性能和信息化程度的話,解放軍的炮兵實力大概是美軍的2.5-3倍。

(3)機動營數量優勢:一個解放軍機步旅有4個裝步營+2個坦克營(31車),一個解放軍裝甲旅有4個坦克營+1個裝步營,一個解放軍摩步旅有4個步兵營+1個大坦克營(51車);一個美軍旅級戰鬥隊擁有3個機動營。

解放軍方面的劣勢在於:

(1)陸航劣勢:到2015年末為止,解放軍似乎尚無一個全旅制集團軍擁有任何陸航單位。美軍一個師有1個戰鬥航空旅,以現行的FCSAB算,有24架AH-64「阿帕奇」,21架OH-58「基奧瓦武士」,8架RQ-7「影子」,50架UH-60,12架CH-47,12架RQ-1C「灰鷹」。在良好條件下,僅24架阿帕奇一次性出動就可癱瘓3-4個坦克/裝步營。

(2)信息化劣勢:解放軍似乎尚無全旅制集團軍實現數字化;美軍數字化早已完成。

(3)機動營質量劣勢:雖然名義上一個解放軍機步旅有6個機動營,美軍只有3個聯兵營或者斯特賴克營,然而事實就是解放軍2個機動營(假設是1個坦克營+1個裝步營,31輛坦克+31輛步戰車)的技術兵器也就和人家一個聯兵營(29輛坦克+29輛步戰車)差不多,人員甚至還不如人家多,指揮機構非常簡陋。說起來解放軍的全旅集團軍是為了對付美軍的上一代2機動營制的旅級戰鬥隊而設計的,當時機動營的數量和兵力還能勉強稱1.5倍優勢,不過現在旅級戰鬥隊改成3機動營之後這點優勢也不復存在了。

(4)偵察劣勢:美軍有旅騎兵中隊;解放軍只有旅警偵連,外搭一個集團軍偵察營,不論偵察技術裝備還是偵察兵力都趕不上;這還不算美軍師戰鬥航空旅里的偵察直升機和無人機,以及連、營、旅內的各種偵察無人機。

(5)支援劣勢:解放軍營、旅、集團軍(假設真的對應美軍師的話)的支援單位都遠少於美軍,導致其持續作戰能力很差,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其作戰效能會下降的非常嚴重。

(6)裝備劣勢:以上說的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就是解放軍主戰兵器的效能和美軍完全對等。然而說句實話,全旅制集團軍里就沒一個裝備能看的,基本都是遠遠落後於美軍的狀態,這一點非常致命,因為這一問題同樣嚴重影響了其他項目的結果,比如解放軍的優勢(2)中「2.5-3倍」這一估算結果是建立在解放軍使用PLZ-05和PLZ-07級別的武器的基礎上的,然而事實上全旅制集團軍中更常見的是PLZ-83和PLZ-89甚至牽引152、122,這就會給我們的實力對比數據大大打上折扣。同樣的,很難想像諸如機步119旅的一個裝備59式坦克的坦克營戰鬥力可以達到一個裝備M1A2SEPv2和M2A3 ODS的美軍聯兵營的一半。

其實……如果裝備能看也就不會改全旅制了。

=================

把以上問題具體到旅級,那麼解放軍失去優勢(1),優勢(2)下降明顯(旅之間對比,解放軍機步旅的炮兵實力大概是美軍旅的1.5-2倍,前提還是雙方武器性能對等);失去劣勢(1)。

=================

總體而言,以解放軍的全旅制集團軍的現行狀態,個人十分不看好其和一個美陸軍師對抗的結果;同樣的我也不看好解放軍機步旅/裝甲旅與對應的美軍SBCT/ABCT對抗的結果。或許從紙面編製上來看解放軍還能湊合,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不論揪出哪個全旅制集團軍,都很難和美軍一個稍重的師比如第1裝甲師在理想地形下正面對抗。至於在長期戰鬥中的戰鬥力差距就要大更多了。當然,藉助惡劣天氣和有利地形的話或許還能打打,但這一優勢並非來自於部隊的實力,在分析這種問題時意義不大。

如果說從全旅制集團軍中挑出一個裝備特別好的機步旅/裝甲旅的話,雙方又都沒空中支援,短期內和美軍一個ABCT/SBCT打個不相上下還是可能的,不過長效戰鬥(7天+)的話情況就會糟的多。

如果裝備不好的話,一對一碰上最好還是繞道走,去找個平原地形上沒有防禦工事的IBCT欺負欺負也就夠本了(還不一定欺負得動),畢竟「M1A59」說到底還是59而不是M1A2,在朱日和挨激光是一回事,跑到戰場上挨M829A3是另一回事。


從編製上看,師改旅之後,之前集團軍-師-團-營,改成現在的集團軍-旅-營,取消了相當數量的正副師級和正副團級領導職務,降低了機關幹部數量,提高了基層營連幹部數量,減少了臃腫的指揮機關。並且或許有助於職業化。

而且部隊有這樣一個怪圈,軍銜按照職級和軍齡設置,如某團開會時會發生團長、副團長、營長都是中校的情況。07式軍裝安排了資歷章明確職級,一定意義上於明確了上下級關係。但是軍銜是不是要區分開,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簡單的說,師主要用於駐防,旅主要用於進攻。

一個師想要拉出去作戰,一般超不過一半編製,剩下的要負責各類保障,還要與地方部門進行對接,這時從指揮層面看就需要前指和基指兩個指揮機構。師改旅等於是把前指常態化,把後端功能集中到戰區,簡化了動員流程,加快了應變能力。


諸位大神們都講的很不錯,總結一下大概是這麼些東西:

一、在有限的軍費和編製下,儘可能的維持一個較高水平和反應能力的陸軍部隊。

當前陸鱉很苦哈哈的,完成信息化和機械化都是要大規模持續性燒錢的,很顯然,沒海空軍有錢,腫么辦,裁掉一部分冗餘人員,但是如果任然搞甲乙丙三級師體制明顯是不合時宜的,我們可以就這幾年的近況明顯看出,未來的可能爆發的陸戰的可能衝突地域,其地形較複雜,地形障礙和限制比較大,前線可以一次性投入兵力不會是很多,這就決定了作為突擊力量的地面部隊必然是高度架構化,可以隨用途拆解臨時編組,以加強戰役執行能力。而且未來我們所要建立的陸軍部隊會出現很明顯的一線部隊人數減少,實現非線性接觸的特徵,包括之前所提到的各種步兵特戰化,指揮扁平化都是發展的大方向,為了這個大方向,提高士兵的基礎素質,減少一線部隊人數是必然的。

二、基於未來很有可能的有限戰爭和可能性在逐步加大的全面戰爭。

旅一級單位以及合成營一級單位目前已經在演習證明了其具有的多用途,高反應的特點,在打贏一場未來可能的路上邊界的戰爭中,其通過能力強,整裝率高的特點利用信息化水平與配屬的高級別戰役戰區火力在暴打落後一個時代的後來者的戰鬥中必然充分的可以揚長避短,同時也為軍改大背景,強軍大目標的時代要求保留了一批高素質,有理想,有目標的中低層軍官和不可多得的士官隊伍,在有一定可能的未來的大規模戰爭中,這些軍改後的旅在補充部分預備役人員裝備後,任然可以較好的承擔起設想中一個師級單位的戰役支撐的目標。

三、對於未來國際形勢的把握。

未來的戰爭,藍圖越來越清晰,目標一直都很明確,從當年我們講海灣戰爭不會是未來信息化條件下戰爭的唯一形式就說明了我們任然準備著的不是一場小規模,低烈度的戰爭,這種情況下,維持一支有充足戰鬥力的陸軍任然是必要的,但是也必須向現實低頭,向錢低頭,把握強軍這個目標,調和錢跟人這兩個矛盾。

總結:還不是TM的沒錢鬧的嗎。


老國企九十年代一個廠子小兩千人,改革後也就六百人。


班門弄斧。

戰術角度就是指揮靈活,調動方便。

一個全訓師,支援力量加起來2萬+,擺開場子都需要好多地方,一個旅,加起來5、6000。

拿最近的戰鬥,俄羅斯喬治亞,俄羅斯烏克蘭,總共用了幾萬軍隊,一個師擺不開廠子。

現在還試點合成營呢,就是因為方便靈活。

覺得旅戰鬥力有限縱深淺,可以加強集中使用,不輸於師。

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能精兵簡政省錢。。

PLA一個師一般拆分兩個旅,實際人數在減少,但軍官不一定少多少,軍官轉業退伍的阻力小。

比如一個裝甲師拆兩個裝甲旅,其實需要的坦克數量。戰車數量、都在變少。


師改旅的核心是編製,有些人不懂裝懂發散的有點過了吧。。。

部隊是組織,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組織能力的問題,再談什麼戰略戰術,人員裝備,訓練後勤。編製問題有多重要,看看關於軍改定調子的文章: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第一句是體制改革,第二重要的就是編製改革。

旅-營的編製在當前條件下組織能力優於師-團-營的編製,具體提現就是,簡化的指揮流程,人員配置,協調官兵比例等等,問題很複雜先說這麼多


首先是減作戰指揮層級扁平化,減少垂直層級,高級戰區下發作戰指令更加便捷,戰術行動響應更加高效,師一級將作為行政/幕僚層級發揮協助作用。

其次是所謂模塊化,小編製更加方便抽調拼合為新的戰區/戰役力量,設想中的目標是未來的作戰將是由相應的各級戰區司令部統合,由不同地區、不同職能的旅級作戰單位以及其他特殊職能的小編製部隊組成的特混合成化武裝力量隨行作戰任務,且可根據戰局變化隨時進行添加或者拆分拼合調整,而軍/師級過去的傳統指揮層的官將作為幕僚和行政力量加入各級戰區參謀和政令部門,類似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機制。

相對於師級,小型化的旅級的行動力和響應速度更好,機動運輸要求對運輸和後勤部門要求也更友好,便於快速部署展開隨行作戰任務。

還有一些網上傳言的政治原因…不過基本都是道聽途說,上不得桌面

可以看出師改旅是土共對可預見未來的作戰行動的特徵方式的推斷,融合對其他先進軍事力量的優點進行吸收之後採取的改革行為,不能說絕對比過往的大編製大兵團樣式強,但是最起碼土共認為適合於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戰略態勢和規劃


師改旅,分為陸軍師改旅和空軍師改旅,我感覺題主問得應該是陸軍的吧?

個人以為師改旅主要是為滿足信息化聯合作戰特點考慮的,因為信息化戰場上,一個合成營的作戰地幅就足夠大了,而且各種武器的信息化程度很高,營一級指揮所要處理的信息已經很多,如果按照原來的編製,指揮層級較多,營上面還有團,師,集團軍,不方便信息的獲取和傳遞。

總之師改旅之後,一是指揮層級減少了,信息傳遞更順暢;二是配齊配屬力量的合成旅火力更強,偵查和情報獲取能力更高,機動性更好,所能發揮的作戰能力比以前的摩步師要高的多;三是部隊規模變小更方便全域機動,尾巴不長;四是便於模塊化組合,根據任務需要與其他軍兵種部隊組成聯合任務部隊。

暫時就想這麼多。


指揮層級扁平化,更有效率。

壓縮非戰鬥人員。

縮減人員加強裝備。


師改旅無非就是削弱個個軍區實力等真正亂起來了好清剿這些勢力以免其軍力過大負隅頑抗


反應更快,向美軍學習減少指揮層級,部隊組成模塊化,再者增加戰鬥員數量。


推薦閱讀:

槍如何瞄準?
討論一下中國會不會有全民服兵役的一天?
為什麼拒服兵役的處理這麼嚴重?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不良青年都要往部隊送?
國軍(台軍)為什麼喜歡用一切盡在掌握中的回答?

TAG:軍事 | 軍事研究 | 軍隊 | 軍隊編製 |